[爆卦]楞嚴咒心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楞嚴咒心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楞嚴咒心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楞嚴咒心意思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教授鼠鼠這樣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讀懂西遊記嗎?】 有人說,當你有一天真正讀懂了《西遊記》,你也就懂得了世間所有苦難的真諦,也就懂得了整個人生的真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 吳承恩通過唐僧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真經。 《西遊記》中,孫悟空、唐...

  • 楞嚴咒心意思 在 教授鼠鼠這樣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21:15:30
    有 343 人按讚

    【你讀懂西遊記嗎?】

    有人說,當你有一天真正讀懂了《西遊記》,你也就懂得了世間所有苦難的真諦,也就懂得了整個人生的真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

    吳承恩通過唐僧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真經。
      
    《西遊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師徒五人都是一個人!

    孫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龍馬是人的意志力。
      
    孫悟空這一顆騷動不安的心,於天堂地獄善惡之間自由穿梭。

    《楞嚴經》上說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變,世人的心非常善變,瞬息間七十二變。

    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黃帝八十一難經》上說:人晝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氣。

    什麽東西能夠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大能通天,小之則如繡花針呢?不就是心的氣度嗎?
      
    煉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明亮心眼,所以八卦爐燒不死反而能讓孫悟空煉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著心眼明亮了。

    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裏,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五行山壓住悟空,象征著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樣強大地壓住了那顆上天入地不斷折騰的心。

    五行山也象徵著佛學中的“貪、嗔、癡、慢、疑”,佛陀說這五個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孫悟空,依舊逃不出這五個字。

    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正是被這五毒所困,因此佛陀開調伏心的藥方就是精心力修“戒、定、慧”,斷 “貪、嗔、癡”的習氣慣性,五行山後為兩界山,過了這一山,曾經那顆騷動不安的心終於跳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孫悟空一個筋鬥就十萬八千裏,正好是靈山的距離,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靈山再遠也就是心的一個念頭就到了!

    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師徒五人在西天取經路上打妖怪,其實指的就是一個人在靈修道路上除心魔,取經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真正的靈山,就在我們的心中。
    這也就是孫悟空常常對唐僧說的那句話:只要你見性志成,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還有唐僧剛開始踏上取經路時,烏巢禪師傳授他一部《心經》,並且也對他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但是唐僧聽不懂啥意思,最後直到抵達靈山,由孫悟空點醒了他之後,他才明白。

    因為要靠心來點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時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領悟了。
      
    “定心真言”緊箍咒能定心、約束心,讓躁心疼了又疼煩了又煩,收伏悟空之後,也就歸正了那顆七十二變的心。

    孫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個強盜,在原著中,六個強盜的名字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身本憂、意見欲”,這就是六根,六根的慾望之門也是偷心之賊。
    孫悟空打死了六根,說明六根清凈乃取經之本。

    白龍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馬,只有確定了前進的目標,才能專心專意的取得真經。
    收伏小白龍,達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堅定,沒有到不了的西天。

    後來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這個最完美的求道團隊就組成了。
      
    西天路上,悟空化齋前,經常在地上劃一個圈,這是心給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體(唐僧)總是會被欲望(豬八戒)牽著走!

    於是人(師徒幾個)就容易離開內心(悟空)設定的界限(劃的圈),於是一出界限便遇上種種心魔(妖怪)。
      
    心(悟空)引領著人(師徒幾個)不斷前進,一路上悟空降妖,說的就是心去降心魔。
    西天路上的每一個妖怪都是有含義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個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

    每一個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間那些牽絆人心的事物,都是一個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去除心魔的過程。

    師徒五人在取經路上不斷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不斷的戰勝心魔!
      
    例如,黑熊怪是心魔,悟空的嗔念使他催火燒了觀音禪院,於是出現了阻礙他成佛的心魔

    牛魔王也是悟空心魔所變,紅孩兒、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頭上的火焰,牛魔王與悟空為結拜兄弟,又勢均力敵,所以發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

    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孫悟空踢下一塊火磚,火焰山大火正是悟空出一口惡氣而放的,到頭來卻燒傷了自己,火焰山這一難是由孫悟空,早年頑空之心所生,所以說“牛王本是心猿變”,要“打破頑空參佛面”,在火焰山孫悟空斷除了頑空之心。
      
    紅孩兒象征著仇恨之火,一個人活在仇恨中,到頭來只會燒傷自己的心(紅孩兒燒傷了悟空)

    黃風怪會吹神風,他代表社會風氣,社會風氣能使人心(悟空)迷失方向,白骨精的三個形象分別代表了一個人的情、愛、欲,心將它們全部打死,說明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愛、欲,不要讓其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

    此外,白骨精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使人迷失了自己的內心,人總是會被世間種種美麗表象所迷。

    金錢(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封住,難以逃脫,作者將這個道理比喻成了貪欲把孫悟空捆住了,

    七個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結的網一樣,能把人困住。
    世人因思(蜘蛛絲)生情,被情絲纏繞。蜈蚣精身上有千隻眼睛,乃是人眼所見的各種物質欲望的象征。
    蠍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蠍子一樣會勾人,所以師徒幾個都敵不過她。
      
    真假美猴王,一個真心向佛的悟空擊敗了一個不真心向佛的悟空,其實是自己的兩種意志互鬥,是一個人的兩顆心。

    書中很明確的說到這一難,是由師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孫悟空的“狂妄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愚痴之心”,豬八戒、沙僧不肯說情的“嫉妒之心”,師徒師兄弟之間的“猜忌之心”。

    人有“二心”就會生出災禍,更何況這多心。
    一心一意,才能取經成功,所以假孫悟空被打死了,師徒幾人才得以繼續上路。
      
    對唐僧師徒而言,歷經磨難,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終於到達靈山了,也就成佛了。

    對一個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種種習氣,魔障消滅,即見靈山。
      
    最後佛祖之所以給師徒無字經,是因為無字經才是真經,無字經的“經”是“經歷”的意思,這一路上的“經歷”才是更重要的“經”,遠遠勝過那些個文字。

    一個人,若在經歷世間一切事之後,依然能保持一顆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

    堅定不移,寓為金剛,既然心已成金剛,那麽心頭,悟空的頭上的金剛箍便不必存在了。

    佛陀的大經典,正為《金剛經》。
      
    作者吳承恩在開篇寫到: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

    可惜,看懂《西遊記》的人實在太少。

    摘自:天界之書

    【一個人,若在經歷世間一切事之後,依然能保持一顆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

  • 楞嚴咒心意思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08 19:00:01
    有 446 人按讚


    《道德經》名言、綱要 上課地點:大鑑禪堂,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四

    第十二堂課之二 梁寒衣老師撰筆,黃麗月聽寫
    (《道德經》弘法第12堂二○○八年六月六日授課錄音)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描述大道體虛,超越眼目感官、名相思惟所能擬議,乃惟悟方知、惟證方能。惟明道、體道者,始得作為傳承──此即「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無色,古文有「消,滅」意,指不可以眼見。「希」,無聲,古文有「止,歇」意,指不可以耳聽。「微」,無相,古文有「無,隱」意,故不可以手搏取(搏,即「攫取」)。──此處以「夷,希,微」描寫道性一體的三個特質,即非色、非聲、非形相,炯非眼耳感官所能捉摸、撈取、觸知、掌握的範疇,亦非言語、意識、思惟所可擬議、思議──此即「道」不可分割的「一體三面」(乃「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換句話說,「道」不可用眼睛看,耳朵聽,亦不可撈摸、把捏出來,亦非語言、心靈、智識所能擬設、揣測,乃「唯悟方知、唯證方至」的:僅能循著系統,用修法逼近它、驗證它(一旦悟道,則明明晃晃、如掌中菴摩勒果)──倘然僅是看經、聽法,那麼,便僅能是模擬概略……只是「可能如此」罷了,大如盲人摸象般,所摩勒的仍不出意識心的想像、投影和捉捏;正如握有一張英國倫敦地圖,和腳踏實地、走在倫敦、實際感知「本地風光」是兩碼子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亮,光明。「昧」,昏暗,不明。就宗門言,指道「非明非暗」(向上不明亮,向下亦不昏暗,即六祖所謂的「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意」),禪宗用「本地無明」來形容此本初境界(於本覺狀態,連「明」亦不立)──《楞嚴經》一開始便談,於本覺圓明中,正由於忽生一念妄想,欲覺「不明」,由是能/所分立、明/暗對存,而輾轉裂變,由一本體而流轉為宇宙大千、色色類類(參見〈第一章〉)。由是《心經》要強調「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本無所謂的「無明」,亦無所謂「滅盡無明」,唯因「性空」!本無明暗,亦炯非明暗所及。)故「其上不皦」,向上不能以「明」來看它(在於「非明」);「其下不昧」,向下且也不是「暗」:若認它為「黑漆桶」,即錯!緣於「道」本具含本然明性!──卻也絕不是我們意識心底所認解的那個「明」,不屬明/暗相對的那個「明」!
    ──《憨山註》釋為「其上日月不足以增明,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體」,指的則是非常的「大明」;此「大明」,日光、月光不能使它更明亮,幽暗黑昧亦不足以遮蔽、沒污它,使它黑墮損毀;指的仍是「常住不易」的那箇!《心經》用「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來形容。大明,即超越兩極施設、兩極對立的本覺明性,自然,亦炯非明、暗所及。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繩繩,形容「道」的綿綿不綿,如繩串起,繼起無窮;指涉的是道體本具的明性,能創生無際、揮發無盡(參見〈第四章〉),卻畢竟銷歸空寂、至虛無有。其玄奧微妙,畢竟不能以世俗限量的名言、概念去詮述、理解,故「不可名」(關于此有/無之間、明/空二象微妙相生的關係,請詳參〈第一章〉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惚恍」指涉的即《楞嚴經》中,深修禪定,所抵達的五陰魔境中的「識陰區宇」(即所謂「冥諦」)的狀態。於此境界,如曙色已白、大日未出,「八識精明」映現,生命的本源於玆披露。於此境界,說沒有嘛,又宛然有此精明的光芒凸露顯發;說有嘛,卻又難以具體捉捏、描摩其形象(故用「無狀之狀」:沒有形狀的形狀,「無象之象」:沒有形象的形象來形容),乃是一個「非空非有」,亦「亦有亦無」的玄深原點:一個從虛無混沌中可以發生、創源一切的微密境地。也正是《楞嚴經》所指稱的「罔象虛無,微細精想」;正因「罔象虛無」,所以老子用「惚恍」來表述此浩闊的空寂中,所諦顯的極精明、精微、而不可描摩的存在──一個道證的點:極端虛空中、忽露的精明(《楞嚴經》稱之為「微細精想」,正是大日將現的癥兆,只剩此一點幽微薄翳)。既是一個「道証的點」,當然,也只能「唯証方知」,親切處,唯証者會得,並不足以任何言語形容。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此「惚恍」正是宇宙、萬物生發的源點、浩闊無涯,前觀無始,自然是「迎之不見其首」;後觀無終,綿綿不絕,自是「隨之不見其後」──道本「無始無終」,那怎會有「頭、尾」呢?若有「頭、尾」,即是「有始有終」了!(禪宗則用「一圓相」來指涉此無始無終、空明不二、自性圓滿的狀態。也即「本地無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前面詮述道性、道體的本質。此處則談述得道、體道、行道之人。以及「道」足以一脈相承的理由。
    ──〈憨山註〉解釋,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正因為能執持此從古以來的「道」之本體,依之來調攝、駕御世間,以為應世、處事的法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了知此「無始之道」(此古老的本源、本體)的,則為道統之所繫,則稱為「道紀」(「道」的綱紀與法則,也即「道」的傳統與傳承)。紀,即綱紀、統緒。
    ── 一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妙道禪師道: 「骨底骨董。」
    佛法大意,就宗門,說穿了,也無非為「明得佛性」。而佛性,就是我們的「骨底骨董」,為人人皆具,盡宇宙、器世至為古老的古董(不是甲骨文,更不是周朝的鼎,漢朝的玉佩),因此本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賴此體內的靈知、靈覺之性,我們才能面對、駕馭現前世間的萬象和萬有──這就是為什麼新羅義湘法師悟道時說「法性圓融無二相,舊來不動名為佛」。「舊來不動」指的便是這個從古及今、常住不動的「骨底骨董」(人人骷髏骨架中皆藏有此一只!),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即憨山所言,體解、明悟道的本懷、本體而後,依之來調御自我,來面對、爬梳、對治當代的現象與存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即,須了知「道」的本源──悟道、明道、證道(證幾分,才能知幾分;證得徹底,也才有全面的徹知徹見),才足以傳承和維繫道,始能不廢此綱紀與法統。
    ── 禪門的軌則,不破本參,則不能開禪堂、為人師,便是這個道理。那麼,破了本參、保任不足可以嗎?可以。在於已掌握了開門的關鑰,自然,可以將鑰匙授付予人。只是生命累劫的無明習氣,多如十座、二十座大山的棘草、林木,若保任不足,煩惱、愛染習氣未能銷融蕩盡,率爾為師,則易於引起自、他的瘡瘤與垢患,於道者本身無非是「折松枝拂蘚痕」的行為,於自法身並無利益,反增創害、冤結。這是「損己未必利人」之事。
    ── 故「能知古始」,就禪門言,即是「破本參」、明心見性、洞破本面。此「知」,不是「知見」、「知識」的「知」,不止於心意識的思考。由是,修行,不止是「理」上的「我知道了!」,更在於能不能「受用」、「行持」,能不能「悟道」、「明道」、「證道」的問題。能如此,則「道紀」有份,把掌玄符有份。

  • 楞嚴咒心意思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08 19:00:00
    有 446 人按讚

    《道德經》名言、綱要 上課地點:大鑑禪堂,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四

    第十二堂課之二 梁寒衣老師撰筆,黃麗月聽寫
    (《道德經》弘法第12堂二○○八年六月六日授課錄音)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描述大道體虛,超越眼目感官、名相思惟所能擬議,乃惟悟方知、惟證方能。惟明道、體道者,始得作為傳承──此即「道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無色,古文有「消,滅」意,指不可以眼見。「希」,無聲,古文有「止,歇」意,指不可以耳聽。「微」,無相,古文有「無,隱」意,故不可以手搏取(搏,即「攫取」)。──此處以「夷,希,微」描寫道性一體的三個特質,即非色、非聲、非形相,炯非眼耳感官所能捉摸、撈取、觸知、掌握的範疇,亦非言語、意識、思惟所可擬議、思議──此即「道」不可分割的「一體三面」(乃「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換句話說,「道」不可用眼睛看,耳朵聽,亦不可撈摸、把捏出來,亦非語言、心靈、智識所能擬設、揣測,乃「唯悟方知、唯證方至」的:僅能循著系統,用修法逼近它、驗證它(一旦悟道,則明明晃晃、如掌中菴摩勒果)──倘然僅是看經、聽法,那麼,便僅能是模擬概略……只是「可能如此」罷了,大如盲人摸象般,所摩勒的仍不出意識心的想像、投影和捉捏;正如握有一張英國倫敦地圖,和腳踏實地、走在倫敦、實際感知「本地風光」是兩碼子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明亮,光明。「昧」,昏暗,不明。就宗門言,指道「非明非暗」(向上不明亮,向下亦不昏暗,即六祖所謂的「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意」),禪宗用「本地無明」來形容此本初境界(於本覺狀態,連「明」亦不立)──《楞嚴經》一開始便談,於本覺圓明中,正由於忽生一念妄想,欲覺「不明」,由是能/所分立、明/暗對存,而輾轉裂變,由一本體而流轉為宇宙大千、色色類類(參見〈第一章〉)。由是《心經》要強調「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本無所謂的「無明」,亦無所謂「滅盡無明」,唯因「性空」!本無明暗,亦炯非明暗所及。)故「其上不皦」,向上不能以「明」來看它(在於「非明」);「其下不昧」,向下且也不是「暗」:若認它為「黑漆桶」,即錯!緣於「道」本具含本然明性!──卻也絕不是我們意識心底所認解的那個「明」,不屬明/暗相對的那個「明」!
    ──《憨山註》釋為「其上日月不足以增明,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體」,指的則是非常的「大明」;此「大明」,日光、月光不能使它更明亮,幽暗黑昧亦不足以遮蔽、沒污它,使它黑墮損毀;指的仍是「常住不易」的那箇!《心經》用「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來形容。大明,即超越兩極施設、兩極對立的本覺明性,自然,亦炯非明、暗所及。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
    ──繩繩,形容「道」的綿綿不綿,如繩串起,繼起無窮;指涉的是道體本具的明性,能創生無際、揮發無盡(參見〈第四章〉),卻畢竟銷歸空寂、至虛無有。其玄奧微妙,畢竟不能以世俗限量的名言、概念去詮述、理解,故「不可名」(關于此有/無之間、明/空二象微妙相生的關係,請詳參〈第一章〉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惚恍」指涉的即《楞嚴經》中,深修禪定,所抵達的五陰魔境中的「識陰區宇」(即所謂「冥諦」)的狀態。於此境界,如曙色已白、大日未出,「八識精明」映現,生命的本源於玆披露。於此境界,說沒有嘛,又宛然有此精明的光芒凸露顯發;說有嘛,卻又難以具體捉捏、描摩其形象(故用「無狀之狀」:沒有形狀的形狀,「無象之象」:沒有形象的形象來形容),乃是一個「非空非有」,亦「亦有亦無」的玄深原點:一個從虛無混沌中可以發生、創源一切的微密境地。也正是《楞嚴經》所指稱的「罔象虛無,微細精想」;正因「罔象虛無」,所以老子用「惚恍」來表述此浩闊的空寂中,所諦顯的極精明、精微、而不可描摩的存在──一個道證的點:極端虛空中、忽露的精明(《楞嚴經》稱之為「微細精想」,正是大日將現的癥兆,只剩此一點幽微薄翳)。既是一個「道証的點」,當然,也只能「唯証方知」,親切處,唯証者會得,並不足以任何言語形容。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此「惚恍」正是宇宙、萬物生發的源點、浩闊無涯,前觀無始,自然是「迎之不見其首」;後觀無終,綿綿不絕,自是「隨之不見其後」──道本「無始無終」,那怎會有「頭、尾」呢?若有「頭、尾」,即是「有始有終」了!(禪宗則用「一圓相」來指涉此無始無終、空明不二、自性圓滿的狀態。也即「本地無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 前面詮述道性、道體的本質。此處則談述得道、體道、行道之人。以及「道」足以一脈相承的理由。
    ──〈憨山註〉解釋,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正因為能執持此從古以來的「道」之本體,依之來調攝、駕御世間,以為應世、處事的法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了知此「無始之道」(此古老的本源、本體)的,則為道統之所繫,則稱為「道紀」(「道」的綱紀與法則,也即「道」的傳統與傳承)。紀,即綱紀、統緒。
    ── 一僧問: 「如何是佛法大意?」
    妙道禪師道: 「骨底骨董。」
    佛法大意,就宗門,說穿了,也無非為「明得佛性」。而佛性,就是我們的「骨底骨董」,為人人皆具,盡宇宙、器世至為古老的古董(不是甲骨文,更不是周朝的鼎,漢朝的玉佩),因此本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賴此體內的靈知、靈覺之性,我們才能面對、駕馭現前世間的萬象和萬有──這就是為什麼新羅義湘法師悟道時說「法性圓融無二相,舊來不動名為佛」。「舊來不動」指的便是這個從古及今、常住不動的「骨底骨董」(人人骷髏骨架中皆藏有此一只!),只是日用而不知而已!——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即憨山所言,體解、明悟道的本懷、本體而後,依之來調御自我,來面對、爬梳、對治當代的現象與存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即,須了知「道」的本源──悟道、明道、證道(證幾分,才能知幾分;證得徹底,也才有全面的徹知徹見),才足以傳承和維繫道,始能不廢此綱紀與法統。
    ── 禪門的軌則,不破本參,則不能開禪堂、為人師,便是這個道理。那麼,破了本參、保任不足可以嗎?可以。在於已掌握了開門的關鑰,自然,可以將鑰匙授付予人。只是生命累劫的無明習氣,多如十座、二十座大山的棘草、林木,若保任不足,煩惱、愛染習氣未能銷融蕩盡,率爾為師,則易於引起自、他的瘡瘤與垢患,於道者本身無非是「折松枝拂蘚痕」的行為,於自法身並無利益,反增創害、冤結。這是「損己未必利人」之事。
    ── 故「能知古始」,就禪門言,即是「破本參」、明心見性、洞破本面。此「知」,不是「知見」、「知識」的「知」,不止於心意識的思考。由是,修行,不止是「理」上的「我知道了!」,更在於能不能「受用」、「行持」,能不能「悟道」、「明道」、「證道」的問題。能如此,則「道紀」有份,把掌玄符有份。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