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棚屋的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棚屋的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棚屋的歷史產品中有4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Patreon英屬香港】海壩村:舊石膏廠大火.下 點擊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506717 荃灣海壩分為上中下,1911年港英政府興建青山公路,將上海壩與中下海壩分成兩段。直至1960年代當局發展新市鎮,再逐步將海壩村遷徙。不過,自1950年代開...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澳棚屋|棚屋不可轉賣剩357戶 廁所開洞直落大海 記者跟師傅學起屋 一間間小屋用看上去很脆弱的木柱支撐着,日照水光,折射得棚屋光影漣漣。大澳棚屋築水而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至今已超過二百年歷史。當時漁民開始放棄浮家泛宅式生活,利用舊船艙在岸邊築建簡單居所。早期,他們會用麻石柱支撐舊漁船,並鋪上...
「棚屋的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港都文史百景Culture&History of Ta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含蓄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7:43:21
【馬鞍山村】談到馬鞍山,這兒不只有鞍山探索館、昂坪高原,在鄰近的半山,還有更多的文化歷史瑰寶,其範圍遠大於想像。超過半世紀前,大公洋行的礦工在半山落戶,赤手空拳建立村落,艱苦的維持生活。 經過數十年後,礦工逐一離世,他們的孫輩部份仍居於村落,反對近年城規會打算改劃山頭,將村落改建豪宅的計劃。 約...
棚屋的歷史 在 港都文史百景Culture&History of Taka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41:26
📍客家意象紀念涼亭 說到北高雄的客家聚落,或許現在人聽來會覺得十分陌生,但其實無論是人口密集的東三民、後驛一帶,或是高樓林立的凹子底,在過去都曾經是真真實實的「客家庄」。 不過與台灣多數客家庄不同的是,北高雄地區的客家庄並不是清代既有的客家聚落,而是日治時期這些客家鄉親才從新竹一帶南下到高雄開墾...
棚屋的歷史 在 含蓄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04:43:29
收到邀請後,我和自己說,終於是一個建築展覽。 如果有看過我的一些訪問,其實我是讀建築設計畢業。那年畢業後在國際和本地則師樓工作了三年,2014年辭去工作時和自己說,反正建築從來都與我無關,未來應該不會再接觸到吧。記得在英國修讀建築的第一堂,老師說建築就是如何定義空間。之後的十年建築設計教育和工作,...
-
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21:00:13|大澳棚屋|棚屋不可轉賣剩357戶 廁所開洞直落大海 記者跟師傅學起屋
一間間小屋用看上去很脆弱的木柱支撐着,日照水光,折射得棚屋光影漣漣。大澳棚屋築水而建,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至今已超過二百年歷史。當時漁民開始放棄浮家泛宅式生活,利用舊船艙在岸邊築建簡單居所。早期,他們會用麻石柱支撐舊漁船,並鋪上葵葉和松皮。但麻石柱看似堅硬,實則不堪撞擊,後來得知坤甸木可入水而百年不朽,就轉用了坤甸木為主力支撐,後來大澳漁業逐漸式微,不少蜑家漁民為求三餐,上岸工作,棚屋便成為了他們主要的居所。
馮新榮(榮叔)在大澳住了80多年,在漁船式微前做過超過40年漁民,後來為了更安穩的生活,一方面讓老人家休息,另一方面也讓子女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就上了岸,在棚屋一直住到現在。依水而居,最擔心的就是颱風季節,即便大澳環山能稍作保護減少風浪的衝擊,但水浸入屋,卻是很難避免:「一颳颱風,知道幾多號風球就不會睡。 」2018年強烈颱風山竹引致大澳嚴重水浸,當時榮叔的棚屋浸到及腰,也浸壞了不少電器。但對榮叔而言,人可以逃生,棚屋不能。所以颱風季節他們情願留在屋內,靠經驗判斷水位,對他而言反而更安心。經過幾代改善,棚屋區現在有電,有水。為避免水浸時危險,棚屋內的電器大多都會架高,而插座亦安於屋頂位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30/U7HFR5QJ6ZEVNINRQSKBW4RO2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澳 #棚屋 #漁民 #颱風 #山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5 18:30:14疫情下未能外遊,所以今次介紹一個九龍城土瓜灣本地導賞團。採訪當日天色不好,還下起雨來。「大家好!有沒有人來過這裏,有沒有聽過這個花園的來歷呢?」等等,在宋王臺花園石碑前,為何只得導賞員Joe自言自語,一個參加者也沒有?「先問問我們的觀眾,大家可以試試在聊天室留言。」原來觀眾不在現場,而是在電腦前嘆咖啡、看着「活現香港」這個以網上實時直播形式進行的導賞團。
「活現香港」市場營銷及宣傳經理Meiling,拿着拍攝器材充當助手。她手持的穩定器上,綁着兩部智能電話,上面的一部用來拍攝,下面的一部螢幕向出,充當導賞員的讀稿機。「故事說到這裏,有一班演員準備了話劇給大家欣賞。故事純屬虛構,請大家細心欣賞!」話一說完,他們倆便急步趕往下一個景點,網上導賞團的好處是一分鐘都不浪費,景點與景點之間的步行時間,網上實時畫面已在播放預早錄製的話劇。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12/5MFXYNS5HJHH5MDVLGXXHS5RZ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Zoom #土瓜灣 #宋皇臺 #牛棚 #十三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棚屋的歷史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2 21:00:16|香港仔漁光村|街坊帶遊59年歷史公屋 兩年後清拆重建 60年代共用廚廁兼無升降機
近60年歷史的香港仔漁光村,位於香港仔市中心不遠處,預計將於2023年清拆重建。這條依山而建的屋邨共有5座:白沙樓、順風樓、海港樓、靜海樓、海鷗樓,每座大樓的名稱均使用了漁民相關的詞匯。從高處俯視,整條邨的結構就像一條小船。60年代,香港仔漁港繁榮興盛,屋邨因而命名漁光村,為香港仔一帶的水上居民和鴨脷洲居民提供廉價房屋。
研究香港屋邨歷史多年的作者陳志華指出,60年代出現摩打船,部份使用搖櫓漁船的競爭力下降。同時,漁民開始考慮子女的將來,希望下一代可以讀書打工或做生意,令漁民紛紛開始上岸。上岸的漁民會居住在岸邊的棚屋和寮屋,沒有廁所和廚房,居住環境差:「你能想像到,一個有瓦遮頭的石屎建築,與本來的居住環境相差得遠了。」
影片更正
02:00:「房協圖片」應為「1964年2月7日華僑日報 」
05:57 :「房協圖片」應為「1961年11月20日華僑日報」
08:51 :「政府」應為「房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08/WFRMDHCZSBBZFLZ7XJGOVX7TN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香港仔 #漁光村 #公屋 #60年代 #鴨脷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Patreon英屬香港】海壩村:舊石膏廠大火.下
點擊閱讀:https://www.patreon.com/posts/56506717
荃灣海壩分為上中下,1911年港英政府興建青山公路,將上海壩與中下海壩分成兩段。直至1960年代當局發展新市鎮,再逐步將海壩村遷徙。不過,自1950年代開始,海壩村已經不斷被祝融光顧,配合超過半世紀的拓展,舊村格局逐步消亡,今天只剩三間古屋紀念昔日歷史。
或者可以說,大火加速了荃灣的城市發展。
舊石膏廠大火涉及農民、艇戶,位置鄰近下海壩村,寮屋村民,各自經營雜貨舖,又有賣藤器,設腐竹廠等,勉強維持生活。寮屋居民利用海濱僅有的曠地搭建木屋及棚寮,火災最終使1000居民,有800人無家可歸。至於大火起因,有人說是小童玩火,有人說是焙木導致失火。
—--------------------------
《壹街一個故事.新界東篇》
明報網站:https://bit.ly/3xoZqje(八折)
HKTVMALL:https://bit.ly/3n8bX9g(八五折)
誠品書店、各大獨立書店有售
棚屋的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娛樂產業國際要聞揀3條
│COVID-19 之年的艾美獎頒獎典禮上,Netflix 終於取代 HBO 成為電視節目精品的代名詞 │
•剛剛結束的艾美獎頒獎典禮最大贏家是串流代表隊: Netflix 的電視劇《The Crown 王冠》和《The Queen’s Gambit 后翼棄兵》各自拿下最佳戲劇影集和最佳迷你影集大獎,同時兩節目還各贏了11個獎座,此外 Apple TV+ 的喜劇《Ted Lasso 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也一口氣拿下最佳喜劇影集等4座獎項。
• 其中意義最重大的是入圍數量原本不如 HBO 的 Netflix 終於在頒獎典禮上扳回一城,首度成為年度獲獎最多的一家。Netflix 最後以總數高達44個獎座壓倒性擊敗19個獎座的 HBO,成為1974年以來單一年度獲獎數量的最高紀錄保持人。不過這個結果並不算意外,因為在過去四年內 Netflix 已經兩度在入圍項目上超越 HBO,並中止了 HBO 連續18年的入圍數量冠軍寶座(今年如果把 HBO Max 節目扣掉HBO其實也是輸給 Netflix),所有外界早就認為 Netflix 在得獎數量上超越 HBO 是遲早的事。
• 時間是2013年 Netflix 首部自製電視劇《House of Cards 紙牌屋》上架前幾天,當時的內容長(現在的共同執行長)Ted Sarandos 這麼告訴 GQ:「我們的目標是在 HBO 變成 Netflix 之前先變成 HBO。」( "The goal is to become HBO faster than HBO can become us.")雖然現在看來 Netflix 站上頂峰理所當然,但在連《紙牌屋》都還沒上檔、架上100%是別人節目的時代就誇下海口,確實膽識過人。更過人的是在7年內就在艾美獎這個長期被 HBO 佔領的電視聖地將 HBO 推倒在地。
• 總體來說傳統電視台除了 NBC 的《Saturday Night Live 週末夜現場》和 Stephen Colbert 的2020選舉節目之外,其餘在今年艾美獎表現都不突出。其中有線電視的代表 HBO 主要是受到疫情期間重點節目的製作進度受到嚴重牽連,使得《Succession 繼承之戰》和《Westworld 西方極樂園》之類評審最愛節目未能趕上本屆艾美獎。HBO 入圍數量原本是獲益於 HBO Max 主導的新節目數量併計進去所以仍然衝到第一名,然而這些 HBO Max 節目似乎對於得獎總數貢獻不多。
• 串流大軍因為2019年底正好進入白熱化的串流大戰階段,每一家分別都有大量的新節目開拍,因此某種程度上抵消了疫情導致的製作延誤影響。因此除了 Netflix 在今年拿下44座艾美獎之外,Disney+ 拿下14座,App TV+ 也拿下10座。考量 Netflix 在戲劇製作上只有7年年資、Apple TV+ 只有2年、Disney+也只有1年多,能夠同時技壓這些動輒半世紀年資的學長姊,絕對是劃時代的電視史轉折點。
• 今年艾美獎的其他話題:
1. 雖然有高達49個入圍者是非白人,但今年表演類獎項再度打回原型,得獎者清一色是白人。
2. 入圍23項、僅次於《王冠》的《WandaVision 汪達與幻視》原本被認為是 Disney+ 即將大鳴大放的開端,但開獎結果大受冷落(當天沒有得到任何獎座,只在前一晚的技術類拿下3座)。
3. 不過最哀傷的還是《The Handmaid’s Tale’ 使女的故事》入圍21項全數槓龜,創下艾美獎歷史上單一季節目槓龜數量最高紀錄。
4. 《后翼棄兵》導演同時也是好萊塢名編劇 Scott Frank 在致得獎感言時數度被放音樂試圖趕下台,也引發媒體熱烈討論這對得獎人超失禮的過時做法。
5. 男星 Seth Rogen 放炮批評頒獎典禮防疫措施不足,還在典禮會場嘲弄說「有人告訴我這裡是戶外」。
◇ 新聞來源:
Netflix Tops HBO In Emmy Wins For First Time Ever(https://flip.it/bluOBC)
Emmys: It Took a Pandemic But Netflix Finally Topped HBO(https://flip.it/R5OB5X)
Emmys Analysis: Netflix, Apple Prove It Is A Streamers World And We Are Just Living In It(https://flip.it/edThRw)
───────────────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Netflix 租下倫敦著名攝影棚,攻下星戰和龐德電影的拍攝根據地 │
◇ 新聞來源:Netflix Signs Lease at U.K.’s Longcross Studios, Home to ‘Star Wars,’ Bond(https://bit.ly/3ztG658)
│飽受批評的電影工業數位化革命其實還是對電影做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 新聞來源:Why the heavily criticised digital revolution has been good for cinema(https://flip.it/jAuEg-)
棚屋的歷史 在 香港舊照片 - oldhkphoto.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馬鞍山村】談到馬鞍山,這兒不只有鞍山探索館、昂坪高原,在鄰近的半山,還有更多的文化歷史瑰寶,其範圍遠大於想像。超過半世紀前,大公洋行的礦工在半山落戶,赤手空拳建立村落,艱苦的維持生活。
經過數十年後,礦工逐一離世,他們的孫輩部份仍居於村落,反對近年城規會打算改劃山頭,將村落改建豪宅的計劃。
約大半個月前,城規會審議馬鞍山規劃,決定馬鞍山村大部份地段將不會改劃,綠化地帶得以維持。然而,半山仍有一戶繼續面臨拆遷,郊野公園邊陲計劃仍然繼續。
今年四月,版主在馬鞍山村關注組引路下,探訪這條原居民村,村中保留不少舊屋,又有石橋及豬棚,反映半世紀礦工的生活場景,期望大家繼續留意馬鞍山的發展,避免具有價值的文化重鎮消失於無形。
-《壹街一個故事.新界東篇》
明報網站:https://bit.ly/3xoZqje(八折)
HKTVMALL:https://bit.ly/3n8bX9g(八五折)
誠品書店、各大獨立書店有售
•••
《#壹街一個故事》系列
港島篇:https://bit.ly/3ai7fwY
九龍篇I:https://bit.ly/33TSRd8
九龍篇II:https://bit.ly/3jk6V5d
•••
PATREON 專頁:
https://www.patreon.com/chunyu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