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梵谷的信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梵谷的信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梵谷的信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梵谷的信仰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對比和諧並存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十七世紀城市之一,保留著過去荷蘭黃金年代的光輝之餘,也擁抱進步與開放。漫步在這座扇形運河網構築而成的古典城市裡,除了每個轉角、每座橋樑都是美景外,也有紅燈區、大麻店和世界級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洋溢著活力卻不喧鬧,是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森特·梵谷是 活躍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畫家。 其作品在死後受到了極高的評價,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所收藏。在史實中當然是男性,這一點無論從名字,肖像畫,還是少量的照片中都可以看出來。 然而,這位自稱梵谷,穿著如同少年一般的裝束現界的Foreigner卻無論外表還是性別都與史實不同。 但,其繪畫才能卻證明...

梵谷的信仰 在 信仰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09:55:09

耶穌基督活得心平氣和,好像跟藝術家比起來,是更偉大的藝術家。文森・威廉・梵谷, 19世紀荷蘭後印象派畫家 ・ 十月二十五日|宜深思 ・ 信仰曆週報:10/19 - 10/25 ⬅️ 左滑快速了解全球教會大事 ・ 🔥 新文章發佈啦 🔥 耶穌的臉龐|關於你和祂的日常故事 . 「我從一個討厭上教會的年輕人...

梵谷的信仰 在 信仰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09:21:17

父親和祖父都是牧師, 也曾熱情佈道傳教,志願當牧師的梵谷:「上帝為什麼給我天賦畫出令人不安或是醜陋的畫作?」 ・ 「 或許是祂選錯時機,欣賞我的畫作的人還未出生。」 ・ 2019年美國電影 《梵谷:在永恆之門》 ・ 我們所注重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看不見的;因為看得見的是暫時的,看不見的卻是永恆的。哥...

梵谷的信仰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18:52:14

《#罪:#米開朗基羅》藝術之路上的痛苦折磨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罪:米開朗基羅》是一部義大利歷史傳記電影,由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執導,劇情講述在十六世紀初,米開朗基羅在完成西斯汀小堂的天頂畫之後,游移於德拉羅維雷與梅迪奇兩大家族之間。為...

  • 梵谷的信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7 21:00:31
    有 750 人按讚

    對比和諧並存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十七世紀城市之一,保留著過去荷蘭黃金年代的光輝之餘,也擁抱進步與開放。漫步在這座扇形運河網構築而成的古典城市裡,除了每個轉角、每座橋樑都是美景外,也有紅燈區、大麻店和世界級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洋溢著活力卻不喧鬧,是座充滿對比卻又彼此和諧並存的城市。


    阿姆斯特丹雖然相較於其他荷蘭城市如鹿特丹等較為年輕,但其重要性卻絕不亞於這些城市。阿姆斯特丹自十四世紀起與漢薩同盟的成員貿易後開始繁榮,十六世紀經歷了八十年戰爭,脫離西班牙支的哈布斯堡王朝獨立後,成立了荷蘭共和國。


    十七世紀時,貿易創造了荷蘭的黃金年代,更成就了阿姆斯特丹的巔峰。從阿姆斯特丹出航的船隻可以抵達世界的各個角落,前往包含北美、南美、印度、印尼、日本等地進行貿易。阿姆斯特丹富裕的商人也是荷屬西印度公司與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最大股東,這兩間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貿易據點和殖民地,如南台灣的安平,開展並穩固荷蘭的全球貿易網,為荷蘭賺進大筆財富,更讓阿姆斯特丹成為西方最富裕的城市。熱絡的經濟活動,也讓阿姆斯特丹成立世界首座證券交易所。


    而財富就會帶動藝術的發展,要一探此時荷蘭藝術的精華,最佳地點就是荷蘭國家博物館。當時的畫家主要客戶不是國家的君王,而是富裕的民間人士。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一幅幅描繪十七世紀意氣風發荷蘭富人的畫作中,最著名的就是林布蘭特(Rembrandt)的作品『夜巡』,是最重要的館藏之一。


    然而巔峰過後,必然會有下坡。在十八世紀荷蘭共和國經歷了與英格蘭的海權戰爭與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入侵,前者讓荷蘭失去海權,後者更是讓荷蘭被法國併吞,讓英國趁機奪下荷蘭的海外殖民地、屬地與貿易據點,重挫了荷蘭的經濟實力。荷蘭共和國的覆滅也讓阿姆斯特丹重要性大減,發展陷入有史以來的最低點。直到十九世紀,荷蘭脫離法國成立荷蘭聯合王國,加上通往北海與萊茵河的運河開通,阿姆斯特丹才又逐漸成為歐洲的經濟要角。此時期另一位重要荷蘭畫家梵谷的作品與其一生的成就與掙扎,今日也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得到完整的展示。


    早在荷蘭共和國時期,阿姆斯特丹的包容性就開始展現,除了庇護當時從歐洲各國逃來的天主教受壓迫教派,也包含了猶太人與其信仰。即便二十世紀初納粹德國佔領荷蘭,阿姆斯特丹仍有許多荷蘭人冒險藏匿猶太人。這些藏匿的猶太人中,最知名的莫過於少女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一家,安妮一家當時的躲藏之處今日依然保存昔日的模樣,是遊客大排長龍的紀念館。


    今日阿姆斯特丹的包容性依然存在,而且是走在世界前端。相對於嚴格禁制,荷蘭人似乎更傾向開放且有效管理,性工作者與性表演秀群聚的紅燈區與販售大麻的Coffeshop都是典型的例子。在這個運河波光粼粼、單車頻繁馳騁的詩意城市裡,活力與悠閒有著巧妙的平衡。造訪阿姆斯特丹除了能飽覽美景、名畫外,也能看到更寬廣的處世態度。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風格與特色,它們都用獨有的方式,訴說自己的故事。然而無法把這些城市的美與故事,適當的紀錄、重現與傳達給他人,是許多人在旅行拍攝時的苦惱。因此,在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中,我用事前規劃、攝影敘事技法與特色後製三個面向,來幫助大家拍出更美、更有故事與溫度的旅行照片。

    也非常感謝大家支持,目前募資已突破750%。課程早鳥募資優惠將於下週結束,之後將由優惠價1,800元調回原價3,000,感興趣者請把握時間噢。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 梵谷的信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7:44:25
    有 138 人按讚

    ※生命這麼輕,這麼薄:悼念詩人吳岱穎特輯,之二※​

    吳岱穎〈C'est La Vie在島上〉 ​

    如果我們之間失去聯絡,在一個下著雨的夜晚​
    如果你記得生活的一切密碼,而我記得你的名字 ​ ​
    在那座看不見泥土的山丘,你會把傘打開嗎?​
    你會把傘打開,並且為我遮擋帶罪的淚水嗎?​
    如果我曾被放逐,又回到你的身旁​
    在開始革命之前埋下我的彈藥,讓手槍生鏽​
    你能接受我背上的鳥群,為牠們預備屋舍嗎?​
    你能寵愛牠們如同愛惜自己的影子,並且餵養牠們嗎?​
    牠們飛過野火纏身的垃圾場,流浪在​
    大教堂的鐘塔和孤兒院的屋簷之下​
    牠們練習模仿手風琴的呼吸和旋轉木馬的升降​
    也學會頂著魔術師的帽子跳佛朗明哥舞,啊!生活!​
    你看見牠們肩上美麗的槍傷了嗎?別擔心​
    那些動盪都會化作給我們的寓言,給我們的歌​
    每一個音符都會因此擁有重量,擊穿我們的信仰​
    即使我已經乾涸,流不出一滴眼淚,一滴鮮血​
    我們即將分開,搭乘不同的列車,我們分開​
    穿過每一個兩兩相異,又無比相似的平原​
    讓折翼的鴿子帶走橄欖樹的春夢,越過洪荒​
    教你在遠方揉碎月桂樹葉,有懺悔洗劫你的眼角​
    別擔心,我們即將分開,像你的神曾經告訴你的那樣​
    因為夢境無法永遠睡在同一張床上,我們即將分開​
    我會在夜裡投下燒夷彈,照亮每一座虛構的坑谷​
    如同你曾經流淚關上的那些畫面:最後的激情,和死亡​
    如果此刻你從夢中醒來,別擔心,我們已經分開​
    各自生活在戰爭不願造訪的城市,為了微笑奉獻​
    如果你看見窗上的倒影你要想起這一切:分開​
    直到世界崩毀倒退,還原成我們曾經居住在其中的模型​
        ​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
    #吳岱穎 創作​
    #李蕪 製圖​

    ※聆聽PSW朗讀(吳柏萱手寫),請至我們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oqrkL4nT1d0​

    ※本篇曾獲第27屆 #時報文學獎(2004年)新詩首獎,收錄於吳岱穎詩集《#冬之光》(#馥林文化)。​

    ※#凌性傑〈懷念吳岱穎老師:發現者〉(節自性傑老師臉書貼文,6/22下午)​

    岱穎熱愛文學、音樂、藝術,堅持將美進行到底。當了老師之後,他總希望把最好的事物分享給學生,無法忍受糟粕取代精華,也無法忍受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網路授課期間,我偶爾旁聽他講課,真正看到他的另一個形象。為了準備網路課程,他消耗不少元氣,鎮日憂心學生的學習狀態。唯一的堅持,還是對學生說真話,其中有滿滿的關愛。正因為關愛極深,有時情緒稍微飽滿,這讓我們非常珍惜,珍惜這位至情至性的同事,珍惜他給出的任何見解。​

    疫情下的網路課程,他跟學生談老莊思想,談生死自然。這些都是他心中最真切相信的,也是我願意信受奉行的。他最後一次上課,預告了下次要講張惠菁,要跟學生講他最愛的《給冥王星》。​

    星星綴滿天空,各自永恆,各自運行,各自燦爛。梵谷的星夜,流動在我的夢裡。〈Vincent〉這首歌是這麼唱的:​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
      (但願我能告訴你,這個世界配不上像你這樣美好的人。)​

    這當下,只想對岱穎說,敬愛的兄弟,願你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橫越生死流轉之海,看盡彼岸花。如果還有一些些眷戀不捨,可以悄悄告訴發現者號。發現者號很樂意幫你傳遞消息。

  • 梵谷的信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5 11:14:50
    有 64 人按讚

    踩著貝多芬的小步舞曲
    你飛出愛莉絲的夢境
    在黎明撕開黑夜的瞬間
    你攫取天邊的雲彩一片 當作披肩
    鳶已不是鳶 鳶已羽化成蝶
    翩然地來到溪邊
    輕盈的腳尖 不經意的吻
    點醒沉睡的湖面
    拖曳著記憶的水紋
    你挑動梵谷的激情 筆下一層一層深淺的藍
    為世紀留下一抹驚艷
    我願乘扁舟一葉 沉沉睡去在水道渠間
    夢中看那簇擁的鳶尾 紛飛成蝶

    詞: #樓南蔚
    曲:#阮丹青
    double bass : #鄭凱帆
    sax: #謝明諺
    percussion: 吳政君

    日安~

    每每見植物文,便覺得療癒身心
    有點上了年紀便更要注意健康與保養☺️

    昨天看了蔣勳老師的分享文章,不禁也憶起曾與作詞好友樓南蔚合作寫過一曲鳶尾花😍🥰(在2分39秒處。而影片一開始有詩人好友葉覓覓的散文穿梭其中,描寫關於離別與繼續長大的靈魂之愛。)
    鳶尾花的歌詞裡描寫著希臘女神的彩虹傳說,希望今年有機會完成出品^_^
    https://youtu.be/DWkrvgeD4bA

    🕊🕊🕊🕊🕊🕊🕊🕊🕊🕊

    以下圖文選自蔣勳
    ♡ོ

    感覺上這裡真是個充滿光與愛的美好園地(照片請見留言處)
    感佩歐思定修士。

    ⚜️⚜️⚜️⚜️⚜️⚜️⚜️⚜️⚜️

    台東聖母醫院有非常迷人的花園,各種原生和外來品種的植物花草,分門別類,都有牌子註明拉丁和漢字的名字。

    歐洲的傳統修道院通常也都有很專業的花園。花園不只是觀賞,修道院依靠這些植物生活,有些是日常生活食用的蔬菜水果,有些是藥用植物,薰衣草、迷迭香、馬鞭草,有的舒緩情緒,有的安神,至今也還在歐洲人的生活裡有實際影響。

    一個花園可以清楚看到後面管理經營者的用心。許多人知道現在仍帶領台東人登山、關心環境保護的歐思定修士(Brother Augustin Buchel),我沒有見到他,但走在他經營近六十年的花園裡,讓我看到他如花木一樣芬芳的生命情操。1963年,歐修士27歲,從瑞士來到台灣,不只在聖母醫院服務病患,也用將近六十年的時間在台東種植研發各種花草樹木。我想稱這個花園為「歐斯定花園」,可是我想他只願意花園用來榮耀「聖母」,榮耀他心中的信仰。

    花園有台灣民間習慣的三葉五加,煮茶可以活血通經絡,也有西方常用的馬鞭草,飯後可以舒緩神經。在花園走了一圈,感佩一個異鄉人用六十年時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踏實經驗。

    花園有水池,水生植物如蓮花菱葉漂浮水上,這個季節,池邊正好鳶尾花盛放,粉紫嫩黃,水光瀲灩,讓我想起法國著名的吉凡尼的莫內花園,而歐斯定花園對我似乎更親切平實,近在身邊,可以一步一步走進去,認識一個深邃的心靈世界。

  • 梵谷的信仰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18 00:43:12

    文森特·梵谷是
    活躍於十九世紀的歐洲畫家。
    其作品在死後受到了極高的評價,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所收藏。在史實中當然是男性,這一點無論從名字,肖像畫,還是少量的照片中都可以看出來。

    然而,這位自稱梵谷,穿著如同少年一般的裝束現界的Foreigner卻無論外表還是性別都與史實不同。
    但,其繪畫才能卻證明他確確實實是那梵谷。
    飲噉兼人,發科打趣,創作凌亂的繪畫時會露出陰暗的笑容。

    其本性究竟是———

    身高/體重:140cm・39kg
    出處:史實、希臘神話
    地域:歐洲
    屬性:混沌・惡  性別:女性
    靈基的80%是瘋狂的仙女。
    靈基的15%來自虛數的黑匣子。
    畫家梵谷的記憶和繪畫才能佔據的僅有靈基的5%。
    由外神肆意創造出的、拼湊的英靈。

    史實上的文森特・梵谷於1853年出生在荷蘭的一個牧師家庭。
    先後做過畫商,書店店員,還想成為傳教士,但均受挫,最後立志成為一名畫家。學習了海牙畫派,之後受到印象派的影響,獲得了獨特的畫風。
    移居法國阿爾勒之後,以《向日葵》為首,他創作了許多名作,但因與同居的高更關係惡化而患上心病,並導致了割耳事件的發生。
    此後,他患有精神病的同時仍然埋頭於畫畫中,1890年,年僅37歲的梵谷自殺。據說他的死亡有著難以理解的部分。
    梵谷喜歡以作為陽光象徵的黃色和向日葵為主題。他還喜歡並收集浮世繪,在一部分的畫作中融入了其特點。
    晚年被絲柏所吸引,有一種說法是這種題材象徵了他的生死觀。

    ○虛數美術:B+
    作為從虛數誕生的從者的特質和擁有獨特美術視角的梵谷的繪畫才能相融合的技能。
    與虛數魔術相似而非的獨自理論體系的技術。

    ○航標之魂:EX
    被「拼湊」的畫家與妖精之魂因「燃盡此身的瘋狂」而產生共鳴所轉變的技能。

    『黃房子』
    階級:A+ 種類:對軍寶具
    有效範圍:1~5 最大捕捉:8人

    The Yellow House。第二寶具。
    這是讓梵谷才能綻放的轉機,用畫再現了梵谷夢想破滅的舞台——在法國南部阿爾勒的居所。
    予敵人以法國南部密史脫拉風的折磨,予己方以豐厚的庇護,但另一方面詛咒也會蔓延開來。

    真名為克呂提厄・梵谷。
    克呂提厄為希臘神話中的水仙女。河流海洋之神俄刻阿諾斯與滄海女神忒堤斯的女兒『大洋神女』的一位。雖然是阿波羅的戀人,但卻被波斯王俄耳卡摩斯的女兒琉科托厄奪走了阿波羅的寵愛,因而嫉妒發狂,並散播讒言毀滅了情敵。
    但是,她卻始終無法奪回阿波羅的愛。
    一直仰望著太陽的她最終化為了一朵始終面朝太陽的花。

    梵谷的性格和肉體可以說起到了關鍵作用。
    每一次再臨,花和水母的主題就會混合在一起,第二次臨時之所以穿得像喪服一樣,恐怕是因為她深深的悔恨和悲傷。
    低微的自尊心和諂媚的笑容,難道是對愚蠢行為中失去一切的自我厭惡嗎。為了逃避「不是梵谷的自己」,她會無意識地強調「自己是梵谷」吧

    『星月夜』
    階級:EX 種類:對人寶具
    有效範圍:1~5 最大捕捉:25人

    De Sterrennacht
    第一寶具/對人寶具
    描繪了從聖雷米療養院窗戶中看到的光景,夢幻般的畫。其超越人智的世界觀從畫布溢出,形成固有結界,侵蝕現實。
    晚年的梵谷在因不可思議的精神疾病的發作而痛苦的同時,仍為了追求信仰和善良之物而堅持畫畫。這種近乎瘋狂的執念被外來之物利用,成為了改變、神化他人靈基和精神構造的禁斷的寶具。

    作為被「拼湊」的存在,她經常對自我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最終會招來瘋狂,將她自身的靈基變成「花的邪神」,獨自引起導致人理進入永眠的危機。
    在那之前,能給她安定的自我嗎?她交給御主的責任實在是太重了。

    ……但是,這位名叫克呂提厄・梵谷的從者,意外的擅長打壞主意。
    如果是一同經過多次冒險,知道了她的煩人、狡猾、內心的堅強、堅毅和友情的深厚,並孕育了深厚羈絆的御主的話,就不會放任她墮落為瘋狂之神,而是作為忠實可靠的參謀引導她了吧。

    #FGO #梵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