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可嵐告訴媽媽說老師會掀起另一個女同學C的衣服,媽媽才開始重視這件事。
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在報紙上看見刊登,幫可嵐報名了國樂班,那老師長得溫文爾雅的,一派好心大叔的模樣,原本是團體一起學一個小班,就這樣學了兩至三年。後來可嵐的程度漸漸提升,老師就建議單獨上課,媽媽也就同意了。
她...
直到可嵐告訴媽媽說老師會掀起另一個女同學C的衣服,媽媽才開始重視這件事。
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在報紙上看見刊登,幫可嵐報名了國樂班,那老師長得溫文爾雅的,一派好心大叔的模樣,原本是團體一起學一個小班,就這樣學了兩至三年。後來可嵐的程度漸漸提升,老師就建議單獨上課,媽媽也就同意了。
她其實一直覺得那個老師挺好,除了有時候會對其他學姐們發脾氣,至少都還沒有遇見他對她丟譜、摔譜架什麼的。
上課時間每周一到兩個小時,有時單人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特別糾正可嵐吹梆笛的姿勢,從後面環抱著他的雙手臂,舉到正確的姿勢,有時候再加一句:「你的手臂太僵硬了。」開始是按摩手臂,後來說她脊椎的角度不對,就把她抱上大腿,雙腳抖動說是能鬆散筋骨。
噁心。
噁心。
現在的可嵐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噁心的。
但當時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沒有人說這是不對的,沒有人告訴她不喜歡就該說出來。 啊,但是是有跡象的。
有次在上課前聽見前一位上課的姐姐,被老師發脾氣摔譜架,老師說:「好啊你就自己練,畢竟你要和我男女有別。」
她和另一位女學員C在旁邊嚇得不敢出聲。
下課後可嵐和C討論起這件事,才發現那個姐姐告訴媽媽說她不喜歡老師的某些碰觸,老師大概惱羞成怒了才針對她生氣。
「那妳有嗎?」C問可嵐。
「最多按摩到背部,還有背向他坐在大腿上,說是要鬆筋骨。」她自己這樣子講出來後也覺得不太合理。
「那老師會把你的衣服掀起來直接接觸皮膚嗎?」
C講得很小聲,眼光看著地上。
可嵐震驚地看著她:「我沒有!」
那對她來說太超過了,
「有沒有告訴妳媽?」可嵐問。
「老師叫我不要跟別人說。也不想讓父母把事情鬧得很難看。我已經有跟媽媽說我上到這學期結束就好。」C希望先不要讓父母知道。
可嵐一回家就跟媽媽說了,媽媽大驚失色,發現這兩個13、14歲的女生居然沒有判斷危險的能力。
每週有兩次的機會和這個老師單獨待在一個完全密閉隔音的空間裡,媽媽想想就覺得毛骨悚然。絕對不願意讓她待到學期結束。
因為沒有實質的證據也沒有太明顯的侵犯,媽媽和C確認掀衣服的行為只有一次,C又仍然堅持不告訴家人,只好先管自家人,馬上這一週就不過去上課了,並且建議C盡早結束越好,而且一定要告訴媽媽。
可嵐從此再也沒有單獨見過那個老師,從此不愛梆笛、不愛洞簫,應該是因為會想到那個人吧。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懂得其中的含意之後又更加討厭想起那段過程。
C還是把當期的課給上完了,離開的時候才跟媽媽說這段經歷,也阻止了父母想要上門打人的衝動。後來她另求名師,在參加檢定考試的時候遇見原本的那位老師。
她回家後撥電話給可嵐:「怎麼辦我全身發抖,看到他就噁心。」
「別擔心,他已經傷害不到你了。」
但事實是,
傷痕都已經無法被抹滅了。
⠀⠀⠀⠀⠀⠀⠀⠀⠀⠀⠀⠀⠀⠀
#水鋁說故事
#手寫 #手抄 #水鋁
#handwrite #handwriting
梆笛怎麼吹 在 嗨~哇是沈家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維也納台灣音樂節in新營
※ 2018年6月17日 15:00在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了一場音樂盛宴,這是「維也納台灣音樂節in新營」首次在新營舉辦,非常幸運地能夠躬臨其盛,大飽耳福!
由於平日在「公務.家務兩頭忙」之下,越來越少有機會陪伴孩子一起參與藝文盛事,但在怎麼樣也得陪陪孩子珍惜可以一起成長時光!
進入演藝廳後沒想到一樓已經高朋滿座,座無虛席,連貴賓席也是滿滿滿,可見大台南地區的民眾多麼注重藝文活動,文化水準有目共睹! 迫於無奈之下,只好和女兒前往二樓尋覓佳座。
在燈光美,氣氛佳的氛圍下,節目拉開了序幕。第一個曲目是由台南市新營愛樂協會,南新國中南瀛青少年管弦樂團共組的樂團,以及五燈獎五度五關的吹笛名家陳中申先生帶來的《梆笛協奏曲》及《風的想念》安口曲更絕~《秀才騎馬弄弄來》樂曲時而低首輕吟,時而澎湃激昂,時而行雲流水,時而萬馬奔騰,令人悠然神往,怡然自得,大飽耳福!
接下來由新韻合唱團、新營混聲合唱團以及月港合唱團接棒演出,分別演唱了《美麗的新營》、《戀戀北迴線》、《愛的真諦》、《城南送別》和《台灣翠青》等曲目。他們優美宛轉的歌聲,生動活潑的動作,博得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這場中西合璧,新舊混搭的創新音樂盛宴,至今仍讓我耳中餘音繞樑,回味無窮。實在非常感謝台南市文化局的精心策畫及安排,讓這場音樂盛宴能夠圓滿地達成,希望往後也能夠如期盛大舉行,永不落幕! 並讓新營這塊文化沙漠能夠長成蓊蓊鬱鬱的森林,嘉惠更多的藝文愛好者 !
梆笛怎麼吹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心的駐足聆聽,你也參與了城市美麗的構圖】/彭菊仙
這些年,台北的公車司機變很多,不時能看到溫文儒雅的運匠不疾不徐地為乘客一一報站名,還會貼心地叮嚀乘客扶好把手。
默默聆聽司機溫柔的播音,腦海裡不知不覺湧現學生時代的公車情景。
當年,不少司機都像討債的流氓一樣,面露凶光;開起車,剽悍猛衝,三字經、檳榔汁不離口;如今,眼前的景象真不可同日而語。
我心想,待會兒下車時,我一定要跟運匠道個謝!才冒出此念頭,就聽到一位準備下車的乘客湊前大聲而明朗地說了聲「謝謝」!
「謝謝!」、「謝謝!」…哇!可還不只一個乘客,是接二連三啊。原來,篤定要感激運匠的不只我一位。
敬業又友善的運匠,改裝了公車以往跋扈蠻橫地的惡劣形象。但眼前乘客們毫不吝惜的溫暖回應,更讓每一段靜默的旅程、每一個短暫的停靠,成為城市中溫暖有情的「新人文風景」!
這兩天暖陽和煦,我騎著單車路經一位視障街頭藝人,他拉著胡琴,兩腿不時隨之起舞搖擺,深醉其中,我瞄到幾位等公車的路人背對著他舒緩而坐。
待我購物完畢準備回頭時,這位街頭藝人已換成了吹奏梆笛,我這才留神,大半鐘頭過去了,怎麼那幾位路人還悠閒地坐在哪兒呢?是沒等到公車嗎?
我不由得放慢速度,這才聽到,一位老先生在座位上搖頭晃腦的、不由得跟著梆笛的樂音哼起小調來了!
我把視野從街頭藝人的身上往後拉,直到,街旁的座位都一一印入我的眼簾。
我才發現真正美的風景----真的,不只是那位自我陶作的街頭藝人;而是,一整個連同綠蔭與其旁真心傾聽的路人,一起構築了城市的美麗風情!
是的,我也願意對熱切的運匠說謝謝,我也願意停下腳步欣賞認真的街頭藝人。
因為,我將也是一抹色彩,嵌進美麗的城市風貌構圖中。
城市的味道與調性,不只在嶄新的建設、拓寬的馬路、別具風格的建築;不只在迎風搖曳的行道樹、整齊俐落的街頭巷尾…
我們是不是常常忘了,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一絲喜怒哀樂,一抹微笑或一張哭喪的臉,一個溫情的回應、或衷心的駐足,都參與並決定了城市的性格面貌與生命活力?
[延伸閱讀:幸福教養]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