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梁朝龐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梁朝龐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梁朝龐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梁朝龐通產品中有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王薀老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和香之因緣之一》 說到我從懂香、用香一直到最後的品香,這其中的因緣和由來頗長,若要細說從頭,香的啟蒙也是沿自於我的道家師父。師父在祭天或歷代道祖時,都會使用一種粉末式的香,這香會引起我的好奇,是因為此香有別於我所看過台灣經常會使用的檀香或沉香等,這在家家戶戶或一般宗教性活動早已相襲成風。這香有一...

梁朝龐通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2:26:17

⭕️第413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慈悲三昧水懺》,水懺,又稱之為慈悲水懺法、慈悲道場水懺、慈悲三昧水懺,為根據印度大乘「佛名懺悔經典」於唐末五代時期所製成的禮懺文本,收錄於大正藏諸宗部。《別譯雜阿含經》中,佛陀將善法譬喻為法水,表示身心具足受戒、懺悔之法,《水懺》取水的淨除之意,契接懺悔法門的修行精...

梁朝龐通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18:19:18

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

梁朝龐通 在 Kristi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2 22:48:17

《天若有情》陳木勝 ⠀⠀⠀⠀⠀ ⠀⠀⠀ 不知不覺間,《天若有情》已經三十年了,有些老掉牙、有些陳腔濫調的愛情故事,依然在相隔如此之久的時間,幾經磨難過後的感情觀下,狠狠動搖我們對愛的定義。你可以輕易說出生死相許是愛,弱水三千是愛,細水長流是愛,一分鐘的朋友也是愛;但一個女孩,站在喜歡的男生面前,希望...

  • 梁朝龐通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9 19:52:26
    有 902 人按讚

    《我和香之因緣之一》
    說到我從懂香、用香一直到最後的品香,這其中的因緣和由來頗長,若要細說從頭,香的啟蒙也是沿自於我的道家師父。師父在祭天或歷代道祖時,都會使用一種粉末式的香,這香會引起我的好奇,是因為此香有別於我所看過台灣經常會使用的檀香或沉香等,這在家家戶戶或一般宗教性活動早已相襲成風。這香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師父說過去帝王在祭天時,才會使用此香,到了唐代武則天更是酷愛此香成癖,唐代詩人也曾題詩說及武則天使用降真香的奢侈,所謂「素煙思爇降真香」,便是在形容武則天對於香的重視。

    談到香,在唐代是最為盛行的風雅情事,幾乎所有的文人雅士都會把品香看成是生活中闕一不可的雅品。唐代皇帝還為此在年度中設有「鬥香」這檔事,因此流傳至今,許多和香有關聯的周邊文物也都是在那個時代所研發的。香在唐朝也變成為生活中品味極重要的一事,官宦家庭或書香門戶習慣會把家中衣物及臥榻被褥薰以芳香之氣,在唐代香的品級也如同現代化的西式香水一般琳瑯滿目,蔚為大觀。現在有許多品香師在使用的香球,最早也是源自於唐代,在當時朱門大戶、富比陶白之家,甚至會找好的金工師父用黃金打造成薰香的球形薰具,有些在球上雕以龍、鳳形制,球底部會有一處作為放置香末平台,上方有蓋,方便移換香末之用,各式各樣之薰爐鎏金鑲玉,目不暇給。在唐代,因為所製造的香料都是天然木料及植物所成,人們也已習慣把燃盡所存之香灰埋倒在果園或苗圃中,使得果實累累,花團錦簇⋯⋯。
     
    據說武則天在某次的齋醮儀式中,主法的高功道士沿用一種淡紫褐色的香末,沒想此香即便是在風擺飆舉之中,奇特的是香煙仍然扶搖直上,有別於它香隨風搖弄,無法停歇。武則天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從此便愛上了降真,幾乎每日不可無它,此後降真的地位更是賽比黃金,也蔚為清雅之物,以及達顯之人用來彰顯格局重要的奢侈品。據說降真香在唐代一度被奉為聖靈之物,曾經在法事中隨著裊裊香煙直達蒼冥之際,竟然有一群仙鶴隨之下降法壇,因此降真可上達仙闕之說不脛而走。不只武則天深信此香可通天啟靈,亦可疏通諸脈護身避邪,去除煩憂,消災解厄。這對於一度為了國事、家事、心靈尋找不到通路的她而言,無異是取得身心安泰很重要的吉祥物。在唐宋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降真香,據說此香一點,可以防止邪靈入侵,也因為如此,所以降真香在當時便成為了那年代避邪、護宅極重要的香品。許多人把香料陳放在香囊內,做為護身所佩帶之聖物。在盛唐時期,亦有人把降真香視為生命中極重要的物品,原因是它可以成為人、神溝通之聖物,所以被尊稱為香中之王,在當時被視為祭天法祖之靈香,連被視為仙品的沉香也因此沉落了自己之品階⋯⋯。
     
    說起這神奇的降真,我也從道家師父處聽聞無數種特殊之處,師父曾說:「所有頂級香品都具有十種德行,例如可以感天動地、淨化心靈、去除污穢、輔助睡眠、寧靜之聖友、有助安眠,在城市中忙裡偷閒之助緣,不會有厭煩之感⋯⋯」記得當時幾位道友也曾為了降真香一事啟問於師父,師父還講到:「在過去中國道教有段時間特別主張『如無降真,不能臨壇』,它的重要性勝過於檀香、沉香和一切諸香。當時盛行的多以百合研磨和降真相拌,做以拜斗、祭祀天神所用唯一之靈品⋯⋯」
     
    降真從晉代便有記載使用此香之紀錄,直至唐代宗族李氏一朝主信道教,亦崇信香品,再有武氏之偏寵,降真之高貴更是無出其右。一時之間,許許多多皇族、王孫、貴胄,連家中也不惜高價把降真混泥築牆,做為避邪、防止外邪入侵之聖物。後代考古學家多次從陪葬所取物中,研究出貴族家中之床板,甚至於梁木,許多都有混以降真之遺木⋯⋯總而言之,降真香在中國的佛道史上,直至明朝以降,都是當時宗教界中之寵兒,並且價格之高,遠遠超過黃金。
     
    我對降真之了解也是在十七八歲之際,從道家師父處經常有機會得聞,方知原來它和其他頂級名香一般,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香味,我曾聞過的就有清幽淡雅如花香般氣息的,也有一經入鼻之後,便覺有股龍眼花蜜之感,溫潤整個喉間,也有的如杏仁一般,又如玫瑰飄香襲人之氣⋯⋯應有盡有,令人著迷。
     
    降真也曾被師父用來做為跌打止血金創之藥,手頭上還存有一瓶師父當年親製的止血散,友人曾因菜刀不慎傷及虎口,血流不止,情急之下便拿了我贈他的藥散輕灑患處,不消多久,竟然使得幾公分長之傷口癒合,並且疼痛之感頓除,這其中便有降真為主的成分。除此之外,據說也可以消炎止痛,軟化血管,活血化瘀,開通心竅,紓解胃痛⋯⋯等諸多效益,但這還得需要有足夠經驗的中醫師,才有辦法行伍配製。我曾經值遇過一位法友,初次閉關之時,曾受非人之侵擾,因為當時他堅決要至南部某一海拔近千公尺之山區一處茅棚結夏,走時來我處會敘,我觀其氣色之後,勸阻再三,誰料他閉關之意頗堅,無奈我便贈其我自己所配製之降真除障香,囑其攜帶,若有必要時,可持誦摧破金剛咒語,點燃此香,或許可避一劫⋯⋯越六月之後,此友復訪,特別致謝救他一命,原來甫入關,第二天夜晚子時前後,有一龐然大物,據他所說,約有他兩人高度,但看不清楚樣貌,直撲其身,令他動彈不得,持咒亦無法開口,在慌亂之際,他想起了我所說的金剛咒,雖然身體無法使力,口亦無法出聲,此時只剩意念不斷地持誦,竟然此異物漸漸鬆開其身,他便趁隙掙脫至關中壇前,取出我所給的法藥,不顧一切地猛點,沒想此龐然大物似乎對其味有所畏懼,不到一刻鐘,便從黑暗中消失⋯⋯(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 梁朝龐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01 23:50:37
    有 62 人按讚

    【皇帝集權與家奴治國】有人說,梁家河最高領袖搞的是一人專制獨裁體制,一切權力歸於一尊。其實不然。實際上,一人專制體制往往意味著酷吏與權臣治國。例如,明太祖廢宰相之後,表面上大權獨攬,但中國地大事多,皇帝無法處理如此龐大的內政事務,於是把政務權力部分移交給內閣。由於皇帝時常不到內閣,溝通內閣與皇帝之間的中介,就成了皇帝的家奴宦官。這造成明朝內閣的權力和宦官權力變大。普通的官員和百姓,見不到深宮之中的皇帝,但卻經常要和專權的內閣閣僚和宦官家奴打交道。而閣僚和宦官的官階其實並不高,其權力來源非出自正統,特別擔心自身權力被剝奪,因此不惜利用特務機構來保護自己的權力。權臣與家奴當道的歷史階段,即使放到專制王朝當中橫向比較,也屬於比較糟糕的情況。家奴治國的日子,就是當下忠國的新常態。

  • 梁朝龐通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7 20:00:00
    有 348 人按讚

    秦始皇陵為什麼40來年不敢挖?

    歷史春秋網

    作者:銳峰作品團隊
        
    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民眾……按理說,幾千年前的墓葬處理技術在現今如此發達的科技面前應該只是小兒科,難道是有人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有關秦始皇的驚天內幕?或者上面有人在刻意隱藏我們不為人知的真相?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
      
    結構復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謎團一:幽幽地宮深幾許?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
      
    通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
      
    盡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
      
    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個數據應當說不會有大的失誤,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賴於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謎團二:地宮設有幾道門?
      
    秦陵地宮門道數量問題,其實《史記》中似乎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罷了。《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
      
    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
      
    這裡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
      
    中羨門可能是橫向鑲嵌在兩壁的夾槽中,是一道無法開啟的大石門。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謎團五:地宮珍寶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一語出自司馬遷筆下。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劉向也曾發出過這樣的深切感嘆:「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麼,這座神奇的地宮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寶呢?都有種有料有趣文章加微信 AMAMCHENG1976
      
    《史記》明文記載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它還有什麼稀世之寶誰也不清楚。不過80 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準確,裝飾之精美舉世罕見。
      
    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土了一組木車馬,除車馬、御官俑為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為金、銀、銅鑄造而成。地宮外側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隨葬品,那麼,地宮內隨葬品之豐富、藏品之精緻是可想而知的。
      
    謎團六:秦陵地宮有無飛雁之謎
      
    據《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有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一直朝南飛去。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有一位三國太守張善還見到了這只金雁。
      
    瀏覽史書,我們發現司馬遷和班固都留下「黃金為鳧雁」之說。至於說金雁製作精巧,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魯班已經能製造出木雁,能飛到天空,一直飛到宋國城牆上。
      
    不過一個金屬物體在空中飛翔要像風箏和輕氣球那樣簡單易行,如果沒有機械動力單靠自然界風力,不要說空中飛行,恐怕連起飛都成問題。
      
    再進一步分析,假設秦代有能力製作會飛的金雁,那麼金雁埋入地宮之後將會不停地自動飛翔,一直在地宮內飛行了近一千個日日夜夜。如果這個奇聞不是傳說,那麼金雁的控制與指揮系統恐怕連今天的電腦也望塵莫及了。
      
    謎團七:秦始皇使用銅棺還是木槨?
      
    秦始皇使用什麼樣的棺槨?《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只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槨」的含糊記錄。於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
      
    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史記》、《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錮其內,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槨之麗,不可勝原。」這裡「漆涂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槨恐怕只能是木質的了。
      
    如果是銅棺或石棺肯定用不著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制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自命功勞大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棄「黃腸題湊」的木槨而改用其它棺槨。
    謎團八:地宮有沒有空間?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墓室內外嚴嚴實實,不會再有空間。
      
    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李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
      
    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瞭如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面向聖上匯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
      
    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宮。不然,怎麼會「叩之空空」?又怎麼會「燒之不燃」?
      
    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於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謎團九:秦始皇遺體完好嗎?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其屍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由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會完好地保存下來。雖然客觀上具備保護遺體條件,但秦始皇遺體是否完好地保存下來呢?
      
    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
      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熏人的腥味,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屍骨才運回咸陽發喪。
      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著手處理。如若稍有延誤,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敗,屍體運回咸陽等不到處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謎團十:自動發射器?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在墓穴中設置一些主動防衛的設施,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儆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而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
      
    《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輒射之。」指的是這裡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如果記載屬實的話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
      
    秦代曾生產過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當是一套自動發射的弓弩。
      
    當外界物體碰到弓便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產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也是一大謎。
      
    謎團十一:兵馬俑伉被焚之謎
      
    考古人員在清理兵馬俑坑時發現,一、二號坑中有很多火燒的痕跡,陵區有大面積的火燒土分佈,同樣考古人員在對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發現了大量火燒土和殘余焦木,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為灰燼。究竟是誰對兵馬俑坑進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壞?
      
    從文獻資料推測,破壞兵馬俑的人應當是項羽。由於項羽的祖父項燕在秦滅楚時被秦將王翦所殺,叔父項梁亦死於秦將手下,因此與秦始皇結下深仇大恨。
      
    但如果是項羽火燒了秦陵,陪葬坑裡完好保存著精美的銅鶴、銅鵝、銅鴨子等珍寶一件都沒有被運走卻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謎團十二:兵馬俑詛咒之謎
      
    在秦末亂世,秦始皇兵馬俑軍團原型的秦京師軍下落不明,至今無從解答。
      
    另據野史記載,曾經擊垮了秦帝國的楚霸王項羽,最後卻死於「兵馬俑」之手。最後在烏江邊斬殺項羽的5位騎兵將士,都是關中地區出身的秦人,也都是舊秦軍將士,都是秦兵馬俑的原型。
      
    垓下之戰,漢軍60萬,楊喜、楊武、呂勝、王翳、呂馬童這5名騎士能夠留下名字,已經是奇跡了。在十二萬分之一的幾率中脫穎而出的5人,卻是百分之百的舊秦軍的將士,而且官職都合於秦京師軍,更是決非偶然了。
      
    所謂史事鎖鏈一環緊扣一環,最後竟然在項羽之死和兵馬俑之間找到歷史鏈接點,引出「兵馬俑」殺死了項羽一事來,使人感到了歷史的深沉和神奇。
    謎團十三:秦陵暗藏「九層妖塔」?
      
    坐在飛機俯視秦陵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一個正方形錐體,所以美國人叫它「黃土金字塔」。
      
    其實美國人錯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層台階式「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層夯土之上的中華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
      
    還不僅如此,秦陵地宮也是一個同等規模的「倒金字塔」。更讓人難解的是,封土台九層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層妖塔」之說,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九層妖塔」 雖是小說之言,但是空穴來風。《老子》講哲學以建築作比喻,有「九層之台,始於壘土」之說,可見在春秋就有「九層之台」建築了,可惜還沒有發現東周「九層之台」遺跡。
      
    秦始皇是個怪人,他在地宮修建30米高樓,僅僅是供靈魂出遊地宮的,至於地表造「九層妖塔」之謎,看來要求救考古發現了。
      
    謎團十四:秦陵封土取自何處?
      
    眾所周知,皇陵的封土,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黃土摻合成的三合土,又用糯米湯澆固,加了鐵釘。不怕風吹雨打,十分的堅固。當時盜墓,一鑿子下去就一白點,用炸藥都炸不開。
      
    體積龐大的秦始皇陵封土堆堪稱國內之最,封土堆呈覆斗形,高76米,長和寬各約350米,如此大規模的封土堆在國內堪稱之最。但它的土究竟是取自秦始皇墓中,還是挖自魚池一帶?
      
    《史記·秦始皇本紀》:「復土驪山」。《正義》曰:「謂出土為陵,即成,還復其土,故言復土。」意思是說把原來從墓穴中挖出來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而在臨潼地區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認為封土堆的土是從咸陽運來的,因經過燒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現在在秦始皇陵也看到,封土堆上石榴樹密佈,灌木叢生。
      
    秦始皇陵封土堆的土究竟來自何方?這個謎團還有待考古學家們進一步查證。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秦始皇 #秦始皇墓 #謎題 #歷史謎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