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桔梗種子種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桔梗種子種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桔梗種子種植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科技農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粉專推推 推廣優質好水果,得從種苗開始! 第一線玉女的...阿不是,是玉女番茄農民的心聲~ 摘錄:{ 【一個小農看臺灣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 幾年前曾跟不熟識苗場購買美濃瓜種苗,但到了開花著果後才知道全園都不是我們訂的市場主流品種,而是商品價格低的舊品種⋯⋯ 當苗場拿到認證,農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正如吃泰國菜要往九龍城,喝咖啡要跑到西營盤,要吃韓國菜,必定要到尖沙咀。粗略一數,尖沙咀區內起碼有五六十間韓國餐廳,的確令人花多眼亂,精選5間不同風格的韓國餐廳,有新有舊,有本地薑亦有過江龍,未必有OPPA看但一定有最好的韓國美食。 元豐園 地址:尖沙咀寶勒巷22-24號雲龍商業大廈地下 電話:...
桔梗種子種植 在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4:56:57
#堪稱有史以來最喜歡的一束了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科幻片、講述著人們全部必須每天早上吃下藥丸、成為沒有感覺情緒的機器。 有一叛逃者在家中地下室藏著秘密,打開來裡面全是藝術畫作、當代書籍、還有各種植物的種子。 曾經對於種子的橋段不解,這陣子與花草長期相處後,突然領會了她們能帶來的美好。 謝謝妳們...
-
桔梗種子種植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23 19:00:00正如吃泰國菜要往九龍城,喝咖啡要跑到西營盤,要吃韓國菜,必定要到尖沙咀。粗略一數,尖沙咀區內起碼有五六十間韓國餐廳,的確令人花多眼亂,精選5間不同風格的韓國餐廳,有新有舊,有本地薑亦有過江龍,未必有OPPA看但一定有最好的韓國美食。
元豐園
地址:尖沙咀寶勒巷22-24號雲龍商業大廈地下
電話:2721 8730
營業時間:11am-4am
詳情: http://bit.ly/2KKpJgA
元豐園,09年才開業,但前身豐園是老字號,所以名氣十足,老闆、廚師班底、菜式等通通不變,連人氣亦一如以往,大量韓國遊客及居港韓國人捧場。老闆是韓國人,母親遠在五十年前已來港,莊園、韓國宮等地中韓國餐廳都是她創辦, 所以無需擔心口味正宗與否。
餐牌選擇多,菜式分量大,提供燒肉、鍋物、海帶湯、辣涼拌魷魚等正宗韓國菜,口味多年不變,鹹香入味,單是頭盤的泡菜陳容已有十多款,甜、鹹、鮮、脆等應有盡有。坦白說服務水準平平,侍應永遠木無表情,人氣十足但又永遠沒有人聽聽電話,想訂位仍然相當困難,但單論味道,元豐園的確值得一來。
新羅寶韓國餐廳
地址:尖沙咀彌敦道 132號美麗華商場 4字樓
電話:2375 2882
營業時間:11:30am-2:30pm, 6pm-10pm
詳情: http://bit.ly/2VO9C2J
另一間服務平平,但味道同樣出眾的老字號韓國餐廳,就是新羅寶韓國餐廳。是居港韓國人聚餐熱點,食物多選擇,餐牌非常巨型,前菜、烤肉、熱鍋、飯麵、甜品俱全。
雖然緊貼潮流,加入炸雞、卡邦尼年糕,不過最耍家始終是傳統菜,煙牛肉片、魚鰻頭、水參沙律都是城中少見的韓國菜。用料精,韓牛、用韓國種子培植但在惠州種植的有機菜。麵條亦是自家打製,調味料如辣椒粉、麵豉,全部韓國進口。味道傳統正宗。刀法仔細,明星菜牛肋骨,去盡細筋,入口軟滑。雞翼細心裁剩單骨,吃來方便。
石牆道韓國餐廳
地址:尖沙咀金巴利道 29-33號永利大廈地下及一層 20及 22號鋪
電話:2311 9878/2311 9879
營業時間:12nn-3pm、 5pm-11pm
詳情: http://bit.ly/2XktVVO
石牆道主打韓國海產,是區內少有標榜韓國海產的食店。因韓籍老闆娘來自全羅南道,韓國人公認此地是海產最強的地區,因全羅南道在韓國南部,沒有重工業,水質優良,海產特別豐富,鮑魚海鰻左口魚魔鬼魚黃花魚八爪魚,全國稱冠,所以這餐廳亦以海鮮稱雄。
餐前免費供應十多款泡菜已特別,是麗水口味,醃蘿蔔、桔梗根、番薯莖、柄海鞘;菜式款式多,由烤肉、鍋物、滷豬腳到泡菜煎餅都有,過百款,細心一看,一半都是海產﹕鮟魚康魚、生蠔、八爪魚、鰻魚、黃花魚,都來自韓國。雖然用大量醬料,大鹹大辣,口味粗獷,但醬料中加入許多蝦仔、魚仔來調味,鹹辣得來又帶鮮,可以吊出海產原有的鮮甜,是韓國人獨有的海鮮滋味。
韓國來的生蠔,以芝麻葉包着,放生蒜片及青辣椒,再蘸點辣椒醋來吃,又酸又辣,卻又滿嘴蠔鮮,非常開胃。八爪魚刺身,輕灼、粗切,蘸芥末醬油,鹹鹹鮮鮮、煙煙韌韌。還有韓國人至愛的黃花魚,以檸檬、辣椒、雪梨蓉醃製兩三小時,再燒香來吃,魚肉嫩滑,魚油豐腴。
Goobne
地址:尖沙咀赫德道4號The Hart 2樓
電話:2311 0001
營業時間:12nn-2am
詳情: http://bit.ly/2GsWRVX
炸雞雖然成風,但這間韓國烤雞過江龍卻是個人心頭好,標榜烤雞不經油炸,不止更健康,味道亦好,即叫即烤,雞皮香噴噴又不油膩,雞肉不會過乾。
廿多款烤雞有原味、甜辣、蜜糖、蒜香水果醬油,還有一款原味烤雞翼,香脆入味。雞翼選用淨重900至950克重的內地冰鮮三黄雞,由屠宰到來貨,不超過三天,確保新鮮。混合七種香料的醃粉醃廿四小時,撲上韓國米粉,195度高温烤烘15分鐘,極速將雞皮烤脆,又能鎖住肉汁。吃下沒有炸雞的油膩,肉質多汁軟嫩。醬汁濃淡恰好,吃完來一杯韓國真露,爽。
有提供沙律、年糕等,但除了分量大,味道坦白說不值一提,來這店,就是要吃烤雞。
李家
地址:尖沙咀金巴利道 84號地下
電話:2375 8080
營業時間:5pm-4am
詳情: http://bit.ly/2VOFST7
一手掀起韓國炸雞在香港熱潮的炸雞店,韓籍店主在首爾當了十多年廚師,開過酒吧式食肆,2011年見香港未有韓國炸雞居酒屋,碰巧外父懂炸雞,於是取來外父的秘方,與太太兩口子開一間,當年火速紅,晚市起碼排一兩小時才能入座,現時人氣已回落不少。
口味傳統,以辣椒碎、辣椒粉、韓國啤酒等醃足廿小時,蘸韓國麵粉做的炸漿,即叫即炸。雞皮超脆,連雞槌雞胸都滑嫩,滿有肉汁,雖然口味款式選擇不多,只有十多款,而且都是常見的原味、香辣等,但基本功做得好,隨便點菜也不會令人失望。
還有鳳爪(辣得要命)、燒雞等,都是分量奇大,起碼要三四人分享一碟。客人多韓國人,愈夜愈熱鬧,幸好全店都是高身椅背卡位,阻隔了不少聲音,私穩度亦高。
編輯:楊志強
桔梗種子種植 在 科技農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粉專推推 推廣優質好水果,得從種苗開始!
第一線玉女的...阿不是,是玉女番茄農民的心聲~
摘錄:{
【一個小農看臺灣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
幾年前曾跟不熟識苗場購買美濃瓜種苗,但到了開花著果後才知道全園都不是我們訂的市場主流品種,而是商品價格低的舊品種⋯⋯
當苗場拿到認證,農民也能接受較高苗價。但種植後若因種苗問題造成嚴重不可逆損失,透過追溯系統或許得知是哪個環節出錯,然而農民是否能得到相對應補償?
還是依舊只以最古老的抵制換另一家購買作為抗議?}
小編:台灣小農的困境,除了食農教育的補強,更需要從基礎建設-優良種苗生產制度開始!
關注 馥郁溫室蔬果屋 / 日本網紋洋香瓜、玉女小番茄
認識台灣小番茄農民的生活吧!(好啦其實是因為有貓)
https://www.facebook.com/…/a.23102609364…/1411245868960261/…
【一個小農看臺灣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
身為溫室玉女小番茄農民,為了提供高品質鮮果,種苗來源是溫室管理重點之一。原因很單純:優良種苗可降低不少栽培風險,讓我們能在提升品質穩定度上投入更高專注力,對支持自家農產品的消費者負責。
因此看到改良場舉辦「建構番茄優良育苗場座談會」,當然很有興趣到場聆聽。
這是場以台灣育苗場業者為對象的座談會,並集思廣益仍建構中的「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不足之處。
對於種苗要求,我們一個小農只期望在正常栽培下,種了不會死且能順利採收農產品。
而一個對優良種苗完全沒概念的新進農民,最初大多看價格購買苗株。但只要具備1-3年經驗,皆能提出除了種下去不會死之外的具體要求,像是「交期誤差範圍小、無病毒、嫁接苗真正抗土壤性病害......」,而這些亦是長久以來農民與苗場糾紛的問題點,因此政府提出認證制度,希望能透過改善或升級育苗環境及操作管理來提高苗株品質、保障下游農民。
下述內容都是以我們身為溫室小番茄農民的單一視角來談。
#種苗價格與價值
一分錢一分貨道理大家懂,而育苗場認證的項目,目前看是以整場硬體設備、種子來源、人員操作管理為主。身為「種苗購買者」的農民,並不太在意苗場投資多少硬體設備、使用一般或高端儀器。我們關心的只有認證制度後對苗價有多少漲幅?
以過去栽培洋桔梗的經驗,這是個種苗稍有生長差異就影響採收品質到七成的花卉。花農能從早期「進口一穴三株較低價格拆苗」到使用「相對高價單穴單株臺灣苗」,無非是因為臺灣育苗場規格提升、穩定洋桔梗小苗品質,確實對於最後單一次採收切花成品大有幫助,具備該價值。
而番茄苗的個體生長差異,對連續採收鮮果品質影響比例相對較低,因此苗場在硬體投入、將來可能的認證費用支付、苗株出貨品質要求範圍、農民對價格接受⋯等的平衡點在哪,或許會是苗場評估之處。
#責任歸屬
幾年前曾跟不熟識苗場購買美濃瓜種苗,但到了開花著果後才知道全園都不是我們訂的市場主流品種,而是商品價格低的舊品種;又或是栽培嫁接苗農民,但植株仍因「理應具抗性的土壤病害」死亡⋯⋯
當苗場拿到認證,農民也能接受較高苗價。但種植後若因種苗問題造成嚴重不可逆損失,透過追溯系統或許得知是哪個環節出錯,然而農民是否能得到相對應補償?還是依舊只以最古老的抵制換另一家購買作為抗議?
#認證越單純越好
我們長期購苗的育苗場,每批苗收到都會有簡單苗況及初期因應措施建議,這對於重視自家品質苗場來說是很大加分,而上述的加分亦被提出作為認證內再分級概念,但對農民來說可能增加判斷困擾。
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或許能是個讓臺灣苗場都達到60分的概念,給農民最基本保障。至於苗株更整齊、苗況更健康、訂購時完善溝通、售後服務⋯等優勢項目,讓苗場於自家商品做行銷定位時發揮,進而使農民有意願增加購苗預算反而單純。
以我們生產初級農產品的農民而言,好的種苗x 好的栽培管理x 好的包裝運銷=消費者利益最大化
但,只要其中一個項目出錯,市場端收到高品質農產品這件事就不成立。整體而言,對於「優良育苗場認證制度」將來成型,我們(種苗購買者-農民)是非常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