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N號房事件,躺編這裡有一些想跟大家聊聊的:
(都查得到就不介紹事情了(最後有推薦資料是躺編篩選過的
(#以下主觀意見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超歡迎
-
-
我想,看完事件我們都很自然的會感到憤怒吧
畢竟實在殘忍的令身為人類的我們無法忍受
但是,最近剛好接觸了一些偏向社會學的觀點
想分享給大...
對於N號房事件,躺編這裡有一些想跟大家聊聊的:
(都查得到就不介紹事情了(最後有推薦資料是躺編篩選過的
(#以下主觀意見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超歡迎
-
-
我想,看完事件我們都很自然的會感到憤怒吧
畢竟實在殘忍的令身為人類的我們無法忍受
但是,最近剛好接觸了一些偏向社會學的觀點
想分享給大家一起看看:
.
當社會的性別結構造成的問題被報導出來
我們很習慣把加害人當成對立面來罵
畢竟我們看完都會自然地感到憤怒與不安
但如果
.
我們看到讓事件發生的這個社會的問題 並持續關注它
那這類事件就有機會因為我們的關注 而不再發生
#所以在譴責加害人以外
#我們也可以試著去關心讓事情發生的結構
#才更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甚至可能扭轉養成這樣加害者的社會
-
-
翻了幾個影片也對整個事件有點概念了
很努力要拋開主觀片面的看待一件事情
可真的覺得太噁心太醜陋了
那些記者為了蒐集證據天天活在惡夢裡真的辛苦了🙏😭
後續還受到部分加害人的威脅
沒有這位記者的揭發不知道這事件會變得多可怕才爆出來
-
-
一個國家那麼大比例的男性會無人舉發
N號房的營運模式是怎麼利用被害人和共犯的心理因素
了解這些會不會對未來類似的事件有所防範?
可惜躺編不是專業人士 所以才希望具備各方面眼界的人可以有更多加入討論)
從每個面向切入都能帶來不同的收穫)
.
我想我們不能忽視「父權」和「仇女文化」等等的社會風氣
以前都不知道男尊女卑的問題在形象這麼光鮮亮麗的國家裡會嚴重成這樣
韓國很多「媽蟲、泡菜女」等的不平等名詞
#其實連常被嘴女權高漲女權自助餐的臺灣
#也不少性別歧視的戲謔發言
這也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
-
『#父權』像是一種遊戲規則強迫每個人參加
#男性女性都飽受父權荼毒
它抵制女性的陽剛、男性的陰柔
讓許多男性以
「支配、攻擊、歧視、擁有…」
來展現所謂男子氣概,維護尊嚴
(eg.主嫌博士威脅女性在身上刻”博士”)
不符合父權的框架就受到大眾的集火
至今社會仍深受父權(性別迫害)影響
而希望能破除它的其中之一是『#女權主義』(性別解放)
.
#真正的女權主義是為了平等而生
同時保護各種性別的公平正義
但在韓國「仇男」「仇女」兩方越來越極端、扭曲
仇男的”女超網”也有類似仇男版的N號房不把異性當人看
因此「女權主義」的含義在韓國人心中和我們不盡相同
-
-
另外提一點躺編的個人看法:
.
作為一個傳播資訊的角色
「雙面人魔學霸」
這種個人賦予的極端標題就不該出現
-
-
為什麼他會做這種事而且26萬會員無人舉報
是怎麼樣的教育體制和社會風氣下
兩性對立、父權遺毒等真正的「原因」
才是有機會嘗試改善、值得討論的地方吧
雖然社會結構難以撼動
但是,因為結構由我們每個人組成
#當我們每個人願意正視社會問題
#並在自己的能力之下或多或少做出改變
才能避免繼續鞏固結構
#甚至我們能有機會讓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慢慢被平等的結構取代
-
-
推薦資訊:(關鍵字:父權/仇女仇男/韓國女權)
.
YouTube)
.
身為韓國人的男女壓力&韓國的女權主義總整理 —— HimmTV韓國讚養 2002.3.31
.
驚揭韓國女權!他爆:男生看一眼也被告
—— 東森新聞CH51 2020.4.1
.
韓國N號房事件,為何韓國女性如此不友善?|一隻阿圓
—— 一隻阿圓 I am CLRCLE
.
[老王說]N號房記者完整實錄,超過1000名女性受害者!這些女孩是這樣被操控的?
—— 老王 2020.3.29
.
N號房事件詳細解讀…
—— 奇聞觀察室 2002.3.31
-
-
網頁)
.
告別父權遊戲規則:為什麼親愛的男人,你該懂女權主義?|性別力Gender Power
.
報仇有益身心?3招讓你「好好」報仇-康健雜誌
.
仇女並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將順性別直男的價值觀當作唯一標準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
.
.
.
.
.
.
.
.
.
.
#高明明 #躺學心理學 #n號房事件 #心理學 #心理学 #心理測驗 #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仇女 #女權主義 #女權 #父權
.
.
看完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Follow more @w__knowledge
框架式網頁組成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帶有靜謐日常感的明體字
專訪空明朝體日文假名字體設計師——「合同会社おりぜ」/ #岡澤慶秀、#岡野邦彥
.
2021年開春,有一套醞釀六年的明體字挾著萬千期待上線,在嘖嘖集資2個月,目前集資金額順利突破1700萬,那就是由香港設計師許瀚文所發起的「 空明朝體 Ku Mincho 」募資計畫。對此盛況,負責日文字體製作的「合同会社おりぜ」也頗為驚訝的表示,「每更新一次網頁就看到數字又成長了一點,台灣消費者對字型的需求真的是非常讓人印象深刻!」
.
「#合同会社おりぜ」由兩位日本字體設計師岡澤慶秀與岡野邦彥共同成立。如果你不太認識這兩位設計師沒有關係,#打開你的蘋果電腦,看看你做設計時經常使用的幾套內建優質字型,如 Hiragino明朝(ヒラギノ明朝)、游明朝體等,其實都是出自「字游工房」的設計,從多摩美術大學畢業的岡澤慶秀,1994年開始在那裡工作了約15年,負責設計 Hiragino 字型系列的漢字。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岡野邦彥則是從包裝設計師起家,獨立接案工作幾年後,又前往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 Type & Media 攻讀字體設計,作為自由設計師期間,為日本SCREEN株式會社製作「Hiragino UD」歐文字等。兩個人都是把 Hiragino 家族慢慢做大的功臣之一。
.
雖然兩個人各自擁有自己的字體設計工作室,但其實日本的字體設計業界也在近年有許多新的變革,他們兩個經常各自受邀到各種專案合作,私下有交流的他們,討論過後認為分散的力量應該要集中,才能一起推動更大的計畫,於是在個人品牌之外一起成立了公司,像這次的跨國設計專案「空明朝體」的日文字體,就是由「合同会社おりぜ」一起進行。
.
提到認識「空明朝體」設計師許瀚文的契機,其實緣起一場2012年國際文字設計協會(ATypl)#在香港舉辦的文字設計研討會。許瀚文希望藉此時機舉辦與日本設計師交流的設計小聚,「當時我們在日本也經常不定期舉辦字體設計小聚,所以很爽快地答應邀約,並與Julius一起企劃討論,他動作很快,馬上設計出海報、準備活動會場等,後來活動非常成功,是場很有趣的活動。」後來許瀚文去日本旅遊的時候也繼續維持與他們的交流,如今空明朝體成為雙方第一個字體設計募資合作,讓岡澤慶秀感到十分欣慰。
.
第一次看到空明朝體,岡澤慶秀回憶當時印象,「#感覺看起來是個有點個性的明體,比如說捺筆看起來有點長,橫筆的起筆看起來好像有點上翹。」對字體設計師來說,每個字體設計都有其目的,也會帶著設計師本人做設計的性格,在岡澤慶秀跟許瀚文討論空明朝體的日文假名設計該如何進行的過程中,他慢慢發現這樣的字體形狀不是許瀚文故意要讓細節引人注目,#而是為了讓空明朝體閱讀起來有風一般的靈動感。
.
許瀚文在說明設計時曾提到,大多數漢字以橫筆為主筆劃,而空明朝的橫筆皆是完全水平,能增加文字的清晰度,橫筆起筆有些左收上翹,捺筆有些右放拉長,在橫排閱讀上會有視覺上的連動效果;直排結構上,「左收」維持文字連續性,「右放」加強文字錯落感,#設計細節的收放讓文字在不同排版中都能獲得呼吸的空間。不過岡澤慶秀苦笑說,「#這樣的設計細節要如何落實到日文假名設計上其實有很高難度,這個要跟Julius一邊討論、一邊進行設計才行。」
.
為什麼會這麼說,其實可以稍微說明一下日文的結構。我經常覺得日文可說是世界最複雜的語言之一,因為組成基礎至少就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三套邏輯,習慣中文漢字的我們或許沒什麼感覺,但對歐文體系母語人士來說,不像歐文僅是由固定數量的字母組成文字意義,要能自由使用日文溝通除了要記住類似歐文字母的兩套假名文字外,還要記住成千上萬的漢字寫法。這樣複雜的元素在組成日文句子後,#如何能在閱讀行進間有著連貫的行氣不被打擾,非常考驗字體設計師的功力。
.
.
➡️➡️_|空明朝體,#集資倒數最後 2 天|_⬅️⬅️
4 折優惠集資價,即將完結 ▶ http://bit.ly/3rQRXaQ
____(*‘ v`*) #業配總是來得這麼突然 (*‘ v`*) _____
.
.
對於我這個外國人的感覺,岡澤慶秀笑說,可能是因為他本身是日文母語人士,雖然不覺得日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歐文字體設計上也有很多難度,但相較起來,設計日文字體時的確會有更多要考慮的地方,「如你所述,日文字型製作上要考慮到漢字、假名,甚至是歐文排列起來的平衡、連貫性,還有比例文字縮小放大、以及縱向排列時的合理性等。不能只是個別考慮單一設計。」日文當中除了有複雜的元素組成,在不同的顯示介面,#假名文字還會有半形與全形的文字需求,做一套日文字型要花費的時日,恐怕要比一套中文字型來得多。「對我而言,字型設計最難的部分,在於將字型的目的、以及將在什麼樣的載體上使用等需求,如何利用設計很好地在具有美感的基礎上完成其機能性。不過,只要字型的形體框架順利發展出來,接著漢字、假名、歐文等需要因應各自機能而發展的設計也就能了然於心。」
.
空明朝體捨棄現代以「部件拼湊」的造字方式,#復興古典造字技術,以百年前職人造字技術為基礎,將每個字視為完整個體進行製作,雖然很花時間,但對於字符細節的重視,讓文字排列起來靈活靈現,此外,也不拘泥於傳統寬中宮或窄中宮僵化的風格形式,而是從歷代書法名作中汲取靈感、精煉而成,符合中文特有的行氣。此外,在設計初期,團隊就已考慮到除了印刷之外,#未來字型將在數位載體上更為活躍,因此細節與對比等在設計初期時已納入考慮,包含優化字的向量點數,減少記憶體負荷。所有的直角水平位置也均有設打點,保持在任何載體上都有最清晰、適合閱讀的狀態。
.
日文字體設計團隊中另一位設計師岡野邦彥,在學習字體設計的過程中,曾對能表達使用者情緒的「顏文字」(Emoji)有過研究,雖然因為各國文化不同使得大家對文字造形承載的情緒感受各異,#不過他覺得空明朝體排列起來帶有某種懷舊街道風情,讓閱讀的人感覺到一種溫暖。岡澤慶秀則說,或許是因為一開始以《Mado / 之間》這支影片的日文詩句開始進行日文假名製作,他覺得這首詩與他對許瀚文的設計印象並無二致,#帶有一種靜謐的日常感,他蠻希望用這樣的感受來繼續完成剩下的假名字母設計。
.
在嘖嘖平台進行募資的空明朝體還剩幾天就要結束,除了預計製作的漢字從數千字增加到13000字之外,也會納入台、客、港語常用字、數字、國語注音等。日文找「合同会社おりぜ」之外,歐文字請來紐西蘭設計公司 「Klim Type Foundry」 設計,他們設計的 Founders Grotesk 字型也是蘋果的系統字型之一。#目前集資金額逼近1800萬,順利解鎖最後關卡,將會再增加一套古典傳承字形讓設計師使用,金額在台灣史上字型集資排行榜上坐三望二,#虎視眈眈著第二名的凝書體。
.
在台灣做字的人可能都沒想過,在過去普遍認為「字型?網路下載免費的用就好了。」的社會風氣,如今竟也會有如此盛況空前的一天。生活在字體設計遍地開花的台灣,你我都是幸福的!
.
(記得,#看完文章去買一套空明朝體吧!)
.
.
空明朝體,中文字體運用的嶄新可能 ▶ http://bit.ly/3rQRXaQ
框架式網頁組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ebRTC現在已經成為W3C和IETF的標準
WebRTC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解決各廠商大多數的分歧,成為W3C和IETF的標準
文/李建興 | 2021-01-28
W3C和IETF兩大標準制定組織,宣布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WebRTC)已經成為官方標準,可在網頁平臺良好地支援聲音及影像通訊。
WebRTC是由網頁即時通訊JavaScript API和一組通訊協定組成,可讓任何網路上的連接裝置,成為網頁上潛在通訊端點,其為瀏覽器、行動裝置和桌面應用程式,提供即時視訊通話能力。Google在2009年的時候開始創建WebRTC,並且之後對外開源,該程式碼庫也整合在Chrome中,供WebRTC應用程式使用,而之後瀏覽器供應商及其他網路公司,包括Mozilla、微軟、思科和Ericsson,便與Google一起在W3C和IETF中,著手進行WebRTC標準化的工作。
在2013年的時候,Mozilla與Google首次透過WebRTC,展示在兩個瀏覽器間,建立起視訊通話,但在之後,隨著標準的發展,許多架構上的討論,導致不同瀏覽器實作出現差異,進而產生相容性和互通性的問題。幸好近年WebRTC標準逐漸定案,大多數的分歧現在已經解決,WebRTC規範也隨附相容性測試工具,而且瀏覽器都最大程度調整了實作方式,現在網頁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已經渡過那段,需要為不同瀏覽器調整程式的時期,終於迎來只要支援唯一標準的時刻。
WebRTC可應用在任何網站,任何應用程式中,建構即時聲音與影像通訊系統。WebRTC框架提供建構組塊,供開發人員利用這些組塊,在包括遠端教育、遠端醫療、娛樂和遊戲等應用程式,添加視訊通訊功能。由於WebRTC標準化且免授權金的特性,瀏覽器和各種裝置平臺,都可以內建WebRTC影音通訊系統,因此用戶也不需要額外安裝套件,或是下載單獨的應用程式。
目前WebRTC被廣泛地部署為通訊平臺,在瀏覽器、桌面和行動平臺,提供視訊和協作功能,官方提到,特別是在2020年全球對旅遊與接觸限制,WebRTC被應用在更廣泛的用途上。由於商業和家庭對影像通訊的需求,增加了WebRTC的採用率,企業透過WebRTC進行培訓、訪談或是會議,另外,無論是醫療、國防、學術、社交和娛樂等領域,也都在嘗試使用WebRTC建構多元應用。
官方表示,WebRTC的使用範圍,已經從最初的核心設計,逐漸擴展朝向支援多元應用發展,IETF多個工作組開始將WebRTC,融入到原本的工作基礎上,包括QUIC、HTTPBIS,並且試圖將其應用到單向媒體廣播中。W3C WebRTC工作組也開始研究下一版的WebRTC,計畫要在有中繼伺服器的視訊會議中,支援端到端加密,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即時處理聲音與影像摘要,還要更好地支援物聯網應用。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2505
框架式網頁組成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一版具民間共識的能源政策 行政院核定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11/19/2020 環境資訊中心、經濟部能源局)
👉三分鐘了解這份「能源轉型白皮書」有多特別:https://e-info.org.tw/node/228090
👉給好學深思者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勤奮包網頁:https://energywhitepaper.tw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鄒敏惠報導)歷經三年長跑,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17日通過行政院核定。代表著由2000多人次、40場會議打底的審議式民間能源參與行動,總算正式成文。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受訪表示,行政院通過核定,就是對這份公共參與程序的肯定。
國家級的能源方針 2017年尋公民共識 三年後終核定
這份凝聚官民共識的全國能源方針,實屬得來不易。能源稅、用電大戶、建築節能,住商節電等都寫入其中,讓台灣能源轉型政策,不再只有非核家園。
2017年開始,台灣展開全面能源大對話。能源轉型白皮書從議題設定開始,就找來一般民眾,年齡涵蓋19歲到80歲。並有別於過往多偏重綠能的討論,放眼整體性,讓涉及交通轉型、建築節能、產業減碳、綠色金融的相關部會都參與其中。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曾擔任能源轉型白皮書能源治理小組委員的趙家緯認為,這是一份「最完整的能源規畫」。
回顧能源轉型白皮書歷程,2017年的預備會議上,民眾除了電價、能源稅、空污等議題,也談沙崙綠能科學城、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爭議。當年因颱風吹倒和平電廠電塔,分散風險與節電也入題。
同年進入第二階段,多達605則意見盤整成21項重點方案,由60位產官學及民間代表,組成「能源治理」、「節能」、「電力」、「新及再生能源」與「綠能產業科技」五個工作小組,分別產出具體內容。隔(2018)年舉辦分眾會議及網路意見徵詢,完成第三階段。三階段會議資料全數公開、錄影上網,民眾可上能源轉型白皮書網站查詢。
源政策先行 光電接近達標 用電大戶挨批放寬
不過,自2018年7月完成初版草案至今,足足讓外界等了兩年。林子倫表示,主要是大環境的能源議題變化迅速,行政部門不斷更新資料所致。
這兩年間,白皮書所提的政策有些已經在執行中,甚至即將達標。林子倫舉例,白皮書的太陽光電6.5GW達標計畫,今年已接近完成。
不過針對白皮書中的用電大戶再生能源設置責任,經濟部原先預計今年初讓用電大戶條款上路,卻在社會共識踢到鐵板,遭民間批評草案「不痛不癢」。對此趙家緯點評,以能源轉型白皮書當時的精神,其實不應如此寬鬆,現行草案也確實是放寬了。
趙家緯指出,能源轉型白皮書卡關的兩年,恐怕將從「引領規劃」退居補考角色,「只能縫縫補補,甚至是一份事後體檢表」。
不過趙家緯認為,短期內,能源轉型白皮書仍可以趕上我國第二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2021年至2025年)的討論,力拼2025年達成較2005年減量10%的目標。
能源轉型白皮書「減脂更要增肌」 趙家緯:持續公民參與、增青年比例
國際能源局勢變化快速,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還缺什麼?趙家緯以減肥過程比喻,下一輪的努力方向,可能要往「增肌」邁進。
能源轉型白皮書為我國2025年能源轉型計畫,趙家緯指出,不只時程相對短促,力道也有所不足。他舉例,不論是美國綠色新政、或歐盟綠色政綱,主力瞄準2050年長期時程,政策配套完善,更有相應的預算重組,例如明訂氣候項目須占總預算一定比例。
趙家緯肯定能源轉型白皮書的公眾參與精神,認為應繼承這樣的經驗與框架往前行。他以減肥過程比喻,增肌減脂都很重要,現階段減脂差不多了,「接下來要增肌、練肌肉,」強化能源政策。
趙家緯認為,下一階段的能源轉型白皮書討論,應效法南韓2050年碳中和計畫,給予青年更多參與空間。他期待,能源轉型白皮書將在我國常規性能源政策中,成為決策過程的一環,「才不會是遲來的禮物。」
第一版具民間共識的能源政策 行政院核定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11/19/2020 環境資訊中心)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8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