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桃園第二選區議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第二選區議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產品中有8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廢核平台呼籲政治人物踹共!- 核四公投前的重要考題 「台灣有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人類究竟從那場災難中,學到了什麼? 台灣年底即將舉辦關於核四是否應該續建的公投,不論公投結果如何,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社會到底做好了準備沒有?回顧這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20的網紅孫大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早上我接受光芹姊的廣播節目訪問,正式宣布我要爭取2020台北市第二選區,也就是大同士林區的立委提名。 做出這個決定前,我最擔心的是,過去我擔任桃園立委的八德大溪選區能不能贏的回來。因此,我在二月底時,自掏腰包做一份民調。 民調顯示,與民進黨支持的現任立委對比,我領先對手16%;楊朝偉議員領先...
-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孫大千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3-13 14:50:35今天早上我接受光芹姊的廣播節目訪問,正式宣布我要爭取2020台北市第二選區,也就是大同士林區的立委提名。
做出這個決定前,我最擔心的是,過去我擔任桃園立委的八德大溪選區能不能贏的回來。因此,我在二月底時,自掏腰包做一份民調。
民調顯示,與民進黨支持的現任立委對比,我領先對手16%;楊朝偉議員領先對手3.5%,另一位有意角逐立委的中常委侯佳齡暫時落後,而我們同黨的中壢立委陳學聖,也領先對手14%,這讓我可以很放心的為國民黨在台北市的艱困選區開疆闢土。
前幾天我跟韓國瑜市長討論這件事時,韓市長建議我向艱困的台北市第二選區挑戰,不要留在舒適圈,也讓我一直呼籲國民黨改革的建言更有正當性!
接下來,請各位朋友持續給我指教與支持囉! -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蔡阿嘎Lif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18 18:01:10就是這麼膚淺!今天不談政見,單純看顏質,10大正妹議員候選人,推薦給大家!哈哈哈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10大正妹議員候選人。2018九合一選舉】
10.朱珍瑤 (桃園市八德區市議員)
年齡:35歲,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曾獲2009年世界亞裔小姐亞軍
09.蔡宜芳 (高雄市第六選區 鼓山鹽埕旗津)
年齡:27歲,新竹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08.林穎孟 (台北市第六選舉區 大安文山)
年齡:35歲,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07.顏若芳 (台北市第四選區 中山大同)
年齡:33歲,文化大學政治系
06.吳沛憶 (台北市第五選區 中正萬華)
年齡:32歲,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05.吳佩芸 (台中市第七選區 南屯)
年齡:25歲,中國醫藥學系學士
健身工廠飛輪老師
04.戴瑋姍 (新北市第四選區 板橋)
年齡:28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03.鍾佩玲 (台北市第一選區 北投士林)
年齡:39歲,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三立新聞生活組記者主播
02.高嘉瑜 (台北市第二選區 內湖南港)
年齡:39歲,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01.施乃如 (新竹市第二選區)
年齡:42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班
#蔡阿嘎
#美女議員候選人
#2018九合一選舉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17 23:22:29跟我衝,新北要第一!
鄭文燦市長在四年內,成功創造了桃園的翻轉與改變,今天他來到現場,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選對人,會做事,四年就能改變一座城市。
讓我們再拚一次,市長請支持 ① 號蘇貞昌,市議員第二選區(林口、五股、泰山、新莊)請支持 ④ 鍾宏仁、 ⑥ 何淑峯、 ⑨ 陳科名、 ⑱ 賴秋媚、 ⑳陳文治。
會做事林口之夜直播中,現場位於林口社區運動公園。
一起分享直播,一起跟我衝。
#新新北
#衝衝衝
這邊,有我超過五萬字的政策:https://newtaipei.run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廢核平台呼籲政治人物踹共!- 核四公投前的重要考題 「台灣有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人類究竟從那場災難中,學到了什麼?
台灣年底即將舉辦關於核四是否應該續建的公投,不論公投結果如何,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社會到底做好了準備沒有?回顧這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故,如果核災再度發生,身處台灣,我們能明確地了解要如何避免核災嗎?已經清楚地制定出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核二發生人為疏失跳機 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
核二廠日前才剛發生「因為椅子撞到」導致的全廠跳機事件,不分政黨的政治人物都紛紛關注批判,即使支持核電的立委都恍如驚醒,原來一個小小的人為疏失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影響,讓人驚覺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天災人禍都可能導致核災發生,即使意外難以避免,但核災教訓在前,國土上有著核電廠的台灣、有地震高風險的台灣,做足防災應變準備並落實在生活與教育中,是責任也是對國民的義務。
當年災難發生時,日本的最高政治領袖,也就是首相菅直人,唯一以經歷核災的決策者角度,回顧核災當下的國家級危機處理;菅直人給了台灣兩個忠告,且不論未來公投結果如何,但在討論核四的過程中,首先是台灣一定要把若核災發生「最壞的劇本」納入考慮。
所謂最壞的劇本,可先以「撤離範圍」為依據,菅直人說「在福島核災發生兩周後,我面對的最壞的劇本,就是方圓250公里的超大規模撤離。」範圍包含首都東京等區,受影響人數超過5千萬人。畫出腹地範圍後,接下來,從撤離方式、動線,到臨時收容場所,甚至要求人民撤離的法源及合理性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量在內。「更何況,台灣的面積比日本還要小,250公里的撤離,可能代表整個台灣都將無法居住。」他強調,台灣政府及朝野兩黨都必須謹慎思考,也有義務將這樣的可能性告訴國民。
第二個忠告是必須提出合理可行的核能替代方案,並認真執行。菅直人表示「10年前的我,也對日本的核電技術深信不疑,認為安全不會有問題,甚至還像其他國家推銷日本的核電技術。」他懊悔地說,若是十年前就主張廢核,是不是就不會有這場災難的發生?
廢核平台贈書 政治領袖應有責任提出核災應變方案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政治領袖不該迴避攸關國民的安全問題,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不管是肩負指揮之責的首長,或是監督之責的民意代表,都該認真思考這一個嚴肅的課題。
今年台灣剛出版了菅直人撰寫的「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自費購書寄送給台灣當前的65位政治人物(請參閱附件一),包括距離核四廠80公里的選區立委31位、縣市長10位,以及有能力影響政策的潛力政治人物24位,希望他們能仔細閱讀這一本「核災下的首相告白」,從這些因災難而獲得的寶貴經驗下學習,我們邀請這些政治人物在社群媒體、質詢台上或任何公開場合告知台灣人民,台灣面對核災風險,我們該如何應變?如果風險難以承擔,您認為的核電替代方案是什麼?這是不論反核或擁核,都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而今年公投雖因應疫情延期至年底,遊行與講座等實體活動無法舉辦,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仍不放棄任何機會,持續針對核四議題積極與社會溝通。為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核四公投官方網站「分手吧!我們不核四」(https://vote4nonukes.tw)已上線,網站中說明核四與臺灣核電的現況、並提供臺灣能源發展的重要知識,讓公民有更充分的資訊能夠展開討論。同時,我們也於社群媒體發布「核四公投不同意」懶人包(https://bit.ly/3Cxsg4F),說明核四應需要面臨的地質、安全、工程及核廢料等問題,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續建。
出席發言代表: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秘書長楊順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內容請見圖片六)
新聞聯絡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 0939121981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2013 年 309 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超過 22 萬人上街要求終結核四、核電歸零。遊行結束後,數百個民間團體為串起台灣自主的公民社會力量,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廣招環保、人權、工運、教育、性別、社福...等各領域的公民團體, 以「團體」作為成員單位,但不包含政黨組織,現已有超過200個公民團體加入。
★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
以下總計65人
選區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區域立委:31人(以下按選區順序排列)
(ㄧ)台北市:吳思瑤、何志偉、蔣萬安、高嘉瑜、林昶佐、林奕華、費鴻泰、賴士葆
(二)新北市:洪孟楷、林淑芬、余天、吳秉叡、蘇巧慧、張宏陸、羅致政、江永昌、林德福、吳琪銘、羅明才、賴品妤
(三)基隆市:蔡適應
(四)桃園市:鄭運鵬、黃世杰、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趙正宇
(五)宜蘭縣:陳歐珀
(六)新竹市:鄭正鈐
(七)新竹縣:林為洲、林思銘
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縣市首長及其他直轄市長:10人
柯文哲、侯友宜、林右昌、鄭文燦、林姿妙、林智堅、楊文科、盧秀燕、黃偉哲、陳其邁
潛力政治人物:24人
(ㄧ)議員:
1. 台北市:苗博雅、邱威傑、黃郁芬
2. 新北市:戴瑋姍、何博文、張志豪
3. 基隆市:張之豪、陳薇仲、王醒之
4. 新竹市:廖子齊
5. 台中市:黃守達
(二)不分區立委:
1. 時代力量:陳椒華、邱顯智、王婉諭
2. 台灣民眾黨:賴香伶、蔡壁如、張其祿
3. 台灣基進:陳柏惟
(三)目前具有一定政治聲量,未來有能力影響政策或投入選舉之政治人物:
鄭麗君、黃國昌、黃珊珊、林佳龍、江啟臣、朱立倫
★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信件內容請見圖片六)
♡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波疫情衝擊很大,我明白。我跟同事每天都在路上拜訪店家,看看能不能協助大家申請各種紓困方案。
不過,對於桃園議會通過普發5,000,新北跟進提出普發10,000,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團也傳出要提案普發10,000,這種跟風,我認為:#政策不是喊爬拉KEN,不是喊爽的就好。
六月時,我到選區內各地拜訪,聽大家對於紓困方案的想法時,我也提出很多具體的建議,包含 #對於自營工作者的補助 、 #讓員工補助可由勞工提出申請 、 #對於臨時工的紓困 、
#對於無勞保小攤商 的扶助 ... 等等。
但是當有市民問我,為何現在不普發,我當時的回答是:「紓困追加預算2,595億元,全部是政府舉債;如果目前方案再加普發,可能又要再多一倍舉債,政府財政會很困難。」
我現在的立場還是一樣,如果縣市政府要一窩蜂跟風提出普發,我的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普發要多少錢?
以高雄市277萬人口來說,每人普發1萬,需要的預算是277億元;政府編列預算,都是前一年度就把法定預算及常態預算編定,所以如果突然多出一筆開銷,通常就是要從 #標案結餘款、 #保留科目挪用、 #預備金 ... 等方式來處理,所以才會出現去年底,市府民政局在無風無雨情況下,拿災害準備金砍樹的離譜作為(因為樹木修剪常態預算都用罄)。
那麼,突然多出277億元,要從哪裡來?市府全部的第一預備金、第二預備金,加起來也不到4.5億元,多出來的,鐵定要向中央爭取。
好,如果桃園的普發5,000、新北普發10,000,都要向中央爭取,那其他縣市能夠按耐不動?鐵定都出來喊要普發,要中央協助,那不就變成全國普發?
全國普發要多少預算?大概2,357億元。目前已經進行中的紓困補助,總額是2,595億元(全額中央舉債),等於是,如果現在再加上普發,又要再多一倍的臨時預算,而這些臨時預算哪裡來?全部都是政府舉債。
🔺舉債有年度上限
依公債法第五條來看,一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預算數,中央政府是不能超過前三年全國GDP的40.6%,以每年GDP增加5000億元來算,如果債限可以達40%,一年可以舉債增加2,000億,如果財政要健康,合理舉債是不要超過2,000億。
那今年的舉債已經是2,595億,如果再加一倍,不就把明年、後年的扣打都用掉了?
所以,站在國家財政紀律、以及地方財政的立場,我會認為,如果要普發一萬,一開始就應該提出全面普發的建議,而不是等到大部分的紓困補助都已經發下去之時,再來提出普發,這是不負責任的。
更何況,昨日在市議會法規委員會審查「#高雄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的時候,國民黨議員不斷提出,請市府要控制債務,不要債留子孫,那同樣的道理,現在提出普發一萬,錢是誰要出?
桃園第二選區議員 在 新莊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202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