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79年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啟用】#國家門戶 #平穩柔美的地氈 國人熟悉的桃園機場啟用於1979年2月 在總面積、跑道、停機坪上均優於松山機場 啟用時的第一航廈面積近16萬平方公尺 加上當時先進的機場設備 使我國航空業向前邁出大步✈ 據報導中時任華航航務處長任歌樵所言 在桃機起降「就像降落在平穩柔...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 在 Celine 心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20:16:14
⧵⧵ #桃園景點 #大園國防砲陣地運動公園 本來是桃園機場防空營區,經過重新整修已經改為軍事為主題的運動公園也成為觀賞北跑道飛機降落的觀景台。 只是真正最佳賞機景點其實是在#大園飛機巷,也就是大園國中後方小路。要拍到飛機從頭頂上方飛過真的不容易,因為要找到最佳位置,大概都從小麥肌曬成古銅肌了👩🏽👩...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79年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啟用】#國家門戶 #平穩柔美的地氈
國人熟悉的桃園機場啟用於1979年2月
在總面積、跑道、停機坪上均優於松山機場
啟用時的第一航廈面積近16萬平方公尺
加上當時先進的機場設備
使我國航空業向前邁出大步✈
據報導中時任華航航務處長任歌樵所言
在桃機起降「就像降落在平穩柔美的地氈上」
可見其在當時的革新意義
#桃園機場 #松山機場 #華航
#來說說你認識的桃園機場吧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9/02/21
圖說:中正國際機場廿一日舉行啟航典禮,首批抵達中正機場的華航機組人員,接受各界獻花致意。
攝影:聯合報 程川康
歷史新聞
【1979-02-22/民生報/01版/焦點新聞】
我國航空事業邁進新里程
中正國際機場 昨行啟航儀式
【本報訊】再過四天,台北機場的國際航線班機就要改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起降了。這個耗資新台幣一百零三億元興建的新機場,昨天舉行了簡單隆重的啟航儀式。
昨天下午二時廿一分,中華航空公司一架編號B─一八六四的七四七客機,由梁運生駕駛,降落在桃園機場平坦寬闊的跑道上,然後緩緩滑入六號停機坪。
九分鐘後,華航另一架編號B─一八三二的波音七○七貨機跟著平穩降落下來,滑入七號停機坪。華航航務處長任歌樵率領正駕駛梁世保等經空橋到出境走道上,與七四七十多位機員、服務員會合,接受獻花。交通部長林金生,政務次長陳樹曦,民航局長毛贏初等熱烈歡迎他們。
接著,啟航典禮在航站大廈出境大廳舉行,行政院秘書長瞿韶華代表行政院長孫運璿宣讀獻詞。孫運璿在獻詞中說:『中正國際機場的興建,不僅對便利空中運輸,助長經濟繁榮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有莫大裨益,且在國防軍事上也具有深遠的意義。尤以適於國家面臨外逆的艱難時刻啟航,更足以增加我們自力更生與奮發圖強的決心和毅力。』
他說:『現代國際機場的建設除提供航機的安全起降設施外,更須提供民航業及旅客的各種服務與設備。政府不惜巨金,投資建設,深望於啟用之後,精心擘劃,善加管理與經營,發揮高度的服務效能。』
林金生部長在典禮上說,我國民航空運發展十分迅速,在國際客運方面,成長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國際貨運方面,高達百分之廿四,原有的台北機場已無法負荷。
他說,新機場廿六日啟用後,預計每天起降班機八十六架次,出入境旅客約一萬人。如以作業能量計,預測一九八○年客運全年有五百萬人次,貨運二十萬公噸;一九九○年,客運一千萬人次,貨運四十萬公噸。新機場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後,足以適應未來卅年台灣地區航空客貨運成長的需求。
桃園航空站主任董孝誼說,未來桃園機場的管理,將以達到「效率、安全、服務」為原則;在營運方面,他希望達到『企業化、制度化、積極有效、安全便利。』
新機場今、明兩天開放民眾參觀,大小客車走機場旅客專用道進入航站大廈區。行人及乙種車輛,由南崁交流道進入貨運站,再步行到航站大廈區,航空站希望旅客儘量不要帶物品進入機場。
公路局將配合每天上午八時至下午三時,將加開由台北松山機場到桃園機場專車,疏運參觀的民眾。
【1979-02-16/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
華航航務處長的親身體驗
桃園機場起降平穩.舒適.安全
【本報記者楊芳芷】「就像降落在平穩柔美的地氈上,非常舒適。」中華航空公司航務處長任歌樵這樣形容將在本月廿一日啟航的桃園國際機場跑道。
去年十月十七日上午十時許,任歌樵以正駕駛的身分操縱一架波音七○七型飛機,翩然降落在台北桃園國際機場跑道上。這是華航應交通部民航局的要求,為這個新機場各項裝備性能,作一次試飛起降。
民航局說,桃園國際機場的助航、導航設施,達到國際第二類儀降標準。這套設備可以說已經達到世界上最現代化的標準。
各國國際機場的儀降標準共分為三類,而以機場的助航及導航設施決定該機場的儀降標準屬於那一類。第一類標準是,機場能見度在二千四百英尺、雲幕高二百公尺以下,靠著導航、助航設施,飛機可以起降,台北機場正屬於這一類;第二類標準是能見度一千二百英尺,雲幕高一百公尺以下,飛機照常起降,桃園機場屬於第二類。
第三類的最高標準是,能見度及雲幕高達到零時,僅靠儀器助航、導航,飛機還能起降。民航局一位官員說,「國際上自稱儀降標準達到第三類的機場,多少有點吹牛」,第二類標準已經是最現代化了。
台北是個盆地,四周都是山,飛機在松山機場起飛,活動空間較少,桃園機場濱海四公里,沒有山擋住,飛航活動空間大多了。任歌樵舉例說,在寬闊的大道上開車,當然比在窄巷開車舒服。他形容,「在桃園機場上飛行,感覺天空都大起來了。」
這位有兩萬多小時飛行經驗的駕駛員說,就飛行員的觀點說,桃園機場的一切設施,到目前為止,他「非常滿意」。
桃園機場跑道長一萬二千呎,台北機場跑道長只有八千呎,跑道長,飛機起飛載重量大,台北機場天氣熱時,就不能全載重起飛。
桃園機場佔地一千二百公頃,第一期工程跑道尖峰每小時可以起降四十二架次,停機坪客機有廿二個位置,可以同時間停十架七四七廣體客機,十二架七○七較小型飛機;台北機場只有十二個停機位置,同時間只能停兩架七四七,其他十架較小型的飛機。
任歌樵說:「台北機場在尖峰時間,飛機沒地方停。」桃園機場有台北機場六倍大,在啟用後幾年內,不會出現擁擠的問題了。
他說,飛行員重視的是機場的導航、助航設施是不是完善,個人的技術是不是熟練,至於在那個機場起降都是一樣的。他還認為,「桃園機場讓他有很舒適的感覺!」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 在 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9/09/07(週一)
青年事務局工作質詢稿
一、青年事務局為輔導青年就業及創業,107年11月桃園區中正路與大興西路口以大型彩繪貨櫃建置「G10 GO!貨櫃市集」,提供青年創業與展現自我的舞台,今年起以「職人駐村」為主軸,招募手作創意產業青年進駐貨櫃,開設多元DIY工作坊,並固定邀請街頭藝人表演,但為配合捷運綠線施工於上個月(8月)底畫下句點。請問:
(1) 青年事務局當初建置「G10 GO!貨櫃市集」的原意及目的是為了提供青年創業與展現自我的舞台,請問,從開辦到停辦,幫助了幾個青年創業?如今市集停辦,對過去已幫忙成功創業的青年,或是正創業到一辦的青年,有甚麼影響?會不會因為市集停辦就因此創業失敗?
(2) 「G10 GO!貨櫃市集」過去攤商營業時間只有周六、日及國定假日,總共引進過265家不同的攤商進駐,請問,青年事務局有沒有估算過,從109年7月底至今,「G10 GO!貨櫃市集」吸引過多少民眾來訪及消費?這些攤商的總營業額是多少?整個政策的效益何在?
(3) 本席要指出,「G10 GO!貨櫃市集」雖然在網路上有一些人PO文說是網美打卡的熱點,但其實是一個完全失敗的行銷案,根本是拿民眾的納稅錢打水漂。根據青年局提供的資料,「G10 GO!貨櫃市集」從107年11月3日開幕營運置109年7月底,共吸引約32萬人次造訪,總營業額約1000萬元整;以這樣的數字精算,等於人均消費不到32元,可以推測大多數造訪的人,只是去走走看看,而不是去消費;更令人沮喪的是,青年事務局108年編了預算600萬元,109年編了650萬元,每週末邀請在地青年及街頭藝人表演,還要每個月安排主題活動、戶外市集及媒合活動等活化活動來維持穩定來客人數,結果只為這265個進駐攤商創造了約1000萬元的總營業額,這1000萬還不是攤商的利潤,扣掉成本,說不定還賠錢。請問,青年局花了1250萬元預算(600+650=1250)只創造了1000萬元總營業額,這樣算幫助到這些青年創業嗎?還不如把1250萬元直接用現金補助出去還比較實際。請問,青年局承不承認「G10 GO!貨櫃市集」是個失敗的政策?本席要求青年事務局對「G10 GO!貨櫃市集」提出一份檢討報告,做為以後施政的借鏡。
109/09/07(週一)
航空城工作質詢稿
一、原本由中華電信、航空城公司共同開發的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在中華電信退出後,去年議會通過將該經發局以青埔3.81公頃土地作價過給桃園航空城公司,桃園航空城公司取得土地後自力開發,先向銀行融資46億元,並主導後續工程發包採購、招商及後續營運、招商。請問:
(1) 當時航空城公司表示,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分三期開發,將興建兩棟建築物,其中一棟為18層研發中心,另一棟為10層公益相關設施,預計108年10月工程發包,109年9月動工,112年年底完工;也就是說,當時航空城公司預計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將在本月份,但是似乎還沒有看到開工的跡象。請問,究竟亞矽創新研發中心的興建時程為何?目前到甚麼進度?
(2) 本席去年就質疑過,要自力開發亞矽創新研發中心這麼重要的任務,航空城公司當時的工作報告卻看不到如何辦理,連個時程規劃都沒有,非常懷疑航空城公司究竟有沒有能力自行辦理亞矽創新研發中心,結果讓本席一語成讖,原本去年7月就要完成的統包工程專案管理(PCM),到今年5月才決標開始執行,7月21日才辦理整個統包工程的發包招標,到現在還在等標期,整整慢了一年有餘。請問,航空城公司有網羅怎樣的人才來負責協調、整合、管控這麼重大的工程嗎?
(3) 事實上,本席對於航空城公司的能力非常存疑,即便是未來興建完成後,是否有能力經營都不抱希望,覺得只是在畫大餅,因為在航空城公司經營維護的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官網這樣寫:「經過分析擬採取南軟模式開發,南港軟體園區(第一、二期)的土地約8.2公頃,創造2萬2千工作機會,年營收5千8百億元。本案土地3.81公頃,近南港軟體園區一半,預計可創造出可觀的工作機會。」請問,航空城公司要如何創造亞矽創新研發中心未來有南港軟體園區近半的的工作機會與營收?
(4) 去年本席就問過亞矽創新研發中心未來主要的營運收入是甚麼,當時航空城公司回答,主要是以招商的企業總部及店舖租金、育成服務培訓費、會議室及停車場收入、與新創公司合作之收益以一定比例權利金回饋等。請問,以這樣的營運收入模式,怎麼可能達到南港軟體園區年營收5千8百億元的近半?請問,航空城公司有精算過未來亞矽創新研發中心可以創造多少工作機會跟營收嗎?能否詳細說明一下?
109/09/07(週一)
機捷公司工作質詢稿
一、機場捷運由鐵道局前身高鐵局主導興建,後由桃園捷運公司營運,當年歷經延宕廿年、通車時間六度跳票,交通部在2016年委託專家組成體檢小組,確認機捷雖然行車時間、速率、發車間距無法達到合約標準,但安全無虞,因此「先通車、再改善」,於2017年3月2日通車,至今已滿三年,每天平均運量約達8萬人次;然而,上會期工作報告時,本席即指出,機場捷運因A1台北車站到A12站機場第一航廈站,承包商丸紅公司仍無法達成行車時間35分鐘、班距10分鐘的合約要求,鐵道局至今尚未完成驗收。請問:
(1) 機場捷運至今無法完成驗收,鐵道局與承包商丸紅公司已走上爭議調解與仲裁,未來如何解決要等仲裁結果,不是桃捷公司可以插手的事;但是,驗收有沒有完成是一回事,機場捷運現行無法達到行車時間、班距的要求可能影響到桃捷公司營運績效是一回事,尤其原本班距要求10分鐘,目前仍約12-12.5分鐘,必然影響桃捷公司對班次的調度。請問,因此造成營運上的損失,桃捷公司要找誰要求賠償?
(2) 機場捷運除了行車時間、班距與承包商的爭議未解之外,2017年通車以來到今年7月,出現跳電、起火問題多達14次,其中有8次都在今年發生,有時還會因為跳電而起火,負責興建的鐵道局指出,機場捷運的電纜線路不穩定,是從去年開始就有品質劣化的問題,以要求原廠日商先針對問題嚴重路段進行改善,更換電纜材質,並且重新設計電路系統,分別是A6、A7、A18、A19路段。請問,機場捷運跳電、起火的問題全面修復以前,對於機場捷運的安全性有何影響?桃捷公司是否已做好緊急應變措施避免造成任何事故意外?
(3) 就本席了解,桃捷公司總經理不定期與鐵道局北工處處長召開雙首長會議,共同主持,就興建單位與營運單位對於技術層面上深度探討,尋求解決方法,桃捷公司、北工處、丸紅公司、川崎公司、日立公司、西門子公司、臺灣世曦股份、中興工程顧問等相關單位都會共同與會,研議車輛、供電、號誌及軌道方面等相關議題,今年2-6月就已召開7次。請問,這幾次會議解決了桃捷公司的哪些問題?對於捷運行駛的「安全無虞、系統穩定」提供哪些保障?
二、目前機場捷運沿線有許多重要景點開幕,包括八景島水族館Xpark、IKEA、新光影城、和逸飯店桃園館,以及A4新莊副都心站的宏匯廣場等,加上原有的大台北都會公司、A8站環球購物中心、A9的三井OUELET,鄰近的青塘園、幸福水樣公園,即將營運的橫山書法公園等等,很適合規劃國內輕旅行的旅線。請問:
(1)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民眾有假可放卻沒辦法出國,衍生國內報復性旅遊,請問,桃捷公司是否利用這波國旅熱潮,推出結合機場捷運的旅遊行程,彌補疫情以來低靡已久的機場捷運運量?目前推出哪些旅遊行程?市場反應如何?
(2) 本席對桃捷公司推出的輕旅行的構思相當肯定,就以「跟著桃捷一起去旅行」第二波為例,行程包含A8長庚醫院站-體驗桃園酒廠酒香微醺之旅,每個人只要100元;或是A10山鼻站-山腳鹿場追鹿去,到山腳鹿場和超卡哇伊的梅花鹿、水鹿近距離接觸,每個人只要300元,雖然無法出國,但也相當有感,別有心裁。但是,桃捷公司是否對自己推出的旅遊行程很沒信心? A10山腳鹿場追鹿去只辦兩梯次,每梯次限量40人,桃園酒廠微醺之旅也是兩梯次,每梯次限量30人;等於總共才辦四梯次,140人報名。上個月推出的第三波國門深度體驗遊行程,也是看準出國禁令持續延長,偽出國行程總是秒殺,特別規劃民眾搭乘捷運到機場後,由桃捷公司安排機場全程導覽、提供景觀看台絕佳VIP位置,讓民眾觀看各家航空飛機在跑道起降,一邊享受美味精緻的下午茶,這個好的主意,居然只開放報名兩梯次,每梯次30人。請問,花這麼多心思辦的這些輕旅行,只帶來這麼少的旅客量,對營收沒甚麼幫助,究竟意義何在?為什麼不能舉辦更多梯次讓更多的民眾參加?是因為行銷不夠?販售的旅行社業務力不夠?還是有其他原因?
(3) 桃捷公司在推出許多輕旅行的旅遊行程時,不經意間,每一個搭配行程的捷運站都變成一個景點,但過去許多捷運站設計不夠完善,天公不做美時經常遭受雨飄潑濕,過去本席也質詢過幾次,桃捷公司都說會積極爭取經費改善,請問目前爭取到多少經費?改善情況如何
桃園機場第三跑道位置 在 朱立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當總統,台灣國際旅客突破兩千萬!
首先,我要點出台灣觀光的嚴重警訊,去年台灣國際觀光客成長到了一千一百萬人次,蔡英文非常的高興,但我要提醒蔡英文,在馬英九上任總統的那一年2008年,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數是385萬人,但到了2016年,就成長到1069萬人,成長將近三倍;然而到了蔡英文總統執政,從2016年的1069萬,小幅成長到2018年的1106萬,實際上「成長率」快速下跌,馬英九執政時的外來觀光人數就像一台高速行駛的跑車,交到蔡總統的手上,就忽然踩煞車,雖然人數仍有成長,但正迅速「減速」。
不只是「人數踩了煞車」,觀光外匯收入更是大幅衰退,從2015年的4589億、2016年的4322億,到2017年剩下3749億台幣,2018年還沒公佈,只怕會更慘。蔡英文執政短短三年,就讓台灣每一年少了近千億台幣的收入!
#2025國際旅客兩千萬台灣有資格
台灣絕對有兩千萬國際旅客的條件,台灣位於東北亞跟東南亞的航空樞紐。以廉航指標的4小時航圈來說,距離台灣4小時航程就佔了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而這些區域剛好也是全球觀光成長最快的地區。
#蔡政府老是用政治來牽拖
台灣觀光產業已經遭遇瓶頸,這些瓶頸很多是政府本身該做的事情。要突破瓶頸,需要領導者的強力推動。蔡政府老是用一個最廉價的藉口「陸客不來」,好像把所有問題推給政治,然後就沒他們的事了!但事實是扣除陸客,台灣觀光人數的成長還是落後鄰近競爭國家,關鍵就是蔡英文政府沒有作為。
#1100萬小英就滿足 #看看日本安倍首相吧
2013年,安倍首相重新上任的第一個完整年度,訪日旅客人數為1036萬人次,而台灣是801萬,差距200萬人次。到了2018年,訪日旅客3119萬,來台旅客數1106萬,短短5年,差距已經從200萬變成2000萬。日本拼觀光,是首相跟官房長官帶頭衝;台灣拼觀光,蔡英文總統卻躲起來,神隱了!
#桃園機場要加緊腳步
如果今天台灣要挑戰2000萬人次境外旅客,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機場!
桃園機場在位置上以及本身條件有很多優勢,善用這些優勢,提供多元服務,可以帶動許多產業,讓桃園機場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一個新的的火車頭。
但桃園國際機場的現況,卻是連最基本的旅客進出國門都很吃力!目前兩個航廈設計容量只有每年3400萬人次,即使加上預計今年完工的第二航廈擴建工程,設計容量也不到4000萬人次!而目前桃機一年的旅客量在4500萬左右,也就是說,連應付目前需求都不夠,更別說支援「兩千萬國際旅客」的目標!
所以要達成「2025兩千萬」的目標,第一個工作就是要抓緊桃園機場的第三航廈以及第三跑道!尤其第三跑道,可以說是桃園航空計畫的核心項目。此外,高雄、台中、與花蓮這三個機場,應該也要負起更多紓解桃園機場旅客量的工作。減少往返桃園機場的交通距離,就是紓解部份路段的交通壓力,例如紓解台鐵往返花東。而除了足夠的機場容量,也還需要有足夠的機位。國營的華航,該要為國家觀光戰略發展擔負起更多的責任。
#台鐵往返花東假日夠返鄉平日拼觀光
讓旅客進來台灣之後,該怎樣讓他們分散到台灣各地區景點,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台灣有些景點,在過去陸客熱潮時已經太過擁擠。而且台灣在都市化及人口發展中,很多地方人口減少且高齡化,是最需要地方振興的地區。
我當總統拼觀光,要提供東部充足的鐵路運量,讓台鐵往返花東「假日夠返鄉,平日拼觀光」。司機跟維修人力不足?那就儘快招募!需要一兩年培訓?那更應該馬上開始。 如果用發展國家整體觀光戰略產業的高度去投入資源,台鐵東部運量的問題,其實都可以解決!
前面我提的那些問題,絕對不是光靠交通部觀光局就可以解決的,要突破,需要更高層次的遠見與擔當。日本拼觀光是首相帶頭整個政府拼觀光,過去三年台灣的拼觀光是蔡英文總統神隱三年,放給一個三級單位交通部觀光局獨自面對難以處理的狀況,最後只剩下一招,發錢再發錢,補助再補助!
我做總統,我承諾,以國家整體戰略產業的高度來發展觀光!
我做總統,我承諾,2025年讓台灣國際觀光客達到20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