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桃園榮總產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桃園榮總產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榮總產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榮總產檢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吳思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管你敢慢幾天打, #台北都需要大型接種站》 柯市長「再搞我,下次我慢兩天打」一出,全台共憤。 疫苗注射事關人命,不該拿來作為政治蠻鬥的工具,這樣的狠話威脅,簡直跟黑道流氓沒什麼兩樣,市長帶頭教壞小孩。 但不管你要怎麼逞兇鬥狠,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台北市的疫苗接種規劃,要好好「校正回歸」!學學...

  • 桃園榮總產檢 在 吳思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07:56:17
    有 1,278 人按讚

    《不管你敢慢幾天打, #台北都需要大型接種站》

    柯市長「再搞我,下次我慢兩天打」一出,全台共憤。
    疫苗注射事關人命,不該拿來作為政治蠻鬥的工具,這樣的狠話威脅,簡直跟黑道流氓沒什麼兩樣,市長帶頭教壞小孩。

    但不管你要怎麼逞兇鬥狠,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台北市的疫苗接種規劃,要好好「校正回歸」!學學別人,回歸正軌!

    不說大家不知道, #台北市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沒有市府統籌規劃大型接種站的縣市!

    先來分析一下全台作法。
    疫苗接種各縣市因地制宜,依據各自條件的不同優劣勢,調配出最適合的接種方式,沒有絕對的誰好誰壞。目前盤點各地執行不外乎四大方式: #集中型接種站、 #衛生所、 #醫院 及 #診所。

    有的縣市集全力在市府規劃的大型接種站,如新竹市、基隆兩市,而2、3種併行規劃的縣市最多,4種方式皆用的也有,如台南、高雄及新竹縣。

    我要強調, #因地制宜是最高原則,所以並不要求各縣市都要做到四箭齊發,至於選擇規劃哪些方式,何種接總站作為主力,這就 #考驗地方首長的治理能力與判斷力了。

    再者,依據執行狀況進行 #滾動式檢討、機動調整也是必要。大家都在做中學,沒有誰能一開始就規劃出100分的方案。
    所以,服務市民求好心切,大家都在精進作法,沒有人會死鴨子嘴硬,硬幹到底。

    我們看到高雄一開始只規劃1家醫院,因應孕婦納入接種對象,為了搭配準媽媽們產檢的醫院,這週快速調整增加醫院注射據點至22間,診所從1間增加為27間。
    桃園也是,原本沒有規劃醫院診所,新方案中擴增13間醫院、8間診所加入服務。
    台中原無診所可接種,目前也學習外縣市經驗,規劃開放306間診所。
    而非六都、資源相對少的屏東,社區集中施打站原設1處,為了擴大服務的便利性,也一口氣增加至17處社區接種站。

    回到台北,首都擁有密集的基層醫療網,柯市府確實也發揮了這個強項,診所從第一波135間,一路增加到190間、未來還有207間診所將上路,基層醫療成了在地接種疫苗的重要協力夥伴。
    但台北市的 #診所只服務線上預約者, #里長通知的市民則只限在醫院施打,雙軌併行衍生問題。

    過度依賴醫院及診所為主力,導致遲未看見柯市府統籌規劃大型接種站!

    市府不做, #14家合作醫院自己來!
    考量醫院空間有限、避免群聚,醫院們自行借用外部場地規劃接種站,除了要自掏腰包,所有行政、動線、分流、人力物力,都是醫院自己一肩扛。例如新光醫院自行商借了鄰近的科教館、關渡國中場地出借給關渡醫院。
    但這樣的施打站都不算大型,與其他縣市的模式與規模差很大。

    昨日台北榮總、仁愛醫院大爆量,都發生了現場擠滿群眾,排隊等候民怨四起,里長罵聲連連。
    核心原因就是,服務對象大增,醫院場地不足以因應。

    大型醫院昨日同時要服務四種對象:新增里鄰長、已預約75歲以上長者、里長通知者、原定預約卻沒到診所施打的長輩,通通往合作醫院擠。其中,最後一項完全難以事先預期人數。
    (看到了吧,柯市長自以為了不起的偉大方案,預約制+通知制 #雙軌根本是亂源)

    事到如今, #台北為什麼還不規劃大型施打站呢?

    因應疫苗施打量愈來愈大,如同北榮及仁愛醫院的爆棚狀況勢必層出不窮。這不能責怪院方,罪魁禍首是市府規劃不當,而合作醫院無辜成了第一線的代罪羔羊。

    別的縣市都在滾動調整,與時俱進, #只有台北還在堅持與眾不同!
    #台北的大型疫苗接種站何時上路?市民在線等!

  • 桃園榮總產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23 20:25:06
    有 7,308 人按讚

    各位孕婦媽媽們,即日起可至全市合約醫療院所施打COVID-19疫苗,可選擇接種莫德納疫苗或AZ疫苗。除了11家責任醫院可施打莫德納疫苗,我們已協調林口長庚醫院、怡仁綜合醫院、楊梅天成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聖保祿醫院、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敏盛綜合醫院及聯新國際醫院等8家醫院,#開設孕婦專用時段,由婦產科醫師提供專業評估。

    我們希望讓媽媽們更便利,減少負擔,市府也將持續與產檢醫療院所簽立合約並配送疫苗,媽媽們懷孕期間在診所或醫院做產檢,可以直接在同一間院所施打疫苗,讓大家就近選擇熟悉的醫院或婦產科接種。

    我們也會協調六大計程車隊比照長者免費接送模式,希望提高孕婦接種疫苗的友善度及方便性。

    提醒各位媽媽們,施打疫苗前,務必經由醫師專業判斷以及評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將孕婦列入第六類接種對象,並可自由選擇AZ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擇一接種。

    🔸桃園防疫資訊站|https://covid-19.tycg.gov.tw
    🔸開放專屬孕婦疫苗施打預約|林口長庚醫院、怡仁綜合醫院、楊梅天成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聖保祿醫院、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敏盛綜合醫院及聯新國際醫院。

    🏥桃園11家責任醫院
    #林口長庚醫院
    #部立桃園醫院
    #部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
    #敏盛綜合醫院
    #聖保祿醫院
    #天晟醫院
    #天成醫院
    #聯新國際醫院
    #怡仁綜合醫院
    #國軍桃園總醫院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

  • 桃園榮總產檢 在 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2-08 16:47:48
    有 94 人按讚


    除夕,是小情人滿18歲的日子。🐯

    請耐心看完這一篇……回憶。
    依然記得18年前的早上,8:30整間榮總桃園院區的待產區只有我一個孕婦痛得鬼吼鬼叫。

    痛了18個小時,該開的地方始終維持在一指,最後一刻還是剖腹把小情人給取出來,但,現場卻鴉雀無聲,幾秒鐘後小情人才傳來的強烈的哭聲劃破沈寂。

    一直記得當時的主治王伊蕾醫師說:「王小姐,孩子都很好,只是右脚有點問題……」
    「像鄭豐喜嗎?」這句話我說完,反而惹得全場哄堂大笑,她說:沒這麼嚴重啦!可以治好的。

    其實我對醫師說的這句話,始終耿耿於懷,小情人在產檢,做3D影像,一切皆正常,為何出生後腳有「馬蹄形外翻」?難道是產檢檢查的死角?

    做媽媽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生時,身體健康,四肢健全;當然以現在的醫學,任何的缺陷越早治療治癒率就極高,是醫療的「過程」令人難熬……

    第一眼在育嬰室看到小情人,右小腿就裹著石膏,那時只能依賴娘家的父母,姐妹,孩子的親爹在他出生的那一刻有他看一眼,丟下一句「有畸形,他不是我的孩子」後,完全失聯!直到小情人3歲,再看到他是,是在戶政事務所,個自帶走一分離婚協議書,還揮手跟我說拜拜!

    1-7歲成長中小情人開了4次肌重整腱術,無數次的打石膏矯正,所以他的童年幾乎是在開刀、打石膏度過。

    我從未看他在術後流下一滴眼淚,倒是做媽的我,因心疼而跑到廁所裡啜泣不已,小情人還叫我要堅強咧~😭😭😭

    當了12年單親媽媽,在他要上國中時,在婚友社遇見大情人,他是我第一次見面的對象,也是唯一靠得住的男人,他視小情人為己出,小情人視他為「超人」!咱們家仨人,就這樣組成快6年幸福完整的「家」

    185cm的小情人現在身體健康、四肢健全,今年暑假就要進入大學階段,身高也還沒到停止往上發長展的跡象,因他愛打籃球。

    我跟他差了23公分,12歲之前,我都可以看到他頭頂,現在是他看我,謝謝這位天使,派來保護我的天使!

    PS:謝謝你若當初沒有失聯、無情的離開、主動放棄孩子,我們也不會有現在這麼幸福的時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