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桃園市教育局申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桃園市教育局申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市教育局申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市教育局申訴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的網紅政經八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

桃園市教育局申訴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

  • 桃園市教育局申訴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22:23:14
    有 5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也沒有身分,成了法律上透明人的孩子-無國籍「黑戶寶寶」。

    ▌非本國籍兒童之身分認定

    非本國籍兒童狀況歸納為四類型:

    第一類:生母為外國人、生父為台灣人,依照國籍法兒童擁有我國國籍

    第二類:生母為外國人、生父為外國人或不詳者,依照國籍法可申請歸化

    第三類:生母、生父均無可考時,只要兒童出生在中華民國領域內,依國籍法可認定為中華民國籍

    第四類:兒童生父不詳,生母遭遣返出境或行蹤不明者,目前只能拿到「居留證」,而第四類就是俗稱的「黑戶寶寶」。

    ▌黑戶寶寶的現況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為止,我國外籍移工人數已突破70萬,而年齡在25至44歲的外籍移工占總體之比率近八成。屬青壯年時期,也是生育年齡的移工佔大多數。

    也隨著外籍移工人數持續攀升,失聯的外籍移工人數也不斷增加,截至110年6月底止,仍有5萬1,976人在臺行蹤不明。

    根據移民署統計,從2007年1月到2020年7月之間就增加了941人,雖然已經有622人與生母一同回去母國,但這些孩子,尚未被通報安置社政單位之前,沒有居留證,健保、就學、就醫都成問題。

    更何況是私下生產的黑戶寶寶,這還只是政府能夠掌握到的數據,沒掌握到的無國籍兒少可能更多,例如:透過地下診所接生或是在家中生產,都是沒辦法掌握到的黑數。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說:「台灣行蹤不明的外籍移工多達5萬多人,有孩子被安置在社福機構,但有的孩子恐怕淪為親友間的人球,甚至成為黑市人口販運,粗估僅1成孩子取得國籍,台灣法律的瑕疵,對於黑戶寶寶的保障,幾乎是微乎其微。」

    ▌女性移工在台懷孕該何去何從?

    勞動部說明,雇主不可因外籍移工懷孕產子為理由提前解約,並強制外籍勞工出國。勞動部強調懷孕生子是基本人權,也已經取消女性移工入國工作前的妊娠健康檢查,而且她們同樣受到《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應享有產假與育嬰假等福利。

    但2020年經勞動部調查,竟查不到一件雇主因移工懷孕而不當解僱之案件,也無移工申請產假、回母國待產之案件;懷孕移工曾向勞動部申請延長移工轉換雇主作業期間60日之案件,也僅有3件。

    而移工懷孕後面對雇主不當解雇,雖然可向1955專線申訴,但實務上20案件中,最終結果也都是撤案。

    監察院指出,移工無法申請生育給付,沒有待產處所,也養不起孩子,只好選擇「逃逸」,成為「失聯移工」,生下沒有身分、沒有健保,無法就醫、安置的「黑戶寶寶」。

    甚至就在今年7月,來台擔任家庭看護工已10年的Marites,照顧過4個台灣家庭。即將迎接新生命的她卻因雇主以懷孕為由不當解雇。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創辦人杜光宇說,即便性別平等工作法明定雇主不能以懷孕為由解雇移工,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幾乎都遭到解雇,這些移工媽媽必須償還沉重仲介費、扛起家計,語言不通的她們也怕遭受異樣眼光,不敢去醫院求助。

    ▌結語與期盼

    其實,在民國106年時,移民署為保障非本國籍無依兒少在台居留權益,分別在106年1月及6月函頒「在台出生非本國籍兒童少年申請認定為無國籍人一覽表及流程」及「辦理非本國無依兒童少年外僑居留證核發標準作流程」。

    裡面針對無國籍兒童,若生母原屬國政府否認該兒少具有該國國籍,或逾3個月仍無回應,則將由內政部認定為無國籍人,即可辦理收出養及歸化國籍,保障相關權益。

    然而這群移工孩童的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依然需由社會局以專案形式開案才能保障。

    移民署目前以專案形式,核發「外僑居留證」給予等待尋獲生母的移工孩童,也需要社政單位介入開立個案;以居留證參與健保就醫,至於就學權益也需要各縣市社會局行文至教育局,以寄讀方式讓小孩入學,等待取得正式居留權後再補發畢業證書。

    但時間不等人,因為他們也正在成長,在這些公文傳送與個案造冊所需的冗長時間,將導致這些黑戶寶寶可能延後就學、甚至因此延後就醫,或是根本不在名單上。

    在這些立意良善的法規與政策底下,落實上卻還有著困難。這些移工母親與黑戶寶寶,需要更多友善的工作環境、更完善、快速的社會安全網,才能避免這類事情不斷的發生。

    「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孩子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發展,對孩子我們不能說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Gabriela Mistral;智利女詩人,194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臺灣 #時事 #生活 #新聞 #政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科普 #科普政治學 #民主#人口 #生育 #家庭 #東亞 #移工 #外籍移工 #移民 #黑戶 #社會安全網

  • 桃園市教育局申訴 在 劉茂群.在地守護用心服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29 11:12:04
    有 96 人按讚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329社會局工作報告及說明
    今日茂群仍搶先第一位質詢:

    一、 瑞德里集會所
    ※本席前幾天於八德區公所開會時,發現在瑞德里集會所方面,預算編列不太足夠,請局長關心此案※

    二、 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步入超高齡化社會
    桃園在老人長照安養機構在六都是最後一名,領有社工師執照及社工專職人員人數也在後段班,針對龍潭愛心老人長照中心大火造成4死13傷災害後,到底有沒有做一個SOP及檢討改善,社會局會固定與警政、衛生、消防辦理聯合稽查。

    ※本席希望痛定思痛,深刻檢討,把所有的問題解決,給老人機構安全的環境※

    三、 請社會局重視兒童報告書政策
    ※兒少生活委託調查裡面,本席希望重要參考,增設兒童專科醫療院所,不管是偏鄉或城市,有些在夜間都是不開的,本席認為還有重症兒童醫療補助的這些醫院尤其夜間的,在這方面社會局有努力的空間,本席希望能夠增設兒童專科醫療院所,在桃園市政府運作為重要的參考。※

    四、 重視兒虐事件
    ※本席請問今年兒虐事件有多少件?※兒虐事件多來自家庭暴力,因其隱匿性,或被認為是家務事,更讓外界難以介入,真正受虐人數可能遠超過想像。
    社會局回覆去年通報的兒虐事件扣掉重複通報,將近5千多件兒虐案件。
    有關3月11日發生的中壢區某幼兒園虐童案,令人痛心的是,園長通報社會局,過了四個多月,遲遲看不到政府的動作,不聞不問,家長控訴,社會局推託說家長不能申訴,要走法院提告,教育局說已稽查幼兒園,要等社會局的結果下來,結果教育局社會局都在等待對方。
    ※本席認為這是社會局與教育局在互踢皮球,希望以後社會局針對此案說清楚講明白,以後碰到類似情形,社會局應該主動積極有所作為,不是叫老百姓自己去走司法自己去告,這樣要老百姓如何對社會局寄予希望※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會 🙆
    #0329社會局工作報告及說明
    今日茂群仍搶先第一位質詢:

    一、 瑞德里集會所
    ※本席前幾天於八德區公所開會時,發現在瑞德里集會所方面,預算編列不太足夠,請局長關心此案※

    二、 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步入超高齡化社會
    桃園在老人長照安養機構在六都是最後一名,領有社工師執照及社工專職人員人數也在後段班,針對龍潭愛心老人長照中心大火造成4死13傷災害後,到底有沒有做一個SOP及檢討改善,社會局會固定與警政、衛生、消防辦理聯合稽查。

    ※本席希望痛定思痛,深刻檢討,把所有的問題解決,給老人機構安全的環境※

    三、 請社會局重視兒童報告書政策
    ※兒少生活委託調查裡面,本席希望重要參考,增設兒童專科醫療院所,不管是偏鄉或城市,有些在夜間都是不開的,本席認為還有重症兒童醫療補助的這些醫院尤其夜間的,在這方面社會局有努力的空間,本席希望能夠增設兒童專科醫療院所,在桃園市政府運作為重要的參考。※

    四、 重視兒虐事件
    ※本席請問今年兒虐事件有多少件?※兒虐事件多來自家庭暴力,因其隱匿性,或被認為是家務事,更讓外界難以介入,真正受虐人數可能遠超過想像。
    社會局回覆去年通報的兒虐事件扣掉重複通報,將近5千多件兒虐案件。
    有關3月11日發生的中壢區某幼兒園虐童案,令人痛心的是,園長通報社會局,過了四個多月,遲遲看不到政府的動作,不聞不問,家長控訴,社會局推託說家長不能申訴,要走法院提告,教育局說已稽查幼兒園,要等社會局的結果下來,結果教育局社會局都在等待對方。
    ※本席認為這是社會局與教育局在互踢皮球,希望以後社會局針對此案說清楚講明白,以後碰到類似情形,社會局應該主動積極有所作為,不是叫老百姓自己去走司法自己去告,這樣要老百姓如何對社會局寄予希望※

    #議會質詢
    #認真問政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 桃園市教育局申訴 在 蕭曉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3-25 19:02:03
    有 74 人按讚


    史英老師在人本教育札記中提到我是因為教室日誌被解聘的,這件事說起來跟參考書還有校園裡的造假文化有關,學校當初要入我於罪時,先是向媒體還有學生家長放風聲,指稱蕭曉玲上音樂課時都在放影片,而不教學,我要求學校提供學生寫的教室日誌做為證據,沒想到學校的教務主任竟然要求我所任教的18個班級中的教室日誌全部回收,竄改教室日誌,湮滅證據,因為裏面有班級詳實的記載三年級導師把其他音樂老師的音樂課借來考試,考數學,考英文等等。

    因為太不堪了,很怕到時候被公諸於世,會害到考科的老師,還有故意要學生在教室日誌上寫著我在音樂課上都是看影片等等不實的記載,除此之外,當時的中山國中還爆發有班級測驗卷欠費事件,讓所有的人知道原來學生考試用的測驗卷,不是由老師所出題,而是由學生自己出錢跟廠商買測驗卷,自己考試,然後測驗卷的成績全部當成考試的平常成績,老師真正自己出題的考卷只有在月考的時候。

    由於這種種的不堪,我成了教育界的眼中釘,同事們的肉中刺,加上是告郝龍斌的頭號戰犯,當然要除之而後快,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在台北市教育局的申訴評議會中,教育局所聘請的御用律師張珮琦(因為我的事情,後來被台北市律師公會懲戒)問我的一句話,『你憑什麼認為你是一位好老師?』我記得當時很無奈的回答她,「報告委員,至少我音樂課時是上音樂,不像有些導師音樂課和美術課都拿來考試啊!」

    現在想想,我真的是豬頭,一再破壞教育界的潛規則,因為我的坦白,讓中山國中的老師恨我入骨,至少在我被整肅的那段期間,每位考科老師都必須要乖乖的自己出題目,出考試卷,讓許多人要過苦日子,因此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這些同事們跟校長主任們合作無間,利用教評會把我掃地出門,永絕後患,好繼續過他們的太平日子,有些人還可以安安穩穩的退休,坐實周休七天,月領七萬,年遊七國的退休生涯。

    ● 我們只有一個王浩宇
    ◎ 史英

    超過半個世紀之久,還要重提那樣的舊事,實在令人感慨系之。

    那一年我小學六年級。那一天,雖然之前老師一再叮嚀,還是有一個同學忘了不可以把參考書帶來;眼看著督學就要來到學校,怎麼辦呢?大家都慌了,一起忙著找藏書的地方:窗台外面?畚箕後面?只有老師還很鎮定,抬頭往四面的高處看。忽然他說:你們幾個過來,把講桌搬到講台上,再加一個椅子上去;班長知道老師正拿眼睛看著他,再順著講桌上的椅子往上看,他一下子明白了:乖乖爬了上去,把參考書藏在國父遺像的後面。(那個遺像有一個角度俯視著全班,和牆壁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空隙)

    完功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老師也說:這樣我就不信「毒蛇」還找得到--幾天以來,他一直都這樣稱呼要來抓參考書的督學,大家已經非常習慣,好像那就原來的名稱,也沒有人再因此而嘻笑了。

    這件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致於最近國父的議題被吵起來,以及,是否要把國母們的照片也一並掛上的時候,我心裡想的完全都不是那些,而是,你們有誰知道那遺像真正的功用?
    所以,就為了國父而舊事重提?其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看到臉書上有這樣的貼文:

    「班會課大多用來考試、上課、自修,班導更是直接把班會記錄簿扔給我,說:「作文一下,會吧?」今天早自修學務處廣播:因為下禮拜將進行教學正常化訪查,請各班副班長務必將班會記錄簿領回並確實記錄。這樣要我們做表面功夫,真的是正確的嗎?」

    而下面的數不盡的留言,幾乎都是「這很正常啊,我們班也是」,或者「我們從來沒有開過班會」,或者「我還記得我國中真的寫了一學期的班會作文」,還有「現在是流行教學正常化訪查嗎?學藝寫教學日誌寫到快吐血」;所以,並不止是班會紀錄作假︱拒絕讓學生假造教學日誌,正是蕭曉玲解聘案的遠因之一…

    所以,時代真的進步了?我小的時候,是老師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現在,則是直接由學生「自主學習」了?看到這樣的現狀,我應該有權利想起從前,並且,因而有資格重提六十年前的舊事吧?

    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在數不盡的留言之中,不斷會出現「就算真的開班會了,也沒什麼可討論的,還不如考試」,或者「我超討厭開班會,還要討論沒有意義的題目,什麼博愛之類的討論一節課,沒討論出來,記錄還要想辦法掰」,或者「我只知道如果認真開班會,開到放學也開不完」,或者「不會吧,我們開半節就沒有東西可以講了」…

    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在數不盡的留言之中,不斷會出現幫老師和校方說話的人;讀者一定很難想像,教學生做假這麼明顯的「非行」(如果還不算罪行的話),還能怎麼幫他們辯護?可悲的就是,辯護不需要講理,只要把話題引開就可以了,例如,「你那麼想開班會,怎麼不跟老師溝通?」,還有千百種怪論,我覺得實在不宜引出來侮辱讀者的耳目--但最可悲的是,這些胡言亂語的人,明顯可以看出正是現任的學校老師,而且他們留言的主要內容,都是在攻擊這臉書的板主。

    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這臉書的板主,是全台灣,自古以來,唯一以實質行動關心校園現狀的政治人物;前年當選的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緊緊盯著那些被學生投訴的學校,帶著教育局的人馬,直接進到學校要求不可以體罰,不可以管頭髮鞋襪,不可以早自習考試,不可以強留第八節,不可以幫補習班發廣告…同時,他還拿著教育部的各種「規定」到學校門口發放!請問,有任何人任何時候在台灣的任何角落,看過這種議
    員或官員嗎?

    不用說,罵他的人不止是某些老師,也包括著「那種」家長,和他們的乖小孩;而我非常敬佩王浩宇,把所有污蔑他、抵毀他、糟踏他的文字全都貼在自己臉書上。針對那些叫他少管閒事 (也就是教育),好好去做議員 (去包工程?) 的「指教」,他說:

    「在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選民就已經賦予我這些權責,去監督、去改革、去關心、去影響政策,而我目前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為了我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台灣的未來。但我的權利,是每四年都可以被收回的。四年後,我或許會落選被羞辱,或許會高票連任,但在改革的當下,選票不會在我的考慮中。
    身為一個民意代表,我有責任努力做好,不去算計選票、不考慮個人毁譽。」

    對於王浩宇的這種「心胸」與「志向」,就不能只是敬佩了;我們必須問自己,這麼多年以來,這麼多的「社會賢達」,研擬方案者有之,推動政策者有之,出錢出力去做補救教學者有之,但到底有誰看清了我們教育的真相?那個真相是,在所謂的教育界,唱做俱佳的謊言,陽奉陰為的勾當,相互掩護的技倆,幾乎無日無之,無人不知,無所不在,然而,沒有人覺得羞恥!對於這一切,接送小孩的家長,食祿掌權的官員,高談理論的學者,我們必須問自己,到底有誰真的在乎?

    當我們的小孩,每天看著這些在學校裡,再回頭看著所有的父執師長正看著他們在學校裡看著這些,你想,小孩學到了什麼?然而,我們的小孩並不止是「看著」,不止是看著「我們的看著」,而且,還不能「只是看著」:他們必須秉持著最純潔的心,出賣那一清二白的靈魂,而成為一個「同謀」,一個「共犯」,一個參與其中的「一份子」。當一個小孩被要求「作文一下」,當全班看著他當眾把公道與是非「作掉」,而沒有任何人抗議;你想,這些小孩將來會做出什麼事?

    紐倫堡大審中的納粹黨人,每一個都說自己只是奉命行事;而我們的小孩,正在學校裡學習這個,而且,學得成績斐然!

    然而,這還不是事情的全部:學校並不只是教小孩在應付督學的時候作弊,他們是全面性地,系統性地,用盡所有手段,教小孩不必追問理由,不必分辨真假,不必思考曲直,只可以「奉命行事」!並不只是在生活管理,行為準則上如此,而是在任一個科目的教學上都一樣:理科只教解題,文科只教背誦,體育美術音樂等等,乾脆只教學生坐好,或站好!所用的理由,如果想起來在某個時候還要講個理由的話,居然是:這都是為了你們的前途!

    當然,也不見得都是「為了你們的前途」;對於「鞋子必須有七十五%是白色」的規定,景美女中的解釋竟然是「為了校友的回憶」。據說,「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非常殘忍;那麼,大言不慚地「把自己的年華建立在別人的青春上」,我們還能說什麼?如果數學老師同意這種邏輯,我就不信他能教證明題;如果國文老師相信這種說法,我就,我就主張送他回去考科舉。如果景女的老師都只對此苦笑而默不作聲,我就認為,應該給他們一場紐倫堡大審--這就是王浩宇正在桃園做的事情!

    推動制度的改變,調整課程的方向,當然都是重要的;但與此同時,絕不應該放過學校裡那些見不得人的醜事。這些年來的教改,怎麼改怎麼錯,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他們可以在教育現場胡作非為,抵死頑抗,然後再把產生這些「弊端」的責任推給改革者;社會大眾不明就裡,只會跟著起哄,而所有的政治人物,沒有一個敢像王浩宇那樣不去算計選票,結果就是,每一個改革方案到最後都成了山寨版!

    環保人士常常喜歡說: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沒錯,對極了,那麼,讓我們不要忘記:從我小時候到現在,我們還只有一個王浩宇!

    ☛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22 期
    ☛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yama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