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黃世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禮拜一 擺脫Monday Blue 跟著世杰到處走走 今天,我們來到富岡老街,乘著幽靜的氛圍,慢慢走。 #楊梅 #富岡老街 #呂家聲洋樓 富岡舊稱「伯公岡」,1929年設立車站後商業開始興盛。如今,我們還能從中正路及信義街的老宅建築,想像當年繁華熱鬧的景象。 老街最有名的「呂家聲洋樓」,五開...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 在 陳余落雁 / 桃園 台北 美食 旅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21:51:09
奇奇怪怪 怪怪奇奇 桃園怪怪屋 🗿 不是只有龍潭才有怪怪屋,桃園也有, 這個怪怪屋位在桃園火車站前,紅到海外,還曾在美國論壇引起熱議,有人封它是「吸血鬼巢穴」,屋主則笑言此屋是全台最猛的建築物。 R 你在桃園有見過這棟怪怪屋嗎?你覺得它奇怪嗎? 說明🔹桃園怪怪屋 地點🔹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 #...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 在 陳余落雁 / 桃園 台北 美食 旅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8 22:01:50
正在維護中 期待早日完成維護 🍂 拍攝時建成商行正拉起封鎖線維護中,建成商行是市定古蹟,創建時期約在日治,一般街屋的臨街面都不寬,但建成商行其臨街面有3個店面的寬度,凸顯了屋主身分與氣勢,然而房屋在歲月的摧殘屋身崩倒,僅剩牌樓屹立在街面,訴說著過去的風華。 說明🔹大溪建成商行 特色🔹市立古蹟 地...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 在 黃世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禮拜一 擺脫Monday Blue 跟著世杰到處走走
今天,我們來到富岡老街,乘著幽靜的氛圍,慢慢走。
#楊梅 #富岡老街 #呂家聲洋樓
富岡舊稱「伯公岡」,1929年設立車站後商業開始興盛。如今,我們還能從中正路及信義街的老宅建築,想像當年繁華熱鬧的景象。
老街最有名的「呂家聲洋樓」,五開間磚造二層街屋,融合當時流行的巴洛克元素,可見當年屋主的富裕生活。拜訪這天,其中三間已重新翻修,新與舊、古與新並陳,見證時代的演變。
親愛的鄉親朋友,找一天,也來富岡老街走走,懷舊一下吧!
#我是黃世杰 #桃園進步的力量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 在 陳余落雁閉月羞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奇奇怪怪 怪怪奇奇 桃園怪怪屋 🗿
不是只有龍潭才有怪怪屋,桃園也有,
這個怪怪屋位在桃園火車站前,紅到海外,
還曾在美國論壇引起熱議,
有人封它是「吸血鬼巢穴」,
屋主則笑言此屋是全台最猛的建築物。
R 你在桃園有見過這棟怪怪屋嗎?
你覺得它奇怪嗎?
說明🔹桃園怪怪屋
地點🔹桃園市桃園區復興路
#奇奇怪怪 #怪怪奇奇 #桃園怪怪屋
#吸血鬼巢穴 #全台最猛建築物 #巴洛克建築
桃園巴洛克建築屋主 在 Mimi Bla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70215《桃園永和市場》(寶虹紙26x26cm)
#台灣街屋計畫 33/N
祝大家新年快樂!
一早到了工作室,澆水,把狗放到庭院跑跑,餵狗,餵魚,折一些樹枝在後院燒燒趕蚊子,把狗衣服泡一泡手洗晾乾,然後畫畫整天,這是我的日常。
每次畫到店家的招牌,心裡都會有略略的顧慮,之前有朋友自己作了店家美食地圖,原是好事一樁,卻有店家不悅,認為怎麼沒有告知就列進地圖裡,因爲他們怕被國稅局查。我其實也擔心哪天會不會有店家用一些奇怪的理由告我,你知道人的心總是難捉摸呀。
一直很少有機會到桃竹苗一帶,不管是開車或是搭車路程都相當漫長,還不如先搭車到台北再南下來的快速。
前陣子有一段時間到台北開課,下午兩點到五點的課,我從屏東要搭六點多的統聯,大約五個小時車程到台北,上完課後再搭七點左右的車回屏東,有時候累就搭高鐵回程,回到家大概都是十點以後,一天花了近16個小時,仔細想想屏東的交通還真不方便,但在屏東生活這麼久,很像大家也都習慣了。
上次到桃園是去年10月,短暫停留看了畫展又匆匆北上,這次在桃園約有7個小時停留時間,出了後站,看到久違的太陽真是開心,租了U-bike想感受騎單車找景的感覺,在後站一帶沒有方向的繞了一會兒,想去上次來桃園看到的那間巴洛克建築看看,也想畫一下有誇張鬼手招牌的店,但是上網搜尋雖找得到新聞,卻沒有明確的地址,所以就搜尋了中正路,想說那棟大概會在中正路上吧(怎麼會有這種想法?),設定了導航,踩著單車前進。
結果繞了一大圈,還是遍尋不著那棟房子,反倒是在路上路過了一些市場。發現騎乘單車的感受和步行大大不同,除了痠痛的感受從小腿轉移到大腿之外,騎單車雖能更快速的移動位置,但壞處似乎也很多。例如一邊騎車要抬頭東張西望看招牌還要閃車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有時候看到有趣的房子,也因為不能立即停車而錯過,同時也因為騎車比較方便,心想竟然這麼方便,所以錯過了也不太在意,反而拍到的景比步行少很多,因此建議如果要騎單車,還是作為中間路程的交通工具,到定點停妥後再用走路的會比較適合。
沿著中正路一直騎,中間行經了永和市場,附近看似有一些老店,再往前與中山路的交叉口座落了一間景福宮,發現許多地區的中正路都是比較早發展的街區(或是顛倒來說,當時國民政府可能是找這些比較繁榮的路定名為中正路?未考證),路上常會有大型的廟宇作為當地的信仰中心,而附近也常緊鄰著市場作為生活中心,廟宇照顧了人的心靈,市場則餵飽了人的肚子。
再沿著路走,赫然發現到了桃園的前站,我從後站繞了一大圈跑來前站,而且找尋的巴洛克建築竟然近在眼前,到底是騎了多少冤枉路。聽說這間巴洛克建築是屋主花了八年時間建造,目前還在建造中,沒有為他取個響亮的名字,在google地圖上名稱竟然是“桃園怪怪屋”,也難怪我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