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格式設計展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格式設計展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格式設計展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格式設計展策產品中有1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老屋再造計畫,例如先前去過的台北機廠、鐵道部園區都是好棒的重生景點。所以當我發現陽明山上也有個廢棄的房舍再造計畫之後,就立刻上網預約了參觀。 - 先說結論,陽明山的廢棄房舍確實重生了,從原本閒置廢棄的狀態變成可以參觀、還能喝杯咖啡,不過重生的方式有點可惜,雖然說位處陽明山,不過少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大象體操Elephant Gy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底】世界巡迴台灣場即刻開賣!售票頁面由此進:https://www.indievox.com/tour/149 #ibon亦可購票 厭倦隨波逐流,我們潛入最深的水底____ 〖水底Underwater〗實體專輯 即日起開放訂購: ➤ 小白兔唱片White Wabbit Records:http...

格式設計展策 在 dat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19:58:35

在雲霧繚繞中,山裡的咖啡香。 ⁡ 從 Podcast 節目《陽明山屋電台》知道了在陽明山小觀音停車場旁有棟「陽明實驗山屋」,於是興起了想前往參觀的念頭。由於對於懶散的我來說,要真的用大眾交通工具跋山涉水從住處抵達這個地方,實在比去東京還難(畢竟我家到松山機場不遠,搭計程車去搭飛機還是簡單很多),所以...

格式設計展策 在 萬Wan |旅遊景點 飯店住宿開箱 咖啡店 穿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8:14:14

YANGMING MT. LAB 陽明山實驗山屋。 . 常跑咖啡店、飯店民宿、景點,通常都會有存了許久或是爬文很久的名單,也當然就會做好功課、安排行程及提前預約,照片也當然不是輕鬆得來,很多時候去了這個地方,理所當然也有相對應的付出,想要介紹這個地方,當然會一定的開銷及支出,或是做好功課,才能寫得出...

格式設計展策 在 萬Wan |旅遊景點 飯店住宿開箱 咖啡店 穿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14:14

YANGMING MT. LAB 陽明山實驗山屋。 . 陽明山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也是市民的後花園,在每個時節都會有不一樣的展現,陽明山也是台灣第三個國家公園,如果國家公園有自己的獨立標示、顏色、服飾及各式商品,會不會有別於大家對於國家公園的刻板印象,所以在位於陽明山陽金公路制高點,小觀音停車場旁的...

  • 格式設計展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14:36:21
    有 21 人按讚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老屋再造計畫,例如先前去過的台北機廠、鐵道部園區都是好棒的重生景點。所以當我發現陽明山上也有個廢棄的房舍再造計畫之後,就立刻上網預約了參觀。
    -
    先說結論,陽明山的廢棄房舍確實重生了,從原本閒置廢棄的狀態變成可以參觀、還能喝杯咖啡,不過重生的方式有點可惜,雖然說位處陽明山,不過少了「陽明山味」,變得很像一般市區的咖啡店兼山野裝備展示中心的感覺。
    ▶ 看全文:https://immian.com/yangming-mt-lab/
    -
    在查資料之前,我一直以為陽明實驗山屋會是我想像中的「山屋」,就是座落在群山之間,一間木造或是磚造的老房,因為某種原因荒廢之後現在重新整理重建,然後重新開放。

    不過實際上不是木造也不是磚造,而是水泥建築。陽明實驗山屋的前身是「小觀音房舍」,外觀長得和現在陽明山上常見到的遊客中心差不多,前身是建於 1970 年代的警察駐在所,應該就是現在的派出所的感覺。

    在文化部主辦、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然後由「格式設計展策」總策劃下,原為警察駐在所的「小觀音房舍」,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陽明實驗山屋」。

    按照進駐團隊的說法,他們會將陽明實驗山屋打造為結合大眾休閒、生態教育和品牌設計的山中小屋,目前剛開放的第一展覽主題為「實驗山屋 X 火山咖啡 X 森系選書 X 微型展」。
    -
    #陽明山上的火山咖啡

    陽明實驗山屋的內裝和原本的水泥外型是截然不同的調性,內裝採用深色的木頭搭配黑色鐵件,很有近期在市區流行的咖啡廳的感覺。

    內裝設計是好看的,不過大老遠開著車從市區跑來陽明山,以我這樣的遊客來說我更想體驗的是陽明山的在地感,而不是只是把市區咖啡廳裝潢搬到山上來呀~

    現階段實驗山屋有一部分規劃為火山咖啡(Volcanicafe),以陽明山的火山群為概念,挑選出了三款咖啡風味「霧氣」、「熔岩」、「火山礫」,分別對應到淺焙、中焙、深焙的咖啡豆,乍聽之下,「耶!好像跟陽明山很有連結耶!」

    但實際上陽明山跟咖啡沒什麼關係呀,這裡又不是咖啡的主要產區,反倒是大屯山在以前還有產茶,如果是改用「茶」作為主題,會更有和在地連結的感覺。

    如果說真的要用咖啡也不是不行,畢竟陽明山現在還是有少量的咖啡種植,但這裡選的咖啡豆也和陽明山沒什麼關係,即使陽明山種植的咖啡不足以提供多樣性的選擇,那至少也選用阿里山咖啡、南投咖啡、雲林古坑咖啡、花蓮或台東的咖啡,這也比較有台灣的感覺吧。

    -
    #是山屋還是山野裝備展示中心?

    火山咖啡的區域參觀完後,背面有一面牆掛著山野裝備,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我來到墾趣還是什麼山野裝備展示中心。

    陽明實驗山屋對這塊規劃的說法是,是希望將豐沛的設計能量帶到國家公園裡,所以打造出以戶外為主題的陽明山品牌商品,包含戶外機能服、登山揹包、保溫瓶等等,概念感覺滿好的,確實陽明山很適合成為一個 icon 打造出相關產品,但目前的展示看不太出來真正是「陽明山」的感覺,有點可惜。

    -
    #森系選書x微型展
    #不是你想像的那個微型展

    接著走上二樓的小閣樓之後,目前規劃為「森系選書」空間,以及「微型展」空間,所謂森系選書指的是找來了山界專家挑出了和「山」有關的一系列書籍,希望大家可以停留在這裡閱讀或是能成為一個讓參觀者想找「山」相關的書的契子。

    如果未來沒有限時開放的話,這個概念還滿不錯的,只不過在目前限時開放的狀態下,實在是滿難在 80 分鐘內讀完書,而且二樓還沒有冷氣,夏天來又悶又熱(加上還要脫鞋子...)。

    而所謂的「微型展」,我本來還以為是微縮模型展咧,結果不是,只是比小型展更小的展覽所以自創了名詞叫「微型展」,真心希望不要這樣使用新名詞,很讓人誤會呀。

    展覽目前展示了陽明山特有的一些植物照片、昆蟲標本、以及陽明山的測量員會用到的一些量測工具,可以讓大家更認識陽明山一些,不過展覽提供的說明太少,看過去有時候不見得能知道那是什麼,如果可以附上個 QRcode 讓大家掃描聽一下說明,或是附上內容多一些的說明字卡會更好(目前只有少部分展示品有字卡)。

    -
    #覺得好可惜想要真正是陽明山的實驗山屋

    現階段或許是因為防疫的關係,每個場次只開放 80 分鐘參觀,而且一週只開放三天、四個時段共 12 場,如果想要來參觀的話,記得每週一下午五點要上陽明實驗山屋的官方粉絲團搶著報名。

    至於值不值得來參觀呢?嗯~就像我文章裡說的,確實看得到承辦團隊對這裡做了一些改變,但就是改變不到位我覺得很可惜。

    如果說是把這裡定義為「陽明實驗山屋」,那麼,應該要展示的更多的是讓來訪的人更了解「陽明山」這的地方,或是更知道「山屋」這個地點的前身和歷史變化,但這兩點在目前的展覽中雖然有,不過卻規劃的很淺。

    搬進了咖啡、搬進了山野設備,佔去山屋大部分的空間這點我覺得好可惜,如果這個概念出現在市區的展覽空間裡,或許還很不錯,畢竟很適合網美打卡,很適合 IG 貼文,但在陽明山上,就是沒有想要再看跟市區一樣的東西,再體驗跟市區一樣的體驗呀(要體驗這些我留在市區裡就好了,來山上做什麼?)。

  • 格式設計展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22:27:56
    有 240 人按讚

    【山屋改造王|拜訪「某個人」的山屋】

    (音樂下:登愣登~)今天要拜訪的是位在陽明山小油坑附近,陽金公路制高點的一座曾經的廢棄營舍,在40多年前是警察駐在所,如今透過改造後成為了「某個人」的山屋,名為「YANG MING MT. LAB」。

    兩層樓的山屋空間並不大,但位置很有事,周邊連結了草坡景觀、箭竹林步道,離遊客中心、冷水坑、擎天崗等皆不難抵達,也因為拜訪山屋,再次連結起我與久違的陽明山。

    雖說是好久不見,但熟悉的雲霧繚繞卻瞬間喚起了我的大學記憶;曾經不時會騎車上山,騎到到了瀰漫煙霧或是芒草叢生的山中,就彷彿闖進到離天上很近的另世界。

    山屋的一樓拆掉了原本的夾層天花露出斜屋頂,轉身為被木質調包覆具有文人質感的「火山咖啡VOLCANICAFÉ」,木桌吧台提供了名為「霧氣」、「熔岩」與「火山礫」,結合當地的地貌顏色、溫度、聲響、氣味,轉化為咖啡中豐富層次的口感。牆上掛著黑與橄欖綠的WISDOM機能服、HANCHOR登山背包KINTO保溫瓶,即便離人群很遠、靠自然很近,也不需要放棄品質與品味。(提示:咖啡嗜飲者)

    踏階轉上山屋二樓,挑高的斜屋頂空間裡像是愛好設計「某個人」一個秘密基地般的研究室,從桌面散落的手稿、照片、進行中的平面圖與剪貼筆記本,發現他正研究著陽明山的自然路徑,也研究蕨類、進行攝影紀錄,甚至對布料材質研究感到興趣。一面染漆松木夾板牆上掛著Nanga的羽絨睡袋,還可讓他不分晝夜地為國家公園進行品牌實驗與設計工作獲得有品質的休憩(提示:巡山員斜槓設計師)。

    靠著窗的階上還有一隅兩面羅列書籍的櫃架,像是間森系選書的書屋,琳琅滿目又目不暇給,說是微型的森系書展也很妥貼。一旁小圓桌上的麥克風線索,似乎透露著他有經營著自己的PODCAST,興之所致可以隨時開麥和友人對談「人與自然」、「設計導入國家公園」與「陽明山多元地貌與生態」等主題。(提示:Y.M. Podcast 山屋電台)

    完成山屋探索,依舊沒有見到屋主,但是我發現他似乎是「Y.M. Mountain Team 陽明登山隊」的一員,桌上留著四張四種路線的登山地圖,難度從「散步級」到「挑戰級」,包括從親子教育的角度探索山的地質,發現顏色、味道與溫度的〔地質的陽明〕路線;或從主廚身份探尋野地植物的風味,得走上四4.5小時發現〔味的陽明〕;又或是你膽大心細的話,可以試試摸黑在夜裡觀察迥異於白日的夢幻湖夜的生態,品嚐〔夜的陽明〕;PRO級又常有登山經驗的人可以挑戰小觀音山的稜線,高低差距達250M,體驗豐富地景與探索山林生態,是〔冒險的陽明〕。在出發之前,可以先掃碼使用「山徑導聆」先熱身,或者考慮神遊神遊就好。

    雖未遇見,但蠻想認識這位無論在閱讀、空間、生活、生態研究或是咖啡等領域都表現出品味與洞見的「某個人」,但其實,在這個虛擬角色的背後結合數十位多領域專家的知識品味。

    「陽明實驗山屋」其實是格式設計展策在歷經一連串的山系展覽後的豐碩而落地的成果,這個計畫在由文化部與設研院發起的「公共服務創新專業服務協力計畫OpenCall」計畫中,串連政府與民間資源並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導入設計與品牌思維所打造出一個結合大眾體驗休憩、生態教育、設計品牌力的山中小屋。在各個面向與細節上都展現出不同魅力的絕妙提案,為來訪者打造出屬於本地特殊的山屋體驗。

    陽明實驗山屋 Y.M. Mountain Lab (需預約參觀)

    #人與自然的關係介面 #設計導入國家公園 #陽明山多元地貌與生態 #喜歡倒下來是小木桌的書櫃 #陽明山微型展再發現

  • 格式設計展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5:57:54
    有 184 人按讚

    「格式設計展策」的總監王耀邦(格子)特別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量身打造「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雙北開放在八月炎夏,適合走訪涼爽的「陽明實驗山屋」:體驗火山咖啡融入地質教育的「VOLCANI CAFÉ」、專屬山系商品「MOUNTAIN LAB GEAR」、山屋資訊站的科普知識「INFORMATION HUT」,再到二樓瞧瞧巡山員的秘密研究「MOUNTAIN RESEARCH」、掃QR Code傾聽陽明登山隊「Y.M. MOUNTAIN TEAM」首創的山徑導聆、閱讀森系選書「BOOK HUT」,最後你可以在任何時刻收聽「Y.M. Podcast 山屋電台」。

  • 格式設計展策 在 大象體操Elephant Gy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0-03 11:57:19

    【水底】世界巡迴台灣場即刻開賣!售票頁面由此進:https://www.indievox.com/tour/149
    #ibon亦可購票
    厭倦隨波逐流,我們潛入最深的水底____

    〖水底Underwater〗實體專輯 即日起開放訂購:
    ➤ 小白兔唱片White Wabbit Records:https://goo.gl/V4dxAB
    ➤ 元氣唱片行:https://goo.gl/VhaiXj
    ➤ 艾比路唱片行 Abbey Road:https://goo.gl/3YE9uq
    - - -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 -
    導演 Director
    李大冠 Da-Guan Lee X 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製作 Production
    LOTS STUDIO

    製片 Producer
    曾芝盈 Zeng Zhi Ying

    美術設定Art setting
    李大冠 Da-Guan Lee
    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動作指導 Action Choreographer
    舞者/演出 performer
    杜得豪 Antoris Tu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李大冠 Da-Guan Lee
    邱彥銘 Chiu Yen-Ming

    Cel Animation
    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李大冠 Da-Guan Lee
    曾芝盈Zhi Ying Zeng
    黃音齊 Yin Chi Huang
    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曾雅筠Ya-Yun Zeng

    3D Animation
    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李大冠 Da-Guan Lee

    字體設計 Typography
    曾奕翔Mabo Zeng

    編輯Editing
    李大冠 Da-Guan Lee

    特別演出 Special Starring
    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片頭設計Title Design
    格式 InFormat Design Curating設計展策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李彥勳 PHM LEE Yen Hsun
    林倖如 Sing-ru Lin
    邱致皓 Chih Hao Chiu
    江彥道 Yan-Dao Jiang
    陳政元 Yuan chen

    大象體操ElephantGym
    編曲 Arrangement: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 李詠恩 Joshua Lee
    製作人 Producer:李詠恩 Joshua Lee
    電吉他 Guitar:張凱翔 Tell Chang // 電貝斯 Bass:張凱婷 KT Chang // 鼓 Drums:涂嘉欽 Chia-Chin Tu // 合成器 Synthesizer/鍵盤 Keyboard:李詠恩 Joshua Lee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邱建鈞 J-Jyun Cio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象體操錄音室 Elephant Gym Studio
    混音 Mixing Engineer:李詠恩 Joshua Lee
    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Brian Elgin 【Sentient Sound Labs 覺知音樂工作室】

    大象體操 ElephantGym 'Underwater' World Tour
    2018
    10/05 Toronto 多倫多
    10/06 Toronto 多倫多
    10/07 Montreal 蒙特婁
    10/10 Vancouver 溫哥華
    10/27 인천 仁川
    10/28 서울 首爾
    11/17 Bangkok 曼谷
    11/24 Manila 馬尼拉
    11/27 Nagoya 名古屋
    11/28 Osaka 大阪
    11/30 Tokyo 東京
    12/14 Shanghai 上海
    TBA Hangzhou 杭州
    TBA Beijing 北京
    12/19 Nanjing 南京
    12/20 Wuhan 武漢
    12/21 Guangzhou 廣州
    12/22 Shenzhen 深圳
    12/23 Xiamen廈門

    2019
    01/18 Singapore 新加坡
    01/19 Kuala Lumpur 吉隆坡
    Mar Boston 波士頓
    Mar New York 紐約
    Mar Austin 奧斯汀
    Mar Chicago芝加哥
    Mar San Francisco 舊金山
    Mar Los Angeles 洛杉磯
    May Hong Kong 香港
    Jul Taipei 台北
    Jul Kaohsiung 高雄
    More Info : https://www.facebook.com/elephantgy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