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格來得遙控器沒反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格來得遙控器沒反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格來得遙控器沒反應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跟著有其甜 Follow Through The Forc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商優惠團購時間] 我和米菇都是怕熱體質,今年的夏天似乎比以往來得還要高溫炎熱,我們在新北市的住處因為是頂樓加蓋的鐵皮屋,如果白天不開冷氣我們都會變成烘肉乾🥓 冬天的時候因為潮濕氣候,我們時不時也要開著冷氣的除濕模式,不然家裡很多地方都會開始發霉生黑點,米菇也會跟著長香菇🍄 Bmxmao MA...
格來得遙控器沒反應 在 跟著有其甜 Follow Through The For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商優惠團購時間]
我和米菇都是怕熱體質,今年的夏天似乎比以往來得還要高溫炎熱,我們在新北市的住處因為是頂樓加蓋的鐵皮屋,如果白天不開冷氣我們都會變成烘肉乾🥓
冬天的時候因為潮濕氣候,我們時不時也要開著冷氣的除濕模式,不然家裡很多地方都會開始發霉生黑點,米菇也會跟著長香菇🍄
Bmxmao MAO在繼上一次的M6吸塵器後,五月時詢問我們是否想體驗看看MAO Sunny控溫冷暖循環扇,當下第一個反應覺得沒有很必要,因為我們已經有一支不錯的直立扇,但看到其中一個功能是可以烘乾狗狗我就投降了。
收到機體後發現它並不大台,非常適合小空間的環境使用,我們的住處大約八坪,在使用Sunny的自然風對室內的空氣流通蠻有幫助的,我是對氣味很敏感的人,有時候帶米菇出趟遠門,回家後房間都會有一股悶熱的潮味,所以每次出門冒險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大門及僅有的一扇窗戶,接著使用Sunny去讓空氣流通,把那些悶熱的氣給排出去。
再來就是Sunny大大的打著擁有循環涼風/暖房功能/衣物乾燥/寵物烘乾,等四大功能,涼風我想這是身為一台優秀的電風扇是最基本的標配,不過Sunny有一點挺不錯的,就是它在運作時挺安靜的,它總共有四段風力,我通常都使用第二、三段,通常第四段可能是要吹乾浴室的地或是衣物我才會特別用,還有一個很棒的是暖房功能,但由於我是在夏天收到,所以還沒特別使用,不過很期待冬天的到來,衣物乾燥的部分則是在前陣子梅雨季時幫了我很大的忙,那段時間晾在陽台的衣服非常難乾,多放幾天衣服又開始產生味道,後來我所幸把衣服掛在房間用熱風循環去烘乾,基本上下午出一趟門晚上回來都差不多乾了。
以上這些對我來說都還是其次,因為我最在意是寵物乾燥的功能,因為米菇算有混到梗犬,養過梗犬的朋友就知道他們的皮膚特別不好顧,米菇平均一星期洗一次澡,超過時間皮膚就會開始爛掉,雖然是短毛狗;但用吹風機其實還是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徹底吹乾,後來洗完澡用吹風機在搭配Sunny以及它專屬的集風罩烘乾米菇,的確大大加快了吹乾的時間,身上還會暖呼呼的。
我後來自己也想試試Sunny的暖風到底有多暖,一切換時剛開始我想說靠!這根本詐騙吧哪裡暖了,還出現一股淡淡的異味,不過可能是因為「新機」又正在加熱的關係,大概再下一分鐘後味道就消失,迎來的是非常舒服的暖風,經過我的臉去測試,只要保持在20公分以上的距離都不會有過燙的感覺,一般鹵素燈太近太熱;太遠沒感覺,但循環扇幫助我們整體調節室內溫度,如果多天需要很有感的暖風,可以加上集風罩喔!
Sunny擁有80度自動左右擺頭設計,和上下90度手動調整,整台的體積長寬高28x22X41cm,其實真的蠻小,很適合個人房的空間大小,除非你的房間是20坪。
以及它還擁有一個安全保護裝置,就是Sunny下方有個安全鈕,當離地或是倒掉,就會停止運作,且機身都是不導熱不燙手,扇葉緊密,家有毛小孩、孩子使用起來也更放心,非常貼心的設計。
再來它同時也擁有無線遙控器可使用,基本上有遙控器我幾乎不太去操作機體上的介面按鈕,可以躺在床上邊吃餅乾邊調整風速(茶)
以下為Sunny的規格:
📍風種類:冷風/暖風
📍風段:冷風4段/暖風2段
📍消耗功率:冷風模式50W/暖風模式800-1200W
📍定時功能:1H/2H/4H
📍擺頭功能:上下90度(手動)/左右80度(自動)
來說說希望可以調整的空間,每一樣產品其實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像Sunny我第一個在意的是機體上操作介面的燈光無法關閉,像我睡覺是喜歡空間全暗的人,Sunny它晚上會像個擺頭的螢火蟲一樣在那邊閃,這點希望原廠可以改進。
還有就是它的安全保護裝置,雖然離地斷電對家有孩童、毛孩是很貼心的設計,但想移動時就會斷電,對於我來說有點小麻煩,不過其實平常移動它的頻率也不高。
好了以上兩點是我覺得對我比較造成困擾的問題,整體來說我覺得它算是一個四季皆宜的好家電
對了!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後方的進氣濾網不僅幫我們過濾第一道毛髮,拆卸清洗也無須工具非常方便,而且Bmxmao家的產品都很佛心,進氣濾網也有提供濾網永久免費送的服務!!!
⚠️最後大家最在意的就是價錢的部分了,Sunny網路原價$3980,這次我們的團購價只要$3280贈專用集風罩(含運)喔!大家不要錯過優惠的一周時間囉!!!
團購下單連結👉https://reurl.cc/rxeGpr
#享6期0利率 #一年四季都好用
BTW前幾天剛好吸塵器有個零件壞掉,和Bmxmao反應後他們隔天就把需要更換的零件寄來了,公司的服務非常有效率
這個超級加分👍
#Bmxmao
#跟著有其甜🐾
#米菇🍄
#FollowThroughTheForce
#Migu
格來得遙控器沒反應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綠豆爸
我很喜歡閱讀「丹尼爾・席格」的書,因為他會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談教養。
這本《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孩子鬧脾氣,正是開發全腦的好時機》,適合各個年齡層孩子的父母閱讀,並且提醒自己:
「先作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在書的尾聲,作者列出了「再棒的父母都會犯的二十個教養錯誤」,我整理成投影片和大家分享。
註:丹尼爾・席格的「全腦教養」,指的是理性腦與感性腦、上層腦與下層腦、內在與外在⋯⋯等的全腦整合,和坊間補習班的廣告詞「全腦開發」是不一樣的喔!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954
【前言:重視關係、避免抓狂的教養學】
你並不是孤軍奮戰。
如果你想讓孩子少頂嘴、說話時尊重他人,但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避免家裡那個學步兒爬到雙層床上鋪,或有人來訪時,在開門前讓他穿好衣服;如果你厭倦重複說同樣的話(像是:快點!上課要遲到了!),或因為睡覺、做功課和看電視的時間,一再和孩子爭吵……如果你曾有過上述令人沮喪的經驗,你並不是孤軍奮戰。
事實上,你甚至不是稀有動物,只不過是為人父母──既身為父母,也身為人。
找出管教孩子的方法真的很難,情況往往是: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而惹你生氣,他也鬧脾氣,最後以眼淚收場(有時流淚的是孩子)。
你感到力不從心、勃然大怒,開始發飆、斥責,然後一股心痛的罪惡感和疏離感席捲而來。
你是否曾問自己,特別是和孩子大吵一架後:「我難道不能做得更好嗎?我難道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當一個更有效率的父母嗎?我難道不能緩和衝突,反而製造更多混亂場面嗎?」你希望孩子停止不當行為,也希望處理方式能增進你跟孩子的關係。你想建立而非傷害親子關係,並且避免情緒化的反應。
你做得到。
這也是本書宗旨:你的確能以充滿尊重和關愛的方式管教孩子,同時維持清楚一致的界線。換句話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對孩子的管教可以多一點交流和尊重,少一點抓狂和衝突,同時在過程中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並增強孩子做正確決定的能力,對他人抱有同理心,培養優秀的特質,幫助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向成功與幸福。
我們和全世界無數的父母談過話,教他們腦部發展基本知識,以及這個過程如何影響親子關係,也見識到他們有多渴望知道,該如何以更尊重的態度、更有效的方式導正孩子的行為。
這些父母厭倦大吼大叫,不想看到孩子悶悶不樂,也深怕孩子不斷發生偏差行為。他們不想用已知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卻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方法。他們也想多付出關懷和愛意,但要讓孩子聽話又不得不氣急敗壞、傷透腦筋。他們需要有效又開心的管教方法。
「不抓狂的全腦教養法」就是為以上這些父母提供原則和策略,協助他們減少管教孩子時,常見的激動情緒和失控場面。如此一來,為人父母就能輕鬆一些,教養也會更加有效。更重要的是,這將促使孩子的腦部產生連結,幫助他建立一輩子都受用無窮的情緒和社交技巧,同時增進親子關係。
孩子需要管教的時刻,其實是父母最需要把握的關鍵機會,因為你的做法將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當挑戰無可避免出現時,你不再覺得它是讓你發飆的討厭狀況,而是和孩子培養感情和導正行為的大好機會,如此一來,孩子和整個家庭都都獲益。
若你是教育者、治療師、輔導員或諮商師,負責兒童成長與福祉,本書提供的妙招同樣可以應用在班級、診間或團體裡。近期腦部研究的新發現,讓我們深入了解兒童的需求,以及讓他們發展得最好的管教方式。
本書對象是任何關心兒童,想以充滿愛意、有科學根據和效果顯著的策略來幫助他們成長茁壯的人。雖然全書使用「父母」兩字,但如果你是祖父母、老師或其他對孩子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士,同樣值得一讀。
合作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而合作的起點可以是許多成人共同幫助孩子邁出第一步。我們希望孩子在生命中遇到許多有心和他們互動的照護者,在必要時刻管教他們,幫他們建立社交技巧並增進人際關係。
導正「管教」的觀念
管教前,必須先了解管教目的為何。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你想達到什麼目的?最後的結果是你的終極目的嗎?換句話說,你的目的是處罰孩子嗎?
當然不是。我們生氣時,可能會覺得想處罰孩子,不爽、不耐、不解或是不知所措讓人產生這種感覺,這很正常,也很常見。不過,一旦靜下心來,讓混亂歸於平靜,我們就會知道這些後果不是終極目的。
那麼,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管教的目的是什麼?
這得先從這個字的定義談起,「管教」(discipline)一詞源自拉丁文「disciplina」,從十一世紀起便有教導、學習和給予指示之意,因此英文的「discipline」一開始的意思就是「教導」。
現今,多數人將「處罰」或「後果」和管教聯想在一起。例如:有一個孩子才一歲半的母親問丹尼爾(作者):「我正在教山姆很多東西,但什麼時候該開始管教他?」她認為自己有必要導正兒子的行為,卻以為處罰等於管教。
閱讀本書時,希望你能記住一件丹尼爾解釋過的事:不管我們何時管教孩子,目標並非處罰或讓他嘗到後果,而是教導。「discipline」的字根是「disciple」,指學生和學習者。學生是接受管教的人,而非犯人或接受處罰的人,他們透過指導來學習。處罰可以暫時遏止行為,教導卻能讓孩子學到一輩子受用的技巧。
我們甚至反覆考量是否該把「管教」兩個字放在書名,因為不確定怎麼稱呼這種約束孩子,同時又適應他們情緒的做法,它的重心是教導、陪伴、協助孩子學習在人生中做出好的選擇。最後我們決定導正「管教」的觀念和本義,希望能重新建立這個主題架構,區分「管教」和「處罰」。
基本上,我們希望兒童照護者將管教視為對孩子最具愛意的教養方式之一。孩子需要學習一些技巧,像是抑制衝動、管理脾氣、思考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什麼影響。他們需要學習為人處世和人際關係最基本的技巧,如果你能幫助他們做到,不只對孩子,對家庭甚至全世界來說都是天大的禮物,這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將協助孩子適性發展、增強自控能力、尊重他人以建立深層的人際關係,過著遵守倫理道德的人生。你想想看,隨著孩子帶著這些禮物和能力長大成人,並開始生養下一代,會產生什麼樣的世代影響?他們將把同樣的禮物傳承給後代子孫!
因此我們要重新釐清「管教」的意義並導正觀念:它不是處罰或控制,而是教導和能力建構,並且以愛、尊重和情感聯繫為出發點。
有效管教的雙重目標
有效管教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讓孩子聽話、做對的事。孩子在餐廳裡亂丟玩具、沒禮貌或不寫作業時,我們盛怒當下只想導正他的行為:不可以亂丟玩具、要尊重別人、要好好寫作業等。
若要達到這個目標,針對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要他過馬路時牽你的手,或看到他在雜貨店裡把橄欖油瓶子拿起來當球棒甩時,幫他放下;若是年紀較長的孩子,可能是和他一起想出在短時間內做完家事的方法,或跟他討論叫妹妹「沒朋友的大屁股」時,妹妹會有什麼感受。
本書將不斷提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沒有一體適用的教養方法或策略。但遇到上述這些情況時,最明顯的目標便是引導孩子配合,做出可以接受的行為(像是說話時使用和善的字眼,或把髒衣服放進洗衣籃),避免偏差行為(像是打人,或不要去碰別人黏在圖書館桌子底下的口香糖),這是管教的短期目標。
對很多父母來說,這是唯一目標:讓孩子立刻乖乖聽話。他們要孩子停止做(或嘗試)不該做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給我停下來!」還有千篇一律的「不行就是不行!」
不過,我們要求的不只是乖乖聽話,對吧?我們當然不想看到早餐湯匙變成武器,想讓孩子做出和善尊重的舉動,減少傲慢無禮和爭強好鬥。
但管教的第二個目標也同樣重要。讓孩子聽話是短期目標,第二個則是長期目標:指導孩子,讓他們發展出技巧和能力,靈活處理生活中各種挑戰、挫折和情緒,不要讓自己失控。這些是超越當下行為的內在技能,不僅可以立即應用,也能在未來各種情況中發揮效果。
管教的第二個目標在於幫助孩子發展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指南針(moral compass),即使大人不在,他們一樣善解人意、堂堂正正,未來將成為善良又負責的人,享有成功的人際關係和充滿意義的人生。
這種管教方式就是「全腦教養法」,當父母使用全腦時,可以同時注重立即的外在教導和長期的內在學習,一旦孩子接受這種形式的教導,他們也會使用自己的全腦。
過去幾個世代以來,無數理論告訴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正確長大」,像是「不打不成器」派,和持相反論調的「快樂做自己」派。但近二十多年來,在所謂「大腦的十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和其後幾年,科學家發現了大量腦部運作資訊,讓我們在發展充滿愛意、尊重、一致且有效的管教法時,有了實用參考。
我們現在知道,讓孩子發展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幫他的全腦創造連結,進而學習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心理健康和有意義的人生。你也可以稱它為腦部雕塑、腦部滋養或腦部建構。不管用哪個詞,重點都很關鍵和激勵人心:隨著孩子獲得新經驗,我們的言行舉止實際上會改變並建構孩子的大腦。
「有效管教」不只是遏止壞行為或鼓勵好行為,還要教導孩子技巧,滋養他們的腦部連結,讓他們做出更好的抉擇,在未來更能掌控自我,而且是自動自發的,因為他們的大腦就是如此連結。我們要幫助他們了解如何管理情緒、控制衝動、顧慮他人感受、考慮後果、做出周詳的決定等等。我們要幫助孩子發展大腦,成為更好的朋友、兄弟姊妹、子女和更好的人,並且有一天成為更好的父母。
更大大加分的是,我們愈幫助孩子把大腦建構得更好,愈不需要勉強去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短期目標。鼓勵孩子聽話,同時建構大腦:這就是雙重目標,兼顧外在與內在,引導我們以愛意、效率和全腦策略來管教孩子,時時把大腦放在心上!
向偏差行為說「不」,但對孩子說「好」
父母通常是怎麼達成管教目標的?最常見的是透過威脅和處罰。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父母的立即反應就是用這兩種方法狠狠讓他知道後果是什麼。例如:
你弄壞了奈特的沙堡,去面壁思過!
你說話不尊重,給我早點上床睡覺!
你沒有等妹妹,一個星期不准打電動!
孩子不乖、父母生氣,然後孩子也生氣,不斷重複這個循環。
對大部分父母來說,讓孩子知道後果(加上適當的怒罵)經常是管教的首要策略,像是面壁思過(time-out)、打屁股、剝奪權利、禁足等等。難怪會鬧得一發不可收拾!但有的管教法讓你根本不必處罰孩子。
更進一步來說,讓孩子知道後果和處罰通常會造成反效果,不僅對腦部建構來說是如此,甚至要讓孩子乖乖合作也一樣。根據我們個人和臨床經驗以及腦部發展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一犯錯就想都沒想的處罰並不是達到管教目標的最好方法。
什麼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不抓狂教養學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建立連結和重新引導。
建立連結和重新引導
每一個教養情況都不同,每一個孩子也不一樣。但在任何情況下,有一件事永遠不變:有效管教的第一步是和孩子建立情感連結。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做任何事的核心。不管是跟孩子玩樂、談笑、或管教他們,我們都希望他們能深刻感受到父母的愛,不管是對他們好,或告訴他們哪裡做錯。建立連結的意思是給予孩子注意力,尊重並傾聽他們的話,重視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貢獻,以及站在他們的角度溝通,即使我們不喜歡他們的行為或態度。
我們管教孩子時,希望能對他們的處境感同身受,展現出我們有多愛他們。事實上,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通常是他們最需要跟我們產生連結的時候。管教孩子時做出的反應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發展階段以及情況而有所不同。但反應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親子之間的深層情感連結所帶來的清楚溝通。親子關係勝過任何一種作為。
不過,建立連結不等於縱容放任,也不代表讓他們為所欲為。事實上,正好相反。真正愛孩子並給予他們所需,就是訂下清楚一致的界線,為他們的人生創造可預期的架構,並對他們有高度期望。孩子需要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定義清楚的規則和界線能幫助他們在人際關係和其他人生面向獲得成功。他們在家裡學到這個架構,接下來到外面就會知道如何在社會架構下好好生活。
孩子需要不斷重複經驗讓腦部發展連結,幫助他們學習延緩滿足,克制住攻擊他人的衝動,並在事情進行得不如想像時保有彈性。若沒有設下限制和界線,孩子會處在壓力之下,,容易出現激烈反應。因此,當我們說「不行」並設下限制時,是幫助他們於混亂的世界中找到可預期性和安全。再來,腦部連結建立後,孩子在未來遇到困難比較能迎刃而解。
換句話說,深刻、具同理心的情感連結能夠也應該搭配清楚明確的界線,為孩子創造他們在人生中所需的架構。這時「重新引導」便派上用場了。一旦和孩子產生情感連結,讓他冷靜下來好好聽話,充分理解我們在說什麼,就能導正他的行為,讓他以更好的方式控制自己。
切記,若孩子情緒激動,重新引導很難產生效果。在孩子心情惡劣、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時,處罰和教訓都沒有用。這就像是一隻狗和其他狗打架時,你叫牠坐下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你幫助孩子冷靜下來,他就能接受並理解你要教他的事。這比直接處罰或訓話來得快速有效。
當有人詢問如何和孩子產生情感連結時,我們會說明以上這個道理。有的人可能會說:「這聽起來是一種充滿尊重和愛的管教方式,我可以理解它對孩子的長期好處,甚至讓未來的教養之路更加順遂。不過得了吧!我有工作在身!還有其他孩子要顧!要煮晚餐、送孩子去上鋼琴課、芭蕾舞課、打棒球等等做不完的事。我自己都快喘不過氣了,要怎麼騰出多餘時間在管教孩子時建立連結和重新引導?」
我們真的完完全全了解。我們兩個都要工作,我們的另一半也要工作,我們也是全心全意付出的父母,這並不容易。但我們從實行原則和策略(接下來幾章會談到)當中學到一點,那就是不抓狂教養學不只適用於每天閒閒沒事做的父母(不確定這樣的父母是否存在)。
全腦教養法並不會要你空出一大段時間跟孩子促膝長談怎麼樣才是對的行為。事實上,它注重的是利用每個當下發生的狀況來機會教育,教導孩子重要的價值。你可能覺得大吼「夠了!」、「不要發牢騷!」或立刻實施面壁思過比情感連結更加快速、簡單又有效。但接下來會說明,注意孩子的情緒通常能讓他更冷靜、更願意合作,而怒氣一發不可收拾的抓狂父母只會讓大家情緒更激動,不會更快解決問題。
它最大的優點是:管教的當下避免混亂和情緒失控,也就是說,結合清楚一致的限制和充滿愛的同理心,就能獲得雙贏。怎麼說呢?
不抓狂的全腦教養法對親子來說都輕鬆。在高壓的情況下(例如你的孩子威脅把電視遙控器丟進馬桶,而下一刻你最愛的醫療劇就要演最後一集了),你可以啟動孩子腦部高等的思考功能,而非低等的直覺反應。這一部分將在第三章討論。這麼一來,在管教孩子時能避免吼叫、哭泣和怒罵,更別說不讓遙控器掉進馬桶,你準時在電視螢幕上看著第一台救護車開進來。
更重要的是,建立連結和重新引導能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不管是現在還是長大以後,他們將建立起人生必須的內在技能,不只是從直覺反應進步到可以接受學習的狀態,更可以建立腦部連結,幫他們成長為能夠自我控制、為人著想、管理情緒和做出正確決定的人。他們的內心會建立起一把尺做為準則。不是單純命令他們照你說的話去做、達到你的要求,而是讓他們得到經驗,加強「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並培養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這是內在腦部建構的部分。
這一點在科學研究上已經獲得明確驗證。在情緒、人際關係,甚至教育上表現最好的兒童,他們的父母都是以高度情感連結的方式養育他們,並且傳達和維持清楚的限制和高度期望。這些父母維持一貫的態度,但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充滿愛、尊重和同理心。因此孩子也比較快樂,在學校表現較佳,少惹麻煩,並享有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建立情感和重新引導並非每次都能兼顧,父母也無法完美無缺的做到位。但做得愈多,對於孩子偏差行為的反應就會愈少情緒。更棒的是,孩子會學到更多,建立更好的關係和衝突解決技巧,隨著他們成長發展,和父母的情感會更加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