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根深企業餐飲集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根深企業餐飲集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根深企業餐飲集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產品中有7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剛公布的失業與無薪假數據,雙雙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的紀錄,顯示我國許多內需型產業,的確深受國內疫情的衝擊,在目前好不容易於27日降至二級警戒,亟待政府推一把時,結果執政黨卻還在吵要發「五倍券」或「六倍券」。 今年五月中,台灣疫情迅速惡化,啟動三級警戒,許多經濟活動都受到限制,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4:27:35

【@businessfocus.io】趙薇被列為「劣跡藝人」 一夜間全面被封殺 影音平台查無此人 . 中國女演員趙薇26日起被內地當局全面封殺。其參演的多部知名劇作《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畫皮2》等已遭影音平台全數下架,演員表內亦查無此人。由於內地「封殺藝人」大多只限制其未來商業活動,...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07:39:58

【@businessfocus.io】人生勝利組辭職造精釀啤酒?36年屹立不倒的企業經營理念 . 90年代,美國啤酒與現在琳瑯滿目的啤酒市場有天壤之別。製造廠為了迎合大眾需求,都選擇平淡的大眾化口味。再加上對成本的考量,釀酒程序及材料比現在更簡約。近年來,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精釀啤酒(craft bee...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4 04:19:07

海航取消瑞士空港上市計劃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海航最近一直深陷債務、資金鏈泥沼,早前海航放棄讓旗下航空餐飲企業佳美集團(Gategroup)上市,現在又面臨另一挫折。根據《FT中文網》報道,海航連旗下航空服務集團瑞士空港(Swissport)的上...

  •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13:57:48
    有 55 人按讚

    <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傲慢地指出,「時間到了自然會推出來。」近日在民意的壓力下,才傳出行政院正在規劃發放「五倍券」,或是立委提議的「六倍券」,並考慮數位版振興券。不過除了確定不發現金外,至今相關方案均未定案,都還在討論、規劃中,預估最快也要9月才能實施。然而,在國內多數內需服務業面臨生存危機之際,政府理應立即祭出振興措施,以防倒閉潮擴大,但,主政者卻還在玩數字遊戲。>

    近期剛公布的失業與無薪假數據,雙雙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嚴峻的紀錄,顯示我國許多內需型產業,的確深受國內疫情的衝擊,在目前好不容易於27日降至二級警戒,亟待政府推一把時,結果執政黨卻還在吵要發「五倍券」或「六倍券」。

    今年五月中,台灣疫情迅速惡化,啟動三級警戒,許多經濟活動都受到限制,直接影響餐飲、旅遊、飯店、娛樂、教育文化等內需型服務業,營業大受影響,有些店家營收甚至完全歸零,不堪虧損直接歇業的商家,也不在少數。

    由於這些受影響的企業,除了有財團支撐的大型連鎖集團以外,幾乎都是經濟弱勢族群,承受衝擊的忍耐度較為有限,在聘用大量的勞工,瞬間營收驟減後,難以負擔員工的薪資,只能被迫裁員減薪,或施以無薪假。

    根據勞動部7月26日公布的「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即無薪假)實施人數」統計,本次實施無薪假的單位高達3,679家,創下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人數在一周內暴增四成,累積高達44,973人,其中住宿及餐飲業,就佔將近一半,達21,240人,批發零售業也有7,328人。

    前幾天,主計總處所公布的6月就業數據也很驚人,6月失業人數共計57萬人,較上月增加8萬1千人,月成長16.55%;其中非典型就業,也就是工時未滿35小時的勞工人數,4月才18.9萬人,二個月爆增近80萬人,目前已逼近百萬人(98.4萬人),都雙雙創下歷史紀錄。

    同時,目前台灣失業率達4.80%,是金融海嘯以來最高的紀錄;更讓人憂心的是,6月勞動力參與率持續惡化,高達58.76%,這代表著有愈來愈多人因就業不易,選擇退出就業市場,也間接美化了失業的數據。另外,7月多數時間仍屬封鎖階段,又加上正值畢業旺季,就業的數據,應還將會繼續惡化。

    【專家之眼】無薪假已爆表 政府還在玩數字遊戲
    https://udn.com/news/story/121823/5635056

  •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龔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4 23:00:56
    有 123 人按讚

    【龔成問答信箱】(Q21341-Q21360)

    Q21341:

    龔sir 想問下 我投資的士方面 你的意見

    我去年11月買入 牌價496萬 牌價+車+息 月供$21,816.16 共300期

    其實照乘返,一共要供 $6,544,848

    但而家牌價只係維持496萬,其實係呢方面是否已經算負資產?

    現在每月租金收入15,000左右,真的有點擔心。
    希望得到老師意見!

    龔成老師︰

    我從概念上解釋翻先。

    無論的士牌、買樓、買舖等,大多會用按揭的,即是只用較少的資金,去擁有較大的資產,當然這動作會有支出的,就是「利息成本」。

    你上述計算的$654萬,大過$496萬,主要原因是利息的支出,可能你會問,$150萬這麼大的利息支出是否值得?

    從金額上很睇很大,但我地在財富世界,並不是單以金額去衡量,而是以「是否為我們創造更多財富」去衡量。

    只要最終你的所得大過$150萬的付出,就值得,這就是我經常強調,不要單睇表面的價格,而是要內在價值。

    的士牌是資產,只要長遠的升幅及租金回報,能大過這數就得。

    用再簡單的計法,就是你借錢的利率,比較一下回報率(租金回報率+長遠牌價升幅),如果後者較大,你問銀行借錢去擁有這個資產,就值得。

    但你都要留意,的士牌過往是增值類別,但而家已偏向收息類別(增值都仍有,但不算多)。

    本質上,的是牌可以不斷有租金收入,而這個租金都會按貨幣系統的向上,而不斷向上的,但行業近年出現了叫車程式等新的競爭模式,對佢點都有影響。

    所以,在長遠計,佢的增長能力只是中等,你可以視佢為收息類的資產,會比較好。

    雖然你現時係負現金流,但由於當中部份還款,係還的士牌本金,等同你儲緊資產。所以整體而言,你這個的士牌,都係有持有價值。

    但未來新資金,我建議你唔好再入的士牌,畢竟佢增長力唔算好強。以你不足30歲年紀,除非資金非常充裕,否則不宜持有太多。

    ------------------------------------------------

    Q21342:

    龔sir, 看了你facebook 一段時間,想問問以下兩隻股票的前景會點同分析一下走勢

    2338 濰柴動力 平均買入價 $23.96
    8083 中國有贊 平均買入價$3.06

    對以上兩隻股票有操作見意嗎?
    謝謝你

    龔成老師︰

    濰柴動力(2338)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柴油機、相關零部件、汽車及其他主要汽車零部件、非主要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和叉車及倉庫技術服務。

    其實業務不差,有自己的獨特性,以及過往的增長力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所增長。

    你買入價有少少貴,但又算好多。若你持股佔成個組合只係小部份,長線持有就可以。相反,佔較大比重的話,最好沽少少貨,去降低個風險。

    中國有贊(8083)集團主要於中國從事經營電商業務及支付服務業務,業務分類如下:

    (1)電子商貿:透過電商品牌「有贊」提供各種有關虛擬批發及零售之線上及線下解決方案及服務,如「有
    贊微商城」

    以有「有贊零售」等SaaS軟體產品及人才服務、面向開發者的「有贊雲」PaaS雲服務、面向品牌商的「有贊推廣」與「有贊分銷」、以及面向消費者的「有贊精選」與「有贊微小店」。

    (2)第三方支付服務。

    (3)一鳴神州:提供第三方支付系統解決方案及銷售綜合智能銷售點裝置。

    (4)一般貿易。

    近年業務發展快速,生意增長力,不過,現時估值高,業務變化較大,整體有好大的不確定性。加上佢過往在核數師報告出現過「保留意見」,盤數可能有古怪,雖然已是數年前的事,但都會扣分。

    佢不是無潛力,但風險較高。如果你持貨較多,建議沽出部份,去平衡個風險。餘下的持貨,可以守。

    ------------------------------------------------

    Q21343:

    有朋友開左間XXX公司,他現在要開門市

    如果我投資在這行業,想請教投資在這行業的風險有多大?

    他有網店,店名是XXX
    看過財務報表,大概毛利是40%。

    (老師,請不要公開店名及店鋪類別)

    龔成老師:

    網店的問題不大,因為成本相對較低,因一去到實體店,就要較小心,因為成本、條款等都多,要有一定的客源,了解市場,先可以行這一步。

    這行業我相信都有發展的,你最重睇佢地有無獨特性,如果你作為消費者,有那此因素令你覺得這店比其他是不同,較吸引你?

    至於毛利,你最好找翻同行去比較下,先有答案知道,佢地的賺錢能力較高或低。

    另外提翻,所有合伙做生意都有風險,好景是問題不大,但總會有不景期,到時總會面對一定的煩事,因此你要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如果佢地是陌生人,你就要更加小心。

    ------------------------------------------------

    Q21344:

    hello龔sir
    真係好多謝你不停答大家問題
    我想問吓有關買樓你有咩意見

    我屋企人好似想買自住嘅樓
    唔考慮新界

    想買700-1500呎
    我睇返你答人哋,你好似推薦過西環同啟德,請問我可
    以點樣搵到詳細啲嘅方向?
    雖然係自住但都想有投資價值。
    萬分感激

    龔成老師:

    西環、啟德、大圍都是不差的地方。

    首先你地自住,要方便自己,自己喜歡當區的環境。另外,在投資角度,上述3區都可以的,當你睇樓時,唔建議選太舊,或全新樓(因為一般都較貴)。樓齡適中就可以。

    你要具體落區去睇先知。

    西環、啟德、大圍,正是香港、九龍、新界,你原本住那一區,就找翻那一區就得。例如你住港島,就找西環,當然可以西環附近的地方。

    《5年買樓4部曲》有更具體的買樓分析及策略,可睇睇。

    ------------------------------------------------

    Q21345:

    老師,我啱啱睇緊0045 大酒店嘅年報,發現佢嘅資產都好優質,加上起緊三間酒店,同埋財政都好穩健,應該疫後會有得發展。

    但而家個價比低位升咗好多,請問現價算唔算太貴,咩價位可以小注入?唔該晒。

    龔成老師:

    對,大酒店(0045)都有質素的。

    佢主要從事酒店相關業務,發展及管理於亞洲、美國和歐洲的酒店、商用及住宅物業,可分為以下業務類別。
        
    酒店是業務核心,包括發展、持有及管理世界知名的「半島酒店」,提供出租客房、酒店大樓內商場及辦公室、酒店大樓的餐廳提供餐飲、經營酒店附設的高爾夫球場、酒店物業內零售商店等。

    另外亦有商用物業,主要從事出租商用及辦公室物業(非位於酒店物業內者)及非自有酒店內的住宅物業及經營餐廳業務;擁有並管理越南胡志明市的辦公及住宅綜合建築物The Landmark。

    過往都有一定的生意,但盈利就略有波動,不過就好受全球旅遊業的因素影響。

    這股增長力不強,雖然有品牌及規模,但不能視為高增長股,可理解為平穩增長股。企業質素都有,但未去到最高級,現價合理的,不過要明白不是高增長類。

    你現價分注投資,都得,可長線。

    ------------------------------------------------

    Q21346:

    老師你好,我想請問9618,6618兩隻,本身一直持有各一手,這兩隻股有潛力適合再加貨嗎?

    合理加貨價大約在多少?另外想問問9633值得入手和現價合理嗎?謝謝

    龔成老師:

    京東集團(9618)有質素的,如果你現金足,慢慢分注入貨都得,現價合理。

    至於京東健康(6618)有質素,風險就會高少少。

    佢業務主要提供線上線下的醫藥出售和健康管理服務,業務布局包括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健康服務等4個大板塊。

    京東健康旗下京東大藥房,更是內地線上線下收入規模最大的零售藥房。其互聯網醫院,日接診量超過10萬次。

    質素上,京東健康是有的。但由於估值難,不確定性大,暫時合理區頂至略貴,所以如投資,只建議你小注,如果出現回落,而你資金足,都可以慢慢加,但風險度就比京東集團高。

    另外,唔建議太過集中在同一集團的股票類別。

    農夫山泉(9633)有質素的。

    是中國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的龍頭企業,旗下品牌包括農夫山泉、東方樹葉、尖叫等。佢係中國擁有10個區域取水許可證,並在其周邊建立生產基地。

    其產品覆蓋包裝飲用水、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等類別。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2年至2019年間,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領導地位。

    業務上,的確有吸引力的,不過,我一向都新股半新股都無興趣,因為真實面要慢慢先見到。此股可投資,但只建議小注,同時你要明白當中的風險。

    由於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因此企業質素與發展正面,財務數據不差,生意與盈利都有理想增長,不過上市不久,股價較波動,同時上市前數據可能執靚過,因此要注意風險度。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

    現價小注投資好了,這股適合長線的。

    ------------------------------------------------

    Q21347:

    你好龔成!我睇你facebook決定中長線投資較適合我。我上年分注買入幾手小米,平均價$24.25,小米曾經升至$35,但我無放,到最近又回至$24左右。

    一. 我其實是否應在上年股票市場狂熱時放一兩手?這是否我投資經驗不足所致?

    二. 如果我先放部分,同一舊錢便可以再投資,再套用至短炒,我總是用同一筆錢進出買賣,這不會比我長線投資時一大筆錢放置著不能動較好嗎?我唔太明白。

    希望你能解答,謝謝

    龔成老師:

    1)無絕對的答案,在理論上,長線持有優質股,會得到最大的回報,你試想想,如果你多年前買入了騰訊(0700)、港交所(0388),如果你經常捉高位賣出,就會錯過了100倍的回報!

    當然,你會見到中短期,例如上述小米(1810)的例子,都有可能回落,有時,的確在貴的時候賣出,可能可以得到回報,但就有一個風險,就是賣出後「買唔翻」,如果用這套方法套用在騰訊、港交所就會錯失大賺機會。

    當然,你可以取平衡,例如在狂熱期、貴的時候,賣部分,總之,優質股,點都要有基本的貨在手,長線。

    2)原理同上面一樣。

    但你以為短炒能賺錢,就錯了!

    我20年前,都是短炒者,用左幾年,輸足幾年,之後長線投資,就開始不斷賺錢。

    其實我當時,用左幾年時間去學短炒,我當時不斷睇書、上堂學短炒,但最後都是輸,可能是我能力不足吧。

    但我之後做銀行同證券行,見大部分輸錢的客,都是偏向短炒的。

    當然,你問我有無人贏錢,是有的。但就我觀察,長線投資贏錢的人,比短炒的較多。

    另外,如果你分析全球真正賺錢的投資者、經金經理,佢地都無人短炒,都是長線投資的,巴菲特都是反對短炒的。

    因此,我相信長線投資,是真正助我地贏錢的方法。

    ------------------------------------------------

    Q21348:

    老師我有個心結始終解唔開,因為最近買咗樓,需要將手頭上的股票沽出,本身想長線投資,盈富基金及港鐵,但都要急住放,其他的都有可能要蝕放,覺得很可惜

    另外也十分後悔買入屯門碼頭XXX屋苑,雖然本身住屯門,但都覺得比較偏僻,升值能力唔高

    龔成老師:

    首先,你這動作是「財富配置」,你是將股票這類資產,轉為物業資產,這是一個配置過程,無話可唔可惜的。而你著眼於「蝕放」,同樣是無意義的,這只是一個現金的概念。

    至於屯門碼頭XXX屋苑,我睇翻佢的位置,又唔算好差,佢附近有輕鐵站,同時遲D政府話會起屯門南站,預計的落成年份2030年(當然好多變數),對你所選的物業位置,有利的,因此又唔需要太過擔心。

    當然,屯門始終與市區有距離,呎價始終不及,但以整體質素來講,我會認為是中等,不是差。加上佢身處邊海邊,環境不差,同時基本配套都足。

    ------------------------------------------------

    Q21349:

    老師你好,我最近係到更新緊一d企業既合理價資料,我做到比亞廸既時候遇到啲疑問,我地果時上堂你教攞10年既p/e斬頭斬尾唔要d極端數字,然後攞中間個4個p/e黎計數,但係我斬頭斬尾後

    佢既p/e已經係
    最低:33.5
    最高:140

    然後最後計出黎既合理價係$46-$195,我就覺得唔對路,所以想問下係d咁極端既環境下應該點樣篩選p/e黎計數,感謝

    2, 而我金界控股就計到$7-$11, 落差會唔會太大

    3, 最後有關阿里,或者面對住新企業,係冇太多data既時候,我地應該如何估值?

    唔該晒老師

    龔成老師:

    1)其實估值有好多方法,我在初階班所講的方法,是較為基本的方法,去到進階班,就會再教18種估值方法,而不同的估值方法,如同不同的角度,去衡易一間公司值幾多錢,令企業價值更為立體。而比亞迪(1211)這類潛力股,估值的確會較難。

    因此,你上述用的方法,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唯一,同時未必完全適合這股。

    當我地為潛力股進行估值,例如同你上述的方法,在計算有代表性的盈利時,就未必用過往的數字,而是較著重將來的盈利情況,以此作為推算。

    至於市盈率,你要找一些更能代表到這企業現時經營環境的數據,以及同業的市盈率情況,作為參考,但你都要明白,潛力企業,這種方法都不是絕對準的。

    2)金界控股(3918)發展正面,有獨特性,有項目獲當地政府批准發展5幢建築面積共逾580萬平方呎的物業,包括提供共4700個房間的酒店群、娛樂場所及公寓等。我相信長遠對佢仍正面。

    這股股價較為波動,不過都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分注投資可以。另外由於市場新興,在估值上不能太過進取。

    你的估值大致合理,現時可以理解為合理區。

    3)其實可以參考美股的,因為佢之前已有在美國上市。

    當我地面對一些新上市公司(我假設佢無在其他地區上市),我地在分析時,的確會較難,因為佢招股書的數據一定執靚過。所以我地只能作出參考。

    另外,我地可以利用同行的情況,去比較難,但你都要明白,新股的估值,特別是潛力類股,會較難,上市初期,往往由於供求失衡而股價上落好大。

    ------------------------------------------------

    Q21350:

    唔好意思龔成sir: 我唔係好明您建議的收息股548吾會和我現持有的659撞嗎?(公路股)仲有778、435吾會同12撞嗎?(地產股)

    另外659現在的市盈率為141倍係點解呢?對佢長遠阿sir您點睇?對唔住太多問題了,有勞阿sir

    龔成老師: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0548)業務以公路為主,而新創建集團(0659)則只是部分為公路類別。

    新創建係一間綜合企業,可分為7大業務:道路、環境、物流、航空、設施管理、建築及交通、策略性投資。當中可分為兩大類,即是基建及服務。

    因此,兩者的重覆性,又未算好高。

    新創建集團的市盈率高,是由於佢剛過去年度的盈利好低,這主要受疫情及經濟影響,但由於這只是中短期情況,而我地為企業進行分析時,會著重睇企業正常經營年度,因此,這股長遠仍是有質素的。

    至於地產股,置富(0778)、陽光(0435)、都是地產類,而恆基(0012)是綜合企業(但地產業務佔比最多),因此,的確會有行業重覆的情況。你預同一行業,最多去到30%,你可以用這個來作參考。

    ------------------------------------------------

    Q21351:

    老師,我之前上年3.25入左一手京信通信2342,諗住長揸所以之前炒5G概念時上過3.7我都冇賣,但而家佢不斷跌到破埋2蚊

    我知唔應該受短期價格影響,但睇返公司本身我覺得佢暫事增長力不大,所以考慮到增長力同機會成本,我想換去另一隻股票,唔知老師點睇呢?

    我而家應唔應該換馬?

    如果換的話3662奧園健康又是否值得投資?

    龔成老師:

    京信通信(2342)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銷售無線電訊網絡優化系統設備、提供相關工程服務,以及提供電信服務及相關增值服務。

    現時5G的發展,都會對佢有利,但這股規模唔算好大,因此又未算最強之列。但由於規模細,當企業發展時,潛力較可較大。

    質素都算有的,但就不算好強,整體上都有投資的價值。不過睇翻佢最近的業績,又唔算好勁。

    此股唔值得太大比重。

    由於這股質素未算最高之列,因此,之前當熱炒相關版塊時,的確將佢股價過度推高,處貴水平,現時先算合理翻d,但又未算平,而要上翻去你買入價,短期未必得。如果你持貨較多,建議賣出部分轉其他。

    如果不多,你都可以持有,但你預佢增長力又未必好強,除非市場對相關版塊再有炒作,就有機會有較明顯的上升。否則,如果你想財富組合增長力較高,轉其他不是不可。

    至於奧園健康(3662)由中國奧園(3883)分拆上市,主要在中國從事物業管理服務及商業運營服務。

    例如提供住宅及非住宅物業管理服務(安保、清潔、園藝、維修與維護服務)等,業務穩定,現金流不差,但上市年期不算耐,以及現價合理區中上部。

    這股前景是正面的,但平貴問題則要小心,同時不建議太大注。你小注投資都得。

    ------------------------------------------------

    Q21352:

    成哥
    想問隻1266

    第二個問題:想問你會推介邊一個收息股,3988可以嗎?或者會唔會有其他選擇

    龔成老師:

    西王特鋼(1266)主要從事製造特鋼,產品包括主要用於建築及基建項目的普通鋼產品,以及特鋼產品,亦從事鐵礦粉、球團礦、鋼坯及焦炭等商品貿易,以及銷售鋼渣、蒸汽及電力等副產品。

    業務有點波動,過往盈利的上落較大,有時會出現虧損,反映企業對成本較敏感,未能將成本有效轉嫁比買家。企業質素唔算高。

    中行(3988)都是不差的收息股,現價合理,可以投資,但唔建議只集中在一隻收息股,最好建立一個「組合」。

    同時,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的組合,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

    Q21353:

    老師,我在下一年大約靠儲蓄和投資,累積到$90萬左右。

    我現在租金只需$2000,不用擔心住的問題。所以,我想買樓作投資,始終買樓收租比較穩陣,以及可分散資產風險,不用只集中在股市。但是,我對於房地產投資沒有什麼概念,所以,有兩個問題想請教老師。

    第一,我希望將大部份資金投入樓市作投資,購買約$550-600樓。老師您覺得投資樓市,還是應該繼續持有優質股,待資金再滾大才投資樓市?

    第二,放租有什麼需要注意?如何確保「安全」放租?老師有冇推薦坊間課程 / 書 / 其他方法可以了解房地產投資更多?特別是關於放租方面的問題

    龔成老師:

    1)最重要是「平衡」,這是一個財富配置的動作,你要考慮怎樣建立一個風險不高,長遠又有增長力的財富組合。

    如果你買樓後,要用盡所有資金,那就會出現集中風險。

    因此,最好就是等你有一定資金,又或調整目標物業樓價,等你買完樓後,都仍然有一定的股票及現金在手,就是最好的策略。

    如果這刻不足,可考慮利用股票滾大資金先,之後先投資樓市。

    2)你可以睇《5年買樓4部曲》,適合你的。

    至於最初放租,你最好找一些大型的地產代理幫手,好過自己經一些較細的平台去放租,因為當你同租客有問題出現時,大型地產代理,可以比到較多支援你。

    另外,我的網上課程(關於資產配置),都有部分講物業的,你可睇睇。

    http://bit.ly/3pP252j

    ------------------------------------------------

    Q21354:

    老師你好,股票勝經書本里面提及的覆利息,我理解係將股票發出的股息,再用作買入該股票,是這個意思嗎?

    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老師,假如a和b是優質股(a,b不屬於同一類型股票),若果本金只有20萬,應該將20萬重注其中一隻,還是將a,b各10萬分配?

    龔成老師:

    複息由兩部分祖成,第一是股價長期增值,複息回報,第二是派發股息後,將得到的資金再投資該股票。

    如果有一筆資金,而AB都是優質股,應該平衡分配。

    ------------------------------------------------

    Q21355:

    你好呀老師

    領展823 5000股 72蚊
    匯豐5 5000股 46.2蚊
    瑞聲2018 2000股 40蚊

    移動941 1500股 51蚊
    電能6 5000股 45.4蚊
    贛鋒1772 800股106蚊

    持有應該點操作

    龔成老師:

    如果你年齡唔大,其實唔需要太多收息股。

    你上述的組合,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只是部分買入價較貴,不過,我見到收息股類別較多,例如:匯豐(0005)、中移動(0941)、電能(0006),這些股的增長力不強,但收息就無問題,持有與否,其實好睇你年齡與投資風險及目標。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因此,如果你年齡唔大,這類股就不用投資太多。

    至於領展(0823)、瑞聲(2018),有質素及基本增長力,可持有。

    贛鋒鋰業(1772)是潛力股,但估值較難,分析時的確資料較少。由於上市年份少,我地較難有長期數據分析。

    佢為鋰化合物、金屬鋰及鋰電池等鋰資源生產商,業務涵蓋上游鋰資源提取、鋰化合物深加工、金屬鋰生產、鋰電池生產及鋰二次利用及回收。集團提供涵蓋五個主要類別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

    其實佢的產品應用都廣泛,包括電池相關產品、化學品、藥品及新材料等,而客戶主要包括電池材料公司、電池製造商、化學品製造商、製藥公司及電子器件製造商。產品主要於中國、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出售。

    我相信佢長遠有潛力,有長線投資價值,問題只是平貴度的問題。現價略貴,小小注好了,之後等佢回落先正或入,始終行業有一定的變化。

    其實,你投資的股票,基本上都有質素,但就要在比例上優化,你要考慮你的年齡及風險承受程度、投資目標,去決定長遠的財富組合比例。

    ------------------------------------------------

    Q21356:

    老師!想請問一下京東集團9618 及 六福集團 0590,本人9618 100股@385 ,現時賣出京東轉入六福,值搏率是否不高?
    感謝您!

    龔成老師:

    京東(9618)業務有質素,發展仍是正面,不過現價就唔算平。

    佢係一間電子商業銷售平台,佢定位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現時是中國第二大電商,有一定的品牌。同時,根據《財富》按收入統計的全球500強排行榜,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

    佢目前業務已涉及零售、數位科技、物流、技術服務、健康、保險、物流地產、雲計算、AI和海外等領域,其中核心業務為:零售、數位科技、物流、技術服務四大板塊。

    京東已建立自己營運覆蓋全中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以支持電商業務,打造了線上購物體驗,係2017年、2018年、2019年,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9億、3.0億、3.6億。可見已建立了一個巨大的網絡。

    佢經營線上零售,以及電商平台業務,線上零售業務方面,從供應商購買產品,然後直接銷售給客戶,並從24,000多家供應商採購商品。

    佢的物流基礎設施佈局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區縣,包括遍佈89個城市、累計總建築面積約1,690萬平方米的700多個倉庫,包括京東物流技術開放平台所管理的倉庫面積。

    從質素上,這股不差的,現價算是合理區中上部至頂。

    其實這股無問題,就算你持有都得,你只是在之前較貴的價位買入,佢並不是質素轉差,只是股價去翻正常的區域。

    除非這股佔你組合比例太多,否則,你可持有。

    至於六福(0590)有質素的,不過現價的值博率,其實同京東接近,因此不用特別轉。

    ------------------------------------------------

    Q21357:

    龔Sir你好!1186中國鐵建 你點睇?

    $5.07入咗3萬股,想呢幾日想入多3萬股

    現持:
    270x4000股
    288x11500股
    371x10000股
    3033x3000股
    1186x30000股

    呢個組合有冇問題?

    龔成老師:

    中國鐵建(1186)質素算是中等,不算好強,但都不差。

    如果有分析佢多年的業績,會見到佢生意其實都幾穩定,但就無增長力,至於股本回報率處合理水平。但這股最大的問題,就是負債太多,雖然佢現金流好穩定,但太多負債始終會扣分。

    而這一點,亦令佢企業價值不會太高的原因。而現價處於合理水平,但發展力不算強。

    你持有是可以的,買入價合理,可長線,但就未必值得持有太多。同時,當你進行投資策略時,唔應該一次過買入得太急。

    至於其他股票,基本上都是有質素的,可以持有,萬洲國際(0288)質素唔算差的,但潛力就不算強,只是平穩增值的類別。

    有時你見肉價短期上落,都會對佢股價有短期影響,不過,我地分析時,唔好太著重中短期因素,例如短期的肉價格,以及供應等因素,都會對佢中短期有影響,但我地最緊要是分析企業的長期營運模式,發展,而這股正面的,可長線。

    這企業過往的生意保持平穩,業務基本上是平穩的,只是因貿易等問題,令股價較為波動,成為這股的風險。

    投資這股,可說是平穩增長,以及收下息咁,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

    北控水務集團(0371)不差的。

    業務不差,但負債較高,影響了企業價值,整體來說,可長線,但唔建議持有太多。

    粵海(0270)無問題。

    而南方恒生科技(3033)有質素,是潛力基金,可長線,你可持有,但由於潛力類基金股價上落較大,因此又唔建議持有過多。

    ------------------------------------------------

    Q21358:

    你好老師,我今年29歲,正在租樓,已婚,有一囡。

    將會買樓自住,考慮到底應該用買樓的錢來買樓?還是股票投資好?

    樓價因為識買家的關係,比現時市場平15%左右,打算最少會住5-10年

    如買樓,手上和每月就沒有閒錢能夠股票投資。
    我應該如何選擇買樓還是股票投資?

    帶返頭盔,有記錄每日支出,預計到當供樓後,2人每月閒錢有千幾蚊左右,預留小朋友Playground 用 / 疾病 等等。

    現時租樓反而會每月多返3千幾4千蚊 可以做股票投資等等。

    龔成老師:

    如果正常的情況,做好股樓平衡,財富配置是重要的,即是最好的情況,就是你買入物業後,仍有一定的股票、現金剩,令你的財富處於平衡的狀態。

    不過,你如果能以較市場平15%的價去買物業,就算做不到上述所講的情況,都值得做。

    當然,你要考慮翻物業的質素,起碼不能太差。同時,平15%的定義,是比較同區同類的單位,以佢地的成交價作比較。

    因為15%在物業市場是一個可觀的數,就算這動作令你風險度提高,都值得進行。

    因此,你可以買入該物業。

    但在之後,就要加強力度去進行儲蓄、投資,令你整個財富組合,盡快平衡翻。

    ------------------------------------------------

    Q21359:

    老師
    怎樣可以
    2萬
    20萬
    變100萬

    龔成老師:

    要這樣變$20萬、$100萬,當然是一個極高回報,你背後一定會承受好高風險的,因此不建議。

    當然,如果集中投資潛力股,並掌握了買賣時機,要找到10倍股,不是不可能,但就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同時要較長時間,等企業成長,先有機會做到。

    因此,這是一個不易的回報,建議你調整投資目標,合理翻。同時,可以努力增加知識,以及花更多時間去尋找潛力股,但都要明白風險與回報的概念。

    ------------------------------------------------

    Q21360:

    成哥,之前睇你本書嘅推介買咗中生(1177)及同仁堂科技(1666),但忍唔住有錢賺所以放咗,不過我會等佢回落會再買返。

    最近呢兩個月買咗三隻新股諗住長揸,分別係:
    百度(9888)->$219
    6993(藍月亮)->$15
    賽生藥業(6600)->$18.7

    但係表現未如理想係咁跌

    請問呢3隻股票是否值得長揸?亦是否值得撈底?請賜教!謝謝

    龔成老師:

    持有優質股,特別是有增長力的,就盡量長線投資,例如中生(1177)這類。

    如果你組合無醫藥類,就宜等機會再買翻。

    至於你新買入的3股,第一,新股你要留意翻風險,因為我對新股一向較一般,佢地的財務數據往往因為上市而執靚左,加上新上市供求失衡,股價一定好波動,因此要注意風險。

    百度集團(9888)有質素,但股價上落大,唔建議持有太大注,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果你想加注,等跌多少少先。這股可長線。

    藍月亮(6993)有質素的。

    佢有「中國P&G」之稱,成立於1992年,擁有衣物清潔護理、個人清潔護理和家居清潔護理三大系列共73個品種的產品。

    佢係中國洗衣液有龍頭地位,加上毛利率高,賺錢能力強。睇翻佢之前的資料,以零售額計算,藍月亮在洗衣液市場、濃縮洗衣液市場及洗手液市場的市佔率均為第一,分別為24%、28%、17%。

    整體有質素與發展力,不過現價唔平,之前貴,現價算是合理區頂,你小注持有都可以。但暫時唔好加注了。

    賽生藥業(6600)都有發展力。

    佢係一家擁有產品開發和商業化集成平台的生物製藥公司,戰略上專注於包括腫瘤及重症感染治療領域。憑藉集成平台,力圖在治療領域開發優質上市產品,包括自有產品日達仙及在研藥物的組合並對其進行商業化。

    佢主要從事銷售自有產品日達仙;銷售授權引入產品;及代表業務合作夥伴在中國銷售推廣產品。

    佢亦開始開發多種在研候選藥物。目前在研候選藥物組合包括多個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或更早階段的早期階段候選藥物。

    日達仙已獲列入肝癌、胰腺癌及淋巴瘤治療指南,並已獲得多個司法管轄區的批准,包括中國以 及韓國、泰國、阿根廷、意大利、柬埔寨、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等其他國家。

    整體來說,這股都不差,都有投資價值。但業務始終波動,小注持有好了。同時唔建議太急加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1 22:31:34
    有 419 人按讚

    Joe:「美國上半年的零售銷售成長相當強勁,即使過完Q3,美國S&P500企業的營運成果,很高機率還是會獲利亮眼,美國算是脫離了疫情的包袱了,美國科技業的成長速度很快,正在持續提高美國企業的生產效率和人類的生活便利性,未來幾年,仍然是科技業快速成長的趨勢。」

    疫苗普及率提高、經濟逐漸復甦,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RF)上調美國零售額的成長預測,預估比2020年成長10.5%~13.5%,自1984年以來美國最快的成長,NRF首席經濟學家Jack Kleinhenz預估,隨著經濟復甦,消費者將大量消費,2021年零售額將成長10.5%至13.5%,估計總額將達4.44兆至4.56兆美元。不過預測對象為商店和網路銷售,不包括汽車經銷商、加油站和餐廳,2021年2月預估零售額將成長6.5%~8.2%,全年銷售額將超過4.33兆美元;另外,全年GDP成長也從原本預期的4.4%~5%上調至約7%,相較之下,2020 年零售總額為4.02兆美元,2019年為3.76兆美元。

    Kleinhenz 認為,政府的刺激措施助長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同時帶動比預期快的經濟復甦,「我們看到經濟明顯強勁、有彈性的跡象,而許多家庭已經準備好恢復一些正常生活、工作和娛樂。」儘管預測樂觀,零售業仍面臨挑戰,因為還有通貨膨脹、港口擁塞和工人短缺等問題。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零售銷售在3月飆升10.7%後,4月停滯不前,5月數據則尚未公布。

    Walmart、LEVI'S和Macy`s百貨等零售商最近公布第一季業績,表現相當強勁,也提高對今年的預測。梅西百貨執行長Jeff Gennette在5月財報會議表示,隨著消費者購買行李箱、鞋子、新衣服和化妝品,預計原本壓抑的需求會持續存在,且不是短期現象,過去三個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60萬,今年前五個月就業人數增加1.7%,這在正常時期可以算是佳績了。但現在不是正常時期。經濟正在迅速重啟,消費者手裡有好多聯邦刺激計劃提供的現金,零售銷售、工廠訂單和房地產都如火如荼。根據IHS Markit計算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底,經通脹調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5.3%。

    GDP與就業機會的增速並不匹配,這之間的差距可以通過每位工人的產出激增體現出來。美國正處於生產力繁榮時期。這對薪資和通脹是積極因素,因為增加的收入可以消化掉加薪的影響,而企業無需提高產品售價。如果僱主認為他們不用招聘那麼多人就能實現營收目標,這對就業前景來說並不是好消息,經濟衰退期,僱主在營收下滑情況下通常會裁員遲緩,從而導致生產力下降。而營收回升時,他們增聘人手也比較遲緩,生產力則會反彈。這場疫情已經打破了這種模式。在過去四個季度中,有三個季度的企業每小時產出都在增長。在今年1月至3月的季度中,每小時產出同比增長了4.1%,為10年來最快。

    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輪經濟衰退的不同尋常之處。像休閒、酒店和其他面對面服務行業這樣的低生產率、低工資部門的裁員,人為提高了整體的平均生產率水準。但這場疫情也可能已促使公司改變了商業模式,增加了技術的應用,利用相同的勞動力創造出更高的銷售額。私募股權管理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CG)全球研究主管Jason Thomas表示,自疫情開始以來,佔總體裁員人數三分之一的行業產出水準有所上升,包括零售、資訊、金融、建築以及專業和商業服務。

    Thomas說:「這次經濟衰退導致了遠距工作增加,對技術依賴度上升,從而自行發展而不受控制。」高管們開始問一些「尖銳問題:為什麼我們要佔用這麼多辦公空間?我們確定我們的成本基礎有這麼大的意義嗎?為什麼我們要在辦公室之間進行這麼多旅行?這次的經歷恰恰證明了之前你對可利用的前沿技術多麼無知」。

    的確,隨著企業大舉投資雲計算、協作軟體和電子商務,第一季度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軟體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0.5%。其中一個受益者是CardFree Inc.,該公司為餐飲經營者設計和運營線上和移動點餐系統。CardFree的首席執行官Jon Squire稱,該公司的應用軟體讓餐館能夠更好地預測和管理收到的訂單,以優化人員和產能調配。

    Monty's Good Burger最先採用了CardFree的平台,以保護顧客和員工的健康。該公司在洛杉磯地區開設了四家素食餐廳。顧客可以用手機點餐,無需在餐廳內排隊15分鐘至45分鐘。該公司的合夥人之一Bill Fold說:「隨著該應用開始深入人心,我們的業務表現特別好。」該公司約40%的收入來自於這款應用軟體,這使得員工為顧客服務的時間大大減少,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備餐上。這樣一來,各門店的員工數量與疫情前持平,但銷售上升了10%。如果沒有使用這款應用軟體,「我們的銷售將會下降」。

    Silver Diner Development在華盛頓特區經營著20家餐廳,疫情期間,該公司的外賣訂單比重從20%上升到80%。

    該公司資訊技術主管John Huddle表示,CardFree簡化了外帶流程,顧客可以通過簡訊買單,或者掃描二維碼買單。「原來需要跑兩三趟才能完成的路邊送貨流程,現在只要一趟就能完成。這節省了大量勞動力。」

    Silver Diner不打算裁員。隨著限制措施解除,外賣訂單比例已回落到30%至40%,該公司正努力為餐廳配備足夠員工。但Huddle說,CardFree等技術將使Silver Diner有能力提高現有員工的使用效率。他說:「同樣數量的員工將能搞定更多訂單。」

    Huddle說,最終,績效出色的服務員可以在移動設備上接單,增加他們能服務的餐桌數量,但這項技術直到現在才變得實用。技術將提高員工生產力,從而幫助該連鎖店適應因就業市場緊俏和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提高而導致的工資上漲。

    目前,阻礙就業增長的是供應不足,而不是需求不足。4月份的空缺職位攀升了100萬,達到930萬,是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準。小時工資正在快速增長。在失業率仍接近6%的情況下,如此多的工作機會沒有得到填補,說明許多人在觀望,要麼因為他們仍擔心疫情,要麼因為可以從失業保險中獲得同樣多或更多的收入,要麼因為他們已經改變了對工作的期望。

    在未來幾個月裡,隨著疫情的消退和強化失業保險的到期,這些制約因素應該會有所緩解。科技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工,顯然是有限的。儘管相關的宣傳聲勢浩大,但機器人還沒有取代廚師,甚至還沒有取代服務員。不過,勞動力短缺持續的時間越長,給工資帶來上行壓力,企業就越有動力轉向技術以節省勞動力,就業復甦需要的時間就會越長。

    https://technews.tw/2021/06/10/nrf-grocery-shopping/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43297?mode=whole

  • 根深企業餐飲集團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3-24 10:10:51

    《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第一: 麻雀館賺幾錢?

    全文內容: 

    (旺角卡門電影開端) 這樣的電影已過時了! 已是30年前了。我並不是鼓勵你去賭錢,不過真的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揭開麻雀館這個神秘面紗。我走遍港九新界七間不同的麻雀館,與不同的負責人私底下了解過他們如何運作。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十大麻雀館如何經營? 你要知》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麻雀館每月從中抽取利潤(俗稱抽水)超過千萬,是真的! 但成本高到你不能相信,為了留住客人,什麼都會送,成本十分驚人。一旦計錯數,隨時會蝕本。但要記住,是麻雀館,並不是麻雀會! 麻雀會只是普通「會所牌照」,不能抽水,牌照並不值錢。麻雀館就不同了,並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得到。要了解麻雀館,先跟你講解一下相關的歷史。


    麻雀館的歷史一定要先提雞記,與他的始創人:麻雀業鼻祖—林坤。1933年他於廟街經營了雞記士多專門售賣零食,當時如果沒事幹,便會於門口擺放幾張麻雀枱供街坊打麻雀耍樂,每人每日收一毫子。怎料來打麻雀的街坊越來越多,麻雀生意越來越好,便索性關閉士多業務,而其他士多又效法,法例又沒有監管,從此越來越多的麻雀館相繼誕生。

    後來由於太過盛行,1955年港英政府決定立法全面禁賭,頭號目標就是要打擊全港成行成市的麻雀館,令麻雀業瀕臨滅絕的危機。

    人稱雞叔的林坤,就組織了一個「港九麻雀商會」跟政府理論,指出打麻雀乃中國國粹,亦是平民百姓的消遣娛樂,有錢人可以去賽馬,但窮人又可以到哪裡消閒呢?

    他認為香港人打麻雀就如外國人玩啤牌一樣, 如果要禁麻雀,不如一併禁啤牌。 再者,啤牌可以安安靜靜於家中耍樂,但麻雀噪音比較大,容易影響鄰居,因此於麻雀館內有規範的情況下會更好。經過他一連四個月的游說,終於能夠說服港英政府,於1956年刊登憲報,宣佈麻雀業合法化。並以一副麻雀牌的總數144隻作上限,發出144個牌照。 油麻地雞記亦因此而成為香港第一間持牌麻雀館。

    當時港英政府為免鼓吹賭博,牌照上英文名稱是以Mahjong School (麻雀學校), 因此輸錢會被取笑為交學費。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麻雀館的現況? 以前麻雀用竹製造,因此麻雀館又名竹館。麻雀館一向予人感覺是江湖人物的生意—品流複雜,烏煙瘴氣,粗口橫飛,龍蛇混雜,打架霸地盤,刀光劍影,無法無天,動不動就拉去後巷拳打腳踢,沒有監管的九反之地。加上七八十年代,很多警匪/英雄/江湖電影中,麻雀館內的暴力情節為大眾洗腦,如果你未入過麻雀館的話,以上全部都可能是一個假像。

    因此,2007年起業界就團結起來,全行通過不能夠再將麻雀館外借拍江湖片,免得形象再受損。

    但老實說,形象已經負面便很難改善,令很多第二/三代皆不願意接手,再加上顧客群老化,最衰落的時候是2003年沙士一役令到很多間麻雀館倒閉。新牌又難以申請,舊的相繼倒閉,現在全港就只剩下大約六十間持牌的麻雀館。

    沙士後鹹魚翻生,多謝 (1) 自由行,(2)新移民,(3)很多麻雀館都放棄廣東牌, 引入深圳牌的碰槓牌玩法,亦即全沖牌,俗稱「跑馬仔」以鬥快食糊為目標, 只可碰,不可上,不再浪費時間造牌及計番,除食糊能夠收錢外,開槓亦有錢收,以及 (4)自動麻雀機的盛行,縮短時間至每局三至五分鐘就完成,立刻付款。減少出千的機會。新玩法吸引了不少年青人以及大陸客,現在可以說是從返麻雀業界的黃金歲月。

    第八: 黃金歲月? 麻雀館如何出牌? 現在的牌照正式稱為「麻將/天九牌照」,由民政事務總署發出。出牌條件包括:

    . 不得於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以外的時間營業

    . 18歲以下人士不得內進

    . 不能向客人提供任何貸款或賒帳

    . 抽佣不能多於牌照列明的上限,一般是5%

    . 持牌人必須親自經營管理,不能轉讓牌照等。

    以上項目都比較容易執行,以下3項條件才是最難以執行:

    (1) 你需要證明申請人是合適經營麻雀館;(2) 地區有確實的需要去開設多一間麻雀館(public demand);以及(3)充分考慮區內人士可能會提出的反對。如果我家樓下突然開了一間麻雀館,我也一定會反對。

    難怪行外人想申請麻將/天九牌照根本上是不可能。即使是行內人,也起碼要申請一年至一年半。期間還要納空租,所以麻雀館若非自己的物業是相當難申請的。

    還有請你留意一下,中環/上環/西環/柴灣/小西灣/赤柱/ 將軍澳/九龍灣/青衣/東涌/沙田/上水等等地方,皆沒有麻雀館。 並非因為以上各區均沒有public demand,而是政府根本不願意通過申請。

    第七: 麻雀館內有什麼設施呢?一進入門口,先見一見關公。記住營業期間要持續上香,避免得失意頭而導致輸錢。除了傳統祭品之外,最緊要擺放足夠的生薑,何解呢? 因為「夠薑」(夠膽)。 我錄這一條片都可以算是夠薑了。

    茶水間,全場閉路電視,當然是以防有人出千,以防員工中飽私囊。牌例介紹, 若然不明白便可以問人解釋到你明白為止。牌種吊牌則顯示每張枱的注碼,當抽水後員工會拍一拍吊牌表示已經抽水。牆上面會有水兜,兜著已抽水的細額面鈔及銀幣;而水箱則用來裝金大額面鈔。

    賽馬有分草地及泥地。而打麻雀亦一樣。舊式廣東牌用的是酸枝木檯面,因是啡色,故行內稱之為「泥地」。而新式的全沖牌(深圳牌)改用的電動麻雀枱,一般是綠色絨布檯面,故行內稱之為「草地」。 由於流轉量快及抽水量多,因此絕大部分都會選擇「草地」。

    第六: 麻雀館規則

    不要想得太複雜,比起廣東牌簡單得多。Really?! 我是麻雀門外漢,但我去了七間麻雀館打麻雀,一入去我就會選擇最細注碼的枱,通常100/200,與另外三個陌生人打牌,並說明我是初哥,會比較慢。他們都是很友善的,還會教我打牌。如果不夠4人呢? 沒關係,他們還有「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方便幫人客湊夠4人開枱。

    我雖然前後支付了一千多元的學費,但其實我都有食糊的。再加上其中幾間,一進去便給我利是,足足100元,對於我這個「運吉」的客人來說也算不錯。

    牌例? 打法為大陸碰槓牌(即跑馬仔),以鬥快糊牌為目標。不用造牌或計番數,只準碰牌(例如三隻九萬),不準上牌(例如一二三萬)。開槓即收錢 (例如4隻四萬)。以100/200為例,自摸明槓每位收100,自摸暗槓每位收200,打牌給對手槓,一人輸300,如槓後自摸或再槓就三家均需付款。出沖,一人輸200。自摸食糊每位收200,自摸之後再中獎馬,每位再收多200。何謂中獎馬呢? 意指你食糊後,會有一次機會,按你的位置要抽到以下的牌就可以贏雙倍錢。所有牌例要說也說不完,但基本上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行內人會形容為八成靠運氣,兩成靠技巧。

    試想想,我這個初哥,去了七間,也只是輸了一千多元。如果去澳門絕對不只這個數。與澳門不同的是,你是與賭場對賭。而麻雀館則純粹抽水,誰贏錢就抽水5%,可以說是沒有風險可言。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持牌人—即是最終負責任人,任何責任均需由他來承擔。

    頭排—即係店舖總管,通常會站在舖中間,一眼關七。

    巡場—負責看守自己範圍內左右兩邊的麻雀枱

    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麻雀館給他們的指引,一般都是「贏少少或是打和」,避免大輸大贏,以吸引客人繼續打下去。

    圍場—即是穿便服的戥腳,又稱「特約客戶commissioned player」。免得讓人客有被三個制服人員包圍的感覺,好大壓力的!

    後生—即是跑腿,幫人客買零食/交電費/買餸等等

    茶水—即是斟茶遞水

    水袋—即是拿著錢袋到處走,負責幫人客找零錢及抽水

    櫃面—負責現金收支

    庶務—即是打雜

    賬房—即是管數

    以一間三十張枱的麻雀館為例,員工足足有六十人以上。麻雀館的工作,一般都被認為是「筍工」。每一位員工都入職數十年都不願意辭職。何解呢? 雖然上班12小時,但通常都包括膳食時間及小息時間。零售業通常上班六天才放假一天,但麻雀館則是上班兩天便放假一天。

    何謂資本主義? 我現在就展現一個最完美的典範給你看。麻雀館行規,如賺錢呢? 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我重複,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基本上除底薪以外,按職級分份數多少,頭排分兩至三份,後生分半份。以二線區的麻雀館為例,每月每份花紅約七千元至萬蚊,如果旺區,如旺角,一個普通女工的月入隨時高達六至八萬。 以前就會日日結帳分紅,不過由於太麻煩了,現在已改為每個星期分紅。是否好過一般上班族要等到年底才有分紅呢?為什麼我會知? 不是我編的,而是「鷄鳴報喜」這本書有寫!

     
    第四: 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了解完行內的術語你便會明白了。

    銀頭—每日開店時做生意的現金

    水份—麻雀館每日抽水生意的收入,一般都是抽贏家的5%。

    上數/下數—即是指員工落場戥腳,贏錢就是上數,輸錢就是下數。行內人士稱,一般都是輸錢的, 因為一家對三家,卻只玩一會,輸錢的機會率當然比較大, 平均約10-20%。

    看看這張「上下數」更紙。最頂的數字就是員工圍客編號,上半紅色字是「上數」,下半藍色字就是「下數」。

    還有:

    大閘—就是每日固定支出,例如人工,租金,水電等

    小閘—就是每日不固定的支出,例如人客的餐飲費,利是,日用品等

    哪麼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好簡單,你就要睇「收實」。

    收實—就是水份(即是5%抽水)減去大閘、小閘(即是固定支出及雜項)、再加/減上下數、即等於每天的盈利或虧蝕。

    但要緊記,老闆只收六成,其餘四成會分給員工,這樣才能夠上下一心,真是良心企業。我還未做得到!

    第三: 麻雀館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店舖通常都是自己的物業,因此並無租金可言。員工人工? 賺錢才會分多點給他們。

    要吸引新客,留住舊客,最大的成本當然是顧客服務。來到麻雀館打牌,舖內固然有免費茶水及小食,想叫跑腿幫手買零食或者叫外賣都無問題,想吃得比較好?魚翅/鮑魚/燕窩,都無問題。交水費/電費/去街市買餸兼接小朋友放學呢? No problem! 最緊要是你留低打得開心。當然大家做生意,如果你打得細,便不要要求太多了。

    對於大陸豪客而言,正! 專車口岸接送,包飲、包食、包住、包shopping。聽說,人客撞壞了別人的車,麻雀館都會負責維修費。成本是否很高呢? 行內人士稱,這些貼身客戶服務的成本已佔了水份的二至五成。但如果你不是這樣做,而其他行家做,你便會流失客人。真是生意難做,這也是業界最擔心的成本失控。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這些情節,過氣了。雖然間中都有報道,稱麻雀館有人出千。但近年真的不太多。如何防範呢?

    (1) 麻雀館的麻雀牌一般比較大隻一點,較難用掩眼法。現在碰槓牌的新玩法, 簡單,快,亦都比較難出千。

    (2) 一般幾個朋友入去,都要分開枱坐,免得幾個串通。四周圍都是閉路電視, 加上幾十對員工的眼睛望實哪個熟口熟面的老千出現,一見到你打牌的方法出現問題,就會馬上請你走並跟你說:「外面有人找你」,你便明白了。

    最後,第一,麻雀館賺多少錢呢?

    現在香港最大的麻雀集團就是瑞興麻雀,包括瑞昌、瑞豐、誠興麻雀館等。由前探長石鑑輝創立,人人都知道他身家幾百億。代表麻雀館,肯定賺到錢。新玩法、新移民、新遊客、新設備,成為麻雀館近年的四大新動力,但政府現在又難發牌, 我自己親身去了好多間麻雀館,都要排隊打牌。往往旺足12小時。現在就要跟你計數。

    以一間麻雀館有三十張枱為例,每局玩三至五分鐘,即是一小時就能夠玩12局,三十張枱,12小時,全場全日就有4,320局。我明白,未必由朝旺到晚,就打個七折,即是每日3,000局。

    注額平則街坊100/200,貴則旺區10000/20000,開槓馬上付款,自摸三家付,中獎馬又雙倍,就當每局平均係300/600,明槓每位300,再自摸食糊每家收600,合共2,700,抽水5%即係13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