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根據判斷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根據判斷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根據判斷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根據判斷英文產品中有35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阿布X布布遊戲實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免費鑽石 #FreeFire #阿布布布 Free Fire 免費鑽石3.0教學公開之前可以答應我一件事嗎? 增加Google問卷獎勵的秘訣 google opinion rewards 大家好我是阿布 昨天本來要發免費鑽石3.0 但是前天發生的體驗服事件 所以緊急撤下已經預排的免費鑽石3.0影片...

根據判斷英文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4:27:35

【@businessfocus.io】中國多地爆發炭疽疫情 山東14歲學生發病9天身亡 .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清零之際,中國多地上月起爆發炭疽確診病例,目前甚至已有患者死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8月27日發佈報告指,截至8月15日,山東省疾控中心通報濱州市2宗炭疽確診病例,其中一...

根據判斷英文 在 鷹式家庭= 在恩 + 在熙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19:56

講到制約人們常常有負面的情緒,認為制約是不好的,然而「制約」其實處處可見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業績獎勵就是操作制約中的正向增強,當員工有期待的行為出現後,給予正向增強(獎勵)刺激。 完整部落格文章在 @zion.zenith 主頁連結處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 ७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06 06:47:43

#愛莉兒3y 我是無法每天都想新玩意的懶媽 所以這學習單是為懶媽設計的 (((咦 ❶ 難易度自行調整 ❷ 𝗔𝗿𝗶𝗲𝗹可獨立完成 ❸ 每日更換題目不無聊 ❹ 重複書寫不浪費紙張 ❺ 薄薄一張無敵好收納 ❺ 爸爸陪玩也沒什麼困難 𝗔𝗿𝗶𝗲𝗹很買單呢就這樣寫了一週多了👏🏻 ✍︎ #準備 單面空白紙...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1:54:43
    有 99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1:36:19
    有 2,900 人按讚

    我個人認為這篇文章是講得最透徹的。疫苗相關的醫藥審核制度,核准藥證/緊急授權,本身其實真的沒有一個硬標準,歸根究柢還是視時空環境、利害權衡之下,做出來的道德抉擇。
    ​​
    🔹    🔹    🔹

    原作者:iamlam2005(山風)
    ​​
    這些問題從EUA還沒通過到現在,已經很多人講過了,我也懶得再複述一次。但你會吵這些,代表你根本沒想通醫藥審查的本質。

    你就先想一個問題:如果三期這麼香,AZ幹嘛不做傳統三期?BNT幹嘛不做傳統三期?莫德納幹嘛不做傳統三期?如果做了傳統三期,監測個三年五年,我們就會知道原來目前的疫苗根本沒辦法防止感染,防止傳播,也不能打疫苗之後就脫口罩、停止NPI,這些檯面上的疫苗(可能包括高端)通通應該退回去重做,我們就不用浪費這麼多錢來買一堆半成品!

    你一邊想,我們一邊來看看2009年的國光H1N1疫苗:

    1. 只做了相當於傳統一、二期合併的人體實驗,受試者480人。是高端的1/10。

    2. 從選病毒株之後只過了半年就拿到藥證,還不是EUA。

    3. 沒有保護力數據。當時是跟諾華疫苗比抗體,沒錯就是免疫橋接。同時血清陽轉率的要求是是70%,今年聯亞89%都被刷掉了。

    當年的新聞稿:https://reurl.cc/r18OaN

    所以你說什麼「全世界首例,免疫橋接EUA」,這太小兒科了,當年是免疫橋接直接給藥證欸!這支疫苗,大家還不是打得很香,每年打。而從2016年開始,國光公司改成用重組蛋白技術來做Flublok Quadrivalant疫苗,不再需要搶購雞蛋了。核准依據就是「與其他四
    價流感疫苗的比對性臨床試驗」,也沒有做傳統三期。

    然後2015年,藥事法修法,才多了一個緊急使用許可的條款,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藥事法48-2第二款。否則在那之前只有「拿到藥證」跟「失敗重做」兩種選擇。

    三期並不是什麼科學標準,它跟「手放開蘋果會往下掉」「水在攝氏零度會結冰」不一樣,不是什麼顛撲不破的物理定律。到底要不要許可一個新藥、新疫苗,它本質上就是一種道德選擇:

    「在怎樣的情況下,我們允許自己的同胞接受一個新藥的使用風險」

    這很明顯是一個道德抉擇,科學資料只是幫助我們進行判斷而已。

    你拿癌症用藥的審查來看就會很清楚。為什麼癌症化療用藥的副作用都那麼強?生物學上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癌細胞是人體自己的細胞,你要攻擊癌細胞就會攻擊到有同樣特徵(複製旺盛)的正常細胞。

    可是從制度的角度來看,之所以癌症用藥副作用這麼強也會通過審查,就是因為我們認為它過比不過要好。比起掉頭髮、嘔吐這些副作用,讓病人無藥可用最後走向死亡,更讓人難以忍受。反過來,如果今天審查的是感冒用藥,我們大概就不能接受比頭痛更強的副作用。

    甚至很多藥不是因為它「更有效」而被許可的。比如說乳癌的化療用藥,第二代小紅莓,它的療效並沒有比第一代要好。它之所以被許可是因為它的副作用少的多,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QoL(生命品質)。有效性從來就不是通過與否的唯一指標。

    當年翁啟惠的新藥在浩鼎解盲失敗。也有人說它可能是選錯了指標。因為它用腫瘤尺寸當做指標,但是免疫藥物會引起免疫反應攻擊腫瘤,反而會讓它發炎腫大。因此就算它有效,在實驗期間腫瘤尺寸並沒有下降太多。有人在猜測,如果用的是最終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或是其他指標,搞不好解盲就過了。

    這就是為什麼免疫橋接會被稱作「替代性指標」,因為原本的「有效性試驗」(也就是所謂的保護力數據,efficiency)也只不過是另外一個比較常用的指標。你到另一個時空背景底下重做一次,不會得到相同的數字。他們都是指標。這些所有的科學資料,不管是有
    效性試驗、副作用、抗體濃度....他們都只是一個指標而已,是拿來讓審查委員參考用的。

    神靈你就是眼睛裡面都看不到人,只看到理想的社會模型。不符合這個模型的你就認為是德性有所欠缺,或是執政黨的問題。而且不管哪個議題都一樣。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神奇的機器,你把數字輸入進去,它就會自己跑出一個核准與否的答案出來。國家是人組成的,不是神,也不是AI。答案要自己去找。

    你如果有去看高端或聯亞的審查會議紀錄,你會發現在會議一開始,主席都會宣布「目前(根據若干理由)認定有緊急公衛需求,請各位專家在這個前提下進行審查」。這個宣布就完美解釋了我上面講到的,一種新藥要不要核准,它是一個道德選擇。你必然是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背景底下做選擇。你不可能開上帝視角知道說這個藥半年、一年、十年之後會不會有更好的替代品。如果你現在只有一個療效50%的藥,你也只能用,你不可能說十年後會出一個療效90%的藥,所以我們就先等十年。不管是EUA還是藥證都是這樣,而EUA「道德選擇」的性格又更強烈許多。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真的要問為什麼沒有三期就要人打,那我也可以反問,為什麼沒有傳統三期就要人打?為什麼不追蹤打疫苗之後半年、一年、兩年的保護力跟副作用?只追蹤兩個月就解盲做期中報告?腸病毒疫苗做了17年,為什麼不能跟他一樣嚴謹?為什麼要核准一個施打半年之後抗體濃度會下降的疫苗?如果我們使用的是正確的疫苗,搞不好真的可以達成群體免疫!

    而你也知道答案是什麼,就是時間不夠。你要在時間不夠的前提下做選擇。痛苦的選擇。以色列核准BNT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有變種病毒,也不知道它的效力會下降的那麼快。但它不可能等到三期先做一年看看疫苗效力會不會下降再來決定要不要核准。否則這一年之內可能會多死很多人。

    就跟2009年一樣,當年沒有緊急使用許可的條款,如果當時的審查委員宣布H1N1失敗不給發藥證,那台灣就要面臨外購一劑難求(當時是真的一劑難求,比現在還誇張),國內又自己生不出疫苗的窘境。審查委員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就是「核准是不是比不核准還要好?」,而不是在那邊糾結為什麼沒做完三期,為什麼沒有有效性試驗。因為就是沒有,而你現在就要做決定。

    而對武漢肺炎疫苗來說,台灣當然是時間不夠加上外購不穩的雙重困境(而有些人還在幻想多下單就會多到貨),我們是在這個前提下認定它有緊急使用需求。

    EUA的重點就是緊急使用需求,而不是要做出一支完美的疫苗。你沒有緊急使用需求,後面有再多資料都不用談。所以AZ在美國也拿不到EUA,因為美國已經不缺疫苗了,並不是因為AZ資料不夠。

    🔹    🔹    🔹

    做為題外話,今天這些疫苗要走什麼流程通過,不會是蔡英文可以決定的。就是專家提議,她點頭,就這樣而已。她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做不做國產疫苗。就好像當年H1N1疫苗那如今看起來很陽春的流程,也不會是馬英九決定的。

    重點是,不管是什麼流程,審這些疫苗的都是同一群人。當年叫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如今叫衛福部食藥署。他們就是陳時中後面的人,也是全台灣最懂疫苗的一群人。現在你看到的張上淳、李秉穎、陳建仁、黃立民這些人,當時也都參與其中。數十年如一日。當年幫馬英九扛砲火,如今幫蔡英文扛砲火。當年還有多一個李慶雲,今年六月過世了。所以現在李秉穎會被叫小李P,不是要裝可愛,是他上面還有一個大李P。

    如果你要做政治判斷,就不該把這個疫苗流程當成是蔡英文的問題(或是政績)。你唯一可以問的就是,我到底相不相信這群專家。因為AZ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Moderna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BNT進來的EUA,也是他們審的。一但疫苗有任何狀況,不會是天邊的「國際認證」來幫你負責。連正式藥證的藥害救濟都很困難了,怎麼還有人會幻想自己在EUA的情況下打「國際疫苗」就會有「國際保證」?不管你是打國際疫苗還是國產疫苗,通通都是你看到的這群食藥署的專家來處理,也只有他們可以處理。

    李慶雲當年把自己的女兒找去試驗麻疹鼻噴劑疫苗;把自己的兒子找去試驗日本腦炎疫苗。如今連加恩把自己的三個小孩送去做臨床實驗。陳建仁自己也參與高端疫苗的人體實驗。發現自己打了兩劑之後,都是安慰劑,沒有要求補打,而是自告奮勇繼續參與第三劑--也是安慰劑組的試驗。換言之,陳建仁到現在還沒打(真的)疫苗。

    你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這群燃燒自己生命的人。還是說你寧願相信他們是為了炒股、為了試驗疫苗故意放毒進來強迫台灣人去打疫苗、給蔡英文打假針、給一般民眾打食鹽水。雖然我對你的判斷力沒什麼信心就是了。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49:41
    有 259 人按讚

    中環街市裝修後重開,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第一代的中環街市,最早建於1842年。旁邊的砵典乍街紀念第一位香港總督——砵甸乍爵士。這個教科書上讀到的名字,今天還變成了酒店的名字(石板街酒店英文名就是Pottinger Hotel)。

    19世紀英國所向披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象徵清朝敲起喪鐘。當耆英與砵甸乍於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鴉片戰爭爆發後不久,日本也遇上跟清朝一樣的麻煩。1853年,美國艦隊司令Perry率領四首軍艦駛入江戶灣(東京灣),在日本引起的騷動不亞於13年前英國軍艦到達大沽口。

    當時手日本民間流傳這首歌謠:

    「泰平の眠りを覚ます上喜撰、たった四杯で夜も眠れず」

    歌謠中的「上喜撰」,本來是一種京都宇治出產高級綠茶的名稱。由於跟「蒸氣船」的讀音「じょうきせん」一模一樣,用諧音諷刺幕府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再裝睡。

    歌謠表面說喝四杯「上喜撰」會徹夜難眠,實際上是諷刺四條蒸氣船的到來,從此將令德川幕府不得繼續安眠。

    德川幕府面對Perry送來的國書,神態猶如清道光帝手持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第二年,德川幕府在武力的威逼下終於接受美方條件,簽訂條約被迫開國。

    缺口打開後,禍患洶湧而至。至1858年,日本與多國簽定不平等條約。西方國家由此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協定關稅、設定租界等不平等權益,除了割地賠款,日本跟中國「享受」同等待遇。

    一個民族在歷史或者會經歷多次失敗。失敗並不可怕,日本的失敗雖然帶來各種災難,但以時間為主軸的歷史,給世界上任何民族東山再起的機會。

    日本證明避免交戰減少損失,也是明智選擇。即使定立不平等條約,也不變得一直沉淪下去。

    假如清朝迎戰必敗,盡早與英國締結相對有利的和約是否方為上策?

    如果根據這一判斷,清朝早就不應抵抗,英國軍艦開到中國海馬上就應該投降。再根據這一個邏輯,戰場上曾經英勇抵抗的將領的血都是白流。

    失敗的民族仍有機會再度輝煌,關鍵在於戰後的奮發。

    歷史系舊同學指出,北京大學歷史系的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潰》是當年中文大學歷史系劉義章教授力推的好書,是研究近代中外關係的必備讀物。好多讀歷史的同學、研習近代中國歷史的網友都讀過了。

    雖然這是他80年代的論文結集,並早於1995年成書,並不影響40年後的今天重新閱讀的價值。

    以前讀高中,「政治腐敗」四個字概括了清朝當時的環境。到底道光皇帝、林則徐、琦善、奕山、耆英對世界認知如何?他們當時立場如何?他們的醒覺與反應,是否能跟上時局變化?關於這些深入的內容,這些年來,我都沒有仔細思考過。

    冷兵器對熱兵器,不是士氣問題,不是軍心問題。落伍守舊又迷信無知的民族,在文明利器的摧殘下,根本不可能翻身。每一場戰役的仔細描寫,看到的是驚心動魄血流成河、一次又一次注定速亡。

    大量資料佐證目不暇給,好睇過偵探小說。

    我自己做功課,節錄了幾千字茅海建式歷史觀。謹摘錄其中一段關於「條約平等」之語,分享各位:

    //若從具體條款來看,南京條約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三項內容:割地、賠款、赦免漢奸。其中釋放英國囚犯合乎當時和現在的國際慣例,至於平等國交,其實是不平等條約中的平等條款。

    另外還有三項規定:五口通商、廢除行商、新定稅制,這些關於經濟貿易條款也比較難界定平等或不平等。從社會經濟發展歷史角度來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縛中國貿易發展,不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轉向市場交換的工商經濟;廣州的關稅由官吏和行商操縱,使每一次關稅都成為討價還價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國家無利,這些還要保留?

    理論上來說最佳方案是清朝政府自身改革,作好內部準備主動開放,並在具體做法與國際接軌。但在歷史現實中,這種可能性等於零。

    後來歷史證明,西方衝擊了中國舊有模式,民眾的物產和生活為之大受損害,當中有出現前所未有的種種社會經濟現象。表面上作為英國戰爭目的,卻反映了把中國納入世界貿易體系的企圖,令中國在毫無準備和放被情況下開放。這對中國有不利一面,但在客觀上為中國提供擺脫循環新途徑。從短期上觀察,負面作用大於正面效應,以從長期來看,負面再用不斷退隱,正面效應逐漸生長。

    到了20世紀,正面效應遠遠超過負面作用。如果中國開放不是上世紀中葉而是更晚,中國現狀又會怎樣?//

    圖:Pottinger hotel,又一間吃環境的餐廳,曾跟歷史系學妹去過打卡。望出去就是石板街,砵典乍街。

    這個砵甸乍爵士手段高明,成功履行英國政府的吩咐。比起之前的Elliot要有能多了。至於有幾高明,書本都好詳細。

    餘下那些耳熟能詳的清朝大臣名字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們在鴉片戰爭往後的人生至死,都可在《天朝的崩潰》中找到答案。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阿布X布布遊戲實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16:30:01

    #免費鑽石
    #FreeFire
    #阿布布布
    Free Fire 免費鑽石3.0教學公開之前可以答應我一件事嗎?
    增加Google問卷獎勵的秘訣
    google opinion rewards
    大家好我是阿布
    昨天本來要發免費鑽石3.0
    但是前天發生的體驗服事件
    所以緊急撤下已經預排的免費鑽石3.0影片
    我們還是想發
    因為都已經剪好了
    字幕也上好了
    封面標題都打好了
    哪有不發片的道理
    但是體驗服事件後
    我們希望在發布免費鑽石3.0之前
    希望觀眾能完整看完這部影片
    看完後承諾我們
    不會去打擾其他創作者
    遇到問題會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們
    體驗服事件
    讓我們發覺觀眾是一群
    求知慾非常旺盛的人
    這是好事我沒有說不好
    但是影片是我發的
    所以我希望任何問題都留在我們頻道就好
    因為有些觀眾去其他實況主頻道問了
    其他實況主覺得困擾、煩
    所以把這件事情告訴官方
    要官方來提醒我們
    那我也發了道歉影片
    道歉影片內容是向覺得困擾的實況主及官方道歉
    我先說為什麼我會拍體驗服載點給大家知道
    大家要知道世界很大
    每天有上千部有關FF的影片被發布
    任何實況主發布的任何影片主題
    都不會是第一個發布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發布
    即使台灣沒有
    其他地區一定會有
    公布體驗服載點的影片
    當然我們也不是第一個發的
    國外有一堆實況主已經發布過了
    如果大家用英文關鍵字搜尋可以找到一堆
    畢竟體驗服載點是公開的任何人只要輸入關鍵字都能看到
    官方並沒有鎖起來
    FF這款遊戲在台灣被拍最多的主題是吃雞、抬槍、爆頭等技術型的影片
    我們頻道這三年來的風格
    都是偏向拍攝娛樂與資訊類型的影片
    我們比大部分FF玩家都年長一些
    同時也因為布布的理念
    她希望盡量多放一點教育類型的內容
    希望大家能受到啟發將來少走冤枉路
    或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挫折時能夠得到紓解
    我們通常只在寒暑假發片
    但是今年不一樣
    我們整年都會發片
    因為只要一開邊境布布就會直接跳上飛機
    所以阿布想要在布布去留學前
    保留越多布布的影片越好
    並且盡可能的多出一點資訊型的影片
    讓無課玩家可以多些資源
    就像免費鑽石3.0
    需要擁有軟體開發的背景
    才能夠找到的方法
    阿布再強調一次
    每天光FF的影片就有上千部
    何況是FF以外的各類型影片
    各個主題之間都會有相似及相關的地方
    所有主題沒有人會是第一個發現
    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拍的
    問卷獎勵在FF這款遊戲還沒出之前就有了
    當時就已經有人在拍問卷獎勵
    但是多數人拍的都是教觀眾如何使用問卷獎勵而已
    就像我剛剛說的
    增加問卷獎勵的方法
    是需要結合軟體開發的背景才能得到的資訊
    阿布希望大家在看了免費鑽石3.0之後
    觀眾有任何問題都在我們頻道詢問就好
    不要寫信去google公司
    也不要去其他只是純粹分享如何下載問卷獎勵的創作者頻道留言
    造成他們的困擾
    如果發布免費鑽石3.0
    觀眾能做到完整看完影片教學並且有問題只會在我們頻道留言詢問
    ,請在這部影片按讚
    如果沒耐心看完影片只想趕快知道答案,
    所以會到任何拍過問卷獎勵的人頻道留言的,請在這部影片按倒讚
    如果有其他想法也歡迎在這部影片下方留言
    阿布會根據讚、倒讚及留言
    直接無腦判斷要不要完整公開免費鑽石3.0
    簡單來說免費鑽石3.0是否公開
    決定權在各位觀眾,不是我們
    那我們下部影片見 掰掰
    合作提案歡迎寄信:egcba064@hotmail.com
    【使用貝殼幣抖內說明】
    雷雷工程師(布布)遊戲ID:55652423
    軟體工程師(阿布)遊戲ID:55273189
    一、成為阿布"或"布布永久遊戲好友:2000鑽
    二、"同時"成為阿布"和"布布的永久遊戲好友:3500鑽
    三、.擁有永久管理員板手(可聊天但不能管台):1500鑽
    四、永久FreeFire阿布和布布好友+管理員板手:4200鑽
    請截圖並私訊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會主動加你FF好友

    【使用現金抖內說明】
    一、使用【歐付寶】贊助支持我們繼續創作影片,
    贊助後請【截圖私訊】臉書粉絲專頁【新聞布頻道阿布X布布】❤️,
    臉書粉專管管或阿布布布會進行確認❤️
    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5C4C1C8F99D685F7933EE202DFD7578F
    二、使用歐付寶或直播時使用超級留言
    加入我們頻道會員累積滿800元台幣(請自行截圖累計並主動私訊阿布布的臉書粉絲專頁)
    我們會在滿800元當天或下一次直播封面增加你的名字及贊助金額❤️
    三、(請自行截圖累計並主動私訊阿布布的臉書粉絲專頁)
    贊助阿布X布布遊戲實況累積達900台幣給板手(可聊天但不能管台)❤️
    四、成為阿布"或"布布遊戲好友:500元
    五、"同時"成為阿布"和"布布的遊戲好友:800元
    六、FreeFire阿布和布布好友+管理員板手:2100元

    【副頻道】
    也請支持我們的副頻道[阿布X布布日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9Ee7WdlbOzwg7y2C9SkDg?view_as=subscriber
    免責聲明:
    1.斗內請量力而為,本頻道不提供任何退款機制
    2.若成為管管後,有任何詆毀、汙衊、妨害阿布X布布頻道發展的言行舉動,
    阿布X布布頻道保有修正、暫停或終止玩家成為直播臨時管管或固定管管的權力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21:47:12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最近我們的駐德大使謝志偉每天都很閒,把郭正亮當共匪打,不知道他的駐外工作還包括打郭正亮,真是讓人震撼。但是我當然不會當阿亮出頭,免得它變成中共同路人的同路人。可是在謝志偉的文章當中有提到游盈隆沒有變,還是個諤諤之士,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引述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游盈隆董事長的臉書吧。

    根據諤諤之士游盈隆的臉書文章,他分析上次的民意調查得出一個結論:【民進黨支持者的疫苗偏好為何?根據我的研究,他們的第一選擇是莫德納34.7%,第二是高端25.3%,第三是阿斯特捷利康14.7%,第四是BNT/輝瑞13%,12.2%不知道。這項發現很有趣,可以從多方面去探討,但我這裡要問的是,為什麼只有25%的民進黨支持者選高端?為什麼民進黨支持者不追隨黨的領導?為什麼蔡總統兼黨主席「把手臂獻給高端」的大動作宣傳沒有出現「風行草偃」的現象?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人民不傻,人民有知識,有理性。】我其實一直有講,疫苗是個人選擇,是應該每個人查詢資料,諮詢專家,分析實證之後決定冒的風險。疫苗本來就是科學上必須冒的一種風險,所以保護力才是必要的數據,所以三期臨床實驗才是必要的數據。為了一個盲目的愛國主義,愛黨主義去冒險有甚麼意義?

    你知道現在很多塔綠班瘋狂轉貼BNT的接種後嚴重不良反應數據,自己覺得很得意嗎?我是不反對這些反智的塔綠班忽然開始討論科學啦,但問題是之前說接種疫苗的死亡率沒有高於背景值,和他們本來就會死的人不就是你們塔綠斑的御醫嗎?塔綠斑御醫都這樣說了,你現在怎麼又在乎起疫苗接種的死亡率?否認直接相關的是你們塔綠斑的御醫ㄟ,你現在又來雙標了嗎?

    而且還沒完,我今天還看到一個低能塔綠斑竟然貼了出門走路、開車被撞死的機率,拿來跟疫苗比較,這位弟兄,你是不是有病?你是不是看不懂那是十萬次的死亡機率,而疫苗是注射人數ㄟ,這兩個機率是同一件事情嗎?不懂科學不要在那邊亂扯好嗎?

    接著諤諤之士又寫了,【從另一個角度來問,那些第一選擇是高端的人,究竟是什麼人?從政黨支持傾向來看,有62.24%是民進黨支持者,13%是時力和台灣基進支持者,這兩者加起來就超過75%。從這角度來看,民進黨政府傾全力行銷高端疫苗但成效不彰,不但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支持,甚至也沒有獲得大多數民進黨支持者的響應,最後只能限縮在泛綠陣營內的一小部分人。】這個數字也很奇特,跟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大多數塔綠斑一樣,嘴上說要擔任新試劑服英戰士,結果實際打疫苗的時候躲得比飛的還要快,更別提這個民調數據是問你是不是真心想當新試劑服英戰士,口頭上說說,誰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打?而且更重要的是,到現在也不願意給施打之後嚴重不良反應死亡的家屬一個交代,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你只能給這些真心支持黨產疫苗的人一個本來就有病的交代,給他們一個輕於鴻毛的死,這樣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而且這些人有多少人知道高端連二期都沒做完?只會拿其他國家三期期中報告來比,卻不知道高端二期期中報告就通過緊急授權了,是不是這麼貼心這麼高效率?還有一堆塔綠斑說甚麼疫苗選擇多好幸福,WHO找高端開會就是認可通過了好驕傲,靠,我光聽就覺得丟人了。

    更不要說這些人講話多麼反科學了,還肚子餓變美麗咧,你覺得想跟這些人一起打同樣疫苗嗎?隨便你。

    還有當年開記者會要原廠標籤的是羅秉成ㄟ,原廠不是德國廠嗎?難道你當初就覺得原廠是中文標籤嗎?現在又否認說有這回事,是不是太靠北了。

    【為什麼蔡總統主導的疫苗政策這麼不受社會歡迎?不被人民擁抱?因為犯了兩個明顯錯誤:一是嚴重低估人民的智慧;二是濫用病態的愛國主義。台灣人能理性思辨,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毋庸置疑;強將施打高端疫苗和台灣價值或國力扯在一起,無異鼓吹一種病態的民族主義情緒,最終反而傷害台灣認同,是十分愚蠢荒唐的行徑。】請注意,這是謝志偉也認可的諤諤之士游盈隆根據民調做出來的結論,不是我講的。

    喔,今天最高領袖蔡英文果然到聖地邁家去私人行程朝聖去了。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根據判斷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30 21:27:21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科學就是科學,對抗疫情靠的是科學,不是政治。蔡政府這幾天的各種政策轉彎又轉彎,簡直可以進行風力發電以解台灣電力之不足啦!於是我們請到專業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老師來談談最近的民調與轉變! 

    肥宅身為一個中華民國刑法第二編分則第五章妨害公務罪的犯嫌,我還是依舊相信科學是高於一切的。而講政治實在沒有太多科學數據可以判斷,於是只能靠民調啦!(我順便解釋一下,妨害公務罪要公署提出告訴啦,一般熱心民眾當然是不行滴,至於到底是為了哪件天大不得了威脅公署的事情,警方通知的時候不會講啦,就要等我去中山分局的時候給我一個驚喜啦!)

    但是,今天我有件事一直想要跟游盈隆老師道歉,因為當年我經常笑他。他做民調,蔡英文的表現一直不高,我笑他想做官。他當年退出民進黨,我又笑他想做官。但是,人哪,果然是需要經過考驗的,他到現在都沒有妥協,沒有做官,代表我真的看錯了。在此說聲對不起~~~

    根據中國時報6月23日的報導:【2019年民進黨內總統初選落幕,由蔡英文出線。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發六點聲明宣布退黨,點名蔡總統,在她8年領導下,黨已經變了。如今退出民進黨2年了,游盈隆23日在臉書表示,他當年的六點退黨聲明印證,過去這兩年蔡英文領導民進黨的作為與不作為,證明他不是意氣用事退黨。】游老師在民進黨內那麼厚的同溫層還可以早兩年就看出來,果然不愧是先知啊哈哈哈!但最近的政策到底是怎麼搞得呢?是主事者換了一個人,還是主事者換了一顆心呢?

    另外,防疫期間還有一個怪現象,各縣市首長的支持度大幅變換,出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根據風傳媒的報導:【本土疫情自5月中下旬爆發,全國六都為防疫「動起來」,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長柯文哲分別穩坐第一、第二,高雄市長陳其邁則「彎道超車」衝上第三,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南市長黃偉哲也各有斬獲,至於桃園市長鄭文燦「比較沒有聲音」,董事長游盈隆嘆,鄭文燦原本身為總統級候選人氣勢的政治明星,如今有此番際遇,「也是世間少有!」】,而且後面的部分還提到領先群也產生了質變,【若與上月六都市長防疫表現相比,侯友宜、柯文哲雖然穩坐冠亞軍,但侯友宜被肯定度下降3.6個百分點、柯文哲則上升5.3個百分點;另外,陳其邁一口氣提升16.2個百分點,「彎道超車」僅提升4.1個百分點的盧秀燕;同時,黃偉哲雖然排行第六,但被肯定度提升4.6個百分點,惟有鄭文燦僅提升0.7個百分點,形同「原地踏步」。游盈隆分析,結果顯示侯友宜不再是所有政黨支持者最推崇的對象,綠營支持者推崇陳其邁、藍營支持者推崇侯友宜、白營支持者推崇柯文哲;而侯友宜不再受到六都市民全面推崇,雖然仍廣受雙北民眾推崇,但在桃園市拱手讓給柯文哲,台中市還給盧秀燕、台南市還給黃偉哲、高雄市還給陳其邁。】這倒底為什麼,就要請教游老師啦啦啦!

    最後,雖然阿亮對於最近民進黨疫苗政策轉彎相當自豪,但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不一樣ㄟ!游盈隆老師的臉書是這樣寫的:【過去這十天中,一連串的轉變從618到628,令人目不暇接,似乎都顯示蔡政府疫苗政策轉向,蔡總統的初始意志動搖、態度改變。但,這一切轉變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只是緩兵之計,一個漂亮的假動作,暫時性的消解強大民意壓力?還是,已經迷途知返,回歸科學,正檢視並調整已走偏的既定疫苗政策呢?】那麼,到底是因為甚麼原因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