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當處於一種安逸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個小禮物就會很開心。後來隨著年紀增長,需求這件事情接踵而來,我就開始自我爭取自我實現,慢慢也養成了凡事要靠自己的理念,蘋果電腦可以分期的當下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它並不是很難取得或是很難得到的東西,只要我可以確定自己一直工作,我就可以得到它。
或許是自己想...
-
小時候當處於一種安逸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個小禮物就會很開心。後來隨著年紀增長,需求這件事情接踵而來,我就開始自我爭取自我實現,慢慢也養成了凡事要靠自己的理念,蘋果電腦可以分期的當下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它並不是很難取得或是很難得到的東西,只要我可以確定自己一直工作,我就可以得到它。
或許是自己想要的藍圖太過寬廣,導致自己常會得失心過重,不管是實體或是虛無的理想,我都知道只要肯願意付出就會有收獲,或是老天爺有眼睛會看到的,然後這樣的思考模式造成了我會意無反顧的去為了某件事情或是某項計劃花了很大的心力,誰都以為這樣就可以成真,然後順利,但是有時候事情就不是那麼順利或是理想化,我常常嚐到事與願違的情況。
「上岸」這件事情,在我人生當中曾經有幾次與它擦身而過,但或許就是所謂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安排我在家鄉為教育付出。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現在老師有多難考,錄取率以藝能科為例,大約1%,甚至不到1%,而體育科更難在每年都要維持體能、精進球技,包含游泳、1600公尺跑步、籃球、網球、排球、桌球、羽球、足球、重訓等等,都可能是體育科缺額招考除了筆試之外的重點術科考試項目,更何況考生很多都是正值年輕力壯的大學畢業生。
我不敢說我這輩子花了多少心力與時間在準備考試,真的很多很多人比我還認真,但每年當考季來臨時,一次次的挫敗,總還是會一再的失去考老師的熱忱,對我來說最難的不是接受失敗,而是每年考完試之後要從失去熱忱到恢復戰鬥力的過程,「莫忘初衷」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聲音,是一個wake up call,告訴我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
還記得,人生中第一間代理學校報到時,接了生教組長職務,人事主任跟我說:「吃苦當吃補」,而我真的就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確實,在代理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事情,甚至有些學校會把過多工作丟給代理老師,人生第二間學校,是間私校,在私校任教時,我一個人將500張椅子以走樓梯的方式從一樓搬至五樓,寒假至元宵時期、每天五點下班後製作花燈到10點才能回家、多兼的課當做慈善事業等,但對我來說,我們就像是一顆剛長成的小樹,人家潑你的冷水,洗你臉的水,丟給你的垃圾,就是壯碩自己的養分。
後來離鄉背井進入其他學校代理,我的個性就是敞開心胸面對任何學習機會,不需太過計較,在合理範圍內積極參與大小事務,對我來說不管是經歷,或是對未來教甄都有幫助。但我也提醒自己,不要總是想著「為了教甄加分」,這樣會很痛苦,也完全背離教育的本質。不妨真誠地在學校和他人互動,做事情時以「對學生好」或「互相幫忙」的角度出發,這樣會過得比較快樂。
在今年代理這年,接了體育組長的行政工作,雖然多了一份工作,多了打卡上下班,多了許多的會議,但也趁機學了很多東西,在我能力範圍,盡力為學生服務。也利用這機會了解到學務工作的運作,擁有基本的行政概念(例如上簽呈、請購核銷、辦理活動等),並透過和學校各長官聊天,知道他們如何推動學校行政。
在代理期間,若行有餘力,就當個救火隊幫忙(平常代課、代監考、做紀錄等)。現在新課綱實施之下,各處室行政的壓力和業務量都非常大,但此刻協助他人,未來就可能受到其他人的幫助。這一路走來,幫過我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就是在我還能夠數出來的範圍。
非常感謝鳳中的教務主任、體育組,在我考教師甄試當我最大的後盾。像是教務主任在接到打聽我表現的電話時,給了我很正面的評價,教學組在下學期給了我一張好看的課表,而組內老師們在我請假時幫我分攤課務。尤其是當初當組長的學姐,謝謝妳選擇讓我加入鳳中的大家庭,更謝謝在這兩年對我的照顧,受益良多,希望這沒讓妳失望。在鳳中兩年的時間,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行政工作剩下兩個多月,和學生相處的日子剩下幾天,高三的學生因為疫情被迫提早說再見,很喜歡以朋友的方式跟你們相處,我真的很愛你們,去年的畢業生也是,有些因為接行政而被教務處排掉的班級也是。
感謝在新營代理時,圖書館主任蘇老師、學務主任酒國英雄學長、體育組濁水溪以南最秋條學長、訓育組188學長、學務處幹事姐姐們、數學科英文科音樂科老師、以及網球俱樂部的所有老師,大哥們。當初在新營代理時,學長們一聽到我要去考教甄,毫不猶豫的幫我代課,很難一字一句表達我的感想,但我永遠銘記在心。有時候,雖然只是默默一點一點的做,但廣結善緣,不但在這段期間可以過得快樂,也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得到他人的幫助。
現在轉換角色了,很感謝即將任職的新學校願意給我機會,很感謝新學校的體育組老師們歡迎我的加入,與其說新學校,不如說回到這間學校,從實習到現在,走了近10年,新學校離我家約莫十幾分鐘的距離,但這條路也是走了近10年,未來的日子裡,念茲在茲,不足的地方繼續加強,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我也會繼續傳承組內在學校強大的地位,組內美好的氛圍!
還有我那從18歲認識到現在的幾個兄弟,說真的,沒有你們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我,或是在哪裡匪類。每年的考試過程中不管是試教、研究題目還是考前猜題,對於我這憨牛來說真的有很大的收穫,常在說好朋友不必多,有那一兩個就夠了。
最後就是我最重要的家人們,他們從來不會給我壓力,但在我考試有需要時卻給我無形中最大的幫助,我們從不說愛,但我真的很愛他們。
核銷概念 在 張忘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師你為什麼不給我投影片】
⠀⠀⠀⠀
先說這篇是負面情緒的抱怨,然後我是完全站在講師的角度,另外如果你跟我看法不同,我從來沒有想要說服你,就只是不同立場和觀點而已。
⠀⠀
我覺得每個行業大概都有每個行業的一些點,就是外人可能覺得不怎麼樣,但一踩到就會爆炸的點,就是那種一句惹怒你的方式。
⠀⠀
隨著時間過去,我對於這個行業越熟悉,其實也沒什麼點會惹怒我了。以前基本上都是為了錢在生氣,現在則是看到不能接受的費用,直接報價就好了,後來也還真的沒怎麼生氣。
⠀⠀
但到有一件事情,我到現在還是很在意,那就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
通常上課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能不能提供投影片。以我來說,我通常都是不提供投影片的。當然這個可以有一百萬種說法。但對我來說,就是你上課買我的是講述內容,而我覺得投影片不包含在內。
⠀⠀
原因是以前我也曾經覺得給個投影片沒怎麼樣,但後來我卻發現,居然有其他老師拿著我的投影片去上課。重點那不是引用,而是直接把課件內容排列重組一下,基本上除了姓名,跟刪掉了我的logo以外,通通都拿去用了。
⠀⠀
因此我後來就特別小人,通常不會給投影片。但如果是付費的講座或是課程,肯定會有講義。而就算是免費的課程,我也都歡迎拍照,而如果是線上課,也都歡迎截圖。
⠀⠀
但我常覺得,這是為了讓同學學得更好,但這還是不代表老師上完課,就應該把投影片給你。當然,也可能有人會說之前上課遇過的老師都會給投影片,但我覺得那是那位老師人很好,但我就是個小氣的人,我覺得教材和課程是分開的。
⠀⠀
就像去學校上課,課本也需要另外付費的吧。我用個誇張一點的比喻,這概念就像你去做飛機,你不會把空少或空姐帶回家吧,那應該是在旅程中提供服務的人,但不代表是你的所有物。
⠀⠀
更扯一點的是還有主辦單位直接開始就答應全部人老師會給投影片的,接著再用這個點來凹講者,通常礙於現場壓力,很多人也就屈服了。
⠀⠀
而另一個我覺得很莫名的,是以前還會接政府和學校的時候,常常為了核銷需要提供投影片。我常常不太能理解這個點,難道沒有投影片,就不能證明老師有來上過課了嗎?
⠀⠀
還有更扯的是一定要錄影存檔,但我覺得這都不見得是主辦單位的問題,有時候就是礙於某些『核銷規定』,以前自己也在學校辦過講座,我想也得罪過了不少講者吧。
⠀⠀
所以現在基本上這種價格偏公益的場次,我也不太接了。但另外就是會遇到,主辦單位不是因為核銷,而是根本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這個更令我頭痛。
⠀⠀
最近一個長期合作的單位牽線,我接了另外一個單位的課程。他們有屬於自己的平台,上課時要用他們的教室。
⠀⠀
當時覺得蠻酷的,居然有自己開發的系統。但上到第二堂課,才發現講師的投影片可以直接被同學下載。我當下其實是有想直接關掉教室的衝動,但想想,同學也是照著規矩,而且那不是漏洞,是清清楚楚放在說明書裡的。
⠀⠀
當下真的是深呼吸了幾次,想想還是把課上完再說吧。而你要說我投影片多厲害嗎,倒也不是,就只是個尊重問題。而更不開心的是,這件事情在事前沒有任何告知。
⠀⠀
也就是如果是第一次用的老師,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投影片會被下載。而當開始上課後發現可以下載時,肯定是沒有其他轉圜的原地了。
⠀⠀
後來想想可能是之前都是內部講師,所以老師們的投影片都算是公司的,可以無償的被下載。但我覺得一個能自行開發平台的公司,怎麼會連保護老師智慧財產權的想法都沒有,我實在嘆為觀止。
⠀⠀
而有趣的是,合約上還有特別說明智慧財產權不得供第三方使用,但平台的設計就是能讓第三方使用的,這該怎麼來算呢?後來就決定把這個交給公司法尊處理了,平常都是度爛法尊檔很多提案,直到發生事情才發現他的好嗚嗚。
⠀⠀
總結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
1.對我而言,如果不是演講經驗分享,而是學習或技能類的課程,直接去跟講者的投影片是不禮貌的。現在能夠拍照,能夠截圖,甚至有講者會用寫心得來交換等等。但當然你可以去要,但給不給是對方的決定,而不是義務。
⠀⠀
2.如果你是講師,我覺得要好好保護自己的心血。投影片和錄影這種事情,絕對不用後退。另外就是,你可以去談整年或是計次的授權。我曾經幫一個單位錄重複撥放的檔案,在計次撥放的情況下,那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我最終拿了六位數。
⠀⠀
3.如果是要邀請講師,我覺得主辦單位應該是要保護講師智財權的。現在有很多主辦單位都很懂了,能夠提供幾張精華。而我覺得如果一定要用主辦單位的電腦,在講課結束後,告知對方已刪除檔案,我覺得是能增加好感跟信任的。
⠀⠀
總之寫了這麼多,只是想抱怨,但也希望除了抱怨之外,也能夠讓有可能當聽眾,講師,主辦單位的人,能理解一下小氣講師的一些想法吧。
-----------額外補充----------
⠀⠀
一早起床看到這麼多支持我也是嚇壞了,感謝我的同溫層夠厚,大家都能認同這個概念
⠀⠀
有些老師可能還是會有點卡卡的,我分享一下我的說法。我在跟主辦單位說明時,我都會說這個概念跟看電影一樣
⠀⠀
你付費是付電影那幾個小時的觀影體驗,你如果全程拍照錄影,肯定違法。而看完電影後,你也不可能跟電影院要求腳本,分鏡圖吧?
⠀⠀
而如果真的遇到完全不能接受的主辦單位,也不用拒絕合作,就另外計價就好。
⠀⠀
而當如果面對學生質疑,說知識應該被無償分享時,可以請他去查google,上面有許多可以被無償分享的知識。
⠀⠀
而我覺得,我分享的投影片內容是我花錢去上認證課或授權課,獲得並轉化的收穫,版面結構是我從每次課程中不斷調整的結果,圖片是我每年付費從授權圖庫購買,並且篩選出來的心血。
⠀⠀
但也不是希望大家遇到這樣的事情就生氣,畢竟很多人也是不懂,所以可能不小心踩到點。而我相信只要說明一下投影片不方便提供,但可以針對不懂的地方,或是哪邊作加強,對方一定會樂意接受的。
⠀⠀
而會拿這些是為了知識教育或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或甚至直接擺明就是要拿你投影片去用的,我覺得基本上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就直接不合作就好。
⠀⠀
畢竟如果有這樣的不尊重,可能也代表在他們的觀念裡,專業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更可能不會願意為你的勞動成果付費。
⠀⠀
當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覺得是不是自己太計較的時候,請記得這個世界上有更多更好的合作單位,不要讓自己委屈啊~~
⠀⠀
大方的接受自己的心血有價值,也接受那些不願意付出的人說你小氣吧XD
⠀⠀
#我就是小氣
#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只是投影片
#但對我來說都是心血
核銷概念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2017年就有風聲農糧署收了很多火龍果送到改良場去埋,但沒有人有確實的白紙黑字的資料,所以只是一直停留在謠傳。
真正被公開的應該是2019年花蓮埋柚子的事情,這些事情才被公開,然後農糧署就換講法了,這是加工,堆肥也可以是加工,這真是顛覆一般人對於加工的概念,加工成越便宜的東西,佩服佩服。
現在還有一個更潮的名詞叫多元循環利用,誰說農委會無能的?人家可以去買水果,然後埋一埋還能核銷,有哪一個部會做的到這種事?
而且預算不夠也沒關係,直接花到預算的四倍,預算本來抓1.5億,結果結算可以6.5億,真是太強大了。
我想到陳主委去年說這幾年有哪一種農產品有產銷失衡?既然沒有產銷失衡,為什麼會花那麼多錢買水果去多元循環利用?為什麼預算1.5億可以花到6.5億?
陳主委何苦一直打臉自己呢?
核銷概念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錢小錢都要報,順手成自然
國家就是我家的概念?
#蘇院長應公開所有特別費核銷發票與用途
連用三倍券消費,都要打統編,是要回去再報現金?蘇院長的「三倍券加乘經濟攻略」,果然高人一等。
用國家發的消費卷,買了童書給自己家人,結果又開統編,若報公款套現,則最後現金入自己口袋?
#誰都知打統編是要幹嘛,還凹什麼!
如果沒被發現,還會去換發票嗎?
嗯,統編真是個好東西,有統編,消費好自在。
核銷蘇院長特別費的所有發票,應該全數公開,讓人民知道,到底有沒有家用變公用。
#只是未遂
#用三倍券一樣開全額發票啦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69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