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核能發電佔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核能發電佔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核能發電佔比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進黨中央在核四封存7週年,於核能問題上開始反守為攻,一如既往,柿子挑軟的吃,找最佳救援投手「馬維拉」就對了。 「封存核四」是馬之罪,支持「重啟核四」又是馬的錯,面對四項不利於執政黨的公投,「核廢料」是唯一讓綠營逃出升天之路。再搭配「助日代表」謝長廷猛往台灣核電廠潑髒水,意圖再次遮蔽輿論天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核減煤是當今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標,而要降低燃煤與核能的發電佔比,發展綠電、能源轉型是主要方向。台灣的太陽能發電技術成熟,中南部光照充足,環境有利發展,但被視為對環境危害小的地面型光電,卻在規劃設置時,常遭遇生態與社區衝突,使得地面型光電在推動上進度落後。 為什麼地面型光電發展會出現爭議?民間倡議...
-
核能發電佔比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27 21:27:59非核減煤是當今能源政策的重要目標,而要降低燃煤與核能的發電佔比,發展綠電、能源轉型是主要方向。台灣的太陽能發電技術成熟,中南部光照充足,環境有利發展,但被視為對環境危害小的地面型光電,卻在規劃設置時,常遭遇生態與社區衝突,使得地面型光電在推動上進度落後。
為什麼地面型光電發展會出現爭議?民間倡議、政府採納擬定的一套方案,是否有機會解決這些「綠色衝突」?本集節目邀請地球公民基金會蔡卉荀主任,聊聊光電發展遇到的爭議及因應之策。
➡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 版: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89272644
Spotify版:https://open.spotify.com/show/2m8zl28uCEPB2XDIzzrvrg
Firstory版: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2fw0kkocn850833khjgupua
MyMusic版:https://www.mymusic.net.tw/ux/w/singer/show/649705
Cloudflare版:https://player.soundon.fm/p/e031b220-7ad3-44f7-9191-a251e8ef8ed1
Google版: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MmZ3MGtrb2NuODUwODMza2hqZ3VwdWE
核能發電佔比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是全球減碳地圖裡的劣等生,人均碳排量還高於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根本丟人現眼,而綠營政客與親綠環團卻只想摀住擁核人士的嘴。如果謝長廷將洗白福島核污水的才華,放在支持核能上,台灣恐怕能有效減除不少碳排。聽到綠委大談「氣候外交拚入聯」我就想笑,劣等生哪來的臉面上學校講台大放厥詞?用肺發電的「高碳家園」,能贏同樣是劣等生的韓國就很不錯了。>
民進黨中央在核四封存7週年,於核能問題上開始反守為攻,一如既往,柿子挑軟的吃,找最佳救援投手「馬維拉」就對了。
「封存核四」是馬之罪,支持「重啟核四」又是馬的錯,面對四項不利於執政黨的公投,「核廢料」是唯一讓綠營逃出升天之路。再搭配「助日代表」謝長廷猛往台灣核電廠潑髒水,意圖再次遮蔽輿論天空,掩蓋「高碳家園」的事實。
反核人士總愛說,擁核人士喜歡將高碳之罪歸咎於廢核政策,好似台灣的高碳排與廢核是兩碼事,那請執政黨立即停止運轉核電廠,明年清算一下碳排總量就見真章。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能源部門排碳量佔比70.8%(2019年,直接排放),燃煤就是頭「碳獸」。自2019年碳排總量相較於2005年上升4.33%,而相較於2005年,工業,運輸,服務業,農業,住宅等部門都呈現下降趨勢,僅能源部門飆高,一枝獨秀。
這還是核電尚在運轉的成績單。2021年核能發電佔比創5年來新高,達16.7%,要不是如此,按排碳量能看嗎?根據「溫管法」,減碳目標是2030年要比2005年減碳20%,現在是不減反增的狀態,不到10年的時間,如何降20%?更何況,以國際潮流的標準,這是低標。
執政黨將核廢料的問題丟給地方首長,根本耍流氓,核能政策難道是地方可以決定的?民進黨若解決不了核廢料,就讓其他黨執政,與大陸合作協商核廢料處理即可,要不然,從大陸接電解決台灣獨立電網的窘境,也是可能途徑。而封殺這條路的,就是民進黨。
「非核家園」是將所有希望放在天然氣,但根據台電估計,未來15年台灣用電量將成長2-3成,需求來源主要成長於半導體產業,5G產業,電動車發展,與產業(自大陸)回流,中小學全面安裝冷氣等項目,燃氣能減多少碳排量,誰敢拍胸脯保證?
蔡英文華麗詞藻一堆,遮蓋不住高碳家園的事實,蘇貞昌誇稱「溫管法」標準太低,要將門檻上調至「2050碳中和」,但顯然只想將此空談作為「願景」,實質上只敢咬住「2050降50%」的「馬朝承諾」。
目前民進黨唯一能有效掌握的減碳途徑,說穿了,就是往企業身上再撥層皮,要求其投資綠電,增強在電力需求上自力更生的能力。但為了經濟成長,又遲遲不敢訂出碳排放總量管制,以法規限制碳排。
觀點投書:高碳家園的肇事者,還有臉理直氣壯?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42778
核能發電佔比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眼見為真!大家看仔細囉~~~
你知道嗎? 就在今天12:30時~太陽光電的發電占比來到12.145%,而核能發電的佔比為10.162%。
並且不只有這個時段而已~從10: 20到14:20的四個小時間,也就是每天的傳統用電尖峰時間~太陽能光電也都很給力,發電占比也都持續的大於核能發電佔比。
若是將現階段另外兩大再生能源發電的主力風力發電以及水力發電也ㄧ起加進來計算的話,今天早上10:00開始,一直到下午的14:30之間,三大再生能源發電主力的總發電量,都一直超過當時段的核能發電的總發電量。
僅僅在4、5年前的時後,台灣如果有人信誓旦旦的說,太陽能光電,或者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電量以及佔比,將可以超越核能發電,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此人是異想天開,難以理解,甚至有人還大辣辣的調侃,再生能源難當大任,只能擔任配角,發電量是拿來塞牙縫的.....
但是,曾幾何時,台灣在公、私立部門以及學界、科研、業界、民間各方面持續的集體努力下,再生能源發電的潛力已經漸漸嶄露頭角了,相信從現在開始,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會像是滾雪球那般,成效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可觀,再生能源發電從現在開始,將會擔當起越來越重要的電業主力部隊的要角。
這只是剛剛開始而已,目前,太陽能光電以及離岸風電的新安裝容量都還在迅速地增加當中,因此,連帶的光電以及風電的實際發電量也都會持續的明顯向上攀升中,像今天這樣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大於核電發電量的時數也會持續增加,而且再生能源發電量大於核電發電量的狀態也會開始成為台灣電力產業的新常態了。
從過往的民調結果來看~ 台灣有許多民眾印象中一直誤以為核能發電占台灣發電30%或甚至更多,但實際上並沒有~ 核電發電量佔比這些年來,始終也只佔全台灣年總發電量的10%~12%佔比之間,而且正在明顯的逐年下降當中,倒是太陽能光電以及風力發電(特別是離岸風電)的發電量,正逐年快速攀升當中,而且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僅只太陽能光電風力發電,其他各種新興的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也將持續明顯增加。
每發出一度再生能源綠電,就可以幫台灣以及我們的地球減少約0.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在過程當中也不會產生任何其他的溫室效應氣體以及放射性輻射污染物,也不會造成空氣與水源污染的問題,而為了因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除了國家減碳減排義務之外,國際間也開始日益要求所有的供應鏈廠商也都必須符合越來越嚴苛的零碳排製程要求,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台灣,無可迴避的必須要積極應對,以符合世界目前以及將來的環保減碳潮流。
大家對於台灣的國家能源轉型應該更加堅定的支持,對於各種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也應該更加有共識、有信心,更加支持才對。
PS. 今日用電曲線(能源別)電力即時資訊資料來源: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4&cchk=8ccc1918-8cae-4f40-a2d0-b43454f4f218
♡
核能發電佔比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還是有很多粉專想要講空氣汙染都是中共害的, 這種說法當然錯誤
.
小胖子之前打過, 現在再拿一些例子講, 中共10月1日是國慶, 放假一週, 所以10/2是沒開工的, 但台灣空氣品質差, 而12月5日, 中共工廠交通正常運作, 但台灣空氣品質卻很好, 而2020年2月11日, 大陸還在防疫閉關, 沒有開工, 但台灣空氣品質卻很差
https://taqm.epa.gov.tw/taqm/tw/AqiHistory.aspx…
.
再次強調, 空氣品質好壞是多種原因綜合貢獻後的結果, 包含排放與氣候, 排放要考慮境內排放量, 境外傳入汙染, 氣候要考慮風向, 風速, 降雨, 溫度造成對流等, 把空氣品質好壞歸咎於單一原因, 這是不對的
.
但減少境內排放量當然會幫助到空氣品質改善, 雖然交通排放很重要, 可發電排放與工業排放也很重要, 這些是必須要做的事, 民進黨政府不能宣稱有嘗試做少許交通排放管制就嚷嚷可以增加火電, 增加天然氣, 更別說我國早就把溫室氣體排放列為空氣汙染之一, 而我國排碳至少有四成來自於火力發電, 豈可不關注?
https://buzzorange.com/…/…/11/6-taiwan-air-pollution-truths/
.
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之所以倍受質疑, 就是非核家園實際上是拿有排放的火力發電取代沒有排放的核能發電, 目前核能發電佔比台電發購電約14%, 而再生能源發電量僅比2016年增加3%不到, 這代表民進黨政府就是在以火代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