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核一核二除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核一核二除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核一核二除役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能源政策各有利弊,但為什麼「放棄核能」對台灣最有利? (04/22/2019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核電雖然有其優點,但也不能不顧成本與核廢處理困難的風險。考量台灣的國土條件、政策排擠效應等因素,台灣不應走回核能政策的回頭路,應該集中力量,早日促成多元彈性...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老天鵝娛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共百年黨慶/TIFA /核二廠1號機停機|老鵝特搜#628 00:00|中共百年黨慶 揚言解決台灣問題 習近平:中國不容許外來勢力欺負 05:11|TIFA 睽違5年30號復談 政院:續談疫苗授權代工 08:39|核二廠1號機停機 燃料池爆滿將大修到除...
「核一核二除役」的推薦目錄
核一核二除役 在 沃草 Watchou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8:42:30
夏季來臨,加上三級警戒民眾多待在家中,用電需求量大增。而本在今年底執照到期的第二核能發電廠 1 號機,因高階核廢料爆滿,將提早半年、將於明(1)日除役。如此一來,臺灣的電夠用嗎?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說,核二 1 號機的發電量僅佔臺灣尖峰發電量的 2.5%,近日太陽光電、民營電廠新啟用的機組皆可支援...
核一核二除役 在 賴嘉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14 05:10:31
今天是福島核災十周年,依據最新的福島第一發電廠調查報告書內容指出,2號機及3號機核子反應爐安全頂蓋上,發現大量放射性物質,且因為建物內含高量易燃氫氣,恐導致再次爆炸及輻射外洩。 而福島核災的處理費,據日本政府2016年的統計,已經投入22兆日圓(約6.12兆台幣)。 日本首相菅直人說:「10...
核一核二除役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40:32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2/27-03/05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香港大檢控泛民派47人 中共人大會議欲「完善」香港選制 今年年初香港警方大抓捕35+泛民派的55名初選人士,突然收到通知要求其於2月28日至警署報到。 其中47人報到後即遭香港國安法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
-
核一核二除役 在 老天鵝娛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1 21:00:12中共百年黨慶/TIFA /核二廠1號機停機|老鵝特搜#628
00:00|中共百年黨慶
揚言解決台灣問題 習近平:中國不容許外來勢力欺負
05:11|TIFA
睽違5年30號復談 政院:續談疫苗授權代工
08:39|核二廠1號機停機
燃料池爆滿將大修到除役 台電:供電無虞
#六四 #七一 #生日 #香港 #國民黨
#AZ #BTA #視訊 #美牛 #公投
#WFH #新北 #蘭嶼 #停電 #暑假
★幾天幾摳贊助老鵝【http://bit.ly/31xsPcF 】
🔸老天鵝娛樂FB【 http://bit.ly/2zL5tWv 】
🔹加LINE 抽禮物【http://bit.ly/2zVuuyD 】
🔸追蹤老天鵝IG【http://bit.ly/2No6dTE 】
🔹老天鵝社團秘密抽【 http://bit.ly/2NkLkbO 】 -
核一核二除役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20:55:50夏季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但核二廠1號機,因無法更換用過燃料,預估6月底將提前停機,台電表示不會影響供電,不過提前停機不代表除役,由於相關環評審查尚未通過,原能會還無法核發除役許可。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243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核一核二除役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03 20:32:37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天下雜誌》副總主筆 呂國禎
主題:核二除役威力比李克強更大!鋼鐵漲更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6.03
#天下雜誌 #呂國禎 #鋼鐵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www.himalaya.com/98money168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pse.is/T2DXN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核一核二除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能源政策各有利弊,但為什麼「放棄核能」對台灣最有利? (04/22/2019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核電雖然有其優點,但也不能不顧成本與核廢處理困難的風險。考量台灣的國土條件、政策排擠效應等因素,台灣不應走回核能政策的回頭路,應該集中力量,早日促成多元彈性的可再生能源配置,與更有效率的電網規劃。
為了解決不停增長的能源需求,兼顧分散多元與減碳,台灣一直在尋找火力發電以外的能源選項,像是風力、太陽光、地熱、洋流,或是核能。儘管核能是二戰後最受矚目的軍事與能源科技,但要不要核能,卻是台灣長年爭論不休的話題。
大國很愛,小國怕受傷害
核能技術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實務上的核廢安置,以及核廢衍生的欺負弱勢與區域發展不公平,都是政府感到棘手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於蘇聯、美國等國土巨大,並且有核彈需求的國家,核能發展一直是國家重點項目。因為這類國家較易處理核廢問題,甚至萬一核電廠失事也相對容易撤離。
在亞太地區,因為斷層太過活躍,核設施的安全需求便遠遠高過大陸國家。由於中國、朝鮮是獨裁國家,不需太顧慮人民死活,所以穩定發電還能拿來造核彈的核能,對獨裁者而言好處多多。但是單純作為能源需求,核能可能遠非最好的選項。像是日本與台灣,因為是地震頻繁的島嶼型民主國家,對核設施的安全需求便遠高於其他地區。
日本福島核災後,位於地震帶的擁核國家,紛紛開始檢討核設施的防震問題。尤其台灣近年發現,核電廠所在的斷層帶(山腳、恆春),並非原本認定的第二類活動斷層,而是更活躍的第一類;另外還發現新的斷層 ST-II。由於台灣老舊的核一、核二廠面臨除役,核四廠逼近啟用時程,在福島核災後,引發劇烈的反核聲浪,更促使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封存核四。
能源轉型長路漫漫
持平而論,在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能源轉型的政策方向就逐漸成形。除了較早成熟、適合南台灣的太陽能發電,政府也看中台灣海峽良好的風場,發展風電產業。但台灣、亞洲其實並沒有夠好的風電技術,不只陸上風機跌跌撞撞,離岸風機更是窒礙難行。
不只受限於技術,政治更是發展的障礙。因為政府的政策資源有限,當經濟部劃分較多預算、人力、時間在核電上,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就會受到排擠。由於國民黨政府的意識形態與擁核接近,甚至可說是共生,長期擁核的國民黨政府,自然無法全心投入可再生能源。
但政府對能源政策心有旁騖的狀態,在政黨輪替後便大大改善。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的政策規劃,非常明確地提出非核家園主張。為了替代核能,蔡政府花費心思調整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穩定的政策框架,吸引到許多外商注入資金。
以離岸風電為例,除了續推躉購費率與周邊的政策輔助,還推出競標費率與國產化產業鏈的方案,招商同時還為本國企業鋪路。原本缺乏離岸風電技術的台灣,也因此搭上亞太的第一班車,台灣的本土企業也受惠於國產化政策,得到採購大單與最珍貴的技術轉移。
然而看似美好的離岸風電,以及本文按下不表的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其實發展還有很多挑戰。超大型基礎建設,本來就不是易事,地形與氣象的挑戰也非常嚴峻,但最大最艱困的障礙,還是政治。
核能挺不挺?一場漫長的口水戰
不諱言,台灣的能源論戰,最初反核方不容易站得住腳。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工程初始,威權意識仍然像大霧瀰漫。加上反核方早期的名人如劉黎兒,還無法架構非常成熟的論點(甚至曾聲稱燃料棒可能會爆炸),導致論點被拆個徹底。與官方意識形態立場一致的挺核方,要壓倒稚嫩的公民社會並不費力。
隨著公民社會漸漸成熟,不只反核方更能精準質疑核廢問題與除役問題,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成熟,也讓核能可替代性大增,新的地質資料更降低擁核者的樂觀程度。前段提過的福島核災,是對挺核勢力的關鍵一擊,此後台灣加速走向非核家園。
但是擁核方仍然想著要扳回一城,原本中立、日漸偏激化的擁核社群「核能流言終結者」與國民黨結盟,在2018年通過了通稱「以核養綠」的「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公投案。然而核終一方面為了博取影響力,不停攻擊主張「非核家園」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卻因結盟而迴避國民黨籍新北市長阻擋核廢料乾式貯存場的問題。
至此核終已經為了手段而忘記目的,原本提倡科學理性的核終,快速傾向仇恨政治的輿論模式。除了持續抨擊政府,還抨擊可再生能源廠商,為了要讓核能排在發展第一順位,不惜毀棄「養綠」的理念,甚至是曲解文意,稱核能就是一種綠能(按照美國環境保護局的定義,核能算是傳統能源的一個分類)。
冷戰後步入衰退的全球核電產業
目前各國使用的核電廠,多屬於第二代反應爐。台灣除役中的核一二廠、運行中的核三廠,都屬於此類。而封存未完工的核四廠,則屬於第三代反應爐。
技術較舊的第二代反應爐,不僅發電效率漸漸趕不上當代需求,高齡的設施也不得不逐批除役退場。然而原本接班的第三代反應爐,卻在全世界都變成大而無當、不停追加預算、完工遙遙無期的恐怖錢坑。
現在全球核能界都在觀望,第四代小型模組化核電廠,是否真如號稱一般更加安全環保?第四代使用的熔鹽反應爐,因為僅用少量濃縮鈾,無法製成武器,冷戰時代不受青睞。但即便今天,世上的第四代核電廠也尚未有成功商轉的案例。
儘管有許多投資人表露興趣,第四代核電進展卻非常挫敗。2018年重要的第四代核電開發商美國Transatomic公司,甚至宣布停止運作。Transatomic公開所有技術專利,寄望同行將來有人成功,但該公司執行長也不得不承認,過往對第四代核電的發電效率太過樂觀。
可再生能源成為新世代能源之星
相對於核電,可再生能源卻是蓬勃發展。舉個例子:美國太陽能廠SunPower在2018年第2季的研發投資高達3121萬美金。僅僅單季研發投資,就超過第四代核電廠的主要投資計畫金額。
近期台灣最熱門的能源議題,也是可再生能源。台灣西部海域被譽為世上最好、最有潛力的風場,丹麥、德國、加拿大、新加坡的風電開發商,丹麥國家出口信貸、澳洲麥格理金融集團等國際資本,對於台灣的開發項目都躍躍欲試。台南日前也剛售出第一筆綠電訂單,Google因為環保承諾,與台南的太陽能電廠長期採購,這也讓台灣的太陽光電成長可期。
看到可再生能源的爆發力,全球核電大廠GE,也決定快快投入離岸風電事業。相較之下,政治目的壓倒能源觀念的核終與國民黨,不顧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天天抹黑綠電規劃,還想推出「核能減煤」新公投,喊出「2030年核電佔比40%」這一個原則上不可能實現的假目標。(現在核電佔台灣總發電約 10-15%,未來用電量也會逐步提升。在核一、核二除役情況下,即使核四商轉發電,也不可能佔比 40%。除非台灣經濟大衰退,用電量巨幅萎縮。)
眼睛雪亮的讀者,不妨比較各國股市資料,看看核電開發商與可再生能源開發商的成長趨勢,可再生能源技術已經趨近成熟,未來幾年很快就能兼顧用電、環保,並創造新的高價值產業。
核電雖然有其優點,但也不能不顧成本與核廢處理困難的風險。考量台灣的國土條件、政策排擠效應等因素,台灣不應走回核能政策的回頭路,應該集中力量,早日促成多元彈性的可再生能源配置,與更有效率的電網規劃。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7553
♡
核一核二除役 在 堅持.張廖萬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核廢處置場選址未果 台電免罰
籲原能會祭政策護核安
台電未能在105年3月前提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場址,遭原能會裁罰1000萬元,卻被高等行政法院判免罰。這代表即使台電或地方政府無法完成選址,原能會也無法要求他們負責。
萬堅今天質詢謝曉星主委,現在低放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都無法完成選址,那高放核廢料要怎麼辦?原能會是要制定選址條例還是有別的政策工具?否則核一核二除役後,相關核安問題如何解決?
相關新聞:
《新頭殼》蘭嶼核廢遷移跳票台電卻免罰 原能會將上訴
https://bit.ly/2ZrVKgM
核一核二除役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核能像瓦斯一樣好用嗎?】
最近台灣努力發展綠能的同時,還有這種扯後腿的政黨真的太無力,前陣子綠黨出席參與的台北金山核一核二除役後的廢料處裡討論,還完全沒有結果出來,當地民眾也抗議激烈,核電加上後續處裡還便宜嗎?
#妙天亂國 #可以專心當上人就好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5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