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校稿日文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校稿日文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fundnewer (基金新手)看板LightNovel標題Re: [新聞] 罵人亂翻譯 不懂日...
校稿日文 在 Kasin|簡單生活誌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20:42:16
#菜鳥編輯生活誌 EP1 我如何成為編輯? 從來沒有在貼文中分享關於正職編輯的內容,其實一部分是因為2年資歷在這一行真的菜到掉渣,不過想想誰沒有菜過呢?幹嘛想那麼多,單純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就好啦,說不定就有前輩來指點迷津呢(笑) 雖然從小就喜歡看書,也覺得編輯是一個很夢幻的職業,但你說我有...
我本身也是一名日文譯者
翻譯接觸過的出版社大概有十幾家,也翻譯過輕小說
網路上常看到一些讀者對書籍不太滿意,但有時出問題的環節不一定是譯者
以下來談談一般書籍從發譯到出版之間的流程
或許可作為一般讀者看到書籍有問題時該向誰反應的參考
一、發譯之前:審書、談版權、試譯
輕小說是否有審書這個流程我不清楚
不過一般書籍因為出版社要評估未來銷量
所以有時會請審書者看過書以後寫報告分析這本書的優缺點
然後才向原出版社談中文版權並發譯
通常編輯都有一些固定的合作譯者 如果很不幸的這些譯者都排不出檔期
或者新手編輯很可憐沒人脈 就會發給一些新譯者試譯再找適合者
當然也有的出版社每本書都發試譯找最適合的人
通常這個第一階段就決定了這本書的命運 審書有問題或者沒審書
可能引進一部爛書(作者問題) 譯者亂找當然就是慘不忍賭(翻譯問題)
不過導致這兩個問題的還是出版社
二、翻譯過程
大致上分成分段交稿或一次交全稿
分段交稿的譯稿狀況通常好一點 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在截稿前調整
不過前提是編輯要有空看稿(待會說明)
三、交稿後到出版
通常是責編先進行初校(錯字、通順度等等,通常要對原文),
然後發外校(二三校等等,可能直接改中文不對原文,看各家出版社習慣)
發外校之前有些編輯會將初校稿給譯者再看過(我目前只遇過一兩個@@)
因為有時候初校完會有錯漏字、語詞顛倒、語意不清等等問題
也有很多沒回稿給譯者直接就外校出版的
責編的部分有些出版社為了節省人力也可能找外包編輯(非輕小說)
所以整個交稿後到出版的流程如果要節省成本是可以完全外包的
即使是責編薪水通常也不高,還要應付編書以外很多雜務
例如書展、宣傳活動、接洽(翻譯、外校、印刷裝訂等等)
所以其實編輯的流動率很高,就我翻譯四五年的經驗
換掉的編輯已經有五六個了(不同家出版社)
可以待上三年可能就算很資深@@(以我翻譯的立場來說)
也因為編輯實在太忙,有時候分段交稿他們也沒時間先看
我只遇過極少數編輯先看稿,不過他們好像都離職了(汗)
太認真的人可能也不適合這行吧orz
因為一本書的出版流程很長
不一定哪個流程出問題都是翻譯的錯
(例如常見的書名或目錄章節標題很奇怪,通常是編輯或主編改的)
我覺得讀者提出翻譯來討論也很好,只是用字遣詞請理性
如果翻譯得好也請各位讀者多多鼓勵譯者與編輯
以促成讀譯相長的雙贏局面^^
p.s.我也常來版上看自己翻譯的輕小說評價如何
還好都沒人罵我的翻譯XD 至於我是誰就繼續潛水好了
※ 引述《HDT (氕氘氚)》之銘言: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0/today-so10.htm?Slots=BSoMore
: 〔記者余瑞仁、羅正明/桃園報導〕桃園縣吳姓男子去年購買一本日本翻譯小說,閱讀後
: 卻在部落格網站批評譯者亂翻譯,指摘「看那翻譯你絕對會瘋掉!」、「翻譯回家吃自己
: 算了」等,黃姓譯者獲悉後提告,檢方當庭要吳男閱讀小說的日文原版,他卻無法朗讀。
: 檢方認為,吳男的日文程度顯然無法判斷翻譯內容是否正確,昨將吳男依加重誹謗罪嫌起
: 訴。
: 22歲吳男服役中,吳父昨晚解釋,案發當時,兒子仍是大四學生,根本不知網路世界是公
: 開的場合,造成對方的困擾很遺憾,被起訴很難過,也不公平,司法資源不該濫用在這些
: 地方。
: 檢方調查,吳男住在桃園縣中壢市一處高級別墅社區,他於去年4月間購買尖端出版社出
: 版,黃姓譯者翻譯的日本小說「變態王子與不笑貓2」,閱讀後於同月24、25日,3度上網
: 進入「流鳴別館」部落格網站,發表標題為「除了角川,尖端也開始亂翻譯了…」等文章
: ,批評翻譯內容錯誤一堆,貼文指摘「亂翻沒有整體感就算了」、「是不是用GOOGLE翻譯
: 的?」、「這本書就去吃屎吧!」等非善意文章。
: 檢察官調查時,吳坦承上網批評這本小說的翻譯錯誤問題,表示自己接觸日文有5年時間
: ,有一般的聽說讀寫程度,直指翻譯內容有122個錯誤,翻譯品質差,造成他閱讀的不愉
: 快,才上網發表這些文章。
: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415&sn=32101
: 舊式翻譯觀念首重"信、達、雅"
: 雖然我覺得"雅"有時候沒啥必要就是
: 如果說"信"是指譯者的外文能力
: "達"則考驗譯者的中文能力了
: 以這標準來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20.127
※ 編輯: fundnewer 來自: 118.166.220.127 (05/10 14:54)
但是那時候翻得不太好 問題是出在中文 (日文系大三的日文大概是一級程度)
日文系一學期大概是20~25個學分 給你做參考
我從開始翻譯到翻到自己覺得還可以的程度 大概經過了一兩年的時間磨練
每個人天資、後天努力時間不同 倒是不可一概而論
※ 編輯: fundnewer 來自: 118.166.220.127 (05/10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