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校園團契奉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校園團契奉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校園團契奉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校園團契奉獻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人物】從教會醫院院長 作到牧師 翁瑞亨 (1950~) 文/陳永興 #翁瑞亨,1950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在醫學生時代就一直思考人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後來在基督信仰中找到答案,成為校園團契的一份子。1975年台大畢業等待服兵役的兩個月空檔,他就前往恆春基督教醫院做志工,那...

校園團契奉獻 在 柳子駿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20 08:49:15

一直沒有機會好好感謝 「芳銘哥」, 他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許芳銘教授, 昨天遇到他,聽到好多故事, 也想起好多回憶。 在我念神學院前二年, 他是我的同班同學, 很納悶一個大學教授, 為什麼還來念浸神, 他說因為他想要裝備自己, 可以服事更多年輕人。 昨天聽著他在東華的服事, 在校園中...

  • 校園團契奉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7 09:15:15
    有 63 人按讚

    【人物】從教會醫院院長 作到牧師 翁瑞亨 (1950~)
    文/陳永興
    #翁瑞亨,1950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在醫學生時代就一直思考人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後來在基督信仰中找到答案,成為校園團契的一份子。1975年台大畢業等待服兵役的兩個月空檔,他就前往恆春基督教醫院做志工,那時的恆春只有10張病床,由一位芬蘭的醫療傳教士負責,他對一個遠從北歐寒地不遠千里而來的芬蘭人,受過良好教育和專業訓練的醫生不求物質回報,而在酷熱的南台灣小鎮奉獻陌生的台灣民眾,他充滿好奇和敬佩!退伍後他選擇進入台大醫院外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當他受完外科訓練後,正值台大醫院要派醫療團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服務,原本他已報名要參加「中沙醫療團」卻又聽到恆春基督教醫院需要醫師的幫忙,後來他的出國簽證遲遲不發下來,父母又希望他留在台灣,就這樣他選擇了到恆基報到,決定了他一生奉獻的方向!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 #醫生牧師

  • 校園團契奉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8:28:34
    有 82 人按讚

    你要成為一個為主爭戰的 #豆田傳奇!
    2021/05/16 #精彩聚會 點這裡參加:
    https://youtu.be/lyb2ev8V9d0

    聖經記載非利士人企圖攻佔以色列人長滿紅豆的田。
    那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以色列人個個忙於採收,無暇分神;
    而仇敵往往就是在人毫無防備之時趁機突擊。

    「⋯⋯眾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沙瑪卻站在那田間擊殺非利士人,救護了那田。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撒下23:12)

    面對生命的威脅,以色列人如散沙般驚惶逃跑;
    只有一個人——沙瑪,他留下來,與非利士人對抗。

    他知道那塊田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值得為它爭戰!
    他知道,即便孤身一人,但有萬軍之耶和華作他的劍與盾!
    沙瑪的堅信與果敢,使他成為上帝的器皿,為以色列舉起了得勝的旌旗。

    今天,上帝也早已在社會、在個人領域裡賜給我們許多紅豆田——
    家庭、教育、媒體、政府、科技⋯⋯
    職場、校園⋯⋯
    這是一個爭戰的時刻!

    敵人正肆無忌憚地偷竊、殺害、毀壞;
    若你我棄械逃跑,田地將被佔領,無數靈魂將失喪、被仇敵吞食!

    而眼下升溫的疫情,恰恰考驗著我們基督徒的「信仰操守」——
    你禱告的心志、奉獻的心志、傳福音的心志仍一如繼往嗎?

    疫情的混亂可能帶來破口,卻也是你發揮影響力的時機!
    讓我們站住、堅守;更靠著主勇敢奪回每一塊田!
    不是躲在教會,而是走出牆外——改變世界!
    祝福你,在所處的領域,成為一個為主爭戰的豆田傳奇!

  • 校園團契奉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1 23:48:43
    有 1,181 人按讚

    一直沒有機會好好感謝
    「芳銘哥」,
    他是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許芳銘教授,
    昨天遇到他,聽到好多故事,
    也想起好多回憶。


    在我念神學院前二年,
    他是我的同班同學,
    很納悶一個大學教授,
    為什麼還來念浸神,
    他說因為他想要裝備自己,
    可以服事更多年輕人。

    昨天聽著他在東華的服事,
    在校園中直接、間接的
    得著了當時還不信主的學昕傳道,
    誰都沒想到,
    今天神會這麼重用當年在課堂中
    質疑信仰的學昕。

    我的論文也是芳銘哥幫助我很多。
    記得我當時是同學中少數做量化研究,
    學校也沒有人可以幫忙,
    芳銘哥那時候台北花蓮二地跑,
    又是系主任的工作量,
    可想而知有多忙,
    但是
    二話不說幫助我,
    常常到他家煩他,
    印象中就是照片中的這種表情,
    總是笑咪咪、總是鼓勵人。


    想到這裡我就想到,
    從我唸書到現在,
    一路上在校園中總是有很多
    默默為學生付出的「芳銘哥」,
    這些學生事工的服事者,
    他們一生奉獻在教育,
    為著學生福音工作打拼,
    或許四年後學生畢業就把他們忘記,
    但是,
    他們的熱情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
    因為他們暑假過後,總是在想:
    「大一新生又要進來了」、
    「有又新的一批年輕人要在校園中遇見耶穌了」。

    謝謝芳銘哥,
    謝謝所有委身在學生工作的老師、職員、輔導、學長姐.......
    校園團契、學園團契、長青團契、信望愛社.....
    數不清、叫不出名字的宣教士、校牧室,
    你們的付出,
    絕對不會白費的,
    因為我們都記得學生時期陪我們成長、
    最接納青澀又不成熟的我們、
    讓我們蹭飯、聽我們分手故事、
    為我們考研究所禱告、
    我們都感念在心。

    你學生時期有沒有這樣的一個輔導
    趁這個感恩節來臨前,
    可以給他們一通電話或一個訊息,
    謝謝他們為你曾經的付出,
    我想,
    他們會非常感動,
    因為做年輕人工作的輔導,
    要的都不是什麼,
    而是一個感謝就夠他們開心很久了。


    #謝謝
    #真的非常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