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柴油車接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柴油車接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柴油車接電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歐陸洪水大火熱浪乾旱 氣候變遷瓦解歲月靜好》 歐洲今年夏天以來發生在德國比利時的洪災,希臘義大利以及地中海周邊包括土耳其、阿爾及利亞的山林大火,完全印證了8月9日出爐的,聯合國IPCC專家...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在哪裡? ●2021 年式全車系共有 8 個車型選擇,本次試駕 1.5L BlueHDi Allure+ 為全新車型 ●接替初期引進 1.6L BlueHDi 柴油車型的地位 ●最大馬力 130hp / 3,750rpm、最大扭力 30.6kgm/1,750rpm,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
「柴油車接電」的推薦目錄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Abb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Aaron X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存股專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柴油車接電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柴油車接電 在 Abb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27:31
終於找到一個超完美的行動電源供應器了❤️ 上個月車子拋錨電瓶沒電🥲 在郊區完全找不到求救的人或是車子 超級無助的 那時電話打好久才找到計程車可以幫忙接電 後來找到這台外型超好看的🥰Roommi 多功能行動電源供應器🥰 這台Roommi 多功能行動電源供應器 一次滿足 下列幾項電源需求 ✅露營燈 ✅...
柴油車接電 在 Aaron X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08:41:28
柴油車CP值有多高,看我有幾台就知道了.. 一樣的稅金 你要買318d還是320d 我選320d 🤣🤣🤣 繳一樣的錢,擁有更多馬力,何樂不為❓ 旅行的好爸爸車在這! BMW F31 320d Touring ▪️正時鏈條已更換 ▪️全車M版空力套件 ▪️中控安卓大螢幕 ▪️可調式套裝避震 ▪️雙...
柴油車接電 在 存股專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3:55:47
零碳排放是未來各個國家追求的目標 非常多國家已經宣布未來要禁止販賣汽、柴油車 甚至有的連油電混合車也禁止 只能販售純電動車 預計2025年禁售汽、柴油車: 挪威、荷蘭 預計2030年禁售汽、柴油車: 東京、英國、瑞典、愛爾蘭、冰島、丹麥 預計2035年禁售汽、柴油車: 日本、加州 預計2035年禁售...
-
柴油車接電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0-01 13:30:01新在哪裡?
●2021 年式全車系共有 8 個車型選擇,本次試駕 1.5L BlueHDi Allure+ 為全新車型
●接替初期引進 1.6L BlueHDi 柴油車型的地位
●最大馬力 130hp / 3,750rpm、最大扭力 30.6kgm/1,750rpm,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表現為 18.4km/L
●Allure+ 車型是屬於中高階的車型,因此配備上較 Allure 豪華,例如 LED 燈組、電動調整座椅、12.3 吋全液晶螢幕、8 吋多媒體系統、ADAS 系統皆是標準配備。
#Peugeot3008
#BlueHDi
#記得開啟CC字幕
Peugeot 3008 透過嶄新的前衛運動外型以及富含未來感的內裝設計,自 2017 年底導入以來銷量都有穩定的表現,算是品牌當紅炸子雞。然而總代理寶嘉聯合在引進初期先後提供了 1.6L / 2.0L 兩款 BlueHDi 柴油引擎動力選項,接續於 2018 年提供了 1.2L PureTech 渦輪增壓三缸汽油引擎,並於 2019 年再度推出 1.6L PureTech 渦輪增壓四缸汽油引擎,豐富的動力選擇以國內相對冷門的法系車來說相當難能可貴。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9689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
柴油車接電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05 17:19:11表格更正:Ford Kuga ST-Line最大扭力轉速區域為 3,300rpm;Honda CR-V引擎形式應為L4/渦輪/汽油;RAV4 價格錯誤,2020年式車型應再加兩萬,售價為 94.5 萬起至 126.9 萬起。
新在哪裡?
●全新第四代大改款車型,採用與 Focus 相同的全新世代 C2 平台打造,車身尺碼進一步放大,抗扭強化 10%、減輕 80 多公斤車重。
●全車採用近 50% 超高性鋼材、使用麻田散冷淬鋼車頂樑,硬度達到 1700mpa。後懸吊採用鋁合金支臂、鋁合金引擎蓋
●外觀、內裝悉數重新設計,外觀提供兩種車身型式。ST-Line 車型配置專屬空力套件、燻黑 LED 頭燈、蜂巢狀水箱護罩設計、19 吋鷹爪造型鋁圈、方型排氣尾管以及類麂皮包覆座椅以及 ESE 引擎聲浪強化系統。
●全車系標準配備 Co-Pilot360 主動安全科技、駕駛 10 向電動調整座椅、真皮座椅、LED 頭燈、Keyless、8 吋 SYNC 多媒體系統…
●動力系統配備 1.5L EcoBoost 以及 2.0L EcoBoost 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 8 速手自排變速箱,ST-Line 車型擁有運動化懸吊調校,車身降低(前軸 0.7mm、後軸 2.9mm)、阻尼係數強化,方向盤更為重手。
福特六和預定在今年 6/17 正式推出全新第三代 Ford Kuga 車系,而採用 C2 平台打造的 Kuga/Escape 已於去年在主要市場美國、歐洲同步發表,緊接著中國大陸市場也推出了當地國產化車型銳際 Escape。
在台灣市場,Kuga 將以汽油車型為主力,提供 1.5 EcoBoost 及 2.0 EcoBoost 兩款動力,而現有的 2.0 柴油車型則會取消。新一代國產 Kuga 將提供兩種車身外型,除標準車型外,還有具備專屬空力套件的 ST-Line 車型。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消息,入門車型將落在百萬上下,而頂級的 ST-Line 車型則會低於 120 萬以下。
#記得開啟cc字幕#Kuga #真香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66924
更多資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
柴油車接電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5-23 18:39:30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Mercedes-Benz 豪華小型車 在台銷量5年翻轉近6倍
「The new GLA不止於此」全新改款個性登場
新世代豪華小型車攪動市場 銷量與風潮同時具增
自2012年Mercedes-Benz新世代豪華小型車家族陸續登陸台灣市場以來,承襲三芒星一貫的豪華典範,更賦予不同家族成員鮮明的個性訴求,有熱血豪華掀背代表A-Class、豪華運動跑旅B-Class、打破傳統框架的四門轎跑CLA與五門獵跑CLA Shooting Brake,以及新生運動跑旅GLA,滿足年輕買家對於Mercedes-Benz各面向的不同想像與用車需求,因此造就極為出色的銷售表現。從2012年僅具備A-/B-Class兩位成員,2016年全員到齊狀態下,銷售量從每年千餘輛翻轉近六倍,提升到年銷售六千多輛的規模。不僅大獲市場肯定,新世代豪華小型車家族更因此引領市場潮流,眾家車廠起而效尤。豪華小型車市場,儼然成為台灣與世界車壇當紅級距。
其中於2013年問世的GLA,因同時擁有Mercedes-Benz新世代豪華小型車家族與豪華休旅家族的雙重身份,讓其不僅有著活力與熱情特質,更有著不安於室的靈動因子,粗獷與個性兼具,讓Mercedes-Benz成功開拓豪華小型休旅車市場藍海,不僅放眼全球市場皆然,於台灣市場更是如此;2014年6月正式在台上市後,銷量表現立刻讓此豪華進口小型休旅市場容量增加近50%,迄今仍是成長最快的市場級距之一。鑑於GLA所帶起了市場效應,為持續保持領導姿態,Mercedes-Benz於2017年北美車展推出再度進化的The new GLA,台灣賓士則於今日(5月23日)正式在台發表,The new GLA不僅止於外觀與內裝面的全面升級,更迎來了Mercedes-AMG GLA 45 4MATIC與空前的AMG專屬空力套件,再次突破框架,盡情揮灑自我!
個性美學面面俱到 The new GLA造型設計風格更具
風格面的強化,是The new GLA給予人視覺面的第一印象,受惠於全新鍍鉻雙格柵式水箱護罩與SUV越野造型前後保桿的搭配,加上原有經典的引擎蓋隆起肌理線條,更強化了The new GLA的戶外個性;全新造型的LED頭尾燈則為The new GLA的個性造型點出了科技感;車尾的雙排氣鍍鉻尾飾管與行李箱鍍鉻飾條的點綴,畫龍點睛的賦予了更臻上乘的質感表現。
延續Mercedes-Benz一貫的客製化服務,The new GLA針對不同車型推出專屬風格套件:Style套件、Urban套件、及AMG Line跑車化套件任君挑選,配上新增的古銅金車色,想要什麼風格,The new GLA都能滿足你。
走入座艙,駕駛前方的儀表板經重新設計,提升了資訊辨識度也增加質感呈現。整合七吋高解析度TFT螢幕的Audio 20單片CD音響系統,不僅增加了倒車輔助攝影功能提升行車安全,也配置智慧型手機整合系統,讓用車生活現代人習慣的科技生活更能無縫接軌。The new GLA全車系增列EASY-PACK電動啟閉尾門,還提供Hands-free access 行李廂感應啟閉功能選配,用車機能再度升級。
動力單元選擇豐富 地表最強四缸引擎壓陣演出
動力車型編成方面,延續先前廣受好評、汽柴油動力單元兼具策略,The new GLA提供GLA 180與GLA 200兩款汽油車型,同樣搭載1.6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前者具備122hp/200Nm動力輸出,後者則為156hp/250Nm。柴油車款GLA 200d則搭載2.2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柴油引擎,以高達300Nm的優勢扭力帶來充沛的加速感受。壓軸的頂尖性能王牌,同樣由Mercedes-AMG GLA 45 4MATIC壓鎮演出,搭載地表上最強、原廠代號M133的2.0升渦輪增壓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具備381hp/6000rpm最大馬力與475Nm/2250~5000rpm峰值扭力輸出,強悍輸出透過AMG SPEEDSHIFT DCT七速自手排變速系統傳輸,可於4.4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過程,麻辣的頂尖鋼砲實力傲視車壇,無人可出其右。
優勢性能以外,Mercedes-AMG GLA 45 4MATIC也於此次The new GLA問世之際帶來了嶄新的造型設計元素,除了家族一致的全新造型LED頭尾燈以外,車頭換上了全新的AMG銀色鍍鉻前擾流與氣壩兩側的AMG黑色導流鰭片,與車尾後保桿下方的四道直瀑式鰭片下護板相呼應。因此造型面的潤飾,讓Mercedes-AMG GLA 45 4MATIC風阻係數更降至0.33 Cd的優異成績。
座艙內的進化同樣讓人驚艷,除了延續The new GLA家族導入的全新設計儀表板外,儀表板上緣採用ARTICO包覆,AMG方向盤與排檔桿造型也以更俐落的造型展現運動味,最後輔以運用黑紅線條彩繪而成的全新AMG專屬飾板,為座艙內的熱血風格點出最重點主題,一入座就難以自拔!
為了更熱血的車主們,Mercedes-AMG特別準備了霸氣的AMG Aerodynamics Package空力套件,以黑色做為主軸,將前擾流下緣、側裙與後下護板皆換上了黑色塗裝,更於車頂尾端加裝分離式亮黑色AMG後尾翼,為整體的運動氣息做了最佳結尾。
「不止於此」的The new GLA新生運動休旅,以全新進化姿態再次切入市場,更具個性與設計感的造型設計,搭配多樣風格的專屬套件,輔以性能王牌Mercedes-AMG GLA 45 4MATIC壓陣,讓The new GLA帶來了更卓越的實力。The new GLA,絕對不止於此!
⬛本影片已取得【digiMobee移動生活網】授權使用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柴油車接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歐陸洪水大火熱浪乾旱 氣候變遷瓦解歲月靜好》
歐洲今年夏天以來發生在德國比利時的洪災,希臘義大利以及地中海周邊包括土耳其、阿爾及利亞的山林大火,完全印證了8月9日出爐的,聯合國IPCC專家第六次評估報告所提出的「紅色警戒」-
氣候暖化正在迅速惡化,已經在全世界最富庶最發達的歐陸實境上演。
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7月14日推出一攬子計畫「Fit for 55」提案,旨在實現2030年排碳量(與1990年的水平)減少55% ,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一攬子計畫中最重要的兩項旗艦提案:一是要在2035終結石化燃料,二是徹底改革排碳交易市場。
如同歐洲所有的重要改革,毫無疑問,這個一攬子計畫需要德法兩國的全力支持,才能進而說服歐盟其他25國。然而德國正迎來9月底的聯邦大選,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在氣候議題上的走向,但是倒數僅剩40天左右的選情複雜,呼聲最高的是社民黨候選人現任財長蕭茲。遙遙落後的基民盟已經搶先呼籲聯合組閣,並且以「找到停止2°C暖化的路線」為聯合組閣首要條件。
氣候變遷議題一直是法國總統馬克洪用於國際外交的王牌。大家對於他踢館川普的名句「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都記憶猶新。但是身為巴黎氣候協議的發起國,馬克洪就任之後除了響亮的口號之外,並沒有以身作則推動巴黎協議的落實。
馬克洪就任後,許多環保承諾都沒有履行,曾經為馬克洪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背書入閣的法國環保界權威Nicolas Hulot,因為面對太多的妥協壓力而拂袖而去。馬克洪政府所出台柴油車碳稅計畫,引爆了黃背心社會運動,迫使馬克洪開倒車,造成他在氣候暖化上不及格的政績。氣候變遷將會是他即將在2022年3月競選連任的關鍵議題。
德法兩國在減碳議題上,所面臨的共同困難,是兩國工業重中之重的汽車工業。即使目前的共識是要去化石燃料,以電動車推動系統性整體的產業改革,來搶救汽車業,但是電動車的電池並非全無爭議。開發中國家的能源需求量仍是一條上升曲線,再生能源無法滿足需求,疫後經濟重啓勢必將衝擊減碳。
{內文}
德國洪災區居民:至少我們還活著,那麼多人都死了。難以相信難以想像在這裡發生了什麼。我們沒看到遠方的景象,但是從直升機所拍的照片,我們所聽到的,從這裡到萊茵河,一切都被淹沒了。
萊茵河上的羅蕾萊,德國著名的圓舞曲,現在淪為一首縈繞不去的輓歌。
德國洪災區居民:我深愛這條河,我無法置信,我們的河怎麼能這樣對我們?上帝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們?
讓德國人鍾愛依戀的萊茵河,變成一個毀滅性恐怖情人的罪魁禍首,不是上帝。
德國之聲環保議題記者 Ajit Niranjan:這個報告顯示出以最有力的科學證據,僅僅人類這個單一物種,竟然在幾百年內改變了這個星球。正如您之前提及的這些變化,其幅度與強度擴及一切。從越來越高溫的熱浪,到北極冰的融化,而這些都將在我們百年之後,持續惡化。
8月9日由聯合國所公布的,第六份IPCC報告,沒有懸念,是一個月之前,已經在德國實景上演,災難浩劫的劇本。一如IPCC報告出爐的前一天,在東京熱鬧收官的奧運閉幕典禮上,燦爛的煙火,呼應的是孕育了奧運起源的希臘,已經燃燒了十多天,無法撲滅的大火。這場大火隨著乾旱和夏季地中海熱風,已經擴散到土耳其和義大利。
新聞片段:法國普羅旺斯早上9點,氣溫已經高達28°C,Anthony必須在炙熱的陽光下,照顧他的牡丹花,但是他已經習慣了。
法國普羅旺斯花農 Anthony Fremiot:每一年夏天都越來越熱,我們明顯看到高溫陽光,對土地的影響。我紀錄的土壤溫度在40-45°C之間,這對花而言真的非常糟糕。
孕育了著名香水,令人嚮往的普羅旺斯,得天獨厚,以陽光海水為名的蔚藍海岸,正在一寸一寸的沙漠化 不可逆轉。
新聞片段:六七月法國大部分地區,卻迎來異乎尋常的大雨,如同這張圖表上藍色的部份。這些過多的雨量造成農業嚴重的後果,在這裡本來兩星期前就該收割麥子了,但是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
法國農民 Jules Gauthier:刀子很容易就插進土裡,本來這個時候土壤應該是乾的,但是現在卻潮濕的不得了,正因如此麥稈都還是潮濕的,因此我們根本無法收割。
這不是一部預告片,這是一部正在衣食無缺,最富裕發達的歐洲大陸,和地中海周邊上演的災難片。還沒有等到8月9日,IPCC的報告出爐,歐盟已在7月中,出台了2030減碳55%,2050達到碳中和的一攬子計畫。但是這個計畫,必須要獲得27個政府的支持,一向主導歐洲重要改革的德法龍頭,對這個一攬子計畫,有決定性的影響。而進入倒數40天的德國大選,目前的選情,產生了戲劇化的翻轉。
基民盟聯邦議會環保委員會 Ruediger Kruse:所以當務之急是面對1.5°C的挑戰,現在差不多是一決生死的時候了,我們必須要利用下一個聯盟內閣,我們要透過聯盟找到這條解決之道。我們必須要制定一條停止2°C暖化的路線,這必須是組成新聯盟的主要條件。沒有這條通路就沒有新的聯盟。
最新出爐民調顯示,以35%遙遙領先的,是社民黨候選人,現任的財政部長蕭茲。基民盟候選人在視察災區時,談笑風生重創形象跌至20%,綠黨則以16%殿後。雖然基民盟還有相當份量的基本盤,但是也公開做出了聯合組閣的準備。
德國之聲新聞主播:您說您的政黨致力於發現問題,然後很快地作出回應,但是回應之一是在十年前,關閉了碳中和的核能電廠,您對此怎麼說呢?
基民盟聯邦議會環保委員會 Ruediger Kruse: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是對的,這也顯示我們可以改變對事情的態度。當務之急是我們得啟動這個社會改革,朝向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這絕非易事。
德國之聲新聞主播:為什麼我要在9月大選中,把票投給基民盟,而不是更為激進的綠黨?
基民盟聯邦議會環保委員會 Ruediger Kruse:因為最終你不僅要保護氣候,你也想要一個體面的生活,你也想要一個穩定的工作,以及給孩子一個安全未來,和良好的教育,所有這些訴求,我們可以做到最好。通常不是那些最激進的政治人物,能夠以一個良好的方式來治理社會。
相較之下 氣候變遷議題一直是,法國總統馬克洪用於國際外交的王牌。
法國總統馬克洪:Make our planet great again。
沒有人忘記他氣勢萬鈞的「讓我們的星球再次偉大」。但是身為巴黎氣候協議的發起國,馬克洪就任之後除了響亮的口號之外,並沒有以身作則,推動巴黎協議的落實。
新聞片段:2017年剛剛當選的馬克洪,極力想要體現一個希望,他發誓說氣候變遷將會是重中之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對於禁用嘉磷塞的承諾。嘉磷塞是法國農業使用最多的化肥,但是兩年之後的結果是希望破滅,開了倒車。
法國總統馬克洪:不 我沒有改變看法,但是我沒有成功。(您沒有成功?)我沒有改變看法,我依然想要解決問題,但是我沒有成功。(這是一個失敗?)集體的。
馬克洪的確關閉了法國爭議多年,歷任總統都失敗放棄的老舊核電廠。他關閉了數座燃煤火力發電廠,取消法國西部的飛機場計畫。但是他競選時,三顧茅廬請入閣的部長,法國環保權威,一年之後拂袖而去。還有因為徵收碳稅,引爆的黃背心運動,標記他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妥協。
新聞片段:法國環保界所擔心的是,法國在達到2050年碳中和,進程上的落後,2018-2019之間減碳比例只達到0.9%,原訂應該在2021年就要達到3%。
法國綠色和平組織總監 Jean-Francois Julliard:法國並沒有走在一個合格的進程上,一個遵守巴黎氣候協議的進程上,因為我們沒有對排碳量最多的產業,交通、住宅和農業進行整體性改革。
如果巴黎氣候協議的龍頭法國,都沒有辦法落實達標,還有什麼立場主導歐洲,甚至影響全球?
法國高級金融學院院長 Philippe Dessertine :我們有一個過於簡化的論述,說我們需要再生能源,但是我們面對的是一面銅牆鐵壁,因為我們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那些開發中國家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能源,而再生能源根本無法覆蓋整體需求。所以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降低能源用量,在以再生能源作為替代能源的同時,也必須設法降低我們消耗能源的用量。
然而在減碳議題上,德法兩國所面臨的共同困難,是兩國工業重中之重的汽車工業。
法國高級金融學院院長 Philippe Dessertine :總是同樣的老調,就是以為只要西方國家使用電動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但是要如何對地球上,其他國家的人解釋,那些沒有車的人,不管是電動還是汽油車,你們最好不要有車,因為無法負荷了。這是一個雙向的爭議,一方面法國汽車產業說,我們要活下去,所以我們全力發展電動車,德國也是同樣的情況。德法兩國戰後經濟基礎都是汽車業,所以認為解決之道就是電池,然後再開發一個使用電池的空中巴士。但是困難的癥結所在,最終也許是我們,不該再大量使用汽車。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終於讓追求更多財富,消耗更多資源,沒有止盡的全球化機器,被迫關機暫停。但是疫情之後重新啟動的經濟,如果還是回到追求同樣的經濟成長率,那麼比疫情還要更可怕的是,在20年內達到升溫2°C的毀滅性臨界點。
德國洪災區居民 Cornelia Barthel :這就是我們不想再住在這裡的原因。我相信災難會再次發生。他們無法阻止災難發生。
德國洪災區居民 Michael Ahrend:這不是戰爭,這是自然的反擊。我們應該開始傾聽自然了。
這一次沒有人會說「狼來了」,因為危在旦夕的是人類的救贖。
https://youtu.be/jkWdzKvD0hE
柴油車接電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隔離膜-保護電池不起火的關鍵】
時間:2021/7/19(一)
發文:NO.1281篇
大家好,我是LEO
.
❖大勢所趨
全球逐步邁向綠能,從油電混合到純電動車,到全面禁售汽柴油車,到禁止汽柴油車上路,整個產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車廠面臨存亡之戰,也必須改變,就算是超跑界的名駒,也得跟上世界潮流。
.
義大利超跑品牌藍寶堅尼(Lamborghini)7月7日發表旗艦超跑「大牛」最終版,「Aventador LP780-4 Ultimae」全球限量600台,6.5升V12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能來到780匹,能在2.8秒內從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極速表現能飆到每小時355公里。
.
這台車是許多男人心中的夢幻逸品,上市超過10年的大牛也正式走入歷史,即將開啟藍寶堅尼走向「電動化」的時代。就連美式肌肉車「道奇」,向來靠著高耗油與V8引擎霸氣圈粉,也宣布將打造超大馬力的純電汽車,預估2024年將上市,這就是趨勢。
.
❖電動車的核心-電池
電池主要由三個元件組成,分別是電池芯、機殼與電源控制板。電池產業中最重要的電池是---鋰電池。以鋰金屬作為陽極活性材料的電池,高重量能量比、電壓平穩、壽命長、工作溫度範圍廣、低溫性能佳。
.
鋰電池系統約佔電動車成本的 30~40%,當電動車快速發展需求量不斷擴張下,鋰電池需求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電池產業結構
上游---電池原材料廠商,包括電極、電解液、隔離膜、罐體等材料供應商,中游為電池芯,下游為電池模組廠商。
.
電池芯---主要原材料包括電極(正極、負極)、隔離膜、電解液及罐體等四部分,約占全部製造成本的 60%以上,電極--約占26%、隔離膜--約占23%、電解液--約占15%,從這裡就知道商機最大、賺最多的就是---上游材料商。
.
❖日韓廠商壟斷市場
目前全球電池芯主要的供應來源依然是日、韓廠商為主,國內要發展電池芯---大部分之原材料仍需仰賴進口,台灣只有罐體、導電碳以及少部分的電極材料與隔離膜由國內供應。
.
❖隔離膜-保護電池的關鍵
在台灣幾乎沒看到有人探討隔離膜,LEO首先來跟大家分享,【電池隔離膜】---它是放在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之間的一層膜,主要功能是防止正負極接觸造成電流短路,在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與安全性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
直接影響電動汽車鋰電池安全性和性能的重要材料,約占電池生產成本的20-25%間,電池隔離膜損壞就被認為可能是「電動車起火」的原因之一,由此可知,經過安全認證的隔離膜相當重要的。
.
從隔膜生產分類看,有「乾」、「濕」兩種工藝,分為乾式隔膜和濕式隔膜兩類。採用「濕式生產」工藝生產出來的鋰電池隔膜具有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透氣性, 滿足動力電池大電流充放的要求。高階電池大多使用濕式隔膜,隨著動力電池對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濕式隔膜的滲透率將逐漸提升。
.
❖隔離膜-領導廠商
恩捷股份(002812)-截至2020年底,在上海、珠海、江西、無錫、蘇州五大基地共有46條濕式隔膜產線,產能達到33億平方米,產能規模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仍持續在江西、無錫、匈牙利、重慶,進一步擴大產能,為什麼呢?很簡單,產能供不應求,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將生產基地與下游客戶綁在一起,穩定客戶關係直接供貨。
.
恩捷股份(002812),截至2021/7/16收盤價245.7CNY,市值高達2190億,年初至今上漲58%,最近六個月上漲88%,最近一年上漲232%,最近五年上漲2379%,由此可知捷恩股份真的是賺翻了!
.
韓國SK IE Technology 去年秋季才剛宣佈將興建年產能3.4億平方公尺的第二座工廠,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完工。今年3月26日的董事會上再次決定加碼投資約1.13兆韓元,在波蘭Dąbrowa Górnicza投資第3和第4座鋰電池隔離膜生產工廠,年產能均為4.3億平方公尺,預定於2023年底和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4座工廠投產後,合計將可能生產15.4億平方公尺的電池隔離膜。
.
❖隔離膜-台灣明基材(8215)
明基材料(8215.TT) 前身為達信科技,1998年成立,曾經是全球前五大偏光板供應商之一,為友達集團旗下子公司,主要供應友達偏光板。
.
原生產光碟片,轉型為偏光板製造廠商,隨著產業趨勢轉變—開始逐漸轉型佈局醫療相關產品及先進電子材料。其中,先進電子材料抓住電動車產業大趨勢—就是鋰電池隔離膜。
.
本業偏光板方面,第 3 季訂單維持高檔,產能從去年至今都維持滿載,將持續進行產線去瓶頸,預期本季供需仍吃緊,待下半年產業有一條新產線開出,供需才可望恢復平衡。
.
電池隔離膜去年第四季成功打入日系車廠後,出貨持續成長,又獲得第2家日本客戶認證中,看好電動車市場帶動電池商機,除日本市場外,中國電動大巴使用電池隔離膜需求也是未來重要目標,目前正評估擴充電池隔離膜產線。
.
這個產業台灣雖然落後,我們從最近全球一哥捷恩股份與南韓SK IE大動作暴力擴產,可得知未來的商機相當驚人,股價表現也在短期內大漲5成甚至一倍,這一波商機台灣也不能落後,後續最新的動態更新,請持續追蹤-股民當家群組。
.
⧉更多產業新知請鎖定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柴油車接電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學生月票二圓二角
日治時期就開始營運的「北淡線」鐵路
是早期來往台北淡水的重要交通工具
全線於1988年正式停駛,改建為現在所見的捷運淡水線
決定修建為捷運後,沿途的火車站也遭到拆除
照片中是當時北淡線上的「關渡火車站」
雖然只是一座簡單小巧的建築
現在看來卻別有復古懷舊的感覺
在停駛的那一天也湧入許多人拍照留念
#報時光UDNtime
#北淡線
#關渡火車站
日期:1988/7/15
圖說:省鐵路局加掛特別列車,舉辦「淡水最後一班列車」活動,對北淡線做最後凝視,共同陪伴小火車走完最後一程。圖為關渡火車站。
來源:聯合報
攝影:游輝弘
歷史新聞
【1988-07-02/聯合報/14版/台北市民生活】
淡水線懷念之旅
想當年 坐火車是樁大事
【本報記者劉曉甯 孫蓉華】
票價相當昂貴 沒事不隨便坐
台北到淡水的火車,單程票價十五元,與現在的物價、民眾的收入相比,頗為便宜。但在早年,火車可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沒什麼大事,還不輕易坐火車呢!
淡水港淤塞情況嚴重後,無法再擔負運輸的重責。以往帆船直駛桃園大溪的情景不再,接著連載客的蒸汽明輪或吃水較淺的「臭油船」,也不能再靠泊萬華。承運客貨輪的船舶停擺,公路交通仍未臻完善,北淡線火車扛起了淡水、台北間運輸的重任。
但是,乘坐火車可是奢侈的享受。民前六年時,北淡線二等車的成人票票價是日圓四角二分,當時六十公斤的白米價格是一圓八角。七十多歲的前淡水鎮長鄭、永富記得,北淡線火車五十年前的票價是三角二分,而工人做工三天大概才有一圓工資。火車班次也不多,一天只有四、五班次,每列掛三、四節客車廂。
李總統登輝先生的父親李金龍老先生回憶說,早年淡水人要到台北,多數乘坐「臭油船」,每趟收費約一分,比較起來,乘坐火車當然算是生活中的大事。九十一歲的李老先生表示,老家在三芝鄉,與淡水鎮還有段距離,童年根本沒有機會坐火車。上了中學後,學校帶著學生遠足,才初次嚐到坐火車的滋味。
民國卅一年,火車票價便宜些了,可是還是挺貴的。學生月票一張二圓二角,那時,小職員每月平均所得也不過卅五圓上下。能夠買火車月票通勤,羨煞同學。當年淡江中學的畢業紀念冊上,留有一隅刊出一位陳姓學生的「定期乘車券」,紀念坐火車上下學的時光。
蒸氣車頭時代 難忘數件寶事
火車票價隨著社會的改變升降,北淡線的列車,也由燒炭的蒸汽火車頭到動力慢慢加大的機車頭,再到現在使用的柴油車頭。越早期的火車,越有些令淡水人難忘的「寶」事。
關渡隧道坡陡 車常會倒退
李總統的弟弟李炳楠說,搭蒸汽機車頭火車,經過關渡隧道前,乘客不約而同地都會關上車窗。否則,車廂內會瀰漫著黑黑的煤煙,衣服上會沾上煤塵,弄成小黑臉。而火車座位卻是硬木板座椅,又無電風扇,燠熱的夏天,關窗過隧道,可難過呢!
從關渡站出來駛經關渡隧道的一段路是陡坡,燒煤炭的蒸汽火車頭,如果不能加足馬力,到了上坡處,根本上不去。還要由關渡站倒退數百公尺,等鍋爐火燒旺了,蒸汽十足後再一鼓作氣爬坡前進。因此,火車倒退的情況,也是老一輩淡水人記憶猶新的鮮事。火車不夠力,趕不上火車的年輕小伙子,乾脆用跑的追火車,還真追得上。
世居淡水的周明德記得,民國卅一年高中畢後,他在氣象局工作,一天早上到車站時,火車已鳴笛開動,一時興起,拔腳就追。由於駛出淡水的火車要駛經一段斜坡,速度減緩,在車上同學、同事的加油聲中,他跑了四、五百公尺追上了那班火車。
載客量逐年減 只甚剩兩千多人
台灣光復後,日據時代一度停駛的北淡線火車,恢復正常營運。因為北淡線沿線地區,由農村發展為新興社區,工廠、學校紛設,經濟的繁榮,帶動人口成長。北淡線載客人數逐年增加。民國四十一年每天平均約有一千八百人在淡水站上車,到民國六十四年每天平均有八千五百五十多人上下車。意氣風發的北淡線度過全盛期後,隨著公路運輸的發達,便捷的客運班車陸續增加,搶走了火車乘客。民國七十二年,北淡線載客人數降為每天四千多人,這兩三年更曾低到二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