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派聊德國】
🔅繼這週字彙提到了柏林圍牆,今天凱派來跟大家回憶一下德國統一前那一段漫長冷戰下的日子吧!究竟柏林圍牆下有多少人民爭取自由的辛酸血淚呢?
🔎歷史背景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個占領區。1949年,東柏林由蘇聯佔領,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定在...
【 #凱派聊德國】
🔅繼這週字彙提到了柏林圍牆,今天凱派來跟大家回憶一下德國統一前那一段漫長冷戰下的日子吧!究竟柏林圍牆下有多少人民爭取自由的辛酸血淚呢?
🔎歷史背景
二次大戰以後,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個占領區。1949年,東柏林由蘇聯佔領,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定在東柏林。美、英、法三國佔領西柏林,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首都在Bonn(波昂)。首都柏林也被瓜分四塊,分為蘇聯佔領的東柏林以及美英法的西柏林。東西德之間邊境關閉,唯柏林分界仍開放,東德人至此不斷逃往西方,其中大部分為年輕人和以及知識階層的人,流失的勞動力使東德經濟崩潰。
✈️西方合力空投物資
佔領東柏林的蘇聯政府為了逼迫西德放棄西柏林,因而對西柏林人民斷水斷糧,西方國家為了抵抗此現象,共同派遣飛機將物資空投,由西德運到西柏林,也在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抗衡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
📌柏林圍牆的興建
1952年,政府下令關閉東西柏林邊界並開始架設鐵絲網,防止東德人民逃往西德,1961年8月13日東德邊防警察和工人封閉道路禁止車輛通行,柏林圍牆一夜之間被築起。東德政府除了從1961年至1975不斷修建柏林圍牆,邊防中心共有500輛裝甲運兵車、50個大型榴彈發射器與反坦克炮、上千台車輛以及近千隻獵犬,加上東德士兵全天看守圍牆,無疑造成龐大的經濟負擔。
🔥依法槍決逃民
東德政府向邊防守衛下令《開槍射擊令》,可以對從圍牆逃脫的人開槍,但事後東德官員否認這項命令。根據統計,柏林圍牆建立後共有五千多人成功地逃到西柏林,而也有三千多人被逮捕,死亡人數達200多位。但死亡人數一職出現爭議,波茨坦當代歷史研究中心(ZZF)確認為136人,而官方統計人數則為96位。
🏗柏林圍牆倒塌
1989年9月,捷克及匈牙利宣布放棄社會主義,開啟民主改革,東德人民從捷匈兩國逃至西德。東德政府面對國內民眾示威,只得放寬邊境,但其並不想放棄控管柏林圍牆。11月,東德政府發言人岡特•沙波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在一次記者會上宣布無需證明即可申請個人出境,各事務部在辦理離境簽證和護照時不得拖延,在東西德邊境也能辦理永久離境。對於現場記者詢問這項新法例何時生效時,他沒有得知道正確時間,卻回答:「即時生效。」消息一出,成千上萬的東德人立即奔向柏林圍牆。
📌2009年,Schabowaki對記者說:「我不會自稱是開放邊界的英雄,說實話,我那麼做只是想要挽救東德。在11月9日那天,我仍然是忠誠的共產黨員。」
⛔️冷戰結束
1989年,東柏林人紛紛跨過圍牆,西柏林人情緒激動、歡天喜地地迎接他們。柏林人用大鐵錘與鑿子拆除圍牆。東德政府接著垮台。在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柏林圍牆的倒塌被視為冷戰結束的象徵。而現在,標示柏林圍牆豎立之處的是兩排鵝卵石。
📍2019年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 30 周年,德國政府首次開放當時由東德逃往西德的地下隧道,讓民眾可以親身進入隧道感受當時想逃離東德的人民心情。其實在當年並沒有人通過這隧道逃脫成功,因為被秘密警察的超聲波發現,建造的人甚至因此入獄。
✏️ 統一後, 東德人民真的獲得幸福嗎?
2019年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 30 周年,儘管柏林圍牆已經倒塌三十年,但是冷戰的40年造成東西德差距甚大:共產黨政權統治下的東德無法有西德的經濟成長,人民也無法理解「自由」的全貌,東德人民的「西德夢」在柏林圍牆倒塌後徹底看清了現實,對他們來說,自由與麵包是個困難的選擇。一個封閉的社會突然之間被資本主義硬生生扳開,他們要面對無法負擔的物價、社會競爭與失業問題。東德人忽然意識到原來渴望已久的自由竟不如一塊麵包。這也埋下了反移民、右翼政黨的興起。
🤔在兩德統一後的1992年,當時開槍射殺逃民的一名防軍士兵被德國政府以殺人犯逮捕,雖然防軍士兵聲稱軍人必須依當時上級命令行事,但法官則認為:「作為警察,不執行上級的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準是無罪的,你有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權利,但你還是選擇射死他。」
🗣你對這事件的看法是甚麼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給我們喔!
🔔想知道更多德語區國家的趣事嗎? 歡迎搜尋➡️ #凱派聊德國
#派派Pei #德語教學 #學德文 #德語學習 #學德語 #德語 #歐語 #德國生活 #語言學習 #語言 #外語學習 #德國留學 #DaF #Deutsch_lernen #Sprache #Fremdsprache #lernen #Geschichte #Berlinermauer #柏林圍牆 #冷戰與統一 #二次世界大戰 #東柏林 #西柏林 #東德 #西德
柏林圍牆建造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ever Look Away (Werk ohne Autor) 無主之作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2018)
Country : Germany
Score : 7.5/10
榮獲奧斯卡第91屆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兩項提名。以當代視覺藝術大師、畫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前半生為藍本,其畫作曾於2012年創下了在世藝術家作品的最高價格紀錄。本片乃以其前半身串起納粹希特勒、東西德之間藝術與政治的牽扯,從西元1937年至1966年,橫跨二戰時期前後,依男主Kurt Barnert的人生進程分為四大段,一是幼童時期姨甥之間的情感與阿姨Elisabeth May的自由奔放思想對他產生的影響、二是與醫生Carl Seeband之女Ellie相識相戀結婚。三是Kurt夫妻倆在柏林圍牆建造前到達西德展開新生活。四是Kurt在杜塞道夫大學體驗西德藝術觀所帶來的衝擊與突破創作困境展現獨特才華。大半時間的情節重心聚焦於藝術探索的主軸,而以二戰納粹和東德共產體制為背景元素,用來推動情節走向及襯托藝術探索劇情主軸。姑姑 Elizabeth這個角色很美,事實上也是天才一名,跟男主角很多行為與話語都有相互關聯,包括對於世界運作的領悟、進入教授房間內同樣的觀察入微,影末的公車合奏呼應著片頭,不同的是,這次享受當下的人不是Elizabeth,而是長大後的Kurt,對於記憶中的姑姑的一種細細思念與懷想。「永遠不要把目光移開。」(Never look away.)導演解釋道,「它的意思是不要讓罪犯因為看不見自己在做什麼而覺得好過。不要把目光從你認為已知的事物上移開,用你的感官來檢驗你對現實的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