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林肯信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林肯信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肯信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肯信仰產品中有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賴品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主同盟大力挺台灣 #中共戰狼外交變孤狼 昨日,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內容不但呼籲各國應多關注中共對台灣軍事侵略的意圖,還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辦事處」,這也是暨立陶宛宣示將以台灣為名設立駐台代表處後,台灣與歐盟的友好合作關係再邁向新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

林肯信仰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35:19

天安門事件32週年:香港-那些追尋自由民主的人|一六時事 編輯|鄭巧筠 -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2週年,受冠狀病毒(COVID-19)影響,港人今年未能齊集港島維多利亞公園紀念「六四」亡魂,但他們改以遍地開花方式繼續悼念,控訴中共政權當年對民運的暴行。 支聯會秘書蔡耀昌也呼籲市民小心應對,...

林肯信仰 在 Buan月亮說話 | 月亮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3:17:30

【親愛的原住民朋友,讓我們一起成全彼此的幸福吧】 大家好,我是 @buanistalking 發起人Talum Ispalidav,在一年一度的臺灣同志遊行時,我想邀請大家花一點時間支持你身邊的族人朋友,他們或許跟你不一樣,你或許無法真的同意他們,但我想請你試著認識他們的不一樣,成全他們彼此的幸福...

  • 林肯信仰 在 賴品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12:51:26
    有 4,642 人按讚

    #民主同盟大力挺台灣
    #中共戰狼外交變孤狼

    昨日,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內容不但呼籲各國應多關注中共對台灣軍事侵略的意圖,還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辦事處」,這也是暨立陶宛宣示將以台灣為名設立駐台代表處後,台灣與歐盟的友好合作關係再邁向新里程碑。

    然而,果不其然的以戰狼外交自傲的中共又崩潰了!
    並且「再次」毫無創意的宣稱,歐盟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恐嚇詞彙,讓我們不禁覺得,中共戰狼的「狼嚎」就好似破壞美好夜晚的噪音般,無用但也嘈雜。

    就在前幾天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親自致電給立陶宛的外交部長,表達美國力挺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的態度,同時還譴責中共的蠻橫施壓;這顯示出了,民主同盟對於中共惡霸似的無的放矢感到警覺,並且逐漸形成了戰略防線,避免中共破壞區域和平,中共引以為傲的「戰狼外交」似乎讓自己陷入了窘境,變成了孤狼。

    我想,民主同盟對於台灣的聲援與支持漸漸成為了國際趨勢,可是,台灣內部卻依然有少數的中共信仰者不斷的唱衰自己。

    昨天是立法院預算會期的報到日,我們看到有部分政治人物大聲的嚷嚷「國防部的預算編列太高」⁉️⁉️
    然而事實就是,中共大舉的對台進行軍事恫嚇,在今年八月,在全台忙於防疫的時候,共軍軍機總計侵犯了我們領空整整14天,而就在昨天,中共亦有偵查機闖入台灣的西南空域。

    中共以及少數在台的中共追隨者應該要搞清楚,面對文攻武嚇,台灣人的信念絕對不會動搖,我們會持續與民主同盟堅定守護民主、抵抗外侮。

    提供給中共以及其追隨者的版本:
    中共以及少数在台的中共追随者应该要搞清楚,面对文攻武吓,台湾人的信念绝对不会动摇,我们会持续与民主同盟坚定守护民主、抵抗外侮。

    #中共戰狼 #外交孤狼 #民主自由

  • 林肯信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3:04:53
    有 3,536 人按讚

    《紐約時報:一場美國來不及撤離的戰爭》

    * 隨著阿富汗總統逃離自己的國家,阿富汗政府立即崩潰,美國軍方如難民般,從一座日益恐慌的城市撤離外交官和平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5/world/asia/afghanistan-talibal-jalalabad-falls.html

    #隨著阿富汗政府垮台和總統逃離,喀布爾落入塔利班之手。

    #隨著塔利班的入侵和政府的崩潰,恐懼和混亂在喀布爾蔓延開來。

    #由於機場一片混亂,自喀布爾撤離的行動步履蹣跚。

    #在華盛頓,相互指責與塔利班一樣迅速。

    #阿富汗裔美國人對塔利班的勝利感到憤怒,在華盛頓抗議。

    #批評人士說,美國沒有足夠的情報,快速地將美國阿富汗盟友撤出,以避免報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5/us/politics/embassy-evacuation-kabul-taliban.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喀布爾市民雖然得到保證,他們將會安全,過渡政府已經達成和平協議,避免塔利班對他們的城市進行武力襲擊。

    但對許多阿富汗人來,週日在他們首都發生的場景,講述了另一個故事。

    不僅僅是他們的總統逃離了這個國家:有無數更小的跡象表明,他們的世界即將改變。

    警察哨所已被廢棄,警官們脫掉了制服,換上了便裝。美容院的女性海報被塗黑臉孔——避免阿富汗新統治者對女性角色及衣著的信仰。而在城市的東邊,喀布爾主要關禁監獄的囚犯,其中許多是塔利班的成員,已抓住機會突圍,離開監獄。

    “今天是審判日,”一名旁觀者在拍攝囚犯背著成捆的物品離開監獄時宣稱。

    阿富汗代理內政部長阿卜杜勒Abdul Sattar Mirzakwal 在15日下午早些時候宣布,已就大喀布爾地區和平移交權力達成協議。

    “我們已命令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的所有軍事成員穩定喀布爾的局勢,”“不會有對這座城市的攻擊。大喀布爾市的和平協議是,在上帝保佑下,組成臨時政府,權力將被轉移。”

    但居民們並不相信他們領導人的保證。

    過去許多人因為自己的城市陷落,而逃到喀布爾。他們相信美國至少會提供保護總統、首都喀布爾。

    依據過去二十年的經驗,如果他們國家其他地方沒有安全可言的話,至少喀布爾可以提供一個避風港。

    但淪陷的日子比幾乎所有人想像的更近,包括拜登。週日,隨著塔利班進入喀布爾,許多人——除了總統阿什拉夫加尼已經逃離之外,許多高官也正從該國逃出,或是已經逃離。

    在機場,阿富汗人和非阿富汗人都在這裡,現場一片混亂。民用的國內航站樓目擊者說,數千名阿富汗人擠進航站樓,甚至衝向停機坪,圍著停機坪上的飛機,拼命尖叫尋找可以帶著他們離開的航班。

    美國大使館則警告美國人不要去機場。

    “喀布爾的安全局勢正在迅速變化,包括機場,”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說。 “有報導稱機場起火;因此,我們正在指示美國公民就地避難。”

    隨著周日美國外交官和一些平民的撤離工作已立即啟動進行,喀布爾空中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機,起飛,將美國外交官、僑民運送離開喀布爾。

    飛機起飛的聲音,空中不絕,但阿富汗人只能絕望地看著它們。它像序幕,又像撕裂聲,過去與未來:起碼的安定與恐懼:二十年前的戰爭,所有的噩夢都回來了。

    塔利班本身似乎試圖發出對民眾安慰的語氣。

    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部隊正在謹慎地進入喀布爾市。”

    但隨著太陽下山後,隨著人群越來越多,交通堵塞了。越來越多的塔利班戰士出現於摩托車、街頭,甚至一輛曾經屬於阿富汗安全部隊的悍馬上。

    他們的表情,充滿戰鬥力,而不是人們聽到的和平訊息。

    流言蜚語,大街小巷充滿了恐慌和絕望的景象。

    一些人發布了混亂的訊息,人們無法查證消息:惟一清楚的是——總統一大早就帶著他的家人、幕僚、部分官員,跑了。

    謊言,是他的代稱。

    阿富汗電影的負責人 Sahraa Karimi 拍攝了她自己逃離社區的過程,並發佈於Facebook 上。她徒步逃跑,緊緊抓著頭巾,敦促周圍的人盡可能地出去。

    “塔利班已經抵達這座城市。我們正在逃。”

    *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一個悲慘的周末落入塔利班手中後,美國開始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以「瘋狂的速度」撤離美國人和阿富汗盟友,機場內響起槍聲,美國國務院發出可怕的警告,要求美國人就地避難。

    自上午至晚間,即使飛機不斷的起飛,天空除了戰爭,從未有過這樣多的飛機飛過市中心:即使如此,一位美國國防部官員估計可能只有 20,000 名美國人可以撤離。留下無數阿富汗當地曾經支持美國的阿富汗人。

    這個現象也以某種方式真實地反映了整個 美國20 年阿富汗戰爭的故事:美國外交決策與當地現實的脫節。

    這種脫節已經很明顯,因為一系列白宮、美國情報單位提出的樂觀預測:包括塔利班正在撤退:阿富汗軍隊仍有能力控制該國:喀布爾政府距離塔利班的勢力,能夠為整個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過去的四個月裡,隨著美國軍隊在拜登總統命令下開始收拾行李離開該國,政府官員表示,美國駐喀布爾大使館和華盛頓國務院總部的工作人員,堅持過去他們在該國訓練的部隊、提供的武器都能提供阿富汗政府保護自己的能力。

    美國五角大樓首席發言人柯比 (John F. Kirby) 甚至曾經如此評估:“我們當然注意到人們會感受到恐懼和不確定性。” “阿富汗政府軍最大的能力之一就是在沒有秩序的地方建立秩序,而這正是我們努力做到的。”

    這些話語及評估的聲音還在許多美國人及相信美國情報部門的阿富汗人腦海裏,聲音還在迴盪,情勢卻已逆轉。

    週日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證實,所有大使館人員都已撤離。

    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所有大使館人員都位於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的場地內,周邊由美軍保護。”

    但這根本沒有發生。情況比國務院在華府告訴記者的要危急太多。

    事實上的場景如下。

    週日,美國 C-17 運輸機帶來了海軍陸戰隊——每架載約 200 名軍事人員——降落於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然後迅速裝滿大使館工作人員並立即升空。仍滯留在喀布爾的美國人,他們不斷發出緊急短信和電子郵件,華盛頓的收件箱充斥著他們的求救🆘信。

    * 數週以來,國防部五角大樓和軍方官員早已警告白宮和國務院,拜登政府等待美國人員從阿富汗撤軍或完全撤離的時​​間拖越長,行動就越困難,變數愈多。

    結果他們的預言成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日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確保美國人安全撤離是“第一要務”,並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加倍努力”幫助曾為美國政府工作的阿富汗人。

    當被問及為什麼美國沒有為撤離做更好的準備時,他當場怒不可遏,尤其當主持人問起那些因與美國結盟而必然面臨塔利班威脅的阿富汗人。

    “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在努力,我們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來處理這個問題,”布林肯先生說。 “不幸的是,這些工作都沒有完成,我們沒有把有序的撤離落實。”

    美國政府官員曾試圖在遏制塔利班攻勢和撤離美軍在阿富汗取得平衡。

    最終的結果是:軍隊後勤不足,美國大使館人員只能倉促戲劇性撤離。

    拜登過早下令撤離,又以為可以把時間拖得很長,一方面造成心理打擊,加速阿富汗軍隊和喀布爾政府的崩潰:另一方面所謂有秩序的撤離,在內戰的歷史中從不存在。

    阿富汗正面臨著緊急疏散數千名平民的緊急情況,這已成為機場的瓶頸,而機場是通往外界惟一的生命線。

    除非徒步。但走出喀布爾,沿途都是塔利班的勢力範圍。

    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交工作的前國務院高級官員米勒 (Laurel E. Miller) 說:“一宣布開始撤離,就會導致情勢螺旋式下降,沒有比關閉大使館更能象徵美國對阿富汗政府失去信心!”

    “一旦你打破玻璃並拉動火警,就再也回不去了。”

  • 林肯信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01:14:00
    有 2,425 人按讚

    《夜.語錄.劉孟捷彈奏蕭邦夜曲》

    * 人們常說,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現自我。在愛人面前,誰不是突然驚喜地發現,他自己原來還有這麼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愛人,於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願望導致了發現。沒有呈獻的願望,也許一輩子發現不了。
    —周國平

    *很少人能夠快樂,除非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觀,大致能獲得與他們在社會上有關係的人的讚同,尤其是和他們共同生活的人的讚同。近代社會有一種特色,即是它們分成許多道德觀和信仰各各不同的派別。—-羅素

    * 一個青年男子或女子,道聽途說的摘拾了一些觀念,但發覺這些觀念在他或她所處的特殊環境中是被詛咒的,青年人很容易把他們所熟識的唯一的環境,認作是全社會的代表。他們不敢相信,他們為了怕被認為邪惡,而不敢承認某些觀點。—-羅素

    * 狗對怕它的人,總比對不理不睬的人叫得更響,更想去咬他;人群也有同樣的特點。要是你表示害怕,保準你給他們窮追,要是你若無其事,他們便將懷疑他們的力量而不來和你糾纏了。當然,我並不鼓吹極端的挑釁。倘你在肯辛頓主張在俄羅斯流行的見解,或在俄羅斯揭櫫在肯辛頓很平常的觀點,你一定受到意想不到的後果。——-羅素

    * 我發誓在水上書寫
    我發誓為西西弗分擔
    那塊沈默的山岩
    我發誓始終和西西弗一起
    經受高熱和火花的炙烤
    我要在失明的眼眶里
    尋找最後的羽毛
    對著青草、對著秋天
    書寫灰塵的詩稿
    我發誓要和西西弗同在。 ​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

    * 你從上帝那兒來,又返回上帝身邊。出於塵土而歸於塵土。生活是讓我們這些失敗的人過的。貪婪的上帝,把優秀的人聚集在身邊,把世界留給了我們這些剩下的人,我們這樣墮落的人。—考琳·麥卡洛《荊棘鳥》

    * 世界上的風雲大事,歸根結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這才是偉大變革的所在。整個未來、世界的整個歷史,最終都是對個人潛在能量的宏大總結。——榮格 ​

    * 我要在透明的火焰裏,變得像灰燼一般輕鬆。——顧城 ​​​

    *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客。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採、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 李叔同原來是杭州浙江師範學院的音樂教師。一回上彈琴課時,十數人為一組,環立在琴旁,看李先生範奏。有一次正在範奏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放一個屁,沒有聲音,卻是很臭。鋼琴及李先生十數同學全部沈浸在亞莫尼亞氣體中。同學大都掩鼻或發出討厭的聲音。李先生眉頭一皺,管自彈琴(我想他一定屏息著)。彈到後來,亞莫尼亞氣散光了,他的眉頭方才舒展。教完以後,下課鈴響了。李先生立起來一鞠躬,表示散課。散課以後,同學還未出門,李先生又鄭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還有一句話。大家又肅立了。李先生又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和氣地說:以後放屁,到門外去,不要放在室內。接著又一鞠躬,表示叫我們出去。同學都忍著笑,一出門來,大家快跑,跑到遠處去大笑一頓。—-豐子愷寫《李叔同》

    ——-音樂:劉孟捷鋼琴即興演奏。正在拍攝者之一是他在Curtis 音樂學院室內樂集的學生林品任。當時林品任和曾宇謙,都是劉孟捷的學生。

    林品任今年九月底也要回美國紐約,他去年已經考入林肯室內樂集,今年十月開始,全美Tour巡迴演出。

  • 林肯信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12-24 18:27:57

    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曾參加教堂舉辦的暑期美術夏令營,因此與藝術結下了甚深的淵源。當時他在教友中結識恩師藝術家楊仁明,便開始在楊老師的畫室中習畫;學習繪畫的期間對呂迦諾來說;是一段相當快樂的時光。
      
      在呂迦諾成長的過程中,信仰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基督徒們無時無刻都在祈禱,而在祈禱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在和最真實的自己對話,或是說時常在反省自己的狀態,與最真實的自己對話。
      
      「我一直都想要知道,藝術是甚麼?」呂迦諾的創作就是每個時候的禱告,這些禱告並不是要去祈求什麼目的,或是悔改什麼人生大事,而只是每天生活的小小總結,透過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對他而言,每個小祈禱都像是每個有生命的個體,彼此獨立存在著,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存在,它們在創作裡充滿各種不同的變化。
      
    ▲創作經驗世界的再現,呈現藝術家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此次展出作品中,不斷出現重複性的符號,呂迦諾使用螢光色料、金屬等媒材,以半自動技法貫穿畫面,呈現出試圖控制卻又失控的衝突感,並透過符號性傳達著各種內心不同的情緒,它並非經驗世界的再現,更不是世界的模仿者,而是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如《萬花筒世界》系列,呂迦諾試圖在表述「情緒」與「繪畫」之間的關係。「情緒」,它是內在的精神,不受時間、空間、質量等限制,是一種精神性無限的存在,而「繪畫」是有質量、有空間、需要時間完成的媒材,是物質世界的產物。以繪畫表述內在情緒,相當於「有限」表述「無限」的創作過程。
      
      呂迦諾表示:萬花筒是個連結「有限」與「無限」的橋梁,透過它的成像原理可再深談論其哲學意涵,一是由實像反射無限虛像的原理,二是觀看萬花筒時的行為模式,前者探討內在意義,後者探討外在意義。
      
    ▲萬花筒般的特殊畫面 隱含藝術家所傳達的特殊寓意
      
       而在萬花筒的成像原理中,是由一種真實物像反射出多重的虛像,它同時呈現了真實與虛幻的存在,呂迦諾透過此現象來表達內心的世界,將內心世界以萬花筒的形式來表述。萬花筒本身是個被動的機械,能夠驅使它產生變化需要一個動力,就是「情緒」。隨著不同經歷產生出不同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促使內在的萬花筒產生種種不同的變化,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存在。
      
    當我們觀看萬花筒時,必須將視線全部投入萬花筒當中,這樣的行為模式使我們的視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心理層面來看,這是一個我們選擇不去看原來的世界,而選擇使視覺進入另一個視覺空間的概念。在這樣的想法下,萬花筒是個桃花源、烏托邦的概念,而看完萬花筒內的景象後,再度抬起頭看世界時,是否還是同一個世界?當中呂迦諾還在尋找真實,也在探討虛幻,兩者是一體的兩面。
      
    呂迦諾認為:人的心靈世界就像是萬花筒般的存在,它是華麗、閃亮、鮮豔般的存在,是個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在媒材上,加入許多螢光色系顏料,並使用金屬以及亮粉等複合媒材,試圖使用更廣的色域,尋找更多的表現可能,並結合自動技法呈現內心狀態的萬花筒。
      
    內在萬花筒產生變化的核心在於情緒的變化,當中主要有「感性」與「理性」兩種成分,而呂迦諾分別將其對應至熱抽象繪畫技法與冷抽象繪畫技法,在過程當中,他以熱抽象與冷抽象技法相互交疊表述作品,每件作品透過線條以及色彩以不斷重複與纏繞的方式,組成不同的形式產生各種關係,並透過以線、色的關係和組合去表述內在情緒的感受,成為一種繪畫的方式,它是個人的神經系統投射在畫布上的結果,成為表現自我的符號。
      
    ▲透過創作 呈現藝術家的精神性信仰
      
    呂迦諾也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試圖在控制自動技法,以理性手法去控制感性技法,將滴流、潑灑、風力等物理現象作為創作的技法,按照個人意志控制其方向以及動態,呈現可控制卻又不受控的感受,過程中我讓潛意識自由的流動,時而衝動、時而平靜,他以理性設定了一個構圖,到了最後卻是感性使我被構圖,在表現潛意識在受控當中去失控的效果,整個萬花筒系列就是他與潛意識之間對話所留下的痕跡。
      
    本次作品不同以往以冷抽象為主的創作,而是以熱抽象為主要元素,再將冷抽象鑲嵌進入作品,同時呈現抽象作品的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藉此表達內心世界是個萬花筒,記錄每個不同情緒所產生的狀態。
      
    ▲如同藝術家呂迦諾的創作般—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心所嚮往的信仰。(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迦諾簡歷
    學歷: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畢
      
    個展:
    2015 剖心─呂迦諾個展,水谷藝術,台北,台灣
    2013 之間─呂迦諾個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草山職能工作坊,台北,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 林肯信仰 在 水深之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0-11-10 15:31:16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曾說:『聖經是神給人最大的禮物』。
    如今,有一個專門陪讀聖經的網站:http://goo.gl/CUg54,要幫助你一步步認識聖經!
    『這聖經能使你藉著相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