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林立青離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林立青離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立青離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立青離婚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上市📖|#女性貧困​ ​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 ◎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 ​ ​ 「#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 ──一個19歲女孩的心聲。​ (父歿、母病,她打零工養活一家四口,借貸上學……)​ ​ ​ 大學一畢業,便負債二...

林立青離婚 在 Stacy Hsu 徐曉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16:26:37

單身時有幾年的時間 我在東區租屋 熱鬧的巷弄裡 時髦的服飾店和cafe林立 那個頂樓加蓋有個大露台的公寓 就是我鬧中取靜隱身的小天地 後來搬家 房子由一個朋友接手續租 5年前我離婚以後 有天去朋友家探訪 看到熟悉的空間裡 白牆變成淺綠色 陌生的家具 不同的擺置方向 似曾相識卻又人事全非 有種複雜微...

林立青離婚 在 閱讀筆記 |Shoé read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43:08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東山彰良 |王蘊潔 譯  這次的背景是每天通勤都會走的之型天橋。從上面可以看見路面上的火車軌道,經過的時候想到書裡提到隔絕本省外省人生活範圍的鐵路,覺得很適合在這拍照。所以想要鐵軌也入鏡,結果只拍到一堆灰撲撲的柱子😂  最近每天早上都冒雨搭車,天空都是這樣灰灰暗暗的...

  • 林立青離婚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2 08:00:00
    有 667 人按讚

    #新書上市📖|#女性貧困​
     ​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
    ◎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 ​

         「#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
          ──一個19歲女孩的心聲。​
    (父歿、母病,她打零工養活一家四口,借貸上學……)​


    大學一畢業,便負債二十年的學貸女孩;​
    深夜拖著行李箱,茫然無依的漂流少女;​
    半坪小窩,蝸居逾兩年,母女三人同為網咖難民;​
    單親媽媽最後的生存希望,是附設免費托兒的酒店……​
    這個社會,給了她們什麼樣的明天?​

    ◨ ◨ ◨​

    〔#缺乏家庭支持、#缺少穩定工作、#缺席的社會支援〕​
    她們在人生起點就被剝奪了希望。​
    ➡「#貧困」,不僅是沒有錢,更是指壓榨、漠視、孤立,以及教育、資訊等各項資源的匱乏──她們身處社會底層,儘管奮力掙扎,仍難以脫困。​

    ◧ ◧ ◧​

    這些女性,可能化妝精緻,或是穿著普通學生服,不符一般對於貧窮的想像,但其實光是最低限度地「正常」活著,便耗盡力氣。然而,她們的聲音被僵固高牆隔絕,外界聽不到,便不去看見。​

    ● 十六歲的漂流少女:「能活到三十歲就知足了。」(遭繼父性虐待,離家後,以援交為生。)​
    ● 十九歲的網咖難民女孩:「無論對人生還是社會,我早已什麼也不期待了。」(母親離婚後崩潰,靠她打工養家,和同樣中輟的妹妹一天只吃一餐,寄居網咖。)​
    ● 二十七歲的八大女子:「店裡的人和客人,像家人一樣地關心我。」(國中畢業後離家,與再婚的母親從此失聯。)​
    ● 四十歲的單親媽媽:「我只能拿比自己慘的人來自我安慰。」(離開了家暴丈夫,獨力扶養兩個孩子,英語能力強,卻只找得到約聘工作。)​

    日本平均每三名單身女性,就有一人深陷貧困。而在臺灣,女性戶長的「家戶貧窮率」高於男性戶長,女性的平均薪資卻只有男性的八成六。​
    這是沒有終點的惡性連鎖:家庭關係斷裂、社會資源潰敗、穩定工作無望,年輕的單親媽媽孤立無援,或是投靠更邊緣的性產業;而她們的小孩長大之後,又繼承新的貧困家庭……​

    █ 我們真的可以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
    █ 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嗎?

    ◨ ◨ ◨​

    【📷鏡頭之外,報導團隊的嘆息】​

    ▘單親媽媽在經濟支援不足的情況下,會將貧困傳給下一代。貧困出身的孩子剛踏入社會,就已經輸在人生的起點,所以有人無論如何掙扎,也擺脫不了窮困。──戶來久雄(NHK報導局科學文化部副部長)​
    ▘原本應該是最發光的年紀,卻在人生的起點,就已被剝奪了「夢想」與「希望」。──三村忠史(NHK報導局社會節目部總製片人)​
    ▘家庭不穩定的女性容易早婚、早生小孩,而且早婚的人離婚率很高。她們缺乏在社會上通用的技能,要找工作也更困難。──村石多佳子(記者)​
    ▘大街上隨處可見拖著行李箱的少女,背後竟是貧困的淒慘現實。她們奮力想掙脫,然而垂死掙扎的結果,卻是「漂流」在這社會上。──板倉弘政(記者)​
    ▘單親媽媽的存在,正是女性貧困的象徵。──丸山健司(導播)​
    ▘我無法對一個已經非常努力的人說加油。我甚至想說「你已經不用再努力了」。──宮崎亮希(導播)​

    ◧ ◧ ◧​

    🔥🔥20位重量發聲,齊心推薦🔥🔥​
    ──別以為「與我無關」,社會是相通相連的​

    【專文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林立青(《做工的人》作者‧工地監工)​
    張烽益(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強力推薦👍】​
    BigBrother大師兄(《比句點更悲傷》作者)​
    王婉諭(立法委員)​
    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王慧珠(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何素秋(家扶基金會執行長)​
    呂秋遠(律師)​
    李佳庭(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
    杜瑛秋(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覃玉蓉(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賀照緹(導演)​
    馮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黃克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鄭國威(NPOst公益交流站共同創辦人)​
    鄭麗珍(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貧困不只是沒錢_更是教育資訊等資源的匱乏
    #社會記者第一手深度採訪紀實​
    #女性貧困5月12日正式上市

  • 林立青離婚 在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5 10:00:07
    有 208 人按讚

    有位自稱在工地做工的讀者私訊,推薦我看最近很夯的一齣台劇「做工的人」,他自己是邊哭邊笑邊罵髒話看完的,也覺得剛從辦公室被趕出來的我應該會喜歡。趁著老婆出差跟孩子不在的假日,我替自己開了瓶大潤發嚴選波爾多紅酒、再到隔壁巷子口麵攤點了一大盤滷味。就這樣一個人關在家裡,把六集一口氣看完。

    我曾經看過林立青的原著,坦白說這齣戲跟想像的不大一樣,一開始的幾集有點悶,不過演到後頭真的越來越好看,最後一集的精彩結局簡直跟 101大樓的年度煙火秀沒啥兩樣,在璀璨的萬丈光芒中華麗地畫下落寞的句點,Bravo!

    電視機裡的噗嚨共三人組在麵攤大口灌著阿比,電視機前的我翹著二郎腿在沙發上喝著紅酒,桌上都擺著一大盤滷味,裡頭有海帶、豆乾、滷蛋、跟豬耳朵。我們的臉上帶著相同的哀愁、心裡懷抱著成功的夢想、拼了命地想要實現那個讓家人過好日子的願望⋯⋯



    我上一次被資遣時在一個餐飲連鎖集團上班,老闆爽哥只大我一兩歲,也是個白手起家的真漢子。他在新莊的工業區裡租了棟透天厝當作總部,從進門就可以看到一整面的餐飲品牌牆讓你挑選,無論是中式、西式、日式、台式、混和式、或是完全的客制化品牌。每天我都可以看見爽哥忙進忙出的招呼來參觀的嘉賓、投資者、跟VIP,偶爾也會看見爽嫂推著還在嬰兒車裡的小爽來找他。那段時間我胖了不少,因為每天都在試研發的新菜色,那些為了迎合市場的口味所推出的食物坦白說都不大健康,隨著爽哥越來越胖,他的身體漸漸出了問題、事業也開始產生了變化。

    廚房出身的爽哥每天工作24小時,拼了命地建立起他的小小餐飲王國,正當好不容易可以就為一個真正的「咖」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資金風暴,讓辛苦建立的一切瞬間歸零。後來聽說爽哥名下的房子都被查封、人也不知跑路到哪兒去了。我幸運成了那間公司最後領到資遣費的人,在我之後離開的每個人除了一毛錢都沒拿到,就連最後幾個月的薪水都沒領到。

    不知道爽哥過得好嗎?希望他能健康些,好好陪伴著爽嫂跟孩子長大。

    以前創業時認識了一位大哥,他看起來有點像是神經病,手裡的煙沒熄過、腦袋裡的想法也從沒停過。他以前搞了間貿易公司,日進斗金,替自己賺進了大把的鈔票!無奈後來被一群心腹幹部窩裡反,把經營權整碗硬生生地奪走,不服輸的他把能變現的資產全數換成一袋袋的現金,藏在幾個沒人知道的地下室裡,還跟老婆辦了離婚。檯面上他成了個破了產一無所有的傢伙,但私底下依舊過著不愁吃穿的生活。

    雖然煙哥活得好好的,不過我總覺得他的心空缺了一大塊,永遠被遺留在那個被背叛的時空裡。他依舊跟老婆跟孩子住在一起,每天當個沒法上班賺錢的男人,一天天地替自己的人生倒數著日子。

    這些曾經成功卻失敗的傢伙總會讓我覺得自己還算正常。不過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跟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在一起,失戀的悲傷情歌偶爾自己聽聽就好,把「愛拼才會贏」練好了,才能上得了政商名流聚會的舞台、帶動著大夥兒一塊歡唱,在那個當下你真的會感受到金錢跟快樂的力量,那才是源源不絕的正面能量!



    其實我一直很羨慕做工的人,跟坐辦公室平凡的我們比起來,擁有一技之長的他們,過著實實在在的日子、雖然領著有做才有的日薪,但只要肯做,就不怕賺不到錢。

    有個阿姨的兒子跟我差不多歲數,高中畢業後就出來學做水泥工,聽說現在房子已經好幾間了,我老家的廚房也是他幫忙處理的。前陣子看見他,還是穿著一樣夜市買的條紋POLO衫、不合身的西裝褲、一雙沾滿水泥的便鞋。他看起來比臭老的我更多了些滄桑的感覺,笑起來嘴裡滿滿檳榔渣跟泛黃的齒垢,掛在腰帶上的賓士鑰匙閃閃發光,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辦公室隔壁部門裡有個跟我同期報到的妹妹,她大學畢業、在半公家的單位待過一陣子,這幾年下來除了老是被凹沒調過薪、也沒獲得晉升的機會。每到月底總是舉債吃泡麵度日,我常笑她有著莫名的樂觀跟過人的忍耐力,如果願意鼓起勇氣出去闖闖,肯定可以遇見賞賜她的貴人、領到比現在好很多的薪水。

    這次的疫情讓她決定暫時待下來,繼續過著苦行僧般刻苦的日子,領著那如同遮羞費般羞辱人的月薪。妹妹永遠都有著說服自己不離開的理由,或許對她來說這裡才是舒適的天堂。

    酒瓶空了,滷味吃光了,電視劇也終於看完了。有點羨慕阿祈、阿欽兩兄弟可以放下一切離開,也替終於擁抱女神的阿全感到開心。人生如戲、戲如人生。45歲的我,接下來的劇本究竟該何去何從?

    倒數只剩下最後15天,我得好好替自己打算下一步了。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賺錢的門路這麼多
    一定有一個中的
    可惜我努力到現在
    一個都沒中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Day45

    *圖:《做工的人》

  • 林立青離婚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20 21:00:04
    有 140 人按讚

    【#地下評論】《#虎尾》(Tigertail)
     
    《虎尾》由台裔美籍編劇楊維榕(Alan Yang)執導,成為他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在此之前楊維榕棲身於電視界,並以喜劇聞名,其中在 2015 年與 Netflix 合作的《不才專家》,獲得眾多好評,楊維榕也拿下了艾美獎喜劇類連續劇最佳編劇獎,在小螢幕的出色表現,尤其是喜劇的節奏與笑點台詞,讓楊維榕受到極大矚目。
     
    《虎尾》聚焦在男主角品瑞的一生成長經歷,從 1950 年代描寫到步入 21 世紀後的當代,跨世代的命題也成為楊維榕極具野心的表現,另外更跨地域地描寫台灣與美國的生活樣貌,品瑞從台灣移民至美國,拉出時代巨輪下小人物的無可奈何及不合時宜。
     
    對此,楊維榕刻意地在回憶當中採用 16 釐米底片拍攝,憑藉底片飽滿的顆粒感,賦予時代性且拉出台灣濃厚的情味,並帶出過往回憶的沈重感,映照出品瑞人生中的桎梏;而在當代的紐約,則大多以冰冷、疏離的色調呈現,高樓林立,空蕩的房間中,留下的是品瑞獨身一人步入生命終章後的反詰自省,光以拍攝影像的媒材使用,便可看出楊維榕營造時代、地區的差異性的巧思。
     
    除了拍攝媒材的相異之外,語言也必須留心,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黨政府派陳儀接管台灣政權,但當時台灣流行日語和台語,國語無法通行造成政府施政的障礙,因此決定在台全面推行國語,禁止出版日文報章、講日文。
     
    1949 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中國國民黨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撤移至台灣,為了鞏固政權,更積極推廣國語運動。這樣的時代背景,恰也被楊維榕寫進劇本:開場戶口普查的肅殺,滅了品瑞童年時候對已逝父母的再現幻想,取而代之的是和阿嬤相伴的現實以及警察調侃「只能說國語」的壓力。
     
    到了青年時期,品瑞操著一口流利的國語,以及配合母親溝通時的台語,儼然是處在新舊時代下的新興人類,而後遠走他鄉,在美國成為異鄉人,更須為了生活應用上台式英語。楊維榕的確捕捉到語言的轉換,試圖將各方語言因地制宜融於一爐,也能望見楊維榕的苦心。
     
    當然,要做一部時代劇,語言的考察當然是首要講究,唯可惜楊維榕僅意識到這點,在執行面上卻差強人意。最為人詬病的,當然是已經老年的品瑞(由馬泰飾演)。雖說品瑞在青年時期移民至美國,而後落地生根,但從小熟稔的台語、國語的腔調變化應該不會太大,但戲中的語調卻讓台灣人一聽就知破綻百出(馬泰從小在美國成長,自然腔不正字不圓)。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品瑞的初戀情人阿媛身上,原先設定台灣生長的阿媛,到了老年竟置換成中國演員陳沖飾演,雖說陳沖牌子夠大,但腔調畢竟非台灣,操著中國的地方腔調,也難令人信服。
     
    真正在語言上能讓觀眾滿意的,應該只有金馬影后楊貴媚。楊貴媚飾演品瑞的母親,道地的台語以及溫柔、謙卑、節儉的習性與姿態,一舉手、一投足都演活了當時代的台灣人,替本片增色不少,也看得出楊貴媚深厚的演戲功力。其餘語言中的腔調,都存有破綻,在一部以「語言」貫串文化、表現歸屬的作品當中,此片只能說是顧及表面,卻忽略了真正該維護的文化脈絡,令人出戲。
     
    然而,細看《虎尾》,「美國夢的幻滅」與「結婚的提問」或許才是最根本的核心命題。在談《虎尾》時,挪用台灣新電影楊德昌執導的《青梅竹馬》恐怕是最強而有力的呼應。看《青梅竹馬》時,城市夜晚的霓虹及鏡頭刻意帶到的外商看板是重要符號,故事發生在 1980 的台北,台北街頭盡是日本企業招牌,日本對於台灣不論是文化、經濟等影響皆一覽無遺。
     
    全片雖未提日本,但楊德昌在城市空鏡的空間轉換,便捕捉到夾在美國夢與日本文化殘留中的小人物們。在兩大強權中不合時宜的當代青年,是 1980 年代的台北風景,楊德昌一貫鋒利的筆觸揮灑至此,一代大導的才氣盡顯。
     
    《青梅竹馬》片尾,屋裡燈暗,女主角阿貞說道:「難道一定要等移民到美國,才能結婚嗎?」男主角阿隆生冷回應:「不要想美國了,美國也不是萬靈丹,跟結婚一樣,只是短暫的希望,讓你以為一切可以重新開始的一種幻覺。」語畢,燈亮。光這幾句台詞,銳利道盡美國夢終究是場幻覺,如同阿隆頭也不回的離開,也呼應結局阿隆的死亡,只剩回不去的美國少棒夢。
     
    對於那時代的台灣人,面對生活的困境,或許婚姻及遠走他鄉(尤其是美國),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率的自我麻痺,好似結了婚、出了國就能脫離泥沼。但恰恰這兩件事,都是人生無數的分叉口中,極為重大的抉擇,也在電影中預示了角色之後的命運──幸運的人,能改變現況並找到出路,不幸的人,可能就是一輩子的枷鎖。
     
    《虎尾》的品瑞,為了改善生活,迷信前往美國,狠心拋下戀人阿媛,與工廠老闆女兒真真遠走美國,並定終身,成了保鑣也是徒有其名的丈夫。沒有愛情的灌溉,在美國的生活不盡如意,最終與不愛的人共處異鄉,成了不幸的人。
     
    婚姻及移民都幻化成鬼魂般,幽微地跟著品瑞,也讓楊德昌的《青梅竹馬》對《虎尾》形成一則醒世預言,也或許,對於 70 年代,從台灣移民至美國的異鄉人來說,《虎尾》描繪的是一幅美國夢幻滅的集體肖像。
     
    在《虎尾》中逝去的美國夢,進一步就可切向「婚姻的提問」:楊維榕利用細節堆疊婚姻生活,例如品瑞熱愛跳舞,尤其是 1968 年姚蘇蓉的歌曲〈偷心的人〉,那是品瑞與阿媛在台灣舞廳最愛的曲子;但真真並不喜愛跳舞,興趣上的平行,也讓這對異鄉夫婦有了根本上的差異,在生活中也就沒了交集,只剩無限迴圈的工作。
     
    再來,當老年品瑞與老年阿媛重新聯繫時,臉上的笑容在片中難能可貴,與舊愛的夢迴,也轉化成老年品瑞的鮮活生命力,這也可看出楊維榕對於愛情重要性的描寫,愛才能使人開心,圖求物質生活的婚姻則否;這點也從品瑞和真真離婚後,真真開始走出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的樣子就可嗅出(在教學上有所成就,更找到自己心愛的人)。
     
    從上述的價值觀轉往移民二代,可以對照到品瑞與真真在美國生下的女兒 Angela(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的處事態度:Angela 認為愛情大於物質生活,但品瑞則嚴厲斥責 Angela 不懂婚姻,這便是美國人與台灣人,甚至可說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於是婚姻需要的是麵包或是愛情,就成了楊維榕拋給觀眾的哉問。
     
    不過,在婚姻上的主題,同樣有值得探究的毛病。例如,講究門當戶對的東方社會中,工廠老闆有錢、有權、有勢,很難說服觀眾這樣的角色,會讓自己的掌上明珠真真跟著毫無未來可言的毛頭小子品瑞前往美國。如何斡旋、中間的妥協與商量又是什麼,才會打破「門當戶對」的窠臼,此部分過度去脈絡,欠缺轉折也令觀眾一頭霧水,劇本上的打磨頗有改進空間。
     
    最後,當老年品瑞回望一生,從美國遠眺台灣,決心返鄉尋根,就開啟了與女兒 Angela 對話的可能性,兩代人才有和解的可能性。從最終一場戲,品瑞與 Angela 站在雲林虎尾老家前的沈默中,全片只講英文的 Angela 吐出唯一一句中文,便可理解楊維榕的暗示。
     
    雖然故事結束在此,並用一顆深遠、惆悵的長鏡頭結束凝視,但並不難想見楊維榕對於這對父女未來的發展,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兩代的鴻溝,從理解彼此的包袱、養育自我的土地開始,每個人的「現在」永遠都和「過去」聯繫、捆綁著。
     
    綜觀來看,《虎尾》作為台裔美籍楊維榕的首部劇情長片,成績其實有及格,全片利用攝影媒材的轉換、語言的差異、工整的剪輯等等點題,反思移民者的時代悲歌。楊維榕深知自己要講什麼樣的故事,也的確有想法並懂得利用影像說故事,仍舊值得給予鼓勵;唯可惜用心營造的細節,僅停留在表面,敗在不夠深入探究及考察,甚至仿間說的「神似侯孝賢、楊德昌」也僅只是臨摹,與台灣新電影的韻味仍有段差距。
     
    #Netflix #楊維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