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林森北酒店名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林森北酒店名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森北酒店名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森北酒店名稱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1的網紅生活在他處,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晚寫點別的 #關於某些很少提及的 大學課餘的實習單位在暗房,每年都有一次攝影展,基本上暗房助理都得參加。有一年我以「茶室」為題,選這種題目無非是一種贏在起跑點的企圖,況且還是現成資源,不用可惜。茶室老闆就是我媽,我從小離異的生母,她在茶室的花名叫做佳佳,每個在裡面工作的小姐都有一個花名,像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0324全球富邦房屋中山北麗京盛艷三房 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JVUQQtutU 案件名稱:中山北麗京盛艷三房 建設公司:北大興建設 格局:3房/2廳/2衛/1廚/2陽台/1未納入權狀35坪大露臺 售價:4680萬,85.1萬/坪 總權狀:5...

林森北酒店名稱 在 孟庭謝謝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05 01:20:34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達叔 (續上篇) 這個故事的發展路線一點也不陌生,第二屆的意識不能有了午夜場,第三屆的意識不能除了週六週日外,增加了週五的演出。 選團上,達叔很任性的照著自己的品味,瞪鞋、迷幻、後搖、龐克、實驗電子......知名度很其次,甚至當時的演出精緻度、演奏能力也不是首要,呈現的...

  • 林森北酒店名稱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01:45:16
    有 1,125 人按讚

    #今晚寫點別的 #關於某些很少提及的

    大學課餘的實習單位在暗房,每年都有一次攝影展,基本上暗房助理都得參加。有一年我以「茶室」為題,選這種題目無非是一種贏在起跑點的企圖,況且還是現成資源,不用可惜。茶室老闆就是我媽,我從小離異的生母,她在茶室的花名叫做佳佳,每個在裡面工作的小姐都有一個花名,像是小芳、娃娃、雙雙,因此最後的作品名稱叫做《茶室女人:花》。

    我其實很少探究「茶室」一詞的定義,因為它就在我的生活裡,就好像北投是北投、石牌是石牌,你沒事不會去想那兩個字代表什麼。 「茶室」可能給許多人無限遐想,例如萬華的阿公店、林森北路的酒店,但對我來說茶室就是茶室,是佳佳工作的地方。我承認可能在某個年幼時期,覺得這件事難以啟齒,不過更難以啟齒的部分可能是,一個以當時觀念來說是破碎的單親家庭,而不是茶室本身。隨著年齡增長,漸漸覺得開茶室好像蠻酷的,每次去,卡拉OK的聲音都震耳欲聾,越多人唱歌,表示今天的生意越好,生意越好表示賺更多的錢。當年景氣好,茶室經常高朋滿座,隔音很爛的木板包廂根本擋不住別人歡唱的音量,反正沒有人真正在乎歌藝,男人來這裡是為了喝酒、喝茶、揉女人,來排解孤獨。

    忘了是什麼原因,好像是平時坐櫃檯的舅媽受傷無法上班吧,那個暑假我去代了幾次班。坐櫃檯的工作很單純(也可能只是給我最單純的任務),小姐會告訴你幾桌加點什麼東西,只要在對應的菜單上記一筆。「開番」有基本的開番費,有點像計程車有起跳價,或吃港式飲茶基本先點一壺茶那樣,剩下就看人客要點瓜子、花生、餅乾,或者吩咐廚房煎一片魚、炒個青菜之類,沒有人會特別過問價格,來這裡問價格太沒氣概。或許因為我是老闆的兒子吧,而且難得有學生來坐櫃檯,每次去都得到很多小費,有時一晚可以拿到五、六千。佳佳會把某某阿伯帶來櫃檯,或者直接叫我進去房間,通常只要開口叫阿伯或叔叔(有時是乾爹)打個招呼就能拿到小費,這時佳佳會順便誇我幾句:「我兒子很會唸書喔,政大的耶,念廣告設計系。」我如果稍有興致,會解釋說:「不是廣告設計啦,就是廣告。」雖然一點都不重要。

    坐在櫃檯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負責廣播「轉檯」,有時候生意很好,小姐要這間房間換過另一個房間,我就必需接線生那樣幫忙轉達,標準台詞是:「娃娃二番轉檯」,意思是「娃娃,二號間有人在呼喚妳了,快點過去。」起初對於廣播這件事有點害羞,因為聲音突然被放大在空間裡,後來漸漸習慣以後,竟覺得自己像小老闆一樣,可以合理地使喚那些小姐。除了佳佳、舅媽、乾媽,我不太認識其他小姐,更何況她們的來歷。據說有些是從別的茶室跑來的,可能是那邊生意不好賺不到錢,也有些是外籍的小姐,通常是大陸仔,一開口就知道。小姐們普遍海派熱情,而且穿得很辣,可是這裡不是標榜年輕辣妹的店,這裡的辣不是非常肉體的辣,或許更接近薑是老的辣的辣。有些小姐沒事就叼著一根菸,講話聲音很宏亮,喝醉時候又加倍宏亮。她們的酒量未必都極佳,但酒膽絕對不差,此外也要有閃酒的本事。人客來到茶室,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如果一直跟著喝,不醉倒才怪。事實上,佳佳就好幾次醉著被攙扶回家,三更半夜的,想想真的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偷爆個料,她醉了會切換成日文模式,在句尾加上ですよ。(姐姐補充:還有玩無止境的九九乘法表)

    每一個小房間都有一個編號,每一扇門上都有一個方形的小洞,我猜目的是讓空間並非真正密閉,讓隱私不那麼隱私,這樣就能避免人客亂來。我們做的是清茶,但清茶也有越線的時候,為了討人客開心,而且也搞不好是真的人來瘋吧,小姐們有時會坐在人客的大腿上唱歌,給人客環抱甚至偷吃豆腐。我儘量視而不見,但還是好幾次撞見佳佳和人客親密的畫面,老實說蠻衝擊的,但那就是她的生活,和我的少見多怪。

    大學的攝影展就是以這個為背景,一個茶室老闆的兒子去拍老媽開的茶室、她的小姐們、那些花。今晚和朋友無意聊到,翻起舊照,發現當時展出的照片,和現在重新挑選的完全不同了。年紀不同、心境不同、關注的角度不同,因此發現好幾張當初遺漏的很棒的照片,使用很陽春的數位相機,因為ISO調很高的關係,顆粒感很重,很多畫面依然糊掉,卻有它的特殊味道,就好像瀰漫在室內的菸味,離開那個場域,依然沾在身上一樣。

  • 林森北酒店名稱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4 20:02:27
    有 66 人按讚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達叔

    那天跟達叔約在北風社,藉機踩點慕名已久的店。
    從念的科系,到後來做的一些事情......整個聊天過程最精彩的部分都是一些案件,全都無法收錄,有興趣有交情請自己去騷擾達叔(誤)。
    因為彼此活躍的領域比較近,寫稿的時候反而不知從何著手,很多東西太理所當然或感到瑣碎,成為一種挑戰。只好難得的開了瓶餞男醋女,蠻適合寫達叔的稿呀。

    吳達彥,人稱達叔,意識不能音樂祭主辦人,鯨魚號樂團吉他手,任職於法律事務所,擅長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相關領域。獨立音樂圈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時常會向他求援,近來也客座 podcast 「 IndieFucks 硬幹」法律專長嘉賓。

    大概是因為達叔自己也訪過別人的關係,他切入得太快,直接從自己的學歷講起:台大資管系、台大科法所。
    以前不認識他時,總聽人說他在台大待好久,待到成為一個傳奇,也沒有人說得清楚到底是多久。
    「我都笑說自己熱音系、資管社,待在熱音社的時間比系上長很多。」

    達叔國高中唸私立學校,很憧憬大學的社團生活,也因為曾是五迷(在此「五」=五月天),就順勢加入台大椰風熱音社。
    進入玩團的世界後,大學選了著作權法的相關課程,希望能幫助身邊的音樂人朋友解決一些問題,研究所選擇唸科法所,全名為: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大概也是這個想法的延伸。

    「那時候面試科法所,要有個比較好聽的理由,我就說是因為有玩音樂又唸資管,想回饋社會。」

    在這點上達叔的確也是身體力行,大家遇到發行合約、商標問題、各種法律碰撞,總是會先想到他。
    因為做法律研究區塊鏈而接觸到柏蒼,後來又因為音樂節四處拉贊找到了柏蒼參與的「Our Song」app,和他們團隊成了日常幹話群組後,達叔也就順勢客座了其相關品牌podcast「IndieFucks 硬幹」的嘉賓,像是在EP7中和 老王樂隊 、法律白話文一起探討商標法,也在其他集數跟 呱吉 、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一起聊了著作權集管團體。

    上述應該就夠忙了,身為一個有玩團有伴侶的上班族律師,人生應該是夠滿了。但我真正認識達叔的原因,是因為他同時是一個台北小型音樂節「意識不能」的主辦人。

    意識不能要從第0屆開始算起——當時還不叫意識不能,是「醉生夢死林森北」。
    我有一票因為打手遊混咖啡店認識的朋友,團名 川秋沙 Goosander 的前輩們有去演,回來之後在群組一直說有多好玩多好玩。
    當時就有點心癢難耐,後來因為瑪啡因的吉他手也是台大椰風的成員、也認識達叔,瑪啡因也算是個迷幻團體(?),就參演了意識不能第一屆,至今每屆都有參與到。

    達叔說,當初是他之前的團「50Hz」在找巡演的場地,看到延聲音樂的大廳似乎辦過一些有趣的演出,場租也蠻友善,有個5、6團一起分就能吃下。當時在當替代役的他搞著搞著,就搞出一個音樂節來了,從5、6團擴張到13、14團,以老鼠會的作法一起分攤票房成本壓力,也就cover過去。這是這個音樂節的另個特色,參與團體包下一部分的票房、負擔幾張票,能稍微分擔主辦單位的壓力,演出者也會因販售的票數而有不同的獲利,是建立於跟主辦單位互利互信上、與一般大型音樂祭不同的做法。
    (簡而言之就是直銷上下線賣票,夠挺才跟進)
    後來正式的第一屆意識不能誕生了,變成兩天的雙舞台演出——「只有一個舞台,setting時間有點無聊,那就把練團室弄成另一個舞台吧。」

    夢想就是這樣擴張的啊。
    成本也是呢。

    這個故事的發展路線一點也不陌生,第二屆的意識不能有了午夜場,第三屆的意識不能除了週六週日外,增加了週五的演出。
    選團上,達叔很任性的照著自己的品味,瞪鞋、迷幻、後搖、龐克、實驗電子......知名度很其次,甚至當時的演出精緻度、演奏能力也不是首要,呈現的氛圍以及潛在的發展性才是重點。
    第二屆開始的午夜場「睡眠不能招待所」除了演出外,位在林森北的音樂節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不管是林森北酒店文化講座、BDSM 繩缚師現場開課、卡拉OK歡唱,都極具特色。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喜歡辦活動大於彈琴。」達叔在整個訪談說了兩、三次這句話,看起來有點像甜蜜的苦惱。
    他說認識的人多了、看表演久了,腦袋有時就會迸出奇怪的點子,不去執行放在那裡就是會不太舒服,觸發聯想的時候甚至會分心無法投入看表演、或該睡覺時腦袋轉過頭。而玩團是一個集合體,總有很多事情要協調進而妥協,但野花惹吵(意識不能的主辦單位名稱)就是可以讓他很任性的做。

    正職工作為律師的達叔,收入足以維持自己想要的物質生活,但屬於自己的時間變得瑣碎,也就更珍惜每個施力點。
    他說玩團跟辦音樂節,是一種有在掌握自己人生的感覺。

    他說,這個圈子的輪替很快,二、三年沒參與,無論是看團還是玩團,臉孔就會完全換一波,離開的人總是就很難回來了。很多大學時期演奏能力比他好的人,畢業後一開始可能只是工作忙,後來也就漸行漸遠。這種例子看多了,心裡總是會有個恐懼:是不是自己也會這樣?
    於是達叔有點故意的不斷把時間、金錢、生活圈都砸在獨立音樂文化相關上,直到難以想像離開。

    「這個現在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一塊,跟綁定一樣。」

    聊到未來的展望,達叔說當初辦音樂節,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有太多想看的團,可萬萬沒想到辦音樂節,自己根本不可能有時間看演出。
    「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培養出下一代的野花惹吵,讓我可以有時間看團。」

    野花惹吵的組成以達叔為核心:固定合作的硬體統籌、實體場佈設計、平面視覺設計、達叔偷偷寄與厚望的幾個年輕小朋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年在椰風熱音的護理師朋友,往年都是意識不能的現場執行(aka現場大總管),去年她人在澳洲實習,還特地買機票回台坐鎮。

    除了達叔本人妄想能退居幕後當董事、希望能培養新生代外,接下來野花惹吵也有籌備小誌的計畫:小誌的神秘感、可以任性的發揮,十分符合達叔的喜好。內容目前預計是效果器宅的訪問,有興趣的人敬請期待。

    最後,依照慣例,我問了達叔對於狂風暴雨的想法。
    他說《雨》是他近期聽過私密感最重的作品,很適合一個人在家聽。
    「會很憂鬱吧。」我笑著說,其實是想閃躲「了解這份作品在人心中的重量」產生的各種情緒。
    「憂鬱嗎?應該是......」他說了一個形容詞,我現在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錄音也正好沒錄到這段。

    他說狂風暴雨是一種燃燒殆盡的展現,卻在歌詞中感覺到一種保持距離的溫柔,像傾慕、像暗戀,是很強烈同時溫柔的意象。
    「細思極美。」他是這樣說的。

    期待微小的、冷門的、邊緣的選擇,還是成立於世上。
    如同每年撐過年末的壓力爆炸後,我總特別期待年初去意識不能表演、喝酒玩耍。
    期待數量與規模不再是至上的追求,收益與結果也不是。
    那只是眾多的評估面向之一,此外還有更多層面,更加有趣、更加吸引人。
    總有些喜歡是綁定的。

    有緣的話今年意識不能現場見啦~

    👨‍💼 達叔 from 野花惹吵、 Whale Done 鯨魚號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意識不能
    #野花惹吵
    #著作權法
    #律師
    #鯨魚號
    #IndieFucks硬幹
    #獨立音樂

  • 林森北酒店名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0 17:50:11
    有 647 人按讚

    去年五月一日,日本年號從「平成」正式改為「令和」,一週後春季檔日劇開播,出現一齣名為《都立水商!~令和~》的校園劇。劇名打著令和年號,象徵著新時代新作風。不過,我好奇的其實是前四字「都立水商」。
     
    初看名稱,不知所以然,都立學校叫「水商」,以為是教學生宰殺及養殖魚類的漁業學系,好奇看了第一集,才知道「水商売」是日本風俗行業的統稱──那齣戲的舞台,在一所虛構出來的風俗產業專科學校。
     
    日本社會裡,Girl's Bar、高級夜總會、泡泡浴、粉紅沙龍等等這些發展興盛的色情行業裡所需的技巧,當然是沒有培養學校的,日本的色情產業規模之大,會有這樣題材的日劇,並不意外(但走一趟東京裡亞洲鼎鼎有名的紅燈區「歌舞伎町」便知)。不過,這其實不是重點,因為那齣戲說穿了,就是包著水商情色產業的尋常煽情校園劇。
     
    劇情走向大致上是這樣:妳為什麼要「下海」?嗯,一定是有什麼苦不堪言的苦衷吧!那就讓熱血老師來幫助妳,沒關係人生很難我知道,但妳還是要振作起來唷……這種老套收服系校園劇套路,置入風俗產業,只像噱頭。
     
    不過,當我翻著這本台灣的水商売、我們俗稱的「八大行業」的採訪集《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我想起那齣看似新潮實則老套的日劇,因為這本書遠比那齣日劇的內容更值得拍成連續劇;因為這本書,是將鏡頭放在夜夜笙歌的酒店的《做工的人》。
     
    弱肉強食的酒場社會,沒有勞健保,顏值跟身材是最簡單粗暴的工作能力,充滿歧視與階級。當然,每個人都有多種面貌、多種經歷,都有自己的故事。為什麼會踏入這被笑娼的服務業領域?陶曉嫚寫出了眾人的悲喜歡苦──不只有淪為「下海」的悲情,更多的是那些職場上的不悅或嘴炮。
     
    臉書上各種講述服務業辛酸,隨便一則插畫動態動輒上萬讚的插畫家,而《我拿青春換明天》靠的不是畫,而是用文字去讓我們見識到,生活日常總是認為低俗所以避談,滿足客人性慾的「服務業」。
     
    陶曉嫚的筆觸不悲不苦不煽情,更多的是貼近行業內的有趣文筆。身為一個閉俗的宅宅,我沒有去過或經歷八大行業(只有從長輩口中聽說過一些林森北路酒店或是萬華喝茶的趣事),但是讀著陶曉嫚描寫田野調查那些人們的真實人生:
     
    處女性感槍手、周旋且醉心於兩位世俗中所謂「渣男」的按摩妹、看過太多「奧懶覺」(因為八大行業主要服務於客人的懶叫,奧客一律通稱為奧懶覺)的酒店幹部、手段高明說話技巧高超的小酒館媽媽桑,以及形形色色的酒店小姐──透過陶曉嫚的觀察與紀錄,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充滿性慾、保險套及潤滑液的地下社會,一段段真實貼切的職場生涯。

  • 林森北酒店名稱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1-03-24 18:36:56

    110324全球富邦房屋中山北麗京盛艷三房
    影片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JVUQQtutU
    案件名稱:中山北麗京盛艷三房
    建設公司:北大興建設
    格局:3房/2廳/2衛/1廚/2陽台/1未納入權狀35坪大露臺
    售價:4680萬,85.1萬/坪
    總權狀:54.979坪
    房屋權狀:42.605坪
    主建物:26.181坪......↓
    附屬建物:2.631坪
    公設:13.793坪
    車位:共12.374坪,共2個,坡道平面
    土地坪數:5.321坪
    座向:坐南朝北
    建物完工日期:97年/3月/14日
    屋齡:3年
    所在樓層:2樓
    總樓層:地上15層/地下3層
    警衛:有,全天候
    管理費:房─3835元/月,車位─500元/月
    戶數:一層2戶
    電梯:2部
    使用分區:商4
    邊間:是
    採光:2面

    公設說明:
    1F─健身房、圖書室、交誼廳,使用超過25分鐘以1小時計價1000元!
    R─空中花園、晾衣架

    生活機能
    學區:長安國小、建成國中
    交通:捷運中山站
    公園:14號、林森公園
    商圈:京華酒店、台北當代藝術館、中山商圈

    特色說明
    全新裝潢!超大車位(雙出入口)
    含未納入權狀35坪大露臺,稀有釋出!

    全球富邦房屋
    陳泰源
    0920-120-504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3644374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