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林崑海生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崑海生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崑海生病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雄市議員 邱于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進黨黨、政、媒一家親! 「媒體是公器,第四權」在民進黨眼中只是保衛政權的最佳利器! 民進黨對媒體也極盡雙標,親綠媒體可以豢養自己的立委、議員,大做假新聞,不聽話的媒體,就讓你關台、噤聲! 新冠疫情肆虐走了八百多條人命不見總統出面悼念,媒體鉅子生病,蔡英文專機探病! 國際認證疫苗高官打好打滿,...
林崑海生病 在 高雄市議員 邱于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黨、政、媒一家親!
「媒體是公器,第四權」在民進黨眼中只是保衛政權的最佳利器!
民進黨對媒體也極盡雙標,親綠媒體可以豢養自己的立委、議員,大做假新聞,不聽話的媒體,就讓你關台、噤聲!
新冠疫情肆虐走了八百多條人命不見總統出面悼念,媒體鉅子生病,蔡英文專機探病!
國際認證疫苗高官打好打滿,百姓只能默默等待!
在民進黨眼中,民眾的生命如草芥!只有能鞏固政權的高層才有資格談「生命誠可貴」!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831005003-262101
#分享朱大的塔綠斑之歌!常聽增福慧,保開心😃
https://youtu.be/91a4u1bqZU4
林崑海生病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魚泡泡 我注意這棟房子滿久的,因為它在吃完阿泉焢肉飯之後去北門口跟芳月亭的路上,我每次去吃東西都會經過。
它的外觀看起來有點慘,已經很多年沒有人住,但狀況看起來還是不錯的,而且它旁邊沒有其他高樓大廈,算是相對獨立,旁邊的建築不太影響它,確實值得保存。
我記得我爸帶我去吃阿泉的時候有說,從成功路到中正路這一帶,以前是酒家、旅社、商號、布莊的地方,另外,它也跟彰化城的舊城風貌有關係,如果可以好好規劃,我想會是個很棒的點。
【吳蘅秋石油會社代理店:「振豐源」商行】
該處是吳蘅秋於1924年返臺經營家族事業石油會社代理店,「振豐源」商行所在處所,其重要程度如同20年前就已經不存在的賴和醫館。
(賴和醫館除了賴和先生,還有賴通堯先生的牙醫診所同在一處,也是文化先們走走入入的日常所在。)
明年就滿120年的「振豐源」商行所在處所,除了是由臺灣文化協會的吳蘅秋先生主營之外,更是一處見證臺灣石油代理的重要產業歷史現場。
就像1925年建成竣工的彰化農業倉庫一樣,空間的存在見證「彰化振業信用組合」(1918年創立)即將滿百年,
吳蘅秋石油會社代理店也是「振豐源」(1897年創立)即將滿兩甲子120年的唯一證明。
不留就永遠沒有了。
【彰化革新聯盟的故事】
劉鴻德:「如果彰化願意留下這一座石油的商行,絕對是對彰化文化觀光有極大助益的事情,他又離彰化車站超近的,可以帶動週遭的觀光商業價值!
新芳春都拍成紫色大稻埕了。
振豐源也可以拍一部彰化革新聯盟的故事!」
———
我剛回到彰化,還不知道這些「我們地方的故事」之前,也構想過該處所完全就可以做為彰化的城市再生前進基地,東南西北展開到彰化舊城:
東門的孔廟、天公壇、楊全酒類元賣捌所、八卦山等,
南街的三角公園、開化寺、市場等,
西門的小西街、高賓閣、彰化車站等,
北門的彰化老街(現中正路)、扇形車庫、鐵路村、彰化農業倉庫等,
若要考慮文化資產結合城市發展,這不正是最好的舊城觀光,充分符合了「再造歷史現場」與「質的提升」嗎?
———
吳蘅秋先生從臺灣文化協會期間開始,一直到戰後,就是以此為根據地,為臺灣民主奉獻奔走;最後竟在石錫勳先生選舉投票期間遭到國民黨作票監票事件的抹黑,負氣積鬱生病而終。
該處之後曾做五信使用,如同高賓閣有過酒家、鐵路醫院、婚紗店的空間生命史一樣,其每段經歷都是在地的情感積累與歷史連結。
從座落位址、轉角街屋的建築式樣,到歷史淵源脈絡、在地文化情感,
這幢怎麼看都是彰化舊城北門僅存最重要的城市空間之一,就要隨著東門的楊全酒類元賣捌所、南門的南郭警察官吏派出所一起消逝⋯⋯
2016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的第95年,
當天在彰化縣文化局文化資產審議會議的種種荒唐行徑之下,彰化城內及彰化縣境內,多處重大歷史意義的空間就要完全消逝,卻完全看不到文化人的挺身而出⋯⋯
『「彰化吳蘅秋故居」其外觀雖具日治昭和街屋形式特徵,但其歷史文化背景薄弱,未有歷史文化藝術方面獨特價值,建築物經建築師公會進行結構鑑定,經判定結果有結構上之安全問題。』
「白白布被染到黑」,屬於彰化城文化蓬勃、民主狂飆的那些時代記憶就要消逝無蹤了嗎?
這是什麼彰化縣文化局?
———
感謝鴻德兄提供重要資訊:
振豐源創於明治30年(1897年)7月。(出自《彰化市商工業案內》,1935年版,頁63。)
再根據石錦明大哥提供資訊:
【振豐源(吳蘅秋)】
北門190番地(昭和12年,1937年資料)
賣石油、煙草
【振豐源(吳汝俊)】
北門190番地(1934年資料)
石油磷寸、雜貨御商
———
臺灣知識青年的啟蒙,始自大正時代的東京,到東京留學的臺灣青年,受到思潮的衝擊,開始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民會的成立。
新民會會長林獻堂、副會長蔡惠如,幹事是黃呈聰與蔡式穀,會員約有百名餘名,
其中以明治大學學生最多,包括林呈祿、彭華英、羅萬俥、蔡先於、鄭松筠、黃旺成、郭國基、林濟川、莊垂勝等。
其次則是早稻田大學的王敏川、黃周、林仲澍、呂磐石、王金海、施至善、吳蘅秋等人。
另有中央大學的蘇維梁;東京商科大學的吳三連、蔡珍曜、陳崑樹;東京帝國大學的劉明朝、蔡伯汾、林攀龍;慶應大學的陳炘;東京高師的蔡培火、謝春木;專修大學的蔡敦曜等等。
這些人雖然只占當時臺灣留學生的一成不到,日後卻都成為臺灣各領域的領導人才。
(摘出自《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https://www.facebook.com/acropolispublish/posts/667364979949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