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林口人口結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林口人口結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林口人口結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林口人口結構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

林口人口結構 在 Jeffre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11:35:30

難得台北天氣不錯,跑到三峽晃晃,在台北10幾年卻很俗從沒到過三峽,驚訝整個地景和人口結構有點像林口,路上很多年輕家庭,生活感十足。 三峽老街雖然也是有著其他老街的影子,但建築上多了一分混雜,一點日式風格混上閩南味,從建築的小細節看到日本時代跟台灣的連結,放到當代,懷舊風味成了拍照景點,偶爾來走走也...

  • 林口人口結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20:10:37
    有 2,680 人按讚

    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 林口人口結構 在 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12 20:33:32
    有 45 人按讚


    109/10/12(週一)
    市長鄭文燦下午到我們龜山大坪頂公園,出席「大坪頂公園籃球場新增天幕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市長表示,龜山地區人口成長快速,目前已逾16萬人口,因此市府積極完善大坪頂地區的各項建設,考量大坪頂地區較缺乏天幕型活動空間,因此選定於大坪頂公園建置天幕籃球場,以龜山特色「山峰」為設計主題,打造可供全天候使用的運動場所,本次工程經費約耗資2,096萬元,預計於明(110)年完工啟用,屆時可望提升60%的使用率,同時也讓附近居民有更好的運動休閒、集會場所。市長指出,本次除新建一座面積約1,176m2的鋼結構薄膜天幕外,也將籃球場地坪、球架及周邊防護圍網一併更新,並增設LED燈光照明及活動式看台。鄭市長也說,過去幾年,天幕廣場及天幕球場一直深受市民朋友的支持,未來將請各區公所持續彙整並提報給市府,市府將會協助推動,以滿足各地居民的需求。市長提及,市府持續提升龜山地區的各項建設,包括停車場及交流道的改善,其中,林口第一交流道的壅塞情況,政府有義務及責任解決,先前與交通部討論新的改善方案,針對林口A南出交流道新增右轉匝道通往林口舊市區,以及新增雙車道匝道接龜山區復興街,並希望改善方案2年內能順利完成,讓龜山及林口地區聯外交通更順暢,同時也為大坪頂地區打造更好的生活圈。

  • 林口人口結構 在 桃園市議員林俐玲 服務勤快 守護龜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2 20:27:18
    有 28 人按讚


    109/10/12(週一)
    市長鄭文燦下午到我們龜山大坪頂公園,出席「大坪頂公園籃球場新增天幕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市長表示,龜山地區人口成長快速,目前已逾16萬人口,因此市府積極完善大坪頂地區的各項建設,考量大坪頂地區較缺乏天幕型活動空間,因此選定於大坪頂公園建置天幕籃球場,以龜山特色「山峰」為設計主題,打造可供全天候使用的運動場所,本次工程經費約耗資2,096萬元,預計於明(110)年完工啟用,屆時可望提升60%的使用率,同時也讓附近居民有更好的運動休閒、集會場所。市長指出,本次除新建一座面積約1,176m2的鋼結構薄膜天幕外,也將籃球場地坪、球架及周邊防護圍網一併更新,並增設LED燈光照明及活動式看台。鄭市長也說,過去幾年,天幕廣場及天幕球場一直深受市民朋友的支持,未來將請各區公所持續彙整並提報給市府,市府將會協助推動,以滿足各地居民的需求。市長提及,市府持續提升龜山地區的各項建設,包括停車場及交流道的改善,其中,林口第一交流道的壅塞情況,政府有義務及責任解決,先前與交通部討論新的改善方案,針對林口A南出交流道新增右轉匝道通往林口舊市區,以及新增雙車道匝道接龜山區復興街,並希望改善方案2年內能順利完成,讓龜山及林口地區聯外交通更順暢,同時也為大坪頂地區打造更好的生活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