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林信和dcard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林信和dcard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esterwu701 (校訓)看板PCCU_LAW標題[學業] 文化法律怎麼了時間Thu Ju...
林信和dcard 在 又又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7:01:23
大家對Dcard應該不陌生吧 這是一個大學的社交論壇 可以分享很多不同的內容 甚至抽不同校的卡友 (雖然不知道曾幾何時 變成鍵盤手的搖籃) Dcard創辦人 林裕欽憑什麼身價破百億 榮登亞洲區不到30歲富比世 的百億富豪 流量變現-一個Dcard的論壇 這些流量/貼文數/使用者數量 有流量...
最近在PCCU_TALK版也就是文化人的版上
看到了東吳的學生來詢問姚思遠老師上的如何
不知道要不要修他的課
這篇PO文其實在我眼裡看來格外諷刺
特別是回應這篇PO文的鄉民們更指出了部分的老師離開的事實
(難怪我前天去東吳還遇到了范文清老師)
每年老師的流動其實是一定會有的
但是今年的流動特別的不一樣
彷彿人事大地震這般
姚思遠、范文清老師到東吳任教
部分的老師離去
(絕對不只一名)
我不禁想要問問
文大的學生怎麼了?
在這一年來
在跟很多老師聊天談話中可以感到對這屆準備要升大二大三的學弟妹諸多不滿
我不能說後面沒有能人
而是可以感覺得出來
彷彿是個斷層
舉例來說
聽說現在準備升大二的學弟妹有人去問老郭說翻書考考什麼?
(傳聞證據:準備升財2B的某學弟妹)
這個光是我聽到就很可笑了
老郭的考試前面幾屆的學長姐哪一個不知道他是大刀不好過
更別提如果沒有開書考我已經是刀下亡魂之一
畢竟說真的 行政法我對於他實在莫可奈何
在此對郭老師至上十二分的歉意
我還記得第一次考行政法期中考
我們班前幾名的學生還被老郭問說是否沒唸書
我看有位同學的臉色瞬間大變
「熱淚盈框」
寫了三四面
成績三四十分的那種感動
不是
我是說那種感受
老郭的開書考是仁慈的行為
印象中現在要升法4A曾經關書考過
傳說中是「我要在你腿上寫個慘字」如此一般
在這種情形下竟然還有人要老郭關書考?
套句周爺的話
像他這種嗜好 我長這麼大還沒聽過
(詳情參考九品芝麻官---打我阿笨蛋那一段)
而其實我很好奇提出這個要求的某學弟妹不知他期末的憲法是否是封頂人物
有學弟妹MAIL到學校
說謝榮堂老師憲法、行政法上課都在說時事不上課
我以我寫過他上下學期憲法的9X分成績跟這學弟妹說
「你太弱了」
憲法乃國家的根本大法
若真的要只是準備考試而已
我只能說「多背沒事,沒事多背」
而遇到了謝榮堂老師這樣能把時事貫穿憲法的老師
竟然還有人投訴於學校
不是每一位老師都可以把美國牛、ECFA等時事議題
都和憲法作一個結合
面對憲法行政法這種悶的科目
如果你很行
來
換你教教看
更別提我親眼目睹的黃宗樂老師
對著現在的財3B學弟妹發飆摔麥克風
到了下學期黃宗樂老師更是上課上一堂
考試考一堂
黃宗樂老師的經典名句「吃屎好了」(台語)、「你們講完換我講」、「白人和白人怎麼會生出黑人」
代表的是一種互動
他的激情上課方式代表是因為我們聽的很爽他講的也很開心
而這樣的互動在學弟妹的班級卻不曾再看過
方元沂老師出了名的好老師
上課竟然有同學聊天聊到直接把桌椅往後轉是哪招
還有人上課接手機說「我在上課,啥事找我」
會不會太誇張了
這也難怪老師上課直接很感慨的表示說山下的學長姐(現在升大四和已經畢業的)上課態度比較好
面對著文大名師陳有鋒老師
竟然有白目學弟妹直接嗆說
「上這麼多有屁用?」
上的少說老師混水摸魚
上的多是老師心甘情願付出
更何況這種名師是點了燈都不見得找的到的老師
陳有鋒老師的刑法國考保證班
是上過都說讚的
傳說中因為這句話陳有鋒老師把文化的課刪到剩下一門
還真是感謝這位學弟妹
希望你未來刑法科目自求多福
不禁很感慨的想要問
「文化的學生怎麼了?」
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經驗
別人問說現在念哪裡
只說「文化」 人家可能不太鳥你
再說個「法律」 人家至少會說「不錯、不錯」
代表的是文化法律的招牌
曾經也是在眾多的學長姐還有老師下把這塊招牌擦亮
但怎麼現在的後起之生讓這塊招牌漸漸的黯然無光
而慢慢的老師們也帶著感慨離開了這學校
值得慶幸的是
仍然有老師尚未放棄
林恒志老師、謝庭晃老師、許惠峰老師、方元沂老師、呂偉誠老師
我期待有一天我能追隨著他們的腳步
在成功之際回來學校為盡一份心力
曾經感受到畢業財4A學長姐的照顧
在學業上真的曾經很感謝月亮學長的指導
(猶記得那時候還蠻常麻煩他問他功課的= =)
所以我把這樣的照顧帶到現在準備升3A和2A的學弟妹
以節省他們的拓荒時間
期中期末考只要我有空就幫忙他們複習同時也是幫忙自己複習
MSN有問畢答(雖然不一定對)
(偷偷抱怨一下,我都快要被我的學妹問倒了XD 不過這是好事)
老師們也一樣
希望將他們所學的東西傳承下來
節省我們的拓荒時間
而最重要的是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也已經是老生常談
到最後還是要看個人
否則怎麼文化還是有人考的上國考和律師呢
法院名單裡面至少文化法律畢業的人數也佔有一定比例
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珍惜現有的資源
想想看自己做了什麼
期許各位文化法律人共勉之
轉自http://www.wretch.cc/blog/lesterwu7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