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板橋區街道地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板橋區街道地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板橋區街道地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板橋區街道地圖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政變後的寧靜夏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65年萬華新店鐵路拆除】#你知道萬華新店鐵路嗎 #我要給我媽看這張 55年前新店人要到台北,得坐火車先到萬華才能抵達台北,這條在1921年因採煤而興建的鐵路,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 當時景美火車站就設在羅斯福路六段上,現在的...

板橋區街道地圖 在 蛇龜小姐的過期書報攤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0:56:27

《我台北,我街道》 你,台北人嗎? 上個冬天,我頻繁地往台北跑,先生開著車,有時載著一家三口,有時只有我們兩人,走著環繞河堤的便道,穿過幾個在谷歌地圖上總是搭黏在一起的高架橋跟快速道路,趕在下班車潮前抵達財政部旁的一家老中醫,一家人拿完藥再全神貫注,全家一起認路地從景美、萬華,一路回到河的對岸,...

板橋區街道地圖 在 ?寧寧の台北 新竹 美食地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1 09:13:34

...

  • 板橋區街道地圖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3 09:56:57
    有 20 人按讚


    【1965年萬華新店鐵路拆除】#你知道萬華新店鐵路嗎 #我要給我媽看這張
    55年前新店人要到台北,得坐火車先到萬華才能抵達台北,這條在1921年因採煤而興建的鐵路,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

    當時景美火車站就設在羅斯福路六段上,現在的車前路即因位置正對車站而得名。後來萬華新店線被中和支線取代了煤礦運送任務,在1965年拆除,一起來回顧。

    圖說:萬華新店鐵路,廿六日拆除情形
    日期:1965-03-26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明輝

    #從新店去台北要坐火車至萬華
    #你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景美
    #老台北鐵路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96-01-08/聯合報/20版】

    景美心鄉土情 輕唱思想起
    老照片回顧 述說來時路 祖師廟文物 發思古幽情 社區同樂會 歡度星期天

    【記者張仁豪報導】數十年來,舊名「景尾」的景美地區變化極大。昨天在當地最古老的寺廟-萬慶祖師廟內,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景慶里展出有數十年歷史的黑白老照月,就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昨天冬陽高照,景慶社區在景美萬慶街祖師廟廣場及鄰近街道上,所舉辦的「景美心,鄉土情,鄰里愛」社區活動,有不少社區男女老少參加。其中景美五十年回顧展頗具鄉土特色與意義,這些由八十多歲老醫生張傳生等人提供的五十張老相片,最古老的是一九○八年的老街景,還有景文街以往存在的公圳灌溉水道、景美老火車站、祖師廟舊觀,引來圍觀民眾的興趣及追憶。

    照片展也介紹景美地名由來,恐怕年輕一代都已不太知道。原來瑠公圳由新店經景美至公館一帶,當時以木製或竹製的梘運水,而大坪林是梘頭,景美位於梘尾,清朝地名即是梘尾,日據時代很少用這個字,改稱景尾(境尾)。光復後,景美由深坑鄉分出,自立成鎮,才改名為景美。一名剛退休老台電人表示,以往景美對外交通都靠新店至萬華的小火車(被稱為七分車),由汀州路、公館,經羅斯福路五段至新店,數十年前鐵路旁盡是農田。

    【1998-07-20/聯合報/39版/鄉情】

    台鐵新店支線,此情早已成追憶

    遊碧潭 搭火車

    【吳昭明】搭火車,遊碧潭,對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連聽都沒聽過。翻開四○年代台北市地圖,會發現西南隅有一條鐵路從萬華分歧,這便是早已走入歷史的台鐵新店支線。

    甲午戰後,日本初嚐資本主義甜頭,私營鐵道應時而生,這股投機熱潮順勢吹向殖民地台灣。明治二十九年(光緒二十二年),東京資本家多人合夥籌設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計畫興築台北到新店及淡水兩條鐵路。新店線雖於明治三十年完成測量,卻因股份募集困難而宣告流產。不久,日本政府將鐵道收歸官營。明治三十九年,曾有自台北經新店、烏來而至宜蘭、蘇澳,興建支線之議,翌年測量完成,發現路線深入蕃地,施工困難,遂而改繞自八堵起,即今宜蘭線,新店鐵路第二次落空。民國八年,台北煤礦採挖豐富,基於運輸需求,鐵路再度開放私營,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捲土重來,於民國十年興築萬華至新店鐵路,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試車,四月十七日營運。

    全程十點四公里,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平均站距不到一公里。

    萬華起站才五百公尺就來到了崛江,是全線唯一僅辦貨運不辦客運的一站,因列車不停靠,旅客通常不知這兒還有個車站。

    和平,是個簡易站,約在今汀州路南海路口。日據時附近有一軍用馬場,稱馬場町站,光復後原擬改名崁頂(該處地名),因與屏東線崁頂同名,後以近和平西路二段而改為和平。

    再過一點五公里來到螢橋,就在今汀州路廈門街口(現址路幅寬廣,隱約可見昔日站場用地)。附近有許多公務員以火車為代步工具,也因此,該站旅客算是比較多的。古亭,是個即沒站房又無人員賣票的招呼站,約今汀州路金門街口。日據時期,旅客上車後均會找車長補票,然後拿「補助切符」;台鐵接收後,旅客一上車,便和車長大玩捉迷藏的遊戲。

    水源地,因近自來水廠水源所在地,故名。站址在今羅斯福路四段校園書局旁的二十四巷與汀州路口。台大學生是該站最捧場的乘客,上下午尖峰時段,是全線少數比較有人氣的站。

    公館,離水源地僅六百公尺,以今天兩地公車站牌來看,亦為前後相鄰站,列車才剛啟動,還未全力衝刺就要減速進站了。

    一點三公里後來到萬隆,這兒的景觀可說是青山綠野入眸來。原名「十五份」的萬隆站,源自先民十五人合力出資開墾的聚落,雖於民國四十四年改名,取其萬事興隆之意,但這個車站卻似乎興隆不起來,自始至終,它只不過是個簡易站而已。

    不久來到全線的中途大站景美。位於今北新路原公路局景美舊有站房旁(公路局站房仍在,但也已成廢墟)。景美有條「車前路」,便是告訴外地人景美火車站就在這兒。昔日站前廣場,如今雖已成了停車場,但仍可看出大站的氣勢。這個三等客貨運站,每逢仙公廟朝聖旺季,火車經常會加掛車廂;而附近一年有十萬公噸的煤炭也多由該站輸送。

    大坪林與七張,都是只辦客運不辦貨運的簡易站。大坪林,位居新店溪與景美溪間,屬河階高台地形,遂以「大坪」冠之,且昔日茂林密鬱,故名。七張,則取其先民七人墾地,各持犁一張(一犁表五甲地)之意。

    為了輸運遊客,台鐵接收初期還曾加開台北直達新店的汽油車,早午晚各一趟,沿途僅停靠萬華、螢橋、公館、景美。由於這條支線自萬華分岔往東南行,恰與台北過來的縱貫線呈一銳角,為方便列車折返,台北往返新店的車,都用兩端皆有駕駛座的汽油車,這與此線平時由萬華起站,以蒸汽火車頭來拖運的情況不同。

    新店線是台鐵唯一曾經採用牌券閉塞的支線。鐵路「辦理閉塞」,是指閉塞路段只容一列攜帶路牌的班車行駛,以確保安全。路牌可說是開啟閉塞系統的鑰匙。日據時期車班少、行車單純,所以採牌券閉塞。台鐵接手後,因班次增加,於民國四十五年改為電氣路牌閉塞。此種閉塞方式,在列車誤點時,可適時變更會車起點,比牌券閉塞更具效率。

    四十七年,為了方便旅客,首次推出「劃一票價」,無論遠近,一律一元(公路局要四元),這個類似今天松山到板橋一律十八元的「區段票」,沒想到,四十年前新店線就率先實施了。

    然而,鐵路終究不敵公路,火車全程要四十分鐘,汽車只有一半時間,搶走不少客源。民國四十九年,公路局為拓寬公館至新店間公路,與台鐵協商鐵路遷移事宜;消息傳到煤業老闆耳中,心急如焚,陳情暫緩拆除,最後決定先建板橋至南勢角的中和支線,取代新店線,解決運煤需求後再拆。民國五十四年中和線通車,同年三月二十四日晚間十點四十五分,新店站開出最後一班普通車,二十五日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又開出最後一班貨車後,新店鐵路結束了它四十五年的生命。沒有任何懷舊活動,這條鐵路晚景竟是這般淒涼。

  • 板橋區街道地圖 在 芯睿帶路!親子出遊就醬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13 00:07:29
    有 67 人按讚

    【宜蘭好好玩】一打二旅遊記|宜蘭羅東景點、住宿、外送美食分享|親子好去處~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臨時決定的旅行

    認識我們家的應該都知道,我們全家在旅行這方面不僅是「行動派」,也是「衝動派」!
    對,我們現在人在宜蘭~而且只有媽咪我帶著芯芯睿睿!這是我們首個「一打二外宿之旅」。今天的宜蘭行真的超級臨時決定,完全沒有提前規劃行程、完全沒有任何準備,早上起床想去宜蘭,於是打包好行李,就出發了😂

    #普悠瑪火車配鐵路便當

    從板橋到宜蘭有很多方法,可以開車、搭火車、客運。芯睿爸爸早上把車子開走,因此只能選擇後面兩種交通方式。在考量到出發時間接近中午,加上我們家有隻很容易暈車的哥哥⋯⋯所以最後決定搭乘快速又舒適的普悠瑪自強號,順便在火車上享用美味的鐵路便當🍱

    #抵達羅東車站

    吃完古早味鐵路便當,兩個小孩在普悠瑪搖搖晃晃的節奏下睡著了。14:38分準時抵達宜蘭羅東車站。出站後,我們打算先到民宿放行李,然後帶芯睿去「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玩

    #小綿羊一天200

    其實民宿就位在羅東車站步行大約5–10分鐘的路程,但一出站看到街道對面林立了許多租車行,就上門查看。
    「機車一天200」,看起來是挺划算的,再查了一下地圖,傳藝中心也在附近不遠處,不過若沒有交通工具就要搭公車往返,想起來也是挺麻煩的⋯
    那就租吧!芯睿媽只有汽車駕照,所以只能租50cc小綿羊~好在平常在家附近都有在騎,這時總算派上用場😁

    #羅東Home民宿

    出發前上「羅東民宿入口網」,意外發現這家民宿。選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便宜」!一個晚上只要800元!而且「地理位置」超好,在羅東市區中心,鄰近羅東車站、羅東夜市,機能一級棒!
    羅東Home民宿位在羅東「公正路」的巷弄內,民宿老闆娘非常熱心,在我訂房後就傳簡訊給我要加我line,並詢問我們如何前往,然後主動告知我們抵達民宿的路徑

    #800元小套房

    民宿的大門是密碼電子鎖,有個小庭院可以停放摩托車。進門後是個長廊,還有好扇門,每個房間的大小都不一樣,放眼望去我們的房間應該是最小的!
    一進門所有設備盡收眼底,雙人床、電視、冷氣、廁所。沒錯!廁所就緊緊依偎在床旁邊,只用簡單拉門做間隔。
    淋浴、洗手台、馬桶也全部擠在一個小小的空間沒有分割(這麼小是要怎麼分😂)
    不過小歸小,房間算是打掃的很乾淨,也有提供基本洗髮乳、沐浴乳、盥洗用品、浴巾
    以價格跟附近機能來看,這裡真的是非常經濟實惠、CP值超級高
    如果你來羅東玩,「有預算考量」、「對住宿要求不高」、「只要房間乾淨就好」,超級推薦這間民宿唷!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放完沈重的行李,就直奔傳藝中心,因為時間也不早了⋯ 當我們抵達傳藝中心已接近下午4:00,而傳藝中心只營業到晚上6:00!
    可能因為平日,又接近閉關時間的關係,傳藝中心裡面人潮非常少,雖然少了熱鬧的氛圍,卻多了分悠閒和寧靜😊

    芯睿一進去就看到店家在賣泡泡,為了避免一瓶泡泡影響兄妹情誼,媽咪給他們一人買一瓶
    芯睿就這樣,一路上抱著新買的泡泡瓶,一邊走、一邊吹~

    我們穿過幢幢紅磚房,來到小河邊,看到可愛的大白鵝在河邊戲水。夕陽時分,水面波光粼粼芯睿坐在河畔看鵝,鵝也一點都不怕生的,直接從芯睿面前大搖大擺走過去

    河上有觀光船可搭乘,沿著河順流而行,欣賞傳藝中心的美好景致(但我們沒搭船,因為芯睿在馬來西亞搭過了😂)

    #goprohero8

    拿著老公送我的生日禮物「Gopro hero 8」
    在傳藝中心走走停停、到處拍拍
    這是我第一次開拍,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
    無論是功能、畫面、拍攝角度都還在適應中
    目前用起來的心得,Gopro廣角拍起來好美啊~整個開創新視野,拍起來的感覺跟手機相機完全不一樣!
    下面這些照片就是用我的Gopro拍出來的~

    #唱歌騎回家

    玩到閉館時間,我們離開宜蘭傳藝中心。看到兩個小寶貝臉上浮現倦容,讓我開始擔心我們該怎麼回民宿。騎車到一半睡著怎麼辦?要不先搭公車回去隔天再來騎?
    一打二旅遊就會遇到這麼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最後還是決定騎車回去!但出發前,一再叮囑芯睿~「想睡覺跟媽咪說!媽咪停車讓你們下來動一動」兩小答應了,才發動引擎
    騎車回民宿的路上,為了讓芯睿忘記想睡
    「我們來唱歌吧!」
    就這樣媽咪跟兩個小寶貝一路上不顧旁邊騎士放聲高歌😆😆😆唱什麼都是芯芯睿睿決定。從「佩佩豬」唱到「波力」,下一秒歌路一轉變成「我的未來不是夢」!又突然聽到背後傳來最熱門西洋單曲「Dance Monkey」!
    然後,我們平安抵達民宿了😊😊😊

    #出來玩還叫外送

    儘管住在機能超好的羅東鬧區,今天晚餐我們仍選擇在民宿裡解決!你可能覺得~出來玩就是要出去吃啊!為什麼要待在房間裡?
    從中午出門到現在,芯睿只在火車上短短小睡了不到半個小時,又在傳藝中心玩了一個下午。不希望出門用餐最後兩個睡在餐廳回不了民宿,因此才決定在民宿叫外送回來吃!

    不過就算是外送,也還是可以享受到了住在鬧區的便利性~那就是附近有超多美食、餐廳、小吃可以選擇!

    晚餐,我們點了一份「昕丼 一碗小羊肉」的招牌「沙茶炒羊肉」、兩碗白飯:一杯「布里亞厚」的芒果冰沙(超好喝!還吃得到果肉😋)

    #旅行中的家

    吃飽喝足,幫芯睿洗去身上的汗水和黏膩,我們就真的哪裏都不去,在房間吹冷氣、看卡通,然後一如往常在家的那樣,就寢。
    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誰說出門旅遊就一定要把時間填滿?在民宿舒舒服服的放鬆,也是旅途中另一種體驗,不是嗎?

    📍宜蘭羅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地址:宜蘭縣五結鄉五濱路二段201號
    ▸營業時間:09:00-18:00 (周一至周日)
    ▸門票:成人150元/人(kkday:135元)
    ▸官網:http://www.px-sunmake.org.tw/
    ▸粉專:傳統藝術中心
    ▸公車:首都客運-台灣好行冬山河線、國光客運1791線、首都客運-宜蘭勁好行241公車、噶瑪蘭客運-宜蘭勁好行621公車
    ▸停車場:有

    #宜蘭旅遊 #宜蘭景點 #宜蘭羅東 #羅東景點 #宜蘭親子景點 #宜蘭傳藝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宜蘭一日遊 #羅東一日遊 #宜蘭好好玩

  • 板橋區街道地圖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12 13:09:00
    有 2,210 人按讚

    【1965年萬華新店鐵路拆除】#你知道萬華新店鐵路嗎 #我要給我媽看這張
    55年前新店人要到台北,得坐火車先到萬華才能抵達台北,這條在1921年因採煤而興建的鐵路,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

    當時景美火車站就設在羅斯福路六段上,現在的車前路即因位置正對車站而得名。後來萬華新店線被中和支線取代了煤礦運送任務,在1965年拆除,一起來回顧。

    圖說:萬華新店鐵路,廿六日拆除情形
    日期:1965-03-26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明輝

    #從新店去台北要坐火車至萬華
    #你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景美
    #老台北鐵路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96-01-08/聯合報/20版】

    景美心鄉土情 輕唱思想起
    老照片回顧 述說來時路 祖師廟文物 發思古幽情 社區同樂會 歡度星期天

    【記者張仁豪報導】數十年來,舊名「景尾」的景美地區變化極大。昨天在當地最古老的寺廟-萬慶祖師廟內,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景慶里展出有數十年歷史的黑白老照月,就提供了生動的說明。

    昨天冬陽高照,景慶社區在景美萬慶街祖師廟廣場及鄰近街道上,所舉辦的「景美心,鄉土情,鄰里愛」社區活動,有不少社區男女老少參加。其中景美五十年回顧展頗具鄉土特色與意義,這些由八十多歲老醫生張傳生等人提供的五十張老相片,最古老的是一九○八年的老街景,還有景文街以往存在的公圳灌溉水道、景美老火車站、祖師廟舊觀,引來圍觀民眾的興趣及追憶。

    照片展也介紹景美地名由來,恐怕年輕一代都已不太知道。原來瑠公圳由新店經景美至公館一帶,當時以木製或竹製的梘運水,而大坪林是梘頭,景美位於梘尾,清朝地名即是梘尾,日據時代很少用這個字,改稱景尾(境尾)。光復後,景美由深坑鄉分出,自立成鎮,才改名為景美。一名剛退休老台電人表示,以往景美對外交通都靠新店至萬華的小火車(被稱為七分車),由汀州路、公館,經羅斯福路五段至新店,數十年前鐵路旁盡是農田。

    【1998-07-20/聯合報/39版/鄉情】

    台鐵新店支線,此情早已成追憶

    遊碧潭 搭火車

    【吳昭明】搭火車,遊碧潭,對年輕一輩來說,恐怕連聽都沒聽過。翻開四○年代台北市地圖,會發現西南隅有一條鐵路從萬華分歧,這便是早已走入歷史的台鐵新店支線。

    甲午戰後,日本初嚐資本主義甜頭,私營鐵道應時而生,這股投機熱潮順勢吹向殖民地台灣。明治二十九年(光緒二十二年),東京資本家多人合夥籌設台北鐵道株式會社,計畫興築台北到新店及淡水兩條鐵路。新店線雖於明治三十年完成測量,卻因股份募集困難而宣告流產。不久,日本政府將鐵道收歸官營。明治三十九年,曾有自台北經新店、烏來而至宜蘭、蘇澳,興建支線之議,翌年測量完成,發現路線深入蕃地,施工困難,遂而改繞自八堵起,即今宜蘭線,新店鐵路第二次落空。民國八年,台北煤礦採挖豐富,基於運輸需求,鐵路再度開放私營,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捲土重來,於民國十年興築萬華至新店鐵路,同年三月二十四日試車,四月十七日營運。

    全程十點四公里,沿途設崛江、和平、螢橋、古亭、水源地、公館、萬隆、景美、大坪林、七張、新店等十一站,平均站距不到一公里。

    萬華起站才五百公尺就來到了崛江,是全線唯一僅辦貨運不辦客運的一站,因列車不停靠,旅客通常不知這兒還有個車站。

    和平,是個簡易站,約在今汀州路南海路口。日據時附近有一軍用馬場,稱馬場町站,光復後原擬改名崁頂(該處地名),因與屏東線崁頂同名,後以近和平西路二段而改為和平。

    再過一點五公里來到螢橋,就在今汀州路廈門街口(現址路幅寬廣,隱約可見昔日站場用地)。附近有許多公務員以火車為代步工具,也因此,該站旅客算是比較多的。古亭,是個即沒站房又無人員賣票的招呼站,約今汀州路金門街口。日據時期,旅客上車後均會找車長補票,然後拿「補助切符」;台鐵接收後,旅客一上車,便和車長大玩捉迷藏的遊戲。

    水源地,因近自來水廠水源所在地,故名。站址在今羅斯福路四段校園書局旁的二十四巷與汀州路口。台大學生是該站最捧場的乘客,上下午尖峰時段,是全線少數比較有人氣的站。

    公館,離水源地僅六百公尺,以今天兩地公車站牌來看,亦為前後相鄰站,列車才剛啟動,還未全力衝刺就要減速進站了。

    一點三公里後來到萬隆,這兒的景觀可說是青山綠野入眸來。原名「十五份」的萬隆站,源自先民十五人合力出資開墾的聚落,雖於民國四十四年改名,取其萬事興隆之意,但這個車站卻似乎興隆不起來,自始至終,它只不過是個簡易站而已。

    不久來到全線的中途大站景美。位於今北新路原公路局景美舊有站房旁(公路局站房仍在,但也已成廢墟)。景美有條「車前路」,便是告訴外地人景美火車站就在這兒。昔日站前廣場,如今雖已成了停車場,但仍可看出大站的氣勢。這個三等客貨運站,每逢仙公廟朝聖旺季,火車經常會加掛車廂;而附近一年有十萬公噸的煤炭也多由該站輸送。

    大坪林與七張,都是只辦客運不辦貨運的簡易站。大坪林,位居新店溪與景美溪間,屬河階高台地形,遂以「大坪」冠之,且昔日茂林密鬱,故名。七張,則取其先民七人墾地,各持犁一張(一犁表五甲地)之意。

    為了輸運遊客,台鐵接收初期還曾加開台北直達新店的汽油車,早午晚各一趟,沿途僅停靠萬華、螢橋、公館、景美。由於這條支線自萬華分岔往東南行,恰與台北過來的縱貫線呈一銳角,為方便列車折返,台北往返新店的車,都用兩端皆有駕駛座的汽油車,這與此線平時由萬華起站,以蒸汽火車頭來拖運的情況不同。

    新店線是台鐵唯一曾經採用牌券閉塞的支線。鐵路「辦理閉塞」,是指閉塞路段只容一列攜帶路牌的班車行駛,以確保安全。路牌可說是開啟閉塞系統的鑰匙。日據時期車班少、行車單純,所以採牌券閉塞。台鐵接手後,因班次增加,於民國四十五年改為電氣路牌閉塞。此種閉塞方式,在列車誤點時,可適時變更會車起點,比牌券閉塞更具效率。

    四十七年,為了方便旅客,首次推出「劃一票價」,無論遠近,一律一元(公路局要四元),這個類似今天松山到板橋一律十八元的「區段票」,沒想到,四十年前新店線就率先實施了。

    然而,鐵路終究不敵公路,火車全程要四十分鐘,汽車只有一半時間,搶走不少客源。民國四十九年,公路局為拓寬公館至新店間公路,與台鐵協商鐵路遷移事宜;消息傳到煤業老闆耳中,心急如焚,陳情暫緩拆除,最後決定先建板橋至南勢角的中和支線,取代新店線,解決運煤需求後再拆。民國五十四年中和線通車,同年三月二十四日晚間十點四十五分,新店站開出最後一班普通車,二十五日下午三點三十五分又開出最後一班貨車後,新店鐵路結束了它四十五年的生命。沒有任何懷舊活動,這條鐵路晚景竟是這般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