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東風汽車破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東風汽車破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風汽車破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風汽車破產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阮慕驊的財經一路發,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05ywL3?utm_source=copyshare...

  • 東風汽車破產 在 阮慕驊的財經一路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19 16:57:28
    有 32 人按讚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05ywL3?utm_source=copyshare

  • 東風汽車破產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8 12:51:10
    有 344 人按讚

    【今年前九月納智捷在大陸僅售77輛,東風裕隆汽車銷售公司破產清算】

    銷聲匿跡許久後,納智捷再度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原因還是它究竟何時退出大陸市場。

    近日,據臺媒報道,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已於11月13日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而根據記者在相關網站上的查證,確定該案件的確已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並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這讓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的風聲再起。不過,另有媒體向納智捷求證,官方表示目前納智捷還沒有要退出大陸市場。

    據《未來汽車日報》的相關報道稱,“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納智捷的前稱,是一家空殼公司,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和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是並行的關系。簡單來說,這只是一個工商操作,以前沒有註銷,現在註銷了。”

    東風汽車官方則回應稱,東風裕隆擁有制造基地、生產資質、土地等諸多資產,目前並沒有破產計劃。

    資料顯示,東風裕隆成立於2010年,由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以50:50股比合資組建,生產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的產品。2013年,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再度以50:50股比合資組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負責銷售東風裕隆生產的產品。

    其實,這已經不是納智捷第一次傳出要退出大陸市場的消息了。早在今年6月據臺灣媒體就有報道稱,臺灣裕隆集團與東風公司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目前東風裕隆納智捷退市細節仍在討論、評估中。

    如今,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入破產程序,也在間接證實了這一說法。

    作為中國寶島臺灣目前唯一的汽車自主品牌,納智捷也曾經輝煌過。大陸合資企業東風裕隆納智捷定位大中華自主品牌,期望能夠在德系、日系、美系之外,做出屬於中國人的華系高端車。

    在進入大陸市場後的幾年,納智捷品牌以自主品牌的價格、合資品牌的配置,收獲了不少車主的青睞並迅速走紅。2011年-2015年,初來乍到的納智捷在大陸市場年銷量從7000輛迅速增長到60,315輛。

    但這也是納智捷在大陸市場的巔峰了。進入2016年,納智捷全年僅售出約4萬輛新車,而2017年更是進一步腰斬到不足2萬輛,而在過去的2019年,納智捷全年銷量僅為1947輛,尚不足一些熱門車型月銷量的一個零頭,只有巔峰時期銷量的4%。

    造成納智捷銷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有大陸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乃至下跌的大環境的影響,但更多是來自品牌自身的問題。以納智捷進入大陸的首款車型大7SUV為例,作為一款定位高端、當時售價約20萬元,直面主流合資品牌的SUV車型,在“性價比”出色的同時,正好借力當年的SUV井噴熱潮,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一時的熱銷無法掩蓋納智捷核心技術的薄弱,誇張的高油耗、居高不下的故障率,都讓納智捷迅速地被市場拋棄。

    國六排放標準的實行,對技術本就不先進的納智捷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納智捷多款車型停產,大多數經銷商已經退網。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東風裕隆的產銷量分別為22輛和77輛,無論是否正式宣布在大陸退市,它在整個汽車市場已經幾無存在感。

  • 東風汽車破產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4 22:10:34
    有 9 人按讚

    這篇不「太」酸裕隆。
    .
    稍稍回想一下東風 x 裕隆那一年 (2010),即便多數的人當初就沒有看好這個合作,但不得不說,進軍中國真的是個好議題。
    .
    做市場分析常有個顯而意見的盲點。我們很容易看到一個市場的機會 (例如說看到市場規模、成長潛力、消費購買力) 很大,但分析師卻很難獨獨從資訊上看見一間企業有沒有對應的產品力或者是產品競爭力。
    .
    我相信裕隆,當年肯定也是覺得自己可以走出一條路。如果說台灣市場不夠大,所以覺得無法支持研發規模,那中國市場夠大了吧?那有做起來嗎?
    .
    這個比較像產品開發的邏輯。如果台灣廠商用「無論花多少錢,我都要 home country的用戶先支持我的產品,再思考逐步擴展目標國家。」或許裕隆今天的格局會略略不一樣吧?
    .
    至今為止,我多數朋友看到有人開 Luxgen,還是會不鹹不淡的酸個兩句 .... 這樣品牌怎麼做都做不起來的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