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博士生的就業困境怎麼解?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博士「生」之後: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文/朱峰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學博士出路的危機 台灣博士就業困境是近年來廣受注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18:22

寫給大學新鮮人的話上篇 指考放榜了,慣例我都會打一篇長長的建議文 由於IG有字數限制的問題,我拆成了上下兩篇 希望以下建議能真的給到各位新鮮人一點幫助 _________ 1.請千萬不要po哀怨文 好比:嗚嗚嗚,可惡差0.XX分就可以上到OO系了 唉~早知道當初多努力一點,就差一點和OO...

  •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6-12 17:54:40
    有 62 人按讚


    臺灣博士生的就業困境怎麼解?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博士「生」之後:中研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圓桌座談報告】
    文/朱峰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學博士出路的危機
     
     台灣博士就業困境是近年來廣受注目的問題,2010年陳東升與陳也楨「博士『生』了沒?」一文推估在2017年社會學領域博士畢業生與教職缺額供需間的差距為180人;同年蔡瑞明亦對此提出策言,認為解決台灣高學歷就業問題,除了消極地減少博士班招生數量外,還至少可以有五項積極作為:一是鬆綁大學的組織法規,以增加半薪或2/3薪資之方式增加兼任教師之聘用;二是在大學內成立研究機構,聘用博士人才進行研究;三為鼓勵博士組成研究團隊,參與各級政府及民間機構的研究計劃;四是開放流浪博士進入公務體系;五為鼓勵產業界多引用博士研究人力。
     如今已屆2018,台灣博士生們的就業困境似乎沒有舒緩的跡象。我們該如何看待此一問題?又有什麼可能的解決辦法?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第三屆博後論壇於5/8舉辦一場圓桌討論會議,由陳志柔(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臺灣社會學會理事長)為主持人,安勤之(中研院社會所博後研究員)與筆者分別做初步的調查報告,並邀請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系所專任教授)、蔡瑞明(東海大學社會系所專任教授)前來與談,以台灣社會學相關科系博士生就業及應聘狀況為例,尋找突破困境的可能性。
     
    #兼任鐘點師資常態化、#博士教育養成的落差
     
     安勤之的報告首先闡述高學歷供過於求的就業困境似乎是全球性的問題;在美國2010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博士畢業生能立即找到一份全職工作,日本亦有補助博士人力進入企業職場的獎勵政策。勤之進一步整理2010年後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之就業情形,指出52名畢業生裡有34位任職於學界,而其中不到1/3(10人)為專任教師,其他則為專案或兼任教師、講師、博後或研究員,顯示出當前專任教職兼任化、鐘點化的問題。目前53所國立大學裡高達21所未足額聘用專任教師,而近半數國立大學裡兼任教師佔半數以上,私立大學情形則更為嚴重。現今教育部之標準是私校鐘點費每小時625元、公校735;兼任教師若一週上十學分,備課、上課、改考卷至少要44小時,以私校鐘點標準,換算下來時薪只有107元。
     而此經濟掛帥之營運邏輯亦顯現在系所評鑑的績效追求上,不僅造成教師龐大的升等與發表壓力,甚至犧牲了教學品質,更影響了各系所應徵用人時的單一標準,例如期刊的發表量以及國際化(英語發表及英語授課等)的要求。然而,增加期刊發表量及國際化其實都不是各系所訓練及培育博士學生的核心宗旨(核心宗旨是培養具社會學素養的獨立研究人才),其亦不符學界及系所欲發展在地特色、發展「台灣」社會學的目標。綜合安勤之的報告與整理,台灣社會學博士生之就業困境,更應該從台灣博士養成教育 、當前學界以績效為主之評鑑標準等的層面進行討論。
     
    #生師比與少子化論述的反思
     
     筆者的報告進一步探討源起的結構問題,指出台灣長期以來過高的生師比(目前約為25.3)是造成目前流浪博士過多、教師過勞、研究與教學品質低落三大問題的主要癥結點。目前台灣高教的生師比為 25.3(只計專任教師),遠遠超過 OECD 的平均值 14.1(只計專任),也就是說台灣的專任教師必須比 OECD 國家的教師多面對、指導十位以上的學生。過高的生師比不僅造成台灣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也同時壓縮研究時間、降低研究品質;而學生也得不到應有的學習與指導品質,因受教權受損而傷害其未來競爭力。
     另外,從各國高教專任教師與兼任教師數據的比較也可以看到台灣學術工作兼職化、鐘點化的問題。在英國,專任教師人數與兼任人數比值約為2:1,而台灣卻為1:1。換句話說,有一半的台灣學術工作者僅是兼任或專案職,工作權益及待遇均未獲得相對應有的保障。
     長久以來支持台灣過高生師比的,便是「少子化」論述。然而,根據教育部資料,過去九年裡台灣公立大學與專科學生總數實際上是「增加」了一萬六千人。受到少子化衝擊的,大多是當初廣設大學政策脈絡下新興成立的私立與專科大學。而近年來新生註冊率低於 60% 的學校,的確是以私立專科大學為多數。故台灣少子化所帶來的高教衝擊,其實更應該放在當年廣設大學的政策脈絡下來看,而不能做為今日支撐過高生師比、壓低專任教師比值、進而犧牲教師工作權及學生學習權的理由。事實上,OECD 多國皆有少子化的問題,但甚少國家便因此而犧牲高等教育的發展。然台灣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將傷害台灣未來國際學術競爭力,更直接衝擊台灣往後二十年的社會與經濟發展。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解決目前台灣高教發展困境,方向至少有三:(1)降低過高生師比;(2)推動大學分流;(3)協助新生註冊率過低的大學及專科學校退場及轉型。而其中則以降低生師比最為重點。若要使當前台灣高教專任與兼任教師比提升至2:1,需至少有13,000位兼任教師應轉為專任。若一位專任教師年薪以100萬計,則約需年經費130億元;若政策分五年執行,則為一年26億的經費預算(逐年增加)。以上數字當然都有討論的空間,重點在於:過去政府每年皆支出百億餘的經費預算補助各校,如今亦有一年支出160餘億「高教深耕」計畫、再加上一年56億的「玉山計畫」,其實質效益究竟如何?不如重新檢討歷年的補助方式,直接以經費補助各系所(而非學校)增聘專任教師(或協助兼任教師轉為專任)、提高專任教師比例,更能夠直接處理當前高教最重要的燃眉之急、解決流浪教師與博士、專任教師過勞、教學品質低落的三大問題。
     
    #博士的轉型:提高兼任待遇、設立研究機構、鼓勵博後的研究計畫
     
     座談會裡,蔡瑞明認為即刻大幅降低生師比將衝擊當前的高教結構;提高專任教師人數,代表各校經營成本的增加,將使目前新生註冊率低於60% 的私立專科及大學恐怕將出現倒閉潮。比較可行的作法,或許還是提高兼任教師們的待遇,讓學術工作者即使是兼職也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此外,設立能長期聘請博士後研究員的研究中心智庫,或是開放博士後互相組隊或與專任教師合作申請研究計畫之資格、讓博後研究員能有研究經費繼續進行學術研究及發表論文,也是解決當前博後就業困境的方法之一。最後,蔡瑞明也提醒,與其漫長地等待制度上的改變,當前博士畢業生也需要儘可能地以論文發表、研究成果與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陳東升認為少子化趨勢仍然是目前校方決定員額缺的主要考量;降低生師比的建議以博士畢業生的立場來看或許合理,但若以校方立場而言、或是考量到私校財力負擔,實際的推行則是困難重重。即便教育部當前諸多的經費補助計畫也要求增聘專任教師,但因缺乏適當的審查及苛責機制而無法確實執行。相較而言,提升兼任人員待遇可能是較為可行的方案。此外,陳東升也提到,大學的分流或許有可能減輕私校在面對少子化時所承受的競爭壓力,但與其是由國家界定的研究型或教學型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各校必須發展自身的(在地)特色。陳東升也認同設立研究中心並以此聘用更多研究及教學人員的可行性,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適當的人才留用制度,讓學校能審慎明察研究中心的學術效益,以長久維持其健全的運作。
     
    #可以即刻改變的建議
     
     除了上述較為巨觀、較為困難達成的制度建言外,在座談會裡筆者也提起幾個各系所能隨即施行的簡單建議,例如應徵資料電子化、免除外館學歷證明、簡化第一輪應徵資料(如免除推薦信)等等。教育部事實上已於2014年時即免除外館學歷認證的強制要求,若系上真的有認證學歷之必要,其實可以要求錄取者(或面試者)提供證明即可。而簡化第一論應徵資料及電子化作業,不僅能減少行政與資源耗費、減輕應徵者的負擔,也便利國際籍研究人員應徵。這些一舉數得的建議,敬供各系所在未來應聘人才時參考。
     
    ◎本文將刊登於《臺灣社會學會通訊》第88期

  •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1-09 21:45:31
    有 30 人按讚


    【1月14日主題例會】有機農二代的接班甘苦談- 陳稼莊小園丁陳柏璋的接班故事

    陳稼莊果園的園主是中興大學農學院畜牧系畢業的陳坤生,一位出身自台南縣鹽水鎮坔頭港鄉下、憨直勤樸的農家子弟。1989年受到機緣的引發投入農業,創立了「陳稼莊果園」。

    陳坤生因為自身對生態環境的關懷、對有毒物質的排斥,從第一塊田地開始,就打定主意絕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與除草劑,以「無農藥‧自然農業」作為陳稼莊果園的創立理念,成為台灣有機農業的先行者之一。陳稼莊果園二代陳柏璋,從小就被老爸騙到田裡抓蟲,耳濡目染下選了與父親相似同為農學院的科系;先後畢業於東海大學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與東海大學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研究所 加工組 。

    陳柏璋將以農二代接班的角度,分享他的接班甘苦談。從為何願意頂著碩士學位返家從農,到返家之後做了什麼樣的改變(田間管理、包裝設計、行銷推廣與異業結盟),及現在遭遇到新的問題及如何解決(通路為王、成本控管與農業缺工)。

    【講者簡介:陳柏璋】
    2009年退伍後正式返家從農,前三年是陳稼莊果園全職小園丁,當然要從家中最自豪的有機果樹栽種管理學起!
    2011年有感於銷售端的疲軟,決定將重心轉移到包裝設計與行銷通路的拓展 。
    2013年受邀加入高雄市政府六級化農業的「型農培訓計畫」,成為第一批的「型農」。
    2015年「陳稼莊」受邀成為「台積電」嚴選12家「友善土地企業」之一,投入企業社會責任區塊。
    2016年由「陳稼莊」把關加工製程的「型農大聯盟」聯名合作商品將會陸續推出,希望能透過「型農」形成一個農業聚落,將各家資源整合,開創農業新格局。 因為相信「一個人,可以走比較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比較遠」。

    *例會地點: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42號 金華圓夢園青創基地(前行政院長官邸 近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

    *例會時間:2016年1月14日 PM7:00~9:30 (6:30入場,7:00活動正式開始並候補入場)

    *例會提醒:(1)本活動免費參與,須報名,歡迎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2)Workface Taipei為跨兩岸創業社群,以微信WeChat為主要交流平台,請預先下載安裝微信,可獲得更多資訊與交流。
    【立即報名】
    http://www.accupass.com/eve…/register/1601080505351576511728

  •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歐馬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03-25 13:02:55
    有 280 人按讚


    當年推甄政大廣電的時候,還是高三的我,很熱血地連絡學姐,去政大旁聽傳院的課。那是很美妙的經驗,很多當年聽到的話,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我不知道在這樣的場合,教學內容是不是會走山 (也許情緒會激動些),但是這次的事件的確是媒體素養課程活生生的好教材。從簡單的守門人、價值中立、框架理論,到複雜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媒體政治經濟學分析。

    對我而言,學習不是為了批判,不是為了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博學,而是能在事件中/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期待能避免被情緒性論述煽動,看破那些不合邏輯的論述。

    現實一點考量,對於推甄申請傳播科系的妳們來說,"對於這次服貿議題主流媒體的報導角度你有什麼看法?" 面試時,這麼大的一個問題,你要從何切入,用什麼角度作答?

    郭力昕、孫秀蕙、柯裕棻都是充滿個人魅力的老師,你不需要上政大,現在就能現場聽到她們的課。分享這則訊息給關心台灣的妳你妳妳。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
    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

    反服貿青年週(3月25日到3月31日)

    公民運動發展至此,我們卻沒有消極與悲觀的權利,只有努力向前。因此媒體改造學社發起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由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討論主流媒體的報導以及服貿對台灣傳播產業的影響等議題。目前已有21個系所,35位教師以及47門課加入(持續增加中)。

    活動說明:

    反服貿的公民抗爭行動持續延燒,但主流媒體相關報導卻有諸多缺失(包括對公民行動污名化,對公共政策報導不足,缺乏對政府的監督等),正凸顯了台灣媒體困境。同時,服貿協議不只攸關台灣民主制度與社會各層面,也將深深衝擊傳播與媒體環境。

    作為傳播科系教師,我們相信,社會議題與新聞現場就是最好的教材與教室。因此,我們近期的傳播相關課程,在形式上將依照個別課程與師生所需,改採抗議現場教學、開放自主學習、停課鼓勵學生社會參與、或調整講題等。但無論形式為何,我們都將帶動同學討論下列議題:
      
    一、當前主流媒體對公民抗議的偏頗或偏激報導,有何問題?如何改進?

    在公民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衝突中,部分媒體按照老闆政治立場、或者利益考量,出現了醜化或激化抗議行動的報導。為何如此?我們如何透過制度變革,讓媒體報導能夠更專業?獨立媒體與公共媒體又可以如何扮演促進民主發展的角色?

    二、服貿協議對媒體工作者、業者、消費者、及公民言論自由,產生什麼衝擊?

    服務貿易協定內容包括了傳播產業(印刷、廣告、電信等)。當包括中國等外資進入台灣媒體產業之後,是否將損害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權與創作自由?是否將對本地產業有所損害?是否對於媒體消費者的多元選擇造成衝擊?又是否會危害寶貴的言論自由?

    對於服貿的傳播議題討論,並不限於上列兩項敘述。我們將在課堂上進行有關反服貿傳播相關議題的民主討論,因為我們相信,國家屬於人民,媒體也屬於公民。

    (授課地點以及是否開放公眾參加、請洽授課教師)

    發起單位:媒體改造學社

    上課地點:台北市濟南路一段六號開南商工大門口前

    3月26日(三) 下午一點半 王維菁老師 師大大傳所 傳播政治經濟學
    3月27日(四) 上午十點半 陳順孝老師 輔大大傳所 數位傳播與網路新聞
    3月28日(五) 下午一點半 羅慧雯老師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 數位匯流

    參與教師與課程、持續增加中...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二 性別與傳播科技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基礎新聞採訪寫作
    王右君 成功大學 週五 文化研究
    王維菁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陳炳宏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晚 媒體經營管理與財務分析
    江淑琳 文化新聞系 週一 災難與風險
    陳慧蓉 文化新聞系 週五 新聞學
    江亦瑄 世新大學廣電系 週六 數位媒體使用行為
    李明穎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週四 傳播史
    林麗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二 當代新聞議題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媒體批判與社會批判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公民文化
    邱家宜 大同大學 週二 公民媒體素養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新聞倫理
    洪貞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三 新聞與法律
    胡元輝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週三 媒介寫作
    胡綺珍 台師大大傳所 週二 全球化與媒體
    陳慧蓉 文化大學新聞系 週五 跨文化研究
    唐士哲 中正大學傳播系 週一 傳播史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新聞學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國際原住民媒體
    許瓊文 政大廣電系 週五 災難與傳播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 週三 藝術欣賞與創作-電影
    郭力昕 政大廣電所 週一 影像基礎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二 進階創意寫作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三 畢業製作
    陳順孝 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 週四 網路新聞專題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媒介實務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新聞編輯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四 數位傳播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輔系 週三 新聞學
    陳春富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一 傳播法規
    林應嘉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二 媒體素養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四 媒介問題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採訪寫作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一 媒體素養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媒介溝通與管理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新聞媒體實驗
    戴瑜慧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一 社會紀錄片
    黃淑鈴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二 媒體文化與社會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二 音樂、影像與展演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三 文化研究與批判理論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二 媒體經濟學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三 傳播政策與法規

    本學期未開課老師,但連署支持本活動
    孫秀蕙 政大廣告系
    張錦華 臺灣大學新聞所
    黃順星 舍我紀念館的研究員
    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副教授,出國訪問中)
    林鶴玲 台大社會系

    相片提供/李瑞光

  • 東海大學研究所科系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21 12:01:55

    #水墨#水墨畫家#藝術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要跟分享關於我的一些創作的故事,跟一些想法的分享。

    我是一個南部的小孩,從小也不算是品學兼優,直到國中才有機會接觸美術,然後從此一路到現在,那我學畫的過程,其實開始我也沒有立志要當畫家,或是一個藝術家,而是在偶然的機緣碰觸這樣的一個技能或行業,然後才一路走過來。

    最重要的選擇在大學的時候,其實當時是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那時稱為國立藝術學院,它是一個五年制的學校,也真正接觸所謂專業的一個術科的訓練,或是相關美術的一個薰陶,也有機會去接觸類似像戲劇音樂舞蹈這樣科系的同學。

    北藝大那段時間,算是我比較受正統的一個美術教育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個五年的時間,其實大一上學期也是玩瘋了,然後跑夜店或是交女朋友,到了大一下學期才覺得說要奮發向上,也選擇了以水墨為主修的課目,一路這樣子努力的專研。

    然後大四的時候,讀一些關於美術史的課程,包括佛教包括器物玉器青銅器等等,充實自己相關一些知識,後來這個畢業之後就到復興商工任教,後來又報考研究所,也順利考取,念研究所的時候從事墨與黑的研究,所以先從自製的黑色顏料或是墨開始著手。

    大概唸了三年的時間終於順利畢業,畢業之後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專職的藝術家,但是當時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友善,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還是以教職為主,然後這段時間也大概停頓了四年沒有所謂的創作,因為那時候其實內心在思考我真的適合當畫家嗎?畫家這個工作所要面對或是所要挑戰的我有辦法勝任嗎?所以在那四年中,雖然有教畫,個人創作是停頓的,也在這之中去研究了台灣龍柱,去認識台灣文化。

    四年之後,整個環境在改變,然後藝術的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水墨,所以又回到了水墨的創作,想說應該還有一點東西可以畫,自己可以去發展吧!

    可是這段時間其實是最挫折的,太久沒有創作,整個觀念或手感都已經有點生疏,前一年真的很辛苦,基本上假日都沒有在出去的,除了教學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畫畫,很辛苦了大概磨了很久才終於慢慢開竅,手感也才慢慢回來,到了第三年還是第四年才有點開花結果,也順利跟畫廊簽約,成為所謂的專職藝術家,所以真正成為專職藝術家應該是45歲左右,之前的一些過程,說起來也很漫長。

    在台灣當藝術家其實不太容易,因為台灣的市場畢竟很小,要能成為一個以畫畫為生的一個行業,其實不太容易,那個競爭也非常的激烈,挑戰也非常的巨大。以前曾經去過黃山,看到造型奇特的山型,雲霧飄渺,非常的漂亮,心裡也想黃山非常適合入畫,可是回來也沒有太多的相關作品,後來想想畢竟自己身為台灣人,可能還是要以家鄉的風貌風土為主,如果畫黃山,我大概也贏不了黃山長年生活在那裡的畫家,我就一直以台灣的山水或是風景作為主要的創作主軸,一開始是畫陽明山或是九份一帶的芒草感覺,那種所謂的荒蕪感跟我從一個南部小孩到台北那種感覺,有點貼近,在一個陌生環境謀求生存,自己就像小草一樣,在那邊為了佔有一席之地,或是為了可以生存下去,而不斷的奮進不斷的努力。

    後來開始創作所謂的抽象山水,也畫過一陣子,然後也畫過海景,因為當時覺得身在台灣,如果對海洋藍色世界不是那麼熟悉,感覺上好像對於台灣文化的特質,了解好像是一知半解,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到處坐船,然後去澎湖,去目斗嶼,去七美,去沖繩,到處了解所謂的海洋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海島它會形成什麼樣的文化特質,那我想一個海島文化大概就是求新求變,畢竟市場很小所以彼此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願意接受很多新的文化,所以求新求變在這個島國裡面,可以想見是一個很常態的事情,所以當一個畫風出來之後,大概三五年就被消耗掉,以前一個畫家可以二三十年,畫一套東西而屹立不搖,在台灣這個環境其實非常的困難,它不太能讓你有這樣的空間,因為變化太快,然後新的知識,新的潮流,新的流行,不斷的輸入,你很難去抵抗,你也很難去改變。

    另外島國文化也有一個特質,它容易受到其他大國文化的影響,譬如說台灣不可否認曾經受到中國日本美國文化的影響,在這麼多元的一個文化的影響之下,你的作品如果太單一偏向某種文化的特質,可能也很難引起共鳴,畢竟它是一個多元性的狀態,所以你的作品也可能必須要用更不同的面貌來處理。

    水墨對我來說,可能就不是單一選擇的材料,因為水墨它可以發展的空間,已經被名家大家所開發殆盡,必須要重新透過新的材質,來找到一種可能是屬於自己的方向,或是使用的方法,這樣你才有辦法脫穎而出。

    那另外呢?有一點叛逆是在台灣藝術圈要生存蠻重要的關鍵之一,其實很多藝術家用叛逆或是偏離所謂的正統,營造話題吸引更多觀眾的注意,有點叛逆才是一個畫家成長的最大關鍵,藝術家百依百順,順著古人的想法,順著老師的想法來創作,基本上你也很難跳脫前人或是老師的影子,所以有點叛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我的作品基本上都沒有人的存在,因為可能在傳統水墨有山有水有人有樹,是一個慣性的表現方式,可是這樣的慣性表現方式,是否適合自己?或者是說這樣的畫面是否可以讓作品是完整的?我想這個可能可以商榷。我畫的是一個空無人煙,讓整個自然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因為人為的破壞或是建設,到底是對自然是好是壞?有時候我去中橫我看到了中橫公路,這樣穿越所謂的太魯閣峽谷,如過這些道路都不存在於這裡的時候,當然也有可能我們看不到中橫太魯閣的奇山美景,但是這樣的建設到底是好是壞,有時真的很難去想像。後來我畫了太魯閣,就把它畫在雲霧飄渺之間,讓它回歸到最原始的狀態,也許這樣才是最貼近於我所想的一個世界。

    藝術很好玩,有很多可能性或是可以調整的地方,也隨著畫家的心境或是想法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我不能說自己是非常的成功,但是我盡力的把它畫好每一件作品,也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嘔心瀝血,花費相當多的時間的醞釀,跟與它培養感情,然後讓自己的作品可以完成。

    創作其實是孤獨的,很多時候都只能專心面對自己的作品,旁人或是都很難給你協助或是幫忙,只有當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候,你的作品也會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或是你的作品才會具有生命力,太風花雪月或是太浮動的一個狀態,其實都很難把作品畫好,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工作。
    當然偶爾還是要去補充一點或是吸收一些靈感,或是一些養分,出去拍照是我比較習慣的動作,當場寫生對我來說,壓力太大,我也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好好的畫一件作品,所以我是不會帶畫筆畫紙出去外面寫生,通常還是在家裡處理我的作品。

    很高興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生活,或是我的一些藝術的想法,還有我學習藝術的過程,今天就聊到這裡囉,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跟各位談談其他的部分。

    The video I’m sharing today is to introduce my process of learning painting and provide some opin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aiwan’s marine culture and how to be a painter of ink . The background pictures and videos are all recorded by me. Friends are welcome to watch.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水墨 #水墨画 #水墨畫 #水墨画家 #水墨画の世界 #水墨創作 #台灣水墨 #台灣水墨畫家 #東方媒材 #美術 #艺術 #芸術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