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東方海外賣盤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方海外賣盤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方海外賣盤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966的網紅青冰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比起東方海外(0316),外國勢力做事更快狠準 😂😂 // 全購及註銷未行使認股權,動用了88.95億元,最後批股收返11.4億元,換言之,收購成本就是70億元。 泰昇在6月宣佈派1.48元的特別息,接着8月派中期息0.21元,10月再宣佈派0.52元特別息,而上星期再話派0.5元特別息,並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區諾軒、王浩銘、郭紹傑、鄭司律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
-
東方海外賣盤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7-11 23:57:06主持:區諾軒、王浩銘、郭紹傑、鄭司律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
東方海外賣盤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7-10 20:50:15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東方海外賣盤 在 青冰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起東方海外(0316),外國勢力做事更快狠準 😂😂
//
全購及註銷未行使認股權,動用了88.95億元,最後批股收返11.4億元,換言之,收購成本就是70億元。
泰昇在6月宣佈派1.48元的特別息,接着8月派中期息0.21元,10月再宣佈派0.52元特別息,而上星期再話派0.5元特別息,並將於12月27日除淨,先後四次派息,共2.71元,以黑石持股25.2億股計,已經收返68億元,心水清的戰友即刻計到,收購成本變為2億元了。
黑石爽,當日接批股的獨立人士一樣爽皮,根據港交所權益披露,南豐集團在5月申報,持有2.86億股泰昇,四次派息後每股袋了2.71元,即係話每股成本變為0.29元啦。至於黑石點解同南豐咁friend呢,關鍵位就是梁錦松,這位黑石香港前主席,現在是南豐主席,南豐借殼上市,耐唔耐就會有傳聞,不過一直未成事,泰昇派錢後完成歷史任務,下一步是否將個殼傳畀南豐,戰友下年真係要睇實喇。
//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20191219/QLG3F2V3TYHKLL3M3FZ47ZWBCY/
東方海外賣盤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畢打街閒人】投資殼股都係event driven的策略(渾水)
老朋友是投資殼股有名的基金經理,他每次都抱怨我專欄開他名字,常給他帶起麻煩,故隱其名;但他真的年少有為,是真年輕才俊。根據他的講法,他基金首兩季回報已經近五成,那是比起同期基金很可觀的回報增長。
殼股基金這個名不好聽,有時總要用文字藝師潤飾一下,因為基金都有自己一套推銷客人的用語。例如「Event driven」、「Special strategy」就是常見用字。
Event driven的中意可以譯作事件推導,簡單來講就是找出炒作股價的催化劑。以一些市值比較大的股票做例子,機會處處。好像老董的東方海外(316),你博佢賣盤給中央,那就是事件推導,這個事件的推導結果就是股價跳躍式上市,有投機獲利機會。同樣,國浩(53)也是另一類事件主導的炒作,因為博其私有化,甚至博佢私有化後加價,又可以有潛在賺錢機會。以上例子比較從deal making角度入手,一般基金經理或分析員信奉基本因素,價值投資,有時博一些基本因素轉好的公司股份入恆指成份股,或入其他基金指數、滬深港通名單等,都係另類的事件推導。因為一實現加入指數,往往有一輪炒作。甚至乎,博一些被DQ的股票,成功解除DQ,都可以係另類事件推導的炒作方式。
殼股也是事件推導的炒作,而這個投資者渴望實現的事件,就是賣殼。不論你博賣盤、賣殼、私有化、入指數成份股,都係博一個事實被實現,原理相同,沒有誰被誰更高尚,何苦只有賣殼被人垢病呢?
基金的運作,跟我這類個體專業投資者炒作有所不同。雖然我和老朋友基金經理的選股方式相若,但基金有其mandate限制,也要跟客戶交代。例如,我可以一日做六十幾個交易,基金都可以,但要承擔一個風險就係會被問到嘔,Q到煩,RO和compliance有排處理。基金涉及資產管理的技巧,簡單來講即係分擔風險,作為個體戶的我可以重倉博一隻爆升十倍的股票,基金不能。因為要爆升十倍的股票,常常要等年計的時間,但客戶不能等,有些煩客比較緊張自己的基金表現,如果等三個月都未有成績,可能會贖回基金走人,對公司不利。個體戶可以接受幾年無大回報,然後單季贏十倍;基金不能,基金要持續有正面年回報,因為客戶會定期review。
現在市況轉差,這類較有規律、較分散的資產管理優點盡現,因為總有一些股份升少、有一些股份跌少少,拉勻未必輸太多。反而,個體戶的我,可能持倉比例太集中,令自己風險拉高。當然,基金最麻煩是要處理派息,有穩定的派息政策才能留客。殼股很少有息派,所以只能定期維持流通量,被逼沽貨去維持派息了。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E4%B8%AD%E…/20180709/601207
東方海外賣盤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融講ED: 渾水
愛國的遼寧號、愛國的東方海外
遼寧號抵港,個人對軍車設備沒有特別大觀感,早幾年為了追女仔,我隻身走到美國聖地牙哥一轉,順道參觀打過珍珠港戰役的航空母艦USS Midway,也覺得不怎麼樣。遼寧號牽動愛國情緒,不少愛國讀者在我Facebook留言表示感動,感嘆國家軍事力量崛起,也順道責罵我無觀感。我不期然想起柏陽「醬缸國」的故事,好笑得來又可悲。
遼寧號令人愛國,同樣都係船運的東方海外(316)同樣令人很有愛國的味道。香港第一任特首,愛國商人董建華旗下的東方海外將會以492億元,每股作價78.67元,向國企中遠海控(1919)及上港集團賣盤,以董建華家族目前持股68.7%來計算,董家一次過可袋走338.6億元。航運業長期不振,東方海外的每股資產淨值只7.22美元(約56.3港元),作價極和味。經此一役,相信不少商人,又更愛國了。
董建華的愛國,跟東方海外不無關係。我覺得北京有勢力的朋友很懂香港商人買辦的性格,好像家世顯赫的工業家蔣震,曾任國民革命軍,但現在大家見到他的千金蔣麗芸議員,沒有半點親國民黨傾向,無可否認是非常愛國的。正如董浩雲家族成員在八十年代前曾高調公開其親台,以及中國國民黨之政治傾向,不過,去到董建華掌權時,卻又親起北京來。
東方海外本來是航運大王,但在1980年曾過度擴張,以12億元收購當時英國最大輸船公司Furness Withy,負債立即由同年19.7億元,急增至50億元。可惜世界航運業不振,競爭也激烈,1980年到1984年曾3次供股都無法降低負債比率。去到1984年,東方海外光是俾息,都已經每年5.61億元。那時東方海外面臨清盤危機,以東方海外當時的規模,那是繼美國佳士拿車廠和洛歇飛機廠後世界第三大restructuring個案。
因為爆煲,所以董家愛國的契機也來了,當時中國銀行首先貸出2,000萬美元的貸款,然後同樣為中國買辦商人的霍英東,代中國注資1.2億美元使其渡過難關。換言之,中國救了董家,救了東方海外。之後董建華做特首,意圖推廿三條,親梁、親林鄭等政治手腕,是後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
董建華明顯不是很在行做生意,在1992年東方海外財困時,李嘉誠賣出總值2,250萬美元的可贖回可換股優先股幫了董建華,直到2003年實施新的證券披露條例改到5%要上報後才東窗事發。不過,後來大家見到很多科學園的項目,Tom.com上市,想必心中也有一點想法。
不過,就收購這件事去睇,除了披露交易的技術問題外,我沒有批評,反倒覺得董建華的故事很勵志。因為即使公司被搞砸了,只要你愛國,國家還是會俾機會,俾錢你。所以你睇吓,依家的香港商人,幾咁愛國。
https://www.am730.com.hk/…/%E6%84%9B%E5%9C%8B%E7%9A%84%E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