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東南大學港澳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南大學港澳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南大學港澳台產品中有5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307的網紅李基銘的影音頻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佛系語言修煉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年開始,泰國增加了一個和華人有關的新法定假日:春節。 華人在泰國的人口雖然不多(總人口的14%), 據估計約有40%的泰國人具有華人血統。 以前春節是「只紀念不放假」,今年開始就會放假了! 這一段期間,如果要和你的泰國朋友問好, 你可以說這兩句話: 新正如意 ซินเจียยู่...
「東南大學港澳台」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佛系語言修煉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09:53:43
一生人睇咁耐報紙,幾乎從未見過成篇文章撤回。今日唔少朋友先廣傳此文,大讚有理有節。究竟發生甚麼事? //「追求科學真理 無意捲入政治」龍振邦袁國勇撤回文章 本報觀點版今日刊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霍英東基金(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來稿〈大流行緣起武漢...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07:15:03
常有許多同學,會抱怨說自己女朋友或者閨密有些太黏 他覺得平常沒事就不用說話啊,幹嘛沒事還要硬講 尤其高三考試壓力在身,真的沒這麼多時間陪伴,開始覺得有些煩了,該怎麼辦等 在回答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則小故事 曾經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 因為要好,說話就不顧忌,開玩笑也沒什麼界線 一次忘了什麼事...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07:15:03
具體一點形容,這種朋友是這樣的 1.每天到學校不管天是不是要塌下來了,第一件事肯定是先吃早餐,而且偏愛點鐵板麵這種高飽足感的 2.跟你聊天話題不脫:欸~待會午餐吃什麼,欸~待會晚餐吃什麼,欸~飲料你想訂什麼,欸~我發現新的一家好好吃喔 好像每天到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吃,考卷那是什麼,能吃嗎? ...
-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佛系語言修煉場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2-10 12:15:322021年開始,泰國增加了一個和華人有關的新法定假日:春節。
華人在泰國的人口雖然不多(總人口的14%),
據估計約有40%的泰國人具有華人血統。
以前春節是「只紀念不放假」,今年開始就會放假了!
這一段期間,如果要和你的泰國朋友問好,
你可以說這兩句話:
新正如意
ซินเจียยู่อี่
sin′-jia-yôo-èe
新年發財
ซินนี้ฮวดไช้
sin′-née-hûat-chái′
最後,也祝大家今年都有一個快樂牛年。
哪裡可以找到酷勁學長和螃蟹學姊?
通通在這裡:
https://linktr.ee/thai.language
#東南亞 #泰國 #泰語 #農曆新年 #舊曆新年 #恭喜發財 #新正如意 #新年發財
#ซินเจียยู่อี่ #ซินนี้ฮวดไช้ #春節 #華人 -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1-09 09:03:56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3-22 21:00:17本集主題:「親密:高俊耀劇作選」介紹
訪問作者:高俊耀
內容簡介:
如果我要說阿爸的故事,我要從哪個點說起?從阿爸跟著阿公阿嬤來 \到馬來西亞這塊土地說起?還是從他和媽認識然後生下我們開始說起?還是從阿爸的葬禮開始說起?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會更清楚?到底從哪個點說起,才不會太輕易?--《死亡紀事》
編導演三棲的高俊耀,被評價為臺灣劇場「少數具有魔鬼視野的創作者」,他的劇本不只是角色、對話、情節三者的構成,更是文字、語言、聲音的三重奏,通往歷史的幽徑,一如他寫下:「文字會說話,有時比創作者更自覺,一個字的來歷比一個人的出生更為久遠。」於是,其創作眼光每每忍不住伸入樓起樓塌、半夢半醒之間的那人那死那生,「數字是人的代號,數字亦成了欲求的對象,人在自身內部分裂,是時代精神分裂的徵候。」
《親密:高俊耀劇作選》精選高俊耀近十年的三部劇作《死亡紀事》(與蔡承燊合著)、《大世界娛樂場II》(與莫兆忠合著)、《親密》,主題遍含馬來西亞族群政治、澳門賭場資本主義、離散華人的精神地理。本書同時收錄四篇創作手記、兩場對談紀錄,完整呈現一位劇場創作者的藝術階段。
作者簡介:高俊耀
窮劇場approaching theatre聯合藝術總監。當代劇場導演、編劇、演員。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馬來西亞藝術學院戲劇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
長年關注亞洲族群遷徙歷史議題,屢受邀赴港澳及東南亞合作,與不同文化脈絡工作者相互激盪,映照彼此對生存關注以及導/演美學的思辨,持續探索當代表演者身體與意識之訓練,深耕亞洲劇場美學。其導演調度獨樹一幟,敘事凌厲精準,靈活轉換于多重語境之間。執導創作備受讚譽,曾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及評審團大賞、首屆「臺北藝穗節」明日之星大獎等殊榮。
作者粉絲頁: 窮劇場 approaching theatre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出版社粉絲頁: 八旗文化gūsa
(主持人全部節目,都整理在YouTube頻道)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
#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 九月新書 ══
📕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
❖#黃偉雯/著
═══。。═══
在馬來人優先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 聯合推薦
● #李三財——就諦學堂創辦人——專文推薦
●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胡芷嫣——故事StoryStudio網站主編
● #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陳靜宜——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啊,這味道》作者
● #藍白拖——背包旅人
═══。。═══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
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 #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
.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
.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 #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
◣#各界好評
●「本書為學術界嚴肅的馬來西亞政治或社會史的濃縮。作者以中國及華人史觀出發,從華人移民、殖民經濟開發、族群關係以及馬來西亞華人日常社會文化現象切入,帶領讀者發現複雜的華人社會文化。但這種多樣的華人性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歷史過程的偶然產物,因此作者行文中也穿插了歐洲及日本殖民馬來亞、砂拉越以及沙巴史、馬來西亞獨立過程、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等對華人的影響。這是一本包含多元的華人社會文化與馬來西亞政治元素的簡史,適合對馬來西亞歷史感興趣的初學者閱讀。」──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
●「作為一位曾經在馬來西亞生活的台灣人,作者具備在地的優勢,爬梳大馬歷史、實際體驗多元社會的特色、實地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民俗,以編年的順序,引導讀者進入馬來西亞歷史,欣賞既陌生又略有所知的當代風貌,尤其是華人社會的概況。此書為讀者釐清馬來亞和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的不同脈絡,以『豬仔』、『嘛嘛檔』、『辣死你媽』等在地用語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在敘事方面,作者靈活貫穿歷史與當代,在一些特定事項上對比大馬和台灣的情況,加深讀者的印象,書寫手法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閱讀此書,相信對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馬來西亞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作者: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Facebook粉絲專頁:深度文化x世界歷史觀察/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2020/9/9 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2Z1SF8o
◎═誠品:https://bit.ly/2DuATDq
◎═金石堂:https://bit.ly/3gUOEsC
◎═讀冊:https://bit.ly/32PscfC
東南大學港澳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日本留學生返國後確診,研判在台灣感染,連73天本土零病例中止;6月25日起桃園機場開放旅客轉機、29日起外籍、港澳人士也將有條件申請入境】
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國際已爆發第二波疫情,台灣連續73天零本土病例也出現破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傍晚加開臨時記者會宣布,一名日本在台留學生,6月20日返回日本時,在日本機場採檢確診陽性,研判在台灣染疫,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現仍在等待日本更明確的採檢情況,再將此案列入確診編號,若確定列入,將會歸類在本土個案。
■日籍女學生為無症狀感染者,陳時中:台灣未排除社區感染
陳時中表示,這名20多歲的日本女性,為無症狀感染者。2月底來台灣南部的大學就讀,6月20日返回日本,入境時在日本機場採檢出陽性。目前該女性已轉往日本檢疫旅館隔離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昨(23日)收到日本消息,得知一名女性確診,但日本PCR篩檢的數值等細節,都還沒有提供給指揮中心。因此指揮中心難以判斷假陽性的可能性,陽性的強度、是否是近期感染等問題。
不過,指揮中心已先進行疫調,匡列140名該名女學生相關接觸者,其中125人居家隔離,會全數採檢、15人採自主健康管理。陳時中表示,「台灣一直沒有排除社區感染的可能性,只是機率很低,目前在有更多細節之前,先提高警覺,釐清可能感染源,避免社區出現進一步感染。」
■國際二波疫情捲動,台灣桃園機場明起有條件開放轉機
COVID-19疫情在全球並未降溫,確診人數已超過940萬人,土耳其、伊朗、巴西、祕魯、巴拉圭等西亞和拉丁美洲病例急速飆升,成為新的重災難;而中國、日本、韓國、德國則出現第二波疫情。
不過指揮中心仍照原本解封計畫逐步有條件放寬邊境管制,明(25日)起桃園機場開放轉機。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台灣自3月24日起一律禁止轉機,指揮中心現評估機場邊境檢疫能量,也與國籍航空公司、機場單位及區管中心、民航局等做過幾次嚴密討論,決定自6月25日起,桃園機場可開放轉機。
陳宗彥表示,轉機有兩個條件:
1.轉機停留時間必須在8小時以內。
2.轉機僅能搭乘同一航空集團的航班,如搭乘長榮,就只能轉長榮、立榮;華航僅能轉華航、華信。
此外,指揮中心也將採取分流監護的方式來防疫。陳宗彥說,若旅客轉機時間小於1小時,就會由專人直接監護旅客到候機室;若轉機時間落在1至8小時,機場會安排專屬的候機空間,旅客若有免稅商店、餐飲等需求,可以直接在該空間提出,就有專人直接提供服務。
不過,此次開放轉機,並沒有涵蓋中國。陳宗彥表示,中國來台灣轉機,本來就有個別規範;中國近期的疫情也比較不明確,再加上國籍航空主要轉機業務是美洲轉到東南亞,因此開放轉機先排除中國。
陳宗彥說,初期會先以嚴格的方式管理,等25日開始實施之後,將會每兩週進行滾動式檢討。
■6月29日起,放寬外籍、港澳人士入境條件
除了轉機,指揮中心今也放寬外籍、港澳人士入境的條件。
外籍人士部分,過去只有持有居留證或商務、外交等特別許可才能入境,自下週一起,除了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之外,都可以提出入境申請。
港澳人士部分,若符合特殊人道考量、緊急協處、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已取得台灣居留證的國人配偶、子女(不限年紀),以及商務經貿交流,都可以提出申請。
陳宗彥表示,此次放寬了入境條件,為了加強防疫,這些民眾入境後,仍須居家檢疫14天;上飛機前,必須提供登機前3天內的病毒核酸(PCR)檢驗陰性報告。(文/陳潔;攝影/鄭宇辰、疫情指揮中心)
#延伸閱讀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https://bit.ly/37J5ub3
【COVID-19災情盤點 10個數字快速掃描後疫情世界】https://bit.ly/2A7m87K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