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東南亞華人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東南亞華人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東南亞華人史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霧峰林家宮保第是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的宅邸, 林文察建立軍功,清朝授予振威將軍,死後追贈太子少保 (正二品). 所以宮保第因此得名 林文察是清代時,官銜是台灣籍中數一數二的高,還有一位比他還高的是浙江提督王得祿將軍,官至太子太保(從一品),嘉義的太保市因此得名 #台灣史很有趣的 #歡迎報名旅讀私塾人...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反詐騙協助宣傳 https://reurl.cc/yElkx2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
「東南亞華人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東南亞華人史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東南亞華人史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46:03
《我香港,我街道》、《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我台北,我街道》|#香港文學館、#胡晴舫|#木馬文化 從#香港 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
東南亞華人史 在 明周文化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7 21:58:12
【何謂「香港建築」?】雖然我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建築當中,但同時我們又好像對它有一種陌生感。這種感覺,或許源自於香港文化和歷史之中的開放性和複雜性。香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及英國註冊建築師黎雋維將於8月20日,與《明周文化》及香港全新一站式網上學習平台i-Master Class首度合辦網上體驗課程「深度...
東南亞華人史 在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10:33:34
恭喜台灣首位台越混血總統當選! 這是十年後或二十年後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你準備好了嗎? 今天聊聊「文化智商」 先介紹一個美國著名的心理實驗 叫「克拉克娃娃實驗」 利用娃娃來研究孩童自我認知與種族關係 找來3-7歲的黑人兒童 把兩個模樣相同 但膚色ㄧ黑一白的娃娃 放在他們面前提問做選擇 :哪一個娃娃...
-
東南亞華人史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01 00:39:11反詐騙協助宣傳 https://reurl.cc/yElkx2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郵局匯款(代碼:700) 戶名:李易修
帳號:00410012376557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4:30 打招呼、開場說明
6:56【貓編說明】泰國人分得出台灣和中國的差別嗎?
24:57【貓編說明】泰國覺得中國、台灣誰疫情管控較好?
36:49【討論】意識形態深根?認為科興是生理食鹽水?
1:24:05【貓編說明】泰國華人之間社交狀況如何?
1:34:20【討論】年輕人認為民進黨較符合時代趨勢?
1:51:40 感謝超級留言、歷史哥短片推薦
1:58:54 四川成都-加州大漠孤煙CALLIN
2:27:19 四川-Asura lie CALLIN
2:40:22 翠絲小姐姐 CALLIN
2:55:49 台灣台中-黃淑慧 CALLIN
3:00:34 台灣(中東)-民主自由老哥 CALLIN
3:09:19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3:21:35 台灣新北-小小勇 CALLIN
3:36:25 台灣-中東民主自由老哥 CALLIN part2
3:44:47 四川-大漠孤煙 CALLIN part2
4:00:25 馬來西亞-小馬 CALLIN
4:14:25 偉仔小彩蛋、歷史哥短片推薦part2
●【CALLIN專用Discord群】https://discord.gg/J5Vnfdxnrb
☆【SoundOn】@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歷史哥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備份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
☆FB第三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s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CALLIN請加入Discord群 #300萬罰款價值濃厚 #本頻道硬核有大砲沒奶妹謝謝 -
東南亞華人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07 22:15:11雜貨網店|「獄」火重生 蠔涌爆炸品案 27歲混血被告 網上賣南意芝士火腿 父欣慰:他做得很好 https://bit.ly/3dyZCp7
任香港社會再深明大義,犯罪坐牢留下的案底紀錄足以改寫手足的人生軌迹。27歲的彭艾烈(Rizzy Pennelli)5年前捲入西貢蠔涌亞視舊片廠爆炸品一案,串謀製造炸藥和管有炸藥罪成,判刑3年10個月。當年廿歲出頭的Rizzy其實是一個從英國完成大學課程、拿着飛機工程學位的電腦技術員,連法官也為這有為青年入獄而感到惋惜。Rizzy深明案底紀錄影響日後找工作及晉升,更遑論成為專業人士,鐵窗下努力籌謀,為自僱做好準備,練得健美身材之餘,亦萌生做食品小生意的念頭。
Rizzy Italia
網站:https://bit.ly/3cDRdi6
【《阿飛正傳》港式西餐】68年老店 第三代兩兄弟靠羅宋湯守住爺爺招牌:不做會很可惜
https://bit.ly/3gpO8X6
港式西餐,又作「豉油西餐」,是一種帶有香港特色的西式料理。話說戰前,香港傳統西餐廳以服務英國人或上流社會人士為主,一般華人負擔不起。戰後,部份餐廳開始調整製法,用本地食材和調味料,豉油提味、鬆肉粉醃肉、茄膏煮羅宋湯等等,做出合華人口味、價錢又大眾化的港式西餐。皇后飯店,便是那時代的產物。一盤家庭式生意,至今跨過68年,捱過倒閉,撐過回歸,傳承三代,幾許風雨,仍傲然挺立。要寫這個舊殖民時代的傳奇故事,卻落筆在風雨飄搖時。對於老店,對香港來說,今宵多珍重。
皇后飯店(灣仔分店)
地址:灣仔茂蘿街1-11號1樓
詳情: https://bit.ly/3fwJFOp
【西營盤西餐】西環地標50年西餐 經典即煮森美汁 子女傳承罕見地氈牛柳:爸爸真係好叻!
https://bit.ly/2O4xSeG
臨近海濱的山城,是一抹碧綠糅合湛藍與「石屎森林」的灰,彷彿是一幀浪漫歐陸風景畫。然而,如詩如畫般的地貌,在我土亦可尋得這片美好風光。來到香港島西部,半山區及中上環接壤處,西營盤便是一座山城,見證了香港的發展歷史,展現華洋雜處樣貌的大眾生活區。
森美餐廳
地址:西營盤皇后大道西204-206號
電話:2548 8400
營業時間:11am-11pm
詳情: https://bit.ly/32Qdxib
旅遊達人謝利高峰月入十幾萬 開茶飲店買豪宅 童年平凡但幸福 父親支持做KOL:他是叻仔
https://bit.ly/3naOphW
旺角很多茶飲店,其中一間位於彌敦道的「走杯」,不時有人排隊輪候。店主之一是旅遊達人謝利(Jerry C),他間中也會到舖頭幫手,沖茶、收錢之餘,也會跟客人聊天拍照。他不是甚麼明星,而是一位KOL。在KOL這個用語未流行之前,他於2011年便為某大旅行社擔任旅遊節目主持,周遊列國,行勻大半個地球。這份人人也羨慕的工作,一做便做了六年。許多人以為他是旅行社太子爺,因此這類旅遊體驗機會接踵而來,不過他卻説:「我也想是旅行社太子爺。」
【九龍城越南菜】老撾華僑帶子洪郎 為避共黨漂洋來港賣越南菜35載 父子兵堅守唔炒人:始終大家都有感情
https://bit.ly/3tyeZUo
掌廚多年的洪哥形容老撾的飲食文化無甚麼特色,更遑論遠近馳名的經典菜式,不過,東南亞地區是調味香料的世界,可能由於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居民喜為食物加上富有刺激性的調味料,佐料的豐富多采是其共性,更是其精髓所在。而且,老撾菜式亦類近泰國,兩者同樣善用青檸汁來帶出海鮮鮮味,亦多用椰奶和鮮黃薑來調味,因此其家族主要都是烹調越南菜和泰國菜,前者多以魚露、醬油、新鮮香草、清新水果和新鮮蔬菜入饌;後者則講究酸、辣、鹹、甜、苦五味互相平衡,常以鹹、酸、辣為主,而帶着一點鮮甜,洪哥分享:「泰國香料同越南香料都係差唔多,嚟嚟去去都係咁樣,泰國菜就比較着重酸味同辣味,不過我哋主要做越南菜比較多,相比泰國菜嚟講,越南菜嘅味道就無咁濃。」
永珍越南菜館
地址:九龍城獅子石道18號新安大廈地下
電話:2382 1051
營業時間:11am-12mn
詳情: https://bit.ly/2xXCNcT
灣仔美食|64年上海菜館老字號 傳承三代 保留傳統鱔糊滷味檔:生意差都唔放棄
https://bit.ly/2P8HxoG
手藝傳承不易,自己一手調教的徒弟常被高薪挖角或自立門戶,曾德祥顯得很無奈。即使如此,戴德仍舊強調對年輕一代的培養,他寄望子女能夠一直傳承傳統上海菜,免致失傳。戴德自中風復元後,雖然走路有些跛腳,但他以一貫「知足常樂」的心態去應對,這並未影響他堅持每天到店舖巡視,樂在其中,反而賺錢不是重點,「我唔鍾意價錢賣得太貴,我同仔女都係咁諗,唔使賺太多錢,都有需要回饋社會。再多嘅錢亦都帶唔走,人生在世係一種過程,瀟瀟灑灑走一回。」
上海三六九菜館
地址:灣仔柯布連道30-32號地下
電話:25278611,25272343
營業時間:11am-4am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RizzyItalia #走杯 #謝利 #森美餐廳 #永珍越南菜館 #皇后飯店 #上海三六九菜館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
東南亞華人史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3 13:15:00【5.23時事!】升旗易得道 2021年5月23日
主持: John Connor
5.23 【不要讓小米跑了!】小米疑背叛祖國叛逃! 竟稱中國成本太高改去東南亞設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後備頻道【升旗易日報】https://bit.ly/3jW9pr8
“每月贊助”支付方法 !
(1)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Payme 97114085
(3) 我們英國的paypal户口 : hongkongerscommunity@gmail.com
英國合作社網站正式上線 https://wearehongkongers.co.uk/
英國合作社Whatsapp +44 7599451657
https://mewe.com/i/tuesdayroadtonyjohnny
https://gab.com/TuesdayRoadWorldwide
https://twitter.com/Tuesdayroad1
升旗易得道【新】支持我們2步曲!!
1. 訂閱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tuesdayroaddaily
2. 俾like, 收看廣告,
【2020年7月1日, 升旗易得道就港區國安法公告 - 】:
因應港區國安法, 本台嚴正作出如下聲明:
1.本台節目於港區國安法生效日起作出全面重組和整合。
2.本台於2020年7月1 日前所作的所有節目均為節目主持或嘉賓之個人意見, 與本台立場無關。
3.本台所有節目之內容均並非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境內製作。
4.本台所有時事節目內容均為引述消息來源、新聞媒體報導 (包括海外媒體, 香港媒體等) 之內容而作出, 與發言者之政治立場或、主張或意見無關。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5. 任何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的接收者請注意: 本台所有節目內容謹為對新聞時事之評論, 不論在任何時刻均無意構成任何 “煽動、協助、教唆” 行為。 本台節目內容包含戲仿、滑稽、政治戲仿、諷刺等內容, 與真實之人物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6. 最後, 本台據悉港區國安法內容可能帶來極嚴重法律後果, 本台奉勸所有接收本台節目內容、收聽人士小心其條文內容, 切勿以身試法。
-----------------------------------------------------------------------------------------------------------
現時, 香港形勢危急, 我們希望各位團結一致, 運用智慧應對。
希望所有支持者能在各方面支援本台繼續擴播。
-----------------------------------------------------------------------------------------------------------
本台一直致力提供日報式的時事節目予大家。 Youtube 局部恢復了廣告, 但是無理打壓依舊。 廣告收益難以維持本台營運及支援工作。故此, 我們仍然希望聽眾能月費支持本台擴播!
我們經營困難, 因此本台必須改變舊有方式以繼續維持營運。 經商議後, 我們將向聽眾及支持者收取自願性的“每月贊助”。 初步將每月收取贊助港幣200元 (考慮到我們節目集數比同類型網台節目多更多)。 我們致力於降低營運成本,不希望謀取任何暴利, 以達到聽眾及支持者以合理公平的成本即可聽取時事節目。 我們不希望阻止一般大眾繼續收聽節目。 因此, “每月贊助”, 是完全自願性的。我們會在一段時間後檢討計畫內容, 希望各位有能力的, 能盡力支持!
7.21, 8.31, 7.1。 我們, 退無可退。
齊上齊落! 團結一致, 不分割, 不譴責!
我們與前線抗爭者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 現在是世界歷史的重要關口, 能和近代歷史中的重大變化相比較。 2019年及2020年的事件均顯示出香港人對於民主、自由價值觀的追求, 並同時令這股浪潮捲進全世界, 不可逆轉。
保留實力, 等待黎明!
----------------------------------------------------------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逢有突發新聞, 立即和大家分析局勢! 關心香港! :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3Ani
===========================================================
東南亞華人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霧峰林家宮保第是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的宅邸, 林文察建立軍功,清朝授予振威將軍,死後追贈太子少保 (正二品). 所以宮保第因此得名
林文察是清代時,官銜是台灣籍中數一數二的高,還有一位比他還高的是浙江提督王得祿將軍,官至太子太保(從一品),嘉義的太保市因此得名
#台灣史很有趣的
#歡迎報名旅讀私塾人人都是混血兒課程
#來聽我說台灣史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史
報名 : https://www.orchina.net/event/765
5/06|第一講 來吧泉州!鄭成功究竟有多成功?
來自泉州的鄭成功與其父鄭芝龍,在金門、廈門等地留下傳奇。
5/13|第二講 來吧漳州!阿罩霧風雲到開墾時代
台灣顯赫的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以及漢人清領時期。
5/20|第三講 來吧Hakka!從台灣到海外的客家人
客家人戮力奔走的移居史,以及客家族群的文化影響。
5/27|第四講 來吧廣州!從清末名人到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廣州十三行的興盛與奇人異事。
6/03|第五講 來吧潮州!從泰國鄭王朝到當代李嘉誠
潮州人曾打造中國最著名商幫,潮幫的興起如何影響東亞圈?
6/10|第六講 來吧福州!從馬祖到馬來西亞的新福州墾場
福州人大規模開墾的海外史,以及馬祖的閩東文化。
東南亞華人史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恭喜王賡武教授獲得2020年唐獎基金會漢學獎,這個被稱為「台灣諾貝爾獎」的獎項,公信力自然比「孔子和平獎」高出無數倍。王教授的一生,正是diasporic identity的代言人,生於印尼、新加坡長大、英國博士、澳洲籍、曾在馬來西亞工作、也曾在香港擔任香港大學校長和行政局議員、也是台灣中研院院士,研究國際華僑史成為一家之言,對中土觀點以外的史觀貢獻良多,對未來香港人,也充滿啟發。
以下介紹來自關鍵新聞網:
//6月20日,唐獎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 公佈2020年漢學獎得主由知名歷史學者王賡武(Wang Gungwu)獲得。唐獎指出,王賡武教授自1950年代末期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史、中國與東南亞、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變等領域上具有影響力,也直接或間接地啟發了幾代學者。
現年90歲的王賡武在1930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現印尼)泗水,其父親王宓文因受僱於泗水的華僑中學而與妻子丁儼落腳當地,王賡武出生後則再居家搬到英屬馬來亞怡保市。王賡武在2018年出版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提到,雖然他在怡保是接受英式教育,但父母會在家教授他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在東南亞多年的生活經歷使王賡武在中國研究上具有獨特視角。
唐獎表示,王賡武教授在馬來亞、澳洲、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他的學術生涯,並成為詮釋中國的世界觀的權威,儘管王賡武的背景無可避免地被視為「圈外人」,但正如其特殊的身分,王賡武對中國歷史的獨特見解,使其成了這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
唐獎強調,許多研究中國史的東方學者往往從中國內在觀點著手,而西方學者則是由西方相對視角觀看中國,而在馬來亞長大的王賡武,從南方觀點理解中國,開闢了一條不同的路。
而美國已故知名漢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曾表示,王賡武教授同時具有三種學術角色:「中國歷史學家、馬來西亞事務的權威性評論者,以及南洋華人問題的專家」。
通曉中國與東南亞歷史的王賡武
具有東南亞成長背景的王賡武,在東南亞華人研究上具有重大貢獻,他並不認為東南亞華人是一個對中國有著清楚認同的單一群體,因為這些華人移民有著不同的籍貫、在不同的時間點移出中國,有著不同的經濟活動,而且融入其移居國家的程度也有差異。
王賡武教授按這些歷史因素,分析了多種華人性(Chineseness,或譯中國性)的歷史建構過程,他主張東南亞後殖民國家的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打造了其公民的國族認同,包括華人在內的多元種族都接受了這樣的認同。如現今的華人不再如清末民初那些以「華僑」(Chinese sojourners)身分離開中國的先民,不再只擁有單一的祖國認同,現今海外華人複雜的國族認同已與祖輩大相逕庭。
王賡武教授自50年代末開始專研中國與東南亞華人史,做出了不少經典著作與觀點。承上所述,對於海外華人的國族認同差異,王賡武曾提出了將東南亞華人群體分為甲乙丙三個集團的理論。甲集團的華人多與中國政治保持直接和間接的關係,並關注自身與中國的命運,其政治色彩最為鮮明;而丙集團屬於小而不穩的集團,因為無法把握自身的特性,但一般都保有對當地的忠誠,進而與當地同為一體;至於乙集團的華人則處於甲丙之間,較「講求實際」,最關心的是貿易和社會團體的低姿態與間接政治,常給予不問政治的印象,很少就政治理想與政治目標表態。此理論對於許多研究各國華人社會的學者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其實一開始王賡武是以研究中國古代史起家的。唐獎指出,王賡武1957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其博士論文《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於1963年出版,以北方諸國的視角探討中國的天下觀。
王賡武的學術成就在1960年代引起西方重要漢學家費正清(John Fairbank)的注意,當時費正清正在編纂《中國的世界秩序》,王賡武應邀撰寫〈明初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背景分析〉。王賡武近期的專書則多聚焦在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第四波崛起」的趨勢,包括2015年出版的《王賡武談世界史:歐亞大陸與三大文明》,是收錄了王賡武教授的訪談,討論在這可能來臨的「第四波崛起」中,中國正面臨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以及2019年出版《中道今來:中華傳統與天下新秩序的重建》,都引起了各界的迴響。
關注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
因此在通曉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史的背景下,王賡武教授對探討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的意見具有影響力。唐獎指出,雖然王賡武清楚認識到中國文明的起源在北方,但在馬來亞成長的經驗,以及與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歷史的興趣, 使王賡武認知到不少的東南亞華人具有一定的政治實力,這是與他同期的歷史學家較忽略的歷史事實。
2018年王賡武教授在香港大學的演講「中國的南方:視角的轉變」(China’s South: Changing Perspective)時指出,明清政權以北方為政治中心,而南方文人精英往往在北方求得權勢與政治影響力,至於其他的如商人、農民、漁民等百姓階層,則熱衷於前往南洋謀生致富。
王賡武指出,北方政權自古以來較關注北方外敵的軍事侵略,直到十九世紀中以前,都未意識到南方海域的潛在威脅。因此王賡武將這段歷史觀點與中國的現狀相比時指出,正當中國積極在東南亞拓展一帶一路策略時,其實仍未充分了解與處理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潛在矛盾。
二戰後東南亞地區紛紛從殖民地獨立為主權國家,由於境內有許多華人,而且多保有華僑身份,因此效忠爭議成了許多新興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外交難題。為解決此國籍問題,前中國總理周恩來1955年出席印尼萬隆會議時,強調中國鼓勵東南亞的華人應入籍新興國家與效忠。然而,近年來中國崛起所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引起東南亞國家的憂慮。
2018年《紐約時報》在探討中國對新加坡華人施加影響力的報導中就訪問了王賡武教授,他認為當基於種族和血緣去聯絡人們的時候,其他國家的政府是無法接受的,王賡武說「另一方面,北京認為這樣做很自然。這就是衝突所在,儘管後果可能是無心的。」
王賡武與中華民國
雖然王賡武在印尼出生,英屬馬來亞成長,在英國得到博士學位,後來在香港、澳洲展開學術生涯,並在1992年成為台灣中研院院士,但其實王賡武與中華民國有著深厚的關係。
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講師毛升在《澎湃新聞》的書評指出,2018年有兩位同年出生的重要中國史學者都出版了回憶錄,那就是余英時和王賡武,但也許王賡武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是以英文書寫,因此相對少人關注,而在學界有巨大影響力余英時則以中文書寫回憶錄,在台北的銷量不俗,得到了廣泛迴響。值得一提的是,余英時也是首屆唐獎(2014)漢學獎得主。
至今《Home is Not Here》未有中文版,一般中國媒體多翻譯為《此處非故里》。有趣的是,儘管該書為王賡武教授首部回憶錄,但書中僅談及其人生的前19年的歲月。
王賡武父親王宓文的大學學歷是英國文學,儘管王宓文決定讓王賡武在英屬馬來亞接受英文教育,以利於在未來得到好的就業前景,但父母仍要他在家中學習中國古文、歷史,以保有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王賡武父母多年來的願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舉家回到祖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定居,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得回國的行程百番受阻。
在中國抗戰時期,來自中國的武漢合唱團曾到東南亞各地巡演,當中包括王賡武所居住的城市怡保。這巡演目的是為了籌款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所唱歌曲包括《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等。王賡武記得,原本他對中國的事情不太感興趣,但隨著馬來亞華人支持抗日而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使他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更強化了。
儘管二戰結束後,王賡武全家在1947年得以返回了南京,但由於父親已久居南洋多年,已無法習慣南京的氣候,最終母親只好陪同身體不適的父親身體返回馬來亞,而王賡武則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不過接踵而來的經濟蕭條、國共內戰爆發,中央大學被迫停辦,最終王賡武在父母的催促下,只好於1948年12月再返回了馬來亞怡保。
為了完成被中斷的大學學業,王賡武選擇到位於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就讀,但當時的入學條件是必須有英屬馬來亞國籍,王賡武只好放棄了中華民國國籍。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王賡武也涉入馬來西亞的政壇,1968年他與一眾馬國的學者、政治領袖成立了多元族群政黨民政黨。
這意味著在王賡武一生的前19年,他曾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曾回中華民國定居近2年。王賡武的父母曾希望舉家回中國大陸生活,但時代的不容許,又讓他們回到了馬來亞。王賡武沒在回憶錄中細說,為何當初不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大陸,或選擇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不過也因其在大時代顛沛流離而獲得生命經歷,成就了他日後在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研究領域的地位。
(Source: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6731)
▶️ 北京以新加坡模式改造香港,錯在哪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B5XM55wKg
⏺ 史景遷夫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98120
東南亞華人史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顛沛流離的前半生,成就王賡武在中國與東南亞研究的獨到觀點】
出生於印尼,成長於馬來西亞的王賡武教授,是研究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史的重要學者。曾在中華民國求學,但在國共內戰爆發下原想回中國,卻不得已又回到了馬來西亞。
如此顛沛流離的前半生,也成就了他在研究中許多獨到的觀點,更在1993年成為台灣中研院院士。而這是他的生平:
#王賡武 #東南亞華人 #華人研究 #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