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杞憂民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杞憂民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杞憂民意思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蕪菁雜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議員發現了,你發現了,我也發現了 但是就是台北市政府不聽,我們全部都莫可奈何 更難過的是,信徒們到現在還是不願意清醒, 口口聲聲為教主抱屈,或是試圖模糊焦點,幫教主撇清責任,繼續縱容嚴重失職的台北市長。那疫情如果一直控制不下來,是這些信徒要的結果嗎? 6/22 柯文哲:不要說是「北農群聚感染」 ...
杞憂民意思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議員發現了,你發現了,我也發現了
但是就是台北市政府不聽,我們全部都莫可奈何
更難過的是,信徒們到現在還是不願意清醒,
口口聲聲為教主抱屈,或是試圖模糊焦點,幫教主撇清責任,繼續縱容嚴重失職的台北市長。那疫情如果一直控制不下來,是這些信徒要的結果嗎?
6/22 柯文哲:不要說是「北農群聚感染」 沒這麼嚴重
「我自己是醫學專業人士,行不行我自己非常清楚」,若需要中央幫忙就會講,「還是那句話啦,做事比做圖重要啦!」
7/2 【全台三級警戒】認了失算「和教科書寫得不一樣」 柯P曝市場3精進作為
喵的誰在跟你教科書!!!!!
#全台繼續陪三級
#媽寶之母對柯文哲無止盡的愛全台受罪
--
轉自 苗博雅 MiaoPoya 臉書
並不是我們杞人憂天或故意誇大其詞,而是在第一線接收最真實的民意反應,我們看到更多一般人看不到的真實面、黑暗面,所以一直知道真實情況,沒有市府說的那樣樂觀。
而我們最擔心的是,市府沒有完全落實「匡列、隔離、篩檢」,使隱形傳播鍊在社區悶燒,甚至影響到其他縣市。
這一個月以來我不斷示警,希望能喚起民意的重視,也逐漸看到一些些改善的成效。很不幸,先前沒蓋好的防火牆,還是沒能攔住病毒,讓我們要加速跟病毒賽跑。
1⃣️ 關於市場群聚:
我從五月底就開始公開提醒:台北市的匡列、隔離、篩檢沒做好,疫情無法真正壓制。
現在越來越多資料終於浮現檯面,證實我先前的監督是有憑有據。
從5月12日北農出現第一位發病者開始,到6月26日,已經有83人確診,「職場接觸者」被匡列的人數,竟只有57人。
北農每日上萬人出入,這些確診者,每人14天內上班接觸到的人平均只有0.68人,這有可能嗎?北市的職場疫調,顯然有很大的漏洞。
環南市場,6/8~6/18有10個確診案例,其中8位戶籍在台北。而這8位的職場接觸採檢人數,竟只有7人。這是哪門子的「同心圓」?
而台北市的橫向聯繫失調,也造成許多荒謬現象:
例如,市場處只管攤位、衛生局只管人,但兩邊竟然資訊不同步。
確診攤商的隔壁攤子因列管被封鎖,但被封鎖的攤位攤商本人帶著貨到現場,才知道攤位被封,索性在旁邊擺攤做生意。
攤子不會動,人才會四處移動,封攤不匡人,如何有效圍堵病毒?
這樣鬆散的職場匡列,沒辦法及時圍堵病毒,接連外溢,才會今日大家不樂見的結果。
2⃣️ 關於匡列、隔離:
這一年半以來,臺灣防疫的防火牆,就是「找出確診者的接觸者,匡列、隔離、篩檢」。
如果新增的確診者,大多數都是從確診者的接觸者中,被匡列、篩檢出來,那就表示疫情可能得到控制。
反之,如果新增的確診者,沒有被列在居家隔離的範圍,而是多來自於防火牆之外,那就表示網子太小,沒撈到魚,傳播鍊還在社區悶燒。
而最近的確診數字看來,台北市的確診案例(以及北農、環南等群聚案,戶籍在外縣市的案例),都不是居家隔離中確診,而是去快篩站(自投羅網)或者因身體不適,經醫生懷疑送檢而確診。
顯示台北市的匡列、隔離(也就是同心圓)範圍還是太小,該被隔離的人都沒被匡列到。
匡列、隔離沒做好,就會出現許多漏網之魚,沒辦法得到醫療照顧,也會造成隱形傳播鍊繼續在社區蔓延。
台北市有沒有做疫調?有。
但匡列隔離有沒有做好?數據上呈現的事實,就是漏洞一堆。
用「我有做疫調」來回應「匡列、隔離沒做好」,這是偷換概念的粉飾太平。
因為我們不斷監督批判,引發民意關切,北市終於在六月中,調動一批專做法定傳染病疫調的精銳部隊,加入協助做COVID-19的疫調。
如果沒有民代的監督,民眾不知道實情,沒有民意壓力,市府就不會有改變。
3⃣️ 關於PCR篩檢:
如果防火牆蓋得慢了,病毒已經跑到牆外,用快速、大量做精確的PCR篩檢亡羊補牢,就變得很重要。
北農、環南等市場群聚案,在六月中被媒體揭發,引發輿論關注。6/21市長在議會報告時,表示「打疫苗暴力解決、我的方法最快、我最專業」
但矛盾的是,當天市長在報告時也坦承,打疫苗不保證不會感染,也不保證不會傳染。
北農、環南已有社區傳播鍊,對於「切斷傳播鍊」最關鍵的「匡列、隔離、篩檢」,市長卻沒有拿出和打疫苗一樣積極的魄力。
6/23凌晨,陳時中指揮官、王必勝執行長視察北農,提出關鍵的「全部做PCR」的建議。
很遺憾,柯市長竟然因為經費成本考量,沒有同意立即落實「全部PCR」。我當時提出可以用池化(pooling)的技術進行,兼顧準確、大量、快速、節約的方式,也未被重視。
一直到7/1,才開始落實全面PCR,延遲了一週的時間。
如果6/23就直接執行全部PCR,現在的戰況會大不相同。
柯文哲市長還以快篩的陽性率低,告訴市民「沒那麼嚴重」。結果PCR做下去,真相浮現,實情是「比市長認為的嚴重多了」。
當初為了節省經費,未及時全面PCR找出確診者,不但造成全國經濟損失的代價,遠大於當初直接做PCR的費用。現在要補做全面PCR,還是要花同樣的錢。
4⃣️ 關於「暴力打疫苗解決」
打疫苗是好事,但打疫苗的作用是什麼?應該弄清楚
疫苗要接種14日後才會有保護力。產生保護力之後,是保護不會重症死亡,不保證不會感染,也不保證不會傳染。這些事實,都已經無數次公開提醒過市府。
對於可能已經接觸到病毒的人而言,匡列、隔離、篩檢的重要性大過於打疫苗。
但台北市政府在北農、環南群聚案,為了快打疫苗,拖慢了PCR的速度,這是一個戰術錯誤。
今日環南市場41名確診案例,有30位是近日施打疫苗後,才驗出確診,就是令人遺憾的實證。
環南市場的疫苗施打,甚至是在尚未進行快篩前,就先打疫苗(因市府高層有指示要在一定期限內打完疫苗,所以沒有強制一定要先做完篩檢才打疫苗)。
因此衍生尚未篩檢出的帶原者,和幾十人排隊群聚,搭乘市府安排的車輛去打疫苗,事後才知確診,反而造成幾十人陷入染疫風險的荒謬情形。
再次強調,打疫苗是好事。但在圍堵病毒的步驟上,不能一心強調打疫苗,拖慢了PCR的速度,讓該做的事情亂了套。
5⃣️ 關於「市府沒有強制力叫大家來篩檢」
對於「匡列、隔離、篩檢未落實」,柯文哲市長說,我們是民主國家,沒辦法強迫別人做PCR,只能用呼籲。
我必須說,這樣的的說詞大有問題。
政府能不能隨便強制任何人篩檢?不能。
但政府能不能命已經疫調後正式匡列的接觸者篩檢?可以。
「沒辦法叫人家來篩檢」是假議題。真議題在於:匡列的範圍太小,導致應該被篩檢的人,沒被納入強制篩檢的範圍。
這個缺失,不斷重演,從北農、士林長照中心、環南市場,甚至近期公佈的大安區某耳鼻喉科案,都有同樣的問題
以大安區某耳鼻喉科案為例。指標案例確診已經一週,市府才公布,呼籲有去看診的人自願篩檢。已經一週了,如果不幸染疫,很可能已經發病傳染,這樣遲來的呼籲,顯示市府的作業大有問題。
市府只能「呼籲」嗎?不能主動匡列接觸者,要求他們來篩檢嗎?依法是可以的。
應作為、能作為、不作為,呼籲民眾「自發篩檢」,卻又不公布是哪一家耳鼻喉科,讓大安區近期看過耳鼻喉科的民眾陷入「是不是我看的那一家?」的疑惑,只能四處透過小道消息亂打聽,這又是什麼公開透明同心圓精準防疫呢?
京元電子、高雄鳳山大樓等案例,就是地方政府可以透過匡列的手段,強制要求接觸者篩檢的實踐。
法律賦予市府防疫篩檢的權力,但台北市政府不懂得怎麼運用。回過頭來抱怨法律沒有給他武器,這是很卸責的說詞。
關於台北市現在最該做的,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1⃣️ 學習新北市,運用大量的篩檢,把感染者找出來
2⃣️ 用紮實疫調「擴大匡列、隔離」把隱形社區傳播鏈截斷
3⃣️ 中央已經和北市設立聯合前進指揮所,已經給台北市政府很大的尊重。市府應該放下面子之爭,平息衛生局人事紛擾,聽取各方防疫專家的建言,遵守中央給予的防疫建議,必要時即時向中央請求支援。
我相信只要放下政治盤算,減少人事紛爭,做好基本功,我們還是有機會圍堵病毒。
一切的建議,我早已一再公開呼籲。希望環南市場的案例,可以讓市府痛定思痛,回歸正途。
前情提要�
6/23晚間:不能只顧節省市庫裡的錢,忘了民間每天因為三級警戒而遭受的損失�https://tinyurl.com/fpupd46e
6/23上午:建議北市直接進行PCR採檢,並落實疫調及匡列工作
https://tinyurl.com/57tzjsuh
6/21 北農、士林長照中心群聚案,對市府三點具體建議
https://tinyurl.com/2vk6fxck
杞憂民意思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北市防疫的問題在哪裡?】
並不是我們杞人憂天或故意誇大其詞,而是在第一線接收最真實的民意反應,我們看到更多一般人看不到的真實面、黑暗面,所以一直知道真實情況,沒有市府說的那樣樂觀。
而我們最擔心的是,市府沒有完全落實「匡列、隔離、篩檢」,使隱形傳播鍊在社區悶燒,甚至影響到其他縣市。
這一個月以來我不斷示警,希望能喚起民意的重視,也逐漸看到一些些改善的成效。很不幸,先前沒蓋好的防火牆,還是沒能攔住病毒,讓我們要加速跟病毒賽跑。
1⃣️ 關於市場群聚:
我從五月底就開始公開提醒:台北市的匡列、隔離、篩檢沒做好,疫情無法真正壓制。
現在越來越多資料終於浮現檯面,證實我先前的監督是有憑有據。
從5月12日北農出現第一位發病者開始,到6月26日,已經有83人確診,「職場接觸者」被匡列的人數,竟只有57人。
北農每日上萬人出入,這些確診者,每人14天內上班接觸到的人平均只有0.68人,這有可能嗎?北市的職場疫調,顯然有很大的漏洞。
環南市場,6/8~6/18有10個確診案例,其中8位戶籍在台北。而這8位的職場接觸採檢人數,竟只有7人。這是哪門子的「同心圓」?
而台北市的橫向聯繫失調,也造成許多荒謬現象:
例如,市場處只管攤位、衛生局只管人,但兩邊竟然資訊不同步。
確診攤商的隔壁攤子因列管被封鎖,但被封鎖的攤位攤商本人帶著貨到現場,才知道攤位被封,索性在旁邊擺攤做生意。
攤子不會動,人才會四處移動,封攤不匡人,如何有效圍堵病毒?
這樣鬆散的職場匡列,沒辦法及時圍堵病毒,接連外溢,才會今日大家不樂見的結果。
2⃣️ 關於匡列、隔離:
這一年半以來,臺灣防疫的防火牆,就是「找出確診者的接觸者,匡列、隔離、篩檢」。
如果新增的確診者,大多數都是從確診者的接觸者中,被匡列、篩檢出來,那就表示疫情可能得到控制。
反之,如果新增的確診者,沒有被列在居家隔離的範圍,而是多來自於防火牆之外,那就表示網子太小,沒撈到魚,傳播鍊還在社區悶燒。
而最近的確診數字看來,台北市的確診案例(以及北農、環南等群聚案,戶籍在外縣市的案例),都不是居家隔離中確診,而是去快篩站(自投羅網)或者因身體不適,經醫生懷疑送檢而確診。
顯示台北市的匡列、隔離(也就是同心圓)範圍還是太小,該被隔離的人都沒被匡列到。
匡列、隔離沒做好,就會出現許多漏網之魚,沒辦法得到醫療照顧,也會造成隱形傳播鍊繼續在社區蔓延。
台北市有沒有做疫調?有。
但匡列隔離有沒有做好?數據上呈現的事實,就是漏洞一堆。
用「我有做疫調」來回應「匡列、隔離沒做好」,這是偷換概念的粉飾太平。
因為我們不斷監督批判,引發民意關切,北市終於在六月中,調動一批專做法定傳染病疫調的精銳部隊,加入協助做COVID-19的疫調。
如果沒有民代的監督,民眾不知道實情,沒有民意壓力,市府就不會有改變。
3⃣️ 關於PCR篩檢:
如果防火牆蓋得慢了,病毒已經跑到牆外,用快速、大量做精確的PCR篩檢亡羊補牢,就變得很重要。
北農、環南等市場群聚案,在六月中被媒體揭發,引發輿論關注。6/21市長在議會報告時,表示「打疫苗暴力解決、我的方法最快、我最專業」
但矛盾的是,當天市長在報告時也坦承,打疫苗不保證不會感染,也不保證不會傳染。
北農、環南已有社區傳播鍊,對於「切斷傳播鍊」最關鍵的「匡列、隔離、篩檢」,市長卻沒有拿出和打疫苗一樣積極的魄力。
6/23凌晨,陳時中指揮官、王必勝執行長視察北農,提出關鍵的「全部做PCR」的建議。
很遺憾,柯市長竟然因為經費成本考量,沒有同意立即落實「全部PCR」。我當時提出可以用池化(pooling)的技術進行,兼顧準確、大量、快速、節約的方式,也未被重視。
一直到7/1,才開始落實全面PCR,延遲了一週的時間。
如果6/23就直接執行全部PCR,現在的戰況會大不相同。
柯文哲市長還以快篩的陽性率低,告訴市民「沒那麼嚴重」。結果PCR做下去,真相浮現,實情是「比市長認為的嚴重多了」。
當初為了節省經費,未及時全面PCR找出確診者,不但造成全國經濟損失的代價,遠大於當初直接做PCR的費用。現在要補做全面PCR,還是要花同樣的錢。
4⃣️ 關於「暴力打疫苗解決」
打疫苗是好事,但打疫苗的作用是什麼?應該弄清楚
疫苗要接種14日後才會有保護力。產生保護力之後,是保護不會重症死亡,不保證不會感染,也不保證不會傳染。這些事實,都已經無數次公開提醒過市府。
對於可能已經接觸到病毒的人而言,匡列、隔離、篩檢的重要性大過於打疫苗。
但台北市政府在北農、環南群聚案,為了快打疫苗,拖慢了PCR的速度,這是一個戰術錯誤。
今日環南市場41名確診案例,有30位是近日施打疫苗後,才驗出確診,就是令人遺憾的實證。
環南市場的疫苗施打,甚至是在尚未進行快篩前,就先打疫苗(因市府高層有指示要在一定期限內打完疫苗,所以沒有強制一定要先做完篩檢才打疫苗)。
因此衍生尚未篩檢出的帶原者,和幾十人排隊群聚,搭乘市府安排的車輛去打疫苗,事後才知確診,反而造成幾十人陷入染疫風險的荒謬情形。
再次強調,打疫苗是好事。但在圍堵病毒的步驟上,不能一心強調打疫苗,拖慢了PCR的速度,讓該做的事情亂了套。
5⃣️ 關於「市府沒有強制力叫大家來篩檢」
對於「匡列、隔離、篩檢未落實」,柯文哲市長說,我們是民主國家,沒辦法強迫別人做PCR,只能用呼籲。
我必須說,這樣的的說詞大有問題。
政府能不能隨便強制任何人篩檢?不能。
但政府能不能命已經疫調後正式匡列的接觸者篩檢?可以。
「沒辦法叫人家來篩檢」是假議題。真議題在於:匡列的範圍太小,導致應該被篩檢的人,沒被納入強制篩檢的範圍。
這個缺失,不斷重演,從北農、士林長照中心、環南市場,甚至近期公佈的大安區某耳鼻喉科案,都有同樣的問題
以大安區某耳鼻喉科案為例。指標案例確診已經一週,市府才公布,呼籲有去看診的人自願篩檢。已經一週了,如果不幸染疫,很可能已經發病傳染,這樣遲來的呼籲,顯示市府的作業大有問題。
市府只能「呼籲」嗎?不能主動匡列接觸者,要求他們來篩檢嗎?依法是可以的。
應作為、能作為、不作為,呼籲民眾「自發篩檢」,卻又不公布是哪一家耳鼻喉科,讓大安區近期看過耳鼻喉科的民眾陷入「是不是我看的那一家?」的疑惑,只能四處透過小道消息亂打聽,這又是什麼公開透明同心圓精準防疫呢?
京元電子、高雄鳳山大樓等案例,就是地方政府可以透過匡列的手段,強制要求接觸者篩檢的實踐。
法律賦予市府防疫篩檢的權力,但台北市政府不懂得怎麼運用。回過頭來抱怨法律沒有給他武器,這是很卸責的說詞。
關於台北市現在最該做的,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1⃣️ 學習新北市,運用大量的篩檢,把感染者找出來
2⃣️ 用紮實疫調「擴大匡列、隔離」把隱形社區傳播鏈截斷
3⃣️ 中央已經和北市設立聯合前進指揮所,已經給台北市政府很大的尊重。市府應該放下面子之爭,平息衛生局人事紛擾,聽取各方防疫專家的建言,遵守中央給予的防疫建議,必要時即時向中央請求支援。
我相信只要放下政治盤算,減少人事紛爭,做好基本功,我們還是有機會圍堵病毒。
一切的建議,我早已一再公開呼籲。希望環南市場的案例,可以讓市府痛定思痛,回歸正途。
【前情提要】
⛔️ 6/23晚間
不能只顧節省市庫裡的錢,忘了民間每天因為三級警戒而遭受的損失
https://tinyurl.com/fpupd46e
⛔️ 6/23上午
建議北市直接進行PCR採檢,並落實疫調及匡列工作
https://tinyurl.com/57tzjsuh
⛔️ 6/21
北農、士林長照中心群聚案,對市府三點具體建議
https://tinyurl.com/2vk6fxck
——
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苗議員的line
https://lin.ee/fIqp8Sm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杞憂民意思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許多人對罷免似乎存在著誤解.
罷免,是人民本來的權利,不是一個市長做到天怒人怨,爛到一個極致,人民才能勉強的提出一個罷免,去罷免他,好像上帝的恩賜一樣.罷免,是淘汰不適任的人選,只要做不好,市政做的差,人民自然可以提出罷免,來反制他.
民選首長,最怕就是選前天花亂墜,選後一事無成,彷彿選上了,承諾就不用實現了,選上了,接下來就任我玩四年,人民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政見也不用兌現,選舉淪為一場儀式,每個政治人物端出的牛肉,只有選舉當天有效,而且是「看起來」有效,畫一個餅,假裝讓你聞香,選後,就把它收起來,當作沒這回事,連個影子都看不見.
罷免,可以視為對政治人物的重新檢驗,檢驗他們的市政,檢驗他們的承諾,檢驗他們的政見,檢驗他們是否有資格做一個市長,罷免,是人民手中的武器,就如同議員監督市長可以砍預算一樣,如果你沒有一點反制他們的手段,你的需求,對方不會理,你的意見,對方不會聽,因為你們手中沒有任何權利,而他們正是權勢者,這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也是主人開給僕人的成績單,如果你沒有實力,沒有一點能影響他們的東西,權勢者肯定會把你的話當作耳邊風,聽聽就好,說說就算,所有市民提出的建議,彷彿過家家酒,所有市民提出的不滿之聲,淪為「朕知道了」的橡皮圖章,主客逆轉,他們是統治者,而你是僕人.
不是他作奸犯科,人們才得以罷免,不對的人,放在錯誤的位置上,也會是罷免的理由,如果把市政搞爛到一個沒有下限,人民才能拿起旗子吶喊「請你當個好人」,這就是放任一個惡棍在台上作威作福,或者讓一個晉惠帝在台上吃肉喝酒,這都是變相的在養「惡」、養「懶」,養「無能」.
就是鼓勵無能的人上台去,胡搞瞎搞,鼓勵撈仔,踴躍參與選舉,就像賭博一樣,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的,上去分一杯羹,在市政廳拉屎,還不許其他人嫌臭,因為沒有人可以制裁他.
罷免,就是為了讓台上的政客,戒慎恐懼.
如果人人都得做到像韓國瑜那樣,人民才有資格去罷免他,那就是在鼓勵柯文哲這樣的人,為所欲為,因為還有更爛的,因為還沒爛到骨子裡,所以他就可以繼續擺爛下去,柯文哲之所以有恃無恐,在韓國瑜被罷免後,囂張地說,「市民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無端的攻擊蔡英文,「一黨專政」、「你的民主和大家不一樣?」,把自己遭受到的質疑,都轉嫁到民進黨身上,稱「只要與之不同調,就是破壞團結,就是中共的同路人.」、「如果當權者不能容忍不同的聲音,不知節制權力的擴張,只是把不同意見者,一律打成檳榔、叉燒包、紅心芭樂,要如何正常自在的發聲,又如何能對台灣的民主、政黨政治的正常化有所期待?」
又明目張膽地說,「黨政軍退出媒體是民進黨過去大力宣傳的口號,現在卻大肆採購媒體、置入行銷,還有側翼粉專助攻,讓政策辯論幾乎失去空間.」
彷彿中共同路人,是蔡英文罵的,而不是他的親中行為造成的,彷彿質疑他的市政,要求他兌現承諾的人,甚至被撕毀承諾,拆除各種文資設施又被貼上「文化恐怖份子」的受害者,這些,全部都是民進黨側翼,而他種種倒行逆施,惡意攻擊他人的言語,都只是「不同的意見而已」.
柯文哲的民主,跟大家都不一樣.
為何他敢這麼大言不慚?因為他說這些話有用,因為他栽贓他人有用.
因為沒有人敢罷免他.
有人請他去把大巨蛋給蓋好嗎?沒有,說要解約、拆蛋,全是他自己的承諾,五大弊案,變成五大案,而後變成五大怪案,然後「不拆就是要蓋」,大巨蛋,居然長出了鱗片來,快成為破殼小雞了.
有人叫他去酬庸嗎?台北市文化基金會,預算不斷增加,有8成人都是柯文哲任用,甚至還有他的愛將張益贍,上班時間去摩鐵,養一堆發言人、政二代,位居要職,排擠了其他部門的員額,以台北市,來養台民黨.
有人叫他錢櫃大火時,氣喘吁吁的從高雄趕回來嗎?
所以,神父不太懂某些人說的,罷免=鬧事,罷免=激化藍綠對立,罷免是在扯綠營後腿,幫藍營減輕壓力,罷免=製造不必要的衝突,寧願讓市政空轉,說這樣能引起選民不悅,又能凸顯藍營無能,這些主張的邏輯在哪.
就是引起選民不悅,才會引起選民提出罷免,寧願讓市民陷入水深火熱,讓無能的人繼續敗壞市政,魚肉鄉里,這才是本末倒置,才是在政治操作的立場上思考事情,而不是為了市民、市政、民生、民主.
而如今,反倒提出罷免的人,被說成是政治操作,甚至毫無根據的說罷免的人是藍營方操作的,藍營操作罷免藍營自己,這又是什麼邏輯?
這種論述,台派才要小心.
乃至於看到有人說,電影教父的名言,誰提議談判,誰就是內奸,所以誰提議罷免,誰就是內奸.
這倒過來了吧?
提出談判的人,就是妥協的人,就是準備利益交換,怎麼會是不肯妥協的,提出罷免的人呢?反倒是因為害怕被韓粉制裁,害怕民進黨被教訓,才算是妥協的一方吧?
我說最近談論政治的風氣,顯得有點詭異.
明明是靖綏主義,卻好像被當成激進的一方;不講道理,講陰謀,不說正論,老說反論,這就是被教訓過頭了,腦袋不清楚,心裡害怕,於是開始教訓自己人,擴大否定不該否定的事物.
罷免,並沒有那麼容易,提出罷免,需要成本,需要代價,需要投入無償的人力,要擺攤,要在外餐風露宿,日曬雨淋,罷免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提議 (百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二階段:連署 (十分之一選民簽署);第三階段:投票 (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為通過)
一個階段比一個階段還難,光提出這件事情,連署這件事,都是不簡單的任務.
明明已經很困難的事情,還有人願意去做,做到一半,還被直接的否定,讓原本很難的事,變得難上加難,原本辛苦的人更加辛苦,不知這樣做,好處在哪,意義為何.
原因光怪陸離,不是唱衰,就是說不會成功,不會成功所以沒必要做,連成立的必要都沒有,另一方面,又認為對方勢單力薄,沒有信眾,沒必要罷,感覺很容易成功的樣子.
乃至於一下子說罷免會藍綠對立,一下子又搞不清楚發起罷免的人是什麼黨派,所以值得懷疑,一下子說發起罷免是在政治操作,一下子又說讓被罷免的人繼續做,政治上才會得利....
這些論調,都是自相矛盾,牛頭不對馬嘴.
先存在著定見,再去尋找合理的解釋,整體看起來卻是如此的不合理,說白了,就是反對罷免罷了,何須找一堆藉口?
難道發起罷免的高雄人,他們是內奸?他們是藍營派來的?他們要陷害台派?
罷免盧秀燕的行動,幾乎跟罷免韓國瑜同時,在去年就開始了,韓國瑜還沒被罷免的時候,這些人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韓國瑜被罷免成功後,卻急著阻止那些先前就在發起罷免的人,要阻止怎麼不在韓國瑜罷免前阻止呢?看到別人罷免成功才去阻止其他人,莫不是擔心其他人罷免也成功,就是口口聲聲支持罷免行動,其實心裡根本一點準備也沒有而已,當初只是喊爽罷了,跟跟風,其實不想要成功.
見到了成功就害怕,反而說他人不會成功.
或是看到罷免的結果不符合自己想像,所以要阻止其他人去罷免.
「你可以不為自由而戰,但不要為高牆添磚」.
那些提出罷免的人,都在默默努力,辛苦的耕耘,不要因為自己的謬論,自己災難性的想像,就去抹煞別人一路以來的努力.
你可以不支持,但不要去阻擋他們,他們在實現自己的民主,他們有正當性的理由,他們是台中市民,他們不滿意他們的市長,不要整日圍繞政黨的利益而轉動,也不要繞著自己想像的政治利益,而轉動,付出代價的是他們,不是你.
你應該聲援他們,就像當初聲援罷韓一樣,你要聲援的是,他們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這件事,政客可以被公正的審視這件事,盧秀燕做的好,罷免自然不會成功,不用其他外縣市的人去替他分憂解勞,讓台中人自己做出決定.
說到底,如果藍營要操作這件事,故意發起一個罷免行動,然後故意失敗,在栽贓給綠營是政治操作,或者消耗反對者的力道,這成本效益根本不符,藍營沒必要在罷免韓國瑜的同時,發起罷免盧秀燕,說,「這可以降低反對者的力道」.
而罷免盧秀燕,照某些人的說法,他沒有信徒,很容易成功,那藍營根本無法負擔盧秀燕被罷免的風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風險效益評估的問題,如果要搞成政敵在政治操作,栽贓給對方,所以故意自己搞罷免盧秀燕的話,邏輯不通,我根本不會冒著失去兩席市長的風險只為了栽贓對方這一個陰謀,而且這個陰謀實現的機率不一定會成功,反而萬一盧秀燕真的被罷免掉,我損失才會慘重.
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模型,你有100%的機會得到100萬元,以及,10%的機會得到500萬元,89%的機會得到100萬元,1%的機會什麼也得不到.
人們會傾向拿100%的100萬元,而厭惡1%的機率會什麼都沒有,對於藍營,對於國民黨,對於江啟臣這個領導者來說,他們是傾向保守的,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是如同我跳下懸崖去,就會得到大量黃金或者失去生命一樣,我寧可站著,看著自己的財產逐漸失去,起碼我還活著.
江啟臣如果是一個賭徒,也就不會禮讓盧秀燕,這是一個正常的判斷,各位brother,要進行天馬行空的推論之前,不要忽略常識.
對於盧秀燕來說,他不應該被罷免,連罷免都不能提出,或者應該繼續做到完,理由都不會是她「不夠爛」,這是不充分的謬誤,如果一個市長,因為不夠爛,所以禁止市民提出任何反制的行動,或者因為不夠爛,所以不能罷免讓她繼續做,這就是在鼓勵其他人尸位素餐,我只要不像韓國瑜一樣爛就是好,我就理所當然地擺爛,連帶合理化我各種施政失敗的行為,而市民無從反駁杯葛,因為她「不夠爛」.
說到底,當初盧秀燕能當選市長,是因為她夠好嗎?恐怕不是吧,而是1124那股教訓民進黨的氛圍,以及國民黨和地方派系妥協的產物,一個市長,不是因為她夠好,才選上的,被罷免卻必須要符合一定的「爛度」,要像韓國瑜這樣跑去選總統才行,台灣民主社會的標準,何時變得如此低劣?難道,不選總統,成為一種「好」嗎?成為一種優點嗎?成為一種不能被罷免的理由嗎?請冷靜想一想,總統大選四年一次,名額只有一個,所有直轄市長,有誰會得到那種提名資格,或主動去參選?這代表她的市政做得好嗎?永遠不能被罷免嗎?
等到盧秀燕連任,到時再來說,恩,因為她有好好做完市長,所以可以連任,不能被罷免,這樣嗎?
政治,不能老靠一股簡單思維,去做判斷.
有人說,罷免盧秀燕失敗,反而會增加藍營的聲勢,這樣的觀點,也是杞人憂天.
藍營的韓國瑜已經被罷免了,盧秀燕沒被罷免成功,只能說是守成,不能說得到冠冕,一個黨被罷免一次,不覺得羞恥,被罷免第二次,覺得得到了嘉獎,感覺到光榮,感覺自己勝利,甚至想以此嘲笑對手,這除了阿Q以外,沒什麼好形容的了,除了無恥以外,沒什麼好評論的,光被罷免,就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怎麼會把沒罷免成功,視為一種讚賞呢?
如真要進行政治的計算,一個罷免過,沒成功的市長候選人,跟一個不曾被罷免,風光挑戰連任的衛冕者,哪一種,比較容易連任,顯而易見.
「不要進入強暴者的邏輯」,這是一個政治上必須注意的點,計算對方的想法,思考如何應對的,這是正確的事,但如果擴大喧染對方的影響力,把對方的「不得已」,當作一種高明的算計,然後我們應該避免它,裁減自己的行動,這無疑就會落入「滿足對方意圖」的陷阱.
台灣的政治很奇怪,一個人說抹紅,我們就為了避免被指控抹紅,所以不能說它紅;一個人說政治鬥爭,我們就為了避免被說政治鬥爭,所以放棄抵制它,連帶的抵制任何抵制它的行動,而不考慮它合不合理,是不是公民、市民自發的行動,這樣子的話,對方說一個影子,我們就要削去自己的身體,避免影子的面積過大給對方踩到;對方恐嚇說要報復,我們就為了避免報復,所以站得直挺挺的,任由對方上下其手,對方說罷免以後,我要做什麼樣的行動,我們就要阻止其他人發起罷免,這就是用不正常,去影響正常,跟著對方一起不正常,繞著他的思維旋轉,而不是自己實地去做什麼捍衛自己或者理性的決斷.
原本,應該是要阻止他的不正常的想法才是.
真相是,對方害怕被罷免,所以無所不用其極地去阻止,甚至想在罷免過後,斷尾求生,或施展各種權宜之計,他們的用意,就是在阻止罷免過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而已,頂多算是「減損」,而非「增益」,如我們將對方的斷尾求生,當作是吃人的計策,為了避免被吃,所以自動幫他闢一條逃生蹊徑,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對方頂多只能做到減損罷了,我們卻為了避免他減損,所以不讓他損,換句話說,這其實是在幫對方「增益其所不能」而已.
在歷史上,有兩個鮮明的例子,一個是曹操逃到華容道,另一個是漢尼拔大戰費邊,曹操看見華容道上,升起了煙火,說這是孔明的計策,故意讓我以為華容道有埋伏,要我選另一條路走,他偏向華容道行走,反而遇到了關羽.
漢尼拔搞錯了遠征的路,被羅馬獨裁官費邊包圍,於是用了火牛吸引了他的注意,悄悄脫離包圍,費邊雖然見到了漢尼拔部隊的火光,卻自己胡思亂想,說是漢尼拔的詭計,於是按兵不動,讓漢尼拔安然的逃走了,此舉讓他的聲望下墜,他被羅民市民怒罵在佔盡優勢下讓敵人溜走,喪失了勝利,反被漢尼拔用來打擊費邊的名譽,最後他在怒罵聲中失去了指揮權.
這些都是鮮活的例子.
莫忘了1124敗選的原因.
就是因為害怕被教訓,所以處處迎合所謂中間選民,連東奧正名,也不主動支持,甚至民進黨還限制黨員參與,結果就是本來最有可能通過的公投,反倒沒過了,自己打擊了自己的士氣,該支持的不支持,其他進步公投也更沒人支持了,反倒是對方各種奇形怪狀,違反社會主流民意的公投,全都過,牽一髮而動全身,你以為只是在避免麻煩,其實是在製造對方機會,讓自己被教訓的更為嚴重,本來可以抓住最後一根稻草,讓自己不至於輸得太多,不該輸的,也給輸掉了,這就是只看見表面的東西,失去了根本,也就是價值的緣故.
要知道,就連台北市贊成票也高達54萬9973張,這剛好也就是柯文哲可以被罷免的門檻,同意數票達總選舉人數4/1以上.
而盧秀燕,更是「反空污公投案」的領銜者,題目為「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這公投有多荒謬,除了題目在玩文字遊戲,容易使人誤判,你「是否」同意,「降低」降低發電量,讓人容易勾選和自己意見相反的一方,而同意人們容易被誤導,降低1%好像很少的樣子,降低火力發電好像很環保的樣子,結果,根本是不可行的,學者稱若每年都減少,恐怕6年後就會面臨缺電危機,而藍營一面喊缺電,一面又說要降低發電量,又說要用核電,跟前面的以核養綠的公投對照,十足諷刺.
而盧秀燕提交49萬多份連署書當中,屬於「有偽造情勢」達7萬7千多人,甚至死人連署有1萬1849人,盧秀燕當初靠這公投興風作浪,現在罷免台中市長也不過在連署階段,難道只准秀燕死人連署,不准台中人活人連署嗎?
事實上,當台中人提出罷免的那一刻,罷免就已經成功了,因為那成功的撼動了盧秀燕,讓其他人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好的市長,而盧秀燕也被迫必須誠實的面對市民,修正自己的政策,做得更好,他得看市民的臉色,學著低調,這純粹是因為,有人將罷免這個武器,交到人民的選擇身上,所以她得戰戰兢兢,像被槍口瞄準的兔子.
無論成功與否,皆有利於台中市民,因為當他們市長做不好,有人提出罷免,讓她知道自己做不好;而正因為有人在連署,盧秀燕才必須避免自己變得跟韓國瑜一樣,不敢讓再往「更差」的路邁進.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罷免,光是提出,光是有人行動,就可以產生莫大的效用,不是盧秀燕「不夠爛」,而是罷盧團體阻止她變得更爛,這就是防鏽的效用,更重要,形勢逆轉,變成市長必須滿足人民需求,市長公僕,人民才是主人,市長要看市民臉色,而不是市民得看市長臉色,唾面自乾,如同台北市一樣,市政墊底,市民卻被反罵身在福中不知福,市民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事實上,台北市更是需要提出罷免的那一方.
看到台中人提出罷免盧秀燕,只有羨慕而已.
近來,台中火車站淹大水,更是證明台中市政千瘡百孔,台中人憤怒,不是沒有理由,不去明白盧秀燕實際施政怎麼樣,反倒把罷免的人,想成跟韓粉一樣,是報復性罷免,看誰不爽就罷免誰,這是不太理智的想法.
而當有人反對罷免盧秀燕的時候,另一方面,在網路上卻有人在責怪林佳龍,要他為台中火車站淹水負責,這般荒謬景象.
罷免,要講求正當性,韓粉因為韓國瑜被罷免,去罷免其他無辜的議員,這是沒有正當性的;相反,台中人早在罷韓成功之前,就提出罷盧,這就證明,這不是看誰不爽就罷免誰,當然,不可諱言,罷免盧秀燕需要提出更多具有正當性的理由,這是台中罷韓團體必須做的,說服其他人,但其他人,也不應該連讓他們說話、發聲的機會都給剝奪,把對韓粉不正常的樣子,投射在正常的罷免團體上.
而只是因為「罷免台中市長不會成功」罷了.
當初,在罷韓前夕,就有網紅說罷韓不會過,頂多拿40萬票,結果,韓國瑜被罷免,得到93萬票,他最後兌現承諾,用屁股夾筷子,得到許多人的讚揚.
然而,事實上,推動罷韓成功與否,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而不是預期失敗,不是需要用屁股夾斷筷子,而是需要一股「容忍」.
容忍他們行動的勇氣,就算不支持,也請讓他自然發生,由台中市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brother.
圖片來源:公民除銹工程
本篇文章的完成 感謝 #謝政強 #JohnV 的贊助
贊助者可由brookianaalbescens@msn.com 索取電子書
【贊助神父的菸 獲得絕版電子書】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