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李歐塔後設敘述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李歐塔後設敘述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enha (僕は問題ありません)看板TokyoGhoul標題[閒聊] 關於東京喰種人類方與喰種...
標題好難決定,總之雖然阿千只是個魯小小,
非哲學、社會學、史學相關研究出身,
但還是從後現代史觀反後設論述的概念開頭,
來聊一下這個故事吧~
相關名詞有需要勘誤、再解釋或是補充說明的,
歡迎在推文拍打餵食XD
----------------
先承接阿冰討論後設的文,以後現代主義的史觀來看,
是反後設敘述本身。
那麼為什麼會反後設敘述,簡要的來說就是以後現代觀點來看,
真實的歷史在於所發生的當下,後續的整理其實就是一種後設論述,
換言之,那是個故事,而非真實。
那為什麼要反對這樣的後設論述,
其實源自於對於主流文化霸權的反動,
也就是說,具有道統的史學往往變相為當代的權力者服務。
以東京喰種的故事來說,和修家與V組織所在做的,
就是這樣的事情:
讓喰種的故事,成為惡,而和修家和V組織則成為正義使者;
CCG的基層比較像是被蒙在鼓裡的棋子,
對於高層的所做所為背後隱藏的企圖全然不知。
但在故事當中出現了引爆點:艾特的給亞門訊息。
在提艾特給亞門的訊息之前,
先從亞門和金木講起。
他們的角色恰巧就是將故事從二元論述(善惡兩極),
帶向多元論述的關鍵,這也是後現代主義的特色,
這部故事由許多小人物的小故事串連脈絡,
也正巧與後現代史觀反對道統單一論述的史學不謀而合,
這些小人物小故事才是更貼近於真實的歷史。
總括來說,後現代史觀所反對的後設論述並不是全然的反對,
因為小人物小故事的概念,
本身也是一個由各類小故事闡述當事人或當事件的後設論述。
因此,最重要的點在於對多元價值的陳述與反對單一霸權(含文化霸權)的狀況。
-------------------
在此,拉回來艾特給亞門的訊息,
艾特在第一次與CCG交手之後,
深知自己的訊息量與能力還不足以挑戰這個巨大的齒輪(鳥籠)
選擇了多方獲得情報的方式,與招募共同奮戰的夥伴與棋子。
這時提一下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李歐塔(Lyotard)
他認為後現代社會中科技發展對知識的「製造」與「轉移」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並認為擁有資訊/科技即擁有權力。
換言之,過往的戰爭所倚靠的是強大的武器,現在的戰爭是倚靠強大的訊息。
這一點,也是艾特在本部故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她以強大的資訊情報及科技(製造獨眼)獲取能力,來取得戰果與組織的強大。
另一方面,她也持續以自己的著作來反制和修家/V組織本身所建構的文化霸權,
也可說是高襯泉的著作為她的後設論述(故事)去反制─
和修家/V組織所形塑給一般民眾的「我們即是正義,喰種即是惡。」的形象(故事)。
(簡言之是以後設論述反後設論述)
-----------------
現在拉回三次元,等等來談一下艾特她們所想打破的鳥籠。
簡單的世界史常識:猶太人被納粹德國屠殺六百萬人,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歐美各國協助在今日的以色列復國。
但今日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的戰爭,其實以色列是有優勢的一方,
可是歐美的輿論或是政治家所偏頗的往往還是以色列,為什麼?
因為美國華爾街的宰制者是猶太人。
握有強大經濟的命脈與資訊,造就了今日以色列的強大。
(當然因素沒有這麼單純,這邊只是要拿來說明,所以簡化了)
-----------------
回到東京喰種的鳥籠,
CCG在世界各國都有其組織,
高風險但也有高額的薪水,這些源頭從哪裡來?
安久家之謎可能最近會解開,
從被消失的貿易商夫婦開始到鸞生女兒進入CCG的學院。
這些被製造出來的孤兒是為什麼存在的?
而CCG為何會有如此強大的金援?
可以確定的是,月山在無印對金木說過,
CCG的背後連月山家也莫可奈何。
換言之,也許月山爸握有某些訊息,
但自知不是對手,
所以在月山家殲滅戰時,才會採取這樣的做法。
或許,能有如此強大金援資源的,
在本部中是個神祕的托拉斯集的跨國集團,
而這樣的集團首腦甚至於可能是喰種而非人類。
當然,上面這段腦補很大,
但可以確定的是,鳥籠應該不單指和修家/V組織本身。
如果V組織本身是影子,那和修家何嘗不可能是鳥籠背後黑手的影子?
那從這邊來看,
大概可以推測流島一戰結束後順便帶出安久家的黑幕,以及亞門登場。
(雖然他站的地方很像是監獄...)
監獄戰結束可能帶出金援整個CCG/V組織的更高階層。
因此我假定董香和金木他們能夠逃脫。
艾特的布局則是帶出訊息的關鍵。
----------------
大概就這樣吧~
後設認知講起來很簡單,但是能跟劇情一起瞎扯淡的地方太少了~
所以略過~~後天就有新訊息,這是坐等西瓜打臉的阿千。
--
生活記錄遊記隨拍分享:
http://www.plurk.com/senh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44.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kyoGhoul/M.1464262373.A.229.html
在人文學科中很容易出現,例如:社會學是否能有一個客觀性與價值?
教育的質性研究是否能有普遍性的代表意義之類的?
於是後現代主義對於近代科學萬能與後設論述的質疑,
也形成了對本身這個系統論述的質疑~
不考慮研究方面,純碎看這樣的省思與討論還蠻有趣的XD
如果從艾特的作法和人氣,我也相信她的著作在本作中能成為新的文化霸權,
這也可能就是她想要反制的方式之一~
但無論是不是,還是要看後面的梗概要怎麼延續了XD
※ 編輯: senha (1.160.152.51), 05/27/2016 13:03:17
似乎又不是如此,可惜以講求速效與實效的今日社會來說,會很容易被忽略。
以很容易被主觀論定的美感來說好了,
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均衡之美(黃金比例)、文藝復興時期的美,
還是巴洛克時期的浮誇;
亦可如中國傳統水墨畫、日本的浮世繪,這些放到現在來看也是美的~
因為這當中還是會有一些符合當時的人事時地,
或是與現在的文化脈絡能共通經驗到的美感。
同樣的,放到史學、哲學或社會學與教育學方面,
仍然有些共通的脈絡可以串聯探討其客觀性,
(例如:倫理學,可惜我道德低下與倫理學不熟←喂)
哪怕是形上學的哲思與價值探討,
也是因著真實生活著的事物所依存的。
所以當客觀性的探討過於背離實際狀況時,就容易造成思潮或是價值觀上的反動。
這一點唸史學的人應該會更有感觸XD
(結果我的回文跟作品一點關係都沒有←爆)
※ 編輯: senha (1.160.152.51), 05/27/2016 17: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