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朱肉印泥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朱肉印泥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朱肉印泥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朱肉印泥是什麼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之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

朱肉印泥是什麼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6:46:25

#purrreads Didier Decoin《林園水塘部》​ ​ 「在美雪的乳房下,鯉魚的心臟跳動著平靜而莊嚴的節奏,就像某些早晨,勝郎與她做愛後的心跳。」​ ​ 如書頁般平庸而蒼白的主角,讓盈滿氣味與斑斕色彩的感官化成文字躍然於紙上。​ ​ 小時候家裡有庭院也有水池,在水池中也飼養著幾尾錦鯉...

  • 朱肉印泥是什麼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13:23:35
    有 9,226 人按讚

    張亞中教授終於取得他前所未有的聲量高度。

    我在17年前,進台大政治系研究所的第一個學期,就修習張亞中教的兩岸政策專題。

    當時他剛來台大任教不久,但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他對「提出政治解方」更有興趣。當代學術體制下,其實並不鼓勵學者「提出解方」,能發表在期刊上的研究,多半是「以分析某個現象來與某理論對話」。

    所以張亞中的課程,比較像是一個個的 pitch meeting,就是他對不同的人,發表他的「統一方法論」,針對他的「統一方法」,在對一群初入政治學領域的學子、學人,一次又一次地發表,在學子與他的對話、思辨中,他辯解、捍衛自己的「統一方法」。

    當時,在課程評價上,有學長形容張亞中的課,「可以激起人對學術的熱情」,不知道那位學長的意思,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很扎實,所以讓人很嚮往,還是說,張亞中的學術做得不太到位,所以讓人有「你這樣都能拿到博士還在台大取得教職,那我一定更可以」的感嘆。我不確定,也沒定論。

    在上課的時候,他喜歡的用詞是「駁倒」。

    也就是,任何質疑他的言論,他都是以「駁倒」為目的。

    他喜歡說,他把他的「兩岸統合論」的某個章節,拿去「大陸」某單位發表,有誰來對他提出質疑,他就以某某主張、範例「駁倒」對方。

    他也很喜歡講「解決」。

    就是,「你對我的主張所想到的可能質疑,我都已經想到了,而且我也想到一個你肯定能接受的論點,來駁斥你,你也一定會同意我,所以,你覺得我可能有的問題,我早已經解決了」。

    如果這時候,對方還是無法接受他所謂的「解決」,他就會勸人「不要陷入我執」。

    但也顯示,他真的相信「說服」這件事情,他似乎覺得,只要他能「說服」兩岸的領導人,這個統一大業,就能成了。

    這在政治上,是個非常可愛,甚至天真的前提。

    但其實他也從不諱言,他來台大教書,就是要把他的主張發揚光大,他要發起運動,他要影響政策,兩岸之所以沒有和平統一,就是因為大家都沒認真聽他講的話。

    至於他為什麼可以在台大教書?只能說,在台大政治系,除了吳乃德、吳叡人這種學者不能進來教書以外,anything can happen。

    所以他進台大沒多久,就開始發起反(台灣對美)軍購,後來也參加了任務型國大選舉、擔任洪秀柱主席的策士,在真的很關心政治的圈子裡,他似乎總是存在,但並沒有真的踏入到比較核心的政黨政策圈。

    2005-2015,這段時間的張亞中,似乎在偏藍偏紅的世界很活躍,往返兩岸之間,也非常頻繁,但卻又不太受到國民黨的青睞。

    我猜,他的明統立場,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的暗統立場而言,不甚方便。



    國民黨的暗統立場,是有明確路徑的。

    想像一群人走到一條三岔路,其中有人往半空中,丟一根樹枝,掉下來的樹枝指向其中一條路,眾人於是就往這條路走。那根樹枝上,歪歪斜斜地寫著「九二共識」四個字。

    這條路,雖然不是對的路,不是好的路,是一條我會起身反對的路,不過,他們相信是條路,而且,當時,很多人在走。

    但是這條「九二共識暗統」路,卻在馬英九總統後期,沿路一起走的人越來越少,跟著一起走的台灣人發現,不太對勁,你不是說大家都會發財嗎?怎麼只有兩岸權貴在賺飽飽?怎麼那些台商紛紛把生意收起來逃跑了?

    直到2019年初,习近平直接把這條路封死,「九二共識,此路不通」。

    這時候的國民黨,已經在台灣的中央政治場域裡,在野了幾年,(雖然地方不受到太大的影響,國民黨取得地方議會多數,仍然輕而易舉),但在論述能力上,在整體的國家路線上,似乎並沒有任何檢討、改變。

    面對美中新冷戰、全球疫情、東亞印太地緣政治新局,這些可以說是改變整個人類歷史的新趨勢,他們並沒有拿出新的論述、新的對策。

    他們仍然在用十五年前的老路「九二共識」,這曾經在當年選舉中,像是魔咒一樣幫助馬英九當選總統大位的四字真言,雖然已經此路不通,已經法力盡失,但他們樂此不疲。

    但,他們真正的危機,還不是九二共識,而是「只談下一場選舉」的問題。



    國民黨人喜歡譏諷民進黨人,或是廣義的獨派說,「有種你就宣佈獨立啊」。

    如果你在烤肉,你還在生火,有人在一旁說,「有種你就把肉放到烤架上啊!」

    火還沒生起來,你把一塊生肉放到架上,肉也不會熟,你急什麼?要不就去幫我生火,要不就到一邊烘乾,你一直講,肉也不會比較快熟,而且,你是要跟我一起烤肉的同伴嗎?

    但其實,這也表示,大家都知道,民進黨是要台獨的,也許不是現在宣佈獨立,但大家都有看到我們正在生火,而且火種燒得不錯旺,等炭再紅一點,也許可以放一塊肉來烤烤看。

    我講明了我要烤肉,大家也知道我要烤肉,所以現階段重點只是,盡量排除生火的阻礙,盡快開始烤肉。

    同伴們,可以幫準備飲料、甜點、切菜、備肉、備蝦,甚至準備一些我們沒想到要烤的好吃食物。

    只在一旁唉唉叫都不出力,時候到了又搶著吃的人,也是有,不過,這種人永遠都存在。



    好,國民黨的問題都不是這些。

    國民黨的問題是,當民進黨要的是穩健台獨,那國民黨呢?

    他無法說出自己要幹嘛。

    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舉,除了張亞中以外,剩下的人,都在講「要贏得下場選舉」。

    原本大家以為是朱立倫、江啓臣,半斤與八兩的世紀對決,沒想到,殺出了個張亞中,讓一切亂了套。

    朱江的主張,是贏得下一場選舉。這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是,贏了選舉以後,要幹嘛?

    國民黨為什麼在野?國民黨在大型選舉中,不被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韓流現象是利還是弊?

    國民黨自己沒有了如「1998,沒有眼袋的馬英九」這樣的超級巨星,荒謬的政策立場經不起考驗,蜀中無大將,權力真空。

    在「要贏得下場選舉」的朱江之外,卻有個人出來說「我不只要贏得下場選舉,我更要贏得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這對青春期就灌注滿滿的中國人認同的中老年中華民國人來說,爆發力十足。

    上面那句「千秋萬世」不是張亞中的話語,是我這陣子聽張亞中眾多訪談、辯論的感想。

    張亞中這麼多年來,終於得到了他要的政治影響力,在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中呼風喚雨,這是他最接近權力核心的一次。他大概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從一個統派軍師,變成了可能的統派統帥。

    與那些黨幹部不同的是,張亞中真的相信自己是中國人,他是個60年代國民黨教育下的好學生,他真的信了那一套東西。



    「北京能接受嗎?」

    國民黨主席辯論與相關討論裡,他們最常彼此質疑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主張,北京能接受嗎?」

    華盛頓能接受嗎?東京能接受嗎?華沙能接受嗎?布魯塞爾能接受嗎?孟買能接受嗎?

    這些問題,在民進黨的主席選舉辯論裡,不會出現。

    因為要當台灣這個國家的政黨主席,最重要,也唯一重要的問題,只有「台灣人民能接受嗎?」

    不過,在國民黨主席的選舉裡,北京能不能接受,很重要。他們為什麼不是在北京辯論,也是很奇妙。

    總之,不論是張亞中或是朱江,都在競相表示,自己的主張,北京最喜歡。

    所以北京到底喜歡什麼? 我不知道,沒人知道,也許北京自己也很緊張。

    我們只能說,目前已知,北京所喜歡的東西,分別是马云的錢、新疆的血,與香港的死。

    這幾件事情,這些爭取北京喜歡的人,不論是張亞中、朱立倫、江啟臣,都不約而同地,沒說。



    其實過去這段期間,我不乏讀到一些國民黨內部的青年世代的書寫,主張,就是「國民黨要在論述上,揚棄九二共識,真正本土化」。

    他們對現狀的掌握、民意的理解、局勢的發展、政治的判斷,都頗有見地。

    雖然我不同意,但是是我可以文明地對話的對象。

    只可惜,這樣的聲音,不是來自國民黨的民代、政治人物,而是苦無出頭機會的青年幕僚。

    並且這樣的聲音,他們光是講出來,就要遭受到來自自己黨內的無情攻擊。



    張亞中在上節目受訪時,不斷反問,到底為什麼要指控「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國民黨會分裂」?

    國民黨人,始終沒人敢回答張亞中這個問題,其實我可以回答。

    國民黨裡面有很多「沒有真正統派信仰的本土派」,而且為數不少。

    這些人表面上跟你講九二共識,但實際上,他們能撈則撈,能混則混,今天身為國民黨員,純粹巧合而已。這個問題,別的政黨也有。有些人是民進黨籍、民眾黨籍,也只是巧合而已。

    堅壁清野的統派路線,雖然不至於讓國民黨分裂,但如果國民黨沒有讓追隨的幹部有分得到好處的感覺,有些人會跟不上來。應該是很多人都會跟不上來。

    然後,他們就不小心跟著另一個邏輯前後不搭,但說話很大聲,優質電視台每天固定至少給他一則新聞的政治人物去了。

    對國民黨幹部來說,唏哩呼嚕的講一些「兩岸和平」、「溫和對話」,但又不講明到底要幹嘛,這才是維繫住他們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且,國民黨裡依靠「李登輝路線」而起的人,比比皆是,台灣各地方的議長、副議長、議員、前市長、前立委,現任縣市長、現任立委,幾乎無一倖免都是在李登輝當國民黨主席、總統的期間,釋放機會、提名、提拔、扶持起來的人物與其後代。

    歷史無法一刀切割,尤其是國民黨的「結構」,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嘴巴上可以罵李登輝,但若要真的追殺李登輝的「餘孽」,恐怕現在國民黨在國會、地方議會、里長,甚至宮廟裡的理事,都要被點名批鬥,掃地出門。

    他們擔心的是這個,他們搶救的也是這個。

    國民黨這個影響台灣至深至遠的百年老店,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到底該放眼「下一場選舉」還是「兩岸中國人的千秋萬世」?



    這些問題,雖然內容不同,但就概念上來說,國民黨有,民進黨或多或少,也有。

    所以,我一個民進黨人看待這場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論結果如何,我並不幸災樂禍,也不見獵心喜。

    只以此提醒關心台灣的朋友們,面對這些議題,我們要屏息關注,面對這些政黨發展的問題,戒之慎之。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 朱肉印泥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5 06:33:32
    有 2,260 人按讚

    老婆前晚說:「後院的七里香開花了,你打坐前可以去聞一下,或許會有不同感受」

    於是我一大早四點就很期待的想要學佛陀在樹下打坐,看是否能達到開悟的境界。但樹的根部充滿了陸龜的糞便味,完全蓋過了七里香的花味。而且陸龜一看到我以為我要餵他,興奮的衝過來要撞我,他們這三隻加起來已經超過二百公斤,雖然是年齡只有十二歲的小孩,但他們的愛我承受不住。於是我去二樓陽台,看能不能接近花香一點,離開糞臭味遠一點。

    嗯~這裡感覺不錯,鳥語花香,還有從變色龍口中脫逃的蟋蟀在角落吱吱的叫著。 就決定了,可以在二樓陽台打坐一整個早上享受虫鳴鳥叫。這是我首次嘗試在自家戶外打坐,我有點興奮,不知道會體驗到什麼呢? 我期待著打開葛印卡老師的唱頌,從觀息法開始。

    很快我就感受到了,感受到蚊子的叮咬,癢癢麻麻的。 我打開眼睛,靜靜的看著蚊子吸著我手臂上的血。 我感到好奇,如果我就這樣不打他,一直讓他吸飽的話,他是不是就會放過我。 佛陀說過,一切都是無常。 任何痛苦或快樂都不是永恆,任何感受都會生起,也會滅去。 我想,癢一定也會滅去。

    於是我就守著持戒(sila), 也就是五戒之一的不殺生, 在自己的每一個呼吸,每一個時刻,保持著覺知跟平等心,閉上眼睛感受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的感受,而不去特別注意蚊子叮咬的部位。

    漸漸的,癢的部位好像沒那麼癢了,因為有別的地方更癢了。 我守著定(Samādhi). 忍著不張開眼睛,堅定的不移動姿勢。保持著好奇心,想了解身上的癢多久會消失,自己是否能從中得到Paññā(修慧),從中體會到無常。

    當我的身上擁有越來越多蚊子叮包時,我發現我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我的心定不太下來,我張開眼睛看了時間,才只被蚊子叮十五分鐘就受不了了。 可見我修行還不夠。

    嘆了口氣,還是把打坐墊搬去室內,抺上止養膏再繼續打坐。

    最近的我,似乎特別能跟動物連結,(蚊子不知道算不算)。 或許是因為我心情輕鬆,不管是工作壓力多麼的大,疫情之下經營公司多麼辛苦,我保持著活在當下的心情,用幽默輕鬆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 於是動物牠們也能夠感受得到我的那股輕鬆,總是用水汪汪的眼睛看著我,狗要我帶他出門散步,貓要我餵她肉泥。

    連龜見到我都是衝過來叫我不要再餵他們菜市場撿剩的高麗菜葉。 但最近高麗菜市價很高啊,又加上他們三隻亞達伯拉象龜加起來體重超過二百公斤,食量實在是很驚人。 雖然我總是像流浪漢去菜市場撿人家不要的最外層葉子。 我都會泡水洗二次以上再餵他們。

    但昨天我良心發現,不應該一直餵他們農藥那麼重的菜,於是丟了些台東野菜給他們,夠有機了吧。

    餵完龜還要清理他們的泳池,餵完貓狗還要負責把他們的大小便處理乾淨。 然後還有變色龍,要餵活蟋蟀或大麥虫他才會吃。

    打完坐處理完家裡全部竉物,就已經是一整個早上,雖然好像很廢沒有生產力,但是這過程可是運動以及吸了飽滿的戶外空氣來回饋我的身體, 我感到有活了起來。

    然後收到簡訊,好多男性友人寫來感謝我,昨天的文章把他們的苦悶描寫的很清晰,他們的老婆也都停工很久了。 連女性讀者也留言,說多麼希望她老公的手不是在滑手機,而是在滑她的身體。

    這些曠男怨女們,你們都還好嗎? 你們的辛苦我都感受得到,但我老婆已經念過我了,最近我的CEO形象要hold住,因為下星期要開賣提提研的線上美容展,有很多新進來的粉絲正在觀望,希望我的言行舉止不要嚇到這些還在觀望品牌的新人。

    但我的確蠻喜歡分享我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因為對某些人來說還是會有一些幫助。

    像是昨天有很多人問楊浴平眼科診所的眼藥水是不是真的有效? 楊醫師是我在華園飯店泳池的泳友,(底下圖三照片是好幾年拍的,那時我們倆都喜歡光著上身練健身)。 我的二個小孩有一陣子看太多書,曾經近視到0.3. 去普通的眼科看他們都說要立刻配近視眼鏡。 但去楊伯伯那邊看,他會仔細的幫你檢查,然後用他研究幾十年的國外不同品牌眼藥水的搭配方式跟他配的矯正遠視眼鏡(讓孩子必需拿遠一點才看得到),把孩子的視力給救回來。 前題是,只要是15歲之前都還有救。 所以我的二個孩子都固定會回去被救一下,視力維持在0.8~1.0左右。

    但他很狂,堅持不用勞健保,所以收費還真的是不便宜。但品質沒話說,就像提提研一樣, 但我們提提研沒他那麼貴啦。但我們全家只找他。

    我想說這陣子應該很多家長有共同的視力困擾,尤其是孩子的視力,所以在這跟大家分享我的人脈。 這不是業配文,因為楊醫師的生意已經太好,其他縣市都會特地來高雄找他,所以要事先預約哦。

    昨天我們開會討論提提研下星期一的線上美容展時,我觀察到我們的設計總監yy一直摸著她的肩頸,不停的轉動頭。 我的同理心在此感受到她的肩頸一定很酸痛,她過去這些日子做了大量的設計,包括素材,包裝,教育,公關行銷。想必壓力一定很大。

    所以當她的團隊報告完接下來一整個星期的排程,等待我的反應時,我的第一個回覆不是提醒他們教育推廣哪個環節可以改善。 而是介紹她要去找黃博士。

    「y我跟妳說,黃博士是專門治療奧運國手的,像朱木炎也都是找她,王宇佐也找他,李昆霖也找他(我誰啊??), 她這樣的國際水準在國外收費都隨便是好幾百美金起跳的,在高雄就是高雄的收費水平,是高雄的隱藏型國寶」

    我本來是打算把她的住址打出來的,但這一打出來我老婆肯定會非常生氣,會比昨天我亂寫那個撥開花瓣的文章還生氣, 因為一公開我們夫妻就會很難排得進保固時間(我們每星期會進場保固一次)。 因為以黃博士的身價,他收費太便宜了,我怕她診所會人滿為患啊。眼科楊醫師我倒是不怕因為很貴所以不會有太多人搶。

    有需求的再私訊我,但我不一定會告訴你,除非你真的有很嚴重的問題,要不然還是要留一點飯碗給其他的整脊師啦。

    以上是我用書寫日記的方式,來輸出我的焦慮感啦,這是我目前面對壓力的方式之一啊啊啊啊。

  • 朱肉印泥是什麼 在 三頭六臂.英格蘭主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21:54:29
    有 76 人按讚

    睽違已久,英格蘭男子足球隊終於踢進歐洲盃決賽,這種全民賽事麥當勞、Uber Eat 等等外賣業者紛紛祭出七五到八折折扣,因為太多人熬夜觀賽 (球最多踢到十一點,熬的恐怕是之後的狂歡鬧事 🤣),人民聯署在總決賽隔天放假、如果贏了,以後每年七月十一日訂為國定假日,聯署過不過還難說,一些學校倒是自己決定星期一延後點名時間到十點半,「寧願孩子睡夠再來上學也好過沒睡飽帶著起床氣」。

    在此同時網球界的盛事溫布頓也打得如火如荼,雖然因為健康因素已經退賽,但是今年最受矚目的選手莫屬初出茅廬的 Emma Raducanu;一米七五高䠷身型、健美膚色,Emma 在加拿大出生,兩歲時搬來英國,父親來自羅馬尼亞、母親原籍中國瀋陽,全身肌肉運動感十足不在話下,一查人家還是學霸,讀的是 highly selective 的重點中學 Newstead Wood School。

    星期一放不放假對我們沒差,對足球不迷戀,鄰居的嘶吼就是最立體的實況轉播,而且皮蛋已經放假:比公立學校早兩星期開始、晚一星期結束的暑假,如果在承平時候用來避開尖鋒旅費再理想也不過了。

    既然提到會讀書又會打球的學霸,話鋒一轉來說說這年的轉變 (我還真會凹,別這樣嘛,之前沒講完)。首先最大的差別在自信心建立上,皮蛋不是妙麗那種搶答型、好勝心強的孩子,獨生女的與世無爭讓她在以前一學年兩個班將近六十位學生裏迷失、很舒服隱沒在人群裡,她安靜不惹事、老師樂得不用分心理她,所以她說話小聲、害怕說錯被全班笑、「知道的比表現出來的多」。

    現在的學校完全不一樣了。只有十二位學生的小班制、無處可躲,大家家庭背景不差、老師不用操心誰沒吃早餐沒穿乾凈制服這種瑣事 (我也把以前上學前要噴的防頭蝨噴霧扔了),上課注重參與、大家有機會,連一翻兩瞪眼的短跑跳高這種,佛地魔屢次追問輸贏都被小孩打槍「最重要的是 We all had fun」。

    皮蛋在以前學校常擔心霸凌,雖然只是口頭暴力說些「妳來我家我叫我哥開槍殺妳」這類蠢話,卻把她嚇得不想上學,在新學校這些顧慮消失無蹤;以前學校以本地白人為主,小孩甚至私下組成 blonde club (金髮俱樂部),不跟其他種族交流;誰跟誰玩、跟誰要好天經地義很自然的事,但是少數民族、兩位歐亞混血女孩和兩位印度女孩總是聚在一起卻被老師評為「社交障礙」、歸類特殊生、跟政府請求預算。

    以前學校為了多請領經費,用各種名義把學生歸類、 全校高達 25% 特殊生,現在想來還是很懵:你們到底什麼毛病?!

    去年參觀新學校時我們特別問了霸凌問題,辦公室主任說這裏要欺負別人太難藏住了,大家都很 Welcoming;事實上也是如此,開學第一天回家皮蛋就說她交到好朋友,有人志願當她大姊姊、有人作她戀愛的狗頭軍師,每天上學放學開開心心的,「社交障礙」沒了、再也沒突然蹦出不曉得哪學來的髒字或者用省略子音的腔調說話。

    以前每學期中期末拿回來的報告很敷衍 (學生太多分身乏術,老師也盡力了),沒太多時間測驗、目標只是大家進度差不多,所以每次都是格子裏打勾、 behind behind behind;有比較才發現差很多,現在的學校有分組測驗,每天有作業,每星期有單字小考,老師每週會單獨聽學生朗讀,進度是客製化的,所以數學比較差的皮蛋還有一對一補強。

    11+的主要科目都有上,法文課學到一點皮毛、以後去法國玩點菜可能有靠山,單字有的有些艱澀讓我想到以前準備 GRE,每週單字又和寫作結合、必須用這十二個新學的字寫成作文,最讓人開心的是老師希望家長「不要」盯孩子寫作業,「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學生哪裏需要加強」。

    皮蛋在這一年裏的改變讓我們驚喜,學科上我查了課綱、進度比政府學校快一年。和我們輪流接送上下學的同鎮同學是她的好夥伴,雖然路途遙遠,地廣人稀鄉間小路單程得飆半小時才到學校,沿途兩小自顧自玩的猜單字、乘法問答,聽在耳裏都是感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學科之外在才藝上,皮蛋熱愛表演課,因為疫情的關係外聘師資的樂器演奏課和課後選讀的俱樂部 (包括中華文化,內容是華語和包餃子) 暫停;可能因為出生時臍帶繞頸三圈半造成的懼水讓我們一開始對游泳課有些擔憂,學校幫她穿戴足夠裝備、用很多 house points 鼓勵,從此每星期她都期待游泳課;很頻繁的運動和野放,幾乎每天放學小孩臉上都有「高原紅」、好像去過青康藏高原。

    有別於刻板印象,與其說家長很富有高傲,在生日派對認識大家之後發現大部份人都跟我們一樣只是普通人,的確有同學住在莊園、坐擁一片森林,寵物是草泥馬,但是他們平實低調,也會去 Tesco 採購、買家長會的二手制服、逛慈善商店;真要說什麼不同就是比較注重教育、願意投資小孩,超過半數學生是獨生子女、沒有以前公立學校那種家裏有四五六個小孩的大家庭,家長平均年齡偏高、父母三十歲以下的基本上沒有。

    說起來像報復,對比從前放牛的寒暑假,休業式那天皮蛋居然帶回兩本習題和文件夾—『對,有暑假作業!』雖然跟亞洲的暑假作業比起來微不足道,但是還是很感謝學校用心,習題部份依照學科強弱、每個學生不一樣,文件夾裏則是各種有趣的任務,譬如跟不同人一起下廚、在不同的地方看書、和朋友舉辦線上卡拉OK比賽這類。

    公私立學校比起來如果要說有什麼缺點大概就是私校孩子有時自信過頭了—不到幾個月光景皮蛋也學會吹牛,跟同學抬槓居然還扯到我...

    有次跟男生聊到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裏幹嘛,皮蛋說她在吹泡泡,同學不甘示弱說他在媽媽肚子裏騎單車。

    『哪來的單車?』原本安靜聽著的我覺得事情不單純。

    『從我媽花苞 (flower bulbs) 裏塞進來的』。

    不久之後兩小又聊到夏天去海邊做什麼,『我媽最愛穿比基尼』皮蛋搶著說還要我覆議,『對吧媽媽?』(對妳個頭)

    這一年,孩子的自信和禮節甚至我的英語用詞都有顯著改變,譬如以前很直接用的 Do you ...? 現在覺得無禮。大家講話很裝,經常使用 Would you...? Shall we...? 然後拐彎末角修飾一堆,像學校辦公室希望大家放學就回家不要在外逗留說的不是俗又有力的 "Go home",而是「要去朋友家玩來日方長 (wait until later)」,說到小孩剛開始有些怕生,用的不是 shy, unsure 而是 "a bit delicate"。

    不再擔心頭蝨蟯蟲,也不再三五天被傳染咳嗽流鼻水,校長不用寫信叮嚀制服要換洗,相反地有時跟同學媽媽聊天發現同溫層好厚、大家都在燙衣服 (自己燙。律師醫師酒莊主人的太太家事自己做、房子自己掃、連名下出租的房產都自己管理,事必躬親非常勤勞),制服沒燙不敢穿出門。

    學校用各種方法鼓勵學生,有種一家人的感覺,沒什麼不能商量、沒什麼是「恐龍家長」。滿滿兩大張的期末報告,強項和弱點各是什麼、改善的計畫寫得很詳細,我們每天都感謝疫情的契機找到這所學校,這是到目前為止在教育上做的最好選擇。

  • 朱肉印泥是什麼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6 20:01:36

    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查良鏞死了,藍潔瑛也死了,今年戊戌,離世的名人很多,但這兩人是不同的。他兩人的命造,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

    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凶星生旺吉星,金木水火土,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

    動盪的時代,流離的歲月,貧困的日子,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名滿天下,金錢來了,女人來了。財生官旺,社會地位,權勢影響力,什麼都來了。鄧小平親自接見,視為香港國師,他也自視如此,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推出「雙查方案」。

    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她拿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

    什麼才是最差的命?

    平庸、貧困、孤零、愚蠢、多病,都只是平凡人,一生基層生活而已,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不好,但談不上不幸。

    給你貌若天仙,給你才華機會,給你舞台掌聲,給你顛倒眾生,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但這些加起來,都不是幸福,而是製造痛苦。

    比劫生傷食,傷食又迴剋官殺。任何上天的祝福,都變作人生的詛咒。

    愈是名滿天下,愈是多人追求,她的任性、脾氣就會發作,最後傷害的,是男緣和事業。

    一生人,只有十年的好運。所謂好運,也只不過是行印星,名滿天下,才華出眾,但印生比劫,比劫生傷,又迴剋官殺……成名,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

    她生前,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死後,廉價的同情很多。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給她倚傍,給她幸福,願和她走半生的人,根本沒有。

    她不易相處,她亦飽受欺凌。

    欺凌她最甚的,不是命運,不是什麼大哥,是新聞界。

    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

    生前,媒體對她用刀,刀刀見骨;死後,將她捧上天空,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

    命理中,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理論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不能用。

    兩個極端的命造,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

    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間第一條法則,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幸福背後必有遺憾,愈大的幸福包藏的,必是愈大的傷痛。

    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抗戰勝利,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

    如果是太平歲月,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

    但抗戰勝利 ,國共又大戰,四九年中共建政,他要避秦香江了。

    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只能再入大公報,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

    微薄收入,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

    坎坷的歲月,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

    五五年,一場比武,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要擂台決一生死。香港政府不批准,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

    陳文統化名梁羽生,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化名金庸,寫《書劍恩仇錄》。

    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

    《書劍》之後,就是《射鵰》。

    1959年,單憑兩本書的版稅,他已急不及待,在灣仔和太太朱玫,創辦《明報》,開始《神鵰俠侶》的連載。

    平步青雲,金庸神話開始了。

    完美的八字組合,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大運的配合,但仍有天干合化,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

    四名子女,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和朱玫離婚。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一人獨居灣仔唐樓,在《明報》創業的路段拾荒,最後死於街頭。

    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

    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離開學校後,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

    明報著名人工低,稿費低。

    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

    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
    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
    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在明報寫稿。
    我們每年暑假,都收到幾百封,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
    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
    因為,來明報,不是為錢,
    是光榮來的…………………

    在編輯部,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都是他召見,他在說,其他人在聽。

    不明白的,也不敢問。

    除了字房的No.2肥佬翁枝。

    每到深夜,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在查的房門拍打:

    出唔出報紙呀?
    係咪唔出喇?
    星島喺條街賣緊喇!
    唔出報紙了嗎?

    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他死的那一天,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筆名陳非),入他房間。阿龍出來,一言不發,拚命吸著他的煙斗。

    不斷噴煙,好一會兒,喃喃自語:
    (我在他對面,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
    喪禮報館負責。
    老闆叫我,看著辦!
    看著辦,看著辦,什麼是看著辦?
    八千元是看著辦,八萬元是看著辦,十八萬也是看著辦。
    其實,老闆想點搞呢?

    他喜歡下條子,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寥寥幾字,看得懂的跟著執行,看不懂的,猜著執行。反正,沒有人敢問。

    他享高齡過世,死後極盡榮哀,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事實上,我們上課時,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比用《紅樓》《三國》效果好,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

    但打過他工的人,很少對他有好感。那些早期高層,當過總編、主編的,多年後見面,像梁小中、韓中璇,說起老查,都是大罵。印象中,只有潘粵生,謹慎,說起查生,他都不搭嘴。

    至於藍潔瑛,生前死後,旁人對她的說話,是截然不同的。

    世間對她的關愛,諷刺地,由她死後開始。

    我在TVB時,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論古裝,電影王祖賢,電視藍潔瑛。但她不珍惜,那時,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

    電視台幕後,說起她,都說難搞,無法溝通。

    戲劇組的人說,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嫌油墨骯髒;黑口黑面,遲到,唔想做。

    綜藝科的人說,她無腦,叫她上婦女節目,做做宣傳,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說說見聞。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

    娛樂記者說她,好實際。屈男人入時裝店,買一堆衫,什麼尺碼都不理。翌日,車回時裝店,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

    反正,關於她的,從沒有一句好說話。

    死後的美語好說話,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那她的人生,是否沒有那麼寂寞?

    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其實,藍潔瑛也不差,《大時代》的玲姐,對著鄭少秋、劉松仁、劉青雲這些高手,一分不蝕。有幾場戲,一直在我腦海中,劉松仁死了,鄭少秋歪理癡情,一堆爛泥的劉青雲,她淒苦無援,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西遊記》中的春三十娘,冷艷執迷,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可能,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

    她的真實人生,不懂得表達自己,要通過戲劇角色,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

    我眼中,藍的才華,不亞於金庸。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