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朱瞻基死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朱瞻基死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朱瞻基死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朱瞻基死因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 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歷史春秋網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與徐皇后生的大兒子,小時候就性格端重沉靜,知書達理,因此深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愛。在朱棣還是燕王時,朱高熾就被立為世子,成為燕王的繼承人。 雖然皇帝爺爺喜歡他,可他父親燕王朱棣卻不怎麼看重他,因為他身體肥胖,喜靜厭動,完...

  • 朱瞻基死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0 18:00:07
    有 789 人按讚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 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歷史春秋網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與徐皇后生的大兒子,小時候就性格端重沉靜,知書達理,因此深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愛。在朱棣還是燕王時,朱高熾就被立為世子,成為燕王的繼承人。

    雖然皇帝爺爺喜歡他,可他父親燕王朱棣卻不怎麼看重他,因為他身體肥胖,喜靜厭動,完全不像自己年輕時那樣矯健強壯,弓馬嫻熟,能橫刀立馬馳騁疆場。而且這個兒子儒雅仁愛,處事沒有一點殺伐決斷的樣子,一次爺爺朱元璋讓他清晨出城去檢校軍隊,他竟說天氣太冷,讓軍士們吃完飯再去。
      
    到後來,這個專心致志於經籍和文學的世子,體重長到近300斤,連走路都成問題,需要兩個內侍架著兩臂才能行動,燕王朱棣更不喜歡他了。但在那個「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封建制度下,一時也無可奈何。
      
    直到「靖難之役」時,朱棣出兵反對建文帝,因為是以一隅之兵去敵全國,所以只能給朱高熾一萬人馬,讓他留守北京。讓這個懦弱笨拙的兒子擔當如此大任,朱棣也是出於無奈,這次南征本來就是孤注一擲、死裡求生的冒險行為,「好鋼使在刀刃上」,精兵強將自然要跟自己上前線搏殺,後方留守的就都是些老弱病殘了。誰知道,這個不是被看好的大胖子,竟然以萬人之軍,抵擋住了建文帝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有驚無險的守著了北京城。
      
    這次留守北京的良好表現,讓朱棣對朱高熾成見減少了一些,但還不足以堅定他傳位給大兒子的決心。因為他內心裡更喜愛那兩個更勇武的兒子朱高燧和朱高煦,認為他們不但在性格上酷似自己,在戰場上的表現也如自己一樣英勇果敢。尤其是朱高煦,連長的都與父親相仿,並且身經百戰,很受將士的信賴。另外,他還曾多次在戰場上救朱棣於危難之中。

    有一次,朱棣帶領的軍隊在浦子口被建文帝的南軍打敗,正在危急之時,朱高煦率軍趕到了。朱棣一見兒子,激動地拍著朱高煦的背說:「我已精疲力竭了,你來指揮作戰吧!」看兒子猶豫的樣子,老朱又激勵了一句:「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朱高煦一聽這話裡有話,馬上明白了父親的暗示,就如打了雞血似的,一馬當先地率領軍隊衝殺過去,終於將強大的南軍擊退了。這就是著名的「浦子口之約」。
      
    雖然有「浦子口之約」,但想換繼承人也絕非易事,自古以來半途易儲都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再說,朝中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和黃淮等人都是世子朱高熾的老師兼同黨,他們一直在極力提防、抵制任何危害儲君的議論和行為。
      
    還有幾件事,徹底打消了朱棣換太子的念頭。一是朱棣曾幾次詢問兵部尚書金忠,說高熾懦弱,不如高煦英武類己。但每次都遭到金忠的強烈反對,說世子高熾寬厚仁慈,雖說少了些剛性,恰正是「守成之君」的特徵啊!還用「馬上能得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的道理和古今廢嫡立庶造成親屬殘殺,國家敗亡的事例來作警示勸告一番。

    因為金忠是自己最倚重的軍師姚廣孝所推薦的人,所以朱棣也只好暫時作罷。不過金忠知道皇上並沒有放棄另立高煦的打算,私下裡就聯合解縉、黃准等大臣一起來再做皇帝的說服工作。
      
    這一天,朱棣召集親近大臣商量立太子的事,又是先說一大堆大兒子朱高熾的缺點,解縉一看情況不對,就連忙插話道:「皇長子仁孝性成,天下歸心,請陛下勿疑!」
      
    朱棣聽了,耷拉著臉不吭聲。解縉又跪下叩首道:「皇長子且不必論,陛下寧不顧及好聖孫麼?」朱棣一聽「好聖孫」三個字,臉色馬上就緩和了不少。
      
    為什麼呢?因為朱棣有一個長孫,取名瞻基,是大兒子朱高熾妃子張氏所生。張氏生瞻基的那天夜裡,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見太祖朱元璋,拿了一個大圭(玉板)給自己,上面鐫有「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朱棣認為這是瑞征。到滿月時,朱棣再抱孫兒細看,果然英氣滿面,很符合夢兆,所以十分鍾愛這個長孫子。

    如今,長孫子已經十歲,嗜書好通,智識傑出。有次覲見皇帝,朱高熾因為太胖,走路非常慢,過一個台階時還差一點摔倒,這時皇位的競爭者、弟弟朱高煦從後面嘲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剛好皇太孫朱瞻基也在覲見隊伍中,聽見叔叔譏諷老爸,立刻在後面大聲說道:「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煦回頭一看,嚇得大驚失色。正因為皇太孫聰明機警,每次見面,朱棣都讚不絕口,稱:「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對於皇帝這點心思,解縉察知已久,所以才會提到長孫瞻基,希望能以此感動主心。朱棣也真的被打動了,但是還下不了立太子的決心。
      
    過了幾天,朱棣又與大臣們相聚,讓人取出一幅虎彪圖,叫大家以圖為題,各作詩一首。什麼是虎彪圖?古人認為,老虎的幼子為彪,虎彪圖就是畫了大小老虎在一起的圖。
      
    解縉一看,畫中一隻大虎和幾隻小虎在玩耍,十分親暱溫馨,這大才子名不虛傳,立馬寫了一首詩呈了上去。這是一首五絕詩,其詩曰:
      
    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朱棣閱後,不禁眼圈發紅,暗暗感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提過換太子的事情。

    被眾多大臣千辛萬苦保護下來的朱高熾,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當六十五歲的朱棣在北征蒙古返京的途中病逝後,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這一年,他已經四十六歲了。
      
    儘管挺熬多年的朱高熾只當了一年的皇帝,但歷史上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基本上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努力地像古代聖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治國理想。大力加強鞏固國家政權、堅決糾正永樂時期的嚴法酷政和不得人心的經濟計畫,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也使當時的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發展,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開創了大明王朝百年穩定、強盛的好局面。
      
    由於執政時間短,人們往往忽略他的功績,愛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死因上,於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他是過於勤政,是勞累死的;也有說他十分好色,是貪慾死的。其實最合理的,應該是病死的,他體重三百多斤,肯定患有許多與肥胖有關的重度疾病,突發個腦血管、心血管病症也在情理之中。

    再據史書記載,朱高熾並不戀女色,後宮中除張皇后之外,只有譚妃一人。這個張皇后人非常賢惠,與朱高熾相敬相愛幾十年。那個譚妃也是一位賢內助,在朱高熾死後甚至為他自縊殉節了,後來還被謚為昭容恭禧順妃。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朱高熾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