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本益比公式會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本益比公式會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本益比公式會計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陳喬泓投資法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學會計算一檔股票的合理股價,當你沒辦法了解一檔股票的真正價值,所有的進出都會變成憑感覺。 我剛開始投資股票的前幾年,績效並不好,雖然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也看了很多經典的投資著作,但報酬率就是不如預期。後來我認真思考問題的癥結點,我發現最主要的問題是我不懂得如何去評估一檔股票的真正價...
本益比公式會計 在 陳喬泓投資法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學會計算一檔股票的合理股價,當你沒辦法了解一檔股票的真正價值,所有的進出都會變成憑感覺。
我剛開始投資股票的前幾年,績效並不好,雖然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也看了很多經典的投資著作,但報酬率就是不如預期。後來我認真思考問題的癥結點,我發現最主要的問題是我不懂得如何去評估一檔股票的真正價值。
總報酬本益比(Total return ratio)出自於《約翰.聶夫談投資》一書,是美國著名的基金操盤人約翰.聶夫(John Neff)用來評估股價是否值得進場的重要依據。
總報酬意指淨利成長率加上收益率(現金殖利率),再把總報酬除以本益比,即可得到「總報酬本益比」數字。
總報酬本益比公式:
盈餘成長率+收益率 = 總報酬率
總報酬率÷本益比 = 總報酬本益比
假設一檔股票的盈餘成長率為12%,收益率為4%,兩者相加即為總報酬率16%,如果目前本益比為10倍,總報酬本益比則為1.6倍。
透過總報酬本益比公式的計算,如果計算結果高於1.2倍以上,代表目前價值遭到低估,可以考慮進場;如果計算結果在0.8~1.2倍之間,則代表現在股價在合理範圍之內;但如果低於0.8倍或以下,顯示股價遭到高估,則建議採取賣出的動作。
舉例來說,因為看好信邦(3023)的產業競爭力,我在2015年底以60元左右的價位開始進場。2015年信邦的每股盈餘約4.5元,本益比為13倍左右,過去5年(2011~2015年)信邦的稅後淨利年複合成長達21%,從公司公布持續擴建新廠計畫加上逐年增長的毛利率表現,顯示企業未來的獲利展望相對樂觀。
經過深入分析後,我預估信邦未來的盈餘成長率有機會能夠維持15%左右。公司維持近7成現金配息率,以2015年每股盈餘4.53元計算,現金股利約為3.1元,換算收益率約達5%。
15%的盈餘成長率加上5%的收益率,等於總報酬率為20%,將20除以本益比13倍,計算出來的總報酬本益比為1.53倍,符合總報酬本益比公式的買進標準。
之後,隨著信邦的盈餘不斷成長,股價也開始慢慢表態,到今年7月3日止,信邦收盤價來到120.5元的價位(最高來到138.5元),股價的上漲加上3年來的配股配息,換算累積獲利已整整超過一倍。
總報酬本益比公式的優點是加計收益率,相對在評估方面會比只計算盈餘成長率的本益成長比更容易一些。有些企業股本較大或者是產業屬性的關係,並沒有具備高速成長的條件,但公司長期營運表現一直很穩健,也有穩定的配息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總報酬本益比公式來進行評估,絕對是絕佳投資策略!
https://www.etf168.com.tw/etf168/Article/Article?articleID=759&utm_source=chiaohung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