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木頭可以噴漆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木頭可以噴漆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木頭可以噴漆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木頭可以噴漆嗎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萬火急的模型出發囉~喔耶🎉 報告這一個禮拜的神隱故事🤣 這次趕工時 居然臨時接到打疫苗通知 太臨時了只好打完疫苗繼續努力 好險我沒發燒 (老了嗎?醫生明明看著我說 「年輕人副作用會比較強烈喔」🤣 害我因為醫生一句話有點開心,但又很害怕 我查了好多副作用,還買了普拿疼 超害怕副作用讓我停工,我沒時間...

  • 木頭可以噴漆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8 17:52:20
    有 102 人按讚

    十萬火急的模型出發囉~喔耶🎉
    報告這一個禮拜的神隱故事🤣
    這次趕工時
    居然臨時接到打疫苗通知
    太臨時了只好打完疫苗繼續努力
    好險我沒發燒
    (老了嗎?醫生明明看著我說
    「年輕人副作用會比較強烈喔」🤣
    害我因為醫生一句話有點開心,但又很害怕
    我查了好多副作用,還買了普拿疼
    超害怕副作用讓我停工,我沒時間可以暫停呀
    但我隔天只有超疲倦+打針手好痛
    用著呆滯的眼神鋸木頭做模型😵‍💫
    硬是撐過一天😤
    疲倦維持一天、手痛一個禮拜就好了
    -
    這次完全沒真實尺寸的狀態中
    要用極短的時間做好多模型
    完全是下意識有什麼做什麼
    剩下2天半就趕出一個建築模型
    每天在桌前坐好坐滿12小時
    每次接單
    我家都跟被炸過一樣
    完全沒路走🤣
    -
    炎熱的夏天~
    我也像工地師傅一樣
    又木工、噴漆、種樹😂
    看看我都忘了幫小模型好好拍照
    突然發現我唯一一張
    有大手拿梳子的照片是用廣告紙襯著晾乾😅
    -
    委託廠商也超級有效率
    團隊溝通0距離、談吐不隨便
    (讓我這開朗的個性,想貼個貼圖都不敢😂)
    樣樣都讓我覺得驚嘆佩服
    上上下下每位都好認真負責
    害我經過這次也變他們的粉絲了😂
    愛上團隊合作無間的默契❤️
    -
    這次做這個模型讓我想起高中時
    我和同學擠在小小的選手室
    一直畫圖、一直做模型
    回憶除了有圖像記憶
    更加了點當時的溫度、氣味、聲音
    我們3人同時打開麥克筆
    整間瀰漫著酒精味
    緊湊的練習,必須熟練跟時間賽跑
    有時專心到整個臉是漲的
    我們都愛聽著音樂放鬆心情💕
    我愛這種氛圍
    雖然很緊張
    但我是興奮的,因為這件事是我愛做的
    -
    如果我當初沒有一個念頭
    「室內設計是什麼?是可以把家裡佈置美美的嗎?那我選它好了」
    我也不會進室內設計
    當我看到科辦公室裡超可愛的小模型
    我心動了,我看了好久
    這是我開始做袖珍的前幾年種下的種子
    也是我選擇當室設選手的開始
    然後….還有然後!?
    比賽還有更精采的烏龍讓我哭笑不得
    -
    怎麼覺得我的故事每次都好長
    而且都蠻勵志的
    會有人要聽嗎😂😂😂
    -
    我想追蹤我的人要習慣我有各種發文
    模型曾經是我每天的工作
    (請刷很久以前的文章🤣
    我以為我可以洗腦大家我走烘培了
    哈哈
    現在這個緣分
    又要錯亂我洗版很久的貼文🤣
    -
    #歐萊德 #oright #模型 #miniature #綠建築 #建築模型

  • 木頭可以噴漆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6 20:02:55
    有 814 人按讚

    《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八

    那是在 1988 年底,我剛發行了「愛人同志」專輯,滾石唱片的一票歌手,大家一起 到中南部的幾個城市的唱片行去舉行簽售會,並每個城市舉辦了一場小小的演出。 巡迴回到台北的最後一站,是在當時還叫做 「新公園」的露天舞台大家做最後一場的簽售表演。 演出後在舞台左側,在等我的堂哥 羅志光,跑到現場來告訴我一個消息:母親在美國大頸鎮 病危送醫。

    兼程趕到了長島,母親是動脈瘤破裂引起的意識不清,半昏迷狀態。她被送到 紐約大學在 34 街的醫學中心 的腦神經外科去做手術。 手術幸好很成功 - - 好在她那時人正好在紐約,那個醫院正好有一個很強的腦神經血管外科團隊。

    這個手術做完以後需要觀察幾個星期,我就在紐約待了下來。事情不多,唱片剛出完,就想到 48 街的樂器行去逛一逛。

    「疑?!這是什麼吉他?」

    在 Manny‘s 樂器行的櫥窗裏掛著的那一群吉他裡,在左前方那一把吉他就這樣跳了出來。

    我知道它的整個形狀、琴身曲線,和 琴頭都是 Telecaster,但是 ,琴身正面板卻是 透亮的雙邊對稱 楓木,細的直條紋輕柔的散佈在整個面板,另一層在下方,打橫的較厚的,而且在像水波紋一般的粗粗細細彷彿在輕拂微風下湖水的呼吸般,日炙噴漆的深褐色黑框,框住逐漸淡入往內變成淺褐色內的主身軀色澤,如同曬到古銅色一般的性感的皮膚: 這個正面板的清漆和亮漆的光面處理,像是一面無限深度的鏡子般的反射到我驚訝著迷的面孔。

    它整支透亮的琴頸也層層的有著一條一條波浪似的暈入、暈出的水紋辦的楓木木紋,這樣的楓木木紋一直上升到了 Telecaster 那個著名的細長雙弧度琴頭,卻逐漸像湖面波浪一樣漸寬漸寬大的暈出了琴頸的頂層,如煙般上飄而末。

    它在眾琴之中彷彿是舞群中的主角一般的,主演的舞者傲然但是低調,毫不誇張的矗立在其餘舞者中間。 我不自覺的,覺得喉嚨前側的唾液似乎,自主神經反射一樣的淡然冒出,要一直將口水吞咽下去。

    回去路上,往東行到第二大道南下到曼哈頓橋的途中,連闖了三、四個紅燈,心神不寧的一直在想著那把琴的身影。

    回老姐的家裡上床後,輾轉難眠,一直深怕什麼時候那把琴就被別人彈了,試了琴,就被別人買走了..........

    第二天一早,在 Manny's 一開門,我就進去找了個店員,把它買下去,帶了回來。

    那是一把 Fender 廠紀念開業四十週年,也是 Telecaster 問世的四十週年紀念的 Custom Shop 做的紀念吉他。而且,這是 Fender Custom Shop 首次做的一批琴,共製作了 300把,我買的這把是編號 135的日炙(Sunburst)色琴。 Michael Stevens 和 John Page 等,當初 Fender 廠主要的七、八位製琴師的簽名,就在頸拾音器的凹腔裏;這些製琴師有好幾個(比如上面的 M Stevens 和 J Page 兩位),在日後都成了 製琴大師。

    當你回家,把這把琴翻轉過身來,它背面呈現的就竟然真的跟一個人的背影一樣,仍然充滿了線條的誘惑: 如所述,正面板是楓木的表層,那應該就是最高檔的楓木(Maple),大約六向釐米厚度;而真正整個琴身百分之八十五的下半部是 白蠟木( Ash)的雙邊對稱實木做成的;在這裏他們用 Ash 來做這款琴,完全合乎當初 1949~1950 Leo Fender 用白蠟木來做 Broadcaster、Esquire 等 (Telecaster 的兩款前身)的歷史;這白蠟木的木紋,很顯然就跟前面的楓木木紋完全不同了:它是直條式的幾乎垂直,但非直線而是放射一般的弧度,從吉他背面的底部,像火焰一樣的往上放綻放開花出來! 由於淡淡的深褐色的光漆下的木頭,實在太像人的肌膚的顏色了,那個吉他下半身部,較寬大而渾圓的兩側從腰身擴張曲線向下的弧度,真的像極了一位性感女士的背影的臀部!

    天哪!不就是那個木頭嗎!

    那已經是1989年初。 但是, 吉他蒐藏與 所謂 Vintage Guitar 的概念並不普遍:很簡單,Fender 這間公司的年紀,在那時也才將近四十歲;而如果我們只講 Fender 這間公司,那麼大家當然就會想到它的 Pre- CBS 的琴,那些早期的琴因為被認為是 李奧芬德 的私人公司早期的創作,花了更多的人為工藝技術 與手工 與 實際的人體、人眼的判斷來製琴(比如,琴頸的木工的刨製,就不可能用機器來做,因為它的手握感、適合手指的每一格大小不同逐漸往上間距變小的彈按、和弦的食指 Bar Chord直壓、彈到高把位琴頸變寬而前後變窄且 要向頸身連接處的踝部渾圓交接的三不管地帶,要把製琴的琴頸的直條木板塊拿住一邊刨,一邊回來握;一邊削,一邊再回來握;一邊磨砂,再一邊握住來捉摸它的握感等~),所以 Fender 廠在售給 CBS 的1965 那年以前 的琴,由於極高度的手工製成的關係,價值就特別高,賣得很貴。

    天哪!不就是木頭嗎!

    但是,1989 年距離 1965年,也不過就是二十四、五年的時間,對年輕人而言,當然可能夠長;但是,很抱歉,對於我們有一些「資深音樂人」來說,就顯得資歷、時間的醞釀不夠。 比如說,Vintage 這個概念,其實是從葡萄酒的工業轉借而來的,有 「好年份」(特指葡萄收成的年份而非裝瓶的年份)、「佳釀」、「陳年」、「復古」等意思,筆者並非精研葡萄酒專家,但也知道 Vintage 一字並不容易將它定義的很清楚。

    這個字眼 很難翻譯,它並不是 古董 Antique,也不是 古典 Classic,説它是 正統的、陳年的、典範的、佳釀的、典藏的、最佳的、經典的、正牌的、正港的.......似乎都有點通,但是也都有點,不足。

    這就是木製的吉他有趣的地方。因為它像葡萄酒或是人體一樣,是有生命的;或說至少它跟人體互動,是會產生驚人生命力的一種樂器。 而我們知道,任何有生命,或是生命力的個體,都是很難用文字去描述的。

    因為生命的特質在於,它會展現一些原來無法預測的風貌與力量。

    比如這一把 1988 年製的 Fender Telecaster 四十週年紀念琴,在我身邊已經三十多年了,而且,它上面的金屬銅板塊已經有點氧化,開始表面變粗、展現鏽貌,而且當我打開它琴身去探索它頸部拾音器的身腔裏那一些 製琴師們 的簽名的時候,拾音器的線圈處已經老化,開始掉出一些氧化的綠色粉末下來。

    金屬,是這樣的。 可是,琴身所有的木頭的部分,幾乎就像是三十多年前我購買它的那時:一模一樣! 而且幾乎完全一樣! 甚至,更驚人的綻放出一種多年撫摸,多年彈奏的微淡的光芒出來!

    不就是木頭嗎!

    那,這不是生命的展現是什麼?

    我真的認為 李奧芬德 當初在製作 Telecaster 的時候,他真的沒有想得那麼多,也沒有辦法預測他的琴的力量和完整性可以延續多久:因為人都不能預測未來。

    但是,畢竟這份全心全力投注在電吉他上的 - - 良心,有了回報。這個回報並不需要在他的生前就讓他擁有,沒有關係。

    李奧芬德 死在 1991年。 在 1992 年,他的名字就被置入了在 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的,搖滾名人殿堂的博物館裡。 李奧芬德他一生從來就不會彈吉他 ~~所以你要他怎麼能預測他做的琴可以活多久呢~~,而且,搖滾樂根本就是在他發明了(是的,發明!)Tele、 Strat 等吉他好幾年以後才慢慢、慢慢發展出來的,所以,他當初也完全沒有可能去想「搖滾樂」這一回事。

    但是他的名字,就是被置入了 搖滾名人殿堂。

    這意思,就是說,你如果生為一顆葡萄,就不要去想太多有關葡萄酒、Vintage Wine 或是一瓶售價多少錢的事情。 你該做的,就是做一顆很好的葡萄,這樣就夠了。

    或者說,你如果生為樹木,在生時只要全力去做一棵好樹木就夠了;有關古董、傢俱、名畫、遊艇,或是一把 1959年的 Les Paul 的價錢可以買一棟房子的事情,就不要煩惱那麼多了。

    畢竟,要做一棵好樹木,在一個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的時代裡,是不容易的。

    ——

    #You編
    這篇連載講到了關於「本質」與「緣分」。常聽大佑哥提到音樂取於大自然,如同吉他的木頭取自山林,這是音樂的本質。因為愛琴的這些愛琴好友,是因為緣分而相遇。本週即將展開百年百琴特展以及因為愛琴演唱會!珍惜我們的緣分,希望有緣現場見⋯⋯⋯⋯

    #愛琴故事 #因為愛琴
    #11月27日至11月29日
    #百年百琴吉他特展 #免費開放入場@華山中四A館
    #因為愛琴演唱會@華山Legacy #購票請洽:
    http://bit.ly/guitarmaniac2020

  • 木頭可以噴漆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4 13:45:19
    有 2,005 人按讚

    柯文哲的確錯了,沒甚麼好辯解的,不道歉大概是他自己的人物設定,但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指正他。

    根據ETTODAY二月二日的報導:【滯留武漢的400多名台人有望搭乘包機返回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2日受訪爆料,台北市被分到安置場所為陽明山台銀宿舍。柯文哲2日晚間出席活動時,被問到「要為爆料道歉嗎?」回說,「我會檢討,要被抓去關了是不是?」】

    柯文哲的錯是在於身為一個醫學專業人士,難道不明白人類面對未知疫情的恐懼會額外造成社會的不安嗎?而隔離收容設施這種鄰避嫌惡設施所在地被提前公布,就的確會造成社會的紛擾甚或抗爭,這點應該是由中央政府防疫中心全權負責和宣布,你台北市長搶甚麼鋒頭?至於文化大學學生會抗議甚麼的也大可不必,就算真的收容中心是在陽明山,二月三號或五號回國的武漢台灣民眾,十四天隔離期完也才二月十九號,各大學二月二十五號才開學(坦白說三天後就是二二八連假,我不明白為何不乾脆延到三月二號開學算了),這中間有接近一周的時間可以消毒清潔,如果這樣也無法消除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力,大家真的要擔心的就是世界徹底毀滅的問題,而不是開學與否的問題了。

    病毒和恐懼的人類都沒有理性,不管在哪裡都一樣。接下來我就列出世界各國因為隔離收容新型冠狀病毒相關人士所造成的抗爭與批評吧,讓大家知道這些恐懼是世界共通的。

    香港:香港政府之前徵用了位在美孚的饒宗頤文化館的旅館翠雅山房,做為醫療設施,後來坊間謠傳是收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於是約三百名的美孚新邨居民,在美孚巴士總站附近聚集上街抗爭,他們噴漆阻路,跟鎮暴警察展開嚴重的對抗,最後除了一般民眾被捕之外,連公民黨的伍月蘭議員也跟著一起被捕。抗爭的原因是此地距離一般民宅只有十分鐘路程,而且事先沒有經過居民和區議會同意。事後港府說明此地只是收容近距離接觸和無病徵的人士,並非救治場所。

    澳洲:澳洲政府挑選了一個位於印度洋上,飛機航程三個半小時的聖誕島作為隔離檢疫中心。根據ABC新聞報導,當地的觀光官員表示,好不容易2018年當地的移民收容中心才關閉,減少了聖誕島以前收容犯罪者、精神病患的負面形象,因而上一個財政年度的觀光客人數倍增;這下子澳洲政府又在未經社區討論的狀況下將此地當作隔離收容中心,好不容易打造的澳洲秘境形象,又會被新型冠狀病毒隔離地的消息所掩蓋,宣傳起來就會更加困難。其他媒體也有抱怨當地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居民擔憂此狀況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不知道當地獨有的一億兩千萬隻聖誕島紅蟹(Gecarcoidea natalis)會怎麼想。

    印尼:印尼政府二月二號從武漢撤回237名印尼國民,在納土納島(Natuna)隔離觀察14天。但當地數百名居民一聽到消息,立刻戴著醫療口罩包圍地方議會抗議,他們說得更直接,他們不相信任何理由跟解釋,因為他們覺得新型冠狀病毒對於納土納島的居民非常危險。另外補充一下,峇里島到目前還沒有任何確診病例,但當地據說一天有超過一萬名中國旅客取消行程,許多導遊司機唉聲嘆氣。

    南韓: 忠清南道牙山市和忠清北道鎮川郡的隔離中心是南韓的公務人員訓練中心改裝,雖然撤僑進度不如預期,但當地居民的抗爭可沒有在手軟的,登記要撤離武漢的南韓國民有約七百位,而牙山和鎮川的抗議民眾用重型車輛阻擋聯外道路不准相關人士進入。當官員想要跟居民解釋原因的時候,當地居民大聲嗆出你我都很熟悉的話:如果這麼安全為什麼不收到你家去!在整個抗爭過程中,南韓的官員被抗爭民眾潑水和投擲雞蛋,還有人被拉著頭髮叫罵。

    福建:不要說在國外有抗爭,連中國本土都有。福建霞浦縣大沙村得知村內有一個廠房要被改裝成收容隔離中心之後,立刻拖出木頭桌椅等雜物阻擋道路,甚至對前來的武警叫罵攻擊,網友拍攝的影片上傳到網路上之後,當地的防疫中心說這都是誤會,只是收容近距離接觸帶原者的人們而已,當地居民【經過勸導】之後已經不再抗爭。(但官方沒說勸導過程中有沒有人受傷)

    日本: 千葉縣勝浦市的勝浦三日月酒店是第一波的收容地,但因為房間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甚至有20-30間左右是雙人房,被隔離者不能去浴場、賣場等地活動,還有兩位沒有症狀的帶原者因為住在雙人房,所以反而額外增加了近距離接觸帶原者的人數。再加上撤僑初期有兩人拒絕檢驗,一人直接返家,因此厚生勞動省在處理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批評,也有媒體報導擔心三日月酒店未來會有所謂的風評被害,導致沒人願意上門住宿。更意外的是,一名由警察廳借調至內閣官房處理武漢僑民事宜的三十七歲公務員竟然在埼玉縣和光市的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墜樓,但因為沒有找到遺書,警方還在調查原因中。很多人擔心這次的疫情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東京奧運。

    印度:這個國家的狀況則比較不一樣,他們用的集中隔離設施比較少,抗爭也比較少。他們總共在這段時間有1999人從武漢回到印度,其中1924人是以家中隔離的方法安置,其餘75人在各家醫院接受監測。而直接從武漢由政府撤離的人則是有650人,在新德里郊區安置。另外也有一批從武漢回印度的大學生被隔離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亞納邦(Haryana)馬尼薩爾地區軍營,但網路上流傳的卻是他們在隔離所內興奮狂歡跳舞,慶祝終於可以回國。(奇妙吧)

    你會說美國怎麼沒甚麼抗爭,那是因為他們的人口密度小啊。世界人口密度前三名國家分別為孟加拉每平方公里1033人、台灣639人、南韓484人,美國只有35.608人,面對的恐懼和壓力的確是有所不同的。

    最後,接下來的十餘天對台灣疫情數字來講會是很動盪的一段時間,口罩之亂問題沒解決,而回到台灣的民眾(注意大家都避免用撤僑兩字,因為跟對岸一定有相關的默契,避免額外造成政治爭議)雖然經過很縝密的防疫措施,還是不能排除會有增加台灣病例的風險……面對這樣的未知挑戰,只能說大家加油,一切平安吧!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6374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