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遲到好一陣子的一週年紀念文
/
回顧了一下,發現時間過得好快,去年的情人節,他的告白讓他和我,成了「我們」
其實我很意外,意外自己跟一個小我兩歲的男孩在一起
(但嚴格說起來只有差一歲!!!這很重要)
意外的點是,當初我明明決定好未來男友要比我大,大個10歲我可能也能接受,但這也許就是莫非定律...
這是一篇遲到好一陣子的一週年紀念文
/
回顧了一下,發現時間過得好快,去年的情人節,他的告白讓他和我,成了「我們」
其實我很意外,意外自己跟一個小我兩歲的男孩在一起
(但嚴格說起來只有差一歲!!!這很重要)
意外的點是,當初我明明決定好未來男友要比我大,大個10歲我可能也能接受,但這也許就是莫非定律吧?哈哈哈,沒有比我大就算了還比我小😅
很多人都很納悶,我們沒有共同朋友,也沒有同年齡,又住不同地區,到底怎麼認識的
有這疑惑的大家,又不敢不好意思問我的大家,就在此篇紀念文告訴你們唄~
我們是「IG」認識的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要懷疑就是網友(嗯?)
我對於交朋友這件事,不會特別排斥一定要哪裡認識,或誰介紹的
不要跟我說什麼網路的世界很假,這樣我會覺得有點好笑,講的好像真實的世界就很真一樣 ㄎㄎ
自己要懂得保護自己,懂得分辨是非真假,我覺得這更重要~雖然我自己也很訝異我男友竟是網路認識哈哈哈
在一起的這些日子,雖然分分合合吵吵鬧鬧,但我還是寧可跟他繼續磨合,也不想就放棄愛別人
也許是下意識覺得他比我小吧,所以特別包容他也比較讓他,連家人都跟我說,覺得我對他特別不一樣(請問以前我是有奪不OK....) 雖然他真的很木訥寡言,也是一座冷冷的冰山,是個沒有什麼溫度的人,所以常常他不經意的舉動或是言語,就會讓我很感動很溫暖
他說,很謝謝我,很謝謝我是個願意改變的人,謝謝我包容他在感情裡像個小孩,謝謝我一直對我們的感情那麼付出,我也謝謝他,謝謝他讓我在愛他的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一直都很不一樣,從1-10都不一樣,他很安靜我很愛說話,他趨於平淡我卻嚮往生活儀式感,他是個冷冷的人,常常讓我覺得我好像在熱臉貼冷屁股一樣(貼一個我都覺得自己很厚臉皮..)他很難搞,明明喜歡被黏著撒嬌,卻又愛表現的一副不耐煩,超級大男人,但他的愛藏在細節裡,藏在生活裡
近期他突然讓我感動的話是
「我們不是就要一直在一起的嗎」
「我知道你要吃王子麵阿」
突然意識到,他就是沒有想太多,就是只有想著反正就是一直在一起,就是患有直男癌的一個人阿,也都會知道我下句話要講什麼、吃火鍋喜歡王子麵(1包王子麵就能打發我,我也是好哄⋯) 我們真的是兩個很不一樣的人,三觀甚至尚未有共識,就像兩隻刺蝟在學習擁抱
我知道三觀不同的人很難一起到最後,但是願意去理解去改變的兩個人,可以在未來幸福到不行
與其放棄去愛別人,我還是想再磨合看看,可能會繼續踢鐵板、可能會繼續被澆冷水、可能會持續嚐不少苦頭,但我都視這些為過程
不是我不怕痛,也不是我放不下,只是去相信,去相信我跟他的幸福如果是真的,那晚一點也沒關係
畢竟我求的,從來都是問心無愧和不留遺憾,如果最後我們沒能一起幸福,只能各自幸福了,那麼我也會好好的放下
沒有誰跟誰原本就適合,畢竟兩個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圈、不同交友圈,怎麼可能本來就適合,別開玩笑了
互相理解互相了解互相改變才能夠走到最後,不要緊,我還有那個耐心
如果沒有得到,那終會學到,無論如何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也更獨立更懂事更圓滑
我的努力,生活不會,辜負我的 吧
沒有什麼特別想說,就一起繼續加油吧,希望我們最後能夠「你剛好成熟我剛好溫柔」 /
#他不夠好沒關係跟我剛剛好就好😊
#my敬哥🌱
木訥寡言意思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真醫生對民進黨抹黑造謠的手法與我的記憶和研究所知相同。
例如我之前分享過,資深記者鄭佩芬在其著作「近看兩蔣國事與家事」一書提及1985年陳水扁競選台南縣長,政見發表會故意躺在擔架上由人抬入,並聲稱是「國民黨故意在他的飲料放漏屎藥使其無法發表政見...」。
但演講結束,抬出小學禮堂之外無人處,陳水扁立馬起身快步離去。
(參見該書 P.211)
與陳真醫生不同之處在於,我受過的經濟學訓練讓我看到的是民主制度本質上無效率的根本問題。
———————————
轉載
陳真 | 2020.09.04 02:19 | #
厲害了,這個人渣黨!
陳真2020. 09. 04.
忘了是哪一年,只記得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台南段」剛蓋好時,我正好小學快畢業。記得有一天,學校說要帶我們去「參觀」高速公路,大家都很緊張很興奮,因為一聽到「高速」二字,以為一定很刺激很可怕。
結果,車子開啊開的,開了很久,「高速公路怎麼還沒到?」同學問我,我也覺得很納悶。為了盡點班長的義務,於是就舉手問老師。老師說,「我們現在就在高速公路上啊!」我回了一聲「蛤?」,同學們一聽都笑了。「哪來高速?跟一般道路開車速度差不多嘛」。
這麼一件小事,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深深印在腦海四十多年。
不管怎麼樣,在台灣蓋條高速公路總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吧?但是,當年的黨外人士卻藉著反對高速公路之興建,獲取不少民心;反對的理由是:「有錢人才有汽車,高速公路是給公子哥兒們飆車用的,一般人根本用不到」,因此譴責國民黨「不知民間疾苦」。
這可能不是一個有關詐騙政治的好例子,因為我相信黃信介等人當年應該不是故意要操弄民粹,而只是缺乏長遠眼光。
反對興建台北捷運就不一樣了,那是存心操弄,蓄意欺騙社會。我寫不出當年的操弄盛況,簡單可以這麼說,在各地的民進黨群眾場合,只要演講者大罵台北捷運,保證萬人空巷,歡聲雷動;民進黨人 (例如阿扁和謝長廷),不但把捷運罵得一文不值,而且講得極度危險,彷彿只要一搭上捷運,必死無疑。而且還捏造各種謠言與耳語,讓人們以為國民黨靠著蓋捷運來貪污。
記得當時民進黨捏造了一個數字說,台北捷運上的垃圾桶,平均一個造價要兩萬多元。然後根據這個自己捏造出來的謠言,進一步自我引用,大量引申,在各地群眾演講場合拼命操弄,創造各種充滿諷刺的笑料與指控,比方說故意嘲笑說「捷運車廂裏那些垃圾桶,應該都是18K金打造的」,把國民黨的市長候選人黃大洲給打成無能草包,打成與小市民對立的醜陋權貴。
黃大洲不擅言詞,一說一,二說二,完全不懂民進黨那套含沙射影活靈活現的修辭話術。黃大洲講起話緩慢平實,內容毫無一絲聳動性,溫溫吞吞,甚至沒什麼抑揚頓挫,於是被民進黨打成智障草包,說他連話都說不好。很多人真的相信這套宣傳,真以為黃大洲若非智障,便是草包。
事實上,黃大洲是誰呢?他是類似含冤而死的黃俊英教授那樣一個木訥寡言的學者,康乃爾大學的農經學博士,雄才大略,深具遠見。如今台北人所引以為傲的捷運和大安森林公園,就是他擔任「官派台北市長」時所規劃,卻因此被民進黨抹黑得臭不可聞。
我為什麼會從八零年代的阿扁支持者,來到1990年代卻開始大力痛罵陳水扁是「天下第一大壞蛋」,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那場台北市長選舉,太卑鄙了,類似柯文哲當年之抹黑連勝文,完全就是依靠各種醜惡的修辭渲染與數不清的謠言與耳語(那時還沒有網路和網軍),把黃大洲給徹底污名化,把他打成年輕人所厭惡的低能草包迂腐形象,而阿扁則包裝成「年輕有趣、美麗希望與夢想」的實踐者。人們普遍相信了這套宣傳。
選舉期間,台北捷運工程出了點意外,有一節車廂試車時著火。隔天綠營的媒體(若我沒記錯,應該是《自立早報》)的頭版頭條,刊登一張捷運車廂著火的巨幅驚悚照片。我當下一看,心裏就知道,阿扁肯定會當選。這個黨真的太厲害,太會搞選舉了。
我還記得,投票前幾天,民進黨在每個群眾演講會及政見會上拼命炒作這個其實根本只是雞毛蒜皮小事的車廂著火事件(天底下哪個重大工程沒有半點意外事件?)。謝長廷更在群眾演講台上嘲笑說,國民黨居然派一個連話都不會講的無能草包來競選台北市長,把「電車」(指捷運) 蓋成「火」車(現場數萬群眾哈哈大笑),「根本就是在侮辱咱台北人」。
我還記得,謝長廷接著問台下數萬群眾說:「這種『火』車,將來蓋好之後你們敢坐嗎?」群眾狂笑,大聲回應說:「不敢!」
厲害吧,這就是民進黨。不過,這只是牛刀小試。二十幾年來,民進黨不就都是玩弄這一套抹黑造謠與渲染的把戲嗎?玩得出神入化。特別是過去這二十幾年來,花用公帑大量豢養網軍,並且全面控制媒體與教材之後,更是所向無敵。
你看,民進黨過去是怎麼抹黑ECFA的。比方說,透過綠媒與親綠學者,大量散播謠言說,如果ECFA通過,台灣每年將會損失幾千億,會有五百多萬人失業,而且一千多萬個大陸人將會進駐台灣,透過人海戰術贏得每一場選舉;還說台灣人將會被迫淪為大陸人的奴隸。
民進黨還發明當年著名的台語順口溜說,一旦通過ECFA,台灣人將會「查甫找無工,查某找無尪,囝仔要去黑龍江」,意思是說台灣男人將統統失業,女人將找不到老公,而我們台灣人的子女將會被共產黨送往黑龍江進行勞改。
你現在看這些謊話謠言,理當能明白其荒唐可笑低能與無恥,但是,在當年根本不是這樣,整個氣氛剛好相反;這類謊言,幾乎就是全民共識,特別是年輕人的基本信念;誰敢說他支持ECFA,誰就會被打成舔共賣台的台奸。
當時我在某家醫院工作,剛上任不久,院方成立一個由院長及董事會成員和幾位科部主管組成的通訊群組。我不是主管,但不知何故也被納入群組。有一天,有位院方主管轉寄一則網路留言,「揭密」說,「為什麼大學生要拼死反對 ECFA?因為ECFA一旦通過,一千多萬個大陸人將入侵台灣,以人頭數量控制選舉結果,破壞我們的民主,奴役我們」云云。
我馬上公開回應說,「這根本就是胡說八道,為什麼要造謠、散播謠言呢?」對方聽了很生氣,我也很不爽,於是我就馬上退出了主管群組。
我至今仍保留一張當年民進黨在各大報紙刊登的半個版面巨幅廣告,是一張照片,幾個大男人在公園排成一列,以誇張姿勢撒尿。這是民進黨當時的主要宣傳內容之一,說ECFA一旦通過,我們將失去乾淨家園,失去美麗公園,因為「骯髒的中國人將會大舉侵台」,到處當街大小便。
但是,事實上,根據經濟部國貿局的數據,自早收計畫實施以來到今年 (2020年) 三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因此享受的累積關稅減免共計六十八億多美元(約台幣兩千億),而大陸卻僅有六億美元的減免。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形容ECFA是台灣經濟的「維他命」,台灣每年至少會有四千億產品免稅銷往大陸。
當年,民進黨誓言,將會透過公投與群眾抗爭等一切手段,廢除ECFA,絕不允許禍國殃民的ECFA把台灣推入萬劫不復的貧窮奴役黑暗深淵。但是,現在卻又呼籲大陸應該理性,不可企圖中止ECFA,彷彿當初的無數抹黑與造謠全無此事。當初不是說一旦ECFA通過,將會有幾千億的損失以及五百五十萬人失業,將會有一兩千萬名大陸人來台灣破壞選舉,並且到處當街大小便嗎?
這些政治操弄真的很醜陋,很卑鄙,講不完各種齷齪細節。二十幾年來的民進黨,就是這樣一個黨。我很難想像一個具有基本正直人品的人,怎麼可能支持這樣一群不擇手段的政治人渣、支持這樣一個無惡不作不擇手段的政治黑幫詐騙集團?
我更難想像,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素質的選民,居然可以二十幾年來不斷熱烈支持這樣一個貪污犯罪集團,好話說盡,壞事做絕,不斷透過造謠抹黑來傷害社會大眾福祉,以奪取私人權位與暴利。
類似的例子,我可以一直寫下去,寫成一套系列叢書都沒問題。所謂民主,在台灣完全就是一場骯髒醜陋的騙局。
後記:
原諒我必須寫這些難看的東西,寫來滿紙污穢,實非我所願。我的左、右手是分裂的,心和大腦更是一國兩制。今天頭一次看了婁燁的《蘇州河》,一整天心裏全是「美美」、「牡丹」和「馬達」以及那條憂鬱的蘇州河:
shorturl.at/nxE07
https://bit.ly/3gXPTaz
晚上從電影院回到家,迫不及待想告訴小孩這個蘇州河美人魚的故事。她也許是我人生中唯一一個願意聽我說故事的人。我過去常跟上帝請求,求祂許我一個大海之濱的夜晚,能有個人,宛若怒濤般滿懷澎湃熱情地靜靜聽我說故事。如今,這個人總算出現了。
我有能力說故事把她說到哭,但每次在她快要熱淚奪眶甚至嚎啕大哭之際,我就節制了,甚至把故事給改編了,改成陽光些,愉悅些;也許那是因為我希望她不妨多點生活,少些夢,多點剛強,少些柔弱,別步上我的後塵。這麼一點小故事就要哭,如何面對往後人生偌大風雨?
《但丁神曲》說得對:
"Do not weep yet,for soon another wound shall make you weep far more tears than those!"
先別急著為夢哭泣,很快地,生活中將會有各種傷痛能讓你灑下更多熱淚。
窦鹏 - 恍惚的眼前
木訥寡言意思 在 邦妮&蓋瑞小夫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氣味大師】
.
前天坐捷運上班時,旁邊的弟弟散發著濃濃的早餐店味,美而美麥味登這類的早餐店。
.
我對這類型早餐店的印象是,只要在店裡櫃台附近待個幾分鐘,早餐味就會附著在衣服上,一種混合著早餐店各式小吃與油煙的味道,說臭不臭,但聞久了會有點膩。
.
從旁邊這位小弟的味道聞起來,嗯,是蛋餅,小弟今天早上曾經近距離接觸過蛋餅。
.
.
--
有些味道似乎特別容易殘留,嘴巴裡的蒜味、早餐店的油煙味以及咖啡的味道都是如此,蒜味和咖啡味殘留的原理我曾經讀過相關研究,但早餐味久久不散的原理我就不得而知了。
.
或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交給我大學球隊的學長,蔡哥來研究。
.
一般人看蔡哥,大多會覺得他是個文靜優秀的醫師,殊不知在他木訥寡言的外表下,藏著不為人知,一顆變態的心。
.
大三的暑假,我在球隊的廁所上完小便,洗完手後,剛進廁所準備小便的蔡哥叫住了我。
.
.
--
「欸蓋瑞。」
「蔡哥幹嘛?」
.
「你早上有喝咖啡噢?」他指著小便斗問道
「呃.....有。」
.
「喝什麼?美式?拿鐵?」
「拿鐵。」
.
「好。」蔡哥再次嗅了嗅,沉思片刻後說道。
.
那個「好」到底代表什麼意思,至今仍然不得而知,或許他正在建立自己的嗅覺資料庫,不同於一般人品味咖啡的方式,他比較喜歡咖啡經過腎臟代謝後的味道也不一定。
.
但無論如何,我現在只要一想到任合和氣味有關的問題,第一直覺反應就是向蔡醫師討教。
.
.
#非醫德大師蓋瑞
#品味咖啡的100種方法
木訥寡言意思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好意思跟大家工商時間,不過今天很多人說有興趣,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偷偷跟大家說,我是這個粉絲團的小編😆。這是我男友的粉絲頁,跟大家一樣,他也在追尋自己的夢想。一個有MBA的廚師,夢想把台灣美食帶向世界。希望大家會喜歡!😊🌮🍔🍳
《有夢必看》美國碩士、醫療公司主管的台灣男生 為什麼轉行到矽谷當廚師
他用十年擺脫「醫生律師商管最好」的台灣教育
「你為什麼要去做這個!?」電話那頭是氣急敗壞的家人!家人知道有美國企管碩士、醫療器材公司區域營運長經驗的吉姆要辭去工作、去矽谷的國際餐飲學院(International Culinary Center)學廚藝,又擔心又生氣地掛吉姆電話,掛上電話的同時還來不及聽到一向木訥的吉姆歇斯底里地大喊「為什麼你們不能支持我的廚師夢想!」
坦白說,這一步,吉姆等了十年。吉姆是典型的台灣小孩,念商、讀企管、公務員家庭,從小,「把書讀好」就是唯一重要的事。18歲,臺北大學下課後,背著家人偷偷到星巴克打工,從看到咖啡師專注、客人品嚐咖啡微笑的那一刻,吉姆知道自己的心歸屬於可以看到消費者飽足幸福的餐飲業。
但是,這對台灣小孩來說,根本是太過浪漫遙不可及的夢想。到美國念了企管碩士、醫療器材公司上班,在冰天雪地的芝加哥,五年,這個夢想,不過是吉姆心裡一個不敢告訴別人,鏟雪時偶爾會浮上心頭的ㄧ絲渴望。他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真的實現的一天。
吉姆討厭家人的保守,但他更討厭的是是那個其實早就在潛移默化中,也被教育成謹慎保守的自己。說不上來的矛盾,但每想起這個夢想,就有一百個不可能實現的壞可能撲向自己,直到他默默將這夢想收回那個心底的盒子,才能稍稍喘息。
那是一個驚喜生日派對,吉姆好友從紐約飛往芝加哥給他驚喜,派對主題是吉姆四年沒回台灣、朝思暮想的台灣夜市,朋友們用道具做成夜市攤位,大圖輸出了一個餐車,上頭寫著「阿金(Jim)餐車」,沒多久就被灌醉的吉姆不太記得當晚細節,倒是朋友們記下喝醉的一向寡言的吉姆捶著餐車大喊「你們聽我講!我有一天當廚師煮好吃的東西給你們吃!」
派對後幾個月,吉姆就決定搬到紐約,加入當時從紐約飛到派對、在紐約經營珍珠奶茶的朋友公司。長達近一年,吉姆都不敢跟在台灣的家人說自己的新工作。吉姆愛的是廚藝,不真的是飲料業,但這ㄧ做,謹慎的吉姆又待了五年。
讀遍大大小小的廚藝網站,吉姆就像是餐飲業的圖書館,但其實,吉姆紐約的家小到沒廚房。朋友拉著他去參觀美國最好的、法式技法、名廚Bobby Flay畢業的「國際餐飲學院International Culinary Center」,「從農場到餐桌」的學程和吉姆理念一拍即合,但礙於簽證問題,一等,又是一年多。
九個月前,吉姆公司轉型,要他轉到另一個他不很有興趣的部門,他再度飛往矽谷參觀學校,職員建議他穿上廚師袍試尺寸,戴上廚師帽的那一刻,遙遠的夢想才突然踏實了起來。
他辭去工作,回到學校,在班上,他幾乎是年紀最大的,大部分同學都有餐廳工作經驗,吉姆總是緊張又生疏地疑惑法國老師到底濃厚口音在說什麼。每天睡四個小時,吉姆知道,這一刻,他等了十年,實習前,吉姆學科術科都拿下全班第一名。吉姆申請實習的餐廳拿下米其林。
明天是吉姆的畢業典禮,準備期末考的他,發現自己竟然真的走到了這一步。把台灣菜帶向世界的夢想還沒有達成,但廚師刀握在手上,多了一分希望。
你的夢想,下一步在哪?
The International Culinary Center
International Culinary Center California
#廚師夢 #ChefDream #InternatiinalCulinaryCenter #舊金山吉姆 #餐飲 #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