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你們一本書
#低GI飲食聖經
我買沒三天就把它看完了
以我的體重跟身高比例 體脂應落在17-19
但我卻有23 之前練出腹肌時也才21
運動量沒問題 問題出在'吃'
上禮拜說減脂菜單很令人痛苦
但執行了一禮拜後一點也不痛苦
反而吃得蠻舒爽的
也對於一些不該吃的沒什麼興趣
這本書也顛覆了很多我之...
推薦你們一本書
#低GI飲食聖經
我買沒三天就把它看完了
以我的體重跟身高比例 體脂應落在17-19
但我卻有23 之前練出腹肌時也才21
運動量沒問題 問題出在'吃'
上禮拜說減脂菜單很令人痛苦
但執行了一禮拜後一點也不痛苦
反而吃得蠻舒爽的
也對於一些不該吃的沒什麼興趣
這本書也顛覆了很多我之前的飲食守則
推薦給大家
你們有興趣可以去買一下
裡面有非常完整的食譜與菜單
我這邊稍微解釋一下
Point:
1. 何謂低GI
GI即升糖指數
食物吃入後消化為葡萄糖
食物越容易被分解被消化
你就越好吸收
於是你的血糖快速升高 又快速下降
身體容易感到累又飢餓
迫使你在吃下一餐或零食
因此應吃低GI食物
使血糖平穩上升平穩下降到吃下一餐(點心)的時間
2. 別餓 確實填飽肚子
一天要吃三餐加三次點心
平均三到四小時吃一次
只要控制份量且確認絕大部分是低GI(90%低 10%中高GI)
確實吃飽 定時用餐 一定要吃早餐
一餐食物分為四份
兩份纖維 一份蛋白質(含脂肪的)一份碳水化合物
多一份的纖維素
會待在你的胃裡較久
減緩食物被消化速度
減緩你餓的速度
3.誰適用
減肥者 健身者當然適用
但這份飲食守則其實適合每一個人
包含學齡成長兒童 老人
且預防癌症 心臟疾病 糖尿病 中風 阿茲海默症
讓你年輕時只有機會死於意外
且應該把低GI當成一個生活習慣
而非只有減肥時才想到要做
4.別吃越精緻加工食物
當原始食物經過加工越多
身體進行消化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就越少
如同上述
消化快再次感到餓的速度就快
吃釋放速度慢的食物就要吃吃食物的原型
5.別吃過度烹煮的食物
很多食物原本低GI 被你一煮錯就變高GI
因為煮會將食物先分解 搶了消化系統的工作
簡單理解就是病人要吃稀飯 喝果汁
因為這樣好吸收
再舉例
我以前以為馬鈴薯不能吃
但小顆的現採收馬鈴薯其實是低G
但焗烤 薯泥 薯條就是超高GI
再舉例
我以前減肥不喝飲料只喝現打果汁
但所有果汁都屬於中高GI
一顆柳橙打成汁熱量就會飆高2.5倍
6.多喝水 記得慢食
吃飯前先喝水 增加飽足感
吃飯慢 細嚼
讓大腦有時間接收到胃部傳送的訊號
避免吃過量
7.本書將一些常吃的食物分成紅黃綠三個顏色
紅色為高GI 黃中 綠低
我只列下一些我最近吃的低GI 要佔食物90%的食物
🍴早餐:
1.大燕麥片(買時記得纖維含量要佔10% 我的就不足 )加新鮮或冷凍的各式莓果 杏仁片
2.低脂 脫脂牛奶 無糖豆奶 黑豆奶
3.無咖啡因咖啡 少咖啡因茶
(咖啡因會讓身體感到饑餓)
4.低脂無糖優格加無糖自製蘋果果醬
5.歐姆蛋 (蘑菇片 番茄 紅黃綠椒 豆類罐頭 綠花椰菜 火雞胸肉 洋蔥 胡蘿蔔都可加)
油:芥花油 橄欖油
少吃蛋黃 選擇低膽固醇的蛋
(如果可以 兩顆蛋只用一顆蛋黃)
少鹽少油料理
6.吃水果不喝果汁 但避免中高GI
高GI:西瓜 甜瓜
中GI:杏桃 黑葡萄 香蕉 奇異果 芒果 木瓜 鳳梨
低GI:蘋果 柳丁 桃 梨 李子 藍莓 黑莓 葡萄柚 櫻桃 檸檬 草莓 覆盆莓 番茄
7.全穀類 高纖麵包(一片 每片至少含3公克纖維)
8.水煮馬鈴薯 (份量兩小顆 選小顆 新鮮摘取的最優)
9.不吃奶油 果醬 起司 🍴點心:
1.高蛋白能量棒(記得買一份有10公克蛋白質)
2.芹菜棒 黃瓜棒 紅蘿蔔棒
3.堅果類 (小把)
4.水果 (gi參上) 🍴中餐:
1.三明治 (用全穀類 高纖麵包(每片至少含3公克纖維)製作 且只能一片 每份一種肉類三種菜
肉的份量就是妳的手掌厚度和大小 普通人一週可一兩次170公克 減肥都110公克 菜的份量只要低GI 無需忌口)
2沙拉 (一種肉 三種菜
醬料只選擇:油醋醬 芥末醬 紅酒醋 橄欖油 黑胡椒 檸檬汁)
3.蔬菜湯
豆泥取代奶油和馬鈴薯泥
可加低脂少鹽少納的蔬菜高湯或雞高湯
(當然最好自己燉)
4.味噌湯
市售低鈉味噌醬入鍋
加入豆腐 蛋白 魚肉 還有大量綠燈蔬菜
食材選擇 (90%低GI) (1)蔬菜:
中GI :玉米 南瓜 馬鈴薯水煮 甜菜 地瓜 山藥
低GI :芝麻葉 蘆筍 馬鈴薯(小顆新鮮)酪梨 甜椒 綠花椰菜 甘藍 橄欖 洋蔥 豌豆 四季豆 蘿蔔 菠菜 節瓜 萵苣 芹菜 茄子 黃瓜 (2)肉類:
中GI:牛絞肉(瘦肉)羊 豬(瘦肉片 )
板豆腐 全蛋 雞腿 火雞腿肉去皮
低GI:所有魚類 海鮮
雞(火雞)胸肉 去皮
蛋白
牛絞肉(特瘦)
豆腐 小牛肉 豬里肌 🍴晚餐
1.義大利麵
2.蒸煮的魚配菜
3.煎的肉配菜
4.糙米製作的燉飯
以上都要有澱粉 肉類 纖維
食材選擇:
(1)澱粉:
義大利麵:不分種類 但不煮爛要有嚼勁 只能吃四分之三杯的份量
糙米:三湯匙生米份量
馬鈴薯:新鮮 小顆 只能水煮 (2)肉類:
選擇如中餐 (3)蔬菜:
如中餐 烹煮為蒸煮最好
就以上
沒寫到的 幾乎都是紅燈不可食哈哈
有興趣真的可以去買
裡面的食譜一點也不像在減肥哦!
#00pose #00reading #readingtime #🍴#fitness #workout #腹肌寶寶
木瓜型南瓜採收 在 綉麗美好·晶耀共好-黃綉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綉晶今天來為大家介紹杉林區優質的農特產品👍
♦️綉晶愛鄉土、愛鄉親,選舉再忙都要推薦杉林區優質嚴選農特產品,來杉林賞花時,別忘了購買農特產品喔!🤗
⭕️紅孩兒木瓜
因為對菩薩的虔誠信仰,純樸的瓜農為他們的木瓜自創品牌,取名為「紅孩兒」,紅孩兒是被菩薩收為金童,這也代表每一顆「紅孩兒木瓜」都懷有瓜農感恩種植的心,用心種出一顆顆甜美的木瓜,種植面積約30公頃。
⭕️白玉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還有各項維生素等等,在瓜類蔬菜中都是較高的,特別是維他命C的含量居瓜類之冠,有瓜中C王之稱。苦瓜消暑解毒、明目,皮質粗糙,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益,在種子內含有奎寧(全雞拿霜),止痛解熱,亦能安靜睡眠,能抑制過度興奮的體溫中樞使體溫下降。
⭕️一品南瓜(綠色)
果實厚扁型,皮青綠色,稍有灰綠斑紋。果重約2公斤,果肉橙黃色且甚厚,粉鬆質味甜。播種至採收約120天,開花至採收45~50天,在室溫下陰涼處可放置2~3個月,種植面積約12公頃。
⭕️東昇南瓜(橘色)
中果紅皮西洋南瓜,皮色鮮豔奪目,食味優良,深受生產者與大眾消費者喜愛,適於冷涼氣候栽培,種植面積約15公頃。
⭕️大黃瓜
大黃瓜中含有黃瓜酶與維生素,可促進新陳代謝,柔嫩肌膚;葫蘆素可提高吞噬細胞的作用加強免疫力;另外,大黃瓜中所含的一些有機酸有抗菌消炎、生津潤喉的作用。
⭕️絲瓜
絲瓜性屬甘涼,夏季食用可幫助清熱消暑、降火氣;絲瓜中的皂甘,有止咳化痰作用;豐富的維生素C,有去斑、美白的功效,為天然的美容聖品
杉林區農會更多農特產品介紹👉
http://www.sl-fa.org.tw/main_041.aspx#01
#杉林好山好水好蔬果
~~~~~~~~~~~~
#⑷黃綉晶~勢如破竹、創新改革#
幸福山城 👨👩👧👧 繁榮共好
#請高雄市第一選區鄉親朋友:
#唯一支持黃綉晶▶️票投黃綉晶
#挺綉晶*顧山城
♥️ 選擇(4)綉晶就是肯定自己 🇹🇼
💗您的支持相挺就是綉晶選戰的動力
户名:
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黃綉晶政治獻金專户
郵局:高雄郵件中心郵局
郵局代號:700
局號:0041920
帳號:0048460
❤ 幸福山城 🙂 有您真好 ❤
#在地山城女力 晶骨力
高雄市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黃綉晶🇹🇼
木瓜型南瓜採收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業小常識:白玉苦瓜?白玉蘿蔔?傻傻分不清楚?>>
<高雄美濃的特產:白玉蘿蔔>
美濃所栽種的蘿蔔相傳是自日本引進之品種,本地農民稱之為「小蘿蔔」,這是美濃地區在秋冬季節盛產一種有別於其他品種的蘿蔔,全台灣至今只有在美濃地區種植,此種瘦小型蘿蔔由於口感獨特,深愛本地農家喜愛,當地人稱為「白玉蘿蔔」。11月是採收季節,品質佳滋味棒,美濃地區經常在10月下旬就要打電話預先訂購了!
<高雄杉林的特產: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外觀是白色,是農友公司出產的秀月品種,為了跟綠色的大青苦瓜有所區別,所以農民習慣稱為白玉苦瓜。杉林農地土壤適合栽種瓜果,木瓜、南瓜與苦瓜都是大宗作物,苦瓜總面積約50公頃左右,白玉苦瓜占9成,現在還正是產季呢!
#兩種都很好吃
#多吃當季蔬菜健康又支持農民
木瓜型南瓜採收 在 直接跟農夫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吳把拔新作品 營養滿點南瓜】https://goo.gl/0dOBq8
香蕉好朋友吳把拔,除了香蕉外也種植著糯玉米、南瓜等作物。堅持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他說:「為下一代保有良地,我選擇多花五倍的時間揮鋤除草。」
南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並有β胡蘿蔔素,可轉化為人體所需維生素A,保護眼睛兼養顏美容。他的木瓜型南瓜果皮佈滿新鮮果粉,呈現粉嫩橘色,果肉則軟綿細緻,本身的香甜單純蒸、烤就很好吃,也可做點變化:炒金瓜米粉、煮南瓜濃湯。建議連皮一起烹調,可以吃到滿點營養。除了家庭組外,現在也有小人口單顆選擇。
►無農藥栽種 南瓜(4~6顆) https://goo.gl/0dOBq8
►無農藥栽種 南瓜(單顆) https://goo.gl/Jqd31X
►玫瑰蕉預計6月採收,加入計劃性支持,第一時間收到採收情報
https://goo.gl/oGTZA0
--------------------------------------
►<直接跟農夫買>官網 www.buydirectlyfromfarmers.tw
►加<直接跟農夫買>LINE,不再錯過即時收成資訊 ID: @pkj2325g
►認識友善環境、健康農食小知識 https://goo.gl/60yB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