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木材價格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木材價格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木材價格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木材價格排名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德國能源政策系列報導:記者李怡慧、彭智宏德國採訪 【德國2000年推出《再生能源法》 四家國營電廠民營化除獲利外更負擔企業社會責任 配合京都議定書節能減碳目標 立法要求民營電廠發展再生能源並保證20年收購民間綠色能源 務實結合智慧電網“穩定基礎電力” 當綠能電力不足...

  • 木材價格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8-30 18:30:00
    有 2,139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德國能源政策系列報導:記者李怡慧、彭智宏德國採訪

    【德國2000年推出《再生能源法》 四家國營電廠民營化除獲利外更負擔企業社會責任 配合京都議定書節能減碳目標 立法要求民營電廠發展再生能源並保證20年收購民間綠色能源 務實結合智慧電網“穩定基礎電力” 當綠能電力不足時仍有核電.煤電與天然氣電力適時補上】

    在德國,身處在各地的綠電發電設備中,你會開始體會德國人正經歷的,"分散式地方發電",逐漸取代"集中大電廠發電"的趨勢。

    像是在德國中部,這個古老又富裕,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城鎮的邦堡Bamburg,當地最大的體能娛樂中心Bambados,它的電和熱能,由隸屬市政府的能源公司,自己來發電供應

    Bamburg在20平方公里大的,集水區種楊樹,將木材高溫,燃燒,產生發電效率達80%的電和暖氣。

    Bamburg蓋一個發電廠,花了100萬歐元,靠著發電廠賣電和地方稅收,這整棟斥資500萬歐元,能智慧節能的體能中心,要等20年才能回本。

    「因為能源轉型,是德國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們也想自己發電,想貢獻一份心力,(Bamburg民眾知道 節能一投資下去),(要二十年才能回本嗎),(當地民眾沒有人反對嗎),沒有,沒有人反對被動屋這樣的做法,」邦堡公用事業發言人吉爾斯柏。

    這就是德國人所謂的"電力市場革命",未來的電力供應,將走向分散,不再倚賴大型的傳統電力公司,而是,自己用的電自己發。

    德國境內,目前有超過150萬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就是去集中化,分散發電最好的例子。

    尤其售電市場開放,分散發電,帶來的好處是電價透明。

    「接著,它會問"選擇綠電"嗎,我們勾"是的",然後按OK,開始計算,」德國工程師Alexander Brujic。

    德國人可以利用電費比價的網站,在目前1151家售電業者,所提供近15000種的電力方案中,選擇你想用的電力組合。

    「目前(選擇綠電)的話,最便宜方案是437.32歐元/年,」德國工程師Alexander Brujic。

    綠電比較貴嗎,比較一下,綠電最便宜方案是,437.32歐元/年(約台幣15,690元),一個月電費約1300元(台幣),而Alex家一年用電1700度,等於一度電約9.22元。

    如果選擇一般電力(含核煤電)的話,最便宜方案為419.75歐元/年(約台幣15,060元),等於一度電約8.85元。

    兩者一年價差是17.57歐元(約台幣630元),綠電和一般電力的價差,正逐漸縮小。

    我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德國大型能源集團,是如何面對轉型,分割,結果最後,大電力公司也走上綠能供應商之路的呢。

    過去,德國是由四大集團,壟斷電力供應長達數十年,其中包括,E.ON、RWE、Vattenfall和EnBW,他們的前身,和台灣的台電一樣,屬於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核電和火力發電加起來,超過八成。

    然而,隨著歐盟開放電力市場,德國的電力公司,在1998年開始走向自由化,發電,賣電,輸電權力,都開放民營,且彼此獨立。

    大型能源集團和公營的電業公司,也逐步分拆,整併,上市,並且放棄原來的輸電業務。

    再加上,1998年上台的綠黨和社民黨政府,於2000年推出了<再生能源法>EEG,德國立法強迫民營電廠,以20年高於市場的價格,保證收購綠電。

    這和1999年"台灣電業自由化",政府把好處給了民營電廠,責任由台電來承擔完全不同,也和民營電廠至今,仍大多為煤炭發電的結果,完全不同。

    在"有利可圖"以及"負擔責任"之下,德國等於以政策,鼓勵更多民間業者,投資再生能源,使得德國目前就有超過一千家的,發電或供電業者。

    然而相較之下,也轉型為民營的德國四大集團,營收和市場佔有率,卻逐年大幅下滑。

    以E.ON為例,2014年,虧損達31.6億歐元(NTD1264億),2015年,虧損更增一倍,約62億歐元(NTD2500億)。

    <經濟學人>當時分析,德國大型能源集團的虧損在於,過度仰賴核電和煤能,無視民間反核聲浪越來越大,仍繼續遊說公眾,核電和火力發電的重要。

    結果,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德國反核民意成為不可逆的浪潮,梅克爾政府決定2022年前,關閉所有17座核電廠,並先迫使8座運轉年限尚未屆滿的核電廠,先行關閉,造成傳統電力公司大失血。

    不耐虧損之下,德國最大能源集團E.ON,2014年12月突然宣布,"放棄過去經營模式","將核電火力等傳統業務分割出去","轉型為綠電和電網系統整合的服務"。

    「再生能源是一個趨勢,一個目前還不明顯,但將迅速發展的趨勢,這場"再生能源革命",不只攸關能源發電,更與科技創新相連,我們體認到再生能源,將讓消費者變成發電者,」E.ON執行長約翰泰森。

    E.ON總裁這番話,英國金融時報當時形容,為"為能源業投下核彈"。

    「然後是RWE也轉型,成立了綠電部門Innogy,不過,RWE本身有多座褐煤火力發電廠,仍在運轉當中,對它們來說轉型很困難,公司內部仍有爭議,」德國綠黨科學政策研究員葛利波斯佩。

    E.ON和RWE,開始轉向發電成本比其他綠電都高的"離岸風電",海上作業的難度和風險,卻成了大型能源集團的專業強項。

    短短兩年,以離岸風電的累積裝置容量而言,德國的E.ON,RWE,Vattenfall,成為全球排名第二,三,四位,僅次於丹麥的丹能集團。

    這些歐洲大型電力公司,正積極要在2020年前,將離岸風電的成本,降到每度電(新台幣)4元以下,盼能成為取代核電的新藍海。

    德國的能源轉型,不是一蹴可幾。

    而是緩步走了二十年,才逐步發展為,傳統電力公司慢慢轉向為,"研發綠電 以系統導向的電網服務",而"民間發電業者",則是專攻"自行發電儲能"。

    傳統電力公司和綠電互補,在燃煤火力尚未結束前,先改變經營心態,亦即,如何逐步放棄,大電廠,基載和集中化的概念。

    於是,我們懂了嗎,德國能源轉型,不只是電力公司民營化的過程,更是"思維和心態的調整之戰"。

  • 木材價格排名 在 FundDJ基智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3-07-23 09:38:03
    有 6 人按讚


    【新兵報到】塑合板廠綠河H2拚擴產 擬進軍橡膠業

    成立於2000年的泰國台資企業F-綠河(8444),公司資本額為6億元,初期致力於橡膠木裁切等實木板材加工業,2009年更開始切入高級均值塑合板材產業。至2012年,F-綠河的塑合板出口產值已佔到泰國同類型出口總值的14%,其塑合板的營運銷售規模,在泰國當地則居第五。

    F-綠河規劃將回台掛牌,並已於7月5日登錄興櫃交易。身為資本市場上少見生產塑合板和實木板的企業。F-綠河董事長謝榮輝表示,所謂的塑合板,是屬於資本密集的高科技產業,自動化程度高,整條產線必須整合木質材料製程、自動控制等製程,並不是外界所想像的人力密集產業。

    而為因應目前已經滿載的塑合板產線,F-綠河也將於今年下半年展開擴產,預計投資金額為18億元,而2015年新產能即可望投入量產,屆時公司的塑合板年產能可從現在的27萬立方米,成長至60~65萬立方米,塑合板產能也可望從目前排名泰國第六大、躍升至第二大。

    F-綠河旗下主要包括兩條產品線,其中塑合板(可應用於系統家具、廚具、工藝品、音箱、室內裝潢、綠色建築和環保材料等)仍是營運主力,佔營收比重6成,另外4成則是實木板材,不過實木板材的產品線主要仍是為了公司集木(即蒐集廢棄木材合成為塑合板)的策略性考量而設立。

    謝榮輝進一步說明,F-綠河設廠於泰國南方,而泰國南方和馬來西亞交界一帶,正是全球橡膠樹資源最豐沛、最密集的地區,也因此F-綠河選擇立足於此,並鎖定亞洲為主要進攻的市場。他強調,從中東至東北亞都沒有大量的橡膠材料,而印尼雖產橡膠,但當地共有1萬4千多個島嶼,運輸的物流成本太高,因此相較之下,他認為要切入橡膠相關產業,立足泰國仍較有競爭力。

    他表示,若以橡膠栽植面積而言,印尼雖達340幾萬公頃,超過泰國的280萬公頃、馬來西亞的100多萬公頃,但全球產值仍是泰國居冠,主要是印尼的橡膠產業偏粗放,泰國則較密集精細。而若以泰國橡膠栽植地域的分布來說,泰國南部又佔了65%,這也是F-綠河設廠於該地的原因。

    謝榮輝表示,今年下半年待新產線擴產完成後,公司的第一階段目標,即完整利用橡膠木的資源可說已經告一段落,而下一步則是進軍橡膠產業,目標可望於5年內開跑,F-綠河並預計在泰國當地設立橡膠生產的產線。

    不過,他指出,要往第二階段走,也正是F-綠河選擇在此時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原因。謝榮輝指出,橡膠屬於相當上游的產業,需要長期、密集的資本投入,如今登錄興櫃即是希望得到更多資本市場的支持。另外,F-綠河也希望透過進軍台灣資本市場,把更多橡膠相關的資源帶回台灣,並和台灣例如台橡(2103)等相關企業有更密切的合作。

    F-綠河去年營收微幅年增3.29%至20.15億元,不過因塑合板新廠折舊費用仍處高檔的影響,稅後淨利年減71.9%來到3793.8萬元,EPS則為0.65元。謝榮輝指出,去年營運表現不盡理想,不過今年隨著原材料價格回歸正常,且新廠折舊費用逐漸減少,看好今年營收、獲利表現都將較去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