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木招牌香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木招牌香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木招牌香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木招牌香港產品中有48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可能是今年吃過最棒的芋頭甜點,沒想到會是在已經開了47年的潮州菜老店裡,這年頭餐廳年紀要比我大也不容易啊~ ⠀⠀ 拔絲芋頭還算常見,香港醉紅樓的作法是 #手工反沙芋,菜單上特別註明禮拜五六日不提供。 ⠀⠀ 中午雖然只有我們一桌包場,點菜的時候侍者還是說,這道菜必須等到下午一點半,待中午餐期後段確定不...

 同時也有10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店結業】大南街近年多了很多型格小店及文青cafe,同一條街走入街市,專賣床上用品的瑞記,業主也大幅加租,令他們無奈決定這個月底結業。老店結業,其實還代表一種人情味的消逝。 61歲的老闆易生,平時會親力親為幫年老的街坊送床褥,最辛苦試過扛着床褥走上唐九樓。他說:「我們不收錢,全部都街坊,怎收...

木招牌香港 在 beinghongko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7:56:31

#就係香港2021秋季號 #現正接受預訂 這個秋天,疫情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的複雜多元及趣味。Let's rediscover together,香港街道。 #REclaim REmap RElive// 香港街道演義 ...

木招牌香港 在 ??? ???♛Foodie♥Afternoonte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3:30:09

🌶 重慶火鍋翻嚟啦! 🇭🇰 餐廳: #劉一手重慶火鍋 @liuyishouhotpot.hk ▫▫▫▫▫ 🍽菜式介紹: ❝ 養生滋補花膠螺頭燉雞湯 $128 ❞🔸3.5/5 ❝ 皮蛋芫茜湯 $78 ❞🔸3/5 ❝ A4鹿兒島三角腩 $368 ❞🔸4.5/5 ❝ 一手醬油醃製豬肉片 $98 ❞🔸3...

木招牌香港 在 Food Blogger_HK?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7:25:14

🇷🇺中秋限定(2)- 俄羅斯蛋糕Giveaway🌜 - 中秋節下個禮拜就到,要繼續養肥大家😎今次好開心同到超特別 主打俄羅斯蛋糕嘅IG小店 @romanovabakery 合作,送出原個蛋糕比大家!估唔到係香港小店都會食到俄羅斯甜品師親自整嘅傳統風味蛋糕,真係臥虎藏龍,而且真心高質✨ 快啲叫埋朋友一...

  • 木招牌香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22:00:52
    有 205 人按讚

    可能是今年吃過最棒的芋頭甜點,沒想到會是在已經開了47年的潮州菜老店裡,這年頭餐廳年紀要比我大也不容易啊~
    ⠀⠀
    拔絲芋頭還算常見,香港醉紅樓的作法是 #手工反沙芋,菜單上特別註明禮拜五六日不提供。
    ⠀⠀
    中午雖然只有我們一桌包場,點菜的時候侍者還是說,這道菜必須等到下午一點半,待中午餐期後段確定不忙碌的時候才能出,「 因為師傅做這道菜的期間完全不能分心做其他菜,只能專心顧這一爐。」
    ⠀⠀
    看了幾個水管反沙芋製作影片,關鍵似乎在必須掌握砂糖糖漿水分蒸散後起泡的微妙瞬間,適時加入炸透且不焦黑的芋頭條,還有炒香的白芝麻和綠蔥香菜。
    ⠀⠀
    耐心與專心是關鍵,將糖漿趁熱裹住芋頭不斷輕柔翻炒,使得糖漿漸漸降溫由透明糖漿轉為糖霜完全裹上芋頭。如果糖漿狀態不對就加入芋頭條,就無法完成反沙。
    ⠀⠀
    老實說整盤白白的還真提不起食慾,一入口卻完全懾服,有些東西真的只能吃了才知道。
    ⠀⠀
    講白了就是糖霜裹炸芋頭,但這糖霜完全緊密貼合芋頭條的每吋肌膚。Mister Donut的糖霜波提雖然也是趁熱淋糖漿 ( 我有受邀參觀過製作過程 XD),但難免凝結的糖霜還是會邊吃邊碎裂開來,但醉紅樓反沙芋就算吃到最後一口還是緊緊裹著,有些裹的太厚的地方還要用筷子敲掉免得太甜。
    ⠀⠀
    對!太甜!甜的好!欣賞老店的不隨波逐流,固執的硬派,甜點就是要這麼甜好咩!大魚大肉酒酣耳熱之際,最後甜點沒有重口味真的平衡不過來啊~
    ⠀⠀
    綠蔥、香菜跟白芝麻的鹹香,對上糖霜跟芋頭的鬆軟,鹹甜的完美組合真的直接升天。整盤六條我一個人包辦五條,吃到最後一條反沙芋,中心居然還是暖呼呼的。
    ⠀⠀
    ⠀⠀
    /
    招牌潮州滷水鵝拼盤更是驚艷,47年老滷的甘甜滋味,如同 #法國伯爵藍帶上夜丘村莊紅葡萄酒 Bouchard Aîné & Fils ,Côte de Nuits-villages 2017 的溫柔婉約卻又深不可測。早已耳聞潮州滷水與勃根地黑皮諾的相合,今日一試完全信服。
    ⠀⠀
    看估狗評論尤其鵝腸一致好評,特地交代拼盤鵝腸多些,身為鵝腸鴨腸愛好者,難得吃到清脆入味卻又不像橡皮筋真的是我要幫他起立唱國歌。
    ⠀⠀
    ⠀⠀
    ⠀⠀
    #橡木桶洋酒 #香港醉紅樓潮州菜館 #免開瓶費
    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_喝酒不開車

  • 木招牌香港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1:19:07
    有 44 人按讚

    #就係香港2021秋季號 #現已出版
    #中環街市PopUpStore率先上架
    #歡迎大家過來先睹為快!

    搶先試閱:012.beinghongkong.com

    這個秋天,疫情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的複雜多元及趣味。Let's rediscover together,香港街道。

    #REclaim REmap RElive// 香港街道演義
    過去百多年來一步步生成的香港街道,像是一道道仍然未被完全馴化的城市空間,總有那麼一點一滴的故事或痕迹,令人意料之外或者喜出望外。當一條街道有了自己的名字,蓋了一些樓房,住上一些人,有些人又開了一些店,或成為街坊,就像一個生命有了期許,並隨著年月長成、積聚、沉澱。如是,每條街都有了自己的故事,並成為人們腦內心中重要的身份及集體記憶印記。

    #REvisit// 180年來,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街道
    十九世紀時最先前來遠東地區進行影像記錄的John Thomson、曾效力Magnum圖片社的 Ed Van der Elsken、1970年代起在香港留影逾50年的Keith MacGregor;三位不同年代和風格的外籍攝影家鏡頭下的香港街道,展示城市一路以來的轉變。還有攝影大師何藩在五十年代留下來的經典畫面,景觀以外更記下了香港人堅忍的面貌。

    #REdiscover// 德輔道中,時空徒步旅行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到現在,由銀行街走到南北行,由西方殖民走入華人社區,由古典建築走到唐樓和現代商廈。德輔道中,從來都不止是一條商業街或電車路。而路上的環球大廈除了是香港「小馬尼拉」,八十年代時因為興建地鐵中環站而開車站上蓋發展物業先河,成就李超人傳奇之外,在這個異度空間內,也藏著三個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

    #REgion// 九龍塘、大角咀、新蒲崗,有街就有區
    充滿英倫味道的九龍塘、以樹木命名街道的大角咀、用數字去為工業區帶來好兆頭的新蒲崗,擁有完全不同的街區氣息。林建才、UUendy Lau和Pen So三位不同風格的香港創作人,因應這三個擁有不同歷史背景及氛圍的街區,演繹他們對街區的思考和感受。

    其他精彩內容:
    #REplant// 香港時菜Season Hong Kong
    隨著八十年代末本地農業式微,農夫棄耕,技術未能承傳,不少名物已絕跡於香港。川龍西洋菜及鶴藪白菜卻是難得分別能傳宗接代及「復育」的香港名物。從一棵白菜或西洋菜,不但透視出本地菜的盛與衰,還有香港城鄉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

    #REcord// 鬧市街頭,每當變幻時
    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施培德)在千禧年後十多年間,不斷前往香港多處舊區進行街道觀察,並以素描仔細繪下香港街頭多元混雜的生命力;設計學者郭斯恆以本地霓虹招牌、字型和花園街為研究對象,建構出香港街道文化的重要元素。

    #REmap// 是誰建構了中環山城
    曾花長時間研究深水埗「棚仔」生態的民間自發組織「知築常落」和「草民軼誌」,嘗試帶我們走入中環山城,走入城市第二層面貌,看看除了規劃師和建築師外,是誰塑造了中環山城?

    #RElive// 摩羅街,不止是遊客的
    摩羅街其實不止有遊客,也是一個有歷史的生活社區,內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多種一直被遺忘的本地工藝。在疫情後遊客絕迹的摩羅街,能否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歡迎訂閱 https://bit.ly/3Ew9eN1

    

#2021就係香港秋季號 #香港街道 #BeingHongKong #HKStreetIssue #精彩內容sneakpeek

  • 木招牌香港 在 Travela 莎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18:34:38
    有 10 人按讚

    #英式中菜 @1908bc_hongkong

    最近身邊好多人移民英國🇬🇧
    聞說係嗰邊都新開左唔少中菜館
    🤔唔知英國的中菜又係點呢?
    可能有人會覺得英國中菜一定有傳統中菜咁好啦!
    琴晚去呢間餐廳就講俾我知
    原來英式中菜都一樣好有中式靈魂😉

    呢日要同波士食飯,揀左間望落幾decent的新餐廳。我冇影環境相,但由個招牌講你知,佢絕對唔係果種老土全木唐人餐館feel。係好新式、型格水泥磚牆,藍白黑色做主調的型格餐廳。

    餐廳採用英國中菜館大受歡迎的菜式。👨‍🍳原來老闆係英國已經經營了20年中菜館。

    🥢小吃:英式蝦片
    由英國空運來的蝦片口感細緻,蝦味唔算好濃,但同時完全唔油膩。

    🥢頭盤:椒鹽豆腐、生菜包🥬
    椒鹽豆腐外脆內嫩,欣賞佢調味唔算重,食完又食都冇罪惡感。生菜包我平時不太喜歡,因為吃得很論盡,但這裡已經一是個個包好,方便食用,抵讚。

    🥢前菜:香酥鴨🦆
    係呢間餐廳嘅招牌菜之一,係外國版北京烤鴨嘅做法,但係將鴨肉醃至入味後撕碎後再炸,呈現酥脆的肉絲狀。鴨肉偏乾身,但香味十足,連埋秘製醬汁、大蔥、青瓜絲,中和乾身嘅口感。

    同事話:「我都係鐘意北京烤鴨多D。」其實野食去到唔同國家都會改變做法口味,移民都一樣,要帶一個新嘅心境去接受事物,學習欣賞新事物新環境,都係成長的一部分。

    🥢主菜:宮保蝦仁🦐
    第一我覺得係佢改錯名了。不是蝦仁,是巨型蝦球!原來是由馬爾代夫或塞舌爾直接空運到港。清澈湛藍嘅海水下,果然連海蝦都特別爽口彈牙!糖醋汁很醒胃,很適合作為開胃菜。呢一道菜同行朋友都一致大讚好食👍🏻呢味絕對好食過雞丁。

    🥢主菜:韓辣汁燒牛肋骨🐄
    牛肋骨採用左和牛來做,煮得十分腍,充滿膠原之餘完全唔韌,入口即化。泡菜嘅香酸辣配合滑嫩嘅和牛肉‥‥無得彈!係下次值得再嚟食嘅一道菜。

    🥢主菜:燒豉油雞🐔
    食唔慣西化中菜可試試原隻燒豉油雞,皮香之餘唔會乾身, 而且雞肉好滑溜。

    🥢蔬菜:薑汁炒芥蘭
    好少食芥蘭食得咁精緻。芥蘭煮得偏軟身好啱我口味,薑汁又不會喧賓奪主,連蔬菜也煮得唔錯。

    🥢飯麵:集燴炒麵、揚州炒飯🍚
    飯麵諗唔到食咩,最好食呢個。煎至雙面金黃嘅麵條上面有魷魚、雞肉、蝦仁和蔬菜,朋友們都大讚好食,我已經食得太飽冇試,只係食左揚州炒飯,但真係煮得好好,揚州炒飯係粒粒分明,夠乾身,每一粒都有蛋碎拌住。平時最難吃嘅青豆,竟然都有種充滿水份嘅口感,估唔到最後一味菜仍然驚喜連連。

    最後點左幾件蛋糕作結🍰。可能是因為前面嘅中菜太出色,我反而覺得蛋糕好甜,唔係我口味🙅‍♀️。

    好多人都會對未試過嘅新事物新環境都好抗拒好擔心,但正如英式中菜一樣,未試過點敢話傳統中式一定更出色?而事實上的確有唔少英國回流嘅人讚當地中菜比香港嘅更加好。移民都一樣。

    總括來講,餐廳野食出色,服務方面可再細心些🤵‍♂️。例如提醒客人訂房要帶針卡,有D菜式冇提供,最好提早講俾客人知。。
      
      
      
    📍 1908 British Chinese
    地址: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5樓
    是日人均消費:$400-500

    #britishchinese #chinesefood #hongkongfood #hkrestaurants #tastingtable #tastehk #hkdining #newrestaurants #newrestaurantshk #finedining #foodphotography #foodblog #igfood #hkig #hkiger #foodie #foodporn #852 #hkfood #homekong #hkfoodblogger #香港美食 #美食 #食評 #相機食先 #吃貨 #上環美食 #食好西 #美食推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