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木子李豆腐鍋地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木子李豆腐鍋地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51的網紅劉盈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不斷更新❤️ 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一群人的力量很強大 我是劉盈盈⋯⋯很多觀眾朋友,看到我😷穿著隔離衣,帶著護目鏡,在鏡頭前氣喘吁吁的報導新聞,替我擔心,有的打來慰問,有的傳訊關心,甚至還有有的送飲料食物防護品到公司電視台,讓我很感動😇 我穿著隔熱衣防護衣,流汗的一兩個小時而已,但是我去到醫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LoveCath 夏沫 Beauty & Lifestyl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0:31:40
重拾鹿兒島滋味 高質和牛 Shabu Shabu 一人前 香港人應該人人都好想去旅行,連發夢都係去旅行😝蝦子餅見我咁掛住日本,就帶咗我去食和牛 Shabu Shabu🥰💕 雖然餐廳位置唔算太就腳,但都算易搵。通常呢邊都好多隱世美食。而今次食呢間 Kuro Shabu 都係由前五星級酒店餐飲團隊管...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王瑞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20 02:44:02
#食憶 #這就是台菜 #台灣家家戶戶吃的菜 食憶,是一家由很多長輩輪流擔任私廚的餐廳,不是每天都有營業,有營業的日子公布在fb裡,由客人自選日期,匯款訂位, 長輩廚師團共有20餘位,每餐由三位長輩一起掌杓出菜,從去年開業至今曾端出的菜色達70多道,但客人不會預先知道誰掌廚又吃什麼。 但創辦人Che...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海寧護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15:09:07
🍻樂丸大眾燒肉酒場-台中中區🍻 我再不發文,會被十幾個粉粉追問著限時動態,這間非常有趣吸睛的餐廳在哪,趕緊來發文分享給大家~ 👉👉👉往左滑有影片喲~ 🗒這間真的在李先生小口袋好久, 來台中來踩點,果然真的好吃又好玩, 吃個晚餐一點都不無聊, 好適合朋友情侶聚餐一起來玩耍~ 。 📍今日餐點: #DI...
-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06 16:25:16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劉盈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斷更新❤️
一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一群人的力量很強大
我是劉盈盈⋯⋯很多觀眾朋友,看到我😷穿著隔離衣,帶著護目鏡,在鏡頭前氣喘吁吁的報導新聞,替我擔心,有的打來慰問,有的傳訊關心,甚至還有有的送飲料食物防護品到公司電視台,讓我很感動😇
我穿著隔熱衣防護衣,流汗的一兩個小時而已,但是我去到醫院現場,看到醫護人員汗流浹背🚑,是一整天,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不要說中午想吃什麼,他們腦中只想著哪一床病人又不舒服,想回家和家人用餐,又怕把病毒帶回家...這不是一下子,是每天都在上演...
所以,小妹的汗不算什麼,醫護朋友們才真的是辛苦,我們一起來用行動實際感謝醫護人員吧!💪
至於,能撐起台灣美食的餐飲界的朋友們,也辛苦了!不能內用只能外帶,高租金遇到高疫情,讓店家真的快撐不下去,希望可以用小小的力量,兼顧兩者😷所以,我請店家準備每個$100餐點🍱和$50飲料🥤(以現場為主)
不管是個人,到公司,到團體,只要小小的力量,您願意$50 , $100 ,都行,請打電話訂購,小妹支援媒合送往醫院
🎀捐贈過程都會在”劉盈盈”臉書更新
贈送:
台大醫院、雙和醫院、三總醫院松山分院、台北馬偕醫院、淡水馬偕、亞東醫院、台北醫學院、國泰醫院、台北慈濟、仁愛醫院、和平醫院、萬芳醫院、西園醫院、仁濟醫院、萬華醫院、高醫、台北市消防局、新莊分局、三重分局...持續增加中
(感謝美食節目主持人🥸焦哥串門子協力)
方法
請打電話給以下店家
💪1通關密碼:要和盈盈捐醫院
💪2告知捐贈數量
💪3付款給店家
💪4店家代送至醫院(盈盈休假幫忙陪同)
🎀以上也可以請盈盈代勞
支援便當飲料的店家名單如下:
【舒油頭】
梁總093865550
餐點內容:手搖飲料
地點:台北.新北
【伊莉莎白】
梁總093865550
餐點內容:手搖飲料
地點:台北.新北
【 木植村餐盒 】MU VILLAGE
0928516037
姓名:李柏宇
餐點內容:牛排25個/舒肥雞胸25個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武鶴鍋物】
阿穎0981269933
餐點內容:麵點
地點:台北
【富。四季割烹】
0913862072
姓名:王祥富
餐點內容:$100/大阪烏龍麵
配合地點:台北市
【小富貴餐廳】
店長維維0932243020
餐點內容:麵點
地點:台北
【MW莫忘主廚私房料理】
鍾易庭0952300193
餐點內容:義大利麵、咖哩飯
地點:台北
【淡水老街佬港冰室茶餐廳】
鍾易庭0952300193
餐點內容:便當🍱
地點:淡水
【府城台南美食】
02-23519785
餐點內容:
100元的 豆乳雞便當
配合地點:大安區
【真心台菜餐廳】
0920934552 陳s(品牌經理)
餐點內容:100元當日精選便當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香茅廚泰式餐廳】
0920934552 陳s(品牌經理)
餐點內容:
100元當日精選便當、泰式湯河粉(豬、牛、海鮮)
50元泰式奶茶、香茅蜜茶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水上米-飯泰香】
張永民行政主廚:0920167727
餐點內容:泰式餐盒
泰式打拋豬肉餐盒
綠咖哩雞肉餐盒
麻婆牛肉豆腐餐盒
皇室牛肋條煲餐盒
地點:台北、新北
【泰皇御廚便當】
0913-100-000粘老闆
餐點內容:
100元泰式料理
50元現做飲料
配合地點:台北
【Dao穗輕食餐廳】
0928743311呂先生 品牌總監
餐點內容:
100元當日精選輕食
(豬、牛、雞、魚類)
配合地點:台北
【龍少爺港式海鮮餐廳】
0928743311 呂先生
餐點內容:
100元當日精選餐盒
(海鮮炒公仔麵)
(臘味糯米飯)
配合地點:台北
【Oneca丸咖】
0223940112店長
餐點內容:
原價50元美式咖啡
限定飲品:氣泡飲系列與部份萃茶飲系列買一送一
配合地點:台北
【大稻埕黔天下餐廳】
David 0958838131
餐點內容:
100元異國風味便當
配合地點:台北
【美好時光餐酒館】
姓名:Simon(店長)
電話:0918-464-842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34號
餐點內容:
醬燒豬五花+鹽烤鯖魚
照燒雪花牛+鹽烤鯖魚
原價158
老闆響應愛心,一起為醫護盡一份心力。
優惠100
配合地點:台北市
【Lacuz泰式料理雲廚房】
0909152588 蘇先生(老闆)
餐點內容:100元當日精選便當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同心圓水晶紅豆餅】
0988696364 陳小姐(老闆)
餐點內容:50元 療癒現做紅豆餅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豆韻-豆漿豆花專賣店】
0928820622 張先生
餐點內容:50元 手工豆漿豆花(店家精選)
配合地點:台北、新北
【來廚房地中海飲食概念店】
連絡人 蔡之睎
0965380788
0228214035
餐點內容:健康餐盒
地點 北投石牌
【星靓點花園飯店】
余宥錡 0931135679
餐點內容:便當🍱,熱炒
地點:文山區(大台北)
【汰汰-泰式熱炒】
0916-224-016 鄭先生
餐點內容:
便當售價100
泰式椒麻雞便當
泰式烤雞腿便當
鳳梨海鮮炒飯便當
打拋豬便當
飲料售價50
檸檬紅茶
美粒果 蘋果汁
配合地點:台北巿
【二月牌沙茶爐-新莊餐廳】
0933785339
姓名:蔡大為
餐點內容:
100元 汕頭火鍋
配合地點:新莊
【韓吃一隻雞餐廳】
0911289756阿宏
餐點內容:
150元 一隻雞鍋類
配合地點:新莊
【鑫鑫海南雞飯】
0981738701 許先生
餐點內容:雙拼海南雞飯
單價100元
配合地點:雙北皆可
【羽村日本料理-南港餐廳】
0966686586
姓名:candy
餐點內容:
1・薑汁豬肉飯$100
2.・日式照燒雞腿飯$150
3.味噌鮭魚飯$150
⬆️以上午餐 ⬇️ 午茶
4・日式烤飯團+野菜沙拉+紅茶或冬瓜茶$120
5・輕食和風沙拉+手作麵包+紅茶或冬瓜茶$120
配合地點:台北縣・台北市
桃園及新北適合第三,四項
【藍爵歐陸料理店】
0922207030蘇子弦
餐點內容:義大利麵燉飯披薩
配合地點:三峽鶯歌樹林土城板橋
【找含意餐廳】
0913802290姓名:黃信溢
餐點內容:
100元韓式便當
配合地點:桃園
【翻滾鴉特殊甘草芭樂義享旗艦店】
0926816353佳其店長
餐點內容:芭樂
地點:雲林.高雄
...支援店家持續增加中
~~~~~
如果你是醫院,有需要幫忙
如果你是大善人,想要幫忙
如果你是餐廳,想支援幫忙
請加入社群或私訊我謝謝🙏
「盈盈用行動愛台灣」!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您已被邀請加入「盈盈用行動愛台灣」!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sQY2YTgO_UCNuMWq8auXq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捐贈過程在”劉盈盈”臉書更新
🎀https://www.facebook.com/ininlau611/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LoveCath 夏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拾鹿兒島滋味 高質和牛 Shabu Shabu 一人前
香港人應該人人都好想去旅行,連發夢都係去旅行😝蝦子餅見我咁掛住日本,就帶咗我去食和牛 Shabu Shabu🥰💕
雖然餐廳位置唔算太就腳,但都算易搵。通常呢邊都好多隱世美食。而今次食呢間 Kuro Shabu 都係由前五星級酒店餐飲團隊管理。
店舖裝潢以柔和木調,塑造出高級氣派。位置不多,我們被安排坐牆邊位置,太幸運了🥰
我地點左兩個 Set
1. 黑毛和牛 A4 特選
Wagyu Beef A4 Premium Set 180g $568
2. Kuro Omakase Set 220g $788
包括三款A5和牛(肉眼、西冷、牛肩)和兩款A4和牛(牛柳、牛腿肉)。
醬汁有柚子味醬油,相當清新,最適合配合油脂重的和牛,剛好平衡油膩感。另一款是芝麻醬,配豆腐吃相當夾。
套餐有蔬菜、稻庭烏冬、日本流行進食十六穀米。份量充足,吃到尾聲完全吃不下那碗飯了,但還是很想試試,就加了一些入湯底變泡飯吃😝(其實想帶回家,據說營養價值相當高。
蔬菜拼盤,有娃娃菜、蘿蔔、冬菇、薯粉等,先放蔬菜可令湯底變甜。
一人一鍋,方便衛生。湯底是日本北海道罕有的籠目昆布清湯,看似水,但慢慢食你會發現這個湯底是最適合不過。濃郁和牛味將會充滿整個湯底。😍
主角來了,今晚要嘗盡鹿兒鹿和牛。見到咁多和牛,彷彿以為自己身在日本,如果聽到日文就感覺更似😆
我們先吃 A4 再吃 A5 😍
日本鹿兒島出產和牛是牛中極品,和牛因應肉色深淺和脂肪分佈分A1至A5五級,最高級為A5。今次食嘅和牛均由日本鹿兒島獲獎農場藤嶺牧場 Nanchiku直送到港。
「黑毛和牛 肋肉眼 A4」
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分佈均勻,肉質軟嫩,入口近乎化開。
「黑毛和牛 肋肉眼 A5」
油花很明顯比 A4 更均勻,肉質更香更嫩。肉質鬆化,脂肪的甘甜不由自主地在口腔中擴散。牛肉的嫩度、香氣都非常明顯。
「黑毛和牛 西冷 A4」
西冷油花滿佈,比肋肉眼有口感,質感柔軟細膩,肉味香濃。
「黑毛和牛 西冷 A5」
油花分佈均勻,肉質有彈力,口感有咬勁,每一口都擁有濃郁的牛肉香氣,肉質嫩而多汁。
「黑毛和牛 牛肩肉 A4」
口感柔軟,肉與油花的味道分佈均衡。脂肪少,肉味濃郁。
「黑毛和牛 上肩胛肉 A4」
均勻緊密的霜降油花,具豐富的口感,油脂的甘與肉的美味並存。
「黑毛和牛 上肩胛肉 A5」
比A4 更甘香的油脂,肉味更香濃
「黑毛和牛 足外則肉 A4」
紅肉與油花層層堆疊,紋理比較粗,非常有嚼勁。
「黑薩摩雞 腿肉」
脂肪較少,肉質結實,入口爽而滑,味道濃郁。鮮味十足。食後齒頰留香。
「黑豚 腩肉」
肉質纖細柔嫩、入口油香四濺,豐腴多汁,口感柔軟有彈性、滋味甘甜鮮美、脂肪清甜不膩。
「黑豚 肩肉」
嫩滑多汁,入口香濃而不膩
「黑豚 里肌肉」
口感柔軟,肉與油花的味道分佈均衡。
甜品是煙韌黑糖蕨餅,甜甜地好好味。
說飽說飽,卻一直在吃的我😝😝😝
極為滿意的一餐。邊紀錄食後感想邊在懷念那份和牛油香😍好想再食😍😍
特別想提一提,餐廳的標誌好可愛啊🥰
大家看到是什麼嗎?
答案:牛、豬、雞
KURO SHABU
地址:上環荷李活道108號聚賢居地下C舖
電話:2832 202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am-11pm
食物 🌟🌟🌟🌟🌟
環境 🌟🌟🌟🌟🌟
服務 🌟🌟🌟🌟🌟
抵食 🌟🌟🌟🌟🌟
#kuroshabu #shabushabu Kuro Shabu #girlsssstory
木子李豆腐鍋地址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憶
#這就是台菜
#台灣家家戶戶吃的菜
食憶,是一家由很多長輩輪流擔任私廚的餐廳,不是每天都有營業,有營業的日子公布在fb裡,由客人自選日期,匯款訂位。
長輩廚師團共有20餘位,每餐由三位長輩一起掌杓出菜,從去年開業至今端出的菜色達70多道,但客人不會預先知道誰掌廚又吃什麼。
但創辦人Cherry為了方便我採訪,問我想吃什麼菜?「我想吃電視中被採訪的那位ㄅㄟ ㄅㄟ的炸醬麵。」
循著地址找到藏身富錦街公寓裡的食憶,這是今年四月搬的新家,春聯,紅牆,木門感覺復古又眼熟,推門入內更是時光倒流不只4、50年,建物始於美軍宿舍,寬大又方正,陸續易主船長和電商,也都為這個家增添了不少歷史感的家具和擺設,壁爐,檜木地板,彩色玻璃燈,如枯木般過時的衣帽架,黑色的轉盤電話,漆上船長名字的沉重行李箱,用餐空間如墜入時光隧道。
吧台連著開放廚房,我一眼就看到是我同鄉的山東ㄅㄟ ㄅㄟ,但走進細看,發現我不能叫他ㄅㄟ ㄅㄟ,因為相對於我而言,44年次的戴爸爸還不夠老。
戴爸爸飛快切著炸醬麵要用的小黃瓜絲,堆在盆裡像小山,因為今天晚上有三十多位客人,份量可不小,他把切掉的黃瓜蒂頭貼在眉心上,我看了有點搞笑,他正經八百告訴我,這是消暑良方。
忽然間想起我父親,從小他會要求女兒們進廚房幫著遞遞東西打打雜,還會一邊煮一邊說,傳授山東家鄉菜的做法和調味,以及其他變化和相關有趣故事,潛移默化讓我們記住這個味道,爸爸親手下廚的味道。
客人陸續抵達,不只我一人喜歡坐在吧台上,與今天的三位長輩主廚聊菜,一位五歲的女娃也攀著吧台往𥚃張望,大眼睛溜溜地轉啊轉。
Cherry說,客人在這裡可以看菜,問菜,學菜,而三位主廚在上菜時也會逐桌打招呼,並詢問意見,這也是食憶的傳承精神。
每個人的食物記憶都不相同,尤其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先民和移民一波波來此落地生根,族群融合,文化衝擊,因地制宜,交迭更替,同是山東家庭出身的戴爸爸,做炸醬的材料和手法與我父親有很大出入,住在基隆的他甚至偷天換日,把炸醬中的靈魂蝦米,用另一種基隆常見的海味取代了。
我站在廚房裡看他炒炸醬,覺得又熟悉又好笑,炸醬之所以叫炸醬,豆瓣醬和甜麵醬一定要用大量的油先爆炒至冒泡,好喚醒陳年發酵物的鮮醇。小時候我看父親用油炒醬時,熱油暴怒亂噴亂濺非常可怕,但醬若不炸,味道就是不對,漸漸理解爐灶髒是正常的,手臂被油濺到也是正常的。
不過當我看到戴爸爸真的把「秘密海味」投入鍋中一同拌炒時,我真傻了,這還是我熟悉的山東人的炸醬麵嗎?
七點到準時上菜,房子裡都是陌生人,卻是同時開動:
⋯兩道小菜炒茶葉菜和拌麒麟菜,長相差不多,全是黑漆漆,但一鹹一酸。
⋯牛肉湯是家常清燉作法,不炒不爆也沒用醬油,而是加入大量番茄和洋蔥,煮到肉軟湯頭甜,滋味純真。
⋯蒸臭豆腐是另一位長輩主廚大劉姐的拿手菜,豆腐和臭水都是自己做,浸泡一天一夜而成。質地雖不是軟綿綿,但吃一口臭到牙縫𥚃,鹹鮮且味長。
⋯山東燒雞由戴爸爸負責,雞肉很嫩,黃瓜現拍,我嫌不夠酸所以追加了白醋,才知有客人嫌太酸所以才減了醋,由於黃瓜現拌,口感爽脆,對從小學父親拿小黃瓜當水果吃的我來說,真的難以停手。
⋯紅燒獅子頭的八角味突出,獅子頭是小粒的,嘗起來就是今天早上出門上課上班前,告訴媽媽晚上想吃獅子頭,晚餐時就會出現,今天上市場採買的新鮮食材,有媽媽現煨現煮的味道。
⋯皮蛋炒雙椒和軟絲炒白花菜有一種眷村媽媽的信手拈來,與前菜和獅子頭都出自第三位長輩主廚王媽媽之手。
⋯至於吸引我前來的炸醬麵,我看了很不順眼,麵碗太小根本拌不開醬,小黃瓜絲也不夠多,而且又不是吃涼麵幹嘛還附蛋絲?最不可原諒的是沒有拿生蒜上來!
心𥚃嘀嘀咕咕,看我葛格保師傅終於笨手笨腳把炸醬都拌勻了,我吃了一口,發現我爸爸居然回來了!
即使戴爸爸加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海味,也沒用青蔥改用洋蔥,但這真的是山東爸爸的味道,因為起手式就是油炒醬,基礎都一樣,甚至故意煮得稍硬的麵條也是山東人吃麵的習慣。
戴爸爸說,他下次想做牛肉湯燴餅,餅就是槓子頭,我聽了差點噴出眼淚來,因為這道也是父親生前喜歡吃的,當滿口假牙的父親再也咬不動槓子頭的時候,唯一的吃法就剩泡湯了,掰得愈小也泡得愈久,槓子頭從硬梆梆變軟趴趴,口感改變,滋味不變。
Cherry說,最老的長輩主廚是94歲住在新竹的東北爺爺,腿有點不聽使喚了,仍堅持一個月做一次菜給全家人吃。為了在食憶端出招牌的冰糖醬鴨,東北爺爺會在前一天騎電動車親自去市場挑鴨,在家把醬鴨燒好,隔天送到餐廳裡,做菜成為生活的一種動力。
吃長輩做的菜,即使調味不精準,出菜不流暢,菜餚不連貫,但吃的不是專業,而是家𥚃的味道,20幾位長輩主廚輪流接棒上菜,不管你是哪裡人,其中都有你熟悉的味道,這就是台菜,台灣家家戶戶吃的菜。
能花錢吃到長輩煮的很得意的菜,而且進一步勾出曾經擁有,現已失去的自家長輩之味,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相同,但這種感覺,非常幸福而且值得。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