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有聲小說線上聽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有聲小說線上聽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有聲小說線上聽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有聲小說線上聽產品中有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隨著「做田野」成為學校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業界諸如市場調查分析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等範疇時常見的詞彙,田野裡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經營之道成為重要的議題。在 新作坊 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進入田野後產生的不只是「約訪」、「做訪談」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

 同時也有10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Gary Yap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0:58:39

早安早安😊 Madam Kee 读书的样子有气质有内涵吗?😂😂😂 以前早上大家习惯看报纸,至少还是种阅读的习惯,吸收的知识跟养分还真多的,现在。。。😅 没关系!Madam Kee 给你推荐 Himalaya App 有声书!有声课程!现在免费30天 VIP 试用😍 ⚠️点击以下链接就可免费注...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Yoon 윤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10:08:54

「因為我們都是大甲媽的孩子。」 當展志細細地說了這句話,我有種想哭的衝動。 這次的大甲媽祖遶境,成為了我的奇幻之旅;其實說走了遶境有些惶恐,事實上僅僅參加了從沙鹿到大甲的兩個晚上,走的路比想像中少很多,而體驗的事物,多到無法想像。 我是媽祖的信徒,但不是特別有感應的那種,對中部地區的信仰文化所...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羊格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20 10:55:41

- #一個精神病人的現代都市生活 我搬走之前,的確想過要告訴他們,例如「媽——我搬走了」這樣,但不論怎樣細想,都覺得不可能了。 我一直以為搬家很忙,這故然有我小時候的印象影響。以前我經過樓下,不時看見一架很大的貨車來到,然後泊車的地方旁邊會放滿一箱箱的雜物,以及衣櫃啊、抽屜之類,那些雜物全部用磨...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16:31:00
    有 263 人按讚

    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隨著「做田野」成為學校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業界諸如市場調查分析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等範疇時常見的詞彙,田野裡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經營之道成為重要的議題。在 新作坊 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進入田野後產生的不只是「約訪」、「做訪談」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係。對於與當地人接觸互動如何「觀」與「察」以蒐集觀察田野調查資料與分析,生活日常「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直往學術社群中走去,人類學逐漸不再是大家沒聽過的神祕概念,但「聽過」仍是基於某種既定印象,例如「人類學家不寫paper,只寫小說」。也經常有人說,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不像在做研究,沒有穿著白袍、沒有使用結構嚴謹的問卷、沒有拿著高科技儀器(頂多就是相機、錄影機、錄音筆),通常只有一本筆記本、一支手機、或什麼都沒有,好跟「報導人」(研究參與者)好好聊天,或一起從事他們正在做的事。

    事實上,「聊天」這個與人群互動的方式,並非專屬於人類學學門,但民族誌式田野工作中的「聊天」,確實有其特殊功能與邏輯。人類學家/田野工作者以自己作為「研究工具」,用「聊天」創造一個符合真實人際互動的情境。
    ...
    我們經歷了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包含共食、共飲、共作(例:下田),及生命禮儀的共襄盛舉(例:慶典)與陪伴(例:喪禮)。其中,「聊天」串起了這其中所有的人際互動。大家圍坐分享食物、飲料,一邊暢聊的場景是部落中最日常的活動。在幾次這樣的場合上,部落長輩對我說:「妳想問什麼就問吧!」他們知道我「研究者」的身份,怕「浪費我的時間」,和藹地建議我善用時間蒐集資料,但這並非我出現在那些場合的本意。某一次我回應:「今天是想來陪大家聊聊天、聽聽故事,也學習大家重視的事,沒有特別要問什麼啦!」長輩們聽完後,表示認同與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直接說:「這樣說就對了。」
    ...
    在剛進入田野的階段,很多時候「聊天」的用意並非獲取研究資料,而是傾聽報導人希望訴說的個人想法、故事、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想吐的苦水等等。報導人與田野工作者的關係,到後來往往不僅止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而是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連結。臺東大學團隊到部落參加喪禮時,我們往往跨越了「研究者」或「觀察者」角色,到場的目的不是記錄,而是致意與陪伴,希望為喪家帶來一點走過悲傷的力量。
    ...
    臺東大學團隊藉由「聊天」接觸部落不同群體,逐步拼湊出部落生活的樣態。倘若沒有這些深入、個人化的連結,很難真正掌握田野地或研究社群的脈絡,也難以找出應該被討論、卻易被忽略或被認為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議題。因此面對報導人的信任,田野工作者有保護他們的義務。若「聊天」的內容成為研究資料,對其之保存與使用將份外謹慎。
    ...
    經由多次聊天,感受出部分部落成員對於外來者跑來學走他們的文化與知識未必有好感。他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似乎)握有更多文化、社會、經濟資源的學者可以對部落有何貢獻?同樣地,對話過程中發現,「共學共作」、「把主體性還給部落」等希望凸顯部落話語權與能動性的論述,也不必然獲得部落一致認可,反而有聲音期望我們帶著明確目的或問題意識,直接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怎麼解決問題、如何有成效。

    此種情況下,「聊天」被理解為田野工作者們還在不清楚狀況的階段。我們認為釐清「他們想做什麼」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他們期待的是我們提出「我們想做什麼」。因應這些反應,田野工作團隊持續與眾多不同年齡、立場、背景的部落成員溝通、討論,藉此聽見不同聲音,也讓不同群體覺得受到尊重,增加計畫的公共性、正當性、參與度、包容度。田野工作者們長期在部落走動,參與各種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的互動,不急著解釋或提解決方案,而是傾聽部落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提案,讓他們慢慢感受到誠意,並理解我們工作的步調與邏輯。雙方已逐漸磨合出共識,而這場「聊天」馬拉松還會繼續。
    (引用自: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86/articles/314)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21:55:43
    有 255 人按讚

    【愛小宜10月英文童書團】 9/27-10/3
    🔘 跟團連結 https://reurl.cc/kL72zL

    這團是今年書單最豐富的一團,書目就多達數百本,年底要補書櫃就趁這團,因為像Maverick影音讀本和Tom Gates等兒童暢銷小說,上次開團都是二年前,更不用說小孩最愛的 Lift-the-flap Fairy Talesy有聲童話翻翻書,上次開團也是五年前的事。

    因為是年度大團,書團折扣最低到五折起, 所以這團一定要好好把握把書補起來,每個月書單都不同,看到喜歡的書就跟上吧!

    🔘 英國小孩的分級讀本Maverick Early Reader(4-8y以上)
    Maverick分級讀本共分做13個級數,最初階一直到章回橋樑書都有,讀本系列有完整線上音檔,初階級數的部分讀本還有免費的線上影音資料庫,這系列個人很推薦。
    ▪ 完整書介 https://ioveyi.tw/early-reader/
    👉如果二年前有跟過團,這次是想要補級數新書,就選補新集數的選項最快

    🔘 兒童橋樑小說 (7-8y以上)
    以下都是同大爺讀過也都很喜歡的書單,大多是走爆笑題材或驚險刺激不無聊的內容,很多書他都不斷重覆看過。
    ✔ The Storey treehouse 含故事朗讀CD
    ✔ Tom Gates 系列
    ✔ David Walliams書單 含2021年新書
    ✔ David Baddiel書單
    ▪ 書介 https://ioveyi.tw/kids-fiction/

    🔘 DK自學教材新書 English for Everyone Junior 5 words a Day (5-6y以上)
    線上音檔英文自學教材,基礎1000單字,DK一定要補起來。
    ▪ 書介 https://ioveyi.tw/5-words/

    🔘 美術畫冊及DIY遊戲盒
    ✔ Marion Deuchars系列書單(3-6y以上)
    Marion Deuchars最有名的是美術系童書,Let’s make some great art系列更是同大爺很喜歡的遊戲畫冊。
    ▪ 書介 https://ioveyi.tw/art-book-4/

    ✔ usborne遊戲書單(3-6y以上)
    久違開usborne的書團,選了一系列遊戲書,不只打發時間,也可增加組織計劃力與專注力。
    書介 https://ioveyi.tw/activity-books-4/

    ✔ I Colour Inside the lines! 彩色凸框著色書(3-6y)
    看過同大爺寫字的人,都會說他寫字很工整,這可能也和他從小就很常做一些有助於日後寫字的遊戲,例如著色,也可增加專注力。
    ▪書介 https://ioveyi.tw/i-colour/

    ✔合作性桌遊-Space Dice故事骰(5y以上)
    故事骰用來引導孩子建立連續專注力,也就是不只要專心在自己手上的事,還得打開耳朵聽別人說的故事,並再根據自己擲出的圖案接龍,這類遊戲建立的是孩子的連續專注力,連續專注力對孩子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上課後更是需要同時聽與看。
    (開團只團Space Dice這款,其它款國外缺貨)
    ▪ 書介 https://ioveyi.tw/dice-game/

    ✔Lift-the-flap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ART(5y以上)
    英國usborne的翻翻百科系列
    ▪ 書介 https://ioveyi.tw/art/

    ✔ 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希臘羅馬三部曲(5y以上)
    ▪ 書介 https://ioveyi.tw/egypt/

    🔘 硬頁書及音效書 (1-5y)
    1-5y親子共讀書單,這年紀也是親子共讀的黃金時間,定時定量共讀,也會對日後閱讀習慣有良好幫助,此階段也會建議以硬頁書為優先選擇,更為耐操耐翻。
    ▪ 書介 https://ioveyi.tw/bk202110/

    🔘 有聲翻翻書及繪本
    ✔ Nick Sharratt書單 童話翻翻書(3y以上)
    全系列六個故事,都有附QR CODE可聽線上音檔,這套是五年多年前入手,當時小孩極度喜歡 ,每翻必笑,非常適合做為孩子的共讀有聲書單。
    ▪ 書介 https://ioveyi.tw/2016-04-17-1275/

    ✔ The Hundred Decker Bus(3y以上)
    我非常愛這繪本,充滿想像力與創意,想知道巴士怎麼到一百層嗎?想知道其實生活轉個念就可以很有趣,來看看書介。
    ▪ 書介 https://ioveyi.tw/the-hundred-decker-bus/

    ✔ 情緒書單How do you feel(4-5y以上)
    少見以肢體圖像表達情緒的童書,共讀有助於孩子觀察肢體語言,進而認識不同情緒。
    ▪書介 https://ioveyi.tw/feel/

    🔘 英國usborne 知識學習類獲獎童書100 things to know about(7-8y以上)
    這系列是英國小學生很喜歡的科普童書,總共九大主題,如果想找完整內容的科普知識書,這系列很建議。
    ▪ 書介 https://ioveyi.tw/100-things/

    ❤️ 滿額禮:單筆訂單金額滿5000元即贈英國fringoo兒童潛水布包,請自行加入訂單。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4:37:26
    有 26 人按讚

    【10月書單】
    #這周日晚上十點開團

    這團是今年書單最豐富的一團,光書目就多達數百本,所以我這幾周真的也是忙到歪腰加肩痛,年底要補書櫃就趁這團,因為像Maverick影音讀本和Tom Gates等兒童暢銷小說,上次開團都是二年前,更不用說小孩最愛的 Lift-the-flap Fairy Talesy有聲童話翻翻書,上次開團也是五年前的事。所以這團一定要好好把握把書補起來。

    🔘 英國小孩的分級讀本Maverick Early Reader(4-8y以上)
    Maverick分級讀本共分做13個級數,最初階一直到章回橋樑書都有,讀本系列有完整線上音檔,初階級數的部分讀本還有免費的線上影音資料庫,這系列我個人很推薦。
    ▪ 完整書介 https://ioveyi.tw/early-reader/
    ▪ 各色分級書目 https://reurl.cc/6DEgrd

    🔘 兒童橋樑小說 (7-8y以上)
    以下都是同大爺讀過也都很喜歡的書單,大多是走爆笑題材或驚險刺激不無聊的內容,很多書他都不斷重覆看過。
    ✔ The Storey treehouse 含故事朗讀CD
    ✔ Tom Gates 系列
    ✔ David Walliams書單 含2021年新書
    ✔ David Baddiel書單
    ▪ 書介 https://ioveyi.tw/kids-fiction/

    🔘 DK自學教材新書 English for Everyone Junior 5 words a Day (5-6y以上)
    線上音檔英文自學教材,基礎1000單字,DK一定要補起來。
    ▪ 書介 https://ioveyi.tw/5-words/

    🔘 美術畫冊及DIY遊戲盒
    ✔ Marion Deuchars系列書單(3-6y以上)
    Marion Deuchars最有名的是美術系童書,Let’s make some great art系列更是同大爺很喜歡的遊戲畫冊。
    ▪ 書介 https://ioveyi.tw/art-book-4/

    ✔ usborne遊戲書單(3-6y以上)
    久違開usborne的書團,選了一系列遊戲書,不只打發時間,也可增加組織計劃力與專注力。
    書介 https://ioveyi.tw/activity-books-4/

    ✔ I Colour Inside the lines! 彩色凸框著色書(3-6y)
    看過同大爺寫字的人,都會說他寫字很工整,這可能也和他從小就很常做一些有助於日後寫字的遊戲,例如著色,也可增加專注力。
    ▪書介 https://ioveyi.tw/i-colour/

    ✔合作性桌遊-Space Dice故事骰(5y以上)
    故事骰用來引導孩子建立連續專注力,也就是不只要專心在自己手上的事,還得打開耳朵聽別人說的故事,並再根據自己擲出的圖案接龍,這類遊戲建立的是孩子的連續專注力,連續專注力對孩子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上課後更是需要同時聽與看。
    (開團只團Space Dice這款,其它款國外缺貨)
    ▪ 書介 https://ioveyi.tw/dice-game/

    ✔Lift-the-flap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ART(5y以上)
    英國usborne的翻翻百科系列
    ▪ 書介 https://ioveyi.tw/art/

    ✔ 大英博物館的埃及希臘羅馬三部曲(5y以上)
    ▪ 書介 https://ioveyi.tw/egypt/

    🔘 硬頁書及音效書 (1-5y)
    1-5y親子共讀書單,這年紀也是親子共讀的黃金時間,定時定量共讀,也會對日後閱讀習慣有良好幫助,此階段也會建議以硬頁書為優先選擇,更為耐操耐翻。
    ▪ 書介 https://ioveyi.tw/bk202110/

    🔘 有聲翻翻書及繪本
    ✔ Nick Sharratt書單 童話翻翻書(3y以上)
    全系列六個故事,都有附QR CODE可聽線上音檔,這套是五年多年前入手,當時小孩極度喜歡 ,每翻必笑,非常適合做為孩子的共讀有聲書單。
    ▪ 書介 https://ioveyi.tw/2016-04-17-1275/

    ✔ The Hundred Decker Bus(3y以上)
    我非常愛這繪本,充滿想像力與創意,想知道巴士怎麼到一百層嗎?想知道其實生活轉個念就可以很有趣,來看看書介。
    ▪ 書介 https://ioveyi.tw/the-hundred-decker-bus/

    ✔ 情緒書單How do you feel(4-5y以上)
    少見以肢體圖像表達情緒的童書,共讀有助於孩子觀察肢體語言,進而認識不同情緒。
    ▪書介 https://ioveyi.tw/feel/

    ✔ 上學不怕怕書單 Today I am strong(書介後補)

    🔘 英國usborne 知識學習類獲獎童書100 things to know about(7-8y以上)
    這系列是英國小學生很喜歡的科普童書,總共九大主題,如果想找完整內容的科普知識書,這系列很建議。
    ▪ 書介 https://ioveyi.tw/100-things/

    👉 留言最喜歡哪些書(歡迎也一起分享),就有機會抽英國Bigjigs Toys木製Marbel Run玩具(名額1名)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11 22:30:14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24 20:00:14

    謝謝這次遍路文化的邀請,讓我親眼見證了聲優和配音以及有聲書的誕生過程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聲優 #有聲書 #遍路文化 #流浪者之歌 #悉達多 #漫遊者文化 #蕭定睿 #赫曼赫塞

    繼電子書市場之後,有聲書又是下一個新領域
    台灣的孩子真的越來越幸福了呢

    📚延伸閱讀📚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流浪者之歌)線上試聽
    https://youtu.be/t1DQD9iPmMc
    試聽片段:第一部 第一章_婆羅門之子
    購書連結:https://ontheroad.today/audiobook/31

    作者: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譯者:姜乙
    朗讀者:蕭定睿
    漫遊者文化與遍路文化聯合製作


    ===== Podcast #嗚喵備忘錄 =====

    pressplay ▶ https://reurl.cc/ldQXZv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N6QDR5
    spotify ▶ https://reurl.cc/VXzeR6
    soundon ▶ https://reurl.cc/Q3RDb0
    KKBOX ▶ https://reurl.cc/8nv75o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NeKo嗚喵 官方網站▶https://neko-wumiau.com/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 有聲小說線上聽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1-16 22:30:10

    本影片由 馬奎斯《異鄉客》深度解析系列
    亦即本頻道編號4、5、6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收錄於《異鄉客》,與魔幻寫實這件事幾乎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