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今天睿睿我 @acupofteaenglish 來幫梅姨分享翻一個成本低廉的學英文方法。大家快趁回老家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雜誌。
前情提要May說:我專科畢業後開始去YMCA上班,當櫃台小姐。很快我便發現不會講英文已經嚴重妨礙我的工作前景。我不喜歡聽不懂辦公室裏那些美國加拿大人說話的感覺,也...
Hi! 今天睿睿我 @acupofteaenglish 來幫梅姨分享翻一個成本低廉的學英文方法。大家快趁回老家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雜誌。
前情提要May說:我專科畢業後開始去YMCA上班,當櫃台小姐。很快我便發現不會講英文已經嚴重妨礙我的工作前景。我不喜歡聽不懂辦公室裏那些美國加拿大人說話的感覺,也不喜歡我開口就好像被貓咬掉舌頭的感覺,那段時間我回到家,就會把讀高職時被逼迫訂的一堆空英雜誌拿出來看。說真的這些英文雜誌,我們哪個台灣人沒有呢?問題就出在沒有一個有意義的方法之前,這些雜誌是非常不吸引人的,連我都不曾去翻閱,有一半以上甚至都沒拆包裝的。你必須認清你為何想學會英文,賦予這些英文雜誌靈魂,賜給它們生命,否則,再怎麼讀,雜誌裏的東西都跟你沒關係,進不去你的腦袋的。前幾年我在育兒的時候,也會每天出門撕一張雜誌。在公園裡面小孩在玩沙子的時候我就讀英文。讀完就丟。前幾年此方法還成為粉絲們模仿的風潮呢!
=============
大家好,我是睿睿。
「大家說英語」應該是台灣所有學生在國高中時期都會接觸到的英文雜誌,我也不例外。讀國中高中的時候,我也是訂了一整年的「空中英語教室」。但老實說,在我遇到梅姨之前,我就是每天早上六點爬起來,打開電視,轉到「大家說英語」,把書打開,然後開始補眠的人。效果非常差。
但,幾年前看到May傳授的#撕雜誌學習法 之後,才發現英語學習原來可以這麼有樂趣,我突然就找到好大的成就感。常常今天所學到的英文,馬上在Netfilx 上面聽到,真的會對於學英文熱血沸騰起來。
今天就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個非常棒的「撕雜誌學習法」
1. 選擇一篇你自己喜歡的主題文章
把目錄看過一篇,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文章看,尤其是初中級學習者。切記,你一定要喜歡那個主題!若選擇自己陌生文字又有難度的文章,你就會很難把那些新資訊吞下去,也會一直覺得那些英文跟你沒關係。在這篇文章裏,我拿一本封面都已經爛掉的的2007年7月號的中的「攀岩」這篇文章來舉例。因為我喜歡攀岩,我希望可以學會怎麼用英文聊攀岩。
2. 閱讀本文+中翻英練習
先讀一段英文。讀完英文後,去後面把中文翻譯找出來讀。若你想到達我跟梅姨瘋狂的境界,在讀完後,你可以立刻試試看有沒有辦法中翻英。我們真的就是不斷重覆看英文跟中文,一路看到會的。
注意:在這個階段,我們是不會很刻意去鑽研文法點的。其實母語人士在學英文的時候,也不會一直停下來去問,為什麼這裏要用完成式,那裏又要用進行式呢?閱讀的重點是樂趣,若你真心想學會英文法,那麼,你需要來上 #里茲螞蟻文法課程,讓你一次搞懂英文法。但其實,我還是建議讀英文雜誌就應該大量搜集單字跟片語,拓展詞彙量。
3. 拾人牙慧
一個好的書法家,一定是長期臨摹,取各家精華,最後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的。大量輸入英文的常用句型並且造句是累積語料庫唯一的方法了。用中文來舉例,若外國人讀到「我不得不早睡早起」,他就必須學會「不得不+動詞」這句中文文法;若用英文來舉例,讀到 “I wasn’t sure if I could climb to the top.”,你就必須學會 “I wasn’t sure if I could + V.” (我不確定到底能不能___)的用法。我會去代換這個句子,變成跟我有關的句子,例如說,當時我投履歷到里茲螞蟻的時候,我根本就是 I wasn't sure if I could get this job!
這種練習造句的基本功,是不可以跳過的。許多學生在學英文的初期就摩拳擦掌的想,其實應該是很難成功,因為他的語料庫裏的句型根本就太少了,怎麼造就怎麼錯啊。
4. 摘要
若你已經熟練這篇「攀岩」,那麼不妨在閱讀完之後,憑空試著自己講講這篇文章的重點。想想看若你想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朋友,或是在雅思口試時剛好抽到了一個完美的題目要你來描述「一種運動」,會怎麼講攀岩。你會講些什麼?你會用到哪些單字?哪些句型?你的內容豐富有深度嗎?
常常做這個練習,這週主題是攀岩,下週主題是飛行員的工作,再來是牙齒照顧,每週都選不一樣的主題,時間久了,你就會成為一個通識達人,一般的聊天你都可以參與,你會很有成就感的!
當然如果你沒有紙本,或者是你不想撕雜誌也是可以的。只是撕舊的雜誌來讀真的很爽快啊!
但如果,你目前對什麼主題都覺得還好,提不起勁,很難把英文跟生活連結,但又很想擁有英文這個技能,那你唯一的方法就是來上我們 #里茲螞蟻基礎課程 了。我們會開發你的興趣,教會你怎麼簡單的介紹自己,聊聊自己喜歡的東西,慢慢幫你累積信心跟語料庫。 Before you even know it, you're already quite fluent!
#learnenglish ##englishgrammar #vocabulary #speakenglish #britishenglish #studyinuk #englishpronunciation #ielts #collocation #學英文 #英文單字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雅思 #英國留學 #生活英文 #英文教學 #英文口說 #英文發音 #英式英文 #英式發音 #背單字 #學英文的正確方法 #雅思 #英文法 #英文片語 #大家說英語
有深度的詞彙英文 在 Ann's Englis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攻克英文面試 6 折優惠最後倒數🔥
👉 http://go.hoost.tw/3j734c
嗨,我是 Ann,我擁有 7 年的 #英文教學經驗,擔任許多 #企業高管的個人家教。我的學生在經歷我的面試培訓後,成功進入 Intel TW, Morgan Stanley HK 等夢想職位,英文面試訓練是我的專長~
我遇到很多人是中文面試答案都不錯,但一換成英文,就會只顧著丟出很多高級的詞,好像丟越多越厲害。所以回答就會變成一個「#範圍很廣,#深度卻很淺」的平面。這種回答其實是其實比較沒有說服力的。大部分是因為後面的舉證不知道怎麼接吧。
說實話,英文面試最困難的就是英文本人啊🤣。
你要想辦法「#把所有答案全部記起來」!因為坦白講,大部分人可能還是沒辦法想到什麼,就立刻很有條理地用英文講出來;所以至少這些基本大概會被問到的問題,一定要好好準備,背得越熟越好,但也不能一字不漏地背,是要把它「#內化」。不然他們換個問法問,你就掛了。
其實,英文面試跟中文面試差不多,想回答出好的答案,一定要知道面試官問這些問題的用意。You have to put yourself into the interviewers’ shoes. 你要把自己放到面試官的鞋子裡,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想像他們會想聽到什麼樣的答案。
那~我在課程中等你囉!【攻克英文面試】課程超過 4 小時,你將會獲得 20 道面試考題的全方位解析,還有 40 份讓你自由代換的 QA 模板!
最後...... 再附贈【#英文履歷選詞大補帖】,我幫你統整「上百個」寫英文履歷可以使用的「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分門別類,讓你快速搜尋到最精簡且到位的詞彙,幫履歷大大加分!
💬 課程介紹 > http://go.hoost.tw/3j734c
🔊 預購優惠 ~9/28 教師節
🎉 預購期間,結帳使用折扣碼 ann200,享 6 折優惠再減 $200!
有深度的詞彙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吧,一起來聊聊創傷】
《創傷的智慧》紀錄片播放的時間結束了,當初推薦文的分享人數,還有之後繼續向我詢問的人數,都讓我感到很振奮。在我這個小小的粉專裡,一篇小小的推薦文,得到了比我預期更多的迴響,我認為這是在告訴我,已經累積了一定的人數對「創傷」這件事感到好奇,甚至隱約感覺到它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強大影響力。
在紀錄片的網站上,依然保存了活動期間的精彩對談,還有很多珍貴的資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理解「創傷」的各種面向,感覺導演和專家們,是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當作一個起頭,一次拓展整個社會對於「創傷」的理解,還有對話的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座談都是英文,同時美國社會在談論情緒與感受方面跟我們的經驗很不同,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經過一些文化上專業上的「翻譯」,有時就算是語言能力足夠,理解上和實行上還是會有一些隔閡。
如果這一切只停留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我想起跟「創傷」這個詞彙相遇之前的漫長追尋。
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強烈地感覺「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跟我媽一樣的人」。甚至在高中的時候,還曾經跟同學互相約定,「如果以後你看到我有變成我媽的跡象,請你立刻過來打死我」。
話講得很毒,其實反映出內心極大的恐懼,因為我的母親真的就是我外婆的樣子。
我的母親長年有一個非常激怒我的習慣。當我在他面前跟他說明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會在我說話的當中突然伸手,摸我臉上的痣或是耳垂或是任何其他「缺陷」,感嘆:「哎呀這個鼻子要是再挺一點就好了。」
然後我就會因此抓狂,跟他大吵一架。
大學畢業沒多久,有一回外公因為小中風在家裡跌倒,緊急送醫,大家都趕到醫院,由母親代表去聽主治醫師的報告。他消失了好一陣子,回來的時候第一個走向祖母,跟他轉告醫師的診斷。只見外婆盯著母親的臉,毫無表情的聽了一陣,然後突然伸手撥開正在講話的母親的瀏海:「你這頭髮很難看耶,是去哪一間理髮店弄的?」
母親大爆炸的瞬間我忍不住笑出來,你看看你,但是一轉身心裡卻打了一個大寒顫。
總是聽到人說,女兒以後會變成媽媽的樣子,居然被我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媽媽的樣子很糟糕的人,一輩子不就毀了?我不相信這是一種預言,一定有人可以逃過這種詛咒,可是這樣的人在哪裡?他們又是怎麼找到走上不同道路的方法?
有害怕成為自己母親的女兒,就會有害怕步上父親後塵的兒子,或是在自己身上重蹈任何家族覆轍的孩子。每個人都在跟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戰得灰頭土臉,弄不懂為什麼馴服不了自己,活不出自己更好的樣子,沒有辦法跟所愛的人更接近。
我看著螢幕上每一個,受邀到講座上侃侃而談的講師,一來一往,大家在談笑之間分享自己多年來鑽研的成果和領悟,相互補上不同角度對「創傷」的理解和連結,一層一層教給我更多思考的方向。但是最珍貴的,是在這些專業的對話之間,大家不經意地透露出來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傷痛。
丹尼爾・席格醫生,也許是大家最熟悉的講師,他所寫的《不是孩子不乖,是爸媽不懂》,還有《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系列,都曾是台灣很暢銷的教養書。他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那場座談裡提到:「我家族裡就是有毒癮的歷史,常常在我的演講裡分享完我的故事之後,都會有人來跟我說:『我覺得你一定有吸毒!!』」他哈哈大笑,「我把這個當做對我至高的讚美。」
Gabor Mate醫生在《關係是一面照出創傷的鏡子》座談會上自陳:「我跟我太太之間的問題是,我自己覺得是一隻醜青蛙,我坐在角落希望他來吻我,讓我可以變成王子;可是他不要啊,他覺得他沒事幹嘛要吻醜青蛙,他希望我直接就是一個王子向他走過來。」
而在另一場關於《破裂的關係》的座談裡,Mate醫生朗讀了他母親當年,在Mate醫生才只有三週大時的育兒日記:「現在是清晨兩點,你已經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希望我餵你。但是我無法,因為我已經答應醫生,我必須按照時刻表給你吃東西。」讀到這裡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情緒,伸手搓揉自己的額頭。剛剛才分享自己的母親因為讀了當年的暢銷教養書,相信「嬰兒是暴君,我們不能讓他們控制我們」,所以在他哭泣的時候都會起身離開的依附關係創傷專家Diane Poole Heller博士,臉上露出非常凝重的表情。
這些瞬間,有些讓我深吸一口氣,有些讓我會心一笑,有些讓我的眼淚毫無預警的就落下來,有些讓我必須把影片暫停,陷入沈思。
這真是美夢成真的一刻啊。這些人每一個人都是勇敢的戰士,他們放膽伸手去觸摸自己的傷痛,找到了逃過詛咒的方法。而今他們聚集在一起,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身上遺留著創傷的痕跡並不可恥或悲慘,當我們找對方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創傷轉化成個人的成長,讓我們更加成熟,更能夠給予和接受深刻的愛。
「但是,我可沒說這是一件簡單的事。」Diane笑著警告大家。
這樣的交換和對談裡,有一種非常迷人的力量。不單單是在創傷的這條路上,有人可以懂的感覺真好。對我而言,當越多人開始承認「我不喜歡被這樣對待」,我們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穩固的基礎,去探討「錯誤的教養」跟「教養風格不同」之間的差異,讓更多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表達:「請不要這樣對待我/我的孩子,這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在這個時間點獲得這麼多寶貴的資源,讓我興起一股很強的動力,想要在這裡也營造出一個,讓大家可以試著談論創傷的空間。
我還不是很確定會怎麼做,但是目前的想法是,我會分批把各個講座裡非常觸動我的部分節錄出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理解,還有我自己的相關經驗。然後我也會像之前一樣,在文末貼上一個匿名的塗鴉牆,讓想說話但是有些顧忌的讀者,可以在裡面抒發感想。
從這個現有的形式當作起點,我想試試看可以引起什麼樣的互動和變化。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者是對互動的形式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可以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嗎?並不是說如果有興趣的人數很少,我就不會寫了,我這個人天生任性,想做的事情就是會去做沒人可以阻止我(傑克握拳)。但是,確切知道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個主題,會給我很大的鼓舞。所以,請大家無論長短,出個聲讓我聽見吧!
PS. 閉關中拍不了什麼特別的照片,只好叫書籤們出來排排站會客。有個孩子的個性比較彆扭,也不讓我伸手幫忙,不過我相信他的本質是很美麗的XD
有深度的詞彙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ubee的閱讀味口一直就是比較偏fiction故事文學類的。 隨著來到高年級,希望讓她可以慢慢多接觸一些non-fiction非故事文學類的讀物。孩子從learn to read 階段要跨越到 read to learn其實是需要一點時間練習的。畢竟閱讀non-fiction和fiction本來就需要不一樣的閱讀技巧和習慣。
在閱讀non-fiction書籍時,因為訊息很多,有些詞彙可能也比較是過去沒有接觸過的,所以閱讀速度自然要放得比較慢些,也不能跳躍式閱讀。比較不熟悉的段落甚至可能需要重複閱讀才能理解。
對於閱讀偏食的孩子來說,挑到適合的書,能引發孩子閱讀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
最近收藏了這套非常經典的 Who was 系列。 以世界代表人物為介紹主軸。 文字淺顯易懂,對於每個傳奇性人物的出生背景、成長過程和生平的事蹟以及貢獻,都有詳細的描述。 不但能深入的認識這些名人,也能看到這些人遇到困難是如何克服,背後又付出多少努力,堅持到最後。 雖然是傳記,但是作者用輕鬆幽默,搭配短章節的寫法,將故事說的引人入勝。 每本書的書末,還附有人物生平年表和世界大事年表!
✔文章:https://reurl.cc/0jMzWk
因緣際會之下,Ping 老師送了Rubee三本,我們一起讀了以後發現這套書真的很好看! 難怪很多人推薦這套書。作者將語言程度拿捏得很恰當,不會過於艱澀,但又不會過於簡單到沒有深入介紹的深度,特別推薦給小學生或是國中生來閱讀。
這種資訊含量比較高的書,不見得一口氣就要從頭讀到尾,可以先挑有興趣的部分先讀。 是一套值得收藏,值得慢慢反覆閱讀參考的書。
因為這系列書目非常多,所以這次精選了兩套,分別是「當代傑出女性」以及「當代傑出企業家」各八本,套書買最優惠,但也可以單本購買。
_______
【Rubee 小紅寶 x 三民英文童書團】
🔻團購入口:已經結束
⏰團購期間:2021/8/5-8/15
▌選書指南和重點書單 ▌
• 英文繪本重點書單:https://reurl.cc/6alLlZ
• 英文讀本/橋樑書重點書單:https://reurl.cc/bX8D3d
• 英文漫畫/圖像小說重點書單:https://reurl.cc/qgArnR
• 英文小說重點書單:https://reurl.cc/2rGzKm
• 中文重點書單:https://reurl.cc/Enl6Na
★ 參考文章:
◎獨立閱讀的英文書單:從讀本到小說:https://reurl.cc/9rN7D8
◎如何讓孩子可以獨立閱讀英文書呢?:https://reurl.cc/yENYA6
____________
更多書介會陸續在社團和IG分享
#加入了嗎?
【小學生愛看英文書】社團:https://reurl.cc/0D053l
【Rubee 親子共讀】社團:https://reurl.cc/py5QyQ
【共讀 IG】:https://www.instagram.com/rube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