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有毒關係職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有毒關係職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有毒關係職場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萬的網紅哈佛商業評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BR管理金句 【面對有毒上司,翻轉局勢的決定權在你手上!】 ►完整文章:https://hbrtw.cc/QEXgd 若在職場上遇到惡劣的主管或是不公的現象,大多數人通常會選擇對抗或是逃避兩種應對方式;但研究指出第三種方法:受到上司欺壓的對象可以翻轉情況,在上司讓他不好過的時候,扭轉權力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不藏私,告訴你行銷歐美市場視覺形象的撇步 你知道在北美做branding有很多毛嗎?隨便一張圖片,好比一個"拍手的emoji" 要做四種顏色,都是種族議題造成我們外國業者的不便(苦笑)。 經查 台灣podcast中,本集是第一個獨家 請到外國朋友 以第一手觀點、分享CRT深度議題。本來不太確定,...
「有毒關係職場」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神仙教母 Catherine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Nic | 關係溝通 x 個人成長 x 諮詢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亨利溫|品牌行銷 x 個人成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小花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有毒關係職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毒關係職場 在 神仙教母 Catherine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18:47
我從三年前開始過著減法生活, 當時我剛離開職場, IG好友人數只有八百多人, 但是我毅然決然刪了三百多人, 這些人都是讓我相處起來感到不舒服、不欣賞, 卻因為工作關係必須有連結的人們。 很多人說, “教母還沒做起來,妳應該多出去認識人。” “妳不用把他們刪掉呀,又不需要聯絡,多個幾百掛在那邊也好。...
有毒關係職場 在 Nic | 關係溝通 x 個人成長 x 諮詢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8:41
#Tips【從4方面入手,建立愛自己練習!】⠀ #收藏後列印出來或放在電話筆記提示自己⠀ •⠀ 你知道嗎?2021年悄悄地過了1個月,你訂好今年的目標沒有?還沒有的話,不妨先將這張Self Care生活清單放在口袋裏,每天逐點實踐,到年終時你便會自然發現你比從前更懂得愛自己。⠀ ⠀ 📍 工作篇⠀...
有毒關係職場 在 亨利溫|品牌行銷 x 個人成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42:27
如何在充滿競爭的職場中,不被淘汰的生存下去?近日在逛海科館的時候,我從海洋生物的生存模式中,發現了幾個有趣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 ————— 🐟共生:以自身的優勢,解決對方不擅長的問題,以達成價值互換,共創效益。代表組合:小丑魚與海葵。 小丑魚算是海底世界中,最弱雞無害的存在,為了生存,牠幫助...
-
有毒關係職場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12 06:20:44本集不藏私,告訴你行銷歐美市場視覺形象的撇步
你知道在北美做branding有很多毛嗎?隨便一張圖片,好比一個"拍手的emoji" 要做四種顏色,都是種族議題造成我們外國業者的不便(苦笑)。 經查 台灣podcast中,本集是第一個獨家 請到外國朋友 以第一手觀點、分享CRT深度議題。本來不太確定,但成果十分意外的好! 特別感謝本集國際來賓,美國資深白人工程師--Graham 以高超的中文能力,人在美國連線、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分享在當地的個人觀點。
#CRT是學術界自省推動社會公義的理論 或是 #人人得而誅之的白人窘境 ?
★ 本集重點摘錄:
1. CRT, Critical Race Theory (批判種族理論) 為什麼在美國受熱烈爭議,造成在企業與職場中人與人之間意識形態的問題?(Ep06) 有些人因此離職 或被解雇...(本集)
2. 什麼是CRT? 是社會促進? 是仇富? 是邪教? (Ep06)
3. 川普停掉的"種族敏感計畫"(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 , 名稱看起來很好, 為何被停?(Ep06)
3. 美國人認為亞裔被認為是接近白人特權?! 亞裔比白人有錢?!(本集)
4. 亞裔高階主管比例 (本集),從事產業
5. 收入與教育對應的關係 (本集)
6. 印裔為何獨佔CEO職務鰲頭(本集)
★ podcast簡介#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此專訪分為兩集剪接,這集是part 2
★ 本集呼籲:請來此留email加入線上讀書會 https://lihi1.cc/tZCUD 之後會開群組.
本集言論為來賓觀點,不代表節目立場
★ 本集節目章節
開始時間 標題
北美行銷經驗, 圖文信息高度敏感,使人無所適從
不藏私花了千萬廣告預算才學到knowhow,告訴你
印度裔&亞裔美人 是間接得到白種特權,是接近白種優勢的一部分?!
美國人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英國數據美國亞裔家庭的收入數據 (與教育程度對應的關係...)
華裔難擠美上流 印裔為何能霸佔CEO
@補充資料
1. CRT 批判性種族理論的重要主張之一,是美國由白種人霸權主宰,所有白種人都是種族主義者,並且受益於種族主義。(from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02256)
2. 川普停掉的"種族敏感計畫(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
因它被是認為是有毒的CRT包裝訓練,傳遞了不好的訊息 ex:大家均可以此攻擊白人, 但白人不能辯解,但實際上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爭端,因白人仍占多數且會憤怒。企業與政府的這類訓練(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多以兩本書(如下) 來做主要的教材延伸。
好比類似 假設台灣 到現在還在校園跟企業用一種不友善的方式,強調省籍情結,而且政府還用稅金在內部做這個議題。
但也有學者非常不以為然,覺得不應該停。
2.1 Amazon書單: https://ppt.cc/f2kPBx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Key Writings That Formed the Movement 作者 Kimberle Crenshaw
White Fragility: Why It's So Hard for White People to Talk About Racism 作者 Robin DiAngelo
3. Coleman Hughes 有關種族和種族主義問題的輿論專欄作家, 有youtube & podcast
https://colemanhughes.org/
The music "A Silly Vocal Tune", is a derivative and licensed under CC BY by blimp66, freesound.org
4. 什麼是 "white fragility白人脆弱"
https://stoplcpscrt.com/what-is-crt/what-is-white-fragility/
@同步更新至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 ...
@節目建議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https://lihi1.cc/H9Zqo
@快來選你喜歡的主題 or.匿名留言 @活動: 一日之星|讀書會群組|報名當來賓|播客串門子 https://lihi1.cc/tZCUD
合作交流: ezmanagergo@gmail.com -
有毒關係職場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06 12:42:13你知道在北美做branding有很多毛嗎?隨便一張圖片,好比一個"拍手的emoji" 要做四種顏色,都是種族議題造成我們外國業者的不便(苦笑)。
經查 台灣podcast中,本集是第一個獨家 請到外國朋友 以第一手觀點、分享CRT深度議題。本來不太確定是否能駕馭,但成果十分意外的好!
特別感謝本集國際來賓,美國資深白人工程師--Graham 以高超的中文能力,人在美國連線、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分享在當地的個人觀點。
#CRT是學術界自省推動社會公義的理論 或是 #人人得而誅之的白人窘境 ?
★ 本集重點摘錄:
1. CRT, Critical Race Theory (批判種族理論) 為什麼在美國受熱烈爭議,造成在企業與職場中人與人之間意識形態的問題?
2. 什麼是CRT? 是社會促進? 是仇富? 是邪教?
3. 川普停掉的"種族敏感計畫"(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 , 名稱看起來很好, 為何被停?
3. 美國人認為亞裔被認為是接近白人特權?! 亞裔比白人有錢?!
4. 亞裔高階主管比例 (下集)
5. 收入與教育對應的關係 (下集)
大家知道在北美做branding有很多毛嗎?隨便一個圖片,好比一個"拍手的emoji" 要做四種顏色,都是種族議題造成我們外國業者的不便(苦笑)。多年前,一個泰國的美白CF廣告在北美也頗富爭議,亞洲人就喜歡白到底有什麼問題嗎?但就被一直影射渲染到黑奴跟階級,搞到泰國當地的CF要下架(又不是在美國播),但這就是北美的市場與文化,激動到這種地步...
★ podcast簡介#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因為聽到很荒謬的邏輯所以笑場多次。此專訪分為兩集剪接,這集是part 1
★ 本集呼籲:請來此留email加入線上讀書會 https://lihi1.cc/tZCUD 之後會開群組.
★ 本集節目章節
開始時間 標題
(00:02:00) 節目聽友分享與答謝
(00:02:44) 中英介紹美國來賓 (ENG intro)
(00:04:15) CRT為什麼在美國受爭議, 影響了很多員工. 什麼是CRT?
(00:08:04) 北美行銷經驗, 圖文信息高度敏感,使人無所適從
(00:08:55) 白人穿旗袍變裝也不行, 那我們不能扮聖誕老公公?
(00:09:45) 川普停掉的"種族敏感計畫"? (下文有補充)
(00:08:55) 為什麼大家要關心CRT? 美國在地看法? #ColemanHughes 劃分了兩個visions...
(00:11:00) 依CRT看來,每個人都可以歧視白人?
(00:12:36) 印度裔&亞裔美人 是間接得到白種特權,是接近白種優勢的一部分?!
美國人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00:14:25) 英國數據美國亞裔家庭的收入數據 (與教育程度對應的關係...下集)
@補充資料
1. 川普停掉的"種族敏感計畫(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
因它被是認為是有毒的CRT包裝訓練,傳遞了不好的訊息 ex:大家可以此攻擊白人, 但白人不能辯解,但實際上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爭端,因為白人仍占多數且會憤怒。企業與政府的這類訓練(racial sensitivity trainings),多以兩本書(如下) 來做主要的教材延伸。
好比類似 假設台灣 到現在還在校園跟企業強調228跟省籍情結,用一種不友善的方式,而且政府還用稅金在內部做這個議題。
但也有學者非常不以為然,覺得不應該停。
1.1 Amazon書單: https://ppt.cc/f2kPBx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Key Writings That Formed the Movement 作者 Kimberle Crenshaw
White Fragility: Why It's So Hard for White People to Talk About Racism 作者 Robin DiAngelo
2. CRT 批判性種族理論的重要主張之一,是美國由白種人霸權主宰,所有白種人都是種族主義者,並且受益於種族主義。(from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302256)
3. Coleman Hughes
有關種族和種族主義問題的輿論專欄作家, 有youtube & podcast
https://colemanhughes.org/
The music "A Silly Vocal Tune", is a derivative and licensed under CC BY by blimp66, freesound.org
@同步更新至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 ...
@節目建議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https://lihi1.cc/H9Zqo
@快來選你喜歡的主題 or.匿名留言 https://lihi1.cc/tZCUD
@活動: 一日之星|讀書會群組|報名當來賓|播客串門子 https://lihi1.cc/tZCUD
合作交流: ezmanagergo@gmail.com
::從Youtube轉換MP3 https://www.y2mate.com/zh-tw9/youtube-mp3 -
有毒關係職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03 19:57:49本集主題:「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洪培芸 心理師
內容簡介:
你所不知,但卻時時痛苦。
一種在華人文化裡,扼殺關係的最大劊子手──人際剝削。
領先全球,由洪培芸心理師首度提出,在華人文化中,總是以不公平,甚至是殘忍方式壓榨對方、扼殺彼此關係的「人際剝削」。
到底是從哪一個時間點或環節開始改變的呢?
對方的得寸進尺,以及無理不饒人。
婆媳:「你究竟是有沒有打算要生啊?」媳婦不斷接到婆婆的「催生」電話。
職場:「這次外派,還是你去好了。」單身的她,永遠是老闆外派的第一人選。
婚姻:「我老公三年不工作,全家都靠我養,我好累……」
情侶:「我們在一起一年多了,但他從不對外公開我們的關係……」
在強調以和為貴、為大局著想、鼓勵大家當好人,彼此界限不明的華人社會裡,我們很難拒絕被人際剝削,甚至我們更常──
自我安慰:「他都是為我好。」
自我麻痺:「我再忍一下,他就不會再氣了。」
自我催眠:「我是因為在乎對方感受。」
自我歸咎:「是我不夠乖(孝順),爸媽才會這樣對我。」
但,這些只會豢養出關係裡的怪物,讓彼此的關係更走向凌遲與傾斜。
曾經是妻子、媳婦角色,如今卸下的洪心理師,她能理解一般人面對人際剝削的難處,但她更想表達,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處理「人際剝削」的困境。
首先,請正視你心裡的不舒服。其次,你的犧牲與隱忍,只會讓對方軟土深掘,所以學習說不,以及立下界限,才是長遠地對關係好。
最後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傷,這些傷一寸寸地斲傷自我,但現在長大了的你,除了為傷口上藥,你還可以一片片地將自我尋覓回來。而在這過程裡,你會疼痛、受挫,但你也會看見越來越茁壯的自己,以及越來越喜歡,且能接納的「不完美」的自己。如此,你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
培芸心理師:「在我人生最低潮的那一年,跟多數人一樣,有過不想活的念頭,我在心中死過無數回。
受重傷後的每個瞬間,我都有機會變成一條毒蛇,去反擊這些在關係裡剝削我、傷害我的人。可是我沒有,即使很痛,即使很難過。
不是因為我修養甚好,更不是因為我神經大條。而是因為我深切知道,剝削別人不會有更好的結果。
剝削別人,可以轉移心中的痛楚,圖得一時痛快,可是長遠下來,只是把「受害者」這個角色演得稱職又熟練,然後把悲劇活成了我的這一生。」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現任養心心理治療所心理師、新北衛生所駐點心理師、桃園特殊教育團隊特約心理師、台灣菲斯特─心職場系列講師。
曾應邀到News98電台、台北愛樂電台及環宇廣播電台分享。目前在《今周刊》、《大人學》擔任專欄作家。文章持續受到《商業周刊》、《Cheers快樂工作人》、《業務講堂》……等媒體轉載,也是大專院校常邀請的心理學專家。如果你聽說有個人不是在西班牙,就是在前往西班牙的途中,那人就是老蝦我。
有毒關係職場 在 哈佛商業評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BR管理金句
【面對有毒上司,翻轉局勢的決定權在你手上!】
►完整文章:https://hbrtw.cc/QEXgd
若在職場上遇到惡劣的主管或是不公的現象,大多數人通常會選擇對抗或是逃避兩種應對方式;但研究指出第三種方法:受到上司欺壓的對象可以翻轉情況,在上司讓他不好過的時候,扭轉權力平衡狀態,朝向有利自己的方向發展。
扭轉情勢的基礎,在於瞭解組織內部的權力結構,是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權力的核心來自於依賴,當一個人愈依賴他人來達成目標,他在雙方關係中的力量愈弱。部屬可以藉由降低對主管的依賴,或是提高主管對他們的依賴,策略性地影響上司,讓主管不再欺壓,甚至讓對方願意主動修補緊張關係!
有毒關係職場 在 小花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弟弟要調派到其他縣市了。
中秋節連假,弟弟回家他來告訴大家這件事情,我們樂見其成,但弟弟微微悶悶的感覺。
他覺得自己被討厭、被針對,因為他之前直言不諱、因為他出手相助其他同事,所以大小主管都不喜歡他。在這個時機點,以調動職位為理由,實際上是要清除他這個眼中釘。
我聽完後,緩緩跟弟弟說:
「有時候離開,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有些環境有毒,或逐漸讓你覺得自己能力很差,用環境、言語以及評論的倒反、歪曲,讓你慢慢中毒。幸運的話,在離開前變發現中毒,進而先走為快。不幸一點的,到了被迫離開才發現自己中毒,還病入膏肓,花了好多錢也不一定治得好。
至於那些飲鴆止渴的人,各有各的理由,就暫時不討論了。至少沒有想跟著一起喝下毒藥。
出社會後,每天在職場,以及前往、離開職場的時間上,佔去了每天的1/2。在職場不開心,等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開心,或者是讓自己保持距離。因此,在職場工作環境有問題的情況下,學習自保其實相當重要。
網路上隨便都可以看到,那些教你如何成為向上管理達人,或者是「這些事做了就NG」等等的文章,每個都好像說到了些什麼,又改變不了什麼。
實際上,一個職場如果在有問題的狀況下,還能持續經營,要嘛是公司體質良好還不至於出事、要嘛是公司縱容大家共同忍受,前者我會勸你繼續留下再求機會,後者不得已自求多福,但如果有能力,還是累積自己先跑為快。
我常常跟大家聊到職場的經驗,有些人被迫背黑鍋、有些人被當成別人的考績紅利生產機,還有些人被職場霸凌。當然也有如魚得水、歲月靜好甚至蓬勃發展的人。
直接拿來比較有點不公允,但有一點共同的特點,就是態度。
在職場上比較不會發生問題的人,相對其實態度都是不算敬業的。不是說怠忽職守,而是10分努力工作上分到的絕對少於一半。
剩下的一半要幹嘛?
真的拿去經營生活就陷入危機了。
剩下的一半,這些人會用在與同事打好關係、與人交好以及審時度勢。與同事打好關係不是只有講八卦,而是跟大家建立健康的互相往來,幫自己留著一條退路,以及隨時可能可以提供幫忙的夥伴。與人交好不是拍馬屁、狗腿,或是請客,而是想要生氣的時候,告訴自己這只是個工作、別人推工作時以文字訊息往來告知自己真的沒有多的時間並且只要花0.1分的力去做(如果真的完全不甘你的事情電話)、覺得別人能力不足時可以不說教反而當作這是一個喘息的時間等等,讓自己看起來不會高高在上,也不會被人當作笨蛋。
而審時度勢更是重要。
透過與同事打好關係以及與人交好可以至少更新到公司重要動向,透過有些空閒時間觀察公司的派系運作是為了幫自己隨時做好改變/撤退的準備。
一個工作不好,可以換,但每次換都必須有價值。而每次與人結束一段關係,都儘量好聲好氣,真的聽到閒言碎語也沒關係,反正只要無愧於心,終究那些想講你壞話的人,會被自己的壞話反噬的。
我跟弟弟說,調職到其他縣市,就重新分配時間以及精力吧。過去那些有毒的東西,就排掉,產生的抗體,好好利用,不要再中一樣的毒了。
有毒關係職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_#後青春修煉手冊
_勇敢與有毒的人際關係斷捨離
.
不論是主動被動,線上或現實,我們每天都在學著融入群體生活。面對職場的溝通與互動、來來去去的朋友圈,以及網路社群增增減減的 Follower,你有為此感到焦慮嗎?該怎麼拿捏聚會交際與獨處修復的時間分配?
.
我與絕不斷捨離的好友莊鵑瑛 - 小球,在她的 podcast 節目「後青春修煉手冊」,一起聊聊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後青春期的交友觀,如何重質不重量,拒絕那些降低你人生品質、有毒的人際關係。
.
🔊 線上收聽:https://apple.co/3k4jNyJ
.
🔥 追蹤《#威年催眠秀》IG:https://bit.ly/3uLut7A
.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
博客來:https://bit.ly/3lg1WCk
誠 品:https://bit.ly/3g0yGyD
金石堂:https://bit.ly/3fF1gqj
MOMO:https://bit.ly/34Bea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