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有效數字舉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有效數字舉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有效數字舉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有效數字舉例產品中有1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網崩閒聊 賊粒進入了愛探索身體🐤的年紀後,我常常耳提面命的告訴孩子們,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只有自己可以碰,除了洗澡以外爸爸媽媽也不能碰、如果受傷的話醫生可以碰。 不知道是不是我嘮叨了太多次,或是講的時候態度太慎重,最近出現了一些讓我有點傻眼的反應。 譬如說泡澡時,賊粒一下說「bigger! 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還可以再做幾下?!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

有效數字舉例 在 王昱翔®不小王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6:55:15

看不見的手在改變生活-外賣騎手處境觀察 . 太多的科幻電影、小說灌輸著我們,要害怕科技超越人性,像是 #人類大未來 的作者 #哈拉瑞 說過,未來會是數據算法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關於人類的特徵以及生存的力量,或許真的就剩下愛與團結。 . 前陣子讀外賣平台的分析,還真的感受到了愛與團結越來越遠去。 . ...

有效數字舉例 在 蔡奇儒 | MedEx 醫適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2:43:41

降級後回歸訓練該如何練才不會受傷? 🔥 實用收藏 🔥 💫來看看美國肌力體能協會(NSCA)指引怎麼說 雖然還沒完全解封,但是健身房已經陸續重新開放,讓許多人迫不急待回歸到健身房進行訓練,有些人甚至開玩笑宣稱要跟「報復性旅遊」一樣,去健身房「報復性訓練」。 在回歸訓練時造成更高的訓練風險的主因...

有效數字舉例 在 Jimmy 丨高效學習丨自我成長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11:05

如何設定更有效率的學習目標? ⁡ 說到目標管理、目標設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 最常見的就是每年的12/31設定一個龐大的目標,結過1年過去了甚麼都沒達成 ⁡ 隔年再拿張白紙設定新目標,重複去年相同的事,到最後都只是徒勞無功。 ⁡ 為什麼會這樣? ⁡ 在設定目標前,你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目標? ...

  • 有效數字舉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7:06:14
    有 2,759 人按讚

    #網崩閒聊
    賊粒進入了愛探索身體🐤的年紀後,我常常耳提面命的告訴孩子們,哪些地方是隱私部位,只有自己可以碰,除了洗澡以外爸爸媽媽也不能碰、如果受傷的話醫生可以碰。

    不知道是不是我嘮叨了太多次,或是講的時候態度太慎重,最近出現了一些讓我有點傻眼的反應。

    譬如說泡澡時,賊粒一下說「bigger! 它bigger了!」、一下說「taller~~」、一下說「floating~(浮起來了)」
    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後,
    會轉頭跟米米說:「這我的privacy(隱私) ,你不能摸喔!」

    米米平時也會平白無故的,把上衣掀起來,然後用手遮住胸口,對我說:「Don’t touch my privacy .」(這是我在模擬各情境時教她的)

    他們要遮住、不讓人觸碰的概念是對的,
    可是他們會先露出來,告訴你這是他的隱私部位,然後再遮住和告訴別人不能碰。🤦‍♀️

    不知道是不是我不經意流露的緊張強化了他們的行為,或是哪個地方漏了什麼?
    也有可能等他們再長大就更理解了,
    好煩喔,當媽媽真的很多擔心的事。
    如果大家有很有效的教導小孩身體界線的方式,歡迎分享噢!

    /
    我問朋友:「你知道大A嗎?」
    友:「知道阿,那個變性人。」
    我:「那是小A辣。」
    辣不是啦的音譯,人家不是小A,是小A辣。

    我跟大A說,【大A】跟【小A辣】,1A0B,她聽得滿頭問號,
    我以為學生時代大家都會玩 #幾A幾B猜數字 !難道這個可以打發上課時間的小遊戲也有城鄉或世代差距嗎!

    幾A幾B猜數字,就是一人出題、一人解答,有四位數,A表示數字對,位置也對,B表示數字對,但位置不對。
    很適合老師在上面講課時傳紙條偷玩,還可以訓練邏輯。
    譬如說:
    題目為【4321】
    猜【1234】的話就0A4B,猜【5678】就是0A0B,猜【4356】就是2A0B,猜【2341】就是2A2B,要猜到4A為止。

    文字上也同理:
    【左岸咖啡】講成【左營咖啡】就是3A0B,
    【哈姆太郎】講成【哈姆立克】就是2A0B,
    【三媽臭臭鍋】講成【三鍋臭臭媽】就是3A2B
    (以上舉例來自國插)

    /
    #BunnyTickles沙發&樂高LEGO收納盒團中通知
    我最近由於工作越來越多,時不時會反思自己媽媽的身份,
    我仍然是24小時陪著小孩,但「有效陪伴」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的,很多時候是邊陪邊做家事、邊陪邊工作這樣。
    心裡有點愧疚,但認真想一下,又覺得我對於陪伴他們、和保持自我的平衡上,已經盡力了。
    我很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對我來說只有努力減少自我剝奪感,才有辦法成為快樂的母親。

    這幾個月來 #BunnyTickles沙發 真的有改變我的生活型態,
    我陪小孩的時間,是以前的兩倍以上,
    為什麼呢? #因為沙發坐起來很舒服

    我放了三張在遊戲室,
    因為比我平常坐的椅子還舒服,所以我這個少年得痔的有痔婦女,
    自然會去那邊坐著,平常待在那邊的時間就變多了,
    我就算是坐在那邊用手機工作,都多了很多跟小孩互動的時光,譬如說一直假吃米米送來的食物、出一張嘴點菜等等。

    能增加很多陪伴小孩的時間,算是BunnyTickles沙發給我的驚喜收穫🤍

    👉BunnyTickles沙發&樂高LEGO收納盒>https://gbf.tw/zukcf

  • 有效數字舉例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3 21:45:33
    有 783 人按讚

    最近收到一個挺實用的邀約,
    就是羅比開始上OiKID線上英語課程。

    關於英文學習這件事,
    羅比算是開始得晚的,
    (當初是為了要去考私立小學才開始學,後來只有備取)
    因為沒有特別的時程目標,
    我保持開放的心情,
    覺得各種方式都可以試試看。

    尤其是羅比這個發音不標準的小老頭,
    老是說著我喜歡的水果是邱巴蕊(Strawberry),
    還有他會走進房間說媽媽,灑派!(Surprise!)

    我便抱著觀察小動物的心情開始了這個課程,
    先將前幾堂的記錄如下:

    1.
    第一堂課:
    是英文程度測試的課程,
    羅比又是用it’s a XXX句型打天下。
    (it’s a yellow, it’s a brother……)

    老師用很輕鬆的方式檢查了羅比的程度--
    真的很像醫生那樣檢查,
    每一頁都是一個項目,像是數字,顏色,Phonics,
    看他理解多少。

    羅比對於基本的數字跟顏色,
    形狀還有一些水果食物人物的單字沒有問題,
    走到拼音這部份則是呆若木雞完全念不出來。

    還有我之前沒發現,
    bdpqg這幾個小寫字,
    羅比好像色盲一樣根本就亂猜一通,
    被老師發現了。

    羅比跟我一樣,是左撇子,
    我在這個年紀時也是左右都不分,
    寫字也像鏡射那樣顛倒過來,
    所以我並不太在意。

    課程結束後,
    羅比說:
    Anna老師很漂亮,要跟她結婚。

    2.
    第二堂課的主題是:
    What can you do?

    老師問,Can you climb a tree?
    金牛座羅比用中文回答:
    No no,no,no,no, 太危險了。

    老師又再問:
    Can you climb a ladder in the park?
    羅比還是一臉很怕的樣子,
    他搖搖手,敬謝不敏的表情。

    師生陷入無話可說的三秒鐘。

    下課後,我笑著跟羅比說:
    這堂課是what can you do?
    結果你什麼都不能do,

    羅比堅持地表示:
    只有monkey才能爬高高。

    #建議OiKID把這堂課的教材改成what_can_monkey_do

    3.
    當然,羅比只是一個幼兒,
    也是有上課不順利的時候。

    一次是我約了太晚的時間,
    羅比在課程後半段一度眼神迷濛,
    但老師人很好,
    一直說stay with me, Robbie,stay with me!

    (我彷彿看到鐵達尼號的漂在海面上的傑克與蘿絲)

    不只這樣,
    老師還拿出迷宮這類的益智遊戲,
    順利地把羅比弄醒了。

    另一次,
    是從阿嬤家回來的路上,
    羅比在車上睡著了,
    我硬是把他叫起來上課,
    這次他在鏡頭前的前三分鐘都是掛著眼淚,
    課程是Happy Birthday,
    有一個小男孩帶著歡樂的生日帽子坐在蛋糕前面,
    跟旁邊鏡頭裡憂愁的羅比形成強烈對比。

    溫柔的老師只好不停跟他談禮物的事情,
    Robbie,你喜歡什麼禮物?
    Robbie,你記得生日的時候有多少人送你禮物?

    羅比很快答出:Eleven!

    我以為他是亂講的,
    但事後他有仔細算給我聽,
    家人有幾個,
    還有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有送過,
    真的是收到eleven presents.

    羅比還說:
    爸爸都說是跟你一起送一個,
    其實我知道他根本沒有買禮物!

    #總裁算得好清楚

    4.
    或許每個孩子都有所不同,
    但經過幾次上課,
    我逐漸抓到線上課程順利進行的訣竅,
    其中一個是只要老師猛送羅比星星就好。

    金牛座是這樣的,
    他覺得收集星星是跟老師人與人的連結,
    這件事有效引發了他回答題目的動機,
    就算是羅比心情不好的時候,
    得到星星的那一秒,
    他也會立刻露出笑容。

    總而言之實事求是的金牛座孩子,
    即使心情低落也是不忘集星星,
    課後還要細數自己累積的星星。

    5.
    我在想,等到上了足夠的課程,
    再來個慎重的before/after影片跟大家分享,
    目前上了五堂課,初步心得如下:

    1)我覺得幼兒英語的學習重點,
    是願意開口,開心對話的感覺,
    一對一25分鐘的課程設計比較剛好,
    一問一答也說了蠻多英文,
    再多的時間其實會坐不住。

    2)之前我有上過其他家線上課程,
    那家是以個別老師為主,
    老師有自己的課程設計,
    能跟到好老師就沒問題,
    若是想要長期上課,
    我建議還是選有統一教材與評量系統的,
    才能一直上下去。

    像是OiKID,
    教材設計是以美國課綱,
    針對3-15歲的孩子的一貫性課程,
    這樣的好處是就算不同老師也能銜接學習。

    3)因為疫情關係,
    我們也有上過線下補習班轉線上的課,
    我個人真的不推薦幼童這種團體課,
    一班有十幾個人,
    一個小時下來,
    羅比只回答了三題,
    專心三分鐘而已。

    我也會擔心,
    如果未來實體上課,
    老師都要戴著口罩,
    看不到老師嘴型,
    語言學習會不會受到影響。

    4)以線上課程來說,
    課程有錄影機制是加分,
    可以反覆回放來當作複習,
    尤其是如果小孩有點自戀,
    他會很喜歡看自己到錄影畫面!
    (媽媽回頭來看也覺得小孩一直在長大喔)

    6.
    關於OiKID,我也把一些觀察分享出來:

    1) OiKID將英語學習分成8個等級的課程,
    採用美國小學課綱,皆有升級考試,
    舉例來說Level 1有68堂課,
    Level 7有150堂,
    平均下來一個等級約100堂課。

    2)關於訂課,
    OiKID是開放每周一中午選下週的課,
    有種回到大學搶熱門通識課的感覺,
    蠻刺激的,
    我們的Anna老師也是很熱門,
    建議大家手上有幾個老師可以做選擇。

    3)每次的課程都會有個主題,
    像是what can you do,
    重點是學一些動詞,
    我目前讓羅比一週上一堂,
    其他時間就每天看看十分鐘的回放,
    分幾次去複習,
    大約一年半至兩年可以上完一個等級,
    覺得這樣安排蠻剛好。

    4)這個線上課程,
    每次都有上課前五分鐘的預習課程,
    預習課程是一個叫做Peter老師預錄的。
    關於這個,
    羅比淡淡說:
    應該叫爸爸來看一下,
    這個Peter英文就很好。

    後記:
    上完第二堂課時,
    羅比問我:
    為什麼老師一直說Robbie~你有膽!!

    我回放課程的錄影,
    其實老師說的是Robbie, well done!!

    PS.
    謝謝OiKID提供課程給我們體驗,
    羅比目前持續上課中。

    想看OiKID的圖文部落格或是跟Anna老師結婚的看這邊:https://bit.ly/3mcq9xr

    家中有小朋友想要體驗課程的這邊請:
    https://bit.ly/oikidyehyang

  • 有效數字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07:50:31
    有 157 人按讚

    好書推薦《#造局者》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framer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造局者》這本書的作者是三位學者共筆,他們都是在 AI 和 大數據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分別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德菲爾利科德(Francis de Véricourt)。

    他們發現在 AI 崛起和世局動盪的現在,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從人類如何做出好的決策出發,談到建立思考框架的重要性,也提供我們三種最重要的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在書本中段,則說明了遇到瓶頸的時候,如何重啟另一個思考框架。在後半段則說明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以及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如同這本書的介紹影片裡談到的:生活中一切都需要抉擇,而做出更好抉擇的秘訣,就在於思考框架。駕馭這種思考方式可以讓你更瞭解世界、改善工作表現和人際關係、促進社會進步。這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勝過機器和 AI 的因素。成為「造局者」正是未來人才必不可缺的關鍵技能。
    .
    【什麼是造局者?】
    以標準的定義來說,「造局者」(Framer)指的就是起草美國憲法的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聯邦政府的框架。因為美國憲法就像是一個思考框架,用來定義和界定聯邦政府的職權及程序。而在這本書中,造局者指的就是那些「懂得建立和運用思考框架的能手」。

    這本書要講的重點之一,就是無論人們的地位高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造局者:「能夠發揮和建立思考框架,或是重啟思考框架的能力,讓自己的生活乃至於整個世界有所不同。」作者也不斷強調建立思考框架所需要的技巧,可以靠著訓練與經驗不斷進步。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操作指南。
    .
    【什麼是思考框架?】
    在1970年代,「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概念開始流行,人類的推理並非以邏輯形式在運作,反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人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我們對於世界萬物的思考方式,會受到你「相信」這個世界如何運作而影響。因此,面對同樣一件事情,用不同心智模型在思考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

    而在這本書中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就是我們選擇和應用的心智模型,這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決定我們如何行動。面對一個新的情境,我們也可以用思考框架去歸納和歸類,並且想出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應用到這個全新的情境裡面。

    舉例來說,當我們要畫地圖的時候,經常會採取「笛卡爾直角坐標」的思考框架,這上面有X軸和Y軸的維度可以幫我們用2D的觀念畫出相對的距離和位置。可是當你要在台北市搭捷運從A地到B地的時候,反而採用「捷運地圖」的思考框架比較有效,雖然捷運地圖的站點之間,距離和位置都不是真實的呈現,可是卻能幫助乘客直覺地理解:下一站要去哪裡。這時的重點就不是距離和位置,而是清楚地辨認出目的地的站點該搭乘哪一條線。

    所以當我們問:「哪一種地圖最好?」這個問題本身並沒有意義,而是會因為使用的情境和目的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答案。所以,也沒有什麼叫做最正確的思考框架,都是要看情況和目的而定。讓自己成為建立思考框架的能手——也就是造局者,就能懂得如何選擇並且應用思考框架,這會是各種決定與行動的基礎。
    .
    【思考框架的轉變】
    在聊主動建立思考框架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個被動轉換思考框架的真實故事,這是書中提到一段關於朗讀到默讀的閱讀框架轉變。在西元11世紀之前,歐洲大部分都是在教堂才會有閱讀的行為,而且都是以「集體朗誦」的方式在進行,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家參與一個讚頌神的集體活動。但是到了11世紀之後,開始出現另外一種閱讀的框架,也就是「默讀」。

    默讀讓閱讀這件事情不再是集體的體驗,而是一種個人的經歷。每個讀者都可以控制自己要讀快一點或慢一點,你也可以重複閱讀某一些篇章,自己可以慢慢思考書裡面的內容,產生新的點子,促進獨立思考。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了人們從朗讀的閱讀框架,轉移到默讀的閱讀框架呢?

    在早期的書籍和文章裡面,常常沒有標點符號,字跟字之間也沒有空格,就像是一連串的字母之間不斷地延續。這種情況下光是要閱讀就非常困難了,想要默讀更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個時候集體朗讀就有它的功能,因為在一群人裡面,總會有人過去曾經讀過這篇本文,還記得某些字跟段落該怎麼念,就可以帶領大家一起朗讀下去。

    在後來才出現了一項創新,書籍的字裡行間,開始有了「空格」和簡單的「標點符號」,這個時候就不再需要有人帶領,許多讀者可以自己進行斷句,獨自閱讀一本書了。於是,在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切換到另外一種閱讀框架。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因為這一整個新世代的讀者都可以自行默讀,有助於人們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而激發出更多元的思考框架。
    .
    【建立思考框架的三個方式】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有三個:想清楚因果關係,想像出平行現實,運用物理學定律制定適合的限制條件。這三個特色正是應用思考框架的時候最重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思考框架本身並不是解決方案,而且是尋找解決方案的工具。以下分別介紹這三個方式:
    .
    1.#因果關係
    人類運用因果思維來看待這個世界,可以更容易理解世界,也有助於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可以說人類是天生「因果推理」的機器。相較起來,AI 科技就無法擁有自己的因果思維,而是需要人類幫忙設定。舉經典的 Dota 電腦遊戲來說,這是一個兩隊人馬 5 vs. 5 互相廝殺,力求破壞對方大本營的遊戲。

    科學家找來遊戲高手擔任 AI 策略的開發人員,設計了一些獎勵因素,讓 AI 跟自己進行的數百萬次的對戰,反覆嘗試錯誤,找出最好的操作手法。但是當 AI 跟人類正式交鋒的時候,人類還是取得了上風,尤其在團隊合作上面 AI 顯得像一團散沙。

    後來,開發人員發現說,一般玩家會分成三個階段來安排戰鬥,所以開發人員就依照這樣的順序安排程式,在不同的階段給予不同的策略,調整獎勵的優先次序。然後開發人員就發現說一開始機器人通常只會照顧自己,所以還得幫他們建立「團隊合作」精神的框架。他們建立起了一些跨越個人遊戲角色的「超參數」,調整成一隻要達成共同獎勵的團隊。經過這一些修改之後,AI 反過來把人類打得落花流水。

    值得注意的是,電腦不是自己學會這些事情的,而是因為人類先輸入了一些「因果框架」的獎勵因素,才可以讓這些運算發揮它的功效。同樣的現象發生在其他像是圍棋和西洋棋遊戲的對決,真正的突破並不在於機器高速的數字運算,而在於人類調整了 AI 對於因果關係(獎勵)的思考框架。
    .
    2.#平行現實
    書中的說法是「反事實思考」,但我認為有點難懂,用「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比較好理解。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跳脫當下對世界的認知,想像出一個全新的情境,問自己:「如果……會怎樣?」就像是小孩子在玩扮家家酒,或者是科學家透過抽象理論設計出全新的實驗。透過想像出一個平行現實,我們可以將因果關係轉換成實際行動,測試看看可能有什麼影響,帶來什麼後果。

    心理學家高普尼克(Gopnik)認為這種能力其實在人類孩童時期就已經具備了,他還把嬰兒稱為「搖籃裡的科學家」,她設計過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名叫「贊多測試」的假裝遊戲(贊多指的是顏色鮮豔、形狀可愛的物體)。

    實驗的第一階段,高普尼克和孩童待在同一個房間,孩童會學到一個因果關係:把贊多放到一個機器上面,機器就會播放生日快樂歌,幫一隻猴子玩偶慶生。然後,在實驗的第二階段,會有實驗人員走進來把機器和贊多拿走,高普尼克和孩童一起露出失望的表情。

    這時候高普尼克會拿出一個「盒子」、兩個不同顏色的「積木」,並對孩童說:「我們假裝這個盒子是機器,這塊積木是贊多,另一塊積木不是贊多。」接著她鼓勵孩童繼續幫猴子玩偶慶生。此時,孩童挑選了正確的積木,放到盒子上。即使她把兩塊積木的定義互相對調,孩童都能夠選到正確的積木。

    這個假裝遊戲的實驗,證實了人類自幼就擁有了反事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可以想像出另一個平行現實。高普尼克發現,更會玩假裝遊戲的孩子,就能對平行現實做出更好的推論。她說:「嬰兒和幼兒就像人類社會的研發部門,至於成人這是那些單調無聊的製造與行銷部門。」許多人在成年之後,反而容易落入單一現實的思考方式,而忘記了我們天生就有想像平行現實的能力。
    .
    3.#限制條件
    作者提到,所謂的建立思考框架,並不是任由想像力無邊無際地飛翔,也不是像斷了線的氣球到處亂飄,而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條件限制」,有助於約束我們的想像力,讓平行現實的想像維持在可以執行的程度,這才能讓思考光架真正發揮效用。

    書中舉了一個很像電影裡才會發生的真實故事「恩德培行動」,這是一個以色列精銳部隊在恩德培機場的行動中,從恐怖分子手裡救出人質的戰鬥情節。1976年,恐怖分子綁架了飛機上106名人質,關押在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航廈中。當時烏干達獨裁者跟以色列當局並不友好,出動軍隊肯定不是好的選項。另一個方案是讓突擊隊員假裝成獲釋的巴基斯坦犯人,但太容易被看穿了。還有人提議讓突擊隊員降落在機場旁的湖裡,但是湖裡有許多鱷魚,而且任務結束之後這麼多人該怎麼全身而退?

    評估了各種可能選項後,在種種條件限制之下,以色列想出了一個奇招:讓突擊隊搭乘運輸機在夜間降落到機場,搭乘機場內常見的車輛前往航廈,消滅恐怖份子、救出人質之後搭乘運輸機直接回國。他們在空軍基地搭建了航廈的等比例模型,透過少數獲釋的人質口中知道人質的大約位置,並且一次又一次地排練所有行動,講究到每一秒、每一步該怎麼進行。

    在一個沒有烏雲的午夜,29位突擊隊員搭乘運輸機降落機場,他們身穿烏干達軍隊的服裝開著機場車輛前往航廈。突擊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擊航廈,只花了十分鐘就解決所有的恐怖分子,然後就帶著人質直接搭乘運輸機返回以色列。整場行動中只有三位人質喪生,而且連烏干達政府都還來不及反應。這個故事從天馬行空的平行現實裡,限縮了各種條件,找出了最可行的方案,最後成功執行了這次任務。
    .
    【重啟另一種思考框架】
    當你想要解決一個全新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還沒有人曾經解決過的問題,你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先透過兩個步驟來思考:(1) 先從自己腦袋裡的框架庫找找看,有沒有其他適用和類似的框架、(2) 檢查其他不同領域的框架庫,看看有沒有能夠直接借用,小幅度調整就可以使用的框架。

    如果這兩個步驟都找不到適合的框架庫,那麼才嘗試最困難、也是最後的殺手鐧:「發明新的思考框架」。作者提醒道:「切換到不同的思考框架,能讓你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但這也有風險。」一旦你重新找到一個新的思考框架,帶來的報酬可以是相當可觀的。

    書中有一個重啟框架的例子很值得我們參考,美國紐澤西南邊的小城市康登市為了改善當地的犯罪率,直接解散整個警察隊伍並且重整執勤策略。當時城市的治安非常糟糕,市容也很破舊,到處都會發生大小程度不同的犯罪。這還不是最慘的,警方栽贓、造假、暴力執法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民眾除了害怕黑道,也非常害怕警察。

    當地首長找來社區領袖和居民共同商討,最後決定放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貼膏藥方式,採取全新的執法策略。解散警隊之後,他們精挑細選和新聘任的警察,改變了巡邏的方式。他們逐家登門拜訪、自我介紹、談談可以幫忙居民什麼。警察在街頭舉辦派對,和民眾聚餐,和小孩打籃球。

    過去的思考框架是「警方將人民視為罪犯」,但是新的思考框架則是「警民一家親」的社區群體,警察從原本打擊犯罪的戰士,搖身一變成了社區當中親切的守護者。最後,康登市的犯罪率下少了一半,謀殺率少了六成,警方過度使用武力的案件少了九成五。重啟思考框架的方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
    【創造多元性的四種策略】
    作者指出,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想要擁有多元性就代表要接觸大量的想法和觀點,其實那是抓錯了重點。多元性的優勢不是來自於數量,而是來自於差異。找出七百個類似的想法,不如找出七個不同的想法來得有價值。如果一個工具箱可以有七種不同的工具,絕對會比擁有七百把錘子的工具箱更加實用。

    如果我們想要擁有多元的思考框架,就是要刻意的去營造,以及一起維護,這並不是一次的成功就可以高枕無憂。如同貝佐斯在《創造與漫想》書中提到的:「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人類本能的從眾傾向,以及社會自然而然的同質化趨勢,都需要我們自己刻意地、有意識地選擇,才能夠擺脫與眾趨同的自然發展,擁抱更加多元化的觀點和想法。

    如果你想為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環境創造出多元性的樣貌,可以採取以下四種策略:擁抱變化,運用教育,鼓勵遷徙,容許摩擦。
    .
    1.#擁抱變化
    如果一個思考框架一直以來都行不通,最好的做法就是擁抱改變,試試看別種思考框架。書中舉例同性戀婚姻的推動者,把美國從1995年支持同婚的人從25%提高到2020年將近70%。以前的同志運動一直把婚姻當成是核心議題,也一直把爭取這種「法律權利」當作是重點。但是進展並不顯著。

    當時那種法律思考的框架,講究的是「法律權利」,但就是沒有效果。那種框架太缺乏想像力、太唯物主義,沒有說服力。到了2000年,他們研究很多民意調查還有焦點團體的意見,想弄清楚大家到底還有什麼疑慮。他們去思考說要怎麼樣用大眾的思考模式來談。最後他們選定了一個價值觀的思考框架,鎖定大部分的人結婚的原因:「愛、奉獻、家庭」。

    他們把同性戀婚姻不再當成一種自由或者是權利,而是對於愛的表達與承諾。他們漸漸的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框架,而且都同樣正當。到了2011年,第一次出現的黃金交叉,支持的人數正式超過了反對的人數。根據調查,只有14%的人會說這是一種「自由」,而有32%的人會說這是一種「愛」,是一種人類的情感。最後在2015年聯邦最高法院正式裁定的用憲法來保障同性伴侶的結婚權利。這並不是強迫民眾接受某種特定的思考框架,而是讓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夠共存。
    .
    2.#運用教育
    要建立起多元的思考框架,從教育著手是非常有效的模式。美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研究,就是去看美國的白人父母和黑人父母怎麼跟孩子談論種族。發自內心一片好意的白人父母,通常不會去刻意談到種族議題,因為他們相信「種族色盲」這種做法比較能夠讓孩子避免成為種族主義者。

    另一方面,黑人父母卻常常和孩子討論種族議題,在他們看來,這種種族色盲的做法就是在故意忽視各種明顯的歧視現象。例如逛超市的黑人被懷疑是小偷,開著車子卻無緣無故被警察攔下來,黑人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強調看到「種族的各種顏色」在日常生活的各種影響。

    最後,這些社會學家發現,種族色盲的框架正好是種族歧視的主要來源,白人父母雖然出自於好意不想強調種族之間的差異,但也在無意之間,否認了有色人種遭受到歧視的真實狀況。這種教育方式忽略了差異,抹去了多元性。要培養多元的思考,就必須認識到差異的存在,承認仍然存在的落差。
    .
    3.#鼓勵遷徙
    如果我們能夠鼓勵遷徙及流動,人們會把自己的文化和思考方式帶到別的地方,促進融合和變化。曾經有學者研究各個區域和城市的經濟成敗因素,發現了這些地區成功背後的原因有三個主要的因素:「科技、人才、寬容」。作者認為,「寬容」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項,那些現在最開放的地方,經濟表現就最好。因為這些地方有更大的思考地圖,會讓人能夠放手冒險,這也是思考框架多元化所造成的經濟紅利。

    像是美國被譽為一個民族「熔爐」,但是最近比較像一個「燉湯」,也就是讓裡面的好料都還維持各自的形狀。像是韓國人會住在洛杉磯的韓國城,華人會住在舊金山的唐人街,拉丁美洲的族群住在德州南方,古巴人住在佛羅里達州,巴西人就住在波士頓。雖然這種文化融合的速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快速,但是不同的文化激盪之下,也為美國社會注入了很多元的觀點和看法。
    .
    4.#容許摩擦
    把社會上的摩擦,看成是這個社會的優勢、而非缺點。作者說到:「如果在社會裡面維持思考框架的多元化,確實會讓人們彼此之間感覺到不安很衝突,就是因為大家要看到彼此的不同,而且還要可以彼此互動。但畢竟,大家觀點不同、意見相對,本來就是正常生活該有的模樣。」

    哈佛法律學院的昂格(Unger)教授認為,如果要讓政治進一步的去中心化,就必須要用一些反事實的模型來做思考。他說:「當社會很果斷地沿著一條路前進的時候,應該要多方下注,以避免損失,也就是要允許在特定的地點或部門,跳脫一般的解決方案,實驗看看不同的國家走向會怎樣。」

    昂格鼓勵讓社會充滿摩擦,也鼓勵教育上面要用辯證式的討論方式,不要讓社會被束縛在單一的版本,而是可以嘗試其他的社會組織方式。運用和擁抱多元的思考框架,才能擁有多樣化的各種策略,再從中選取適合的方案。
    .
    【對思考框架保持警覺】
    這本書告訴我們,幾乎沒有錯誤的思考框架,只有不適合某種情況的思考框架。而且各種框架應該要有共同存在的權利。但是作者們提醒我們要保持一個警覺,他們說:「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種慷慨的態度要有一個前提,也就是說:『唯一』的一種錯誤的思考框架,就是拒絕其他的思考框架。」

    要讓框架多元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各種框架可以彼此競爭、互補、對抗、共存。然而,如果有某一套思考框架的目的在於完全抹煞其他框架的存在,這就是不可被接受的。所以作者們才說:「如果你聽到有任何人或團體,說只有自己的思考框架放諸四海皆準,只有自己說的是真理的時候,千萬別相信。」
    .
    【後記:拓展想像的邊界】
    如果說另一本我很喜歡的《超級思維》那本書是心智模型的「百科全書」,那麼《造局者》就像是心智模型的「使用指南」。書中有清楚的概念和步驟,讓我們了解為什麼要學習更多的心智模型,以及該怎麼樣活用各種心智模型,並且在必要的時刻推翻自己的假設,重新啟動一個新的心智模型。

    這本書是今年我讀過的書裡面感到非常印象深刻,也讓我的思考方式深受啟發的。作者們把故事和理論的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從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和研究案例當中,會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們要帶給我們的觀點,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多元性,以及為何要擁抱差異。

    從書中也可以發現,AI 並不會削弱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反而是增強了心智模型的重要性。因為 AI 無法自己建立思考框架,仍然只能依靠人類。人類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處理「假設之外」的新問題,能夠把心智模型的空間拓展到可以親身體驗的範圍之外,也就是能夠做到抽象與推理。人類只靠著極少數的資料,甚至是完全沒有新的資料,就能夠適應全新的、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情境。

    作者最後提醒到:「這是一個救贖也是一個警訊: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們能夠想像的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RI8Kg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FRAMER
    使用期限:8/15~8/21
    .
    感謝 天下文化 提供贈獎抽書

  • 有效數字舉例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14 20:00:06

    🔫你還可以再做幾下?!
    -------------------------------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體態改造挑戰賽🏆

    一起見證不一樣的自己💪

    獎金
    🥇冠軍:$15,000台幣+TAIGER丁字褲
    🥈亞軍:$5,000台幣+TAIGER丁字褲
    🥉季軍:$3,000台幣+TAIGER翹臀圈
    🎖榮譽獎:MYPROTEIN乳清一包+TAIGER翹臀圈

    📌公告
    報名日期:7/17前
    參賽資格:『變身計畫』『神力女超人計畫』用戶
    挑戰期間:2019/7/17-2019/9/11
    -------------------------------
    圖片來源 http://bit.ly/32oWUuX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Instagram 👉🏻https://goo.gl/m5Ro8b
    ✨Weibo 👉🏻http://weibo.com/ashleexiu/
    ✨FB 👉🏻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我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免運】台灣滿3200免運,各地區都有滿額免運費唷!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Ashlee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Ashlee
    -------------------------------
    我們的健身服裝品牌
    ✨ TAIGER 官網 👉🏻https://goo.gl/IjRjwB
    ✨【折扣碼】👉🏻Ashlee
    -------------------------------
    更多#健身觀念 影片
    ✨月經來怎麼練?https://youtu.be/cG22aai3PVk
    ✨肌肉酸痛才有練到?https://youtu.be/pXJc9GWIvqY
    ✨瘦小腿妳要知道的事 https://youtu.be/pb0fNccgC4E
    ✨小腿會練粗嗎? https://youtu.be/ggF5H9qxlr0
    ✨給新手的妳 https://youtu.be/rJltAwvLzGY
    ✨女生健身疑問 https://youtu.be/tQjvdMAsCcY
    ✨這樣讓腰變細 https://youtu.be/cafUCOojRPI
    ✨女孩重訓會變金剛芭比嗎? https://youtu.be/Fs9OAuI3Qcc
    -------------------------------
    ✨ 我的二手出清👉🏻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原文字幕
    想像一下
    現在有一個人拿槍指著你的頭
    問你說
    你還可以再做幾下
    我們在訓練的時候
    訓練頻率
    以及訓練的時間
    是很好被理解的
    那訓練強度呢
    嗨大家好 我是Ashlee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我們在訓練的時候
    訓練頻率
    以及訓練的時間
    是很好被理解的
    那訓練強度呢
    為什麼要重視訓練強度呢
    不同的訓練強度
    可以帶來不同的訓練效果以外
    了解並記錄你自己的強度
    可以持續的突破自己
    並讓你知道
    什麼時候重量可以往上加了
    我們來聊聊常見的強度計算方式
    RM
    最大重複次數
    單一重量你可以重複的最高次數
    舉例來說
    你深蹲可以做50公斤10下
    那你做到60公斤的時候
    那只能做3下
    那在66公斤的時候
    你只能做1下
    就不能再做了
    那這就代表
    66是你的1RM
    你能做1下的最大重量
    就是66公斤
    那還有一種方式
    是用1RM的百分比去做表示
    以剛剛的例子為例
    你的深蹲1RM是66公斤
    那你的85 %的1RM
    就會是66×85 %
    等於56公斤
    那RM這種方式
    會常用在大重量的訓練上面
    像是深蹲 硬舉
    確保你在漸進式超負荷
    但是人的身體狀態會波動
    可能你昨晚睡不好
    早餐吃不好
    心情不好 等等
    都會影響你的訓練
    但我們又不可能
    在每一次訓練以前
    先去測一下
    喔我今天的RM是多少
    所以呢
    以下我分享一個
    我自己常用的相對強度的計算方式
    RPE
    運動自覺強度
    RPE是透過你主觀的感受
    去衡量你努力程度的一個標準
    正確的使用RPE
    可以對你長期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RPE可以除了你訓練上的頻率
    訓練上的重量
    它更可以包含你的疲勞
    身體狀況等等變因進去
    RPE怎麼算呢
    RPE的判斷範圍
    是1到10
    RPE代表你做這個重量
    完成這個動作之後
    你還可以再做9下
    代表不太輕鬆
    RPE10的話呢
    代表
    這個動作你做完之後
    就不能再做了
    代表你力竭
    我舉個例來說好了
    假如說你今天要完成一個
    一組10下的啞鈴肩推好了
    當你推完第10下之後
    你覺得 咦
    我好像還可以再做8下
    那就代表你的RPE是2
    這個重量對你來說
    太輕鬆
    沒有在那邊跟你辦家家酒
    那如果呢
    今天你是推完這10下
    覺得 呃
    我怎麼連1下
    都不能再上去了
    那就代表你的RPE是10
    你已力竭
    雖然說RPE是主觀的感受
    但是我們還是希望
    可以盡可能的客觀
    如何客觀
    想像一下
    現在有一個人拿槍
    指著你的頭
    問你說
    你還可以再做幾下
    我們要盡可能地排除感性
    盡可能地排除你覺得你自己好辛苦
    要上班 要上課
    還要訓練的那種情緒
    誠實客觀地問你自己
    記得槍口在旁邊
    你還可以做幾下
    每當我們誠實的紀錄下來
    我們自己的RPE
    就可以方便下次訓練的時候
    增減重量
    找到一個最適合你成長的重量
    但有一點要注意
    新手
    因為缺乏經驗
    所以他們常常比較難
    去感受一下自己RPE的狀態
    RPE呢
    就像是你學習任何技能一樣
    你需要時間去練習
    但是不得不說
    RPE是管理訓練
    很有效的方法
    像我的神力女超人裡面
    就有建議的RPE數字
    那我們來看一下
    在神力女超人的
    第一週第一天
    的下肢訓練來說
    槓鈴深蹲這邊寫70%的1RM
    就是前面講到的RM計算方式
    那槓鈴臀推呢
    看到後面有寫一個8RPE
    那就代表
    你在做這個槓鈴臀推一組10下
    做完10下之後
    你感覺自己還可以再多做2下
    這就會是你
    神力女超人
    第一週第一天
    槓鈴臀推
    最適合你的重量
    在這裡我想要補充一下
    我剛剛說的RPE
    跟我們常常聽到的REP
    REP
    是不一樣的
    REP是重複次數
    你們應該都有聽過
    REP1到6下的重複次數
    主要會是訓練
    你的力量
    以及爆發力
    6到12
    或是6到15下
    是肌肥大的範圍
    12下或15下以上
    是訓練你的耐力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
    那我在這邊想要補充一下
    大家說6到12
    或是6到15下
    這個肌肥大的範圍
    它的原理是
    在6到12
    或6到15下的這個範圍
    它可以最有效的
    累積你的總訓練量
    達到肌肥大的效果
    並不是什麼魔幻數字
    那今天介紹訓練強度的影片
    就到這邊
    如果你還有任何問題的話
    歡迎你在下面留言
    如果想要參加神力女超人計劃
    我一樣會把網址放在下方
    然後歡迎你留言
    讓我知道你訓練的時候
    會不會紀錄強度呢
    謝謝你看到現在
    我們下次見
    Peace


    #訓練強度#變身計畫#神力女超人計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